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这5个时刻

06-30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这5个时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这5个时刻

01

你给他全部关注的时候

实际上,这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质量陪伴。每位父母都认为自己足够爱孩子,为他努力工作、加班奋战,累趴了还要陪他玩游戏…但在孩子心里,也许情况并非如此。

我无数次看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孩子在一边玩,大人在一边打电话或和其他人聊天,以至于孩子反复重复一个问题却毫无回应。要知道,孩子是很聪明的,陪伴时你是否专心、专注,他一目了然,而如果我们老是以散漫的状态陪孩子,他只会感受到你的敷衍和应付,而不是爱与关注,又怎么能记住呢?

想起一句话“你能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就是你的时间。因为给了时间,就等于给了你永远拿不回来的一部分生命。”

其实,孩子只希望父母跟他在一起的时间能真正属于他自己,你的眼里只有他,他的眼里也只有你,彼此享受这个"身心在一起"的美好时分。

02

你让他感到安全的时候

“孩子会记住你在床边为他们驱赶‘怪物’后的安稳,或在噩梦之后拥抱他们的安心。但同样,也会记得你脾气变得像怪兽一样让他们担心恐惧的时候。”

孩子的世界里,总有许多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害怕打雷,别简单的丢一句,“打雷没什么可怕的,胆小鬼才怕呢!”,但其实越这样,孩子就越惊恐不安。当然,也不能和孩子一样害怕,抱在一起痛哭或躲在门缝里……

这时的正确做法是保持心绪平和,让孩子知道有爸爸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怕。或是体会他的感受,告诉他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害怕打雷,长大后就不怕了。如果你还是个学霸,不如给他科普一下雷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楼顶的避雷针如何保护我们的安全…当他明白雷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哪些情况下不会带来危险时,整个恐惧警报就解除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孩子需要克服的外界恐惧已经够多了,你就别再时不时变成一头怪兽增添恐惧气氛了。

03

你和另一半相处的时候

“孩子会记得父母相处的很多细节,无论是亲昵甜蜜还是争执吵闹。”

从生理上讲,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他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这超越了对一切事物的渴望。

心理学家说,如果夫妻双方老是把另一半的缺点挂在嘴边,那么孩子反而容易养成这些缺点。

相反,当我们称赞或尊重对方的优点时,孩子也会往好的信息方面去连接。

04

你的肯定和批评

你对孩子的评价,会象种子一样深埋在孩子的心里,就像《时代》说的那样,“孩子的心像水泥,早期的印象会固化一辈子,在成年后,即使花数倍的精力,也不见得能修正过来。”也就是说,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我们肯定或批评他们会记很久、很久、很久。

从现在开始,在每次话到嘴边时,稍加思索吧!记住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而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做对的事情。

05

你的家庭传统

“孩子们都喜欢不期而至的惊喜,但对可预测的、能期盼的家庭活动更是记忆深刻。”

其实,家庭传统不一定是盛大的节日,但也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它可以是每周日去祖母家吃晚餐,每年一次的徒步旅行,爸爸生日时必做的一道菜等等。

而孩子对这些家庭传统的记忆超出我们的想象,记得我们家从前年开始,在圣诞节会和孩子一起玩一个自制的家庭游戏,今年因为有别的安排就忘了。但之后某天孩子突然说,“啊!我们今年圣诞节没玩那个游戏,那可是我们家的传统啊!”

所以不要小看了家庭传统对孩子的影响,至少,这会成为他美好的童年记忆之一,也会让他长大后想家时回味不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读懂这5个法则,瞬间提升父母的情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情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五个提高父母情商以此更好的教育孩子的五个方法吧!

