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现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叛逆。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以上是关于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的介绍,教育孩子讲究正确的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教育感悟
据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些孩子什么补习班都上,却越学越不好。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观点
过分干预导致成绩下降
[从图库选择图片]
案例
一天,孩教圈的老师接到电话,电话那头是家长焦急的声音:“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成绩老是上不去,把我和他妈可急得呀!我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头发都要急白了!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上不去了呢?”
其实很多家长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从图库选择图片]
彻底摆脱八大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成绩不好,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这些行为?
1
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
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
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父母因为几次考试失败,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严厉点训斥,就能改变结果。结果却是孩子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4
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
5
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6
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7
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8
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从图库选择图片]
如何放开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经常有父母采取极端的管教方式对待孩子,打骂孩子或置之不理,这样对孩子来说都是会造成很消极的影响。中国早教网的育儿专家提出了10个管教孩子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的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广告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1
2~3岁的小朋友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小朋友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自己做很多事情去吸引家长的注意,虽然有时候他们做的不够好,甚至越做越乱,家长都不应该急于否认孩子的成果,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希望得到自己最爱的人的肯定,但是要注意,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表扬他们内在的优点,而且是适当的表扬,也不能完全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予肯定,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要分清场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把错的说成对的,那就是对孩子的溺爱
2
幼儿时期的孩子总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很陌生,并不完全了解哪些东西危险,哪些东西安全,所以在家长的带领下,要全面的保护好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是不让他们受到一点的伤害,摔了跤可以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并不是多大一回事,只有体会到了疼痛,下次走路才会更小心,孩子间疯玩打架,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只有自己的孩子感觉到了疼痛,他才知道不应该去打别的小朋友,别的小朋友也会痛的,这些都需要家长轻言的提醒,孩子们下次才会做的更好
3
如果孩子经常想买什么东西,家长也不能随时都满足,长期满足他们的欲望,以后他们就会养成习惯,他们就会想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就会给我买,他们也会大量增加想买的东西的欲望,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某一次你因为什么事情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者当你发现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这时候你想要拒绝,也许就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会大吵大闹,这时你可以选择不理睬他们的态度,让他们自己哭一会,等他们冷静下来了,再好好的给他们讲道理,平时也可以用鼓励和奖惩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要求
4
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当然从小也可以给他们灌输善良和爱心,让他们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很多小朋友不用可以给他们讲,他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也会主动迎上去的,这就是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
5
抽空多陪陪孩子,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自己最爱的人的陪伴,没事多带他们出去玩耍,结交新的小朋友,这样孩子的性格才不会特别孤僻,毕竟孩子们渴望的都是有一个温暖的家和有爱自己的家人,这样孩子们的身心才会健康
6
如果家里玩耍的孩子很调皮,说重话批评和给他讲道理是没什么效果的,因为小朋友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给他们讲道理,何况这会是他们很浮躁的时候,家长应该从侧面教育,比如说讲个故事,或者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7
从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自己拿出来玩的玩具,最后自己收拾,每天起来自己穿衣服,培养基本的礼节,见到熟人打招呼问好,去别人家里做客,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下不乱拿主人的东西,虽然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但是这些基本的礼节还是应该教会的
很多人对高情商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高情商的人是一个人能够对自己、对别人情绪敏感的人,他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安抚别人情绪的人。
与智商培养不同,我们没有一套专门的教育体系去培养一个孩子的情商,所以如何学会觉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都是从与身边的人的互动学会的,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并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师。
当你想要培养孩子情商的时候,记住以下这“三要”和“三不要”。
01
一要:将孩子的负面情绪看成和孩子连接的机会
让一个孩子控制他们自己的情绪其实很难,年龄越小,难度越大。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刻看成一次你与孩子连接,以及帮助他成长的机会。
