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管教之道:用美誉替代批评”,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教育中以“管”和“教”为上,却忽视了“美誉”的作用和力量。所以,当父母希望孩子去把某件事做得更好时,往往以“管”或“教”的口吻去要 求,而很少使用赞美去引导。久而久之,孩子的耳朵变“疲”了,脑子变“僵”了,眼睛变“呆“了,与父母的关系很可能成了“严管”和“逃避”的对立面。

美誉的力量胜过批评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份研究报告,这让我感触很深。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urlock.E.B)做了一项实验:把106名算术能力接 近的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四组,练习加法,每天15分钟,共练习5天。每天测验后,都赞美A组学生,谴责B组学生,让C组看见A组被赞美而B组被谴责, 将D组与其它三组完全隔离,不给予赞美也不给予谴责等任何评定。

结果:A组成绩在四组中最优,而且每天进步;B组成绩排名第二,第二天呈现进步,第三天起开始退步;C组也是第二天进步,第三天起退步,但成绩不如B组;D组在四组中成绩最低。

赫洛克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赞美类的孩子认为:父母寄予他们厚望,而且自己努力后有成效更有收获,所以努力欲望愈涨愈高。而批评虽然可以让B组暂时领先,但终究不能长时间坚持。因此,我们理解了在与孩子沟通中,赞美的推动效果其实是最有效,也最具有持续性。

赞美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上周我收到了好友Diana的一份邮件,她说:“你看Jane,你送给Dylan的那只风铃引出了他的一段情思。”Dylan才8岁,用英文写下了这么一段可以朗朗上口的歌谣般的小诗:

故事并没有在此完结。Dylan的妈妈是位从小在美国生长的中法混血儿,更获得哈佛大学中国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在读完小诗后,她激动地含着兴奋的泪水为儿子的诗配上了中文。

风铃

微风轻曼荡漾

风铃音容绕耳

时而声声脆脆

时而声声切切

微风颔联吐息

风铃偎依静守

脆脆切切不再m.YJs21.COM

梦想天籁之音

在小诗人Dylan面前,具有博士学位的妈妈俨然成了儿子死忠的粉丝。她在儿子的博客中留言,译文如下:

Dylan,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你的诗太棒了!你把风铃的声响、摇曳的形状描述得丝丝入扣,而且押韵也做得那么好。妈妈太喜欢这首诗了。值得 一提的是,你能通过一个非常普通的物件——挂在我家门前的风铃,写出那么美妙的诗篇,这说明你不仅聪明而且观察仔细还具有浪漫的情怀。Dylan你已经是 个小诗人了!更令妈妈欢欣的是,你让妈妈看到了原来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化成诗篇,诗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一刻。如果我们能拓宽视野,用眼睛去聆 听,用心灵去歌唱,我们会发现生命的每时每刻中都有诗歌!妈妈期待接着你把树叶、冬日、山川、河流、游鱼····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东西都写进你的诗歌 中。

用赞美养出孩子的鲜活

赞美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孩子成长加速的助推剂,亦能把孩子溺死在一堆“美誉“中,所以父母对“赞美之辞”的尺度掌握很值得。Dylan的妈 妈做得很有技巧,她在大赞儿子能用他仔细的观察、细腻的笔触描写出普通事物隐藏的浪漫唯美之外,还不忘提醒Dylan,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我们的感官,那么 我们将发现平淡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于是在赞美之后妈妈自然地引导孩子去写叶子、山脉、冬日、游鱼等,这份鼓励和赞美会让Dylan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笔去 记录,用写作去抒发。

我被Dylan和Dylan妈妈双双感动了。妈妈敏锐地抓住了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小事,让孩子在享受美誉的同时更增强自我信念,自我完善和自我追 求。而小Dylan可以抓住生活的普通一刻,让它以诗的语句去升华并凝固在记忆中。Dylan所具有的这份人文特质一定与妈妈平时鼓励用“眼睛去聆听,用 心灵去歌唱”是分不开的。

