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勿让孩子读“死”书的五要点

05-20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教育随笔:勿让孩子读“死”书的五要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育随笔:勿让孩子读“死”书的五要点

阅读的意思是先“阅”后“读”,所谓的“阅”并不是形式性的去看书,而所谓的“读”也并不是用嘴巴去读一本书,如果你只是这样象征性的去读书去看书,即使你背下了整本书,那也只是“死”读书。

很多父母都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于是就会强迫孩子一定要去读书,可是孩子这时候的读书只是很简单的去读,而没有领悟到书本的真正涵义。我们要求的阅读并不是一定要花费时间拿着书本在读的一种行为,而是无论孩子看到了什么文字,都可以理解并引申出更多层面的涵义。

所谓的读书,一定要用心去读,用脑去思考,只有在孩子的思维中过滤了一遍甚至几遍之后才能真的明白这本书,这样的读法我们称之为阅读。我们不是在比较每个孩子的阅读量,更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读“死”书的坏习惯。

1,没有效果的读书宁可不读。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豪豪看完球赛回来已经半夜11点,眼皮都睁不开的他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你能给我讲一个故事吗?”我说,“太晚了,你还是先睡觉吧。”习惯了睡前看书的他执意不肯,可是眼睛又实在睁不开,却还是紧紧的拽着我的手。我退而求其次的小声安慰他,“那妈妈给你唱首睡觉歌吧,你睡吧。”才哼了两句,他已经打起了小呼噜,这是有多累呀。这样的情况下,我宁可他好好睡觉,这时候无论你说什么,都与他无关了。

2,给孩子借书的同时也给自己借几本书。

阅读真的是一个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的行为,如果你整天拿着手机看着电脑,却对着孩子说,你去看书吧。就算孩子听你的话,拿着书,眼睛看着书,我敢保证他的脑袋里那个时候想的一定是和书本无关的事情。高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里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很多育儿的资讯我也会从电脑和手机中获取,每次我拿起手机的时候,总是会心虚的看一下豪豪在干什么。尽管我看的是资料或者是一些信息,可是手机就是手机,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在玩手机,并无第二个理由。所以,在孩子阅读的时候,你也应该在阅读,用你的行为去影响他才是上策。

3,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读书。

读书这个行为,只有真心的喜欢上了,才会融入其中,否则反之。强迫孩子去读书,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给自己增添一些烦恼罢了。有些孩子会只专心在一个系列的书本上,对别的书本没有任何的兴趣,有的妈妈就问我,“我的孩子怎么只看哈利波特呀?都看了好几遍了还在看。想让他看点别的书,就是不肯,怎么办?”我答,“不用担心,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爱好,等过了这个年龄段之后,他就会迷上别的书了。不需要特别去要求他一定要看别的书。看上这么多遍的哈利波特,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行为呀。干嘛要在乎他多了多少遍呢?”

4,阅读贵在理解,而非阅读量的多少

每一本孩子看过的书都应该是他可以理解并可以举一反三的最佳。要是孩子看了一个故事,看完了之后并没有什么反应,那么你这个故事就是白看了。正确的阅读是,这个故事说完了,孩子会不停的问你为什么?他会很有兴趣的和你讨论故事的其它可能性,或者延展性。比如说龟兔赛跑,我记得豪豪听过无数遍这个故事,他问过我几个问题令我印象挺深,“要是赛跑的路线特别长,乌龟累了也要睡觉,那兔子是不是就不一定会输?”“要是乌龟路上绊了一下,那兔子肯定赢定了。”“兔子偷懒的方法不对,睡在跑道上,那乌龟还怎么爬过去呀?”

5,所谓的讲故事重点不是讲而是听。

给幼童讲故事的时候,我们都深有体会,孩子会叽叽喳喳的不停的插话,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很烦恼,感觉这个故事不知道要讲到什么时候去了。其实所谓的讲故事,并不是你要不要把这个故事讲完,更不是你需要把这个故事的内里涵义讲给孩子听。相反,孩子不停的插话正是说明了他在领悟这个故事,他在思考这个故事。毕竟我们是两代人,对故事的要求和看的视野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听,听孩子说,听孩子的观点,把我们的讲故事变成孩子的讲故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漫长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死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好事变坏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换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劲的呼喊着我给他帮忙,“林老师,帮帮忙,我不知到怎么给小蝌蚪换水。”“好吧,我跟你一起给小蝌蚪换水吧。”我拿了一个筛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样的器皿里换上干净的水。这是笑笑发现好多蝌蚪都死了,伤心的说:“它们怎么都死了。”这时好几个孩子围过来看,我趁机和他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它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笑笑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说:“对,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要找妈妈,关在小小的空间里它们就会死去。下次还是让它们回到大鱼池里,你们同意吗?”“嗯。”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在不经意中让孩子们传递了让它们要保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会嚎啕大哭,但常常会阻止孩子哭:“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许让眼泪掉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极情感的表达,越会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动不平衡,越会使孩子常常过于情绪激动。想想还是让孩子的消极情感发泄出来,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感的前提是,无论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对是错,我们应允许孩子把消极情感释放出来,其次要允许敢于让他们表达消极情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无疑是最佳的疏通、调剂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成人应该是倾听者。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


