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年龄阶段的亲子综合课程

08-02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亲子综合课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早期教育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精心创设的环境里,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以游戏为媒介,亲子共同参与体验,示范指导父母及其养育人为其提升养育素质,最终达到让亲子陪伴更加有效,让儿童在创造力、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能力方面,在自尊、自我控制、抗压力、学业模式等个性品质方面准备的更充分、发展的更全面。

阶段一(8-12个月宝宝)

通过音乐小律动、认知游戏、搭建积木等等,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手部的灵活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阶段二(13-15个月宝宝)

通过读绘本、做游戏、音乐律动,踢大球等等,锻炼孩子手部的控制能力、语言能力,大运动能力,让宝宝感受到愉悦。

阶段三(16-18个月宝宝)

通过乐器的敲打,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等,锻炼孩子的感知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让宝宝感受到做游戏的乐趣。

阶段四(19-21个月宝宝)

通过读绘本,踢球游戏,音乐律动等等,锻炼孩子语言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社会应能力等。让宝宝逐渐适应集体生活。

阶段五(22-24个月宝宝)

通过读绘本、做运球的游戏、看图找玩具等等,培养孩子懂得分享,锻炼孩子观察力,认知能力,训练宝宝的大运动能力。让宝宝体会学习的乐趣。

阶段六(25-30个月宝宝)

通过读绘本故事,手工制作,积木拼插,运动游戏,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训练孩子跳跃能力等。让宝宝的专注力提高更快。

阶段七(31-36个月宝宝)

通过读绘本故事,穿越障碍游戏,画画等等,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孩子平衡能力,发挥孩子创造力等。让宝宝感受运动带来快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各个年龄段怎么去“爱”孩子


0-18岁的成长历程分三个不同阶段,在三个不同阶段父母扮演应不同的角色,给予不同的爱。

0-6岁,爱等于陪伴>>>

智力的塑造:

0-6岁智力发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

情感的培养:

左脑发达是逻辑思维强,右脑发达:创造性思维强,想象力培育,以及完整的情感培养才会有完整的人格表现。这个时间段,不要对孩子约束太多,陪他玩,让他赢(每赢一次都增加他的自信)。培育他的温暖感。

性格的塑造:

建立概念,知对错(6岁之后千万不能动手),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有句话说: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在这一点上家长要提起重视。

6-12岁,爱等于教练>>>

孩子拥有第二个世界了:学校!进入群体社会,他感受到群体的力量,表扬或批评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在语言和行为上传递爱的信息:爱是最伟大的动力。假如他能感受到爱的阳光和雨露,小树苗就茁壮成长。

所以教练正面暗示的力量非常重要: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样。所以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你就要怎样评价孩。始终传递正思维,正语言,正能量。

自信养成:

一定要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我们要多用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2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这里可以引用三明治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肯定--但是--相信)。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了。

习惯养成:

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

奖励和惩罚:

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

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责任养成:

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家长代替他做,却无法代替一生;教会他做,他可受用一生。

玩与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好玩,才能好好学。

12-18岁,爱等于尊重>>>

他正走在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路上:我长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么说话,就跟孩子怎么说话。

家长和老师:

别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让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师告黑状。让孩子喜欢老师很重要。

学业和成绩:

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一时的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败,不断的成长,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万不要因为成绩差而让孩子产生歉疚感、负罪感。

给思想:

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成为有故事的人,成为对家庭有贡献的人,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赢得别人尊重的人。

给平台:

鼓励去图书馆,培养阅读的习惯。励参加文体团队活动。鼓励在安全的前提下,行万里路。让孩子热爱生活,参加暑期亲子夏令营。

给榜样:

与谁同行,向谁学习。恰当的目标,鼓励达成。多关心、多沟通、多抚摸。抚摸对孩子心理影响巨大,传递理解、信任、尊重。

亲子课程的意义


亲子课程有助于建立未来的健康的亲子关系

小宝贝正在跳跃式地学习 - 现在是爬和呀呀学语,明天就是走和说话。当考虑孩子的发展时,毫无疑问会希望他们在智力、体能、社交和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够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但除此之外,是不是也渴望同他/她们拥有健康的长期关系呢?

有一个方法能够在给小宝宝的人生发展一个很好的开始的同时,又帮助建立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亲子课程为您的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并且促进紧密的亲子纽带。

什么是亲子课程?

