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

07-22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爸爸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case1:好友S的哥哥与孩子

S的哥哥在孩子小时候夫妻感情破裂,办理了离婚手续。家庭关系中,和则幸福美满,分则最受伤害的是孩子。本应该在妈妈的关爱,爸爸的陪伴中茁壮成长的孩子,被留给了爷爷奶奶照看。爸爸远赴境外工作挣钱。

今年孩子要高考了,人生大事,爸爸特意赶回来想多陪陪。这时,孩子被确诊中度抑郁。作为一名母亲,我听到【中度抑郁】感觉甚是严重,好友S也在劝说哥哥多陪伴,好好安排后面的生活。我们都在考虑孩子如何康复?怎么样让她可以更顺利的度过这个难关。而爸爸却思索……我要回去继续工作。

case2:好友J的老公

好友J和老公都不是本地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边安家置业,还有了爱的结晶。J的爸爸妈妈为了照顾女儿,也搬来与他们同住,儿孙满堂,高堂在旁,这是幸福的一个家庭。

J为了孩子,从备孕开始就辞去了工作,有了娃更是彻夜不眠,悉心照顾。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老公的身上。养娃、吃饭、房贷、养老……处处都需要钱,就像最近很火的那句话描述的一样:没有什么云淡风轻,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本来就忙碌的老公更忙碌了,周末甚至都要去加班。每天回家孩子睡了,每天出门娃还没醒。

case3:好友H的老公

好友H在境外做地产经纪人,工作压力大,收入有浮动。H从孩子满月后全职自己一个人带,很难想像这是怎樣的辛苦和劳累。看过张娜拉演绎的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感觉H全都中标。男人在外面忙碌,回到家就想放松,就会拖延,就感觉劳累。玩手机,打游戏,哄娃能把自己哄睡,娃滚下床也很常见。

case4:本文的产生根源-我老公

从我们相识相知相恋,我对老公都没有太多要求,尤其在工作上。我自认是一个比较黏人的麻烦,所以只求这个人可以随传随到,随时陪我即可。恋爱时我们可以打电话通宵不断,我们可以找借口随时见面,我们一直幸福甜蜜的生活着。虽然婚后有时候我会觉得如果他挣点钱更好,但是想起他无法在我视线中了又觉得心里空落落。

尤其是有了孩子,钱我需要,然而对比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我更看重他的陪伴。工作就一直搁置下去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老公的脾气越来越大了,以前我认为……我的男人,脾气大了我可以管,现实情况却是我管不住了。好尴尬,是不是?!

今天晚上,孩子的哭闹加上我的抱怨(我推测)让他狂躁了,他生气的举起了枕头,那眼神和情绪,我无法忘记。当时,他应该是想拍孩子后来忍住了。然后他大声的吼了一句:你d哭什么哭?!孩子听后不哭了,而我又针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二次的争吵。在我心中,无数的草泥马飘过,包括我现在回忆记录打字的时候……

有了娃,我才更多的去思索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很多人说,男人进入角色慢,他们从丈夫-父亲的转变甚至需要2-3年。2-3年,我的天呢!!!

孩子出生,他们烦躁女人的产后抑郁+孩子的哭闹;

孩子一岁,他们烦躁女人的絮絮叨叨+孩子的胡闹;

到了那terrible2+horrible3,妈妈都快崩溃的阶段,他们才刚刚入门。刚有点感觉就面临这大阵势,扛得住么?!

亲爱的爸爸们,请你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脑子里的方案,推掉外面的应酬,烦人的客户,看看身边的孩儿她妈,更看看你自己的娃。

作为妈妈之一,我想对你们说:

1、孩子的成长不可逆,错过了无法回到过去。珍惜每一个和她/他相处的美好时光吧,孩子在我们怀里就2-3年。

2、钱是挣不够的,身体是有极限的。生娃是为了百年后还有你的精血留在世上,替你看沧海桑田的变化;生娃是为了生活更有奔头;生娃是和你爱的她有一个完整的家。生娃也是为了把我们挣的钱留给她/他花。不要总是说钱钱钱,不要找挣钱的借口躲避和娃的亲子时光。身体垮了,如何陪娃成长?好友J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挣钱回家不是做丈夫做父亲的唯一职责。血缘不断,但是亲情会淡。错过了陪伴,老了以后和孩子会不会相对两无言?