先暂时不论是非对错,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同情孩子。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惯坏孩子,恰恰相反,只有当你先做到这一步才更有可能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无论成人或孩子,我们只会对那些能够理解我们感受的人敞开心扉,当我们可以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第一步,把你的是非观暂时拿开,无条件的与你的孩子共情。
一不要:因为孩子情绪化就责骂或者无视他们
情绪化是儿童成长阶段的共同特点,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因为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就更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引导。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伤心欲绝,而父母就像孩子是个透明人一样不管他在哭,只是催促着他继续走路,完全没有要安慰孩子的意思。还有一些父母面对情绪化的孩子会变得非常暴躁,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他们会打孩子,有些孩子会因为恐惧而停止哭泣,有些则会哭得更凶。
如果父母总是无视孩子的情绪,或者因为孩子情绪化而惩罚他,就是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的情绪对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绪就是坏的。
这个信息会深深根植于孩子心底,他们要么觉得自己的感受对你不重要,要么就会认为自己出现情绪是错误的,这种想法会跟随他直到成年。
02
二要:帮助你的孩子分辨他们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愤怒。孩子会用愤怒去掩盖自己很多情绪,比如受挫、伤心、失望,甚至有时候他就是觉得疲倦了,也会发脾气。
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让他明白其实自己在经历什么情绪。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生气是因为输了,觉得很沮丧。”或者,“你现在很生气,我猜是因为爸爸不带你去玩你觉得很失望。”等等。
一旦孩子能够清楚他们真正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时,他们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会被极端情绪湮没。
为什么要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情绪?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会用语言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用语言表达情绪和用语言表达想法一样,需要被教导,被训练。
别说孩子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情绪,有很多成年人都分不清自己的情绪。有一种人被称为“垃圾人”,他们会用愤怒去回应自己大部分情绪,受挫的时候愤怒,失望的时候愤怒,悲伤的时候愤怒,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引导,他们的情绪觉察力和表达力和儿童差不多。
二不要:随意评判孩子的情绪
有时孩子所言所行会让我们觉得难以接受,而孩子出现的情绪也让成年人觉得莫名其妙。
但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都不要去评判孩子的情绪。没有坏的情绪,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它都在告诉一个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当你给孩子情绪贴上“好”与“坏”的标签时,他们就失去了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真实想法的机会。
03
三要: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安抚好了孩子以后,你应该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知道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他该怎么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你能和孩子一起想出不止一种解决办法。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如何管理自我,如何从情绪状态中走出来,用理性去解决问题。
你需要让孩子知道,每一种情绪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并非每种行为都能被接受。父母也可以利用这个时候教导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是禁止的,为他的行为设置界限。
当你的孩子打了别的孩子后,或许你可以这么说:我知道你当时肯定气坏了,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但是打人这种方式非常不好。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做?
三不要:低估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成一个具有高度认知功能的成人,但他们需要时间成长。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需要的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你这样做看似放弃了对孩子“严厉”的教育手段,但却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让他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力更强,让他在成长中学会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导,会将孩子教导成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从小就要教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情绪。
我曾经列举过两种父母,一种是情绪消除型父母,一种是情绪指导型父母,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情绪指导型父母,你的孩子会具有更高的情商。
当他进入婚姻之后,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情绪指导型伴侣,他的婚姻会非常幸福,而当他为人父母之后,他也会像你一样,成为一个情绪指导型父母,也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这个优秀的传统将成为一个无价的传家宝,在你的家族中世代流传。
如果把“辅导孩子写作业”纳入“父母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那么挂科的家长想必不是少数。我们讲“孩子的好成绩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和家长教出的”是建立在孩子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而这种学习能力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老师的教育,家长的辅导而培养出来的。因此,家庭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这里重点说说几个方面的辅导方法。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5、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6、加强能力训练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业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灵活、手和眼的协调一致等,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不足,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从而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其视知觉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课余活动如篮球投篮、打乒乓球、剪纸、走迷宫、跳绳、滑冰等。