而我,他们的朋友,也因为送出了一个小礼物而大大地被感动了一阵。我也希望读到这个故事的父母朋友们可以巧用赞美来多鼓励,而少用批评去“管教”。

由我们赋予生命的孩子们,应该让他们继续在我们的搀扶下活得鲜活!活得优雅!活得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因材“管教”


今天,我被重新分配到小班去当“孩子王”。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神圣的地方——小班活动室。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小班孩子们可爱、纯真的笑脸,更曾在心底小小的期盼“有一天我也能当小班的老师”。但当我迈入小班时,入眼的是抱紧爸妈不放手的宝宝、入耳的是一片嚎啕。手足无措的我,只能站在一边“看着”。

你看,尹俊杰小朋友死命抱住送她来园的妈妈,怎么劝也不放手;你再看,马心桐趁着上厕所又偷偷跑到滑梯上玩了,任你在下边喊破喉咙,依旧我行我素;还有,那个是家中独子的王俊杰更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我现在真是一个头俩个大,实在没了办法。“原来,小班的孩子这么难‘管教’呢......”我正在想着。突然见到尹俊杰抽噎着放开了妈妈的手;看到马心桐乖乖的从滑梯上走了下来;看到“调皮鬼”王俊杰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发生了什么,奥,原来小班的老教师——马老师出马了。

午休的时候,我赶忙跑过去请教这神奇的“魔法”。马老师神秘一笑: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魔力”,不过因材“管教”罢了。平常孩子来了,我就细心的观察他们的特点,渐渐地就找到了“对付’他们特用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适用所有孩子,有的仅仅是针对一个孩子。就像尹俊杰每次来园老哭,我就承诺她“你不哭,我们玩会儿滑梯,妈妈就会第一个来接你”;还有马心桐,她是一个“小吃货”,每次不听话,你就只要说:“再不来,加餐都被别人吃掉了”保证管用......至于小尹同学就更好处理,这孩子吃软不吃硬,你只要夸夸他保证做得比谁都好......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今天我又学到了一招:因材“管教”。平时静下心来观察孩子,找到突破点,教孩子就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难。

别让孩子以“哭”替代“说”


家长观点: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汉

皮皮快5岁了,小帅哥一个,但是却有爱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妈说,2岁以前的皮皮是不爱哭,很乖,可是现在越大却越爱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是经常哭。小男生之间免不了会打打闹闹,但打闹的结果永远是皮皮最后哭得稀里哗啦地跑回家找妈妈。皮皮妈的脾气也很暴躁,哭烦了也免不了打几下皮皮的小屁股,最后干脆就把皮皮甩在一边,哭到足够自动停止。时间一长,皮皮有了委屈也不在妈妈面前哭了,每次都憋着个红红的小眼睛撅着嘴,一声不吭地自己跑到房间里去看图画书。皮皮妈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以为儿子开始学会坚强地忍住泪水了。

“不哭的小男生才是坚强的!”皮皮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爱哭的宝宝长大了以后会很懦弱的。”

2、孩子应该宠着、妥协着

小宝妈对于自己的宝贝丫头绝对是疼爱到家了,漂亮的小宝可是幼儿园公认的“小公主”。但是小宝也因此被妈妈惯出了爱哭的毛病,每次有什么要买的衣服和零食,如果妈妈没有帮她买的话,小宝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小宝妈心疼宝宝,不想让小宝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小苹果一样的脸蛋哭得没了血色多难看啊。所以每次小宝一哭,妈妈就妥协了,马上给小宝买来她喜欢的裙子和零食。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到手,小宝这才破涕为笑。