特别对好友S的哥哥说两句:离异的家庭已经让孩子从小丧失了安全感,成长中没有父亲的陪伴,你可知道你辛苦挣钱的时候,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孩子是不是有苦无人倾诉?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有没有独自一个人泪流?不要打着“我为了孩子“这情感的大旗感动自己。你们父子的情感纽带本就薄弱,不要真到了出事的时候追悔莫及。钱可以挣,孩子-这个孩子的声明却只有一次。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希望你可以看懂并真正的尽一个做父亲的职责,而不是做一台提款机的功能,只吐钞票冰冷无情。祝福孩子可以早日康复,更祝福你们父子和和睦睦。

3、父亲在孩子人格塑造中有很大的作用。在儿童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道德化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儿童通过对爸爸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弗洛伊德人格学说的经典术语)而实现的。自居作用是指儿童往往追随仿效父亲,以期将来也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而其中以爸爸的作用为突出。男孩在自居作用过程中通过克服亲母反父(恋母情结),女孩通过克服亲父反母(恋父情结)而度过人格成长的危机。

我的理解用大白话说就是:女孩子从爸爸身上体会到安全感,爱,温柔;男孩子从爸爸身上学会担当、坚毅、正直。

4、科学研究,爸爸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创造力、逻辑能力、冒险精神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你们的敏锐,直接,理性会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成长中,在面对困难时更自信更冷静。

5、孩儿妈是很絮叨,孩子是很调皮捣蛋,恳请你对他们多点包容,多点耐心,多点疼爱。勤快、主动的帮孩儿妈做做家务,打打下手,听她们唠叨下家长里短,如果能说两句甜言蜜语更好;到家后,放下手机,关上游戏,静静的陪娃看一本绘本,或者用你的低沉男声给她/他讲一个故事。相信我,表现好的爸爸甚至还会得到一个大大的么么哒。

每个小天使降临到人间,对于家庭来说都是一份莫大的礼物。最为回赠,妈妈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貌美,S型身材,顶着永久牌黑眼圈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对娃,对家,对自身;爸爸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去挣钱,挤更可能多的时间去陪伴,给娃传授自己一生的经验,教会他们应对困难的方法与笑对压力的从容气魄。

祝所有的家庭健健康康,和和睦睦,祝所有的爸爸都牢牢记得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亲子关系对宝宝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对宝宝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 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 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亲子关系主要有三大影响

1、对语言发展之影响:语言的发展更多收益于母亲

2、对人格形成之影响:家庭失和协造成幼儿口吃、紧张、易怒,长大后有神经官能症和少年犯罪

3、对社会人际关系之影响:良好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奠 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项难以驾驭的学科,但又确实是一门非常艺术的科学。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好管教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关系太亲密了,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担心孩子抱怨。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读懂宝宝的眼神,读懂宝宝的心思。家长和孩子的心是由一条管道连接的,如果亲子关系是正面的,证明这条心灵管道是畅通的,那沟通就不成问题。

亲子关系:专注力的重要性


不少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百爪挠心: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 ,一会儿腿让蚊子咬了……逼的亲妈也变后妈了。写个作业拖拖拉拉,背后的原因很多,但首当其冲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光是写作业让父母抓狂,还有的孩子……

1.有点声响就分神

2.做事常常丢三落四

3.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4.不注意细节,会做的题,却因为粗心大意丢分

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常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孩子身上这些让我们“头疼”的毛病,其实都跟专注力不足有关。

专注力对孩子有多重要?

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它指一个人专心于一件事、一个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 “学霸”,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不见更聪明努力, 但是为什么他们学什么都快?学什么都能学好?原因就在于,学霸比别人专注时间更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将最学习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具体到孩子身上:专注力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成绩也越好。

同样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努力,学习效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何科学培养专注力?

一、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有位妈妈吐槽,她4岁的儿子完全没法坐定2小时写英语作业,她都快急死了。大家觉得这样的期待合理吗?

的确,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但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用自己的焦虑,喂养了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那么,孩子发展规律是怎样的?如何期待才不会过分?这些都需要学习。

除了这些数字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知道,决定孩子专注力好坏,最底层的因素是什么?

