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高中,所学习的知识既深且广,很多家长都深感无力,对孩子的学习只能在学习方法上提点建议,具体到解题和知识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况且绝大多数家长也不可能所有科目都精通,还有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就爱莫能助了。这里小编就分享几条家长辅导孩子的方法:
“三多”和“三少”
多商量少命令。比如让孩子做作业可以提醒而不是命令,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愿意听你的话。
多引导少训斥。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家长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定出一些惩罚措施。
多交朋友少窥探“隐私”。家长应和孩子交朋友,平时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
注意,千万不要翻看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是孩子最反感的。
好环境+好习惯
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安静的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一个“学习角”,使孩子可以在那儿安心学习。同时,平时注意保持家庭的安静,尽量不要将聚会之类吵闹的活动安排在孩子学习时间内。
家长应该培养和监督孩子的学习习惯。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专心,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完成课后作业后,提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复习当天所学知识,补充和完善白天课上的笔记,归纳总结学习上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略知教材内容
对于大部分有一定能力的家长来说,孩子上高中了,应该对孩子所学的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各科都要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有了这些的基础,在孩子学习上才能有初步交流的可能。
如果有些家长觉得这样有困难,可以和老师沟通,大致了解学校课程的内容和进程,询问老师家长需要在哪些方面督促孩子。
一起分析试卷
每次考试完后,老师会要求孩子分析试卷,也会在班上讲解试卷。虽然老师在班上讲了试卷,但是家长还有需要做的事。老师讲的是共性的东西,家长要做的是对孩子的个性问题进行分析,这样针对性强,孩子对自己各科的优势、劣势也更清楚了,更容易找到方向。
如果家长按照孩子各科的成绩分析记录在案并做出成绩的曲线图,用于分析成绩的上下波动,帮孩子找到的兴趣学科、优势学科,对症处理。
与老师配合
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平时需要加强和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如果家长和老师联系少,很难及时把握孩子在校的情况和表现,教师也不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不好配合。建议家长们采取主动态度,与老师经常联系。
家长要想办法和孩子做朋友,尽量谈他感兴趣的事,即便听不懂也没关系,有时你们只需要做听众。让他习惯对你们说,慢慢的关系就会拉近,在谈学习就会容易些。
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对他的弱点或短处,正面引导并帮孩子改正;坚持下去,就会出现好多效果,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耐心
辅导孩子做做作业的时候,家长要保持耐心。孩子刚接触这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家长不要对孩子说“这个你都不会啊”,“你上课在干什么的啊?”,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起抵触的作用,会对做作业产生反感的情绪来。
如何辅导小学生做家庭作业?
态度要认真
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态度要认真,避免说这些“就这样吧,先这样对付吧!“你先去做,做完了我看看”的话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做作业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对做作业的态度也会持不认真的态度的,那就麻烦喽!
如何辅导小学生做家庭作业?
陪伴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要陪伴在其旁边,一来可以查阅孩子作业完成的咋样了,可以及时的予以订正;二来对孩子也是一种陪伴,是一种支持。这样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辅导小学生做家庭作业?
时间
家长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控制一下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尽量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磨磨蹭蹭的完成作业,不要让孩子养成拖沓的习惯,不然以后会让你头疼的日子多呢!
如何辅导小学生做家庭作业?
不要替孩子做作业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看到孩子见数字就加加减减的,那个火气是会上升的,在讲解的时候就会把孩子手中的笔夺走,在作业上做起来,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让孩子自己去一步一步的完成,不要替孩子做作业。
如何辅导小学生做家庭作业?
语言的组织
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讲解题目的时候,语言尽量选择让孩子能听得懂的话去讲解,否则的话,你讲了半天孩子还是没明白,家长自己也徒增烦恼。
网友一:
个人觉得,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更多的是应该是一种对能够自律地学习的习惯的培养,对专注力的培养。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根据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来进行的。一个自律和专注的孩子,不太可能跟不上老师在学校的教学。家长学历不高,也用不着担心什么。即便是那些学历高的家长,随着孩子年级的递进,他们慢慢地也会觉得吃力,辅导不了孩子了。
术业有专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原本就不同。家长包办太多老师的职能,对孩子具体的功课介入太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越来越重,这个不是什么好事。对于学历不高的家长,更多地应该是在家庭中营造学习的氛围,多多鼓励孩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是让孩子获益终生的。
网友二:
那就不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是孩子应该做的,不应该让家长来辅导。家长不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有以下好处:
第一,孩子养成自己做作业的良好习惯,遇到不会做的,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通信工具很方便,可以打电话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在问的时候,孩子的交际能力提高了。还可以上网查,孩子无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也省心,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家长不辅导,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遇到问题自己要想办法解决,不能依靠家长,孩子长大后,自主能力强,不让家长操心。
第三,父母可以有空做自己的事,不用围着孩子转。孩子每天都有作业,家长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孩子每天都要麻烦家长辅导,家长会很累的,不但没利,反而有害。
第四,家长不辅导,并不代表一点不管,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大方向不能变,往正能量方面引导,做一个看花,但不格外干涉的护花人。
网友三: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与学校老师不一样,应该以学校老师讲课为主,不要轻易的去给孩子辅导学习,而有些家长不是这么想的,觉得自己水平比老师还要高,觉得老师教孩子解题思路太复杂,觉得老师教的有问题,于是亲自动手辅导孩子,颠覆和放弃的老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也是孩子在课堂上不再听老师讲课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与孩子的亲和力肯定比老师更紧密,所以孩子更愿意接受爸爸妈妈给自己讲解辅导,那么孩子去了学校就会逐渐不再听老师讲课。
网友四:
家长不要陪孩子写作业更不要去辅导孩子的作业,而是应该在孩子每天上学离开家门的时候谆谆告诫孩子要在学校的课堂上专心的听老师讲课!那么家长为什么不能去辅导孩子的作业呢?家长应该怎样来抓孩子的学习呢?
