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老师犯的错
午睡时间快到了,孩子们一个个排着队准备拉尿睡觉,只见曹俊伟和李雨喜你推我拉地在争抢位置,曹俊伟气愤地来告诉我,李雨嘉抢了他的位置,而雨嘉否认,为了这么一点事,两人喋喋不休,我忙于说午睡时的规则,无暇顾及,也没搞清事情经过,便随便地让雨嘉排到了最后一个去,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等我来回巡视幼儿准备午睡情况时,我发现雨嘉在哭,看似十分伤心,顿时我明白过来,一定是为了刚才那件事而难过呢,心里应该很不服气吧。我试图了解情况,可她始终不肯言语,一个劲地哭,眼神中透着一股憎恶我的感觉,这时,我更加确定,是我伤害了她。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脾气,我忽视了这一点,更是硬生生地给磨灭了,我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伤害了她。
很多时候,老师会因为当时自己的情绪影响去处理事情,处理过程中,并没有考虑之后所造成的结果或影响,原因可能就在于对象是孩子,认为一个小小的孩子不懂事理,或只要骗骗就过去了,就这样我们放弃了倾听他们心声的机会,其实这样的行为是很可怕的,孩子不仅会对你失去尊敬、崇拜之情,甚至回丢失他们那宝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心想:老师不相信我,只会怪我,老师不喜欢我。如此一来,也许今后碰到任何事,他都会只采用逃避、压抑等消极的方式来解决,再往下猜测,那就是深深地迫使着一个原本怀着积极向上心态的孩子,向着颓废消极的心理发展方向前进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孩子是无辜的,我们应当平等地看待他们,不能因为他们还小,懂得不多就敷衍对待他们,也正因为他们还小,懂得不多,所以更要认真负责地对待!
对于这件事令我反省了很久,也领悟到了这一点,所以事后我花了好长时间,耐心和蔼地与她交谈,终于弄清了事情地经过,确实是我做错了,我向雨嘉道歉,终于我又看到了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
金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玩的是《猜猜谁是领头羊》。游戏是这样的:请一个孩子站到前面、背对着孩子当大灰狼,其他的孩子在位置上由老师指定一个孩子当领头羊,其他的孩子都当小羊,看着这个领头“羊”做动作,领头的做什么动作、其他的“小羊”跟着他做动作。如果领头的变换动作了,其他的孩子也要跟着变动作,要与领头保持一致。游戏开始时,“狼”就转过来观察,找出谁是领头羊。可以有三次机会,如果没猜到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开始了,想当大灰狼的孩子很多。金老师请了源源上来。源源一上来,就很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反应,一下子就找出了领头羊:“是璐璐。”金老师很高兴,表扬了他,并说:“老师再奖励他做一次大灰狼!”源源听了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于是,源源又一次转过身去,游戏再次开始。金老师这次指定的领头羊是坐在第二排的琛琛,这次是难度增加了。源源转过身来开始猜,到底谁是领头羊。他非常用心地一个个看过去,他马上发现前排有孩子们的头老往后看,虽然前排大多数孩子是看着老师一起做动作。于是他就将重点放到了观察后面,我发现他的眼睛一直瞟后面,很专注地一个一个地看过去,终于,他发现了琛琛的动作比别人快,而且他一变动作其他的孩子马上会和她保持一致!他非常高兴地喊起来了:“老师,我知道了!是琛琛!”“小朋友,源源猜对了吗?”“猜对了!”孩子的脸一下子很灿烂。这时金老师说话了:“源源猜对了,老师再让他做一次大灰狼。”孩子刚才还很灿烂的脸一下子暗了下来,很委屈地说:“老师,我没猜错啊。你为什么还要我做大灰狼呢?”“老师是奖励你啊!”“我不要。”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表扬还是惩罚》。其中讲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小女孩家里来了客人,她妈妈让她弹一首钢琴给客人听,小女孩就弹了一曲,客人夸她弹得真好,这是她妈妈又说了:“你再弹一曲吧。”这时,小姑娘就很委屈地说:“妈妈,我又没弹错!”其实,金老师的做法就与这位妈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孩子多看、多猜,他已经觉得累了,而老师又不能很好地把握好这个度,所以孩子就感到了委屈。其实,很多老师都会犯这个错,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出来了、有的孩子没有。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其实,游戏后有许多奖励方法包括老师很有激情地对孩子的拥抱,孩子都会感到很高兴的。