7、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和参考资料,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8、经常检查孩子作业
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家长应当经常检查,即使自己的时间再紧张,每周也要至少检查孩子的作业一次。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认真不认真,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有没有学习困难等等,都可以从孩子的作业中有所反映;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时候他是无法管好自己的,即使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长能够不时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就会使孩子在无形中有个压力感,他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孩子的作业有没有丢落的现象,孩子的作业能否及时完成,孩子的作业是否工整,孩子作业的错误率高不高,孩子的作业有没有抄袭的现象等等。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并让孩子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样可使孩子注意今后改正错误,不再重犯。
9、适当帮助孩子作业
有的孩子学习上的欠帐太多,很多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做作业时会有大大小小的“拦路虎”挡在前面,他们对写作业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很害怕写作业,作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产生烦躁感。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当耐心的帮助和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东西,只好由家长在家里给及时补上,争取不要让孩子的学习再出现新的欠帐,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自己本身没有这么多时间或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就应当适当请一些家教,将孩子在知识上的漏洞都补上。
10、多鼓励少指责
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当孩子课后不会做作业时,不要一味责罚,而应当鼓励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训斥和打骂是无济于事的,只能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作业无法完成好,而且其学习成绩也会下降。有一个母亲经常盯着孩子做作业,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没见过像你这么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可她又说:“字怎么写得这么差,又出了差错!”孩子于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这位母亲又沉不住气了:“这么久还没想出来,我怎么养了你这么笨的孩子!”最后只要母亲在旁边,孩子做作业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浑身发抖。
11、不要陪孩子写作业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陪在一旁,这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做法,不仅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耽误了,而且实际效果也不理想。陪孩子写作业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有的孩子每写一道题就问家长“对不对”,或者作业稍有难度就不愿动脑问家长“怎么做”,有的孩子则是家长陪在一旁时表现还不错,可家长若有事不陪时作业则一塌糊涂;陪孩子写作业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有的孩子可能认为父母在一旁是在“盯着”自己,是在“监视”自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个性较强的孩子会因此而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是对抗行为。有些家长怕孩子累着,常常代替孩子做作业。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一些打根基的内容,父母的代劳削弱了这种根基。
我去远方的火车上,碰到过一个姑娘。那时,因为身体不适,拼命呕吐。她走过来说,姐姐,给你纸巾。那张纸巾脏脏的,像是她用过的一般。她的母亲拍了拍她,给姐姐拿个干净的纸巾,再给姐姐拿袋子才是对的。她笑了笑,给我拿了一个袋子。那年,她十多岁,看起来不那么聪明,脸圆圆的,眼睛无光,但总挂着淡淡的笑容。她母亲后来和我说,姑娘轻微智障,医院说她以后生活也难自理,但她不相信,她把她当做一个正常的孩子养。母亲说完,就笑了。女孩听了,没有一点点悲伤,跟着母亲一起开怀大笑。
从前,我是不会相信这样的笑容会出自一个智障家庭,那一次过后,我就相信了。那个母亲是个最普通的工人,绝不是什么高级知识分子,但这一点不妨碍她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和家庭教育者,她手机封面的照片是模糊的她们一家三口,笑容和我见过的一样,干净又漂亮。她说话的时候一直笑着,爽朗又大声,从来不小心翼翼。所以养出来的女儿,也纯洁又大方。
智商从来不会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但往往是,情商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近年来,高校里多产一些自杀者、心理疾病者,他们杀老师、杀同学,杀自己,大多数有暴力行为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并不那么平稳而正常的家庭,或者是父母离异,或者是童年不幸,或者是家教不淑,再或者是总是被灌以成为强者的使命。
有一个长年从事家庭教育的学者说过:无论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容貌是否相似,在养了多年之后,总会在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契合度。父母的智商或许影响不了孩子的智商,但性格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次,我开车回家经过一条小路。因为是一条小路,大约也只能过一辆车。我只慢慢跟在自行车后面,不按喇叭。自行车上的妈妈大约发现了后面跟着一辆巨大的车,凶神恶煞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故意拉高声音:这么小的路还开车,开什么车,有钱了不起啊!紧接着车后面的女儿也横了我一眼,说:了不起啊。我无力争吵,我一点都不意外她们两个做出同样的动作,那种眼神是一致的——对于看起来富裕的一切带着不屑和仇恨。我那时就在想,家教真的是孩子人生的课题。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养一个优秀性格的孩子更难。在国内,许多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她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殊不知,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课程。我不相信,一个悲观的母亲会教育出一个乐观的孩子,一个不求上进的家庭会有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一对牢骚满腹的夫妻不可能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一个好斗的父亲不可能有一个懦弱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日日夜夜中的,它不是智商,生来优秀或拙劣不可转,性格的培养后天塑造更多许多。
时至今日,我一直对那些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母亲有一种排斥感,他们总认为孩子应该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却忘了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性格阳光的人。你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我更认为,在性格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种影响甚至关乎到孩子的未来。不知道这样认为,对不对?
