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请进来》

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06-18

【活动目标】

1、体验同伴间相互嬉戏的欢乐。

2、通过观看表演,学习诗歌内容。

3、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问答式对话的风格。

【活动准备】

挂图(4张),中班幼儿的情景表演,“家”的创设,小兔、小鹿、小鸭、风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用安全教育的谈话带入诗歌。

教师敲门,请幼儿听声音并回答问题:

1、一个人在家时能不能随便开门?

2、你怎么才能知道外面的人是谁呢?

二、学习诗歌,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诗歌中问答式对话的风格。

1、看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提问:

(1)小姐姐家来了哪些朋友?

(2)朋友们来时都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发出了什么声音?小姐姐听到敲门后问了一句什么话?

(3)你还听到诗歌里讲了什么?

2、看中班情景表演,学习诗歌。提问:

(1)第一位敲门的朋友是谁?小姐姐对小白兔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请小白兔给我们看看他的耳朵?

(2)第二位敲门的是谁?小姐姐怎么知道是小鹿?

(3)第三位敲门的是谁?小姐姐让花鸭给我们看看他的什么呢?

(4)最后一位敲门的朋友是谁?小姐姐又是怎样回答的?

三、学念诗歌,请幼儿参与诗歌的情境表演。

1、请幼儿跟随老师一同来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

2、请幼儿分角色上台,台下的幼儿扮演主人,进行一问一答的情境表演。

四、创设情境,当有人敲门时我们怎么办?

教师总结:开门时要先了解门外是谁,注意安全。请幼儿到教室里一起做游戏。

附诗歌:《请进来》

笃笃笃,

“谁敲门呀?”(合同范本网 36GH.com)

“是我,小白兔。”

“你要真是小白兔,

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笃笃笃,

“谁敲门呀?”

“是我,小鹿。”

“你要真是小鹿,

就让我们看看你头上的角。”

笃笃笃,

“谁敲门呀?”

“是我,花鸭。”

“你要真是花鸭,

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脚丫。”

笃笃笃?

谁敲门呀?”

“是我,我是风。”

“你果真是风,

你就请进来吧。

你自个儿从门缝往里钻。”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傻小熊进城》


【教学目标】

1.欣赏故事,初步了解城市中各种不同用途的房子。

2.通过图片匹配等方式感知故事结构,积极想像,并用不同符号表示故事中各类不同的房子。

3.激发认识所居住房子、社区不同功能房子的兴趣,培养符号意识。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准备】

1.幼儿已有关于城市各种房子的标志和特点的感性认识。

2.黑色照相馆房子、绿色邮政局房子、蓝色游泳馆房子、红色消防队房子、白色医院房子的图片。

3.小熊手偶1个,自制桌面教具。

4.语言录音。

【教学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幼儿回忆关于房子的知识经验。

1.教师出示小熊手偶:有一只小熊,他从来没进过城,如果他到了城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小熊要去找奶奶的房子。你们谁愿意来告诉小熊,城里有些什么房子?这些房子是做什么的?

3.教师根据幼儿谈话内容,出示相应的房子图片。

二、教师讲述故事后针对故事情节提问,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

2.师:妈妈告诉小熊城市里有哪些房子?小熊先跑到什么房子里去了?小熊为什么要跑出来?

3.师:小熊没带钱,赶紧跑出照相馆。他又跑到什么房子里去了呢?他请求大象伯伯把他寄到奶奶家。为什么要从邮寄他的木箱里出来呢?出来后到哪里了?

4.师:小熊嫌木箱太闷,就逃出来,然后掉到了游泳池里。小熊在游泳池里怎样了呢?然后他走进了什么房子?是谁把他送到了白房子医院里?

5.师:最后是谁帮助他想了什么办法才找到奶奶的?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桌面教具上粘贴相应的房子图片。

三、教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城市中不同用途的房子,引导幼儿设计表示房子的符号。

1.教师帮助幼儿再次指认贴好的房子图片,并请幼儿说一说每一个房子的特征,如照相馆、邮局、游泳馆、消防队以及医院。

2.幼儿分组,小组内分工,分别设计代表照相馆、邮局、消防队等不同房子的符号。

3.引导幼儿把房子符号粘贴在桌面教具上相应的房子旁边,学习正确匹配。

四、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师:为什么大家说他是傻小熊呢?故事中傻小熊到哪些房子里了?