01、晕轮法则

白天的时候,为什么看不到星星和月亮呢?难道它们真的“下山”了吗?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妈妈都知道答案,那就是:白天太阳的光芒过于强烈,掩盖住了光亮微弱的星星和月亮。

这个自然现象,在心理学中被推演为“晕轮法则”,也叫“光环效应”,深层含义是: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一特征形成好的或者坏的印象后,我们会根据这一印象,来推测这个人的其他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喜欢一个人,就觉得这个人浑身都是优点,即便有缺点我们也会包容;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就觉得这个人横竖不顺眼,即便有优点我们也会忽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几乎每位家长都会被“晕轮法则”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我们对孩子的爱,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当自家孩子跟小朋友发生了争执,眼泪汪汪地跑来向你求助,大多数家长都会下意识地选择袒护自己的孩子。即便明知是自家孩子先挑的事儿,家长们也会找理由说服自己:“护犊子是父母的天性”。

但是,幼年时期是孩子建立“是非观”最关键的时候,我们无原则的袒护,往往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骄横。

(2)成绩,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孩子的评价。面对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90%的家长会忽略他在性格、生活习惯方面的小毛病,觉得这不太重要;而面对一个成绩差的孩子时,90%的家长又会忽略他在性格、兴趣爱好上的优点,认为孩子将来肯定没出息。

但是,成绩给孩子带来的优势,一般只持续到高中。当孩子进入大学,以及开始工作后,成绩的影响会越来越弱,而性格、人品、习惯却在接下来的人生中越来越重要!

02、手表法则

你有一块手表,上面显示12点整,别人问你时间时,你随口就能说出;如果你有两块手表,一块显示12点5分,一块显示12点45分,别人问你时间时,你就会犹豫了。

这个现象到了心理学上,被称为“手表法则”,深层含义是:拥有更多的选择,有时候不但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干扰我们的思考,让我们的学习、生活陷入混乱。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手表法则”的2个陷阱是:

(1)太多的玩具,会破坏幼儿的注意力。

不知道父母们注意到没有:当你给孩子一两个玩具的时候,孩子往往能坐在那里,自言自语、嘟嘟囔囔地玩一上午;

当你给孩子一大堆玩具的时候,孩子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拿拿那个,反而玩不了多长时间,还老会跑去烦你,这其就是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被破坏了。

如果不加以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还会持续到小学阶段,导致孩子上课走神,写作业时坐不住。

(2)教育观念不统一,让孩子越来越难管教

在很多老人帮带娃的家庭里,经常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孩子犯错了,妈妈正批评着呢,奶奶在旁边说“孩子又不是故意的,这么凶他干嘛,多可怜呀”。结果孩子转身扑到奶奶怀里,委屈地哇哇大哭,还嘟囔着“坏妈妈,坏妈妈”……

如果一个家庭中观念不统一,再好的教育方法都是无效的。

03、破窗效应

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一栋无人居住房子破了一扇窗户,如果不及时修补的话,这栋房子的其他窗户玻璃也会被人打碎,甚至还有人跑到里面大小便。

一条很干净的街道,人们是不好意思扔垃圾的。如果哪天有人随手了垃圾,并且没有及时清扫,过不了多久,街道上就会到处是垃圾。

一面洁白、干净的墙,如果被人拍了一个脏手印,那过不了多久,这面墙就会被人涂画得乱七八糟……

这些现象,在犯罪心理学中统称为“破窗效应”,深层含义是: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果放任存在,很可能会越积越多,最终变得难以收拾。

在家庭教育中,“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好比是一座高大漂亮的房子;而家长身上的坏习惯、不良情绪,就是房子上的“破窗户”。如果家长放任自己的坏习惯、坏情绪而不加收敛的话,孩子早晚也会变成这样。

04、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听牧师的募捐演说。刚开始的时候,马克·吐温感觉牧师讲得很好,决定捐一大笔钱;10分钟后,牧师竟然还没讲完,马克·吐温不耐烦了,决定只捐点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啰嗦,马克·吐温决定不捐了……1小时候,牧师终于啰嗦完了,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但没捐钱,还从偷走了2美元。

这就是“超限效应”,深层内涵就是:当我们给一个人施加的刺激过强、压力过大时,这个人的内心就会变得烦躁、叛逆。

也就是说,你的话越啰嗦越没有说服力!

