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叠衣服

05-20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哪些优秀的教育笔记值得借鉴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教育随笔:叠衣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如有一个习惯是,每天午睡的时候是在老师不提醒的情况下是不会折衣服的,虽然每天她上床是最快的,其他的小朋友还在仔细的整理衣服时,她已经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了,在她旁边的小朋友,每一天都会举手告诉老师说,老师你看:“如如没有叠衣服就躺下了。”

紧接着,我会把如如从她的床上叫起来,去叠衣服。我们都明白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是教育的根本,被动的请幼儿去完成一些事情而没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无法长久的,也不是有效的教育措施。我就如如不叠衣服的事在班级里和全体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题目就是“衣服鞋子我们来做好朋友”几个小朋友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之后,我请如如来讲一讲自己的看法,穿在身上的衣服,如如想怎样爱护它呢?她站起来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吃饭时不能吃在衣服上,画画也不能往别人在衣服上画”我继续引导说“那睡觉前呢”其他小朋友立刻回答把衣服叠好放在脚底下,他听到别人的答案,自己也跟着说整理衣服再睡觉,我见机行事,好,如如,自己答应老师的,衣服每一天都要穿的,所以,睡觉前必须要把衣服折叠整齐再睡,她点点头。

之后一段时间,我没事便会给孩子们分享当时红军来延安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小故事,不光是衣服,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全部靠自己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的,那时的日子不好过,我们的红军都是很珍惜他们自己穿的衣服的,更不要说弄得乱七八糟不整理了。

此后孩子们更加的爱护自己的衣服了,吃饭的时候会小心不撒饭,睡觉前会叠的整整齐齐并且又快又好。就连不喜欢叠衣服的如如也进步了不少,开始努力的把衣服叠整齐,并且在老师的提醒下坚持把衣服叠好再上床休息。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我帮你叠被子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一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比较依赖家长,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幼儿园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会”,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刚来中班的时候,我看孩子们整理的被子,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后来老师教了一遍后,保持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本的样子。有一天趁中午睡觉起床的时候,我抓住了时机,又重新教孩子们整理被子。首先我告诉孩子们,叠被子就和玩折纸一样,要找准对称边,然后沿中间对折,再翻折两次,就成了一个松软的“小面包”了。孩子们听的起劲,更是开心的整理起被子来,一次不行两次,慢慢的熟练的小朋友整理得又快又好,并且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朵小红花呢,真替他们开心!

就在孩子们快要叠好的时候,班上年龄最小的吴昊小朋友突然哭了,怎么了?原来是看到小朋友都叠好“小面包”自己还没叠好被子,在哭鼻子呢!我没有向前帮助他,而是在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就在这时已经叠好的徐欣怡走到吴昊的床边,轻轻地拍拍他,然后转过头教他叠被子,最后俩人把“小面包”叠整齐了,我看后好开心呐,孩子们间相互帮助,是最值得称赞的,真替徐欣怡竖大拇指,除了她还有一些小朋友也主动帮助别个小朋友,慢慢的我

通过叠被子,增强了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自我服务的快乐,增们的寝室整洁明亮起来,孩子们叠被子的习惯养成了,而且在家里还会帮爸爸妈妈叠被子了呢,真高兴!

通过叠被子,增强了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体验了自我服务的快乐,增进了友谊。

小儿歌,大妙用——学叠衣服


随着新一代的爸爸妈妈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幼儿教育的被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无法代替的。

许多父母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因为方法不得当,或者怕麻烦,于是常常代替了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形成了依赖心理。

许多独生子女在人的包办代替下,生活能力没有一点提高。

作为我们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实践中发现小儿歌以独特的魅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生活活动中,教幼儿学叠衣服时,以前的方法很单一,只是先让幼儿观看老师示范动作,然后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学,模仿枯燥无味,幼儿不感兴趣,往往老是费了很多力气,效果却不好。

2009年新学期刚刚开始,孩子们穿的衣服很多。

我们班的衣帽间里乱乎乎的,衣服扔的满处都是,帽子经常找不着,我每天都到衣帽间去整理衣帽,每次整理完上课都跟孩子们讲要叠好衣服摆整齐,帽子放好,可是他们就跟没听见似的,还是乱扔。