2.教师打乱房子图片的顺序,让幼儿根据故事发生顺序排列图片。

3.引导幼儿根据房子的顺序设计序号,然后师幼一起讲述故事。

五、拓展幼儿经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功能的房子。

1.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这些房子有什么特殊的作用?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2.幼儿介绍自己的符号设计并一起展览。

幼儿百科: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但是当追赶猎物时,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教案:我请朋友来做客


一、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往,愿意请朋友来做客。

2、学会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来招待朋友。

3、懂得怎样招待朋友。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22个,猫妈妈头饰1个,小兔、小猴、小熊的头饰各一个。

2、画有小兔、小猴、小熊的家的图片3张。

3、水果、玩具若干。

4、布置小猫家的场景。

5、泡沫垫若干。

三、活动过程:

▲重点:幼儿讨论招待的方式,学会有礼貌的招待。

▲ 配班教师注意点:

1、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2、在"被邀请"环节中要有一个缓冲--我去穿鞋子,小猫待会儿见。

3、在"受到招待"环节中要启发幼儿来主动招待你。

▲活动经过:

1、引题:猫妈妈带小猫买东西回家,摆放水果。

猫妈妈:我们买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邀请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分享呢?

幼儿讨论--请哪些小动物。

2、集体讨论--怎样邀请小动物?

猫妈妈:我们去邀请小动物时,见了面该说什么呢?

--××,你好。请你到我家来做客,好吗?

3、邀请朋友猫妈妈:我们现在就去邀请朋友来做客吧!先去邀请小兔,我们开着汽车去。

到小兔家,幼儿下车--敲门--问候--邀请。(依次为小兔--小猴--小熊)4、回家准备招待朋友猫妈妈:一会儿朋友就要来了,我们怎么样招待它们呢?

幼儿讨论招待的方式,猫妈妈都予以肯定。

5、朋友来做客⑴朋友来了请进--请坐--请喝水,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招待朋友。

⑵和朋友一起做游戏--音乐游戏《找朋友》

6、告别朋友要回家,和朋友告别: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请进来》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请进来》”。让幼儿学习诗情境式、一问一答式的语言风格,并尝试进行仿编,在说一说,玩一玩,演一演的过程中体验文学作品带来的快乐,能大胆进行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学习复述儿童诗。

活动目标:

1、在说一说,玩一玩,演一演的过程中体验文学作品带来的快乐。

2、学习儿童诗情境式、一问一答式的语言风格,并尝试进行仿编。

3、能大胆进行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学习复述儿童诗。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小兔、小鹿、花鸭、风和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导幼儿了解有人敲门时,要问一问,根据动物的特征确定外面的是谁才能开门

1、呀,今天真开心啊,小熊又要请客了,是谁来了呢?

2、笃笃笃,咦,有敲门声,能开门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外面有可能是好朋友,有可能是坏人,我们先来问一问:谁敲门呀?

4、它说是小兔,真是小兔吗?想什么办法让我们知道它是小兔?

5、为什么要看小兔的尾巴,耳朵?

6、小兔的尾巴和耳朵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它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动物的特征来确定是谁

7、那我们就选你的方法来说一说:你要真是小兔,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二、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表演、仿编的形式学习诗歌一问一答的结构,了解风的特点

1、学习诗歌第一段,了解诗歌的结构。

学说:你要真是。。。就让我们看看你的。。。

(1)今天呀我带来了一首诗歌,也是说说这种有趣的事情,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看看诗歌里面它是怎么说的。

(2)你听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3)刚才这句话是怎么说的?这句话说的真好听,我还想听一听(诗歌里怎么说的,请你再仔细听一听)

(4)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它:你要真是小兔,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5)哇,真是小兔呀,我们请它进来吧:请进,请进

(6)完整学说:我们一起把小兔这件事情来说一说

2、学习诗歌第二段,尝试分角色表演

(1)你听,谁又来敲门了?怎么问?

