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带幼儿去玩报纸游戏。一到操场,孩子们就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技巧制作纸球,然后玩自己制作的纸球。我鼓励哀叹们玩出多种花样。他们有的踢纸球练射门,有的用纸球进行抛接练习,还有的用纸球当子弹互相追逐射击。场地上到处是孩子们的笑声和喊叫声。
我看这个游戏玩得差不多了,就提议说:“现在咱们玩一个赶小猪的游戏,看谁最先到终点又遵守规则。”孩子们刚玩了两次,卢冠桥就大声说:“真没意思。”我愣了一下,说:“那你说一说,不玩这个游戏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玩吧?”他想了一会儿说:“咱们可以玩运球比赛。”我问大家行不行,孩子都同意。
于是,他们手拿纸球分成四组玩了一遍。我看到孩子们情绪很高,便说:“咱们这回不用手拿球来玩运球比赛,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好?”于是,大家随口口令开始比赛:有的孩子将球夹在两腿中间跳着走,有的放在脖子底着头走,还有的夹在腋下跑,真是千姿百态,可爱极了。玩过一遍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快而有的却很慢?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讨论后幼儿达成共识:把球夹在肘关节中便于跑动,球还可以不掉。
大家又玩了一遍。查宇第一个到了终点,兴奋地告诉我:“这个办法还真好,下回我也要想个好办法。”我忙说:“行,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方法。”他满足地笑了。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大家肯动脑筋,使一张报纸能玩出那么多花样。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地认识到,孩子有很大的潜能,老师要相信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会用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评析
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创造出多种玩法,这正是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孩子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但不可能天天都有新的游戏材料,那么,让同一种玩具或材料变化出新的玩法,使幼儿愿意玩,从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面对和探索的问题。“玩纸球”活动就是王老师在这方面的尝试。
在玩纸球的游戏中,老师鼓励孩子们玩出多种花样,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充分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老师还通过提问和建议不断使游戏在孩子的兴趣点上想纵向深发展,让孩子们在充分体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一张报纸有很多种玩的方法,而不同的玩法又使孩子们得到了不同的锻炼。愿我们共同探索,尽可能让每一种活动材料都发挥出多种作用。
户外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又像往常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型器械。王世伦和其他几个小朋友选择了轮船。他们一会儿玩滚轮胎的比赛,一会儿又将轮胎放在地上摆成一排,在上面走来走去,还利用轮胎间的空隙做跳跃动作,嘴里不时发出“呱、呱、呱”的叫声。
过了一会儿,王世伦将自己的轮胎立了起来,围着轮胎走,不时地想伸腿跨过轮胎,可每次又将腿缩了回来。从他的举动中,我知道他想跨过障碍,可是由于胆怯又不敢跨过去。于是,我将场地周围的垫子拉到轮胎旁,并鼓励他说:“勇敢些,你能跳过去!”旁边的小朋友也围过来为他打气:“王世伦,加油!”只见他篡紧了小拳头,向前猛跑几步,终于跨过了轮船。孩子们高兴地为他欢呼,也学会了这一玩法。
我抓住时机,又投放了绳、球、小娃娃等一些相关材料。孩子们有的用绳子套进轮胎打上结,拉着轮胎一会儿向前走,一会儿向前跑,一会儿又倒退着走。还有两个幼儿合作着将小娃娃放在轮胎上,当作担架运送病人。我和几个坐在轮胎上休息的小朋友讨论:“轮胎还有什么玩法?”他们想了想,其中一个孩子说:“要是在轮胎上装上轱辘当小车推着玩该有多好呀。”我及时赞许了他的想法。
根据孩子们的需求,我们制作了轮胎小车。当这些轮胎小车出现在幼儿面前时,他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推着小车在操场上尽情地玩着,并充分利用其他活动材料探索出推车运货、推车赛跑等新玩法。有了经验之后,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都非常爱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又相继探索出了纸箱、软棒、绳子、梯子等活动材料的多种玩法。
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到:幼儿体育活动中不应只是锻炼身体,还应在玩中创造性地探索出各种材料的不同玩法,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评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天天为孩子们准备新的活动材料。当孩子们对已与材料缺乏兴趣时,如何使这些旧有的材料继续发挥作用呢?郭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郭老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首先观察幼儿,当幼儿有了尝试新玩法的需求,但又遇到了困难时,郭老师适时地给予具体帮助。
郭老师还抓住时机投放了一些相关材料,并通过征询幼儿意见,制作了新的活动材料,使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需求的了解和满足是相当重要的。
第一环节:让幼儿首先感受玩具的颜色,并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感受玩具颜色的不同,同时建立红色和绿色的颜色概念.同时也是幼儿自主性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第二环节:让幼儿认识颜色的标记,让幼儿从一种表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上来,并为幼儿初步学习分类的活动打下了一个伏笔.
第三环节: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加深对于颜色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语言的教学活动,要求幼儿边说边进行操作
1.师“:我们来和玩具做个游戏,叫“小孩小孩真爱玩”
(1)提问:你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玩具?
(2)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和自己玩具颜色相同的玩具,放在自己的篮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按标记分类
师“:这儿有两种颜色卡片,请小朋友给你的玩具找朋友吧!想一想,该找哪一种颜色的卡片做朋友呢?
师“: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卡片?我们喊一喊它的名字!
红绿标记说:我这儿是红绿玩具的家,请你们送它们回家吧!
>
3、检察幼儿活动,集体纠正。
师“是什么标记,这个颜色的玩具住在哪里,请你送它回家吧!”
活动小结:小朋友都把玩具送回了家,它们很高兴。你们手上的标记也想找朋友,我们到外面去给它找朋友吧。
幼:我拿的是红色的.
幼:我拿的是绿色的片片.
我拿的是红色的雪花插片.
幼:我找到了红色的太阳花.
我找到了红色的积木.
幼:我要找红色的卡片做朋友.
我要找绿色的卡片做朋友.
我也要找绿卡片做朋友..
幼::拿的是红色的卡片
我拿的是绿色的卡片.
幼:我要送红色的玩具回家
我要送绿色的玩具回家.
幼:红色的玩具.
红色的玩具在这里.
红玩具我送你回家.
幼:绿色的玩具.
绿色的玩具在这里.
绿玩具我送你回家.
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并有讲述操作过程的兴趣.能认识颜色标记,并学习按颜色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幼儿对教室周围环境中颜色的感知,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在游戏送玩具回家的过程中理解颜色标记的简单问题。但我觉的这个活动不仅局限在一节课当中,在辅导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开展此项活动,加深幼儿对于这个活动的巩固和认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