人是十足的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需要表达,而表达的方式又因人而异多种多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靠感情来维系,关系的好与坏跟感情的表达方式有关,人和人之间的很多误会、不理解等,多是由表达方式不恰当,沟通有误造成的。
亲密的人之间尤其是这样,恋人之间也好,母女之间也罢,表达方式不恰当,很容易造成误解和伤害。而这种伤害往往是隐性的,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
回忆我的童年,我是个敢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就是面对高高悬在头顶的巴掌,我也必须要说,也许是为自己辩解,也许是说明事情的真相,总之是有话就要说的孩子。为此挨了很多打,但依然本性不改。
由于自己体会到过有话不让说的痛苦,因此在对女儿的教养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让孩子自由表达,只要你有话要说,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洗耳恭听。
可是,孩子的天性跟我不一样,她是个性格温和的孩子,从小就注意周围人的情绪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眼力见儿”“会看事儿”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般不会激怒父母,更不会火上浇油,似乎让人省心不少。
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就算我让她言论自由,可是说出来的多数是理性层面的,比如事情的原由,她的做法和想法,表达感受的不多。
而且,我发现她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会把一些顾虑和担忧放在心里,我想长期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理一定有一些积郁情绪需要释放。
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更是指心理,而维护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这种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都是在表层显现的。会表达是一方面,让别人能够理解又是一个方面。
在亲子关系里,我和女儿都需要学习恰当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减少误会、委屈、怨恨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使沟通渠道保持通畅。
有良好的沟通,家庭教育才会有效。而良好的沟通,有赖于家长的倾听。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善于倾听孩子的感受,沟通就完成了一大半,很多时候教育不需要我们做更多,能做好这一点,就事半功倍了。
当然,现在说出来的这些想法,都是经过碰撞、磨合、反思、实践之后的阶段性总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层出不穷,我要学习的还很多,提前学习,走在问题发生的前面,做到未雨绸缪,这是最好的了。我需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两年以前,有段时间,我跟女儿的关系非常紧张,我几乎天天都要生气,常常声嘶力竭的训斥,现在想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芝麻绿豆大点的事儿。
那个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女儿跟我的情绪是对立的,凡是都要跟我较量一番,你说东她向西,好似青春期提前,似乎要证明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我的情绪也是焦虑急躁的,不知道心慌慌的想要干什么,脑袋里的思维都是混乱的。总之就是看她哪儿都不顺眼,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满意。
那是非常痛苦的一段经历,现在想来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母女俩,彼此看对方的眼神都是疑惑和对抗的,还有一些厌烦。这种状况大约持续了有两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早晨的大爆发,让我幡然顿悟。
那天早晨,我在楼下厨房里做饭,她在楼上喊:“妈妈,我的hellokid英语教材书哪去了?”我听见就上楼了,然后给她找出了那个东西。本来我想转身下楼,可是,女儿嘟嘟囔囔的说:“怎么又是你找到了?我找了半天,就是没找的。怎么老是你赢?!”语气里是极其的不耐烦和厌恶。
hellokid英语香港朗文教材
我大吃一惊,第一直觉是:我的天呀?!这是我辛辛苦苦带大的孩子吗?怎么变得如此陌生和可恶!
我当即一屁股坐在床头,眼泪无声的流下来。女儿冷冷的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自己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老公看我没下去吃饭,就上来叫我,看见我那个样子,忙问是怎么回事?
我抱着他嚎啕大哭,还是说不出话来。老公拍着我的后背安慰我半天,我才断断续续的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抽抽搭搭的说:“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养个孩子为什么呀?……”我那个伤心和委屈就别提了。
老公把女儿叫上来,让她给我赔礼道歉,我看着她不是心甘情愿的脸说:“你先不用道歉,这肯定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一定是我这儿出了什么问题,你先去上学吧,让我好好想一想。”
老公送了女儿上学回来,赶紧过来看我好些了没有,他说:“你不能这样,这会吓着她的,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事你不能跟她较劲,你也不要跟自己较劲,如果天天吵吵闹闹的,这日子还怎么过呀?”其实,老公不是很会哄女人的那类男人,但是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往往看问题比较客观,说话也常常一针见血,听见“较劲”两个字,我的脑袋突然敞亮了,我们最近的情况就是这种状态呀!我不仅跟女儿较劲,也跟自己较劲。
我希望自己能像我看到听到的那些优秀的母亲一样,什么事都做得让人满意,什么错误也不要犯,事事都按照标准来执行,事事的结果也都要完美无憾。这就是我内心里对自己的苛求,而事实是我根本就做不到,于是我每天纠结在内疚、不满和郁闷里,心根本就无法静下来,本就焦躁的情绪变得更加易怒。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处都让人顺心如意,表面上我比较民主,潜意识里却希望她凡事都听我的,就算很多事可以商量,商量的结果就是她被说服。
我们母女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在对抗中消耗彼此的感情,从亲密变成敌对,我们就像战斗中的敌我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我自己没有看清这个状况,老公看出了我在较劲,女儿看出了我在对抗,所以她说出了“为什么总是你赢?!”这样深刻的话,就是这个“赢”字,让我醒悟到,我养育孩子,不是为了证明我能赢,不是为了证明女儿要输,在这里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不要做统治者,女儿也不是我的奴仆。
下午接女儿放学回家以后,我搂着她说:“你是不是觉得妈妈什么事都做主?你什么事都说了不算?你认为妈妈做什么事都比你好?你心里很不服气?”