家长不要做孩子学习的拐杖。不要去辅导孩子的作业,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容易让孩子产生极强的依赖感,会让孩子慢慢养成有了困难,有了难题以后,回家找爸爸妈妈解决的思维,而这个时候,由于小学的知识相对简单,家长稍加思索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再加上孩子与爸爸妈妈的亲和力远比老师与孩子的亲和力紧密。让孩子这颗天真的心认为爸爸妈妈一样可以做老师,爸爸妈妈知识水平比学校老师教学水平还要高。
网友五:
首先我们说做作业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够把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所以家庭作业一定是由孩子自己来独立完成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家长就撒手不管,或者是任其自然。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家庭辅导方式,他应该是达到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家庭作业,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像孩子做作业拖拉,做作业要家长催等等都跟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息息相关。
第二个就通过家庭作业来巩固学过的知识。所以家庭作业不是任务,而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把家庭作业当成一种学习任务,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第三个最重要的是通过家庭作业来培养孩子的学科思维,这个其实是我们的家长要重点注意的。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孩子如何科学的解决问题。绝大多数孩子进入中学以后,都会产生偏科的现象,这就跟我们的学科思维培养息息相关,绝大多数孩子的学科思维是单一的。
网友六: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做的不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要学会配合老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所有家长都能辅导孩子学习了,那还要老师干嘛?
话再说回来,即使家长能辅导了孩子的小学作业,初中作业,有多少家长能辅导孩子的高中作业?即使家长会能辅导数学,物理,化学,难道家长科科都能辅导?所以说无论家长的素质有多高,我都不赞成家长直接辅导孩子作业,有时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给孩子的自主学习帮倒忙!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不会做的习题或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其方法是: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方法:“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
正确方法: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就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数学难题,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该怎么办?
正确方法: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或告诉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这祥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
【1】不会的题目涉及到哪些课本上的知识必须搞清楚
这个方法非常关键,如果只是一味的辅导孩子做题孩子不会做了,你给他讲讲如何做,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孩子不会的题目通常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只要把题目不会的地方追溯到用到课本上的哪些知识,就可以知道孩子哪些必会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这样一下子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不然的话,再是到同样的问题孩子还是不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大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会有一些孩子并没有学习过的,比如前天我女儿做的一分数问题,我给女讲的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的题,女儿怎么也听不懂,我就按照上在的这个方法,利用他们课本上的知识与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女儿遇到类似的问题也都差不多会了。
【2】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数学和语言英语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数学的原理性和思维逻辑性非常强,所以,必须让孩子懂得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那就是把公式的来源和用途掌握了,把原理理解透了,把课本上的例搞明白了,这样孩子才会举一反三,只要孩子懂得了原理和方法,孩子的数学成绩就一定不会差,不会题目怎么变,孩子都能用这些原理和方法来应对。
【3】让孩子学会找不会的题目而不是天天做都会的题目
很多家长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了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我在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之后,那些孩子确定会的题目,直接不让孩子再做了,而是让孩子从一张卷当中,或者一个辅导资料当中,把不会的题目快速的找出来,这样能有个三张卷找下来,把找出来的那些不会的题目一个个的攻破了,再回过头来完整的做完一张卷,这样孩子的成绩上升就非常的快。
【4】一定要教会孩子做预习
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做预习的孩子想有好成绩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让孩子上预科班的目的所在,一定要让孩子利用假期的时间,把下个学习,下个星期,下个月的课程进行全面的预习,当孩子去学校上课的时候,应当掌握的知识,基本上孩子都已经掌握了,再听老师讲,只是对孩子知识的一个巩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你再看看成绩如何?
1、列出一张孩子写作业的时间表。表里应包含孩子写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中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周六,不要等到周末晚上才催孩子写作业。
2、父母要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作业质量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写字台光线合适、座椅高度合适、安静无噪音等,这样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4、父母注意要求孩子自己把作业分成两部分: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需要父母辅助完成的。父母只需要协助孩子完成需要父母辅助的部分,这样能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孩子在认真写作业时,父母最好不要守在孩子身边,让孩子独处,这样能降低孩子的依赖心理,帮助孩子增强独立性。
6、当孩子完成作业后,作为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立即检查纠错,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检查纠错。这样孩子能对写错的地方印象深刻,同时老师也能根据孩子的作业质量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7、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几个同学跟孩子一起写作业、一起学习等,这样既能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又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8、孩子的写作业时允许片刻的休息,比如喝水、上厕所等。同时,当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错时,也及时给孩子表扬,必要时可以是物质表扬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