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写作业慢,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家长们有很多的苦恼!大家七嘴八舌吐槽各自孩子那些让人恼火的地方,真的是无从下手的感觉!为此,我也专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参考。下面我来介绍一些搜寻到的一些结论和指导方法!
首先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累,容易走神。父母在家可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给予一定的鼓励(表扬、抚摩、亲吻),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做题目时要求孩子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到“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二、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当孩子专注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打扰孩子,而应该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做完。因为孩子沉浸在他的兴趣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三、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
父母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加不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自己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四、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西哈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让度,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能逐步提高,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五、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靠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境,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1、不要老说孩子“磨蹭”,孩子被贴上标签后,会自我认同“我是个磨蹭的人”,这会使她“磨蹭” 得更心安理得。
2、瞪大眼睛发现孩子做事快的时候,并及时加以鼓励。
3、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个做专业的专门空间,不要太大,旁边不要放玩具、小玩艺之类导致分心的物品。
4、和孩子讨论“磨蹭”的弊端。最好通过故事、事例让孩子认识到“磨蹭”的消极影响。
5、分析“磨蹭”的原因。磨蹭原因很复杂,有人罗列了学习磨蹭的十大原因,如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学习责任感、没有自信、无效率感、消极对抗父母、天生慢性子等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磨蹭,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没有学习兴趣,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效率感就培养孩子的效率感,如此等等,要根据不同原因,对症下药。此外有时还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磨蹭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6、用计时、比赛等具体的方法来训练速度。
面对磨蹭的孩子,通常简单的责怪和批评、要求都没有多大作用。要使孩子有所改变,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责任感等的同时,还可采用符一些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训练速度,如计时、比赛、代币奖励等。
比赛方式较多,和自己比赛、和家长比赛,和别的孩子比赛等。可先试着让她自己和自己比赛。
孩子的磨蹭通常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文具、洗衣物、做作业等。家长可以先将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来,然后再让孩子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地改。其先后顺序是:先从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
在确定好了要让孩子改掉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后,家长可以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如果孩子做的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其表扬和奖励,如果孩子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就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加以改进。
家长在按上述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磨蹭毛病时一定要有耐心,要认识到习惯的改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同时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一般较差,有时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情况,决不能因为孩子有所反复就枉下定论。
孩子作业写得慢?这7个原因别忽视!
1.条理性差,做题没顺序
一会儿找找橡皮,一会儿找找铅笔,一个小时
的作业量却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
一会儿写几道语文题,一会儿再去做做数学题,
不按照顺序来。
2.追求完美,喜欢使用橡皮
有的孩子作业做得很工整,可是速度慢,
字一不整齐或者不干净,就会马上擦掉重写,
如同强迫症一般。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橡皮综合症”。
3.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基础差
本身基础就差,很多知识点没有消化吸收,做
作业自然费时。
4.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过多
写作业总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
一会儿吃铅笔,一会儿咬手指…
写一会儿就溜达一圈,注意力不集中。
5.协调性差
一说都会一写就错
思维比较快,问题能答对但写得慢。做作业经
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有时写了擦,擦了又写。
6.故意磨蹭
有些父母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导致孩子故意
磨蹭。这时的“磨蹭”成了对抗额外负担的一条对策。
孩子开始是有意识的慢,但久而久之,就渐渐养成
磨蹭的坏习惯了。
7.父母教育方式太严厉
“赶紧去写作业去吧。”“认真写,好好写..……”
“写不完今天就别吃饭。”当父母用这些语言和孩子
沟通时,他接收到的信息是:被命令、被控制。他
已经本能在抵抗了。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去抗拒一。
件事情的时候,取得良好结果的几率也就微乎真微。”
[儿童节分割线]
15个妙招让孩子高质量完成作业
1.和孩子设计一套家庭作业日程表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设计一个可长期执行
的“家庭作业日程表”,要非常清晰地把规则制定
下来。比如放学的第一件事是做作业、娱乐时间不
能超过一个小时、每门作业完成后可以休息15分
钟等。通过长期规划帮孩子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
2.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和奖惩规则
目标的制定从短期目标开始,如认真完成作业、
不磨蹭等;也可从中期目标开始,如期中考试成绩、
一个月内做作业的认真度。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标,
充分尊重并帮助他执行即可。
3.做温和、坚定的执行者
家长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
当孩子进步时,不要吝啬给他的鼓励。当他没有完
成目标时,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绝不能姑息。
4.准备“作业计划完成本”
可按照不同学科,分条记录好每天要完成的作
业,及时提醒并对照。完成记√,未完成则用红笔
画O,并调整到之后的学习日程中。所有计划完成
后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
5.确定好做作业的顺序
家庭作业很多,有不同学科的,在程度上有容
易的,有难度较大的。家长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
给孩子一些建议,一般原则是先从孩子喜欢的学科
开始,先完成比较容易的家庭作业,这样有助于孩
子完成更大难度的作业的挑战。。
6.创造“私人学习空间”
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家
长切忌来回走动,大声喧哗。不要在孩子身边玩手
机或平板,在孩子旁边安静看书是不错的选择。不
要孩子做完一题就评判,打断孩子的思路。
7.善用小闹钟
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做作业的效率,估算出
做作业需要的时间,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
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
8.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今天作
业如果没有完成,明天还要完成更多的作业。以后.