是孩子的安全感,是亲子关系。所以专注力,不仅仅是专注力,它是整个亲子关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

二、尊重脑科学,把脑科学方法运用到训练中

明白了专注力底层的“道”,更要学习提升孩子专注力的“术”。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专注力不好,最重要的是视觉专注力和听觉专注力要提升。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我们要先识别出来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学习优势类型。是视觉型?听觉型?还是综合型?针对拥有不同优势的大脑,我们提供给孩子的训练方法才会更有针对性。

比如,听觉主导的孩子更适合用音频资料当成训练素材,而视觉主导的孩子用下面这种图片素材训练效果会更好。

亲子关系对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一些心理学家、家庭心理医生、公号号主,宣扬一个理论——夫妻关系应该在亲子关系之上。

大意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只有夫妻关系良好,爱才能在家庭中流动,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最佳关系应该是等腰三角形,而如果等腰三角形成了斜三角形,家庭关系中的平衡就会被打破,给家庭成员带来伤害。

这一点我认同,但是我做不到。

在我们的家庭关系里,已经不是说把亲子关系放在夫妻关系之上了,如果没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可能早就没有了。

有些东西说起来全是理,但与人的天性相悖。勤快时我会去搏斗一下,斗一斗发现人定输天,果断放弃。

我娃六岁了现在会认很多字,会用拼音给我写信(很简单但也挺有逻辑),英语讲得呱呱叫,我每天一看到她我就眉开眼笑,一股慈祥的暖流由内而外洗涤我灵魂,整个人温软喜悦得像一朵大棉花糖。看到老公有这效果吗?不可能的我给你讲,不嫌弃就不错了。

我娃送给我的礼物,哪怕是一张不知所云的画,我都欣喜若狂视若珍宝,我男人送我礼物我一向无动于衷,有时还内心咆哮,这特么是什么审美,我怎么嫁给了一个总是能买到最丑礼物的男人?到底是我瞎还是他瞎?

娃生病了我恨不得代她去疼,男人生病了我通常都是:“你别回来啊,你就在你妈那儿住啊,别传染给我娃了。”

我男人跟我吵架时他不止一次说,踏马的,要不是因为我娃,你以为我还会跟你过。

我的那一点点愧疚顿时烟消云散,生出一种英雄所想略同的盟友感。

有一次我说,我们这样不行啊,我们必须表现出恩爱,要不然孩子还以为天下的夫妻都像咱这样只会一天到晚抬杠呢。于是那天晚上我们说着话,我男人忽然亲了我一下。我娃惊呆了,生气地看着我说:“那是我爸爸!”

我俩笑到岔气。那一点点虚情假意的甜蜜远远敌不过孩子吃醋的可爱劲儿。于是我们那几天变得格外友好,我和我男人一提到这事就心花怒放,维持了好几天都没吵架。看到没,亲子的力量太无穷,强大到可以将两个看对方极不顺眼的人又搓到一团去,这力量反正我是斗不过的。

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的家庭有没有呢。我在前几年当记者的时候见过一对儿。男人再婚,带着和前妻的儿子,找了一个比他年轻的现任,又生了个儿子。一家四口很穷,男人在外面做工,女人在农村家里带继子和自己的儿子。有一天因为一点小事儿,女人忽然对继子大发雷霆,顺手操起旁边的剪刀扎继子的背,戳出好几个血窟窿。然后她还骑电瓶车送继子去上学……老师发现孩子背上有血,赶紧送去缝针,并报了警。女人被拘留15天。

我通过熟人进拘留所见了那女人。其实我当时特别生气但是我不能说“你怎么这么恶毒你不怕遭报应吗”这种话,这不是记者说的话。我问她当时的情况,她说家里穷心情压抑,孩子又不听话,她当时在气头上,巴拉巴拉,然后说她对继子挺好的,买衣服都是一个孩子一套,吃东西也绝对平均。

但是不管她怎么辩解,我还是觉得她完蛋了,她出来要被她老公打到半死吧。没想到她告诉我,她老公还给她送饺子!怕她在拘留所吃得不好!

