如何培养宝宝勇敢的品质

05-12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宝宝勇敢的品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勇敢的品质,但有些孩子胆子却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每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就往往会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长期下来,这会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发展,缺乏独立性,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及性格病态的发生。

有些父母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训斥孩子,说孩子是“胆小鬼”,甚至给以处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胆小状况,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儿童产生惧怕心理的原因与成年人一样,关键的问题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去应付恐惧,而孩子们却还不知道。”因此,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孩子产生恐惧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消除恐惧,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敢的品质。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不要强迫孩子否认令他们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盖他们的恐惧感。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到你承认他们害怕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时候,他才会相信你对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释。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如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

要注重父母的榜样力量。

孩子特别爱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因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极大,父母应该以自己无所畏惧的形象来影响孩子。另外,父母还应该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曾害怕过某些东西,但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它们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这些事物的人。从你的身上他可以知道,这些事物并不那么可怕,是可以被征服的,恐惧的心理便会得到克服。

要按照孩子的方式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

孩子们从小就从小人书和童话故事里知道了鬼怪的故事,因而惧怕鬼怪,这时给他们讲唯物论是无用的。有效的办法是对孩子说他是勇敢的孩子,当他在屋里时鬼怪是不敢跑进来的,或者说鬼怪怕好孩子等。这样,孩子便很容易接受你的话,并消除惧怕心理。

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

孩子们往往言行不一地掩盖他们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如一些孩子每当父母要外出时总是哭闹不止,不让父母出去,而实际上他是怕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因此,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要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克服其依赖性,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有办法应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要对孩子过分呵护,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做到很多我们认为他们难以做到的事情。

总之,要培养出勇敢的孩子,父母们就要从自身做起,并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独立性。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正渐渐成为一个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敢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如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龄前儿童对于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通常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的确,一旦走进校园,他们面对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儿园的陌生环境。

学校的常规往往不同于幼儿园,大多数5岁的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如果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有机会培养相关的个性品质的话,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就会大大增强。教育工作者总结了学前儿童需要培养的个性品质。

自信──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再做努力。

独立──孩子应该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动力──要培养学习动力,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必须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从所有的学习机会中获得乐趣。

毅力──使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

合作──孩子一定要能够与他人相处,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和遵守公共秩序。

自我约束──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某些行为如打人是不对的,他们应该学会区分正确和错误的表达愤怒的方式。

关心他人──孩子应该学会关心别人,理解他人的感受。

教育工作者指出,在培养学前儿童的这些个性品质时,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甚至超过了幼儿园,因而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为家长们提出了建议。

1.让孩子相信自己正在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当孩子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鼓励时,他们会激动、兴奋;感受到被爱的孩子可能更自信。

2.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喜欢对所见和所闻进行模仿,家长尊重他人、与人分享的行为都能影响孩子;要使孩子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3.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学校。孩子是怀着发现和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来到这个世界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保持这方面的好奇心,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报以热情,如当孩子画了一张画的时候,可以鼓励说:“你画得很棒!”家长的每一份鼓励都有助于孩子对自己的劳动产生自豪感,对学习和学校产生强烈的向往。家长可在去幼儿园或学校的路上,给孩子讲述即将开始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工课、野游,还可以热情地讲述孩子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如读书、测量、称重等。

4.创造让孩子重复的机会。孩子在学习滚爬、发音等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事实表明,孩子们并不会厌倦重复,相反,当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能够用以帮助更年幼的孩子时,他们自然会更自信,对学习新东西跃跃欲试。

5.使用适度的纪律加以约束。那些受到家长纪律约束的孩子通常更易与人相处,在学校中比那些家长一味严厉或溺爱的孩子表现好。

要做到这点,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学会指导孩子的活动,不加以不必要的限制或试图进行控制。

·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最好说出理由,例如,对孩子说“请把玩具车从楼梯上搬走,这样别人才不会被绊倒”,而不要说“照我说的做”。