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9.督促孩子应注意措辞和态度
告诉孩子写作业是自己的事,要拿捏好分寸。
如果今天完成不了作业,明天的学习计划会增加。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有责任去承担自
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10 把作业当成考试
让孩子把作业当成考试来完成,承诺孩子按考
试要求做完作业后,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考试”
结束后,还可以给孩子“判卷子”,这样孩子写作
业的速度不仅会快许多,准确率也会提高。
11.注意细节,培养好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比如,怎样的握笔姿势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怎样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做标注和笔记;怎样写数
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观,又很快;写作文之前先在
草稿纸上列提纲等
12.避免给孩子消极的暗示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不要给孩子传递消极的非
语言信息,这样会给孩子设定负面的基调,比如皱眉,
叹气,瞪眼和其它消极的非语言信息,这些都是非
常具有杀伤力的。特别是有些孩子会非常敏感,这
样只会增加做作业的紧张氛围。
13.注意劳逸结合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限制,做作业的
时候,不要磨磨蹭蹭,如果孩子觉得特别乏味,要
适当调整和休息。如果一个晚上做好几个小时的家
庭作业,的确没有任何效果,建议停止家庭作业,
好好分析其中的原因,寻求好的解决方案。
14.不要为你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有的家长从头到尾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
叫“越俎代庖”。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对你产生依
赖感,特别是你帮助孩子完成一项难度较大作业的
时候,这种破坏性会更大。如果孩子的确不能完成
某一个作业题目,你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或者给
老师写一张便条解释情况。
15 .不要先关注答案是否正确
很多父母会追求“零错误率”的习惯,如果孩
子某一道题做错了,就会显得非常生气。这里建议
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相反,你要关注孩子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怎样拼对单词的。只要你关
注了这些“小胜利”,就会激发孩子去挑战更大困
难的积极性。对于不确定的答案,要平静地对孩子说:
“我敢打赌,如果你回去检查一遍,
你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的苦,只有家长懂。明明别人家孩子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你家孩子就要写上两个小时,常常奋战到深夜,孩子辛苦,家长也辛苦。很多家长常常认为是孩子自己贪玩,所以一定全程盯着孩子写作业。但孩子的速度还是提不上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写作业慢呢?
01
橡皮综合症,过分追求完美
明明在班上学习很好,但是考试成绩却不甚理想,明明每次考试丢分都是因为时间不够,一道答完的题目,会因为过分追求字迹的完美用橡皮擦反复修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橡皮综合症”,是一种害怕出错、内心焦虑的表现。这种过分追求完美的行为,使得课后作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对策
面临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锻炼孩子尽量少使用橡皮,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让孩子渐渐摆脱对橡皮的依赖。
02
缺乏专注性,写作业三心二意
亮亮每次写作业的时候都无法集中精力,写数学作业遇到不会的题会马上改为先背语文课文,亮亮还会自顾自的说“语文背诵比较难,先做这个难的。”背上几句背不下来后,又会说,“还是先做数学作业吧,做数学作业比较快。”就这样,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的“切换”之中。有时候写作业进展不顺,就会要喝水,喊饿。
对策
如果孩子缺乏专注,总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常常三心二意。家长可以试着规定孩子写作业的顺序。在写作业前让孩子休息、调整好,这样能够更快的进入到状态,保持专注。
对孩子进行专注力训练,比如一分钟夹豆子,孩子越心急就越需要专注。在困难面前就不容易畏缩不前了。
03
条理不清晰
小强每次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要写作业的时候,本子忘在学校了,铅笔断了没削,橡皮不见了...还经常会不按顺序做题,常常漏做,正确率不高。
这就是典型的写作业条理不清晰的表现。
对策
平时让孩子自己试着准备上学要准备的东西