为此小宝妈很是伤脑筋,爱哭的宝宝,小时候还可以哄哄,要是长大了一直都是这样的话那麻烦就大了。但自己又实在不忍心看宝宝哭成那样,忍不住还是会妥协。

分析问题:多听孩子说为什么哭

实际上,皮皮的妈妈在处理宝宝爱哭的问题的时候是有很多的误区的。面对爱哭的宝宝,妈妈们绝对不能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年龄小的宝宝的个人表达能力并不强,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像皮皮这样的宝宝则更多的体现为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不哭的宝宝并不代表坚强。如果把委屈憋在心里,这对于宝宝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所以在皮皮哭的时候,皮皮妈应该多抚摸和拥抱孩子,并且帮皮皮学会用语言来表达心里想要说的话。比方说宝宝因为妈妈不同意带他去吃麦当劳而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说:“你现在一定很想去吃麦当劳,可是我们约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遗憾,我也替你感到很伤心。”这样帮宝宝说出心里话来,宝宝心里就会感觉好受一些。或者可以鼓励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什么会不开心,为什么要哭,妈咪们此时要耐心地倾听,不要作太多的批评。逐渐地,宝宝也能够学会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情绪。

相比之下,小宝妈的“爱妥协”的麻烦就稍微大一些了。小宝爱哭的习惯的养成某种程度上小宝妈有一定的责任哦。小宝妈对于宝宝纵容了一些,心疼宝宝是一方面,但把宝宝培养成坚强性格也是必须的。所以当小宝出现通过哭的方式来换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小宝妈应该“坚定立场不心软”,并且很明确地告诉宝宝:“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并把自己不买的理由说给宝宝听。不能因为宝宝的眼泪而心疼,更不应该因为面子而纵容宝宝。这样对宝宝的成长会有误导作用。

好孩子不靠管教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原来,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

他把“习惯”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

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

战胜惰性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

对于在课堂上奋战了一个学期的学生来说,“终于轻松啦”,无疑是发自心底的呼声。

但是,放暑假,是不是该彻彻底底地抛开一切,只顾休息玩乐呢?这种想法显然不足取。

人们恐怕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你一边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享受着躺在被窝里的舒适,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

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暑假了,类似的镜头恐怕会更多地再现。

到了暑假,一般家庭的父母都是白天上班,大段的时间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家中即使有老人,管理的力度显然远不如父母。

当孩子的惰性占据了上风之时,一切就处于失控状态了。

表扬与批评


小朋友,谁不希望自己可以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们谁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总是很优秀,能天天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有的孩子听不到表扬就闹情绪,有的家长就因此找老师要求表扬,这样对孩子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我积极赞成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经常对孩子采取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可是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都很聪明,在家,所有大人都围着幼儿一个人转,造成任性、自私,听不进一句批评,一旦受批评就大声哭闹,像这样长大的幼儿,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个成功的人,除了要有较高的智商以外,还要有情商。

对于这种受了批评就大声哭闹的孩子,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多一些,而对于那些能干的孩子不妨少一些表扬,培养一下他们的韧性,适度的给他们一点挫折,让他们能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批评应有度,表扬也一样应有度。

对不同的孩子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孩子才能不骄不躁,使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甜甜的批评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爱从家里带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入园,有时还是一些不安全的小东西,如珠子,鞭炮,火柴-------等。

集体活动时他们不但不参与,还召集周围的小朋友玩他们的东西。

特别是舒心,我给他说过很多此,叫他不要带来,他就是不听,也曾没收过他的东西,还是不管用,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今天早上,舒心的妈妈对我说:“李老师,她感冒了,我叫她不要来幼儿园,但她一定要来,请你多关注他,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就给我打电话。

”我不时的走过去询问她舒服吗?要喝水吗?一会儿摸摸她的头,看看烫不烫。

孩子见我对他这样关心,满脸欢喜。

中午休息时间,当孩子们躺下时,我开始来回巡视给他们盖被子,来到舒心的身旁,发现窗户是开着的,外面天气很冷。

我轻轻地关上窗子,伏在舒心的耳边悄悄地说:“今天天气冷,开窗睡觉容易感冒,以后不能开窗睡觉知道吗?”“嗯,知道了。

”孩子小声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许多孩子都进入了梦乡,只有舒心还在那里瞪着他的大眼睛,一点睡意都没有。