·倾听孩子的话,了解他们的感受,看看他们是否需要特别的帮助。

·家长生气的时候,别忘了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和尊重,批评应针对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人。例如,对孩子说“我爱你,可你在墙上画面是不对的,你这么做让我生气”。

·帮助孩子作出选择,解决问题,可以问4岁的孩子:“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让凯文推倒你堆的积木?比如这样……”

·对孩子抱积极鼓励的态度,对他们做得好的事情予以赞扬。微笑和鼓励永远比粗暴的惩罚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

6.让孩子自己动手。毫无疑问,小孩子需要家长的格外照看,但他们更需要学会自己做事情,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自信。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不要事事替他们作决定,而要引导他们自己进行选择。

7.鼓励孩子与他人相处。学前儿童需要接触社会,开始了解他人的观点。事实证明,小孩子上学前如能常和家庭外的成人和儿童接触,上学后更容易和老师、同学相处。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0-2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2-4岁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

(1)0-2岁

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2)2-4岁

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3)4-6岁

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发展出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目标的人奠定基础。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好习惯、好品质?

0-2岁是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关键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语言,而是行动。孩子饿了,母亲能及时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亲能及时更换;孩子想动了,母亲也跟着动。总之,此时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长时间感到痛苦,他就会信任世界、母亲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总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渐渐就会产生绝望感、悲观感、多疑、自卑等。

2-4岁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方法原则一样,就是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时设置底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做得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

4-6岁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兴趣和天份,培养孩子的能力感,为勤奋、韧性和自尊奠定基础。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独创行为和想象力被家长笑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严,孩子会逐渐失去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欠缺创造力和目标。

不过最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管教孩子永远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几乎99%的失败管教都是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去爱他(她):身体接触、赞美与鼓励、共享的时间、礼物、无偿服务(奉献)。父母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也可以五种都用。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

案例观察:

西西是个比较有依赖性的孩子,独立性不够,小班刚入园的孩子都有分离焦虑症,他们第一次来幼儿园

都会不习惯,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哭,但是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最多两个星期,孩子们就能愉

快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个活动中去。只有西西而且还是个男孩子,开学第一周西西只要看见妈妈和奶奶

走了就嚎啕大哭,他妈妈和奶奶也总是不放心,总在教室门口张望,所以每天他都想要冲出去找妈妈和

奶奶。每天都要把他抱住,抱到座位上,抱着他,给他擦眼泪鼻涕,安慰他“妈妈放学就来接你了,你

就在幼儿园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他一边哭着一边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奶奶”哪里肯听你安慰的

话语。而且一哭就停不下来,声音很大,只要看到其他家长来送孩子上学,他就立马要想到妈妈和奶奶

,立马泪如泉涌。其他家长送孩子都是不能送孩子进教室的。而且我一直去安慰他,他进了教室就哭着

黏着我,一直黏着我问“妈妈和奶奶要来了吗?”“老师,我妈妈呢,我奶奶呢?我妈妈和奶奶是不是

在来了?”我都会告诉他“你妈妈、奶奶要来的,现在是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看看这些积木多好玩呀。”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不要想到妈妈和奶奶。但是每次他都会哭着说

“我不要玩,妈妈和奶奶是不是要来了?他们什么时候来啊?”前几个星期每天都是这样眼泪汪汪的进

幼儿园,眼泪汪汪的回家。

有一次在革命教育专区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歌词就是叙事型的,幼儿在听的时候就好

