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高情商
▼
尊重孩子的决定
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在皮皮妈看来,孩子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聪明。尊重孩子,孩子自己也能感受得到。哪怕是今天穿什么衣服这件小事,也不妨听听孩子的看法。我们可以与孩子有着不同的观念,但最好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决定。
如果孩子一有不同于我们的看法,便粗暴的打断或强硬的要求孩子顺应自己。其后果会造成孩子极度的优柔寡断,如果有一天你抱怨自己的孩子:哎呀怎么这也决定不了那也决定不了。不妨想一想在当初孩子想要自己下决定时,我们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的自信心会让他们格外出彩。作为父母更应常常鼓励孩子,让他们充满自信。而不是每天都说着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好,孩子不断地被否定,又怎么会有自信心呢?作为父母,永远不要把孩子推向自己的另一边。皮皮妈一直就想让孩子知道,我们和他是站在一起的,这样才会让他有无尽的自信,才能让他有着蓬勃生长的动力。
与孩子认真沟通
皮皮妈也知道,很多父母也知道,那就是沟通很重要。让孩子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其实是了解孩子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了。可是很多父母却不重视、也不会与孩子沟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不会沟通、不懂交流,这样怎么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很多父母每天的沟通可能仅限于“今天在学校过的怎么样?”“今天乖不乖?”可这样的问题要让孩子怎么回答?——“还好”,“乖”,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所谓的沟通也就到此为止。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先从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谈起。“今天是不是语文课更好玩呢?”“今天是不是……”,再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后,自然而然的问“为什么”,就可以让孩子主动倾诉了。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更是要学会认真倾听,并适当给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才能让孩子更迅速的明白生活的道理呀。
教孩子管理情绪
高情商的人都是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教会孩子管理情绪,能让孩子少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也不容易陷入抑郁或焦虑的状态,更是能将重点放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
作为父母,要教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孩子也会有快乐、伤心、恐惧等等,但他不会表达自己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帮助,“你是不是不高兴?”“你是不是因为xxxxx而伤心?”,帮助孩子理顺情绪的发生及原因,就能让孩子主动的去思考,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皮皮妈也见到过很多错误的方法。在孩子陷入消极情绪时,有的父母只会极力转移孩子的情绪,甚至通过惩罚的方式。——“你再哭我就揍你了”;或者是完全无视,——“让他自己发泄就好了”。这些做法对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毫无益处。
不要过多干涉孩子
很多父母都会说自己不会教育孩子,在皮皮妈看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是教育不好孩子,那就不妨减少对孩子的干涉。
当然,减少干涉绝不是什么都不管。像基本的素质、礼貌这类绝对要把握好,这些方面不能松懈。而其他地方则可以靠孩子自己去摸索拓展。
当孩子在学校中,当孩子与其他小孩玩耍时……这些都是他学习成长的时候。不要以为事事帮孩子做好就是帮他,也不要以为孩子离了你们就不能活。他们聪明着呢!当他们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在与优秀的人和渣滓奇葩打交道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有自己风格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而我们作为父母,更应该做的是把好关卡,避免孩子误入歧途。但当他坦坦荡荡的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成长时,就大胆的放手吧!
一个聪明的孩子,智商与遗传关系很大,但情商主要是经过后天培养的。3-12岁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情商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心理学家们在跟踪调查后发现,凡是关键期受过正规情商培养的儿童,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及未来的工作表现和婚姻情况等,均优于未受过专门培养的儿童。情商教育不仅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特征。
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是不怕失败的,是活跃并有创造力的,是具有获取成功和幸福的能力的。这才是真正能让孩子享用一生的财富!