孩子刚升入大班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来园以后自己脱衣服,并且挂好衣服。在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还是有好多的家长替孩子拖衣服挂衣服,上前说了好几次但这种现象还是有,现在都一个宝,家长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该孩子做的是啊!怎么改变这一现象呢,得想个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来放在桌子上,孩子们进教室在桌子上脱衣服,挂衣服,家长不许进教室,这样就杜绝家长包办孩子做事情的现象了,而且我还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让爸爸妈妈帮你做,还把表现好的孩子发到我们班的群里,让其他的家长也跟着学习,效果不错,现在孩子们都能自己穿脱衣服并且挂好,而且还能主动帮助其他的孩子,我们在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开了一个好头,同样也希望家长而坚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学会放手。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师一方面的培养就够了,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家园联合共同来培养宝贝们!

教育随笔:让孩子快乐过冬


教育随笔:让孩子快乐过冬

季节的脚步又即将行进到了初冬。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幼儿家长担心孩子冻着,引起感冒发烧,从而影响健康发育。

因此,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再去幼儿园了,直到明年春暖花开。事实上,无论从身体健康发育的角度,还是心理发展的层面,家长的此种做法,都是违背科学的愚蠢之举。

首先,温度变化与孩子感冒发烧关系不大,不当穿衣才是罪魁祸首。随季节气候温度的变化来加减衣服才是明智之举。从科学的角度看,儿童正处于身体的快速发育时期,其身体内部新陈代谢的速度,要比成人高出许多,维持身体温度所需的能量释放也多于成人。因此,按理说儿童应当比成人穿得少才科学。而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家长更容易给孩子多穿。科学实验证明,正常的儿童和大人一样,体内都有很好的恒温系统。只要不给他们穿得太多,其恒温系统都能正常工作。如果穿得太多,从上到下捂得严严实实,孩子的体内的温度调节功能就会失调,这样更容易引起感冒。建议宁可给孩子少穿衣服,或者和父母穿得一样,也不要多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孩子穿得正常的时候,他们的手总是凉的。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冷热,你应该将手伸到衣服里去摸孩子的胳膊、腿或脖子。如果是热乎乎的,而且没有出汗,那就正好合适。当然,也可以观察看孩子的脸色。孩子感到冷的时候脸上没有红润。还要记住,在寒冷的天气里,必须给孩子戴帽子,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热量都是从头部发散的。做到这些,不管气候如何变幻风云,家长也不必忧心忡忡。

第二,幼儿园快乐的游戏活动,绝对是有利于幼儿健康发育之举。它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少得病。经常让孩子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空气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儿童因适应冷热变化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自身免疫力。这在百年前就已成为科学事实了。而长期呆在家里的幼儿,由于一直住在温暖的房间里,其脸色会显得很苍白,没有血气,食欲大多不好,得病的几率其实更高。

第三,0-6岁的孩子,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对其身心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孩子正幼儿园所接受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丰富课程活动(刺激),与家庭中单调乏味的环境相比,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0-6岁是孩子几乎所有方面发展最快时期(关键期)。尤其在脑中枢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建构方面,只有将儿童置于具有丰富刺激(课程活动与师幼间及儿童间交往)环境中,才能形成合理及丰富的结构。而结构合理与稳定,脑的功能才强大无比;而功能的强大,才能让孩子在学业和事业上如鱼得水,春风得意。仅就语言和人际交往发面的发展来看,呆在家里一个冬天(至少要三个月),其损失都几乎无法用任何事物可以衡量,且是终生不可逆转的。在家里,成人与孩子间的语言交流,与有教师和同龄孩子的环境相比,是相当单调和贫乏的。而0-6岁接受性语言刺激和交流性语言影响,对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交往方面看,家里的环境仅仅限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而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儿童间,尤其是同龄儿童之间的交往,对于众多的独生子女来讲,其分享与合作的品质、自我意识的形成、去中心化的完成等等,都对儿童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终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来得越晚,其塑造的可能性越低,自我中心的改造就越困难。此外,针对适龄儿童所设计的任何课程,仅仅呆在家里,其损失是不可能有机会再可以弥补的。

第四,温室里的花朵,是永远都无法长成能经风雨、傲苍穹的参天大树的。逻辑上,没有磨练,怎能茁壮成长;不能茁壮,怎能经风雨见世面。将孩子放在沙漠里都能生存下来,那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往大了说,是让孩子成才,对社会有用和作出贡献;往小了说,是要承担家庭的种姓血脉传递,生生不息。无论哪一种功能,我们都希望孩子起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以及继之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把孩子固有的本能都养育没了,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还怎么能够“齐家”和“治国”?君不见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在孩子该爬时不让爬,该走不让走,该跑不让跑吗?岂不知这样一来,孩子大肌肉协调能力发展受阻,走路能够把自己绊倒,受伤的几率更高,这不是得不偿失,反而害了孩子一辈子吗?连冬天呼吸一点冷空气的权力都能被剥夺了,你们还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息到哪里去?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即便为了你的家族兴旺,也不应该将你唯一的孩子养成真正的“病秧子”。

