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谦让是美德

06-28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教育随笔:谦让是美德》,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育随笔:谦让是美德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要从小培养的良好习惯,我根据班里孩子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堂培养孩子们学习谦让这种品德的课程!希望孩子们能够吸取一些同伴之间互相谦让的精神。

在上课时,我首先利用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孔融的做法,孔融刚四岁,和小朋友们一样大,甚至比你们还小,既然孔融都能够做到谦让,把大的梨留给哥哥,那中一班的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到,孩子们一听孔融这么棒,都说自己也可以做到。接着又给孩子们看了两只小山羊过桥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两只山羊在过桥时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我给孩子们总结了一些互相谦让的小儿歌,希望他们可以吸取到互相谦让的精神。M.yjS21.COM

我发现,他们做到了!在吃完晚饭的时候我看到徐徐和小琦都搬起了自己的小椅子,想从桌子旁边过去,但当时桌子旁边只能容纳一位小朋友搬着小椅子过去,于是我发现他们俩谁都没有过去,而是都向后退了一步一起说“你先过去吧”,当我看到这幅情景的时候,我很开心,走过去问他们两个“你们两个谁先过去呀?”他们又说先让对方过,“那徐徐先过去吧,好不好,小男生让着小女生一下吧”于是他们俩个都按顺序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之后我又看到丽丽和乐乐他们俩都想看同一本书,但也都非常谦让的让对方先看,自己过一会再看,最后他们两个都看到了自己想要看的书。一会儿,我在所有孩子面前表扬了他们四个,希望能够激励到其他小朋友,让所有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学会分享、谦让,这样做也会是自己变得开心,幸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学会谦让


班上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不管是童话还是日常小故事,他们都会津津有味的听着。星期三早上,孩子们教学活动结束,女孩子排着队正在喝水,我们陈宇阳跑过来说:“吴老师,今天有没有故事呀!”我说:“你想听吗”?他说:“特别想听你讲故事。”大家都喝完水,我请孩子们安静的坐在座位上说:“小朋友今天上课都特别认真,那我就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故事的名字叫孔融让梨。”孩子们很自觉地都做好,而我就开始有声有色的为孩子们讲故事,在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向我提出一些小问题,我也为孩子们一一作了解答。故事讲完了,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我告诉大家只要你们每天都表现得棒棒的,老师就会每天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

下午起床张老师把午点拿上来了,今天吃的是香蕉,这时陈宇阳从盘子里拿出一个相比较大一点的香蕉,我心想,他要干嘛!我正在观察他的举动,这时他将香蕉给了坐在他旁边的好朋友元宝,自己拿了一个相对小一些的,我在旁边听到他小声的给元宝说:“我给你拿了一个大的”,元宝随口说了一声:“谢谢”!这一个小细节让我很感动,早上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陈宇阳就记在了心里,让我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在幼儿园孩子们都非常听老师的话,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特别注意并记在心里,有时家长的十句话都不顶老师的一句话管用,我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是正能量,让我们的宝贝从小做一个谦让、诚实、孝顺、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育随笔:要不要谦让


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区域游戏,这天孩子们正在“忙碌”中,响起了一片争吵声,我马上走近去一探究竟,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嚷开了:“老师我们小超市这里人太多了!是我们先来的,乐乐和越越他们是后来的,应该不在我们这一组。”还没等我说话,乐乐接着说:“我好久没玩小超市了,我想在这里玩。”原来孩子们是为了争取游戏资格而吵闹,看着大家僵持着,谁都玩不成,我就说:“要不你们再商量一下,那边的图书区,益智区也不错哦!”话音刚落,原本小超市里的浩浩和佳佳马上提出他们要去其他组,浩浩和佳佳刚走,其他的孩子也都高兴的玩了起来。

这个问题看似圆满的解决了,但是却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首先,我认为浩浩和佳佳早就选好了活动区,该退出来的不应该是他们。孩子们一旦在游戏和交往中出现需要协商和谦让的情景时,让步的总是这几个乖巧的孩子。长此以往其他的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孩子就应该谦让,而不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活动结束后,我先找来乐乐和越越告诉他们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则要懂得先来后到,我组织全班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选择区域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对待幼儿间的冲突教师也不要简单化,要看到其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谦让教育


区角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文轩想用孜旋手里的水彩笔,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孜旋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文轩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孜旋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终于,孜旋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教育随笔:是老师错了


每天早上我都在孩子们之前来到学校,习惯性的站在教室门前接待到校的孩子,孩子们走到教室门前,那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从我耳边飘过。而我有时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回答。

某一天,有一位学生家长送完孩子与我沟通时,一位小朋友礼貌的叫我一声,由于我在说话,并没有注意,后来,跟那位家长沟通好了后,我看着教室里正在玩玩具的孩子们,发现了那位叫我,我没理睬的那个小朋友,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坐在位子上,我走上前去问她怎么了,她怯怯的对我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啊”我疑问并震惊的回答,“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却没有答应我呢?”我知道了原因,便连忙道歉,“老师错了,因为刚才老师正在跟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谈话呢,没注意你的礼貌,真对不起,老师下次一定注意。”孩子相信了,开心的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去了。

这事对我的感触很大,对孩子不能应付或者忽略。不管多小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就是一个平常的微笑和抚摸,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天甚至一生的心情。

教育随笔:你是谁?