“超限效应”给家长们启示是:过犹不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说得太多、太重。

当你对孩子的批评简单直白、直戳要点时,对孩子是有一定威慑力的。但是,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解气,继续叨叨下去的话,本来已经准备去改正的孩子内心就会慢慢变得烦躁,最终跟你顶起嘴来。

05、鱼缸法则

“家长必读课堂”的民哲老师,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家公司的鱼缸里养了几条小鱼,都好几年了也没见长大,大家都觉得这种鱼就是长不大的品种。一天,有人不小心把鱼缸打碎了,只好暂时把小鱼捡起来,扔到门外的大水池子里。

几个月后人们发现,池子里的小鱼竟然比原来长大了好几倍,再买原来的鱼缸的话,根本装不下了。原来,这种鱼不是长不大,只不过是鱼缸里的环境不允许它们长大。

这就是“鱼缸法则”,深层内涵就是:一个人要想成长,必须要有充足的空间。

“鱼缸法则”给我们家长的启示就是:少替孩子做他份内的事,给孩子留出成长的空间。

身为家长,我们有时挺矛盾的:孩子小的时候,怕孩子累着,总喜欢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包括喂饭、洗袜子、整理玩具、整理书包,甚至记作业;可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我们又很生气,都这么大的人了,连个袜子都不会洗,连书桌都不知道整理……

其实,孩子能做的事一共就那么些,你替孩子做了90%,那么孩子就剩10%可做,也就只有10%的成长空间;你只替孩子做30%,那孩子就有70%的事可做,就有70%的成长空间。

育儿:家长要时刻记住自身的责任


育儿:家长要时刻记住自身的责任最近经常看新闻,听说某某少年又成谜于电脑了,某某少年有打架斗殴了,某某小孩又因为没人看护跑到什么地方出了事故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家长没有尽到责任。

有时候我在想,家长的责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孩子大了,已经有手有脚,也有自己的思想了,不能什么都是家长的责任吧,而且家长根本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很多家长其实都是一心都是为了孩子,不管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可是经常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冷言冷语,做家长的也无可奈何啊。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是不是家长的责任呢,当然是,家长的责任不是当时看见或者管好孩子或者制止孩子做什么,而是从小要好好教育孩子,在他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跟孩子讲道理,有什么孩子不懂的或者做错了的,要及时帮助孩子给纠正,让他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有些家长不懂得如何跟孩子沟通,孩子一旦做错了,直接就破口大骂,有点甚至是抬手就打,总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想法,觉得打了后孩子就一定会改,就会知道错了,岂不知孩子反而会更叛逆了,以后家长想要说什么话或者想跟孩子沟通都困难了。有些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出了事情就怪这个怪那个,功劳全在自己身上,错误全是别人的,这样的孩子以后看了父母这样的反应也跟着就成了这样的人,一旦学习不好,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会找理由给自己开脱。

我也经常反复的问自己:说的这些你都做到了吗?还是只是说说而已,自己的孩子又成了什么样子的呢?我承认,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没有做到,孩子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玩的,经常来找我陪她玩,可是我也会找借口不去陪孩子,总觉得应该让孩子独立,或者什么的来拒绝孩子。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都要用一颗冷静的心去对待孩子,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如何做人才是父母亲最大的责任

爸妈这5个舍得 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多父母会觉得哪有什么不舍得的,只要是对孩子好的,哪怕是砸锅卖铁,也会尽量满足孩子。但“舍得”这件事,可不光是物质上的,家长舍得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满足,才是对孩子最有用的。

1、舍得花

在给孩子花钱这件事上,不是花的越多越好,而是要花到“刀刃”上。也就是说,家长平时可以认真观察一下孩子,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把钱花在孩子的兴趣上。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看书,那就可以多给孩子买一些内容优质的经典图书,不仅奠定了孩子的语文功底,还培养了孩子的文人气质。

总之,在孩子的兴趣上,家长一定要舍得花钱,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比给孩子报辅导班来的实惠有用的多。

2、舍得陪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有多少家长不舍得把时间用在孩子身上。还不如有时间就去多赚点钱,以求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不是更好吗?可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啊。

