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

05-20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很多父母都为孩子一手包办事情,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为了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性格还是很有必要的。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其次,在进行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的时候,要做到:

1、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3、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请父母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孩子两岁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

两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家长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M.YjS21.CoM

1、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吧!

2、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安全了,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就免除了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也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就获得了机会和可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躲避危险,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学习的同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独立性格尽早培养


很多父母都觉得,小宝宝还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不然,也许孩子还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独立性的性格和意识,应该是越早培养越好。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其次,在进行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的时候,要做到:

①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②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③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请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孩子两岁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

两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家长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印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1.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吧!

2.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安全了,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就免除了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也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就获得了机会和可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躲避危险,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学习的同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儿童独立性格越早培养越好


很多父母都觉得,小宝宝还不懂事,能做的事情也很少,要等到孩子大些才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不然,也许孩子还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独立性的性格和意识,应该是越早培养越好。

独立自主性是指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较显著地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孩子一岁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你还要了解你孩子的“特别性”。知道你的孩子有哪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特别之处,你要相应地采取特别的教育。如有的能力是你孩子的强项,那么你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若你的孩子生性敏感、胆小,那么你应该多鼓励他大胆尝试。

其次,在进行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的时候,要做到:

1、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你的爱。与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从而使他对你和周围事物都具有信任感。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你应该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

3、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

独立自主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作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请先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以科学的准则来衡量,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孩子两岁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

两岁左右,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执拗期”。家长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印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适时地提供给他适当的帮助、指导和赞美,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1、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吧!

2、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环境安全了,同时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就免除了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后顾之忧,也就不会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就获得了机会和可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让孩子学会躲避危险,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学习的同时,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为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安全的保障。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成功人士和有犯罪记录的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两个关于分苹果的故事,让他感慨万千。一个来自监狱的犯人说: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大小小的苹果,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我刚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了。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就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不择手段,直到最后被送进了监狱。一个成功人士说:有一天,妈妈给我和弟弟分苹果,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你们每人负责修剪一块草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于是,我和弟弟比赛剪草,结果我得到了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从此我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以上二个故事中,同样是分苹果,但是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真正做到科学的爱、理智地爱却又是不容易的。父母的观念不同、爱的方式也就不同,在我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主张大人“放手”小孩“动手”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实践中我体会到:独立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下面就谈谈我的做法。

第一、孩子能够做的事决不包办,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是我女儿小时候常挂在嘴上的。我很早就培养女儿自己吃饭、自己洗脸等生活技能。从她上托儿所开始,我就让她自己吃饭,尽管吃得桌上、地上、身上到处都是饭粒,我也坚持让她自己吃,慢慢地她就养成了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那种孩子前面走、大人后面跟着喂饭的镜头在我孩子身上从没有出现过。孩子自己洗脸洗脚的时候,我怕倒水时被热水汤着,我就特意为她准备了气压水壶,只要手一按热水就出来了,既方便又安全。就是这样,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女儿能做的事我就决不代劳。

第二、孩子不会做的事学着去做,养成孩子为家服务的习惯

做家长的不要老是认为孩子小,不会做事,其实,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我做家务时总要请女儿帮忙,如晒衣服时叫她拿衣架、吃饭时请她摆碗筷等等。女儿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楼下小店去买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每次买回家后,我会及时地表扬她,再请她说说买东西的过程,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孩子学做事的时候,由于能力的限制往往好心做了坏事,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发脾气。记得女儿第一次学洗碗,不小心把碗打碎了,我安慰她说关系的,并告诉她只要经常洗,就能洗得又快又好。果然以后经过几次练习她就学会了洗碗的技能。有了女儿的帮助,我轻松了许多。

第三、孩子碰到困难时自己去想,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当女儿碰到困难时,我总是鼓励她自己解决,比如她作业时遇到不会写的字,我就让她查字典,有时女儿怕麻烦,叫我写给她看,我会为难地说:“哎呀,妈妈也忘记了,你快查一查字典,然后来告诉妈妈是怎么写的。”女儿听我这么一说,就积极地、愉快地去查字典了,查到后还真的要来教我怎么写,我也就虚心接受,这时,她会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在孩子的学习上培养她独立作业的习惯,在生活中锻炼她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得有一天早晨,女儿跑到校门口时发现自己忘戴红领巾了,这可怎么办?我让她自己想办法。结果她在校门外和同学商量好,叫同学进校门后解下红领巾,再从围墙那边递给她。我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挺有创意的,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协商,请求别人的帮助等一些交往的技能,即时地解决了实际的困难。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做、去尝试,去体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四、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说;五、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些空闲来自由安排。只要真正按照陶行知老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去做,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棒

