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

07-06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

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梁,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自己要花时间和自己孩子沟通。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即使和孩子沟通也挺多的,但是亲子关系依旧没有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掌握沟通时与孩子相处的一些技巧。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坚持做好以下这四点,可能会事半功倍!

1、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情

眼神交流其实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不要一个劲的说而不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姐姐以前是学育儿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方法。每次她在和小侄子聊天时,都会注意观察小侄子的神情。如果发现有神情有些不对,姐姐就会马上安慰小侄子的情绪。由此可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情是沟通的一大神器。

2、聆听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都很少静静的听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听孩子想法的家长大部分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小编的表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孩子,尽管他的想法有时候很幼稚舅舅舅妈都不会随便打断他。他们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就像朋友一样,表弟是一个非常听话有爱的孩子。由此可见,沟通的时候家长多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加强亲子关系。

3、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M.Yjs21.CoM

大部分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育儿专家也说过很多妈妈们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沟通的时候用命令的语气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菲菲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妈妈每次和她的孩子沟通的时候,都可以深入的了解她的孩子。由此可见,用命令的口吻只会让孩子反感,沟通也就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家长们还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套用孩子的思维。

4、及时给孩子抱抱

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会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冰冰是一个非常听妈妈话的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冰冰妈妈努力为冰冰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每次与冰冰出现异常和他沟通的时候,冰冰妈妈总是及时给予冰冰抱抱。及时的给孩子一个拥抱,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与父母倾诉和沟通。

总之家长与孩子沟通固然重要。但是沟通过程中的几部曲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不能忽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职场妈妈如何加强亲子关系


其实,与宝宝如何相处的技巧没有谁能真正教你,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个特有的妈妈。不要迷信所谓的育儿技巧,当你放松下来时,你就有了育儿的本能正如你意识到的,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1、想象一个足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词汇,比如:暖暖的阳光,开心的野餐,温馨的灯光,甜甜的笑容

2、在头脑中闪现宝宝的可爱,比如:胖乎乎的小脸,脆生生的声音(尤其是叫妈妈的时候),玩耍的模样,滑稽的怪相,还有好多可爱的第一次;

3、想象你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游戏、读书、洗澡、玩水、学步相信这些想象足以给宝宝一个好状态的妈妈!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区,是一个助跑、转接与加速的区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经累了,而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接棒区,将能使你从工作的后遗症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个即将见到宝宝的幸福期待,也将激活你发自内心的母性的爱与灵感。

不论是声音、动作、姿势、语言、表情足以表达宝宝的需要,只要你肯仔细听,欣赏地、带着好奇地听。当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设想或建议,宝宝,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妈妈今天给你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想不想看啊?强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为原则,我平时就经常陪孩子一起玩E巧派早教机,E巧派早教机里面含有丰富的儿童故事资源和多元化的早教互动形式,可以帮助宝宝认识乐器、听儿歌、学画画,培养宝宝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绘画等艺术能力。并且可以导入和播放自己喜爱的儿歌和音乐,拥有宝宝自己的音乐平台。游戏+学习+动画,学中玩,玩中学,让宝宝爱不释手,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我与宝宝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如果你是在有意识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平日里,父母都在忙碌着各自的工作,以及朋友圈子里的事,可是仍要在忙碌的时光中抽出宝贵的时候,让一家人在一起用餐、游玩儿,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的时候。

加强亲子关系的几个小窍门


近日,一档明星夫妇育儿体验观察记《萌仔萌萌宅》的综艺节目播出后,收获口碑、收视齐佳,据骨朵数据网络综艺榜显示,自开播以来,网络播放量均排名前三,真正掀起新一轮爆款级亲子综艺热潮。节目中,四个可爱的宝贝各有特色,吸粉无数,小编也是其中一个忠实的粉丝。

而现在,80和90后已经逐渐结婚生子,迈向人生新篇章,但是对于如何养育孩子,却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很多80与90后都是独生子女,本身自己还是孩子,虽然对亲子生活充满着最大的憧憬和热情,却又由于缺乏经验而“惧怕”“家庭文化”。“红心夫妇”是当下80、90后年轻夫妻典型的家庭生态:愧疚于对四位萌娃照顾不周,两人也常在节目中表现出对照顾萌娃的有心无力和对萌娃父母的抱歉,而这正是当今现实社会 “二人世界”家庭婚姻中普遍的现象。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就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需要学习的。亲子关系如何提升,告诉您几个小窍门吧!