像在听故事,歌曲很好听。孩子没有怎么听清楚,所以在活动中我又把这个王二小的故事讲了几遍,并

且问孩子“你们觉得王二小怎么样啊?”很多孩子都说他很勇敢,碰到坏人都不哭的。我又问“那你们

是不是勇敢的孩子呢?你做过什么勇敢的事”有的孩子就说“我上幼儿园不哭的很勇敢”“有比他勇敢

,我是女孩子上幼儿园从来不哭,摔跤了也不哭”顺势我就也问“西西,你觉得你勇敢吗?”其他孩子

都争着替他回答“他不勇敢,他一直哭的”。西西听了很生气,又开始哽咽了,眼中也泪光闪闪说“我

不哭了”。我就借机说“我相信西西能做到的,他会是个勇敢的孩子,他上学不哭了”接下来的几天,

西西上学就没有哭的那么厉害了,以前在校门口都能听见他的哭声,现在他哭也是眼眶含着泪默默地哭

,不再嚎啕大哭了。我说“你怎么哭了呀,不是说要勇敢的吗?”他立马就会用手擦擦眼泪说“我不哭

了,我不哭了。”而且眼泪也能马上止住了。我也在其他孩子表扬他“西西的进步很大,现在勇敢多了

,相信他会越来越勇敢的。”他的妈妈和奶奶也更加放心了,也再也不在门口张望了。

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还在继续,每周都会给孩子们讲“一封鸡毛信”“小兵张嘎”等故事,故事中的主

人公也都是小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听这些故事,也常常会用故事中的人物品格来勉励自己。经过两个

月,有一天西西早上我看到西西已经坐在自己位置上了,我问“你什么时候来的呀?”西西说“我刚刚

自己走进来的,老师我勇敢吧,我现在不哭了。”我听了真为他感到高兴,从那次后他上学就再也没哭

过,而且都会主动让妈妈和奶奶送到门口,坚持要自己走进教室了。他在别人哭的时候还会教育他们“

你们不要哭,要勇敢。”

案例分析:

西西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碌,平时都是由奶奶带着的,小时候他的外婆也和他的奶奶一起照顾

他,一家人都很宝贝他。妈妈平时和他相处的几乎也少了,所以他就会比较黏妈妈。对于小班孩子来说

胆小、没有自信、不独立勇敢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西西经常上学来哭一方面是还没有完全适

应幼儿园生活,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缺乏自信坚强的性格,所以在每次上学时都会有闹情绪,而且持续

的时间很长。他也想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克服恐惧的心里,但跨出这一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对老师

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他才会一直问老师奶奶、妈妈什么时候来接。西西自己也从故事中知道要勇敢

,所以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增加了他对自己的自信。所以西西在听到其他孩子勇敢的例子后

,得到大家的表扬后就进步很大,能够稍微忍住眼泪了。同时他的妈妈和奶奶也对他比较放心,愿意放

手了,这样更增强了他的自信,让他更勇敢独立。到后面几个月西西就更加勇敢了,他不哭了并且能够

自己勇敢的一个人走进教室。他还会经常说要向革命故事中的小英雄学习,要学会变得勇敢坚强。

家园合作:如何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在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这个问题上,幼儿园、学校会通过日常活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各方面的内容设计,来帮助孩子养成勇敢、友善、自信、乐观等一系列良好的品质,这也是幼儿园和学校培养孩子的重要任务。

是,除了幼儿园和学校对孩子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中,更不容忽视的是家长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包括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家长的作用都要超过幼儿园和学校的作用。因而,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金色摇篮进一步为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家庭中,家长不妨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好品质:

1、关注孩子,对正确的行为予以鼓励。

积极鼓励孩子,对孩子做得好的事情予以及时、具体的赞扬,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保持、值得赞扬的,将非常有助于孩子乐于尝试,取得进步。微笑和鼓励永远比粗暴的惩罚更能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研究表明,当孩子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鼓励时,他们会更自信。

2、为孩子的模仿行为树立好榜样。

孩子拥有的最强有力的学习工具是吸收和模仿身边的所见所闻。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举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家长是否注意到,孩子一直都在关注着你,吸取你处理的方式、你对事物的反应、你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等。所以,家长尊重他人、与人分享等行为都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孩子去学习这些品质。总之,要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家长首先要做孩子的好榜样。