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中国的爸爸妈妈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爸爸妈妈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一.如何培养宝宝快乐的性格

奠定宝宝良好的性格基础,需要统筹安排,“综合治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有些爸爸妈妈向有关的宝宝教育专家咨询:“我的宝宝特别任性、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宝宝非常胆小,爱哭,不说话,上幼儿园尿尿都不敢说,就尿在裤子里怎么办?”对于这样的提问,宝宝教育专家只好苦笑,不知怎样回答。因为宝宝的弱点,他性格中的“结”,不是有一把现成的钥匙能打开的;性格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方法就能使宝宝发生突变的。

培养优良性格,还要老老实实地,及早地,长时间地,从根本上抓起,即使宝宝已经有了不良的性格习惯,也要老老实实地从根本上改变养成不良性格的诸多因素,创造新的条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比如几个月,半年、1年、2年或更长),抹掉坏的性格,重新养成好的性格、好习惯。我们一定要牢记:培养人的优良性格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也没有神奇的”单方’’和“特效药”。什么是从根本上抓起呢?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学会正确地、科学地爱宝宝,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宝宝性格影响最早、最深、最强、最经常的因素是爸爸妈妈的爱,爱是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调动宝宝全部的心理活动,决定他们的状况和倾向。但不是每一位爸爸妈妈都知道应该如何来爱自己的宝宝,正确的爱是宝宝良好性格的阳光雨露,错误的妈妈与宝宝关系则是宝宝灵魂的腐蚀剂。怎样爱宝宝,大有学问呢!妈妈与宝宝关系有两种,即有两种不同的爱。

其一我们命名为“教育爱”,它的特点是:①有教子成才的理想、目标和信念;②讲究爱子的态度、原则和方法;③在满足宝宝必要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宝宝精神生活和情趣;④建立起民主的,相互关心的“双向”爱的关系。

而另一种爱,可以叫“血缘爱”,它的特点正好与教育爱相反,是盲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亲人心理需要的爱,不讲究爱的态度、原则和方法,主要是设法满足宝宝物质生活的需求和欲望,又是建立所谓“水往下流”的“单向”的爱。这种爱表现为爸爸妈妈有高尚的牺牲精神,但是,它毕竟是朴素的、低级的、有待升华的爱。

如果爱你的子女只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正如高尔基批评过的:“这是连母鸡都会的”,自然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教育爱的内容极其丰富,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讲清楚。今天我们着重讨论对宝宝性格习惯产生直接影响的爱子态度和方法问题,也谈防止和克服种种溺爱问题。因为爱子态度牵动着宝宝表现的最敏感的神经,能控制宝宝的情绪、意识和行为,久之必然养成宝宝的性格。对性格还不定型的宝宝,往往爸爸妈妈温存平静,宝宝就恬静愉快;爸爸妈妈暴躁发怒,宝宝则胆怯害怕;爸爸妈妈严肃认真,宝宝就顺服听话;爸爸妈妈喜气洋洋,宝宝则浮躁而失去自制;爸爸妈妈娇惯溺爱,宝宝则吵闹折腾……总之,如果说爸爸妈妈的爱子态度是气温的话,宝宝的表现就是温度计的水银柱;又可以说宝宝的表现是爸爸妈妈,祖父母们爱子态度的一面镜子。所以要十分讲究爱子态度。教育爱的态度一般应做到如下的几个方面:

(1)建立快乐、安静的家庭气氛。要有劳动、学习的愉悦情绪,有教育者文明礼貌,以身作则的优良模范,即反对死气沉沉,也不要热闹非凡,两者都不利于宝宝的快乐活泼和稳定的情绪。教育者对宝宝的态度都要做到“和蔼可亲,严肃认真”8个大字。“爱态”的表现往往随着宝宝年龄有所区别:对8个月以内的宝宝可爱而外露,引逗其有天真快乐反应;对半岁以后的宝宝要爱而不露,多伴随认真和平静,使他集中注意,爱发音、说话。而对三四岁以后的宝宝是热烈的爱不便轻易外露,多给予平等、尊重、礼貌的交往,也要求宝宝尊重、礼貌地对待大人。掌握好以上分寸是非常重要的,宝宝最初的不听话,往往是破坏了以上分寸的结果。

