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分享属于幼儿社会领域方面的交往能力,对于4-5岁的中班幼儿来说,是应该有足够的交流分享合作经验,甚至要能够主动寻求合作,愿意分享等等。其实有时候,合作就是从简单的寻求帮助开始,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发出邀请,希望得到帮助的回应。而被需求者愿意给予帮助,能够友好合作。为此,教师特添加了必须要合作才能进行的区域玩具,以期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幼儿问题意识的萌发。
在区域添加玩具中,“跳舞毯”以及“交通规则棋”为合作游戏。“跳舞毯”为一名幼儿提问10以内加减法,另一幼儿计算出答案后跳到相应数字上,一段时间后进行互换。“交通规则棋”两枚棋子一个骰子,分别掷骰子后,执棋子走相应步数然后根据相应交通标志进行调整。
一次区域活动中,进行“跳舞毯”的两名幼儿在友好合作。出题的孩子轻声按照卡片上的题目念着,答题的幼儿在计算跳到相应数字。其中有一题计算错误,出题的幼儿翻过卡片查看了答案后,说:“不对,你再算一遍。”答题的幼儿又想了想,进行了二次计算。出题的幼儿说:“这次算对啦。”又玩了一会后,答题的幼儿主动说:“我们交换吧,这次你来答题。”他们进行了互换,又开始了游戏。
“交通规则棋”处,两名幼儿轮流制骰子,一名幼儿总是碰见“交通规则”中“停止一次”或是“退后2步”等等,他有点不耐烦。他主动与对方商量寻求解决方法。他希望按照步数,从停止点的下一格出发。进行友好协商后,另一名幼儿同意了。
有些时候,材料的添加可以从主观上促进幼儿想要进行合作、分享等社会性交往的欲望,让幼儿在交流探讨等活动中激发其问题意识的产生和表达。
教育随笔:小小合作,大大惊喜
今天的活动,孩子们在了解各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之后,用自己带来的材料,相互合作,完成交通工具的手工制作。制作的方式是幼儿自己找同伴,相互合作来完成。今天的活动虽然是一个美工活动,但是其中也发展并锻炼了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正印证了《指南》“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点。其实,我们班上的孩子之前也有接触过需要合作来完成的任务,但是像今天这样的制作手工的任务并不多。因为做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材料是昨天才发的通知,所以今天有些幼儿并没有带来。正好在备课的时候,是想要要求孩子们合作完成制作的,所以,在活动中,我请一组上的幼儿,把带来的材料统统放在桌面上,一起用这些材料。不知做到了“合作”,还进一步理解了“分享”。
开始制作的时候,孩子们并没有着急制作,而是先讨论,想要做什么?需要用到哪些材料?人员之间如何分工?谁负责剪纸,谁负责黏贴?都一一商量好之后,才开始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没有争吵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也没有小朋友跑过来向我告状,要我帮忙。最后展示出来的作品给了我满满的惊喜与感动,每一件作品都创意无限。虽然有些粗糙,虽然不完美,但却是最真实的作品。现将本次活动的感想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感受与欣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指南》在艺术领域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成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今天的主角——交通工具,是我们幼儿很熟悉的事物了。我们每天都要乘坐交通工具来园读书,平时在路上走,也会看到各类交通工具,更别说出去玩了,会乘坐到很少见的交通工具。有人不禁要问了,这些交通工具有美的地方吗?那是当然了。只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够发现这些交通工具独具一格的地方。在活动第一环节的时候,我做了一个ppt,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交通工具,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工具分别像什么?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最喜欢哪个交通工具,为什么?通过观察与讨论,孩子们发现了很多细微的,平时不大会注意的地方。比如,车灯的形状,轮胎的花纹,车窗的大小等等。在感受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打下发展想象力的良好基础。
二、表现与创造,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指南》艺术子领域【2-1-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象。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天,我请孩子们帮忙,共同收集材料,可以是小罐子,小盒子或者是空瓶子、瓶盖等。已经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了,孩子们对收集材料这一方面非常熟悉,都能按照要求收集起来。看似普通的材料,平时用完我们就扔的“废品”,在一双双小手的“魔力”下,组合出各种有创意的作品来。在制作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辅助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还运用到了画、折、剪、黏贴等多种手段,经过反复的对比、剪贴,最后才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指南》建议我们,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在今天的创作过程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另外,我觉得,“不过多干预幼儿”的前提是,教师的事先引导一定要准确。就像我刚才提到了,在活动前,告诉幼儿,今天的作品是要找同伴合作完成的。那么在开始制作前,幼儿就会和同伴协商制作时的事项。当幼儿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的制作就会很顺利,遇到难题也会同伴之间商量解决,不用再一遍遍的找老师帮忙。今天,幼儿完成的作品,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很多新奇的想法惊艳到了我。我由衷的觉得,孩子们小小的内心隐藏着大大的能量,教师只要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他们就会爆发自己的小宇宙,给我们好看的!