有一次,我故意在门口看着,有的孩子来到教室后知道叠好放下,但有的孩子还是乱扔。

这是我忽然想起孩子们做早操时,对早操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儿歌朗诵特别带劲,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小衣服也来“做操”。

用儿歌的形式引导他们呢?于是,我就等孩子来全后,我神秘的对孩子们说:“小朋友我们都会做操,我们把学的操教一教小衣服好不好?”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好。

”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住了,瞪大了眼睛,显示出很强的好奇心。

“你看,小衣服准备做操,开始。

”我边说边操作着小衣服:“伸伸臂,抱抱肩,点点头,弯弯腰。

孩子们都笑起来。

“你们想不想教自己的衣服做操?”“想!”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叠衣服。

这时一场学叠衣服比赛就开始了。

我看到他们像小教练一样说着儿歌,操作着衣袖,那认真劲儿,我高兴极了。

瞧!短小形象,充满情趣的儿歌伴随着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很轻松就完成了叠衣服。

“你们真棒!”一句由衷的赞赏更让孩子们乐不合口。

此刻,自豪、满足、肯定聚满了他们的心房。

活动结束时,我发现一多半的幼儿都学会了叠衣服,一少半的幼儿通过朗诵儿歌操作,但由于手脑不协调,叠的衣服皱皱巴巴的,但已经成型,而且他们的兴趣还在延续。

由此看出,教师教学不一定是单一教孩子,也可以从各种生活小事让孩子学到很多。

而儿歌正以独特的魅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家长和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并善于观察,从孩子反应中敏锐的捕捉他们的兴趣,了解孩子内在发展需要,及时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主动、积极、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基础。

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孩子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促进孩子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育随笔:一叠草稿纸


教育随笔:一叠草稿纸

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没有自尊心了,有些时候,孩子的自尊心,要比成人的更强烈。刚进教室,这学期新转来的小江就跑到我面前,气冲冲地说:“老师,小王偷拿我东西了。他把我的草稿纸偷偷拿了,说是他新买的。”我抬头一看,只见小王手里紧捏着一叠草稿纸,脸涨得通红,嘴里直嚷嚷:“我没拿!我没拿!这是我昨天买的。”我叫他来到身边,他还是紧紧抓着草稿纸不断地说着“我没拿!”

看着这两个如斗气公鸡般满脸涨红的孩子,我轻轻拍了拍俩人的肩膀说:“怎么啦?什么事这么激动?别着急,慢慢说。”闻言,小王抢先一步把草稿纸递到我面前说:“老师,这是我昨天买的。小江说是我偷的,你看,这不是我画的鱼吗?”我仔细一看,果然在草稿纸的右下角画着一条小鱼。小江一听急了,抢过草稿纸翻给我看:“老师,那条鱼是他偷画上去的。你看,前面几页上有我数学课上大的草稿。”我细看,前两页的确整齐的书写着几个数学竖式,那清秀的字迹无疑出自小江的手。小王脸上霎时闪过一阵慌乱的神情,但随即又扯着嗓子喊起了:“我没偷。”

看到这里,听到这里,我此刻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大致情况,我想,这件事或许真的需要我想个好点的方法来解决了。恰好在此刻,做操的音乐响起了,我让孩子们先排队做操,让他俩先冷静一下心情。做完操,趁着孩子们都在活动,我和蒋老师商谈了一下,借着请小王帮我我做事的机会找他单独谈谈。小王很爽快地答应了,且做事很卖力。看着教室里没有其他人,我叫住了想离开的小王说:“小王,刚才的事老师还不是很清楚,您能在跟老师谈谈吗?”小王愣了会,低声说:“老师,我没偷。”我笑着说:“老师没说你偷。你看,你的字怎么一下子进步了这么大呀!”小王看了看草稿纸上的竖式低下了头,好一会儿才低头说:“老师,这是小江的草稿纸。可是我没偷。我忘带草稿纸了,就拿她的用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那你拿的时候她不知道吗?”“她不在,所以我直接拿了。她就说我偷了。”“你看,你一定是想借着用用,可没有告诉小江,没征得主人的同意,是吗?”小王使劲地点点头。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借别人的东西可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呀!你看,这样造成了多大的误会呀?”小王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又笑着说:“你跟小江是好同桌。我想你跟她道个歉,把事情说清楚,她一定会原谅你的,好吗?下次借东西可一定要征得主人同意呀!”小王又使劲地点了点头。……中午,小江和小王又一起高兴地玩跳棋了,我知道事情一定很好地解决了。