惯坏的宝宝一般从半岁以后开始。常常见半岁以上的宝宝在保姆面前愉快地坐着玩,听老奶奶讲故事,看老奶奶择菜、做饭,还不时“嗯、嗯”的搭话,可是等妈妈一下班回家,由于妈妈过分外露热烈的爱,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从那时起宝宝就吵闹没完了。这完全是教育者“爱态”不当所造成的,发展下去,宝宝就宠坏了,宝宝不能控制自己,总要等到打骂一顿,才“老实”几分钟,性格就扭曲了。

(2)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爸爸妈妈要善于自控,做到3个“表里不一”。一是心里把他当宝宝,表面把他当大人,这样,宝宝就不会“以小卖小”,故意撒娇,人格、语言行为都能健康地成长,又不失天真活泼。二是心里万分疼爱,表面要作平静,并鼓励和表扬宝宝关心成人,这样的宝宝不自私,以爱人为乐,爱人为荣。三是心里非常关切,表面装得大意,不要老是问寒问暖,怕宝宝累了,饿了,摔了,冷了等,有时应该偷偷地观察宝宝,在他不知不觉中照料。这样的宝宝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任性娇气,独立性较强。

妈妈与宝宝关系中应完全避免3种不良态度和方法,以保证宝宝性格健康地成长:

1、严禁把宝宝当玩具和笑料。常常看见许多小青年围着一个宝宝,疯疯颠颠地没有分寸地逗着玩,往往把宝宝吓哭了,把宝宝羞得脸红,这会严重摧残宝宝的心理健康,形成胆小、内向、自卑、不会交往的不良性格。宝宝是很怕羞辱的,他稚嫩的心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自身也有深刻的体验。人们只知道在生活上照料宝宝,因一次不慎可能着凉,会得感冒、肺炎;但人们从来不懂得,宝宝精神发育因一次不慎,会留下性格的伤痕,而且这种伤痕是难以弥合的伤口!

2、避免把宝宝当“出气筒”打骂。打骂宝宝从另一方面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它必然使宝宝要么懦弱,屈从,无责任心;要么倔强、任性、学会粗暴,并产生仇视心理。这与培养同情心,关心人的性格是背道而驰的。常受打骂,还会养成自暴自弃,自甘落后的不良性格。那么,在宝宝犯了严重错误或有危险举动时,是不是也不能打骂呢?是的,不能打骂,却要表示生气、愤怒,斥责或冷淡。仍然要尊重人格,在不使他感受侮辱和屈辱的前提下,令他觉得有错误和有责任就适宜了,要使他心中难受和自责。

3、禁止数落宝宝的缺点和弱点,尤其要严禁在他人面前数落宝宝。经常受数落的宝宝开始或是感到害羞,或是因缺点感到光荣,洋洋自得地使大家注意他。而后他的耳朵磨起了茧,对缺点习以为常了,最后产生了“认同”,缺点越来越发展。这样的宝宝性格中决无上进心、自信心的品质,只会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爱子态度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宝宝,真正把宝宝当“小朋友”对待,既平等,严格而又有礼貌。接受如此尊重的宝宝都是快乐、上进、自信,有礼貌而且独立性很强的人。

(3)怎样尊重宝宝

爸爸妈妈既是爸爸妈妈,又是朋友,两个大一点的女孩又上学,又帮爸爸妈妈劳动,家里的事也都七嘴八舌参加讨论,无话不说。吃过晚饭以后,爸爸妈妈和宝宝们说说笑笑讲故事,最后妈妈说:“宝宝们,不早了,该睡觉了,晚安!”宝宝们也说爸爸妈妈晚安后愉快地爬上阁楼去了。有一天二女儿劳拉忽发奇想地问妈妈:“妈妈,你以前是怎样爱上爸爸的,你和爸爸是怎样恋爱的?”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妈妈没有丝毫慌张,她仍然认真而平静地一边做事一边搭话,说:“噢,你问这事呀,那时爸爸妈妈很年轻,爸爸妈妈都很漂亮是吗?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常常在一起玩,慢慢有了感情了。有一天,爸爸约我到森林去打猎,我高兴地答应了,爸爸背着猎枪可神气呢,在森林里转悠,爸爸一枪打一只野兔,一枪又打一只山鸡,我们还生起火来,烧野味吃呢,味道真香,真好吃。我们野餐以后就唱起歌来,跳起舞来,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我们感情更深了,更相爱了,就这样,是吗,劳拉。”你看,妈妈是这样尊重宝宝,像讲故事一样回答女儿好奇的提问,像朋友谈心一般,使女儿沉浸在幸福的想象之中,更爱爸爸妈妈,又朦胧地懂得恋爱是怎么回事。但是,假如这个问题发生在一个普通中国妈妈的身上会怎样呢?当天真的宝宝问妈妈以前是怎样谈恋爱的,首先妈妈自己就脸红了,接着就羞辱宝宝:“这么小就问谈恋爱的事,真不害臊?” 还用手指头按眼皮羞她。或者有的妈妈就训斥宝宝:“走开,宝宝问这样的事,没出息!”,如果宝宝受到如此奚落,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受到侮辱以后再也不可能对妈妈说知心话了,他的快乐天真至少在爸爸妈妈面前就此结束,到了少年期就“闭锁”心灵的秘密,两代人的代沟即开始形成。