我小声问:“舒心,睡不着吗?”孩子点点头。

“那你起来吧!”“不,我怕影响别人。

”“你悄悄地走出去,就不会影响别人了。

”“老师你真好,我以后听话,再也不带危险东西来幼儿园了”舒心边走边说。

看着舒心的背影,我思绪万千,这不是我一直想要但用批评教育不管用的结果吗?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变化这么大呢?是爱,是我对孩子的爱让他感动,是我对他的关怀让他受到感染。

所以说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先爱孩子。

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

住平房最大的好处,便是为孩子提供了与小伙伴交往的天地.每天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后,一声“我走了”便不见了踪影.三五成群的孩子,从这一家窜到那一家.

后来天气渐冷了,我开始限制儿子的这种自由.可一天两天还行,到了第三天,他却怎么也忍不住了,哭闹着要去找他的朋友.邻居们劝我:让他去吧.我碍于面子,点头应允.没想到,他却一去不回,无奈,我又出去找他.最后是儿子哭着跟我回了家.

我想是孩子太寂寞了,于是便想方设法陪他玩.可还是不行,于是前面的“悲剧”重演.

有一天,我陪他玩了一会儿,他又可怜兮兮地一边小声叫着“妈妈”,一边谨慎的看着我的表情.我明白他的意思,也不想在阻拦,但却忍不住问他一句“妈妈好,还是小朋友还好?”儿子虽小,大概也明白我的心思,只是“嗯”着,却不回答.我不再问什么,只是叮嘱他早点回家.看着他蹦蹦跳跳高兴地夺门而去,我终于明白了:母爱对于孩子虽然重要,但仅有母爱还是不够的,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

这样想通了,我便有心“豁”出去,让他玩个够.第一天回来的比较晚,但我庆幸他终于知道回家了,第二天,第三天……渐渐地,他似乎也开始知道控制自己的行动.比方说我告诉他“玩一会就回家”,结果他真的玩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我要他“别走远了”,他真的不到处乱跑了。

我暗暗的庆幸:这是自己没有野蛮的独占儿子的空间的结果,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儿子也格外的听话了。

不知道本文“孩子的空间是无法替代的”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鼓励胜过批评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因此我们班就把跳绳做为了户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多数孩子对跳绳的方式和方法都掌握了,可我们班的越越小朋友怎么却找不到跳绳的感觉,一天着急的我对她吼了起来,还批评了她,而越越自己也紧张的越跳越差,到最后干脆不跳了,站在那流眼泪,看的我是既着急又心疼。

第二天当越越又再练习的时候,我就在一旁鼓励她,说:“你真棒,试试还能再多跳一个吗?”听了我的话,她很开心,从而更认真的练习,我就在一旁适当的给与鼓励和示范,当她跳了三个的时候,我对她说:“这次跳了3个,下次就能跳4个了。

”听到我的鼓励小姑娘好像有了自信心,跳的越来越起劲,慢慢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跳的越来越好。

经过那次的跳绳事件,我好好反思了一下,现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如果一味的批评他们,指责他们,就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

所以,我们不妨蹲下来,用心对待孩子,用爱感化孩子,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让批评开出美丽的花 ——批评后的反思


xx是我们班比较机灵的小男孩,但是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尤其在英语课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跟着老师一起互动。他不是抠抠自己的手,就是东瞅瞅西看看,或是告状旁边的小朋友挤到他了。每次老师的提醒似乎对他只能起到一时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多久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无关事物上了。对于他的注意力易分散的行为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对于他的行为应该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契机和方法去改正。