通过这件事,其实也是给我们老师提了个醒:就是凡事要多考虑、观察孩子的感受与所需,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自己认为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玩了抢椅子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请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中央放了三把椅子,每五个人为一组进行游戏。为了防止游戏的结果给孩子们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在游戏之前,我明确告诉孩子们抢到椅子的小朋友赢得比赛,未抢到椅子的小朋友会得到大家的掌声鼓励,并能再玩一次。孩子们都很开心,即使没有抢到椅子,孩子们也没有太在意。轮到××了,当音乐停止时,××没有抢到椅子,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座位,不一会儿,妘妘就报告说××哭了。
下午,我们玩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孩子们在学会玩游戏之后,就开始两个两个结对游戏。不一会儿,浩浩就报告说“老师,××又哭了!”原来浩浩和××结对玩石头剪刀布,浩浩连赢了三局,××就愿意玩,而且哭起来了。
在很多场合都会有比赛,即使平时吃饭,也会有的吃得快,有的吃得慢,吃得快的那个就会被认为赢了,而吃得慢的就输了。如果孩子时吃得慢的那个,就会不开心,就像案例中的××。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是自尊心太强,输不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任何一项比赛并不仅仅是有输赢两种情况的,要让孩子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乐趣,而不是仅仅看到结果。在平时的游戏中,我都会给孩子们灌输这种理念,告诉孩子们玩得开心就好!
2.这么多参与比赛的人,但是能够得第一名的就那么一个,如果人人都成为第一名,你觉得可能吗?告诉孩子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
3.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虽然没有胜利,但是我们以后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自己得到长足的进步。
4.平时可以做一些类似的游戏,和孩子模拟一些情景,当孩子赢了之后,大方地告诉他,做得真好,祝贺你!当孩子输了之后,也要告诉他,你很认真的参与,继续加油!
今天带孩子们去参观变电厂,小家伙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开心地不得了。变电厂位于镇海骆驼,我们包了两辆大客车载着一车的欢声笑语踏上了参观之旅。
客车是全封闭式的,不能开窗,不能通风,只能由几个小小的出风筒吹着丝丝不温不凉的风,很多孩子都有些不太适应。“徐老师,许思哲吐了……”闻声连忙赶过去,许的外套上已经是一片狼瘠,吐出来的污浊物体散发出一股又酸又闷又催人作呕的味道,其他幼儿都捏起了鼻子,有几个的脸色更加难看,似乎也有“欲罢不能”的势头。看这情形,估计不到镇海我们在体力上已经要吃不消了,于是和配班老师一起开展了行动:将几名晕车特别厉害的幼儿统一调换到前排的位置,刚才已经吐的或者想吐的幼儿走到车头的垃圾筒里吐干净,体力稍微好些的幼儿换到后排,将换气设施开到最大让难闻的味道尽快散开……折腾了好一会儿,车厢里恢复了平静,孩子们的兴奋之意也被晕车搞得大打折扣,比起刚上车的精神气似乎都“迟钝”了不少。等到所有孩子安定好后,我们才开始坐下,想着刚才乱糟糟的场面,听着马路上汽车来回的呼啸声,鼻子边似乎还有呕吐物散发的酸性味,一股液体涌上我的喉头,我意识到自己也快被这大家伙征服了于是找了一个位置和孩子们并排坐在了一起,实在坚持不下去闭上了眼睛似睡非睡的希望自己快些调整过来……
朦胧中听到孩子的争吵:“你们都别吵了,徐老师睡了,别说了。”好象是刘腾达的声音,这一声着实让我感动,这孩子平时调皮的很,自从上幼儿园以来没少挨过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备,总以为自己这样严厉地对待他早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温柔”的形象,却不曾想孩子仍能这样关心自己,想到这里,一股暖流流上了心头,人也一下子清醒了不少,接着又听刘说:“你们都别说了,徐老师睡着了,我把窗帘拉上,别说了,我们都睡觉好了……”说不上当时自己有多么感动,只是忽然间觉得自己好幸运:如此可爱的孩子每天和我朝夕相处,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烦恼着他们的烦恼,爱孩子的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最天真最原始的关爱,也许真的足够了!
