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通过爱来教育幼儿

06-15

毋庸置疑,当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育随笔:通过爱来教育幼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育随笔:通过爱来教育幼儿

有一种书,应该放在书桌上,旁边一杯清茶,一本笔记,时不时地要摘抄几句,时不时地要停下来思考一番,而且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看完,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此书爱不释手。其中的赏识教育思想更是本书的精华,它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时刻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让赏识常驻心田。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们尤其要常常刷新赏识教育的思想,赏识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在浇灌、培育与呵护中观察、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成功。使他们感到“我是最棒的!”“我能行!”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幼儿建立自信,只有成功才能让幼儿有主动参与一切活动的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前几天我又拿起此书赏读了其中的一篇—《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在此篇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我们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认为我们教师工作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纯粹地说爱他的学生,但是他把学生说成是“无价之宝”,并且,他始终认为孩子的“生活、健康、意志、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教师这一工作,决定于“我们教师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我想他是充满爱心的,没有这种对孩子的爱,怎么能把孩子当成“宝”,怎么能用对“宝”的态度来进行我们的教育。只有把孩子当作“宝”了,那么我们才会去珍惜“它”、呵护“它”,用对“宝”的态度去爱怜“它”,不管怎样我们教师至少应该有颗爱“宝”之心。带着爱“宝”之心,天天去亲近他们,与他们多多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经常会有一些新东西,经常会有一些出色的东西给你惊喜,进入了他们的世界,我们才会发现里面的“宝藏”是如此的丰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幼教随笔:教育幼儿多吃菠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不健全,吃饭慢、挑食、不爱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儿园里吃饭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时幼儿都不爱吃,吃饭的时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这种习惯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怎么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爱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儿园开饭时又吃菠菜,我故意对李老师说:“今天中午我在饭堂买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芦老师最爱吃菠菜了。”李老师说:“对!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营养,而且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好,不长病,老师们都喜欢吃青菜,咱们班的小朋友也爱吃菠菜,对吗?”孩子们一听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的特别带劲,特别是我们班那几个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刘心怡、荆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对这些小朋友及时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你看刘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长胖了,长漂亮。荆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长病,天天来幼儿园学习,懂得好多知识,多聪明啊!”其它的孩子也说:“老师,我爱吃菠菜,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净,看到孩子们这么懂道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又带孩子们到伙房参观炊事员叔叔为小朋友制作饭菜的过程,炊事员叔叔忙忙碌碌地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饭、蒸花卷等,制作的饭菜可口又有营养,炊事员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费粮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饭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教育随笔:爱的教育


镇瀚是一个高高壮壮的大男孩,由于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在生活中老人给予的关爱很多,但在学习习惯方面关注的较少。在班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上课了,别的小朋友认真的听课,他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用手扯扯女孩的小辫。课堂中随时会有告状的声音:“老师,他动我的书”、“老师,他又跑到门口了”,好好的一节活动,常常被他搅得“四分五裂”,大声的训斥,紧绷的脸都对他不起作用。

还好,他喜欢下课有事没事的凑到我面前,看着我的脸,悄悄的拉拉我的手,看我没有反应,就会得寸进尺地再摸摸我的脸,讨好地对我笑笑“嘿嘿……”,更有趣的是用双手挤着我的脸变成了“丑八怪”。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不忍心责怪他。

或许是母爱的缺少,他对我有一种亲近感。

有一次我问他“想妈妈吗?”“不想”

“那我像不像妈妈?”“有点儿像妈妈”他拉着我的手。

“那你得听妈妈的话,那样妈妈会更喜欢你。”

“好”他答应的很干脆,“我听你的话,你送我一个小粘贴行不行?”他很聪明,又趁机给我提“条件”。

“行,今天听话5次,就得一个小粘贴。”他使劲点点头。

这一招很奏效,我以表扬为主,只要他有一点值得表扬的地方就累计一次。一天下来,5次“听话”达到了,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奖励。

以后,他喜欢围着我,喜欢摸摸我的脸,让我拉拉他的手,体验“妈妈”的感觉。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法——“爱”去温暖他幼小的心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教育幼儿:老师的爱是永远的宽容


导读:所谓对学生宽容,有三层意思:一是把学生当人看即重视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看,即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不能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学生。三是把学生当成不完美的人看,即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能对学生过分求全责备。总之,教师要容得下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进而才能教育好学生。

教学故事:

