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圣诞树的秘密

05-25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案例:圣诞树的秘密》,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区域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新投放的材料,来的幼儿仅摆弄几下就不愿意再碰了,教师随时忙着准备新材料。对此,教师们显得很是无奈,有些不知所措。经常抱怨孩子的注意转换太快,操作活动持续的时间短。在这种情形下,频繁地更换材料并非是明智地选择,这除了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还反映了教育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因此我们教师多是采用“一物多用”的方法来解决,但其中不免会产生教师预成性与幼儿生成性之间的问题。“圣诞树”这一案例,我们充分利用预成性与生成性兼顾的策略探索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

在生活劳动区,我们投放了水果、塑料小刀、圆盘等,让孩子练习切、削、剥等动作。在这里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因为他们正在尝试的是成人做的事,而且所完成的活动能够产生实际的效益。例如,把切成块的苹果、胡萝卜、黄瓜等整齐地放入小盘中,逐一插上牙签,让同伴分享;把剥好皮的毛豆送到厨房去,得到炊事员叔叔的夸奖等。在孩子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时,随之问题也来了,也就是往往一个活动结束后,所投放的水果、蔬菜也随着消耗尽了,下次活动又需准备,这可是个不小的开支和浪费。要是缩减材料,那幼儿的兴趣就大减了。但是,很快,孩子们替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天,昊和翔来到了生活区。他们一来就忙着拿起黄瓜就开始削皮,昊在等着切。当翔削完皮后,因为只有一根黄瓜,两人开始争着要切起来。我悄悄地站在他们的身后,看看这两个小家伙如何解决,解决不了,我也好找时机好好教育教育他们。昊说:“这是我削的皮,当然是由我来切了。”翔:“你都削皮了,也该让我切了,要不然我玩什么呀?”昊看了看手中的黄瓜,又看了看桌面上的黄瓜皮,说:“那你就玩这皮呗。”翔:“这皮有什么好玩的呀?老师说了这皮不能吃。”“那,可以呀,我妈妈还把皮吃了呢.”我知道他们这样争执下去,也不会有个结果,就准备制止他们了,用我的方法一人一半切。但只听见翔说:“要不,我们把这皮穿起来当项链好不好?”“可以。我切完了和你一起穿。”这个创意可太好了,我忍不住蹲下来看看翔的创意举动,只见他把黄瓜皮一节一节的摆好,“用什么穿呢?”翔嘟哝着,听到后,我也帮他找穿的工具,看到牙签后,我把牙签递给他,“你看这行吗?”翔接过牙签,又看了看黄瓜皮,认真地穿了起来,我想这时应该解决他们的问题了吧,我走开了。不久,翔向我跑来,手里拿着用牙签穿的黄瓜皮,“老师你看,我做的圣诞树。”原来他把一节一节的黄瓜皮曲折地穿在牙签上,看上去果真像圣诞树。“快教教老师,怎么做这个圣诞树,好不好?”我和翔再次来到生活区,我也认真地学了起来,此时,“圣诞树”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没两下,削下来的皮全用完了,怎么办?难道又要弹尽粮绝?可不可以再利用什么?对了,何不利用切成片的黄瓜和圣诞树制作水果拼盘呢?我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结果,活动结束后,生活区是最热闹的,作品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很快,用黄瓜皮穿成圣诞树的做法以及水果拼盘的制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生活区又成了大家都愿意去的一个区了。

许多时候我们教师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意识、发现。当幼儿生成新的活动内容时,也许他会游离于教师预想的活动目标,或许教师应该做的还不仅仅是发现,还要等待,等待幼儿对现有材料的利用情况;还要支持,支持幼儿的“创意”,挖掘幼儿生成内容的价值。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水表的秘密


记录:

在中四班的卫生间里装有皮管,专门冲男厕所;在水池的上方有一只水表;在女厕水箱那里也有一只水表。这两只水表都触手可及,幼儿常常在小便后,会用手翻开水表盖,然后再把水龙头开好,看着那水表上的指针转地慢,还会把水龙头开得再大一些。教师第一次发现后,把他们教育一番。今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张雷人矮,看不见,还居然爬到水池里去看。

分析:

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本来就有两种“矛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扩张”的趋势,由好奇、探索、冒险等本能组成,也是“矛盾”之一。这种趋势倘若不有意识地培养则会衰退。也就是说,好奇、探索等都是人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教育,特别是对幼儿的早期教育的天职,就是不仅不能让这些良好的天性逐渐衰退,而且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去保护、张扬他们,从而使这些天性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在实录中,张雷对水表“指针转动”问题的“钻牛角尖”,正是幼儿好奇、探索的天性反映,其关键是教师如何去认识、发现并正确引导他。我尝试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组织活动,帮助幼儿把日常生活中零散的经验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中再现与整合,并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不断互动,进行自己的探索活动,从而获得新的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小班案例娃娃家的秘密


案例记录:

孩子们高兴地玩着圈和皮球,有几个孩子拍球已能拍到五个以上了,围在老师身边要拍给老师看。而洁洁手里捧着个皮球,一直在边上看着小朋友拍球。“洁洁,你试试看。”她摇了摇头。“没关系的,你拍拍看,老师会教你的。”她还是不肯拍,拿着皮球走开了。当我抬头去寻找她的眼神时,她一下又低下了头。轮到妹妹朋友拍球了,洁洁拿着皮球还是不肯拍,我走过去轻轻地问她:“你为什么不拍呢?”她低着头,默不做声。“不会拍是吗?老师教你好吗?”“我……我……”她欲言又止。“轻轻地在老师耳边说吧,我们是好朋友,对吗?”她掂起脚小嘴凑到我耳边轻声说:“小朋友会笑我的。”我明白了,“那你想不想让小朋友为你拍手呢?”“想”,我拉着她的小手,“那我们到边上去,老师教你拍球,好吗?”她点了点头,于是我们一人拿了一个皮球,在场地的角落里练了起来,洁洁拍得可认真啦!