“你在家里是老大,爸爸、我、舅舅和舅妈都得听你的,每次我不听你的,你就跟我商量,最后还不是得听你的。我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赢不了你,我很难受。”
原来女儿想赢了我,这是她的自我想要挣脱束缚,是潜意识的在反抗,我以前只看表面现象,觉得女儿很懂事,凡事都好商量,也以为自己还是民主的。哪知道她的内心如此的压抑和抗拒。
现在爆发出来就好了,就像一个脓包,你不挤它,它就一直在危害你,挤破了,就好做消炎清理工作了。
“妈的好闺女呀,妈妈也是很多事情不懂,就像我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妈妈一样,我也在学习,也要犯错误。我是心甘情愿养育你的,我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想凡事总赢你,我跟你是战友,咱俩是一伙儿的,有事得互相帮忙,得一起想办法,这样咱们家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妈妈以前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以为跟你商量了,你同意了就没问题了。我哪里知道你不是心甘情愿的呀,以后我会注意不跟你较劲,不会要求你凡事都听我的,你有什么感受都跟妈妈说,你不说妈妈也不知道,我就按照我以为对的去做,结果是错的也不知道。我要有哪里做得不好,你不喜欢,你就跟妈妈说,妈妈尽力去改。”
从那天以后,我一点一点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也经常问问她:“你觉得这件事这样做可以吗?你觉得高兴吗?妈妈这样做你喜欢吗?”等等问题,我也坦诚的表达我的感受,比如:“你这样做,我很着急,担心你没写完就困了,一困你就容易闹脾气,我也容易烦,所以,咱们还是都控制一点,你快一点,我也不催你,好吧?”
在表达感受的过程中,我总是要加上这样的话:“我不喜欢的就是这个行为,但是我很爱你。”“我知道自己是个急脾气,我有点要着急了,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你的错。”
有一次,我背着女儿在屋里绕圈玩,就像小时候一样,她在我耳边说:“妈妈,以前你说我的时候,或者是你打我的时候,我特别生气,我在心里说你的坏话,说你讨厌,你说,我还是好孩子吗?”
我的心一惊,我童年的一幕幕的心理感受马上就回映上来,我好似又是那个挨打以后。心里忿忿的思绪不着边际的小孩:“让你们打我,等我长大了,走的远远的,再也不会来了,看你们还打不打我!我讨厌这个家,讨厌你们!”
我轻声细语跟女儿说:“这很正常,我小时挨打的时候也这样想过,人生气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坏孩子,长大也不会是坏孩子的,你看,妈妈现在不也不是坏人吗?不也对姥姥他们挺好的吗?你可以在心里想想,可以说出来,没有关系的,我会分得清哪是你的气话, 也不会怪你的。再相爱的两个人,也有闹矛盾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说的一些话彼此都不要计较,你看,我跟你爸生气的时候,我经常说他,他怪我了吗?等火气过去了,我们不还是挺好的吗?只是要控制自己不能说太过分的话,我就从来不说离婚这样的话,也不骂人,这样就不会造成伤害,你爸也不会计较。你要记住这一点,无论你做了什么,妈妈都是爱你的,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女儿说:“妈妈,我知道了,我以前说完你的坏话,心里很害怕,担心自己变成一个坏孩子。”
我的心很沉重,以前一直纠结在控制自己的脾气上,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我要体贴理解孩子,以前自以为是的理解,看来很多时候还是不了解孩子的心。
从那以后,我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脾气也不那么急躁了,跟女儿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会倾听了,不只是听孩子表面的话,而是听孩子的心声。我发现孩子看我的眼光越来越温柔了,还经常跟我打闹开玩笑,让我也肆无忌惮的笑,生活也感觉轻松了。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教遗传密码,也许自己都不知道,我要克服的就是不要让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再遗传到女儿身上,以后她也是要做母亲的,希望她不要像我一样痛苦的剖析自己,纠正自己,让孩子的心理轻松,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真心的接纳她爱她,这是我目前对自己最高的要求,一切还只是开头,还要继续努力。
家园共育《家长该怎么样教育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