课前两分钟,我经常请同学作自我介绍。这天,一位同学兴冲冲地站起来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男孩。我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两个黑黑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个不停。我还长着一只小巧玲珑的嘴巴,一个聪明而又有智慧的脑袋。我一见到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总是问“这是什么东西?”我有时会哭泣,也会微笑,活动起来就像灵活的猴子。我最大的坏毛病,想必大家也知道,那就是粗心,所以妈妈总是提醒我要细心。我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儿。听着他的自我介绍,一个淘气又可爱的小男孩展现在大家眼前。看来他早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的语文课上作自我介绍,所以说得很流利、很完整,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上课铃声正好响起,我的“上课”两个字正要出口,已经坐下的他又忽然站起来说:“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打架。”

我一下子有点呆,“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打架?!”打架是一个特点,而不是缺点?难道在他眼里,打架也是一件想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知道的,值得宣扬的事?当然我也知道,他的所谓打架实际上就是和同学们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把的,不是真的打得不可开交的那种。可那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呀?至少我觉得,一个喜欢打架的同学,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我在心里想,找个时间,我得找他好好谈谈。

下课后,我正好看到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把学生当人看》。文章是这样写的: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到:为师之道贵在宽容。所谓对学生宽容,有三层意思:一是把学生当人看即重视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二是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看,即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学生,不能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学生。三是把学生当成不完美的人看,即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学生,不能对学生过分求全责备。总之,教师要容得下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进而才能教育好学生。新时期人才的人格特征应该是独立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敢于怀疑,勇于超越,这样的品质在缺乏宽容大度的教师教育下是很难培养出来的。

是呀,为师之道贵在宽容。有时候一点点小事,可能我们老师太小题大做了。写错一个字,做错一道题,就把学生批评得体无完肤,抬不起头来;迟到一回,就能训得老师自己都头晕眼花、血压升高……他在大家面前说自己喜欢打架,说明他并没有把打架看成像老师眼里那样是一种坏习惯。爱动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要让他像大人一样不吵不闹,那怎么可能呢?只要跟他讲清道理,他一定能慢慢改正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坚信我们的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只是一时的顽皮而已。让我们以师爱包容学生的一切,爱是永远的宽容!

教育随笔:爱孩子


教育随笔:爱孩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而对于教师,特别是实幼教师的写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进入实幼的半年以来,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个个精彩的观摩活动,使我更懂得了"累"字的内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爱的力量是神奇的。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越小,年龄差异就越。大,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面向全体幼儿,落实"两个优先""两个关注",学会去观察了解孩子某一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把握个体特点,才能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解读幼儿,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活动真正适应并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育随笔:幼儿通过运动获得的学习品质


体能游戏,也被称作“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中最不可或缺的。体能游戏除了能发展幼儿的动作平衡、协调和灵活之外,对幼儿的意志品质促进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体育活动观察中,我们不仅关注幼儿在体能游戏中的技能获得,更关注于幼儿的“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和“探索尝试”等学习品质的习得。

在对中班幼儿“拉轮胎”活动观察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虽然都是初次尝试,但参与该项游戏的幼儿都能全神贯注,即使拉的轮胎有一定重量,幼儿仍能坚持,不断尝试做出新的动作。在进行量的分析中,我们将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我们们欣慰地看到,幼儿在游戏中表情积极、幼儿持久度高。是因为教师的目标设计和情境构架引起幼儿关注,产生出浓厚的游戏兴趣,幼儿在生活当中虽然很少有机会做“拉轮胎”这个动作,但在体能游戏中他们可以亲自体验,通过情境让幼儿接触到新的动作,可以调动幼儿运动的热情,幼儿的兴趣就是让其多次尝试的基础。

综上所述,户外活动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明确观察要点:确定观察对象后,首先要梳理确定体能游戏的观察要点,体能游戏的观察要点是幼儿的运动发展水平和动作完成阶段,体能游戏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幼儿自主游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在观察幼儿动作发展的同时,要有倾向性的根据其特点及观察,如教学集体请游戏中教师面向全体儿童,这种有组织的集体游戏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区别在于教师的组织,因此观察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如何理解教师对规则的讲解。以及教师对动作的示范小组体能游戏,同时有多名幼儿参加需要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商去游戏,提升自身运动能力,自主游戏多以幼儿探索为主,没有太多规则和他人的约束,更能展示个体特点,应重点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探究,比如通过反复尝试感知材料特点,研究一物多玩的方法,对心新动作的学习掌握以及学习动作的复习运用的。

2.根据观察要点来做记录,为了避免教师用眼睛直接观察产生于了切实观察能涉及到全部区域中的要建议就是用手机进行拍摄拍摄时期,尽量拍到有的动作表情及语言,以便对幼儿的表现尽情地准确的分析,掌握幼儿发展水平。