我马上联系到他老公,他真的讲得出“哪有大人不打孩子的呢”这种话,他说等她拘留期满了他就去接她,还是要好好跟她过日子。出事后他前妻把儿子接走了,感觉他长吁了一口气。

我和另一个老记者坐车回城的路上我真的是被雷死了,噼里啪啦骂了一路。老记者说:“他有什么办法呢。”

说来很可悲,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例夫妻感情高于亲子感情的家庭,而他们是被生活压榨得不得不如此。因为娶妻成本太高(性的成本对这个男人来说也高),因为还有一个孩子,必须把日子过下去。所以他的选择很明确:女人最重要。

官员、商人、学者、大咖,各行各业我都少许认识一点,也会聊私人话题,从来没有、是的从来没有听过一句“我爱我老婆超过爱我孩子。”放在平行的位置已经很难得了,更多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现在肯定是孩子更重要,可能孩子自立以后夫妻关系会回归到第一位吧。”

我觉得这才是理性而自然的回答。孩子年幼的时候,必须亲子关系第一位啊。所以现在去强调“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干嘛,就算知道是真理你能做到吗,又不是我想健身我就去撸铁、我想戒烟我就天天嚼口香糖这么简单。感情的事情强求不得,伪装吧,自己鸡皮疙瘩掉一地,退让吧,对方得寸进尺贼能嘚瑟,还不如俩人坦诚相见,大人爽快,孩子看着也觉得真实。

而且共同(注意是共同)把亲子关系放到第一位很棒的。都说婚姻是爱情转化为亲情,是怎么转化的呢,是过着过着就懒得过了但是忽然来了一个小天使,你每天跟伴侣说,哎呀今天娃学会了一个词儿,哎呀你看娃这张相片简直小明星,哟哟哟我的娃怎么这么能耐,伴侣在旁边配合着大呼小叫,感情同步得天衣无缝,这样才转化过来的呀。你没事儿到别人面前去显摆娃试试,两天就把别人烦死了。

共同把亲子关系放到第一位,就相当于你们把夫妻跟孩子关系的那个锐角等腰三角形,变成了钝角等腰三角形,家庭关系顿时稳如泰山。

在婚姻越发朝不保夕的今天,我觉得两口子能齐心协力爱自己的娃,已经可以打90分了。我要为我以前老觉得不完美的婚姻鼓一下掌。

育儿心得: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育儿心得: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我家昊昊今年5岁半了,快读一年级了,各方面总体不错。在他的初成长过程中,我们费尽了心血,有成功,有挫折;有喜悦,有苦恼。一有空,就带他到公园乃至田间地头。躺在床上,教儿子背古诗、儿歌。讲故事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直到自己随便编造也没有办法为止。教育孩子很辛苦,但总体来讲,是一种幸福。

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一股脑儿全推给母亲,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许多调查材料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发育要差。父亲长期不在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据研究,一天与父亲接触至少两个小时的男孩子,和一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子相比,前者不仅更聪明,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二、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母性教育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母亲的细腻、温柔、善良,有利于孩子“柔”的性格成长。但父亲的勇敢、坚强、果断,有利于孩子“刚”的性格形成。刚柔相济才是健全的人格。有人认为男孩子由父亲带,女孩则应该由母亲带,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如果只实行母性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的生活状态

三、有利于孩子对生活的全面体验。如果一个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生活在男人圈或女儿国,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全面的。一个人形成畸形性格,与他儿童时期对世界的片面观察有密切联系。母亲更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父爱则相反,是一种深沉、严肃的爱,父亲更多地考虑孩子的未来。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意志薄弱;长大以后,碰到一点问题都会不知所措。

至于父亲怎样教育孩子,我认为主要做到:以身作则,创造环境,沟通交流,期望鼓励。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造环境则没有引起很多人足够的重视。孟母三迁,讲的就是环境的重要。很难想像,一个在麻将桌旁长大的孩子,以后不爱打麻将。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的交际、表达能力和民主的习惯。成功的人都是鼓励出来的,也是父母期望出来的。

为了孩子的将来,爸爸们投入到亲子互动中去吧,哪怕你再忙,每天也抽出一个小时跟你的孩子度过一段充满乐趣和爱的时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关注吧!

在问候中培养亲子关系


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早上好!”