二.让宝宝永远快乐的建议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专家们认为,这绝对离不开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培养。这里指的外界环境并不意味着金钱,金钱换不来宝宝真正的快乐。有关研究的专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以上这些特质呢?” 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接受宝宝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爸爸妈妈的希望改造宝宝,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宝宝,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宝宝。爸爸妈妈应该关心宝宝的需求,重视宝宝的胆怯,用心倾听宝宝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上这些原则十分重要,而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建议,可帮助爸爸妈妈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宝宝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是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宝宝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宝宝“长久”的含义。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宝宝电影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宝宝强烈的安全感。

(2)歌唱的鸟儿最快乐。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

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宝宝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宝宝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宝宝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宝宝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3)快乐也可以放大。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宝宝两件事情。例如:爸爸妈妈积极和宝宝一起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宝宝的社区汇演,宝宝会意识到爸爸妈妈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爸爸妈妈的参与也教给宝宝“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宝宝感到自己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有关的研究专家表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宝宝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宝宝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4)再见吧,负面评论。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爸爸妈妈评论宝宝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宝宝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爸爸妈妈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宝宝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宝宝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宝宝是不会快乐的。爸爸妈妈应该让宝宝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让宝宝在快乐的环境下成长,享受到爱的阳光。

(5)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有关的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宝宝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宝宝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宝宝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一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宝宝的智力,更能让宝宝学会投入的快乐。

(6)花开落叶是快乐。生活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成人们常常忘了亲近大自然。对宝宝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自然还可以培养宝宝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7)小动物带来的……爸爸妈妈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宝宝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小狗,因为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宝宝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爸爸妈妈来完成。不过,有关的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宝宝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宝宝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可以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有关研究的专家还认为,通过饲养小动物,宝宝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8)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建议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宝宝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宝宝会不希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宝宝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宝宝带来束缚。

(9)吃得开心可以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爸爸妈妈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是,宝宝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

(10)运动的感觉真棒。有关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才能带给宝宝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宝宝快乐。另外,对宝宝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有趣,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

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性格


相信所有妈妈得子时的心情都一样:好象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幸福了。又想,朋友们同时做了妈妈,孩子们将来就要一起上学,如果别人的孩子考第一,我的孩子第二,那可不行!于是乎,对儿子呵护备至,施行早期教育。虽然日后盼孩子“考第一”的理想时常被“孩子健康”所取代,但教育孩子却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

众所周知,0到6岁的教育,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这期间形成的性格框架犹如日后孩子性格的种子,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什么样的性格才是“好”的性格?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呢?虽说众说纷纭,但始终遵循一个简单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框架:

是否胆小?

是否渴望与人交往?是否能独立与人交往?

好静还是好动?

对最喜爱的事情的专注时间比同龄孩子长还是短?

孩子遇到困难的态度?

孩子遇到表扬和批评时的表现?

孩子在竞争对手比自己强时的表现?

不同的孩子答案自然不同。如果我们要找一个造就这些差异的原因,那就是父母是如何陪孩子的?