教育随笔:分享的快乐
早晨,左左带来了一本走迷宫书,色彩丰富,内容生动有趣。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不禁说了一句:“左左,你这本书真好看!”左左笑咪咪地告诉我:“这本书是我妈妈给我买的。”说完就得意的将书揣在了怀里,生怕被周围的小朋友碰坏了。这时,有几个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说:“哇,走迷宫书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样吗?”“左左,给我看一下好不好?”“给我看,给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给你们看。”左左毫不犹豫的回答。东东又问道:“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这是我的书呀,我不给你看。”这时,东东向我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左左,你和东东坐到一起,你来翻书,让东东在旁边看,这样可以吗?”“不行,他要看可以让他妈妈买”见左左非常的固执,小朋友便扫兴的离开了。看着左左那小气的样子,我暗暗在想引导他的办法。
午餐过后,刚吃完饭的左左拿着小椅子朝我兴冲冲的走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知道左左最喜欢玩橡皮泥了,就连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怀里。果然,左左一走过来就向我来要橡皮泥。于是,我说:“今天我要给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左左一下子愣住了,不响。这时,刚好东东也来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说:“东东每次拿玩具来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师也和你分享,给你一盒橡皮泥玩”。接着,我给了他一个。站在一边的左左看见后,连忙说:“老师,我给你和小朋友看我的书,你也给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听到他的话我高兴的回答道。
下午放学,离爸爸妈妈来接还有五六分钟的时候,我看见左左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妈妈来接。还主动的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扬他:“左左,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欢你!”我看见,左左的小脸笑得更甜了,说:“老师,我下次还要带书来给小朋友看,还要带玩具,也给小朋友玩”我看着左左,不由自主的笑了。
左左的性格很内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跃,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这次的分享行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原来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一起走迷宫,一起玩。现在的教室里总是能看到左左和小朋友快乐的身影。从左左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乐。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在家里被几个人围着转,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际关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书、零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可独霸一方。而到了幼儿园里,大家谁都不让谁,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玩,没有分享的意识。像左左这样的孩子很多,作为老师,我们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意识,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共享的品质。循序渐进,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建立自觉的分享意识。
当左左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用另一个方法,让他体验到了“不分享”与“分享”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与小朋友分享吗?”“如果你能够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最终,“分享”的快乐战胜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过具体事实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左左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时候,我及时表扬了左左,后来的几天,左左只要有玩具、图片带来,都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左左的妈妈告诉我,“左左最近老是挂念着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东西就想带到幼儿园来,给小朋友看,而且回来还会把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讲给我听,说要和我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懂事了,也更开朗了。我真是很高兴!”当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良好情绪,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是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精心设计墙饰,营造合作氛围
幼儿学习的无意识性和模仿性极强,他们容易从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教师应通过创设环境和有效利用环境,来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园的墙饰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变化多样、贴近幼儿等特点,对幼儿具有直接的教育影响。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墙饰,使其蕴含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价值。比如,教师可以用拟人化的手法布置有关介绍人体消化器官的墙饰,让幼儿懂得每一消化器官各有各的功能,正是各个器官的相互配合,我们的身体才得以保持健康。教师也可以以合作为主题,把幼儿合作完成的作品贴在墙上,使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教师还可以把生活中幼儿与同伴合作、互相帮助的情景拍摄下来,布置成主题墙,从而调动幼儿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的合作需求
在游戏中,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幼儿为了共同的兴趣,往往不需要商量、计划就会自发地产生合作行为,从而逐渐萌发合作的意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大班游戏“超市”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超市马上就要开张了,可是里面的物品还没有准备好,架子没有搭,物品没有分类。老板很着急,想请小朋友帮忙布置超市,但是一个小朋友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合作的需要和意识。由于布置超市需要搭四个区的货架,把杂乱无章的物品分成四类。并把物品放在搭好的货架上。因此,教师提出了活动的两种任务: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利用准备好的器材搭建货架,并把属于自己区域的物品摆在货架上;由于搭建货架的材料比较重,而且有些“货物”不是一个幼儿能够搬动的,需要小组成员分工与协作。通过这样的游戏,幼儿逐渐认识到了合作的好处,从而萌发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巧妙利用材料,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活动材料达到促进幼儿合作的目的。