锻炼孩子做家务,做一件事情前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提前在脑中想好,家长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孩子去锻炼这样的思考和条理能力。
04
上课没听讲,基础知识差或根本不会
我们发现很多贪玩、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写作业比其他孩子要慢上很多,上课听讲不认真,导致基础知识薄弱,写作业自然就费劲很多。
对策
孩子在学校没有好好听讲,家长也不要责骂,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带着孩子去学习。
让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逐渐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的孩子一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问家长,自己根本不加思考,家长不要急着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先自己思考,如果凭借自己的思考能够做对,对孩子学习自信的建立也很有帮助。
05
没有时间观念
很多孩子做事没有时间观念,因为身边时刻有家长和老师已经习惯了要提醒孩子应该怎样做,什么时间做什么,如果家长不提醒了,孩子反而不知道这个时间要做什么了。
对策
利用闹钟的方式,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
一分钟训练、一小时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小时能做什么。久而久之对自己写作业的时间也会有概念。
06
被催促导致内心反感抵触
家长如果总是催促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被动的磨蹭和拖延。因为心理上的反感和抵触故意放慢动作,本来可以很快完成的一件事情,非要磨蹭才能表达出内心不满的情绪。
对策
减少对孩子的催促,告诉孩子拖延的结果,以提醒的方式,而不是威逼的方式,比如,“早点写完作业,我们可以去参加赛车小比赛。如果不能按时写完作业就只能下次再去了。”
一、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很多家长当孩子出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时,家长会建议严肃且可怕的惩罚制度。来看看这些话你们说/吼过没有。
1. 不写完作业,就不许睡觉。
2. 再不好好写作业,看我怎么收拾你。
3. 怎么人家的孩子都能,就你不能……
这些惩罚性的言语,都在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不管你是什么情况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我都不会帮你。”
这好可怕!孩子既然出现问题,他们就一定需要我们的帮助,就像我们把孩子扔进一个满是图书的房间,就想象着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一样,这是非常困难的。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我们要以各种方法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孩子我们愿意帮他,我们想要和他们一起改变,而不是惩罚、问责恐吓还有偶尔的暴力。
1. 你看,我们作业每次要这么长时间,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来想想办法。
2. 如果作业是大怪兽,我们一起把大怪兽打跑。
3. 你完成作业的时间好像有点长,是不是这些作业题你很多都不理解?
这些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认为我们是想要帮他,而不是给他们上缰绳、批评他们、给他们额外的任务。
二、建立问责制度
问责制度,好严肃的一个词!如果孩子不能完成作业,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惩罚,这就是问责制度。
孩子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父母要给我套一个缰绳。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家长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要参与、陪伴、帮助他们,但是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就像父母在单位工作一样,我们不可能把工作交给别人来完成。
但是,家长不能只制定问责制度,就对孩子不管不问。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在使用的沟通策略,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问责制度根本没有任何效果的根本原因。孩子要如何对他们的作业负责?这是家长要教会孩子的。
1. 快速的完成作业是负责。能自己主动快速完成学习的孩子才可能有时间看电视。
2. 完成作业自己检查是负责。能够自己记得作业,完成全部作业之后再让爸爸妈妈检查的行为会得到一些奖赏。
3. 作业书写的工整美观是负责。
家长和孩子建立问责制,是要让孩子理解写作业和学习是他们的责任,但是家长首先得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是前提。
三、使用一个计时器
计时器的形式有很多,手机的秒表、淘宝卖的各种定时器都是帮助孩子提高写作业效率的法宝。根据我们征集来的建议,有这样2条大家可以参考!
