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年龄特点是依据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什么是教育笔记 05-17

原方案以游戏贯穿始终,看似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仔细分析便可看出,原方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如第三环节,教师以分组比赛的形式组织游戏“寻找城堡”,我认为不太适合小班。小班幼儿竞争意识薄弱,更关注游戏过程。在游戏中,小班幼儿不易控制自己的行为,分组竞赛活动会增加等待的时间,削弱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增加几个小门,把这个环节改为让“小乌龟”集体去寻找城堡,使游戏情节更加连贯,使幼儿始终保持游戏的热情。再如第四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在爬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是如何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我认为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对较少,教师的提问应该简洁明确,使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如:你们在爬山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案例: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新世纪合格的幼儿教师。

在《新纲要》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到了教育评价的内容,这使我想起了上海市教研室周老师曾讲到的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小班活动中,两名幼儿互相争执,在争吵中矮个的幼儿吃了点亏,顺势便倒在地上大哭起来,但此时在一旁的班主任并没有马上去安慰孩子。事后,周老师向班主任询问了这件事情,班主任的回答很令人意外,她说:“孩子哭是孩子所特有的年龄特征,与其马上去安慰孩子,还不如让孩子哭够了之后再想一想今后如何避免出现此类情况更好,作为老师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

这位老师的回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确实幼儿之间的争吵、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表现,在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便有了观察和分析的机会,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此时的老师只主观的采取制止或安慰的做法,很可能会让孩子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大大抹煞了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其实,带过小班的老师这样的体会肯定会更多些。如: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的年龄小,语言能力、交往能力都很弱,因此喜欢某一位同伴时常常会咬一口或打一下,此时较多的老师往往会采取训斥的办法,同样也忽略孩子的年龄特征,而这种做法是与《新纲要》所提倡的原则相违背的,作为老师首先要关心尊重孩子,而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试想,孩子的小嘴巴还不会说,当然最直接与同伴交往的方式便只有咬一口或打一下了,所以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老师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把孩子的年龄特点放在首位,关注发展的特点与倾向,避免用划一的标准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承让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差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想让每一位孩子长大成材,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时刻以《新纲要》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年龄特点,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依据阅读兴趣选择儿童图书


儿童图书的种类非常丰富,例如从材质上可以分为纸书、塑料书、布书、木板书、有声书;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儿歌、儿童诗、图画故事书、概念书、知识 书等等。每一种图书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选择什么则要依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希望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为您提供参考。

1.选符合孩子兴趣和生活经验的图书

选择符合孩子兴趣和生活经验的图书是一个好的开始,比如《猪爸爸的屁》《爱尿床的小鼹鼠》等温馨的小故事会受到3岁孩子的热烈欢迎,而大一些的孩子更 喜欢情节曲折、复杂的故事。找准了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类型,无疑为孩子走进阅读世界打开了一道门。但如果孩子只喜欢质量不高的图书,那家长就有责任给他介绍 其他图书,而不能一味迁就。

2.选丰富孩子概念和知识的图书

概念书是描述一件、一类物品或一种抽象观念的图书,它能帮助孩子形成有关事物的名称、大小、重量、形状、感觉等抽象概念,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识字书 和数数书也属于概念书的范围。而知识书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含--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体、机械等等,它能够满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丰富孩子对于世界的 认识。这两类书在市场上随处可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概念和知识正确、符合孩子理解范围的图书。

3.选帮助孩子积极参与阅读的预测性图书

预测性图书是指有重复的语句、反复性的内容或情节的图书,比如大家熟悉的《拔萝卜》、《三只蝴蝶》等。这种书能鼓励孩子积极地加入到故事阅读中,通常 大人为孩子阅读几遍之后,孩子就能看着书中的插图独立复述故事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单调无聊的重复,孩子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好的预测性图书,每一页 都有巧妙的相关变化,吸引着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下去。