两类孩子的比较

一类,陪大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有父母(或其他大人)陪着的),一类,独处的孩子(大部分时间(相对于同龄孩子)独处)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让孩子独处怪可怜的。然而,孩子长大后,独处多的孩子大都是:不胆小,可以主动与人交往,但对同伴的需求不强烈,好静,注意力容易集中,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扬对这类孩子所起的作用较大人陪大的孩子要小得多。这类孩子也好强,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可以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是“唯我独尊”,算得上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独处多的孩子最大的不足是语言能力较其他孩子欠缺,但阅读能力往往甚佳。

陪大的孩子中也有有上述优点的,原因在于“陪”的方式。“远观式”和“平等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独处能力就比较强,且和真正独处长大的孩子相比,性格要活泼开朗。所谓“远观式”指大人和孩子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和行动上的距离),也即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理空间,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大人不越俎代庖,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出马。这样既给了孩子以独处空间,又让家长的心不再悬着,算是两全其美了。美国的一位朋友就是典范,她在婴儿的卧房里装了录象机,在自己的房间可以“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独处”的孩子没有危险。“平等式”理解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是要和孩子“平等”,有人说“做孩子的朋友”。本质无异。但“平等”不仅仅是“做孩子的朋友”,也包括做孩子的“竞争对手”。例如和孩子一起比赛,和孩子争论问题,和孩子分东西吃等等。让“平等”处处存在。孩子在这种“平等式”的对待中将自己溶入了家庭,溶入了社会,这样的“种子”也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种子”。

如何训练孩子独处?

下面为你提供一些技巧,让你为孩子的独处起步铺平道路:

给他安全感

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亲人从视野中消失,他就会担心,并有恐惧的反应,所以你可以通过游戏来让他理解事物的实在性,告诉他看不见的事物仍然存在,驱走他们的不安全感。

你要经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开始可以躲在沙发或椅子后面,问他:“妈妈在哪里啊?”过几秒钟,笑着钻出你的头,说:“妈妈在这里!”慢慢的,你可以逐渐延长躲藏的时间,从几秒钟到半分钟,再到2分钟,也可以躲到别的房间。

当你躲在某一个孩子看不见的角落时,你不能让恐惧的沉默捉住孩子的心,要用语言和孩子保持联系,让他感到安慰。你要对你的孩子说:“妈妈到哪里去了?快来找妈妈。”或者自编自唱一些儿歌,比如用《春天在哪里》的曲调编一首《妈妈在哪里》的歌。

亲子时光

孩子得到的关注越多,他渴望的东西就越少。和他在一起共度时光----唱歌、读书、开茶会、搭积木、玩拼贴画,这些都会增加他的安全感,并让他愿意独自消磨更多的时间。在白天,你要和他的身体多接触----拥抱、亲吻、让他坐在你的腿上或让他趴在你的肚子上等,但是不可以和他持续地粘在一块儿,你要掌握好其中的度,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孩子不过于独立又学会自己玩。

安排节目

在你离开孩子之前(即使你到屋子的另一头去),让他把兴趣投入到另一个游戏上,让游戏填满分离的时间。比如说,你要去做饭时,你可以对你的女儿说:“在我做饭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喂你的熊宝宝呢?”

保持联系

当你工作时,也要不时地和他说话,或走过去轻轻地摸他的头,拍拍他,或帮助他把一个五角星或三角形的积木投入到方形积木盒中。

保持微笑

有的父母在离开孩子身边时会不明智地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请千万记得要对孩子保持微笑,并用轻快的语调说话。

当你要离开孩子去工作时,假如你的孩子纠缠难解,不要对他的耍赖屈服,你要试着保持平静,不要让他的反应阻碍你的安排,你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没事,妈妈马上回来。”尽管他一开始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他也会从你平静的语调中得到安慰。回家时也要用同样的语调:“妈妈回来了,你在家里做了什么好玩的事?”过一段时间,他会明白你离开后还会回来,就像你许诺的一样。

容许“跟屁”

假如你的孩子坚持要跟着你在屋子里转,甚至在你进卫生间时也不放过你,请不要阻止他。因为,他那敏感的小心灵已经充满了矛盾的感情:我是赖着妈妈呢?还是自己一个人坚强地待着?这时,任何拒绝都可能会伤害到他脆弱的情感。

轻松放手

即使最粘的孩子也会有自己闷头玩的时候。也许当你们两个人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孩子过不了多久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自己的游戏中,这时请悄悄地离开。如果他的注意力转向别的东西,并努力地去得到那件东西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就让他去好了。

培养自信

没有什么能给予孩子安全感,安全就像独立,是一种自我的、积极的情感元素,只能在孩子内心慢慢地形成。平时你要经常地赞扬、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自己是优秀的。