案例分析:

洁洁这孩子胆子较小,性格也较内向,案例中她不肯拍球,怕拍不好被同伴笑话,说明她做事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遭到指责与批评,同时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不愿被同伴小看,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与细致,多给她一点关爱,多一些积极的鼓励,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让她感受到老师给予的爱,帮助她树立起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案例:娃娃家的风波(小班)

活动内容:来园区域活动-娃娃家

活动对象:金储文

提供材料:娃娃家场景,娃娃、小碗、小勺等娃娃家餐具

案例记录:

早上,金储文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蔡老师,金储文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金储文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李歆怡和陶宇昂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宇昂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金储文从李歆怡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李歆怡切菜,烧饭。“金储文,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我问他,金储文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好吧”金储文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案例分析:

这一案例说明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案例中金储文拿着小刀不肯放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模仿,见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也跟着怎么玩,这样当玩具缺少时就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外,对小年龄幼儿来讲,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尽量多一些,为孩子的选择、模仿创造条件,以减少因玩具不足而引起的冲突。

案例:关于圣诞联欢会后的反思


前两天,我们班开始布置教室,迎接圣诞节那天的亲子联欢会。孩子们为这次联欢会做了漂亮拉花,还有的孩子把自己家的圣诞老人和小灯笼拿来布置教室,他们都觉得自己布置的教室最漂亮。

圣诞节那天,孩子们非常高兴的和自己的家长做游戏,表演节目,取自己的圣诞礼物,教室里到处都是欢乐的景象。

我们送走了孩子和家长后,开始收拾屋子。这时,班上三个老师几乎同时发现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几个老师做的小礼物都不见了。我们决定问问孩子。

第二天,我上早班。我问孩子们:“昨天开联欢会,你们高兴吗?”“高兴!”“可是,老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联欢会后咱们班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都不见了!”孩子们都不说话了。我接着说:“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是王柄辰从家带来得,是小朋友自己的。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可别的小朋友不经你允许就把玩具带回家了,你高兴吗?”我顿了一下,问到:“现在,谁能告诉老师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在哪?”教室里安静极了,几分钟后,陈佳旭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圣诞老人:“老师,给!”接着,几个孩子也对我说:“老师,圣诞老人在我家,明天一定带来!”我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于松林对我说:“老师,圣诞树被我妈妈扔了。”“扔了?”“恩,我妈妈把礼物和圣诞树都拆开了,看见里面都是泡沫和塑料就把它扔了。”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老师和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为了孩子请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文明的言行为孩子做一个好的帮样!!!

幼儿园案例:大班案例与反思《伟大的树》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本班幼儿不爱护树木的现象,为了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树,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

2、情意目标

通过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后,激发幼儿对树木的爱护意识。

3、技能目标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叶若干、小树实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老师扮演小树和小朋友互相打招呼。

2.教师提问: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你们猜猜我长大了做什么呀?

3. 幼儿交流回答

二、认识树木的作用

1.播放PPT图片,教师一边播放一边讲解。请幼儿观察,比较认识树木对人类的贡献。

①树木茂密的山和光秃秃的山的图片

②泥石流的图片和树根固定泥土的图片

③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有树木的沙漠的图片

④城市的一角图片

2. 七嘴八舌

观察图片后,让幼儿互相交流并举手用语言表达树木的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说明。

3.教师小结树木的作用,引导幼儿爱护树木。

三、游戏:贴树叶

教师出示一幅没有树叶的大树,请幼儿给大树“穿衣服”。

四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棵小树,把树木的作用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现在的幼儿对树木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树木的作用,知道要爱护树木,并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如果再让我重新上这个活动,我会再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和小树交朋友这个环节,让小朋友和树木得扮演者握握手,说一两句爱护树木得话,这样设计更贴近孩子的年龄特征,让爱护树木的意识真正扎根在孩子得心里。

案例:花园里的小秘密


“我们去做柳条吧!”愉愉拉着珈珈的手走进了“小花园”。有几根做好的柳条上已贴上几片柳叶,愉愉发现后边数边说着:“长叶子,剪刀叶子,长叶子。我知道,长叶子后面要贴上剪刀叶子。”说完她在操作箱里拿起一片一头尖尖,一头似剪刀状的叶子,贴在柳条上,然后得意的笑了起来:“被我发现了吧,小秘密”。一旁的珈珈正在埋头种着郁金香花,红的,黄的,蓝的,不一会珈珈就种好了一排。正当她要转身离开时,愉愉一把将珈珈辛辛苦苦种好的花都撕了下来,“你种地不对,这个花里面也有小秘密的,你怎么不看呀!”珈珈这才注意到。

分析:

游戏中我创设的是一个在春天的小花园里贴柳叶,种花的情景,在这过程中隐藏着按形状、颜色、大小规律排序的要求。愉愉的观察力比较强,她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所以在操作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珈珈只是陶醉在种花的兴趣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花的颜色是按规律来安排的,所以她只是按自己对颜色的喜好随意地张贴,这说明幼儿在逻辑经验上存在着差异。怎样让能力较弱的幼儿在个别活动中得到一定的发展,是让同伴帮他(她)纠正还是引导他(她)们自己发现后再调整,我想应该是后者。

相信《案例:圣诞树的秘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树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