(2)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小鹿到底要看他的什么,(追问:他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3)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它:你要真是小鹿,就让我们看看你的耳朵

(4)完整学说:我们一起把这件有趣的事情来说一说

(5)分角色对换表演: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师生表演:现在老师来做小熊,你来做小鹿,开始吧

角色互换表演:呀,好玩吗?那我们赶紧换过来来试一试

(6)玩得真开心,我们休息一下吧

3、幼儿自主学习诗歌第三段,进行仿编表演

(1)你听,又有客人来了,谁呀?

(2)花鸭和小熊会怎么问,怎么答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商量一下,像刚才诗歌里一样,怎么问,怎么答,然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3)幼儿表演:花鸭们,小熊们我们要开始表演了,在表演之前你可要听清楚我的要求,上面来表演的小朋友你要大胆,声音响亮,下面的小朋友你可要竖起耳朵仔细听,有没有和刚才诗歌里一样?

(4)你们说的真好,声音响亮,一问一答也说得很好,但她们和诗歌里说得一样吗?

(5)完整学说:我们一起把画鸭的事情说一说

(6)角色表演:呀,表演时间又到了,男女表演,互换角色表演

4、学习第四段,了解风的特点

(1)直接敲门,问:谁敲门呀?

(2)你怎么知道是风,找一找风和别的东西哪里不一样?

(3)风吹过来我们有什么感觉,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4)你们知道小熊用了什么方法吗,仔细听一听,告诉我。

(5)小熊的方法和你们一样吗?

(6)教师小结:风有很大的本领,他能见缝就钻

(7)完整学说

三、欣赏课件,完整讲述诗歌

1、我呀把这么多有趣的事情连成了一首诗歌,题目是:请进来。请你看一看,听一听

2、请你们看着图片,也来说一说

活动延伸:

仿编

呀,你听,又有敲门声,到底会是谁呢?它们又会一问一答说些什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想一想,能不能像刚才诗歌里一样一段一段的把它编出来。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和情景法,通过这种方式的开展,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在活动中,多数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自始如终地参与活动之中。在整个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地兴奋状态。学说儿歌的声音随着身体的动作而表现出来,真正体现了文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就是我没有在最后环节进行完整性地让幼儿念一遍儿童诗,在有些问题上也没有充分做好预设和生成的准备,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改正。

幼儿百科:进来jìnlái,汉语词语,释义为从外面到里面来。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落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结构文字的认识:躺、坐、藏、说,并理解其意义;

3、尝试根据散文诗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知道落叶是秋天典型的季节特征;认识结构文字秋天、树叶、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物质准备:图片6幅、大树叶一个、字卡、教材、连线题、每个幼儿手里一支笔、背景音乐、散文诗朗诵、奖励:树叶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

1、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2、(出示第一幅图片)提问:秋天到了,这些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想各种小树叶可能飘落的地方。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下面我们听一首散文诗,小朋友们要仔细听,看看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儿根据散文诗回答树叶都落到了哪里)

2、第二次播放散文诗,重点理解“谁看见了,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诗歌并出示字卡。

4、提问:

(1)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上面呀?把它当做小床;

(2)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起来,怎么样在树叶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3)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4)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什么呀?“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5、请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一遍。(发教材,让幼儿用手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

三、巩固散文诗内容。

游戏:找朋友

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的动作,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动物跟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教案 )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每个幼儿一张连线图,把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四、幼儿仿编。

1、提问: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2、幼儿讨论,仿编。(播放背景音乐)

3、请个每个组的幼儿分别将仿编的散文诗朗诵给大家听。

五、游戏:捡树叶。

规则:出示图片,游戏开始,每个幼儿摘一片树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把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叫到前面,提问幼儿小虫是怎么样在树叶里的,幼儿说:“是躺在树叶里。”在让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去找拿着“躺”字卡的幼儿,找到后带到前面,出示大树叶,让拿着“躺”字卡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做“躺”的动作示范。其他几组也是如此。

六、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一首关于秋天的散文诗,回家后我们画一幅落叶的图画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奖励: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都非常棒,不仅学会了散文诗《落叶》,还自己创编了一首诗歌,老师非常高兴,所以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附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就像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附散文: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小床;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