逐步缩短时间法:
第一次:和孩子一起预估单项作业的完成时间,比如30分钟,约定时间后开始计时!如果孩子能够在30分钟之内完成作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如果孩子能挑战在20分钟之内完成,给更大的奖励。
第二次:30分钟的作业倒计时法进行一个月/半个月左右,和孩子约定把时间定义在28分钟,然后逐渐递减到25分钟,20分钟……
时钟法/和时间赛跑法:
和孩子在开始完成某项作业前,看着家里的始终记录时间,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选择在什么时间完成作业。比如7:00开始作业,孩子说在7:20完成,在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全程不参与孩子的写作业,到达约定的时间叫停。
孩子完成挑战,家长宣布完成了多长时间。这样说,"哇,你这次只用了15分钟。明天我们继续来玩,看看是否你能自己做得更快"。不管是逐步缩短法还是时钟法,其实都是给孩子定规矩,鼓励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完成作业,当然如果完成的又快又好,自然我们要给孩子大大的奖励。
如果你从未和孩子试验过定时器法,那么请和孩子一起挑战21天(大家都说21天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最短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坚持21天陪孩子一起玩定时器,孩子真的也就七七八八的纠正了很多了,如果还不能,那么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一切还不管用,把上面的几种组合使用,外加偶尔的小体罚,也是可以允许的。这是很多父母分享给我们的最终的“对付”孩子的法宝!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累,容易走神。父母在家可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给予一定的鼓励(表扬、抚摩、亲吻),并让他休息5——10分钟。
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做题目时要求孩子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到“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二、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当孩子专注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打扰孩子,而应该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做完。因为孩子沉浸在他的兴趣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三、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
父母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加不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自己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四、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西哈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让度,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能逐步提高,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五、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
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靠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境,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1、不要老说孩子“磨蹭”
孩子被贴上标签后,会自我认同“我是个磨蹭的人”,这会使她“磨蹭”得更心安理得。
2、瞪大眼睛发现孩子做事快的时候,并及时加以鼓励。
3、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个做专业的专门空间,不要太大,旁边不要放玩具、小玩艺之类导致分心的物品。
4、和孩子讨论“磨蹭”的弊端。
最好通过故事、事例让孩子认识到“磨蹭”的消极影响。
5、分析“磨蹭”的原因。
磨蹭原因很复杂,有人罗列了学习磨蹭的十大原因,如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学习责任感、没有自信、无效率感、消极对抗父母、天生慢性子等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磨蹭,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没有学习兴趣,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效率感就培养孩子的效率感,如此等等,要根据不同原因,对症下药。此外有时还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磨蹭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6、用计时、比赛等具体的方法来训练速度。
面对磨蹭的孩子,通常简单的责怪和批评、要求都没有多大作用。要使孩子有所改变,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责任感等的同时,还可采用符一些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训练速度,如计时、比赛、代币奖励等。
比赛方式较多,和自己比赛、和家长比赛,和别的孩子比赛等。可先试着让她自己和自己比赛。
孩子的磨蹭通常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文具、洗衣物、做作业等。家长可以先将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来,然后再让孩子一个毛病一个毛病地改。
其先后顺序是:先从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
在确定好了要让孩子改掉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后,家长可以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如果孩子做的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其表扬和奖励,如果孩子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就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加以改进。
家长在按上述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磨蹭毛病时一定要有耐心,要认识到习惯的改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同时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一般较差,有时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情况,决不能因为孩子有所反复就枉下定论。
孩子作业慢会有各种原因,只有对症下药,孩子才能改掉做作业中的坏毛病!看看孩子属于哪一型的?对号入座,找症结吧!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二、追求完美——橡皮综合症。
三、基础差——学习没兴趣。
四、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五、时间观差——不会管理时间。
六、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七、协调性差——感统失调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孩子写作业慢慢腾腾,有人陪着还好点,如果爸妈都忙,作业就会写得一团糟,甚至根本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些什么作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发现作业经常不按照顺序做,也不写题号。准备文具也比较混乱,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
分析:
不能合理规划,写作业当然慢!如果仔细观察这类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丢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规划。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办出来的。对于几岁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孩子做事,还不如帮孩子做更省时省力。
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做事、想事,思维变懒,惰性越来越强。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考虑和承担一些事情,孩子就不会独立起来,条理性就会很差。
对策:
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要学着做一个懒妈妈。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综合症。
蒙蒙是个二年级的女孩子,有一个毛病,写作业特别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点不整齐或者不干净的地方,她就会马上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写作业花的时间就长了。每次妈妈告诉她只有一两个字不整齐不要紧,接着往下写就是了,但是不行,蒙蒙非要擦了重写,妈妈为此也很苦恼,想过很多办法,还是不起多大作用。
分析:
蒙蒙是天生的 “追求完美主义倾向”。但是有些孩子的写作业慢却是父母们无形中训练出来的,许多父母本身就希望孩子样样都完美,样样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哪怕是孩子身上的一点小问题,父母也极力放大。比如作业:哪怕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父母都严格要求,要求孩子改好写工整,这样要求的最终结果,不是孩子写作业慢就是对学习害怕。
对策:
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造成的。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而要用奖励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家中也可做一些简单的“脱敏训练”,即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训练,督促孩子尽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
三、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
这种孩子是因为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多知识点没弄懂,很多题目不会做,所以一让他写作业,他就头疼,当然不可能主动,当然是能拖则拖!还有的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对于作业能凑合就凑合。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磨蹭的问题,而是怎么辅导孩子,让孩子学习好起来,能跟上班。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作业速度自然快了。
对策:
一、在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就拿去问父母,问完之后再接着写作业。刚坐下没多久又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又拿去问。这样做一方面会打断做作业时的安静氛围和专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会打断孩子做题和写作业的思维。所以最好能教孩子,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
二、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父母给孩子补习。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脑儿讲给孩子听,而应是启发孩子,最后还是要孩子自己做出来。孩子一旦知识点懂了,学习慢慢好起来,自然速度就快了。
三、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父母要多想办法,尽量调动孩子的写作业兴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竞赛的方式来安排作业。比如:可以用计时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规定时间完成了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小愿望。
四、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被谁逼的呢?当然是爸爸妈妈!现在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作业后再多做些题目。每天加许多“妈妈作业”。听听一个孩子的说法吧:“快点写作业?我为什么要快呀?写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还不如慢点写呢!”