“早上好。”

在一日之初能听到这样的问候,无论是谁都会心情愉悦。尽量高兴地、大声地和家人互问“早上好”吧。父母问候孩子,孩子问候父母,谁先问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被问候的一方,必须认真地回答:“早上好!”

当然,最好先由孩子来问候“早上好”,然后父母回答“早上好”。但最初需要家长先用愉快的声音问候孩子“早上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问候的习惯。

如果,一方问候“早上好”,而另一方没有任何回应的话,谁都会非常失望、心情郁闷。因为问候表示对另一方的认可、尊重,表明想和对方建立友好关系,如果问候被无视任谁都会非常伤心。因此请一定养成愉快地回答问候的习惯。

问候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出门散步、扔垃圾、上班、上学的时候,碰到了熟悉的邻居或者同一公司、同一学校的人,都应该主动问候“早上好”。家长以身作则问候他人的姿态,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

过了早上10点之后,“早上好”就换成了“你好”。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据时段的不同将问候语分为“你好”、“晚上好”等。

我曾经听说有的孩子不知道“你好”与“晚上好”是什么意思,而家长也难以解答。其实“你好”与“晚上好”的语源分别是“今天你好吗”和“今晚打扰了”。如今分别用两个省略的形式表达问候的意思,单就词汇本身并无其他含义。

问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表达了想和对方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另外,像“我走了”、“您走好”、“我回来了”、“您回来了”等等在出门和回家时候的问候也非常重要。有不少家庭当家人外出的时候,都会在大门口送行,但如果大家工作都很忙不能亲自送别,至少要互相大声问候一声。

出入家门时的问候,蕴涵着“请小心出行”、“请安全回来”的关切,是家人之间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机会。回家后,说一声“我回来了”,也能确认是否有人在家;有事回家晚了,若看到爱人为此不高兴,就可以压低声音怯怯地说“我回来了”,这样,通过声音就能向对方传递出你略带歉意的心情。让我们高高兴兴地送迎家人吧。否则,早晨因为吵架而没有问候你的家人,他们又万一突然遇到什么意外情况或事故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

家人之间如果能养成这种相互问候的习惯,就能自然而然地问候邻居,问候熟人,问候门卫了。

有些女性认为有了孩子就无法继续过自由的生活,工作和生活无法兼顾,所以选择了不要孩子。

的确,因为孩子,自己的行动自由会受限,花销会增加,各种各样的负担也会随之而来。但是,拥有孩子、养育孩子的喜悦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我认为主动放弃拥有如此美妙经历的机会实在可惜。当然,会有一些特殊原因使得有些女性选择不要孩子,我们不能强迫所有人都一样,但是真心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生养孩子,并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孩子促进父母的成长

有些女性觉得现在太忙了,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希望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当妈妈。我想说的是,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的时刻根本不会到来。不必等待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刻,先迈出第一步,路总会有的。孩子会在你的悉心照料下不知不觉地长大,你也会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体里惊人的能量。而且,“车到山前必有路”,在你辛苦育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延续人类生命的纽带,就是这样靠无数忘我的父母代代传承至今的。

在自然界中,动物,不,甚至是植物,都希望繁衍更多的子孙后代,都想借此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父母充满慈爱地养育子孙后代也许出于一种本能。换个角度来看,那些不能很好地繁衍和养育后代的种群最终都无法逃脱灭绝的命运。

但并不是说,只要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把他养育成人就可以了。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和娇惯是毫无益处的。日本现在不仅面临“少子化”②,即下一代人口减少的问题,下一代人的素质退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孩子软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品格无论对本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自己作为家长,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社会上出现更多品格高尚的人,就必须首先由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品格教育。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会不断体现、渗透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

父母希望孩子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家长对孩子有各种各样殷切的期望,不过,最多的可能还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希望孩子在结婚后能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希望孩子将来也有自己的孩子,体验幸福的生活。

此外,在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日本,父母该如何与成人后的孩子相处,孩子该如何同衰老多病、需要特别看护的父母相处,已经成为当代的新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亲子关系,以及在亲子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些东西吧!