3、用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保持各方面的好奇心,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报以热情,对孩子抱有积极鼓励的态度,对他们做得好的事情予以赞扬。保护和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当孩子画了一张画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说:“你画的小猫真可爱!”当表扬具体而及时,就会更激励孩子勇于探索和尝试。家长的每一份鼓励都有助于孩子对自己的尝试产生成就感,并因此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强烈的向往。微笑和鼓励永远比粗暴的惩罚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

4、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重要。

生活不可能是无止境的“自由”,用适度的纪律约束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对在家的活动应该有明确的计划安排,并让孩子理解这种安排的意义,让孩子逐步自觉参与,并形成习惯。当然,计划与安排要是合理而恰当的,向孩子提出的力所能及的要求,并且要坚持,尤其是一些需要在长时间中形成的习惯,更要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也是对孩子良好习惯和品格养成的必经之路。在幼儿园或学校这种孩子群体生活的环境中,也可以看出那些受到家长规则、纪律约束的孩子通常更易与人相处,比那些被家长一味严厉或溺爱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要好。

如何培养宝宝情商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他游离于任何组织之外,当他在逆境中需要帮助,甚至处于生死关头时,总有人向他伸出援手,救他于水火,帮助他渡过难关。

还有一种人,明明很聪明、家境不错、长相俊朗、也有些学时,可就总是人生不顺。一份工作干不了几天,就因为紧张的人际关系,被挤兑出来;一份感情,总是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的情绪问题,被伴侣out掉。冥冥中,总觉得自己霉运连连,与“幸福”这个词绝缘。

其实,对人生是不是幸福、顺遂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不是出类拔萃的智商,也不是殷实的家庭背景,更不是迷倒众生的俊朗外表,而是情商。

20%智商+80%情商=100%成功

据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提出成功方程式来看:20%IQ(智商)+80%EQ(情商)=100%成功,即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起20%的作用,而80%取决于情商。情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未来是否会幸福!

中国的李开复教授也曾说过:“在任何领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

IQ,只是人类巨大潜能的冰山一角而已

反观情商高的那些人,都有一个聪明、睿智很会说话的父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妈妈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情商2米8!

这4个口头禅,越多越好

3岁内,宝宝对情绪的认识、了解和控制,都来源于父母。宝宝最初的人际关系,大部分是在家庭范围内,学着:

怎么和别人相处

怎么和自己的多种情绪“和平共处”

怎么做个被人喜欢的人

……

鼓励的口头禅

“你可以的,试试吧”

“嗨,宝贝,加油”

“虽然没成功,但你的努力值得称赞”

……

用鼓励的方式,给孩子尝试的勇气,削减因挫败感带来的沮丧、难过、愤怒等情绪。

在妈妈的鼓励下,孩子会提升自信,克服困难,去体验更多种可能性。若是成功,会更有成就感;若是失败,也能从中吸取教训,是件双赢的事儿。

尊重的口头禅

“我尊重你的选择”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也没关系”

“宝贝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

……

父母和孩子,虽不能做到朋友般的平起平坐,但也绝对不能“我是老子,你是我儿子,就得听我的”这种霸道、专制的对待孩子。孩子再小,也是有独立的人格,自我意识会随年龄增长,越来越想要掌控自己,而不是被人掌控。

被尊重对待的孩子,也必会尊重对待家人和朋友,这种尊重与被尊重的做法,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商量的口头禅

“你觉得怎么做更好呢?”

“你可以选择……或……”

“我觉得还可以……你觉得呢?”