有多少家庭富裕的孩子,因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拿着父母给的钱肆意挥霍,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成天叫嚷着自己是“没有家的孩子”。等到他们的父母意识到孩子走入歧途后,企图挽救时才发现,自己一直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待遇,却没想到孩子是那么的恨自己。

其实,陪伴不是指家长要无时无刻的待在孩子身边,而是指当孩子有需要时,你能够在身边。比如孩子问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回答;学校有活动时,家长尽量去参加……

舍得付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舍得夸

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时会互相“意思一下“的说:“哎呀,你们家孩子长得真好看,学习又那么好,不像我家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学习也不如你家孩子好。”……其实家长可能也就是嘴上说一说,心里还是觉得自家孩子最好。但孩子哪里分得清大人的意思啊,听的多了,很可能就把大人的话当成了一种暗示,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

所以,在外人面前,给孩子留点“面子”,不要一味地贬损孩子,对于孩子的长处,请不要吝啬你的夸赞,这样会给孩子带去非常大的鼓励。

记住:要当众夸,背后骂。

4、舍得说

这里的“说”不是指说教,而是沟通。当孩子大一点有了自己的心事的时候,如果家长不仔细留意孩子的变化,孩子很容易封闭自己,朝着自己认为的很可能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家长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口吻,询问一下孩子今天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孩子说出心事。但无论孩子说出了什么,家长都不要嘲笑或指责,要尽量的去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愿意跟你继续说真话。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相当重要!

5、舍得放

大人放手了,孩子才能动手。目前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以至于生活中的洗衣、叠被等基本技能,通通替孩子包办了。这样又怎么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家长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身边的一些小事,比如自己擦嘴、擦鼻涕、穿衣服等,也能给孩子创造很好的锻炼机会,让孩子一步步学会独立。而且,只要孩子愿意做,家长就应该给予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永远只是个建议者,当真正需要做决定时,选择权还得在孩子手里。

父母应该努力扮演好这4个角色


为人父人母的都希望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所谓的良好生活环境往往都是指物质方面的,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 请最好的老师,只要在父母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都会毫无保留的满足孩子。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们重点做好以下4个角色。

守护者——照顾好孩子但是不能插手过多

作为孩子的守护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在这里说的照顾并不是事事代劳。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遇到了一点困难就忍不住插手,这样其实是让孩子错失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这里并不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对这件事情的难度有一个简单的评估,如果确实是孩子自己无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导。

伯乐——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

当今社会孩子成绩优秀并不算的什么优势,还要让孩子有特长。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的特质,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特质,并且把这个变成孩子的优势。家长可以每天都表扬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自信,这样孩子们会变得更加优秀,但是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让孩子觉得大人表扬只是一种敷衍。

导师—— 给孩子生活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再做孩子的导师之前,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导师不能过于武断,不要觉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权威,就给孩子立规矩、定条件,我们就是给孩子提供建议的,和孩子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才能听进去大人的建议。

伙伴——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路上的烦恼

大人也有小时候,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呢?孩子也需要一个成长的伙伴和他一起分担成长中的烦恼。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伙伴,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面对,共同商讨应对策略。

父母的这5种冷暴力会对孩子造成一万点伤害


冷暴力,顾名思义是一种用冷漠,冷淡对人施以精神暴力的一种。在婚姻关系中,冷暴力的危害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人说冷暴力比一般暴力对人的伤害还要大。

其实冷暴力不仅仅存在于婚姻关系,在亲子关系中也常常存在,很多时候家长情不自禁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冷暴力,并且这种冷暴力将对孩子产生致命的伤害!

我们统计了以下5种最容易发生在家长身上的冷暴力方式,并分析了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列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对各位粑粑麻麻们有帮助!

一、你很忙,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上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无意的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正确做法: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这样回应: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稍后来陪你,好吗?

爸爸/妈妈有点手头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吗?