阅读

跟孩子共读一本书,可以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孩子的读书兴趣,增进亲子间的交流;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说说在书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的和有“闪光点”的地方。

沟通

经常和孩子们聊聊天,跟孩子说说自己工作上的事,听孩子说说他们学校里发生的事;如果觉得孩子和自己有些疏远,不妨和孩子交换一个小秘密;多和孩子聊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

和孩子一块进行一项运动

让孩子到室外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孩子一同参加一项体育项目,是一家人亲情互动与情感升华的大好机会;家长对运动的理解和参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旅行

抽个假期,和孩子进行一次家庭旅行: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让孩子知道世界大地纷繁多样;让孩子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出行方案、参与管理日常开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认识力,拉近亲子关系、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自立

可以先简单地让孩子参与到一道菜的制作中,和孩子一同做一道菜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洗袜子、分类衣物、整理衣柜,收拾房间等等小技能,也让孩子参与。

家规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规,避免孩子问家长,“为什么你能做,我却不能呢?”有了家规,家里变得民主了,孩子也变得更自觉。

尽孝

对于家长、孩子来说,尽孝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想要教会孩子有孝心,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带孩子多去看望老人长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都会模仿,父母对老人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不小的影响。

亲子关系问题有效的沟通方法


“一旦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来,父母往往就开始用情绪控制孩子,呵斥、哄骗、利诱、威逼,还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日前,在新蕊计划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巡回讲座上,儿童教育专家张娟建议家长要在孩子10岁之前学会接纳孩子,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亲子沟通。

真正的沟通是双向互动

“沟通的技巧、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否跟孩子有真实的、内在的联结。”张娟说。

张娟举例说,孩子出生那一刻,父母心中充满了喜悦、幸福、兴奋,是男孩女孩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四肢健全、没有毛病就心满意足了。那一刻父母对孩子是全然的接纳、全然的爱,发自内心地接纳他的每个部分,这就是联结。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标准、道德标准来纠正孩子,逐渐失去了接纳孩子本来样子的那份初心,开始有目标、有比较,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更关注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让自己有面子。张娟说,孩子3岁以后开始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越大越希望表达自己,就开始跟父母反抗,父母如果总是用“如果你不这样,妈妈就那样”的方法跟孩子讲道理,用“如果你好好的,妈妈就给你这个”的方法训练孩子,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爱。他感受到的是“如果我好,妈妈爸爸就爱我;如果我不好,他们不一定爱我”。

为什么家人之间看起来给出去的都是爱,但有时候彼此收到的却是伤害?张娟认为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能量流通,让孩子听到父母的想法,也让孩子表达他自己的想法,让人觉得窒息和压抑就不是爱。父母只顾唠叨指责,孩子就学会了沉默,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尊重,是剥夺孩子认识世界、体验世界、见证自己内在力量的过程和经历。而这个过程和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张娟总结为:有情绪时先不沟通,避免情绪化导致无效沟通;在公众场合单独沟通,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情绪给予及时关注;每次沟通结束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回馈,形成完整的沟通。

给孩子说“不”的权利

“很多妈妈一边指责孩子不干事,一边大包大揽把事情干了。等孩子好不容易出去干了一件事,妈妈又说孩子干得不够好。”张娟说有一次看到孩子们在义卖,摊位上的孩子多数戴着耳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旁边的妈妈则不停地说:“阿姨问价呢,你赶紧说,10块10块,你快招呼,这是你的摊位。”“你快当老板,你快卖呀。”“哎呀,你给的折扣太多了。”张娟建议父母反省一下,如果有担忧、恐惧和害怕的情绪,到底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

父母的内心往往都期待能说服孩子。无论表现得和蔼还是坚定,都要让孩子听自己的。长此以往,孩子就慢慢变成了一个讨好的、愿意听爸爸妈妈话、让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法做自己了。

所有孩子本来都是有主见的,但是都会在妈妈的说服、讲道理中被瓦解掉。等孩子长到16岁时,妈妈突然失望地发现孩子没有自我、没有主见。

对此,张娟建议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在真实的想法,要给孩子说“不”的权利。能够坚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就是内在的力量。允许孩子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是父母跟孩子联结的第一步。

张娟认为“允许”有很大的疗愈作用,允许孩子做自己,只要不伤害自己、不打扰别人、不破坏环境,孩子有权利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孩子叫嚣、生气的时候,妈妈可以蹲下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妈妈看到了,我就在这里,你可以试着告诉妈妈你的感受。”孩子知道在你这里表达情绪和感受是安全的,这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家里被允许发脾气,被允许哭,被允许看着父母的眼睛说“我不想听你的,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值得恭喜,因为孩子可以表达自己,他内在的力量和心智的建构就开始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张娟说:“父母随时允许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并愿意协助他去走情绪的探索之路,培养的就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人格健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一天父母死了,他也能够独立幸福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因为他是一个内在健康的人。”

安全地体验被拒绝

“孩子吵着要喝可乐、要买名牌鞋,怎么办?”讲座现场,听众问及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难题。张娟建议父母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家庭的规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被拒绝和爸爸妈妈是否爱他没有关系,“我爱你,但同时我也有权利拒绝你,拒绝并不意味着不尊重你。”这样孩子就收到一个重要的讯息:爸爸妈妈爱我,我会有被拒绝的可能。

对于很多家长咬着牙为孩子牺牲的做法,张娟认为父母不可能替孩子挡掉所有他要面对的事情,能做的就是孩子的心理建设,教孩子知道如何应对问题。爱孩子要有规则,允许孩子主张他的权利,也要让孩子知道哪些是他的义务,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爱并不是意味着可以牺牲一切。

一旦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表达自己、探讨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家庭就成了孩子练习面对冲突、解决困难、面对外在挫折的场所。“只要父母愿意把成长的力量还给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条件地爱他、相信他,孩子就知道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和创伤,父母也是可以帮他抚平的。”张娟说。