情商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1、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
2、多接触社会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以致孩子看到生人就害怕或者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人际关系不好,敏感退缩。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
3、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什么都想尝试,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
4、培养孩子自信心
很多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总是要是不成功怎么办呢,其实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5、保护孩子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6、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也应高兴他们拥有这么强的幻想力。
7、培养孩子团结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事情只靠一个人很难成功,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增加孩子团结合作意识。
一、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使幼儿能够学会独立适应并解决问题。比如,我有时把她想要的东西放得高高的,或放在她看似拿不到的地方,她很想拿可又够不着。我们大人也不急着帮忙,只是告诉她要自己想办法。我女儿起先是着急,恳求我们帮忙,后来看毫无结果就自己动脑筋了,有时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好多次她都能用椅子垫脚,用晾衣用的叉子,或者其它办法拿到她想要的东西。拿到后的那种快乐与喜悦洋溢在她的脸上、身上,让我们也感到她的点点滴滴都在进步。这样既取消了她碰到问题的依赖思想,又能培养她独立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因此,设计一些障碍,让孩子学会处理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便于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中出色地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二、培养孩子富有爱心、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到花博园赏花,我女儿(那时才一周岁六)伸手要摘花丛中的花时,她爸爸就告诉她说:“那些花长得很好也很漂亮,你要是把它摘了,它会痛的。”我女儿听了,就缩回伸出的小手,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机会,逐步培养孩子学会亲切待人、愿意分享,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大方地把她的玩具、桌上的水果、柜子里的饮料搬出来递给客人;客人要回去时她还会自己拿袋子装一些让人带回去,虽然客人不拿她的东西,她也会说:“没关系,我还有呢。”有时我们还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她学会宽容别人,乐意关心和帮助别人等。
三、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情感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3-6岁的幼儿是情感、控制能力等培养的最佳时期。感情的激励是培养良好情感的基础。父母慈爱地同孩子点头微笑,经常搂抱孩子,在他不舒服时给予关怀和安慰,奠定了爱和信任的家庭关系。孩子将来在这基础上就能学会愉快的情感表达。而喜悦、愉快的情绪能明显地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情绪愉快、无忧无虑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求知,从而使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智力获得较好的发展。
四、培养孩子一定的社交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6岁的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不能主动地解决矛盾。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产生了一定的交往需求和交往欲望。家长可以利用很多的机会,培养幼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自己解决;在幼儿议论同伴时,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是非观念的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要让他们去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社会,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并能受人喜欢,这就让您的孩子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五、从小培养孩子有礼貌,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日常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如按顺序排队等候,既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又提高了他文明的素养。还有,如在公共场合不随便丢垃圾,教育孩子讲卫生的同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文明的举止是很容易学会的,而且会对孩子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为他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婴儿期
1、3个月左右
作为一个3个月大的娃娃,他已经开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模仿来认识和表达情绪了。这意味着,从这个年龄开始,父母就可以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关注,来对他们的宝宝进行情绪管理训练了。
父母常常使用一种被称为妈妈语的说话方式与孩子交流。这是一种高而尖的说话方式,说话缓慢而又不断重复,常常还伴随着夸张的面部表情。当婴儿看到或听到父母这样说话时,他们整个人都会高兴起来。
很多父母还会和孩子进行一些无声的面部表情交流,双方轮流做出表情。例如,妈妈会扬起眉头,然后婴儿会照着做;当婴儿吐舌头时,妈妈也跟着吐舌头。这种对话方式对孩子而言有重要意义,因为这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注,对自己的感受有反应。对婴儿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被人理解的滋味,这是情感交流的开端。
如果父母长时间对孩子毫无反应,或者以消极态度与孩子相处,会对婴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与身患抑郁症的妈妈相处后,婴儿们身上也会体现出忧郁、愤怒和烦躁不安等情绪,他们活力不够,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参与程度较低。如果妈妈的抑郁症状持续一年以上,孩子们就会在成长和发育中出现持久的障碍。婴儿出生后3到6个月这段时间里,是母亲的抑郁症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的关键时期。这些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成年养育者会对幼小孩子的情绪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抚养孩子缺乏经验的人可能会意识不到,孩子也需要“休息时间”。他们不停地逗孩子,通过玩具或讲儿语来刺激孩子。终于,小小婴儿只能依赖自己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来反抗了——他开始放声大哭。
因此,对父母的建议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并适时做出回应。例如,婴儿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互动后,忽然变得毫无兴趣,那不妨给他时间让他安静下来。可以调暗灯光、摇晃婴儿、轻轻地和他讲话或者抱着他踱来踱去,轻音乐、摇篮曲、温柔的抚摸和轻轻的拍打,都是父母们认为有效的方法。
2、6到8个月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生活意味着一系列的探索和发现,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新的人和新的地方。同时,他们也在学着用新的方式向周围的人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如喜悦、好奇、恐惧、沮丧。他们还学会了区分不同人的脸庞,这一成长为他第一次感受到恐惧做好了准备。
这一系列成长变化,包括行动能力、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未知的恐惧程度,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社会参照”。当婴儿接触一个特别的物品或经历一个特殊的事件时,会向父母寻求情感性息的提示。例如,当他走向一只陌生的小狗时,如果听到妈妈在旁边说“不行,别去那儿”,婴儿能综合理解妈妈的话语、语调和面部表情,进而理解潜在的危险。父母实际上在孩子的情绪生活中扮演了一种“安全基地”的角色。婴儿因此能够自由地去探索,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时不时回到这个基地寻求支持。
当婴儿处于这个年龄段时,父母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与孩子交流,进而增进与孩子间的感情联结。也就是说,当孩子表露情感时,父母通过语言和面部表情来映射孩子的感觉。这是进行早起情绪管理训练的重要方式——帮助孩子把感觉转换为语言表达。你可以配以适当的表情,对孩子说“你现在有点伤心(害怕、开心),是这样吗?”