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减少活动所需的材料,促使幼儿与同伴共享资源、互相帮助,从而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小班综合活动“小白兔拔萝卜”中。教师以“兔妈妈领着小白兔去地里拔萝卜”的情景导入活动。出发前,兔妈妈发现家里只剩下8只篮子了,可是现在有16个兔宝宝,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幼儿一致认为需要两个好朋友合用一只篮子。教师便让幼儿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手拉手去地里拔萝卜。活动中,由于幼儿要与同伴合用一只篮子,他们不得不围绕“装多少萝卜”“怎么装萝卜”“怎么把装满萝卜的篮子抬回家”等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促进幼儿合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又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化装游戏”中,教师以开化装舞会的情景导人活动。教师准备了画笔,但是没有准备化妆镜。活动中,有的幼儿发现了这一问题,教师便启发幼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幼儿决定小伙伴之间互相帮着化装。教师便把幼儿分为2人一组,让幼儿在同伴脸上作画。在本案例中,由于缺乏镜子这一化装必需品,幼儿间不得不互相帮助。幼儿围绕“谁先画,谁后画”“你想要把什么画在你脸上”“我想在你脸上画什么”等问题进行协商,同伴合作行为也就自然产生了。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给特定角色分发特定材料,使每个小组成员只占有完成小组任务所需的一部分材料,以资源的相互依赖来促使幼儿间合作行为的发生。这是一种把资源互赖和角色分工相结合来促进幼儿合作的方法。比如,在手工活动中,给负责裁剪的幼儿发剪刀、尺子,给负责粘贴的幼儿发胶水、胶布,给负责涂色的幼儿发颜料和画笔,通过发放特定的活动材料使幼儿明确自己的任务。每个幼儿只拥有活动所需的一部分材料,资源的相互依赖使得幼儿要想完成任务必须与同伴进行分工、分享、合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间合作行为的发生。
二、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幼儿合作学习中所需的合作技能主要有协商、理解他人、互相帮助、道歉、感谢、低声讲话、耐心等候等。这些技能能从不同侧面保障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培养的某项技能,并找出该技能的具体行为表现,然后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下面重点介绍两种合作技能的培养。
1.提高协商能力
协商对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经常要面临分配角色、共享资源等任务,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协商,就会发生冲突,无法有效地完成合作任务,从而降低活动的效率。有的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在发现幼儿间发生冲突时,总会介入进行协调,替幼儿做决定,而不会巧妙地提醒幼儿自己协商解决。幼儿因为没有协商的经验,也就不会协商解决问题。为了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有必要把“协商”作为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并组织相应的活动提高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的能力。例如,在大班幼儿合作学习活动“娃娃剧院”中,教师把幼儿分成每组6~7人,其中一个小组在选小组长时产生了意见分歧。文文第一个说:“我来当组长。”小雨说:“不行,你连名字都写不好,还是由我来当吧。”琳琳马上说:“你这么凶,我不同意你当。”还有4个幼儿虽然没有为自己争取,但也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有的想选琳琳,有的想选小雨……就在他们为选小组长争执不下时,教师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尝试用举手的方式决定呀,谁的票多就选谁。”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结果小雨和佳佳的票数最多,但票数相同,都是2票。这时,文文提议:“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吧,谁赢就由谁来当小组长。”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最终小雨获胜。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立刻干预,也没有帮助幼儿指定小组长,而是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做比凭借自己的权威直接干涉幼儿的冲突更能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2.提高观点采择能力
观点采择是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具备这种能力的基础就是个体能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从而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并在考虑问题时将他人的观点也考虑在内。幼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择能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合作策略,与同伴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共同完成合作任务。为了提高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角色游戏,引导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的心情和感受,学习换位思考,明白应该怎样尊重同伴的权利和需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进而提高正确理解彼此行为意义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快乐帮帮帮”,具体操作过程是:幼儿两两组合,一名幼儿扮演求助者,一名幼儿扮演提供帮助者,如一名幼儿扮演盲人,另一名幼儿扮演帮助盲人者,在室内模拟横穿马路的活动。被帮助者要对帮助者表示感谢,但感谢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谢谢”,而是“你的帮助使我……谢谢你”“多亏有你,我才能……真的谢谢你”,等等,帮助者则表示“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等等。活动时要进行角色更换。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助人和受助时的不同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会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慢慢地以他人的意图和愿望来考虑问题,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体谅他人,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惊喜,充满着乐趣,充满着惊喜,只要我们细细留意,就会发现,孩子们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精彩。