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适当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在游戏中达到目的。记住,最好从事只有你和孩子的一对一游戏。

玩什么呢?可玩的游戏多得数不尽。例如,你可以跟年幼的孩子玩躲猫猫、化妆和教唱歌等游戏。如果是年长的孩子,你可以带他去野餐、骑马、参观附近的宠物店、堆雪人、下棋或逛街。

亲子游戏之所以重要,理由很多。首先,它提供一个你能以正向态度全心注意孩子的时间。特别是对年纪很小的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给予大量、正向的关注。许多时候,孩子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才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并承受痛苦的后果)。

和孩子一起游戏同时能鼓励孩子从事健康的活动。例如,如果你希望孩子多到户外运动,就可以建议孩子玩接球或打篮球。

最重要的是,亲子游戏是协助孩子建立自尊的方法──而健全的自尊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幸福、学业的成就和事业的成功。

固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并注意以下几点

◎你们一起做的活动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身材。

◎挑选能发挥孩子才能、技巧和特长的活动。

◎避免在游戏时批评孩子的行为,因为这是一段属于要给予大量赞美和鼓励的时间。

借着“陪孩子玩”这个行为,父母其实是在传达“我爱你,你对我很重要”这样的讯息。这是另一个协助孩子从内心产生正向感受的方法。如此,他未来就会有好的表现。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亲子阅读的意义何在? 如何开启儿童阅读之门?

第一,亲子阅读是幼儿多种能力与人格塑造的摇篮

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有这样一段话:“家庭是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著名作家冰心曾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诠释了童年对人一生的重要,她说:“小姑娘是大姑娘的缩影。”童年将决定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童年时期和谁一起度过,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养成什么样的性格与习惯,都会深深地铬在他的身上。

我们常常惊叹动物的速成。和动物相比,人类的童年确实是太漫长了。人类需要一个那么长的童年,除了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动物,我们比其他物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世界,学习越来越复杂、不断变化着的生存手段之外,还因为儿童需要训练多种对于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想象力、合作力、独立思考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密不可分。带过孩子的都有这个体会,孩子只要是醒着的时候,总是动感十足,似乎一刻也停不住,因为他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第二,亲子阅读让孩子感受多种情感,化解情感困惑

通过绘本,我们能展示给孩子一个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能看到美与丑,善与恶,能带给他们新奇和有趣。重视亲子阅读的家长会有这个体会,很多矛盾与情感纠结通过给孩子讲绘本会自然化解,很多绘本故事会让孩子看到自己。

比如,在《逃家小兔》里,通过游戏般的画面,让孩子发现这个小兔和他一样想着离家出走。但是不管逃到哪里,妈妈都会快乐地追上它。看似严肃和沉重的主题,却没有沉甸甸的说教,没有吓唬,只有爱,让孩子感到,妈妈的爱是自由的阳光,不管孩子走到哪里,这道阳光都会追赶着他。我特别喜欢故事中的结尾,当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当你的小宝贝吧。”我想,所有的妈妈听到这一声“我不如就待在这,当你的小宝贝吧。”心一定早就化了。

第三,游戏和阅读才是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伴侣

经常会有家长问我,想象力、合作能力,独立思考等能力该如何从小培养呢?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与阅读是他们获得这些能力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发达国家,把游戏与阅读作为幼儿期最重要的活动。并将“游戏与阅读”定位为“幼儿成长中最重要的伴侣。”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定位,我把游戏称为体能与灵敏度培养,把阅读称为智能与情操培养。这两者在幼儿的成长中缺一不可。

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有了一个好身体,又有一个灵活的头脑以及优秀的情操,还愁什么呢?

第四,亲子阅读,让孩子情感丰富,内心强大

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在上初中前,每晚都是在父母的故事声中入睡的。这份心灵的养料实在是太足了,足得让她能承受各种压力,让她表面上看起来柔柔弱弱,内心却无比坚强。当时,我实在太年轻了,我无法理解这份厚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一直到前几年,我看到这个女孩在突发事件前的抗压能力,才羞愧于自己以前对亲子阅读理解得实在太肤浅了。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孩,现在是国内某家知名媒体的主任记者。

第五,亲子阅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渴望知识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家长以孩子识字量多少来衡量他的智力是否过人。把识字当作了学龄前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理由是识字越多阅读能力就越强,阅读能力越强语文水平就越高。