李鑫彤暑假从大班转下的小美女,到新的班级都会反感和抗拒,李鑫彤来的时候从来不笑,也不太愿意和我们说话,总是去找孙菱蔓,她们有她们自己的小世界,也不想融入到我们班级的小朋友。她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会去上厕所,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因为班级有小小的规矩,但是因为她是新的孩子我还是放纵了一下。第二天,我在上课的时候有小朋友告状说李鑫彤打人,我特别生气的去说她,当时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可是李鑫彤对我说了一句话:“为什么总是我的错,他先打的我”,我当时一下子心就凉了,她为什么不笑?因为她不开心。
我们俩来到寝室,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笑呢”他说:“我不会笑”当时的我很吃惊,可是我有几次看到她和小朋友在一起愉快的玩耍时露出了笑容。我又问他:“谁还说你了”她说“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总是凶我,我的爸爸也不和我玩”。经过这件事我们和鑫彤妈妈一起讨论了,尽量让孩子开心起来,不要总是那么有抱怨。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多看几眼鑫彤,她和我诉说后也许发泄心中的不满,她也释然了很多。也许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小小内心,孩子的世界是敏感的,让我们要用心保护。
教育随笔:老师,我喝完了
眼看,这学期就要临近尾声,看着这群可爱而又天真的孩子们,想起了和他们愉快的游戏、学习,我忽然发现这群可爱的宝贝们已开始慢慢成长!
孩子们都喜欢被老师、家长表扬。表扬过后,从他们的脸上显现的是自豪与满足。同样有了表扬,他们才会更加出色!
成人需要表扬和鼓励,那孩子就更需要了!尤其是才2岁多的孩子,老师表扬一下,他们一整天都会沉浸在微笑与欢乐中。
刚开始喝汤时,宝宝们都不习惯,大多数宝宝都要老师端着碗喂。为了宝宝们学会自己喝汤,只要有宝宝自己喝完汤,我都会给予表扬,特别是很快喝完的人,我会奖励一朵大红花。久而久之,有更多的宝宝会自己喝汤。他们也常常喝完汤,拿了碗给我看,我也总是简单地说“恩,好的”、“真棒!”
有一天,琪琪拿着碗送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喝完了”时,我忽然发现以前表扬他们说的表扬词是否太简单!我是不是更多的在敷衍他们,只是想他们快点喝完汤。其实这些宝贝们在拿者着杯子给我看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我对他们的鼓励和表扬,而我恰恰没有满足他们,他们心里该有多呀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他们拿着空杯子给我看,还是吃完饭,拿着空碗,我欣喜的跑来时,我都会真地回答“哎呀,真不错!”、“来,奖你一朵大红花”、!下次,争取第一名!”这样,他们不光可以得到表扬,同时,更能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坚持下去。
这些宝贝们得到表扬后,我想他们的进步会更大。在得到表扬的同时,他们拥有快乐的一天,又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随笔:老师误会你了
我们班有个叫加和的小男孩,非常调皮。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抢我的皮球。"……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图书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啥子。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诘问诘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啥呢?"他说:"她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听了这话,我才名顿开。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其时要是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危险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设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诘问诘责幼儿,而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桌面玩具结束的音乐响起,我赶紧帮着孩子们一起收拾起玩具来,菠萝组只有萱萱一个人在那收拾,萱萱在班上是一个乖巧、动手能力很强的幼儿。看到我来了,萱萱加快了速度收起了玩具,准备搬进玩具柜,我顺手将玩具盒搬起准备塞进玩具柜里,只见她站在那里撅起了小嘴巴哭了起来。我连忙走过去问道:“萱萱,怎么了?”她说:“老师,我长大了!”我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萱萱是想自己收拾玩具的,所以看见我走近她,她赶紧加快了速度,却不想还是被我把玩具给收了。我笑着对她说:“哦,老师怕你搬不动玩具,既然你已经长大了,就自己收吧。”萱萱擦干眼泪点头搬过了玩具,看得出来她很开心。
萱萱一句:“老师,我长大了”,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虑,把孩子们看“小”,无视于他们身体、能力的慢慢长大,不正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尊重么?多帮助幼儿去创造机会、支持他们,看来我需要和家长们一起沟通,放手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