当我和孩子们在户外散步时,他们会学着飞机的样子,一会高空飞行,一会低空飞行;他们会歪歪扭扭的走在直线上;他们也会对着天上的月亮说悄悄话,告诉你:那是“飞机”。也许对于成人来说这是无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明白他们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因为孩子太多,玩滑滑梯的时候就有等待。等待的孩子自然也不会闲着,于是,观察“洞”就成了他们的兴趣。最先发现洞的是何家豪,刚开始他只是在观察,时间持续的很久,直到我喊他,他还是专注在这个洞洞上。喊了他几次后,他似乎没有听见似的,我开始有些生气了。问他:“你听见老师说话了吗?”他看着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说:“为什么听见老师叫你,你却不说话?”他弱弱的说:“老师,那里有一个洞。”我说:“有个洞有什么好神奇的。”何家豪就没有再说话了。
又多了几天,孩子们出来户外活动了。我都把地上有洞的事情忘了,没想到何家豪对洞的兴趣丝毫不减。他仍然在等待的时候去观察洞。当时我就在想:一个小小的洞,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个?于是,我对他进行了观察。那个洞口比较小,何家豪想把手伸进去,显然不会成功。于是,他换了一种方法,就是用地上的石子,捡起来往洞里扔。一颗,两颗,三颗,四颗......到底扔了多少颗了,我也没有数清楚,总之这个行为持续了很久。他到底是想做什么么?他是想探索些什么么?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依旧持续着这个行为,并且乐此不疲。而且很多的孩子也加入其中,这下我没有再打断他们,而是看他们在探索。从他们的零散对话中,我听出了他们的想法,他们是想探索这个洞到底有多深。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我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无限的,他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探索那些在我们成人常常忽略的东西。
他们的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纪录片“小人国”里的锡坤。在纪录片中,2岁的小锡坤正处在探索期,他把所有人的鞋子都扔进垃圾桶以探索垃圾桶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他不停地在教室里“搞破坏”,把东西洒的到处都是。其实,他们是在探索,这种探索行为让他们很满足,很快乐。而我很庆幸的是,我没有扼杀了孩子喜爱探索的天性。
指南: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刚到了新的活动教室,大家还在比较兴奋的状态,当然,也有没摆脱暑期症状,朦朦胧胧来幼儿的小朋友。第一次活动的任务就比较重要,为区角商讨规则并制作规则图示,活动方案修改后请幼儿集中商讨“爱心医院”的规则。涛涛、轩轩、晨晨和梓一是一组的小朋友,请小朋友开始商讨后,我只听见梓一一个人的声音,说“医院要有医生,而且不能大声的讲话,医院还要给病人打针……”,说着说着就自己开始设计规则图示,我走到梓一身边说“你们一组其他小朋友的意见你问过了吗?”梓一摇摇头说“晨晨都不讲话”,我说“那你来做小组长,分配给他们任务吧”,梓一点头同意。接着看见梓一让晨晨画一幅“不能大声喧哗”的图示,让轩轩画一幅“请排队看病”的图示,画完后梓一再拿小剪刀负责剪下来贴在底板上,最后虽然他们这一组画了更多的时间完成“爱心医院”规则图示,但是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了其中。指南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多提供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活动,今天的活动中,刚开始晨晨等人像无头苍蝇,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梓一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让梓一做组长去带动其他组员,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在以后的活动中慢慢养成会合作的良好习惯。随着幼儿升入中班,在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了转变,从小班的以个人为中心慢慢发展成以集体为中心的意识,会慢慢知道分享、合作的乐趣。
走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开始了午餐休息活动,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与这春天不和谐的音符。孩子们自顾自的吃着,没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带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净的草地上有了垃圾。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寻找快乐》。是说一个人把快乐丢了,他到处去找,最后一位老爷爷告诉他
,快乐到处都有。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你会快乐;把你高兴的事和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是快乐的;哪怕你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也是快乐的事。快乐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孩子们听完故事,好像懂了,他们主动把自己带的玩的、吃的东西,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装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的和谐音符又回来了。
一个小故事,包含了许多的道理。让孩子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字形式明白一些道理,然后让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今天建构区里秦睿泽和高卓安一起进行搭建工作,他们两个小朋友建筑能力非常强,但是两个能力强的经常会因为搭建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在今天搭建开始时,我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设计一座飞机场立交桥,然后再搭。”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并估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多少块,看到两个曾经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我非常高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设计的四层桥太难搭了,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于是他们调整了计划,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但是底层桥只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既没有高度又没有路面,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就暂缓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照自己的估算数量,发现相差很多,有一点失落。我鼓励他们道:“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什么问题?”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这样才像真正的马路。”
于是,他们继续进行工作,完成了搭建任务。
喜欢《教育随笔:合作的快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