 每周两次的英语班开始了,今天的英语教学活动刚开展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在在位置上捉弄别的小朋友并开始了“对打互掐”,显然是他挑起事端的。对于他课堂上的捣乱我有些气急败坏,我想不能再对他采取以往的“怀柔政策”了!我停下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把他叫到前面批了一通,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后悔”的泪水。批评后我和他进行了短暂的谈话活动:师: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我和小朋友说话,没认真听老师说话。师:知道不对,为什么还那样做呢?那你想不想做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嗯,想。师:那老师看你的表现?——嗯。接下来我趁机进行了“教育改革”把所有的小朋友的位置调换了。年龄稍大的、能坐得住的和好动的幼儿坐一起。我对吴xx说:xx,老师给你调换了新位置,希望你能像旁边的小朋友一样棒,能不能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小朋友?(他抿着嘴使劲的点点头)好,那老师相信你。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xx像换了个人似的,整节课出乎意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能积极的回应老师。其实,xx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前提是只要他投入注意力和心思。当然对于这种相对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的孩子需要老师及时去点悟。傍晚家长接孩子时我主动和xx的妈妈进行了交流,首先我告诉了xx妈妈:今天集体活动的时候批评了xx,并告诉了批评的原因,随后得到了xx妈妈的支持,接着又当着xx的面告诉他妈妈今天它有哪些进步。再后来的集体活动课上,xx有了“质的改变”,或许在积极地鼓励和暗示下,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并乐于参与游戏互动。

 经过这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教育行为,我进行了自我反思,虽然一时的冲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批评还是慎重使用。批评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方式。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幼儿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当然批评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将批评用到“刀刃”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批评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策略。批评以后一定进行适当的“安抚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还包括家长。“安抚”幼儿是为了让幼儿获得一种安全感,感受到其实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知道被批评的原因以及明白如何做才是恰当的,让幼儿能感受到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安抚”家长是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共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判断能力和羞耻心,对于他们的错误如何进行有艺术的批评?对此,我总结了一下粗浅的观点:

 首先,批评要及时。对幼儿的批评要及时提出并且批评要有依据,引导其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而不是粗暴的去改变幼儿的行为。尤其对于“初犯者”一定让其明白哪里做得不对!批评不能过度,也不要刻意翻幼儿的旧账,这样容易使幼儿受到伤害形成畏惧、惊慌甚至满不在乎以致自暴自弃等不良的个性。

 其次,批评要适时、适地。批评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对于性格内向、文静的幼儿慎用当众批评,以免刺伤幼儿自尊心。进餐时或午睡时避免批评,以免影响幼儿进餐情绪、消化或午睡质量。对于初犯错误的调皮幼儿要及时批评不能姑息迁就,及时的批评可以有效的纠正其对待错误的不良态度。

 第三,批评需要适当的方法和方式。所谓适当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方法一:“敲东击西”法,即当幼儿犯了错误时,不是直接去批评,而是先对他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受老师的关注的,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增强其克服错误的信心。

 方法二:鼓励性批评法,此方法主要针对性格比较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幼儿。对这种性格的幼儿进行批评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有耐心,不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批评话语多是鼓励性语言,抓住他们的优点以及教师应讲出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若是直截了当的、言辞激烈的批评只能适得其反,加重幼儿自卑心理。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方法三:“冷处理”法,即采取冷落或沉默的态度,让幼儿知道自己犯了错并且能够自我反省。这主要针对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幼儿,如果对这种性格的幼儿一味的采取训斥,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方法四“自然后果法”,事先和所有幼儿讲清楚原则以及违背原则后的的后果。若是有幼儿犯错误了,可以让其自行体验犯错误后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亲自体验比教师的口口婆心说教有更直观的感受。

 总而言之,批评不是目的,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在不以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幼儿意识到错误并能改正就是最好的方法!批评不等于说教或训斥,批评是讲究艺术的。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批评的方法和作用让批评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相信《管教之道:用美誉替代批评》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