拿定主意

有时,父母会窃窃地喜欢自己孩子的独立,并且潜意识中鼓励孩子这样做。但是当失去被需要的感觉时,他们又会彷徨起来,就像没有得到晚会的邀请一样,他们会希望孩子像以前一样粘。在孩子自己走、自己吃、自己玩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迫切地想要帮助他。但此时,你们必须拿定主意,忍下这种欲望,因为事事包办只会阻碍孩子走向独立的步子。

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性格,孩子好性格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呢?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形成主要受其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言传重要,而身教更重要。因此,父母在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非常重要。

中国自古有这么一句谚语:三岁看大。所以说孩子从出生就意味着开始培养孩子的性格了。有许多家长误认为孩子大一点再进行教育,这是有认识误区的。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呢?

婴儿从出生到三岁这个阶段,和外界接触的比较少,也是家长陪伴孩子一生最密集时间多的一段时期,小宝贝在家长的呵护,陪伴和保护之中快乐成长。他们能接触到的信息,知识,技能教育等,几乎都是跟父母学的。这也就是说孩子的很多性格,都是这段时间形成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不仅言传很重要。而且孩子也不大懂道理,那么身教才是更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极强,而且特别容易养成习惯。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a习比较多,喜欢说脏话粗话,各种不良嗜好,孩子基本上一模仿一个准。特别是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生活环境里面,大人喜欢教唆孩子说脏话,粗话,骂人。这种事真是糟透了。所以说一个好的环境,对孩子性格初期的培养相当的重要。

孩子的性格12岁之前就定型了

孩子性格的培养要在12岁之前,过了12岁,性格基本上就不会改变,能改变的只是人的认识。人的认识,一生中都可以改变,但性格不是,12岁之前就定型了。

而12岁之前,又基本划分0~3岁,3~6岁,6~12岁三个阶段,实际上尤以前两个阶段最为重要。

3岁之前: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到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最好是父母能够亲自带孩子,至少在一岁半之前这样,否则你会发现,小时候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和父母有很大的疏离感,如果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他们说的话很听,你说的话很难听进去。

3到6岁:这个阶段不能让孩子约束太多,也不能让孩子无法无天,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个阶段的孩子,孩子通常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和一些古怪的问题,父母应该耐心对待,不应扼杀。

6到12岁:是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弥补期,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还经常爱发脾气,性格暴躁,通过教育引导,还是可以改变孩子,但是到了12岁之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真想改变孩子的性格,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家庭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1、教养方式:

(1)爸妈教养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

(2)爸妈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

(3)爸妈过于溺爱,孩子就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骄傲;

(4)爸妈过于保护孩子,则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社交能力;

(5)爸妈教养意见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

(6)爸妈支配型教养孩子,孩子就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2、家庭气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结构:有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动手能力


故事从一个泰国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豆芽菜那么畅销?”妈妈回答说“只有一个摊铺卖豆芽”,小女孩又问“那我们可以自己培育然后卖吗”开始。

小女孩的梦想从豆芽菜开始了,妈妈买了培养土、大豆种子,种到了篮子中。几天过去了,豆子是发芽了,但在阳光的直射下,都打蔫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目光看着女孩,并说“没事儿,我们再试一次”(It's OK. We can try again)。妈妈找来了关于豆芽培养的书,提到豆芽菜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经过再次努力,这次还是失败了,再去看书上提及早晚需按时浇水。虽然妈妈在女孩四年级的时候不得不辍学了,也几乎不太会读或者写,但是妈妈很擅长解决问题。下雨天,妈妈内心虽然失落,但给女儿看上去确实自信乐观的,看着雨水突然有了灵感,从外边找来了多个饮料瓶,扎上眼,绑在木棍上,成了最好的喷淋设备。

当女儿问妈妈是否会有效果时,妈妈说的" Yes, we can try"( 我们可以试试) 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样管用。滋养着女孩好奇的根基,让她的知识之树无限茂盛生长。

广告中的这位妈妈在乐观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人生哲理。其实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土壤,激发学习的无限可能(Family inspir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learning.),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故事的小女主角叫Netnapa Saelee,已经长大成人,同时获得了Sarnrak项目的奖学金,并拿到了学位,目前一直在瑞典继续研究。)

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睿妈想到的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前两天在与好友聊天的时候聊到德国人,说德国人很擅长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所以他们的孩子独立早、思维性强,创造力也很强,而德国人的创新能力首屈一指。