这样的误导往往会让很多家长迷惑。迷惑的原因在于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三四岁以后确实对认字发生了兴趣,他们害怕如果不抓住这个时机,可能会耽误了孩子后面的学习。其实这只是孩子进入了符号敏感期,在幼儿的眼里,这些文字只不过是一些符号而已。如果我们以为这就是孩子识字期的开始,让孩子提前进入“小学期”,那是一件非常糟糕的决定。

这些所谓的提前识字,进入小学后不但要进行重复学习,有的则要进行纠误学习,因为小学老师喜欢的是一张白纸,之前有人在上面错误输入的信息将要耗费很多精力去清除或纠误。这种清除或纠误,最伤的还是孩子。所以,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老师曾沉痛地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比砒霜还要毒。”

特别要提醒的是,幼儿的腕关节还处于发育中,不适合长时间握笔,幼儿的有意注意力时间也很短,越小的孩子有意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这些生理上的因素都不适合幼儿进入识字和写字。

当孩子进入符号敏感期后,家长只要让孩子“浅尝辄止”就可以了。让他明白,中国汉字很有趣,它是今后学习各种本领的金钥匙,只有手握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一扇扇学习的窗户。让他了解一些有趣的汉字的识字知识也是可以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家长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其实,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这种“将来一定要认识很多很多字,自己就能看好看的书了。”这样的学习欲望。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用填鸭式的方法让孩子提前识字,把他在学龄前游戏和阅读的宝贵时间排挤掉。识字,只是工具,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手执这个工具的人。

第六,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读书好习惯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最犯忌的是功利心太强。比如通过一本绘本,非要让孩子对数学或作文很感兴趣,或是对英语和识字很感兴趣。孩子是很纯净的,他们不会做假。喜欢就会一遍遍地看,不喜欢就会扔在一边。

我了解到,很多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生生地被父母的功利心给恶心掉的。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一旦发现,你让他看这本书是为了让他学数学或作文,带有很强的教育目标性,他的内心马上就会设起一道防线。所以,大凡说教太强的绘本最后都不会有太多的小读者。绘本不是教科书,好的绘本,要么有趣,要么让人感动,要么新奇,要么让人浮想联翩……总之,带有很强的教育痕迹的绘本是不会太受小读者喜爱的。我一直认为,好的绘本,不但孩子喜欢,大人也会喜欢的。回想我和儿子的亲子阅读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流泪,一起大笑,一起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

亲子阅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将立刻删除。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孩子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书,就是一颗传递知识的种子。

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孩子的小小世界海阔天空,孩子的大大梦想无边无际。

那么,如何让亲子阅读在家庭教育中树立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作为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识亲子阅读重要性。

孩子的阅读,不只是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家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家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而亲子阅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亲子阅读,是一种学习手段,更是一种美丽的休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家长教会孩子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其实不仅仅是孩子。

二、建立家庭小小图书馆。

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家长应为孩子建构一个小窝,一个阅读的天堂,为孩子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在家中选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准备一个小书架,地面可以铺设一块卡通图案的地毯,孩子可以随意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坐在松软的地毯上或是书桌前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墙壁上可用孩子与父母共同制作的装饰物进行美化,书本可以或开或合的放置其中,使整个小窝充满休闲和趣味的感觉。相信家中如果有这样一个书吧似的空间,孩子一定会有阅读的欲望。

三、共同选择合适的书目。

有了好的环境,还需要可以激发兴趣的足够的好书。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读物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双重把关。教育家伊拉斯谟说:“孩子最初阅读和吸收哪一类书籍是十分重要的。不正经的谈话毁坏心灵,不正经的书籍毁坏心灵的程度并不比它差。”家庭藏书应立足“有趣”和“实用”。一般说来,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能够引起他们共鸣、唤起热情向往和兴趣的书,如: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优秀的卡通和漫画。中高年级的学生选择的面会广一些,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可以理解感情更细腻、内蕴更厚重些的书籍,可读的书籍应向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科幻侦探等类型靠拢。要确保家里有各种书籍、儿童杂志和报纸,并保证足够的数量。