……

聪明的父母会善用选择题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给孩子两种你都能够接受的选择,不管孩子选哪个,都可以。

孩子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是在满足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在思考和选择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担当,为情商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感同身受的口头禅

“我知道,你可能有点失望”

“如果你很难过,可以哭一会儿”

“你很高兴是不是,妈妈也很高兴呢”

……

无论是糟糕的情绪,还是愉悦的情绪,都可以和孩子分享、共同感受,这是母子俩最心灵相通的时刻,让孩子知道你懂TA,你接纳TA。

告诉孩子这种情绪的名字(生气、愤怒、伤心、难过、愉快、高兴等),就是在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了解情绪、学着掌控自己的情绪,懂得合理宣泄情绪。情绪类绘本、动画片是个不错的辅助工具呢,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

除了这些话要多说,还有一些破坏宝宝情商增长的话尽量少说或不说。

这4个口头禅,最好别说

命令的口头禅

“不许哭”

“睡觉去”

“你必须……”

越是命令的口吻,越会引发孩子的抵触、逆反情绪,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破坏了亲子关系。

埋怨的口头禅

“怎么这么不听话……”

“都怪你……”

“要不是因为你……”

把责任和后果全推到一个孩子身上,有些太过残忍!这样说话,更多的是在发泄自身的坏情绪,对孩子没半点好处。孩子反而会因此自责、内疚、甚至产生罪恶感。

讥讽的口头禅

“看,我说你不行吧”

“叫你不听话,摔倒了吧”

“行了行了,还不够给我捣乱的呢”

……

这种阴阳怪气的说话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笨、什么都做不好、不被妈妈喜欢等。

恐吓的口头禅

“再……,妈妈不喜欢你了”

“再闹,我就走了,不要你了”

“你是不是找揍啊”

这样说话,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破坏对妈妈的信任和依恋,孩子更容易变得胆小、怯懦、患得患失。

而安全感是后期成长发育其他所有品质(情绪控制力、自控力、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它,犹如房子没有地基,孩子的成长无从谈起。

除了这些口头禅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下面这3种最常见的场景,做对、做错也很重要。

3种场景中,你是哪种妈?

3种最常见的生活场景,3种截然不同的说话方式,造就了3种情商不同的宝宝。你更看好哪种妈妈的说话方式呢?或者说,你更像哪种妈妈呢?

场景一:越到该睡觉的时间,娃玩的越嗨,怎么都不肯睡

A妈妈:“别玩了,快点睡觉!别老让我催你!”

B妈妈:“妈妈都快睡着了,有没有宝贝来陪我啊?如果你早点睡觉,妈妈明天带你去公园玩”

C妈妈:“宝宝玩什么呢?我也想玩!咱们去床上玩吧,然后我再给你个歌摇篮曲”

情景二:吃饭的时候,宝宝边吃边玩,这不吃、那不吃,还打翻了碗

A妈妈生气的吼:“辛苦给你做的,还挑食,再不好好吃就饿着!”

B妈妈(打开动画片):“宝宝乖,不吃饭长不高!来,妈妈喂,张大嘴,啊~”

C妈妈:“宝贝,我觉得这个挺好吃的,你要试试吗?哇,这个面条可以卷卷卷来吃,好有趣啊,你可以试试看”

情景三:带娃出门,出门前讲好了不买玩具,但路过玩具摊娃非要买,不给买就大哭大闹

A妈妈假装转身要走:“不许哭!说好不买的,你再闹,我就走了”

B妈妈:“宝贝别哭,这东西不好,回头妈妈给你买个更好的”

C妈妈:“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不能买让你觉得很失望,对吗?但是我们出门前说好了今天不买玩具,我们一起遵守约定好吗?如果你很难过,可以哭一会儿。我们也可以去公园玩滑梯,或者回家读个绘本,你选哪个呢?”

在这些几乎是天天出现的母子俩的拉锯战中,你是哪种妈?