请注意,回应孩子的时候请看着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二、你正在生孩子的气的时候,孩子呼唤你的时候,你不想理他,想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孩子淘气,犯错后,爸爸妈妈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选择故意拒绝应答孩子,以示惩罚。

不良后果: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无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为产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正确做法: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的对孩子说,因为你刚才的错误,我很生气,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道歉获得我的原谅,在获得我的原谅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会。

三、当你带着情绪与孩子相处,对于孩子提出的建议响应不热情或者干脆拒绝

不良后果:孩子无从了解你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会归结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爱自己,从而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和内疚的感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忘记其他与孩子无关的不良情绪,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全情投入到与孩子的活动中,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并且及时赞扬孩子的奇思妙想。

四、表面与与孩子玩耍,陪伴孩子,其实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会处于这种状态,看着电视,低头看着手机,看起来在陪伴孩子,实际上是心不在焉的应付孩子。

不良后果:孩子会模仿这种心猿意马的做事方式,导致专注力下降,影响学习,并且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正确做法: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诉孩子现在有点事情,稍后来陪他获得孩子的理解。

五、孩子犯错后向爸爸妈妈道歉,爸爸妈妈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没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

不良后果: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够认识错误,并且能够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自尊心很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出积极响应,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响应,告诉孩子犯错就改是很好的行为,能够用勇于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对孩子做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因此还请爸爸妈妈,改变自己日常中的冷暴力行为,阳光,积极,正面,专注的陪伴和引导孩子!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增进亲子关系的5个关键时刻

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时间时间有效增进亲子关系?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个增进亲子关系的“黄金时间”。

孩子起床前——“薄荷时间”

迪迪是个公认的“快乐小天使”,妈妈说,她的育儿秘诀中有一条是:一天之计在于晨。

迪迪妈妈不会像有些妈妈那样,早上总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从床上揪起来,她强调,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新鲜空气、音乐、拥抱和问候、还有——“画个梦”。

要想孩子一天有个好心情,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谓“薄荷时间”就是要让孩子起床前的时间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悦。

做法是:

1、为孩子在睁开眼睛到起床之间预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

2、营造一个适宜环境,让孩子自然地醒来。比如: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放上令人愉快的轻音乐;轻轻摩挲孩子的头顶(据证实,这有助于人自然醒来)。

3、给孩子美好的问候。当孩子睁开眼睛时送上快乐的问候:宝贝,早上好!再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4、让孩子画画梦。问问孩子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给孩子纸笔把梦画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梦。透过孩子画的梦,妈妈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导。

如此几步下来,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准备。

从外面回到家时——“奶油时间”

快下班了,小梅边收拾东西边抱怨,想到回家头就大,一进门看见的就是早上匆匆离家时留下的乱糟糟场面,桌子上是没收拾的碗筷,卫生间里是一大堆脏衣服,小家伙还会缠上来要吃要喝要陪着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听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说,那是因为你家缺少个“奶油时间”。

“奶油时间”指的是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从外面赶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用来放松和调整,这段时间就应该像奶油那样松松软软,令人舒适自在。

事实上,每个人在进入房间时,都会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欢迎,这会对人之后的心情产生微秒的影响。

当孩子回到家时,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连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评,“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这么脏!”“今天在幼儿园调皮了没有?”“快把你的脏手洗干净,做作业去。”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欢快的欢迎,是热烈的拥抱,是平静、耐心地听他说说白天发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也许很想先冲个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这会儿问东问西、索要礼物。

所以,和孩子约定,为每个从外面赶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软软的“奶油时间”吧!

1、送上热情的欢迎,也许是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双拖鞋或一杯热茶。

2、让他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孩子入睡前——“蜜糖时间”

以前,让佳佳上床睡觉是让妈妈很头疼的事。佳佳要么没完没了地要妈妈讲故事,要么就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地折腾。眼看着时间越来越晚,佳佳还毫无睡意,妈妈就可能忍不住了,大声“吼”她两句,结果常是佳佳脸上挂着泪水委屈地入睡。

后来,妈妈改变了策略。讲了事先说好的三个故事后,她就温柔地搂着佳佳,轻轻地抚摸着她,说,和妈妈聊聊天吧。于是,母女俩就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来了,无论佳佳说什么,妈妈都很认真地聆听和回应。有时候,妈妈也会给佳佳做全身按摩,边按摩边轻声细语地说些甜言蜜语:佳佳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爱佳佳,佳佳也爱妈妈,佳佳是个快乐的小姑娘……现在,佳佳是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寝时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两方都会受挫。孩子希望尽可能晚睡,而父母则巴不得孩子尽快睡觉。结果就免不了“战火纷飞”。