后来聊到中国的孩子,现在虽然刚开放二胎,但是新一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乖宝宝。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情况来让孩子学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才艺,看一些五六岁的甚至三四岁的孩子活得好累。学习成绩也成为了家长们严重唯一鉴定孩子是否符合自己培植期望的标准值,但这样养出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真的好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很多研究也显示:人脑中与手指相关联的神经所占面积比较大,指尖上的神经能将外界刺激传送给大脑,大脑再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以调整手的动作。平时经常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即手指多运动,大脑就会日益发达,继而促进智能的提高。这些都说明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常常教育睿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饭和做家务活的时候也让睿宝打下手,周末常常和睿宝一起动手做点小西点,然后送给小朋友或者长辈们...... 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很积极,遇见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去做。

可能会有很多宝妈们疑惑:让孩子打下手?下厨房?那万一伤到孩子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啦~你又不是让他操刀大厨,只是打打下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面包的时候和和面,做饼干的时候挤挤造型,防护工作提前做好,安全性还是有保障哒!如果你家里的烤箱不是那种智能隔热的话,切记不要让孩子碰到,烫着不是好玩的。睿妈家里的烤箱是今年新装的方太高端智能嵌入式烤箱,所以可以放心让睿宝靠近啦。嘿嘿!

顺便传授一些睿妈烘焙小技巧:

(1) 最好参考网上的饼干配方,最好选取不需要电动打蛋器制作的饼干,孩子比较易于操作,也不会有危险。先要用电子秤称好需要的材料,装在固定的容器里,比如罐子和小碗。

(2) 把所有材料按照使用顺序从左到右放置,这样孩子会很清楚做完一个要拿哪个,不需要老问妈妈。

(3) 第一次做饼干时,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打开罐子,如何轻轻慢慢地倒入材料,如何使用打蛋器搅拌,如何使用橡皮刮刀搅拌。示范每个动作时要缓慢、准确,不需要太多语言,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在妈妈的手上。

(4) 烤箱加热时温度会很高,但是如果妈妈提前告诉孩子,烤箱在工作时不要触碰,会烫到手。如果烫到,手会红肿,会感觉非常疼痛。孩子就会知道烤箱的危险性,他们就不会随意乱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危险意识,但是需要妈妈提前告知后果。(当然,如果你家也是和睿妈家一样的方太嵌入式电烤箱这种,有很好的隔热板并且是智能控制的,那就随意啦!)

作为妈妈,我对睿宝能自己动手做点心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其实,我想所有的妈妈们都有些经验,我们会发现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拒绝你的帮助,他们会努力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这些都是宝贝们自我意识的萌芽,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善于引导,努力帮助她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替代她做事情。一步步的培养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快乐使人自信,而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让人变得可爱和更快乐,从而不断走向成功。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步入成功之路,那么,对父母来说,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培养具有快乐性格的孩子,你不妨注意以下十点:

家庭传统习俗会让孩子的快乐更“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习俗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获得更“长久”的快乐。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例如让两岁的孩子晚餐时选择他爱吃的黄瓜,而不是强迫他吃胡萝卜,或者让6岁的孩子选择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让8岁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

会歌唱的孩子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些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却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亲热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像参加小组旅游,或带孩子到游乐场去与年龄相同的孩子玩,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教育孩子迅速恢复情绪

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便能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重要本领。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应教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快乐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各方面。如果孩子的快乐来自一方面,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父母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们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小动物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让孩子吃得开心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

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生活得快乐。我们能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就是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的人要更快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父母所创造的快乐环境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总结:让孩子快乐是很重要的事情,要培养孩子有爱心责任心,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兴趣,与爸爸妈妈一起边玩边学习是最好的方式。作为父母应该以给孩子快乐为宗旨。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


一个时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宝宝,时间久了,就会事事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作用。而独自玩耍可以培养宝宝独立和自信,还能激发创造力,提高语言能力。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说,刚开始独自玩耍的时间也许不过10分钟,然后又开始满世界找妈妈。因此,培养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帮助和引导宝宝。

1.为宝宝创造一个独自玩耍的空间

宝宝的独自玩耍首先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包括安全卫生的场地和适合宝宝的玩具。如果宝宝喜欢坐在地板上玩,父母就要先清洗一下地板,检查地板上和角落里是否遗留小硬物或有尖锐角的小物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墙上的电源插座孔要遮盖好。场地不宜离开父母的可视范围,确保宝宝独自玩耍的安全。