这个冬天,鼓励宝贝们天天坚持上幼儿园吧!让我们一起迎接马年的春天!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由呼吸


让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去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几天我在路上散步,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她的父母在后面跟着,车子歪歪扭扭的前进,忽然,车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她的父母在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最后还在看到没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自己解决困难。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就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哭闹,而且,把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吃点苦,好受点委屈,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这样能使他们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应放弃对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培养。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

我班的小朋友每天来园时,喜欢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们喜欢在一起玩玩具,有的自己玩,有的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间长了,孩子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一定得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明明小朋友一向都十分爱惜属于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地把它放在玩具柜里,可是别人的玩具有时候也很好玩的,于是他就藏好自己的玩具,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拿回但他却还没有玩够,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再给我玩一会儿吧,不要这么小气,老师说有好玩的玩具要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还好,要是碰上真的“小气”的,那就要发生纠纷了。我却装作没看见这一现象,我想尽量让小朋友通过的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自然的后果。后来,明明发现每次在争抢玩具时自己都是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边说:“明明是个小气鬼,我们不要跟他玩。”于是,每当他要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大家都会马上把玩具抢回去,抱在怀里,不肯给他,他觉得很委屈,就到我这里来倾诉:“老师,他们不和我玩。“是吗?那为什么呢?”明明嘟着嘴巴:“我也不知道。”我假装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好办法,下次你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有用,不信你试试。”后来,明明在想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会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会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碰到不爽快的或讲条件的“我们交换玩”,这时,他有时会犹豫,考虑半天,在玩别人的玩具时,老惦记着自己的玩具,赶快又换了回来。渐渐的明明也能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了。

在传统教育玩玩具的做法是:小朋友要学会谦让,老师往往回说“你们俩一起玩吧”或者“先让他玩,玩好了他会换给你的”。这些要求和劝告虽然常常能够奏效,但久而久之,活动室里发生了问题,就会找老师投诉,要求处理。其实,小朋友在交往中出现争执,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当时机不成熟,孩子没有内在迫切需要的时候,老师不出面。孩子自私,藏自己的玩具,“不合法”地玩别人的玩具,可让他满足一下自己一时的欲望,教师不必干预,也不指责,让他来尝尝自己的行为带来的苦果,让孩子自己碰壁、自己回头。陈鹤琴说过:“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自己能够想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想,要让孩子自己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慢慢认识他自己的行为同他自己经受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要坚持奉行“让孩子自己解决”的教育原则。

教育随笔:让孩子喜欢画画


教育随笔:让孩子喜欢画画

每次画画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不喜欢画画。有一次,我刚一走进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起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他们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贴图呢!

我蹲下来,仔细瞧,小桌子上花花绿绿的,到底贴上了什么?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这是用纸剪的花,它可漂亮了,这是我画的小兔子……。”他们的知识还真丰富。

孩子就是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没想到孩子们如此喜欢贴图,看来,孩子们所喜欢玩的东西,一定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节活动正好是美术课,随机教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于是我大胆设想,对孩子们说:“你们觉得贴图这么好玩,都很喜欢它,那我们来比赛好吗?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就奖励他小红花,老师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孩子们一听,更来劲了。

我发现最不爱画画的伦伦也快速的粘贴起来。我不仅让孩子们把纸粘贴在纸上,并且我还准备了鸡蛋皮、饮料瓶、糖纸等废旧材料。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才料,来用涂好的纸片在上面粘。不一会粘完画的幼儿快速的来到我的身边让我欣赏他的作品。

轻轻高兴地说:“老师,快看我的苹果花”,真的,我仔细一看,还真像。我赶紧表扬他:“轻轻,你真棒!”这时伦伦跑来说:“快看我用鸡蛋皮做的小孩脸”,鑫鱼嚷嚷着看他用饮料瓶做的大树,一帆让我看她的蝴蝶花,并且孩子们一个个的比着,孩子们看到自己独出心裁的作品,心里那股自豪劲甭提了。

与此同时,我没忘记提醒他们: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要保持它的干净、整洁,此刻活动室里成了美的乐园、想象的海洋。

教育随笔:让孩子学会爱


教育随笔:让孩子学会爱

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体贴人",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绝大大都父母除开要求孩子学习好,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气了。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交流。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体贴。让藐小的体贴成为习气,让爱的交流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体贴。让本身的孩子来体贴本身,敬服本身吧,让这份爱也成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因为,一个人会爱本身的父母,未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勿让孩子读“死”书的五要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