一场草稿纸风波终于圆满地平息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庆幸自己没有当场拆穿小王的谎言。低年级的孩子们很多待人都很热情,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像小王平时就是个热心的孩子,常爱借东西给别人,因此有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别人一定很乐于帮助自己,一定会借东西给自己,所以发生了主人不在自己“拿”着“借”用的事件。如果造成了类似误会后老师就在全班面前追查,孩子一听“偷”字,立刻会觉得很委屈,产生“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的危机感,进而产生心理抗拒与反感,决不会主动承认错误。如果老师再将事件与不道德联系起来,进行强硬逼问和批评,那无疑会将“小偷”的标签贴在孩子的身上。而这一切更会击伤孩子那幼小脆弱的心灵,孩子间真诚友爱的友谊也会留下无法弥补的裂痕。三字经上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宁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善”的品性,用我们的体谅和宽容的爱心、苦心去细心呵护,这份珍贵的美好“善”之心灵一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啦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棉外套,户外活动和午睡时穿脱外套就成了孩子和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件事,甚至有小朋友因为不会穿衣服早上不愿意上幼儿园。

这不,马上要户外活动了,有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尝试着穿衣服,还有的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小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穿……”,“老师,你也帮帮我!”“我也不会”……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双双大眼睛都充满了期待,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还有几个孩子穿不上衣服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帅帅小朋友一直跟着我,拿着衣服红着脸小声的嘟囔着:“老师我不会穿,我学不会……”他两只小手一直抱着衣服在玩,没有要尝试穿衣服的意思。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慢慢学会穿衣服,我根据孩子穿衣服时的情况,及时表扬能独立穿衣服的孩子和帮助小朋友穿衣服的孩子,鼓励不会穿但是动手尝试穿衣服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动手情况分别帮助孩子整理衣服。教室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帅帅嘟囔了一会儿,见我一直没有帮助他,似乎也被周围的孩子们感染了,于是自己慢慢的开始尝试穿衣服。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赶紧抓住时机大声地表扬他都能主动学穿衣服,都不让老师帮忙。

在家庭众多亲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也不能保证。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是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会穿外套其实很简单。

教育笔记:叠被子


教育笔记:叠被子

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可以称得上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刚要》和《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而5到6岁幼儿在成人的鼓励下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更要处处做个有心人,学会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让幼儿能充分的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进入大班,对园区生活更加地了解和适应,独立自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例如能够把学习和生活用品准确地归位;有意识地安排和执行一些活动等等。为了贯彻“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的理论,近期在大班开展了“幼儿午睡起来叠被子”的活动。一听到要做如此“巨大”的事情,孩子们个个叹息,小小的抱怨情绪很明显:“老师我不会,老师怎么叠”……这时老师并不急于要求孩子们完成,而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认真地示范讲解叠被子的流程,并交代了注意事项。幼儿们听得很耐心,有的还若有所思地不断点头。然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开始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了,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第一次尝试,只有极个别幼儿叠好了被子,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大部分幼儿并没有掌握技巧,叠得稍显凌乱,不够规范整齐。对于他们一个个不完美的“作品”,老师不但没有否定,相反还给予了小小的奖励,耐心十足地鼓励续。

第二天,孩子们已经显得自信满满了。起床后一个个用心练习叠被子,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承担起了主动帮助能力弱幼儿的工作,有的一旁指导,有的手把手教,模仿老师的口吻和语气,有模有样。看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坚定了老师们的信心。就这样一周下来,每位幼儿都学会了叠被子,看着他们的“杰作”,按耐不住自己的喜悦得意洋洋对老师说:“瞧?我的被子叠的多好!”亲眼目睹幼儿从不会叠被子到现在几秒就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老师们也倍感欣慰。