希望爸爸妈妈们不要给孩子加“父母作业”。孩子作业按时按质写完了,剩下的时间就让孩子自己安排吧。否则,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慢,久而久之,渐渐地养成习惯,就真得变成磨蹭的坏习惯了。
对策:
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通过这个办法,一次、二次、三次……他快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地重复,最终形成快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五、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如果孩子不会管理时间,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并每天自己监督完成情况。
当然,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在他订计划的时候,提一些建议,和孩子多讨论,以便他的计划能够更可行更科学。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三个月以上,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
对策:
1、善用小闹钟。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体验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学习更加自觉。
2、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到很晚才能完成,减少了睡眠,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批评。以后,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
3、把作业当成考试。约定按考试要求做完作业,孩子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做作业的速度会快许多,准确率也大大提高。这种办法不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给生活增加乐趣。
4、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平时生活中各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经常督促,孩子的时间感就变强了。
5、一分钟专项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1)每天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让孩子练习一分钟写“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同时提高了孩子的写字和做题速度。训练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二到三组。训练时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
6、少催促,多表扬。很多家长喜欢不停地喊,不停地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应该反过来,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快的一面,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马上表扬。孩子慢的时候,装做看不见,故意淡化它,要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快了。
六、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孩子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到处摸摸看看。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所以每天总是很晚才能睡觉。
分析:
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孩子中尤其多,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连续做作业超过20分钟,孩子就会坐不住,写一个字走神5分钟。
对策:
1、作业分段。先了解孩子当天作业量,然后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如贴小红花之类。如果当天作业太多,可以分割成两三个阶段,如规定做15分钟,完后休息一会,然后再规定一个15分钟,再休息。当孩子注意力提高以后,所定时间可以慢慢延长。
2、安静的学习环境。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不能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最好保证孩子听不见电视的声音。不要在孩子正在学习时,中途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表示关心,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
3、多给孩子找注意力集中的好感觉。家长平时在家多向孩子强调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孩子读这方面的故事,比如小猫钓鱼,或者关于某个人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故事。多给孩子贴“正向标签”。
4、“递减法”矫正坏习惯。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通过各种方式激励他把好的行为多多重现,因为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形成的程度越牢。
5、训练注意力本身。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具体训练,例如:
(1)玩扑克游戏。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
(2)利用“舒尔兹表格”进行训练。将一系列数字随机放在表格中,让孩子按顺序找到这些数字,记录孩子每次用的时间,比如:1到25这些数字随机放在5×5的表格中,孩子就要从1依次找到25,数字可以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多。
(3)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4)训练听力。每天给孩子读一篇文章,读完后要他回答书中的问题,长期坚持。让孩子把每天每节课的内容复述给家长们听,这样也能无形中养成孩子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
七、协调性差——感统失调。
思维和手不能同步。阳阳今年上一年级,聪明但有一些内向。妈妈反映阳阳做作业时太慢了,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的话,他都能答对,所以不能太着急,不能逼他,只能耐心地等。每次写完作业时,由于他思维比较快但是表达和写的慢,所以就经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
分析: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孩子普遍不太善于交流,比较内向,家长必须注意平时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励他跟别人交流,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还有一些孩子手眼不协调,经常会写字出线、出格。
对策:
这样的孩子,需要专门做一些感统训练!孩子是否有感统失调,细心的家长只要有心,是能发现孩子的。如果发现孩子确实不是因为态度问题,不是因为主观努力不够,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感统是否失调!如果确实有,只要坚持做一段时期的感统训练,孩子就会有所好转!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