可是,如果让入睡前成为一天中的一个特殊时段,在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和妈妈或爸爸“单独在一起”,说些亲密无间的话,那么孩子就会盼望就寝时间的到来了。

“蜜糖时间”,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时间和孩子“谈情说爱”,让亲密的感觉成为调和亲子关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应很认真地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跟父母分享他的担忧、希望和心愿。而充满爱意的拥抱、亲吻和抚摸缓解了孩子的不安,让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满足,平静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

我和孩子有个约会——“黄金时间”

6岁的冬冬喜欢玩电脑游戏“古墓丽影”,妈妈也喜欢,但是妈妈平时是不允许冬冬玩的。其实,冬冬自己一个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戏中有意营造出的那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冬冬总是盼着周末的到来,因为妈妈和他有个约定,再忙,妈妈都会抽出40分钟的时间,和儿子相约在电脑旁,并肩作战,杀它个畅酣淋漓。

妈妈心里偷乐,自从有了这样的“黄金时间”后,冬冬和妈妈更亲了,也更听妈妈的话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欢的活动,的确是非常能够增进亲子感情的。那么,“黄金时间”怎么安排呢?

1、挑选活动:尽可能列出父母与孩子喜欢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这些活动必须能够在30~40分钟内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钱。由孩子挑选出其中他最喜欢的10~12项。比如:

去公园散步、一起骑车去兜风(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孩子骑童车)、放风筝、拼图、下棋、玩电脑游戏、做蛋糕等等。

2、订下“约会”

双方预约好每次“黄金时间”的日子、时间(每周应有1次以上),在日历上标示清楚。家长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的约会,不可随意失约。当然如有紧急情况,可以向孩子说明,改期进行。

3、做半小时完美家长

平时,我们很难做到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是恰当的,对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粗心、急躁甚至发火总是难免。在每周一两次的“黄金时间”里,我们不妨要求自己尽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赞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细心”“呵,你的腿越来越有劲了”“你真会动脑筋”。

多保持身体的亲近,拥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握住孩子的手、亲吻孩子的脸。

尽量避免质问、命令和批评。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点”“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亲子关系亮红灯了——“太空时间”

上个星期天,调皮的当当不小心弄断了爸爸手机上的天线,爸爸那几天正为工作上的事心烦,当时就控制不住火气,狠狠地打了当当的小屁股。从那以后,爸爸就发现当当开始躲着他了,在他面前总显得畏缩、生分。爸爸真怀念以前回到家时,当当像只欢快的小狗一样迎上来的可爱模样。他心里明白,是那顿打伤了当当的心。怎么办呢?

琢磨了几天后,爸爸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天他回家时带回了一大一小两个头盔,有些像航天员戴的那种。“小太空迷”当当立刻眼睛发亮,爸爸趁机说,当当,我们玩“上太空”的游戏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这个诱惑。于是,爸爸给自己和当当都戴上了头盔,然后在沙发上(权当航天火箭)坐好,说,5、4、3、2、1,点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现在我们在高高的太空上,我们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孩子和他的爸爸(当当爸爸把那天发生的事情描述了出来,鼓励当当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则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表达关怀、支持和爱)……这次游戏后,当当和爸爸的关系又恢复到以前那样亲密了。

“太空时间”利用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抽离法”,让家长和孩子在这段时间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或情绪都抛开,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无拘束地说出心里的话。

在“太空时间”里,亲子双方都要遵守一些规则:不说气人的话、不翻老帐,而要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情感需要,说说大家在一起时的快乐,一起做过的开心事。

这个时间魔法在挽救危机关系时很有效,夫妻之间也可以使用。

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5个技巧


爱的表达,不必是随时随地口口声声“宝贝,我爱你”,这对一些人,特别是父亲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其实,表达对孩子的爱,方式不止一种,也不仅仅是说出来。不妨试试以下五种方式,用它们也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爱”。 

1.由衷地欣赏孩子

不说“我爱你”,还是有别的很多东西可以说,特别是在特定场景之下:孩子拼装成了一个乐高小汽车,“秀”给你看,对他说:“真棒!”或者“太好了!”早上起来孩子自己把衣服穿上了,也可以对他说:“真乖!越来越能干了!”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并非很好,甚至被老师批评,但是,请您告诉他:“没事,在我看来你是最棒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棒!”