4.选丰富孩子语言的图书

让孩子接触丰富的语言和词汇可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简单的预测性图书在这方面就有局限了,而语言丰富优美的图画故事书、儿歌、童诗等则可以满 足孩子语言发展需要。像《彩色的乌鸦》里的大段描写:“很久很久以前,乌鸦可不是像现在这样黑乎乎的……他们的羽毛有粉红色的,有金黄色的,有绿色的,有 的还拖着紫罗兰色的尾巴,或是有着一道道鲜艳的条纹,就像彩虹一样美丽。”孩子容易对这些不常听到的词感兴趣,并会尝试着在生活中去运用。

要知道4岁是个“健谈年龄”


你我可能都经历过这么一段时期,就连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王为,现在被爱称为“贫小子”,小时候因为好奇,还真就变得说话不利落了。

王为在自己的新书中这样写道:“我已经忘了幼儿园里那个口吃的小朋友的样子了,只知道他说话那么富有喜剧效果,我们甚至比着谁学得更像。当然,我拿了冠军,直到想改也改不回来。我爸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一个中央台播音员的儿子居然是个口吃,这也太离谱了吧?”

王为的幼儿园经历证明了俩科学数据———70%的幼儿口吃是因为模仿、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中枢4岁开始分化。

两三岁开始,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迅速期,进步最显着的年龄是到了4岁左右,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指出,4岁算得上是个“健谈年龄”。

4岁前,由于孩子们还不能迅速地选择词汇组句,有时语言不连贯,这是正常的“发育性口齿不流利”,慢慢就好了。如果父母急于矫正,甚至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就打断,反而使孩子有压力,导致口吃。

另外,要尽量避免幼儿与口吃患者常接触。当孩子紧张急躁、言语跟不上思维时,家长要提醒孩子慢慢说,创造宽松的表达环境,多让孩子接触语言流畅的人,孩子就能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7岁后就基本定型了。也有的协调性差的孩子更容易口吃,需要进行专门的身体训练。

如果孩子已经因为模仿出现了口吃,家长也可借鉴一下王为父亲的做法———“后来,我爸让我唱歌。奇怪的是,说起话来磕磕绊绊的我,唱起歌来却流畅婉转,我在家里唱,在爸爸朋友聚会时唱,在幼儿园小舞台上唱。不仅口吃痊愈了,还无形中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从此不再怯场。”

大班数学根据特征分类


这是大班数学根据特征分类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同事物中的不同数量关系。

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解分合。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苹果标记、数字1——5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师请五位幼儿站成一排(有三位男的,二位女的,有戴帽子、没有戴帽子的,有扎辫子,不扎辫子的等等)。

提问:“老师请了几位小朋友?”“谁能把5位小朋友分成两队,分好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的。”

小组活动。

交待操作规则。

第一组:看熊猫特征图记录。

第二组:看鸟的特征图记录。

第三组:看纽扣的特征图记录。

活动评价。

请一位幼儿说一说看特征标记分苹果的事情。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孩子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同事物中的不同数量关系,对这节课掌握的较好。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相关文章

《给瓢虫换上漂亮的衣服》:大班数学活动给瓢虫换上漂亮的衣服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粮食主题的游戏促进孩子们的肌肉发达。培养孩子们眼睛和手的协调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给瓢虫换上漂亮的衣服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游动物园》:大班数学活动游动物园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生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课题评价,活动过程等内容,复习6的加减法,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列式计算。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游动物园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三次分类》:大班数学活动三次分类教案主要包含了课题生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效果分析,专家点评,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三次分类。尝试独立探索新游戏的玩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三次分类教案吧。

3-6岁是识字的最佳年龄段


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说法。据京沪两地的专家分析,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而无害。