幼儿学会了叠被子,不仅让幼儿学会了一技之长,也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老师。这次活动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该放手就放手,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更不能用“爱心”抹煞掉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要创设环境让幼儿通过锻炼获取技能及方法。幼儿今天展现的结果也恰恰可以证明了我们的教育是正确的。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期是培养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锻炼等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信心,是形成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基础,也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还说过:“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受益终身”。从点滴开始,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幼教随笔:飞走的衣服


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有些事情我们适当的编一些“谎言”是可以的。您可别认为小班的孩子小,有时把问题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去思考去解决,这样,既改掉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还培养了孩子主观能力的发展。

有人说:“幼儿教师不就是哄孩子玩吗,其实就是保姆。”这句话让我非常的无奈。是啊!,在园,首先我们要细致的照顾好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尤其是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他们刚刚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在家娇生惯养,所用的事情都有父母包办,造成了现在的孩子说一不二,自理能力极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比如:不会吃饭的老师要喂、不会穿衣的老师要帮他穿、不会擦鼻涕的老师要帮他擦、不会脱裤子上厕所的老师要帮他脱…….这些正是保姆要做的。但是我们幼儿教师不光要做到这些,我们还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让其在我们的关爱引导下孩子们慢慢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在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教育他们懂礼貌、友好相处、相互谦让、懂得分享、懂得感恩……看到孩子们从入园到现在可喜的转变,我们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值得!

说句实话,现在调皮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也常常听有些老师说:“我们班的某某某小朋友真是调皮,天天给他讲道理,批评他,他就是改不了,拿这样的孩子真是没办法”。我们班的张佳腾就是这样的孩子。他的精力非常的充沛,一刻也不安静。放学的时间到了,我开始叫着孩子的名字分发外套,孩子们都拿着自己的衣服坐到座位上穿衣服,令我高兴地是,孩子们还学会了互相帮助,你帮我系扣子,我来帮你拉拉链,这样情景真是令我欣慰。这时,闲不住的佳腾拿到衣服后,又开始甩着衣服玩,在此之前,我讲了许多的道理,但是效果不佳,今天,佳腾又甩起衣服来,我把佳腾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甩衣服?佳腾若无其事地说:“我想让小朋友看看,我的衣服会飞。”哦!原来佳腾是想让小朋友知道他的衣服会飞呀!我笑着对他说:“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你的衣服会飞了,以后不要这样做了,这样做是不对,会伤到小朋友的。佳腾撅着小嘴巴抱着衣服坐下了。可是,第二天佳腾又甩起了衣服,嘴里还大声地说:“我的衣服飞起来了”他这样做,其他小朋友都跟着甩了起来。活动室内一片混乱,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我忍不住大声地喊了一声:“佳腾,叫你不许甩衣服,你怎么又甩,再这样做,老师真的不喜欢你了。”佳腾看到我生气了,抱着衣服乖乖的抱着衣服坐到了座位上。嘴里还不服气的小声嘟囔着什么。安静了一会儿

,又开始甩起来。我的话根本没有听进去。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佳腾改掉这一不良习惯呢?为此,我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共同配合改掉这个坏习惯,取得家长的同意后,第二天,我提前把佳腾的衣服藏了起来,放学的时间到了,我与往常一样给孩子们逐一分发衣服,孩子们都听着自己的名字,过来拿衣服。佳腾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听着叫自己的名字,衣服发完了,我故意大声地说:“孩子们,老师看看谁能自己把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兴奋地忙活起来。坐在一旁的佳腾再也按捺不住站起来着急地说:“老师,我没有衣服,我的衣服哪去了?”我故作惊讶的说:“什么,你没有衣服?老师这里没有你的衣服呀,你看衣服架上空空的。”佳腾望着空空的衣服架,眼泪在他的眼眶里转,此刻我把他揽到怀里对他说:“你的衣服为什么没有了?我们去问其他小朋友们看到你的衣服没有?”“没看见。”孩子们回答。“真是奇怪

教育随笔:帮助小班幼儿解决穿脱衣服的困难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的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求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老师是上当受骗了,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发了贴画奖励。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贴画,我们老师心里偷偷乐着。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

其实,2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我想都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心软”惹的“祸”呀!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叠衣服》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