不是要让你做“父母拉拉队”没完没了地赞美夸奖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感到你的关注和重视。等孩子慢慢长大懂事,他自然也会明白你的赞美其实是对自己的“爱”和鼓励。他会由衷地感谢父母对自己的赞许,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爱。

2.对孩子热衷的事情表示欣赏和理解

这会让孩子格外自信和满足。即使他要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不是你的水准,但如果每次看到灰太狼孩子都会兴奋地跳起来的话,你不妨想一下,其实你已经找到一个能和孩子走得更近、聊得更多的话题了,这多好啊。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和话题,你们的关系慢慢变得亲密,只要你善于引导,说不定能激发孩子将喜欢的事做出大成就来呢!

哪怕只是和孩子“套近乎”,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到不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年纪,那时他就会明白,儿时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陪着自己看那些“幼稚”的东西,那是因为“爱”!

3.给孩子你的时间

这是最宝贵的东西。给他一段全心全意的时间,不必兴师动众地去动物园、科学馆之类的,一起念本书、搭搭积木、帮他吹气球、修理他的小汽车,就可以让孩子满足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了。有父母坐在旁边响应自己的需要,看自己做事情,还有比这更能让人觉得被爱包围的吗?

跟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周末的时候,陪他一起看碟,为大雄和哆啦A梦的穿越时空的游历喝彩,或者跟他一起游戏,让他们觉得你虽然不得不去工作,但却真心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格外有价值。

4.给孩子礼物

你不想让孩子养成随时讨要礼物的习惯,但时不时地给他一个小惊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在他表现不错的时候。不必都是玩具,今天能多吃一块糖果、能多要求和你玩一个小时、能开着灯睡觉都是“礼物”,哪怕是麦当劳里的儿童餐附赠玩具,带给孩子,孩子也会高兴的。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可以让他挑选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平时你是限制他喝饮料的,那么此时允许他选上一瓶花里胡哨的酸奶饮料,他一定会喜出望外。

给孩子的礼物不必是昂贵的,300元的遥控汽车和几块钱一个的扭蛋带来的快乐是相差无几的,关键是礼物的出处是你,而礼物源于“爱”。

5.充分体谅孩子的感受

孩子摔倒了,虽然不必每次都急着去把他扶起来,但在他确实摔痛了的时候,去帮助他一下,抱抱他,关切却不过分地问他:“痛吗?摔哪里了?”远较“宝宝自己爬起来,你要做个坚强的人”有人情味。因为孩子摔跤了,甚至摔哭了,一定是痛的,你说“不痛爬起来”,虽然意在鼓励孩子坚强独立,但却否认了孩子的真实感觉,孩子一定会反感的:我明明痛啊!妈妈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在乎我?

必要的关心和关爱,其实可以让孩子更快地止住哭泣,并坚强起来:因为他的情感已经得到了承认,他知道你的疼惜,也会用自己的坚强来回报你。

父母这八做法让孩子成绩差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

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做法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点都不用你操心,你对他考中学、考大学一点忧虑都没有,对孩子的未来一点忧虑都没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么才能说你的家教合格的。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做出如下改变:

一、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以下八种家教方法:

1.唠叨式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4.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5.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

6.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7.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8.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二、家长的微笑和常识胜过一切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体会,孩子对你的一句赞赏常常十分感动。你用微笑与孩子交流,孩子的心情就会舒畅;你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孩子就会充满信心和力量。当然,微笑面对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式、放纵式的教育方式也是错误的。微笑面对孩子,就是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是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来关心孩子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

喜欢《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这5个时刻》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