3、9到12个月
这个阶段,婴儿将知道,人与人之间可以共享情绪和想法。例如,当他把摔坏的玩具递给爸爸时,听到爸爸说:“哦,它坏了,真糟糕。你一定感到很难过吧。”9个月大的婴儿就能理解,爸爸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会在父母离开时出现分离焦虑。为了帮助他们缓解这种感觉,当父母离开时,应该向孩子保证自己还会回来。
二、幼儿期(1到3岁)
在这个阶段里,你的孩子将有一个更明确的自我概念,并将学着使用自己的自主能力。孩子会越来越相信自我,并且会表现出不顺从。
幼儿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尽量避免让他感到无助,没有权力和控制力。在孩子处于这个年龄段时,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简单却实在的选择权,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
尽管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彼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却不具备良好的与人相处的社交技能。事实上,在孩子一起玩耍、学习分享的过程中,经常风波不断,这要归因于“幼儿所有权规则”:我看见的东西就是我的;你的东西,如果我想要,它就是我的;如果它是我的,它永远都属于我。父母应该理解,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并不代表孩子有自私的品质,这只是幼儿学习表达自我的一个过程。
幼儿在这个成长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扮演游戏的兴趣。看到他温柔地亲吻自己的泰迪熊,或者严厉地批判玩具娃娃做了错事,对大人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孩子是再通过周围的人学习应对情绪呢。
三、幼童期(4到7岁)
在这段时期里,孩子需要学习克制不恰当的行为,集中注意力,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要求孩子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而这是这一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成长任务。
-->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增强离不开朋友关系的培养。通过与小伙伴的相处,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准确地交流,如何交换信息。所以,友谊是培养孩子情绪成长的土壤。因而,父母要保证孩子有与伙伴单独、自由相处的时间。
对于4到7岁的孩子而言,最好的游戏方式是两人一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搞清楚该如何应对一种以上的人际关系。所以,当看到两个孩子拒绝第三个孩子加入时,父母要以平常心对待,邀请那个被拒的小朋友参与一个新的游戏或活动。
4到7岁之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体会到一系列的恐惧和焦虑,而幻想游戏正是帮助孩子应对这些焦虑的有效方法。孩子恐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因无助产生的恐惧。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感觉更强大。在幼儿时期,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基本的选择权,如穿什么衣服、想吃什么、想去哪儿玩等等。
2、对被遗弃的恐惧。所以我建议家长避免用威胁、管教抑或开玩笑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们要遗弃他。每当孩子显露出这种对被遗弃的恐惧时,父母认同他们的感受,并向他们保证你们会永远爱他、照顾他。
3、对黑暗的恐惧。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惧怕黑暗,就误以为孩子是个胆小鬼,更不要压抑或否定孩子对黑暗的恐惧,仅仅是为了让他更坚强。
4、对噩梦的恐惧。如果你的孩子从睡梦中哭醒,你要抱着他,和他谈一下刚才做的梦,向他解释这一切都不是真的,陪着他,直到他恢复平静。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解释梦境和睡眠的故事,帮助孩子应对噩梦带来的困扰。
5、家庭矛盾带来的恐惧。父母应该记住,不要让孩子卷入夫妻矛盾中来。如果孩子见证了你们争吵的过程,也请让他看到你们彼此原谅互相拥抱,他们会感到安心。
6、对死亡的恐惧。对父母而言,做到诚实很重要,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们的焦虑和难过之情,而不要对他们说这种想法很傻,或者这件事情很微不足道。
无论你的孩子在恐惧什么,恐惧是情绪中自然的一部分,并将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当孩子表现出恐惧情绪时,让同他的感受,帮他标注这种情绪,感同身受地和孩子谈论恐惧的话题,与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应对各种威胁的方法。
四、少年期(8到12岁)
随着孩子对来自同伴的影响力感受越来越强烈,你将发现,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在同伴面前显得尴尬。尽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领导者,而非跟随者,但在这个年龄,顺从他人是完全正常的。顺从他人,意味着孩子越来越熟练地读懂他人的社会提示,这种能力将让他终身受益。
对成人世界的无知和嘲讽,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典型的行为,因为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他们开始怀疑,开始挑战,开始独立思考。除非孩子做了什么出格的行为,我不赞成父母用尖刻的语言和严重的惩罚措施来对待孩子。拉帮结派、向同龄人施加压力,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行为。
五、青春期
在孩子十几岁时,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自己的身份问题:我是谁?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在自我意识中不能自拔时,不要感到太意外。随着朋友的关系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对家庭的兴趣将大大缩水。因为他正通过朋友关系发现自己是谁,认识自己在家庭以外的世界里的角色。然而,即使是面对朋友关系时,青春期孩子的关注焦点仍然是自我。
在探索的过程中,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的最大一项任务就是理性和感性的整合。他们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它有很多面,有一些是灰色的,有一些是其他颜色的,正是这些不同的侧面共同构成了现在的自己。
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父母需要与孩子保持距离,父母应该接受这一点。做到尊重你的孩子。避免用嘲弄、指责或羞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向孩子传递价值,但要避免长篇大论或者对孩子评头论足。当孩子的行为引发冲突时,避免使用标签来评价孩子的品质。
鼓励孩子自主决策,继续做孩子的情绪导师。鼓励孩子自主,意味着要允许孩子有时做一些不理智(但一定是安全的)的决定。父母要懂得,孩子从失败中学到的和从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如果父母善解人意,给孩子以支持,就更加理想了。
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很快就会成功的。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对外界刺激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跑他玩。
五、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六、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坏东西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八、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九、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亲爱的家长,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备这些品质呢?
从小培养孩子自信坚强的好品质,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勇敢承受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起到促进作用。
喜欢《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方法》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