传统观点认为,学龄前儿童不宜过早地学习识字。我国儿童一般是6岁初入学后先学6周汉语拼音,然后开始“看图读拼音识字”。然而,单一的拼音教学不利于开发、发展儿童的思维。据一些语文工作者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识字时间晚、速度慢、数量少,远远未能满足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识字教育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据了解,经过两年学习,中班孩子一般能认字1200个左右。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儿童在6岁前学会2000个汉字,一般就无阅读障碍了。

日本东京有多所教幼儿识字的幼儿园,据他们从1967年开始的一项研究,5岁开始学部分汉字的孩子智商可达95,4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20,而3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30。

2025年幼儿园入学年龄 4岁上幼儿园是不是晚了


小孩上幼儿园虽然学不到多少专业的知识,但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立性,而且能加强孩子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让孩子交到更多同龄的小朋友,但是家长要注意上幼儿园的时间,那么2025年幼儿园入学年龄 4岁上幼儿园是不是晚了?我们来了解下吧。

2025年幼儿园入学年龄

3周岁至6周岁

2025年幼儿园入学年龄为3周岁至6周岁。根据相关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应当优先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2024年9月幼儿园招生年龄范围为(参考):

小班: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出生的幼儿

中班: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出生的幼儿(补录)

大班: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的幼儿(补录)

4岁上幼儿园是不是晚了

宝宝4岁上幼儿园不晚。

大多数的宝宝会选择3~5岁的时候上幼儿园,宝宝在4岁的时候上幼儿园也不晚。可根据宝宝身体状况、自理能力等选择具体的上幼儿园的时间。在上幼儿园的初期阶段,很多孩子因为不适应比较依赖自己的父母,所以会出现哭闹的现象,而此时作为父母,建议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上学。建议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上学,并给予孩子奖励,这样孩子会因为获得奖励而喜欢上学。

一般来说,孩子三岁以前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会走路、说话、吃饭、运动等基本能力,世界观也在慢慢形成,所以三岁以前一般是不建议送去幼儿园,不过有条件的人或者工作繁忙的人可能会将孩子过早地送往幼儿园。

一般来说四岁上幼儿园算是比较好的时间段了,毕竟四岁以前入园又太早,可能会让孩子出现情感问题,虽说家长省心不上,但肯定不利于孩子心身发展,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不良行为。

而且相对来说,男性是比女性发育是晚两年的,所以女性比男孩会更理解老师的话,显得较为懂事一些,男性可能会听不到老师说什么,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日渐下去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阴影。

3岁半读小班会不会太大了

宝宝在3岁左右,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同时,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家庭的空间,而产生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需要,伙伴关系也开始发展,也有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和愿望。所以,这个时候才是宝宝入园的最佳年龄。

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幼儿不仅要听得懂对方所说的话的意思,还要有能表达自己所有意愿的70%左右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够表示出自己的意思,和别人做简单的沟通。

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3岁和3岁半的宝宝在脑部发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3岁半的宝宝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在这一阶段,大多3岁半的宝宝都会自己上厕所,拿勺子吃饭,他们的适应能力会更强,而刚刚3岁的宝宝可能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他们的适应能力会更差,长时间下去,孩子会变得更加地厌学以及性格变得内向。

入园前家长都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没有父母,孩子需要独立面对一切,所以入园前需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孩子具备所有这些能力,入园后自然能更快适应,也会让孩子更自信。

2、帮孩子正确的认识幼儿园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甚至有孩子认为这是一个“把自己和父母分开的不好的地方”。这时,家长就要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幼儿园。比如,经常和孩子聊聊幼儿园有趣的事。

3、带孩子一起准备开学用品

在上幼儿园之前,还需要准备一些物品,比如小书包、床上用品套装、姓名贴、水杯等。有些物品会统一发放,不要准备重复发放。另外,可以买孩子喜欢的新衣服新鞋子,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学,让入园更有仪式感。

4、家长避免过度焦虑

一入园,就有比孩子还着急的家长。如果你是这些家长中的一员,你要提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一点都不焦虑”的孩子,增加入园难度。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