3.观察书写白描记录,白描记录是不带任何解释和个人一段的真实描述记录,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个体,即把大家的情况描述清楚,同时也要发现与大家行为不一致的个例,在体能活动中白描记录的观察要点有如下几点:动作:记录动作以及动作的级别或阶段,如爬要记录清楚是手脚爬行还是匍匐爬行。语言:思考的语言,是指对于器材活动或动作探究时的语言。比如这个怎么玩呢?交往的语言就是与同伴的交流协商冲突问题解决时的言论等等。情绪:从表情和行为看出幼儿对体育游戏的持久性和积极性。材料:幼儿如何与材料互动,包括大型玩具手头玩具自述玩具几天还空竹之类的传统玩具场地是幼儿活动的场地,去沙池,水池。

4.体育活动的观察分析需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包括热身动作,完成某运动的探索方法策略以及运动时的态度和情绪,对教师的观察分析要点,包括教师对体育活动目标的预设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导入引导和支持点教师对体育活动环境的设置,比如体育游戏材料和器械场地等的准备,最后是教师对活动过程的介入及老师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言行做出的反应。

教育幼儿多吃菠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不健全,吃饭慢、挑食、不爱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儿园里吃饭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时幼儿都不爱吃,吃饭的时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这种习惯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怎么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爱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儿园开饭时又吃菠菜,我故意对李老师说:“今天中午我在饭堂买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芦老师最爱吃菠菜了。”李老师说:“对!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营养,而且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好,不长病,老师们都喜欢吃青菜,咱们班的小朋友也爱吃菠菜,对吗?”孩子们一听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的特别带劲,特别是我们班那几个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刘心怡、荆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对这些小朋友及时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你看刘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长胖了,长漂亮。荆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长病,天天来幼儿园学习,懂得好多知识,多聪明啊!”其它的孩子也说:“老师,我爱吃菠菜,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净,看到孩子们这么懂道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又带孩子们到伙房参观炊事员叔叔为小朋友制作饭菜的过程,炊事员叔叔忙忙碌碌地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饭、蒸花卷等,制作的饭菜可口又有营养,炊事员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费粮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饭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家长如何教育幼儿


1.给幼儿一些选择的自由4岁左右的幼儿已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单方面的发号施令常常成为他们发脾气的原因。如果直接对他们说:“去吃饭!”或“去洗澡吧!”通常会使命令遭到抵抗。这时,父母不妨给幼儿一些选择的自由,换种方式说:“吃饭及洗澡你想先做哪个?”提出两种对等的项目让他选择,由于4、5岁的幼儿还不会去考虑这两者以外的事项,所以大部分都会在其中选择一项。这种“哪一个先都没关系,你爱如何就如何”的自由,足以让他感到兴奋和满足了。这不失为对付幼儿发脾气的一条好策略。而且,给孩子一些选择的自由,在无形中就灌输给了孩子自己为自己的事做决定的自主意识。2.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施予体罚,体罚包含了2种危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孩童容易模仿双亲,对别人使用暴力。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也是当然的学习对象,如果双亲经常体罚他,就会使他变成性格残暴的人。其次,父母经常对幼儿施予体罚,幼儿会心存警戒,不再与父母亲近,如此一来,父母根本无法给予教养和管教,更别说幼儿会对双亲怀恨,想伺机报复了。当然,父母也是凡人,有时不免气极了而打小孩。在这种时候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悔恨莫及,只要能尽量控制情绪,以理智的方式处理,避免过度的体罚就行了。

教育随笔:来,老师邀请你


教育随笔:来,老师邀请你

我班的涵涵小朋友,平时一到了玩游戏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旁观、无所事事的状态。以至于同伴对他也是很少在意和关注的。今天,游戏开始后,他又开始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的。我走到涵涵面前对他说:“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小舞台看戏吗?”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说:“我们先去超市买一点东西吧?”他表示同意。于是我牵着涵涵的手到了“小超市”,我拿了两罐汽水后看着他,他没说话,也不拿东西。我们就一起来到了表演区,坐在椅子上看表演。中途我不时和他谈谈“演员”的表演,还递了一罐汽水给他,他也边喝边看。过了一会儿,我说:“我们一起去小吃店吃点东西好吗?”涵涵拿着汽水笑着点点头。

为了让大家关注到涵涵,我走到哪儿都先对“招待员”介绍:“这是我的朋友,让他先点吧。”就这样,我带着涵涵走遍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区角,邀请他玩了很多玩具、看了图书、吃了点心……

运用邀请式的语言让不主动的孩子和我一起加入游戏,同时也和其他幼儿接触,看他多高兴。在后来的活动、游戏中,涵涵比以前主动、开心了许多。

相信《教育随笔:通过爱来教育幼儿》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