妈妈的态度

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

A、B、C三位妈妈,代表了3种不同的育儿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情商高下:

A妈妈属于权威型

觉得家长就该有家长的威严,家长说的话,孩子必须听!权威型妈妈育儿中太过理性,缺乏和孩子的感性互动,更多的是用简单、粗暴、强硬的方法,逼孩子服从。

被这样对待、养育出的孩子,情商高不了。孩子也会无限模仿家长对待自己的方式,比如命令、强硬、生冷的语气,和决绝的行事作风。长大后更可能因为情商低,出现人际交往问题。未来的母子关系也堪忧。

B妈妈属于利诱型

不会和孩子硬碰硬,但也懒得和孩子迂回,更喜欢选择快捷的利诱方式解决问题。比如用去公园玩、买玩具、看动画片等方法,快速达到让孩子服从的目的。

这种做法对付小宝宝很有效,起初可能一个贴画或一根漂亮头绳就能达到目的。但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增强,会越来越有主见,小恩小惠可能就满足不了孩子了,妈妈需要不断升级、加大砝码。

而这种有条件的满足和爱,副作用太大。被这样对待、养育出的孩子,将来虽然情商不会太低,但过于功利,目的性太强,容易惹人讨厌。

C妈妈属于共情型

遇到问题更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情绪,提出可选择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做主,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既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又充分照顾、尊重到了孩子的感受,巧妙而有效。

被这样对待、养育出的孩子,情商2米8,遇到难过、愤怒、伤心等情绪时,不是恐慌无措,而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化解或转移这些情绪问题。孩子在与妈妈每一次的互动中,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包容和接纳,这也让孩子充满接纳自身情绪的勇气。

妈妈对待自己、和自己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是未来孩子与他人的交往方式。试想,和这样的朋友相处,会是多么温暖、舒服的感受。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和朋友,还是和家人的关系,都会很好。

培养宝宝情商这个事儿,急不来。需要妈妈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生活细节、一言一行对宝宝和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育儿,亦是一场自我修行。

最后,祝所有宝宝都能有2米8的情商!

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儿童勇敢的性格


大班家长育儿心得:如何培养儿童勇敢的性格

前段时间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关于儿童行为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培训老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些典型的行为并且给我们作了一一解答,使我受益匪浅。

“智勇双全”是我们各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勇敢的性格是孩子日后生活必备的素质之一。勇敢性格需要从小就培养,从生活的细节中开始,适当让他体验挫折,挑战困难。过程中我们家长需要认清楚“过度保护”、“适度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弊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

周末与儿子一起去绿地小区的儿童娱乐区玩。我看着儿子在滑梯重复爬上、滑下,玩的很开心。我提议让他从一米多高的旋转滑梯滑道逆着爬上去,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但好几次都滑下来了,他很无奈的眼神看着我,于是我告诉他如何登上去的小诀窍。他试着助跑、小手抓住滑道的边缘、膝盖紧贴着滑道,拼命往上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去了。他高兴极了,还做了个成功的手势。我明显感觉到他体验到克服困难、尝试新方法,最后成功的喜悦心情。

滑梯旁边是一米左右高的攀岩斜坡,孩子们从低处玩高处爬上去,大一点的孩子是可以跑上斜坡、跑下来。我想也让儿子从最高处沿着斜坡往下跑,他往下一看,忙说:爸爸我怕,太高了,不敢。他紧紧靠着墙壁,撅着屁股紧贴着墙壁一动不动。于是,我亲自给他做了示范。我跑了好几次后,他终于说过来试试并且要求先到矮一点的地方先试一下,我在下面给他喊加油并且告诉往下跑的技巧。他终于蹑手蹑脚开始往下,瞬间他冲了下来,嘴里还发出害怕的尖叫声,他第一次终于成功跑下来,碰到我的身上了,双手紧抱着我的大腿,他回头一看,还在回忆刚才的过程呢!后来他又了最高的地方跑下来,每次成功了都很开心,都能看到他那天真的笑脸。通过这种运动,孩子挑战了他以前从没试过的方式,培养了勇敢性格。我也感受到了家长帮助孩子一起体验困难,克服困难过程中的乐趣。

虽然过程中有一点点危险,但是我觉得危险程度还在我的可以控制范围之内。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体验这个过程,性格就会逐步变的勇敢,为今后他的多彩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培养宝宝勇敢的品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