每天早出晚归,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他们的妈妈都要多,你是谁?

每天一起游戏学习,一起疯狂嬉戏,他们爱围着你团团转,搂腰抱腿的腻着你,你又是谁?

每天吃喝拉撒,怕谁撑着,又担心谁挑食饿着,一天8杯水喝够了没有,这时你又成了谁?

每天要检查谁的口袋里有危险品,摸摸额头、看看嘴巴,谁又精神不佳、肚子疼了,你是谁呀?

每天和他们相依为伴,从刚见面时教会他们离开妈妈,到三年后又要教会他们离开自己,接受这种揪心的别离,你到底是谁?

一天、一年,时光荏苒,他们来了又走了。花开花落,物是人非,而你依然在那里坚守,我想知道你是谁?

把爱全给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却眼里噙着泪,这么狠心的人,你是谁?

不用说,也不需要说,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解释,她们心甘情愿的将爱扎根在这片沃土,固守着那份清贫,无怨无悔!

幼儿园教育随笔:让孩子体验“谦让”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谦让”的快乐

“谦让”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抢或其他问题行为时经常对他们说的一个词。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也会说这个词,但却不会这样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指的是别人让自己,这说明孩子们并不理解谦让的意思。

有一天,明明吃点心比别人慢些,等他到建筑区时,他想用的桥型积木不够了,他想从别的小朋友那里拿两块,可没人给他。他急得哭起来。听完他的哭诉后,我请他和建筑区里的文文商量。受到暗示的凡凡马上痛痛快快地拿出桥型积木交给明明。为了让明明把受到帮助的快乐表达出来,也为了让帮助人的凡凡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说:“明明,凡凡把积木让给你,你高兴吗?”明明笑眯眯的说:“我高兴,谢谢你!李一凡。”我又问:“明明,下次凡凡玩具不够需要你的帮助时,你会帮助他吗?”明明会意地说:“我会的。”我把明明的话告诉了凡凡,凡凡也很高兴。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们知道了“谦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将来别人也会用“谦让”回报自己。

区域结束后,我编了一个小故事讲给全班小朋友听,告诉小朋友:“以后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以向他们这样解决。”通过活动,培养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告状”的现象。

“谦让”是幼儿容易说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让孩子们体验“谦让”带来的快乐、不“谦让”带来的不快乐,使他们真正的理解“谦让”意义,使“谦让”真正的变成孩子们的主动行为。

认真观察是一种美德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幕,有一位家长带着他的女儿在公园玩滑梯,当她的女儿明泽玩的高兴时,旁边走来一位小男孩踹了她一脚。明泽一不小心从滑梯上掉了下来,旁边的妈妈看到这一幕赶紧跑过去把她的女儿扶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孩子说:“你这个孩子这么喜欢打人”?说完就带着她的女儿离开了。

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一幕,她的妈妈看到男孩踢了自己的女儿的一幕,并且带着自己愤怒的情绪,没有冷静的考虑,便做出了这个孩子喜欢打人的判断,其实想想也情有可原,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这样想。

可是反过头来再来看这件事情,这名男孩是真的喜欢打人吗?凭借着一次偶然看到的一幕,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吗?也许男孩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想说的或者是想跟明泽一起玩的想法,但是他却没有具备并掌握好良好的交往方式?

回想一下他是否有攻击人的行为,可以观察他在不同时间里的交流行为和交往方式,并在进行总结和结论。

教育随笔:“我是幸运的”


教育随笔:“我是幸运的”

紧张的学期结束了,在暑假开始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享受了一次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的美味大餐,足以让我回味一个假期。培训是辛苦的,但心情确实是幸福的,因为每一位心理老师的讲座让我大开眼界,真的如同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更如温暖的太阳,驱散了我心理每一块阴霾。让我确立了自己的方向,幸福的教书,快乐的做班主任。

朴实的赣榆心理教育老师姜在艳老师字字珠玑,教给我们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从自身的例子让我们感受到心理辅导对孩子成长的意义,真的是心情好,干啥都高效率。扬州大学周春开教授以生命的思考为切入点,强调了“育人先于育才”。心理学研究生导师孔维民告诉大家如何通过改变自身的身体意念来增进体态,控制情绪,重塑健康心理。孔老师幽默的语言,高雅的审美眼光更是让我深深折服,永远也忘不了他的话:“笑的时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那就是最美的美女。”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的脸上常挂笑容,在笑的时候能够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争取也能做一回美女。

两天的培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班主任尚丽丽老师挂在嘴边的五个字“我是幸运的”,这五个字折射出尚老师感恩的情怀,乐观的生活态度。于我而言,尚老师更像是亲切的大姐姐,她满面春风的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工作历程以及育儿经验,朴实的语言似动听的音乐,让我如痴如醉。分享的过程,尚老师总会说“我是幸运的”,“我真的很幸运”,这得多么阳光的心态,豁达的胸怀。难怪她的儿子女儿都如此优秀,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散发着人格魅力的妈妈。有人说:“事上最难的职业就是做好一个母亲”,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的困惑,但如果我时刻能够保持尚老师这样的心情,这样感恩的情怀,风雨路上也充满欢声笑语!

夜已深,爱无眠,感恩这一次有意义的培训。耳畔时刻回响着尚老师的那句话“我是幸运的”,能听到你们的讲座,跟着你们学习,我也是幸运的。

相信《教育随笔:谦让是美德》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