跟10岁之前的孩子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关系到孩子如何建立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建立跟其他个体的关系。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历练自己、体验自己,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动力。孩子借助这样的经验去面对世界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更多的是一份坚定和勇敢。

“如果你想要一个内在和谐、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又能够跟你有良好互动关系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他、接纳他、了解他、相信他、祝福他,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跟孩子内在的联结。”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沟通


沟通是一种过程(process),在一段时间之內,有目的地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 (meaning)的行为。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負有責任存在。

亲子沟通的质量以及方式能够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以及对父母的依赖。好的亲子沟通能够促进亲子感情,而不良的亲子沟通反而会导致亲子情感的破裂。因此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必将是每位父母应当研究的一个话题。

在第28界心理学大会上,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快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而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父母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怎么会快乐呢?主要问题还在于沟通!由此对苏州的20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得出以下观点:

中外亲子沟通现状对比

项目

状况

家长

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45.6%

31.3%

了解一般

不太了解

54.5%

68.7%

家庭成员相处和睦程度

非常和睦

57.6%

55.6%

较和睦

40.4%

36.3%

不和睦

2.4%

8.1%

由表可知,家长和子女彼此对亲子关系的自我满意度不太一致:家长的满意度比子女的高。这从某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不够,导致双方对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状况的关注焦点有所不同,最终使双方对亲子关系状况评判的标准,结果都有所不同。例如,父母不经意的一句武断的话或过于严厉的训斥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足以影响到他(她)对家庭关系的评判因此对他们而言,任何触动深刻的言行都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完整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50%的青少年,在空余时间选择与家人共处,而认为与父母关系不佳的青少年仅占3%。融洽的亲子关系,不仅给孩子也给家庭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环境,使得家长和孩子能够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提高,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在美国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最棒的,再试一次吧!”他们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不断尝试创新,从而激发孩子的“自我感”。持续不断地鼓励会帮助孩子克服心中的怯懦,变得勇敢自信,而且通过实践磨砺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从亲子沟通的现状可以看出事实上亲子沟通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障碍。或许有人以为不要做任何努力,只要顺其自然,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会明白做父母的苦心了。我不赞成这种看法。沟通是需要费点心思的,即使是自家人也不例外。而且搭筑两代人之间的桥梁,应该由父母这边做起,毕竟父母的经验比较丰富,在家里的权利也比较大,亲子沟通从父母这边做起,自然也容易多了。

国外的家长就很注重亲子沟通。比如成立亲子俱乐部,开展父母与子女共同参加的夏令营。亲子俱乐部通常是父母们相互交流的好场所,特别是有特殊问题的父母,比如离异父母,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别的家庭,通过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的指导来改善与子女相处的状况。在美国每年4月都会安排一个周末的一天叫做“跟着爸妈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做什么,了解社会,了解从议员到普通工人的职业特点,从而理解他们的父母。在我国,像这种有意识的亲子沟通还很少。根据我国的亲子沟通现状我提出以下观点:

1、认识孩子的改变

孩子不仅外表在变,内心也在变,父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2、接纳孩子的特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要拿他跟别人相比,只有我们真正接纳孩子的特性,我们跟孩子的沟通才能顺利。

3、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来跟孩子交往。

美国有一个娱乐节目,一次一个主持人问一个孩子,如果让你架着宇宙飞船带着许多人去太空旅游,突然飞船没有油了,你怎么办呢?孩子回答:“我会让乘客系好安全带,自己带着降落伞跳下去。”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而主持人继续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呢?”孩子回答:“我跳下去拿油箱,再回来救他们啊。”可见孩子的行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我们如果认定孩子的行为意思是怎样,然后根据这样的认定一成不变地来做反应,就容易变成一个主观的,难以沟通的父母了。相反的,如果能把自己的认定看成是一种假设,再从孩子身上小心求证我们的认定是否正确,当假设错误的时候愿意去修改,这样自然可以减少对孩子行为错误的解释,也就可以成为有弹性,容易相处的父母了。

4、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身边,最容易成为出气筒。做父母的要学会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来面对孩子。情绪当头,绝对不是一个沟通的好时刻,等心情平静再沟通比较妥当。

5、放手让孩子去做

做父母的要学会,像放风筝一样让孩子去闯,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一条路走不通,自然会换成另一条。以这样宽阔的心胸面对孩子,即使对孩子有期望也不至于形成沉重的负荷。

6、给孩子多一点的肢体语言。

美国纽约大学的触摸心理实验发现,缺乏父母身体触摸的儿童,长大以后普遍缺乏温情和体贴,而且往往不自信,自我评价低,难以向人传达快乐的情绪,对周围的人也常常是冷漠的,缺乏亲和力。

大部分成年人从没觉察到孩子的感觉有多敏锐,尽管他不能表达出来。我们也没认识到亲亲、搂搂、抱抱或抚摸、注视等身体语言对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青春期孩子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紧迫,但是要以幼儿园、小学时建立沟通习惯为基础的,因此亲子沟通要从小做起,从父母这边做起。

喜欢《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