四、确定固定的阅读时间。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坚持都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阅读也应该这样,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常常有家长抱怨“没时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虽然基础教育几经“改革”,但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繁重。家长常常习惯把孩子读非课本和练习册的的事情称为“课外阅读”,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之嫌,可见是多么不重要!“没有时间”,从来只是借口。只要家长认为把孩子培养成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时间总能挤出来的。坚持习惯,选择固定时间进行阅读。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到它的效果。”

五、掌握行之有效的亲子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要老师,阅读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已。每个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1、亲子听读。在西方,为孩子大声读书是一种文化传统。在中国,为孩子说故事是一种传统,大声读诗文经典是另一种传统,但两者从没有融合在一起。即使在今天,乐意并习惯为孩子朗读文学作品的家长,仍然为数不多。我们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说:“图画书是拯救儿童阅读的书。”所以,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从图画书开始,从亲子听读开始,踏上亲子阅读的旅程。

2、亲子共读。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亲子共读。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读”的过程,也不是家长的单项指导过程,而是“阅读——讨论——思考——再阅读——再讨论——再思考……”。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了榜样的作用。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起,读同一本书;也可以坐在不同的地方,读不同的书。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

3、亲子比读。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父母亲还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亲子比读,进行故事表演、形式多样的创意表达等等。比如,我的阅读就很局限,文学类的书籍读得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读得就相对少许多。我那上四年级年级的女儿常常说:“妈妈,也许你的语文知识比我多,可是你的科学知识一定比我少。”这样通过比试之后,可以发现各自的不足,调整自我阅读。

总之,兴趣、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关键是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读书的种子。我们决不能把亲子阅读仅仅理解为在家里的阅读。我们也不能把亲子阅读仅仅理解为书本的阅读。读电影可不可以?读大自然行不行?在旅途中阅读可不可以?在公园的草坪上阅读行不行?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方法,并将亲子阅读坚持下去,时间长了,阅读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孩子的自觉行动。

亲子关系重要还是亲子教育更重要?


当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当父母强迫孩子遵照父母规划的道路前行时,亲子关系往往会出现问题,而家庭的和谐也会遭到破坏。

你说的话远没有亲子关系更重要

很多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心理学中一直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必先改善亲子关系。

想要改善亲子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永远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就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尽量不要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错

很多父母强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些文化标签下的“好孩子”,但事实上,一味盲从榜样的方法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别人孩子适合的道路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这样的观念: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非常痛苦。

有些孩子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他在大脑里面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他不会尊重少数人以及处于弱势的文化,一旦自己成为少数人就会非常恐慌。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非常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和错,因为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总用对错来分析。

抽象的道理对于孩子是强大的压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内容的对错,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在于教育行为对孩子是否有效。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谓天衣无缝、头头是道,可孩子就是不买账;有些父母对孩子没有讲什么道理,甚至根本就不讲道理,可孩子愿意相信他们。

这中间问题的关键就是做父母的是将“有效”放在第一位,还是将“正确”放在第一位;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错误往往是孩子成长的资源

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恰恰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只有父母认为是障碍,它才会成为障碍,因为你的沟通方式、言语会把它真正地演变为一个大障碍。家长担心、害怕孩子犯错误,其实是被自己无限度的想象吓到了。

有些痛苦对于生活是重要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肯定会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父母过度的保护以及犯错之后代替承担,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是听话、懂事的孩子。如果他长大以后很多体验都没有尝试到,有一些该犯的错误没有犯过,也没有经历过挫败,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的。

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无意识中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不对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对于生活很重要。

孩子的沉默不是对抗

很多时候父母更多的是表达态度,这个态度如果很鲜明、简洁,比如“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就会产生矛盾。在这个情况下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儿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很大一部分都希望从孩子的态度里获得,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现实生活中,家庭里面的争吵总是因为双方都不认输才会发生,只要有一个认输,争吵就不会继续。比如打架,两个人都要打才行。下棋,两个人下得越精彩越投入,双方厮杀就越激烈。如果一方不玩了,另一方怎么想厮杀都无法进行。家庭里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方沉默才能结束矛盾冲突。孩子并不处于权威的位置。如果建议爸爸妈妈沉默,孩子的位置就显得太高了,所以建议孩子要沉默。

良好的关系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家园共育《爸爸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游戏的重要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