根据1—2岁宝宝的年龄特点,父母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色泽鲜艳,带有声音的玩具或益智类的玩具,比如大颗粒的积木、发条玩具、可爱的洋娃娃、仿真厨房用具、彩泥、串珠、简单拼图等。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容易揉搓和撕扯的纸张、包装纸盒、空塑料瓶之类的物品。在宝宝眼里,它们也是可以带来无限乐趣的玩具。如果条件允许,可定时更换宝宝独自玩耍的场地和玩具,让宝宝保持新鲜感。

2.选择适合宝宝独自玩耍的最佳时机

独自玩耍也要看宝宝当时的心情和状态。一般宝宝在午饭后,或者洗了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后,心情会比较愉悦,容易进入自娱自乐的状态。相反,当宝宝处于饥饿,困乏或生病的时候,则更需要大人的关怀,不愿意自己玩。此外,父母要避免在疲惫不堪或情绪差的时候让宝宝自己玩,大人的异常情绪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更不能强制性地命令宝宝独自玩,宝宝独自玩耍能力的强弱和本身的性格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3.循序渐进,适时延长玩耍时间

宝宝需要一个适应独自玩耍的过渡阶段。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一个平时喜爱的玩具,陪她一起玩。玩着玩着,宝宝渐渐投入到玩的状态,妈妈可以慢慢退出游戏,在一旁观察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然后,尝试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宝宝还是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可以再一点点拉开距离,但不能突然离开宝宝的视线。只有在宝宝已经能适应和妈妈保持较远距离的视线范围内做事情,妈妈才可以尝试“消失”一小会,并根据宝宝的反应逐渐延长“消失”的时间。

当独自玩耍的宝宝呼唤妈妈的时候,不要习惯性地冲刺到宝宝身边,要先和宝宝保持一定的可见距离,用温和的语调和宝宝进行交流,让宝宝有安全感。1岁多的宝宝独自玩耍的时间会从几分钟延长到20分钟。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可能还会有所延长。

4.从宝宝兴趣出发,加强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兴趣,不断引导宝宝,丰富独自玩耍的内容。只要宝宝有兴趣,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自己的游戏。如果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好,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积极肯定,从而强化宝宝独自玩耍的意识。让宝宝知道,独自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当父母特别繁忙的时候,有意识的自己一个人玩一会儿,让父母抽出时间做一些必要的家务活。也可以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一家人都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宝宝也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游戏时间。

自己玩的游戏

套圈圈:五颜六色的圈圈很容易吸引宝宝的目光。1岁的宝宝已经会抓握圈圈,让他尝试把圈圈往中间的柱子上套。开始练习的时候,可先不分圈圈的颜色和大小,只要宝宝能把圈圈套上去,就用掌声鼓励一下。锻炼宝宝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协调。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可以教宝宝认识大小和颜色,并引导他独自按顺序套圈圈,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搭积木:这些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几何块很受宝宝们的欢迎。宝宝手拿积木会感觉到不同形状的手感,或者投扔。在妈妈的示范下,宝宝知道这些神奇的几何块能通过双手变出房子,车,桥等。宝宝转起小脑筋,动起小手,想办法拼搭。摸索着怎样组合,房子更坚固,更漂亮。宝宝在堆积木里感受到动手动脑的成就感。注意,不要买小颗粒的积木,以免宝宝好奇地塞进嘴巴,尝尝是什么味道。另外,积木要选边缘圆滑,没有尖角的。

模仿打电话:给宝宝一个玩具电话,他会煞有介事的用胖胖的小手指按一下这个键,点一下那个键,然后把话筒放到耳朵边,用稚嫩的童音说:“喂,外婆吗?”然后说一堆宝宝语言,间或嘴里说着“恩恩”,点点小脑袋,末了也来句再见。可见宝宝在平时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父母打电话的情景,而且能拷贝不走样。随着不断的反复记忆和练习,宝宝的语言丰富起来,学会跟外婆问好,问外婆吃饭了没有等等,独自玩耍的同时,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涂鸦:准备一些白纸,无毒的油画棒。油画棒选择稍粗点的,便于宝宝的小手抓握。让宝宝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宝宝画的一条线都有它的意义。让宝宝体会一下“艺术家“的感觉,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

宝宝两岁后会越来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适应独自玩耍的宝宝,在和小伙伴的相处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主动和积极的游戏能力,为日后入园后的集体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信《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和性格?》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