亲子课程遵循专业设计的教材,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指导师带领,同家长协作,通常侧重于发展孩子的体能、社交、情感和智力。运用音乐、锻炼和游戏,孩子能够学习一系列的技能,包括节奏感、肢体认知、数字概念、关键肢体部位的力量、手眼协调、协作、执行指令和基础的球类运动技能等。

家长和孩子组成小团队一起学习和活动,同时爸爸妈妈给予孩子很多支持和赞扬。亲子课程注重趣味性,但是它不等同于让孩子随便玩;亲子课程融入结构化的活动,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核心技能。

亲子课程如何帮助增进亲子关系?

在最基础的层面,亲子课程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亲密共处的时间,没有家庭琐事的干扰,没有电话铃声,没有电视机。。。

研究学者发现,与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表情的交流和原始的对话相比,父母通过亲子课程能够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孩子。基于系统教案的亲子课程帮助父母学会如何敏锐和恰当地回应孩子的每个需求。懂得如何最恰当地回应您的孩子,将帮助他/她建立与您之间的安全的纽带,进而为未来的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而,这种在结构化的亲子课中由指导师提供的指导将帮助父母专注于发现孩子的个性,包括他/她的情绪、对于身体接触的偏好(例如:这个孩子喜欢被挠痒痒吗?还是这会让他不高兴?),以及面对有压力的或者陌生场合如何反应等。

指导师带领的课程提供自然而然的团队建设的机会,因为孩子和父母不得不合作以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活动。父母也将有机会目睹孩子在体能、社交、自信、执行指令的能力和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等各方面的快速进步。

给父母们的建议

1)放下你的期望

在亲子课里做一名真正的"队员",让孩子在活动中拥有发言权,而不只是简单的接受父母的指令。这可能和家庭里的沟通习惯不同,但是在一个受控的课堂环境里,允许和鼓励独立对于帮助您的孩子发展自信至关重要。

在选择亲子课程时,避开那些老师会发出"一定"、"必须"这类指令的场所。例如:"你一定要做一个前滚翻"或者"你们必须组成一个圆圈"等。一个更积极的亲子课程不仅提供结构化的活动让孩子选择,同时了解孩子有时需要独立探索的机会,不会一直和大家在一起。

2)注意观察您的孩子喜欢和不喜欢什么

亲子课程提供非常好的机会让您了解--什么能够激励您的孩子和什么会使他/她害怕。

例如:许多孩子不喜欢往后翻,因为她们看不见要往哪里去。其他一些孩子不喜欢头朝地脚朝天。当父母了解并且对孩子喜欢和不喜欢什么做出回应时,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得到增强,同时向孩子强化一个信息,"爸爸妈妈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保护你"。

3)激励 - 不要命令

在课堂里尝试一个新的活动的时候,父母应当使用激励性的提问,例如:"你觉得可以在平衡木上走吗?你愿意做给我看吗?"。避免命令,例如:"我们来走平衡木。"

4)做一个榜样

您的孩子可能不能够抓住每一个尝试新事物的机会,但是您可以!通过亲身演示给孩子看,鼓励孩子尝试那些在他们"舒适区域"以外的事物。

亲子课程重要吗


这年头,孩子上个幼儿园是需要趁早,三岁之前是必需要行动的。找好了幼儿园也不能算完事了,有些幼儿园还设有亲子课程,有很好的愿景,让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在家长的陪伴下渐渐地愿意离开家长,亲近老师,喜爱上上学。

这个说法现在的家长能接受的。事实上,如今的家长基本上都会认为亲子关系很重要,孩子只有先感受到父母的爱才能去爱更多,只有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他们才会去信任其它的事情,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亲密陪伴也只有这几年的光阴,所以处理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来,在大一些的都市里,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 ,就会陆续的报了一些亲子课程。有些父母经济条件好却没时间,所以选择了给孩子报一些亲子课程班去熏陶,让爷爷奶奶带着去,即便是玩,也总比在小区里没几个同伴玩要强吧,何况在亲子机构里,接触的是很多同龄小朋友,有伴一起快乐成长,有专业的老师陪同、有特定的环境氛围熏陶。

有些教育理念比较超前的家长,更为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无论多忙也会选择和孩子们一起参加课程,除了让孩子知道,你做任何事,爸爸妈妈都会在你身边,也想让孩子从小便感知与其它人交往,交流,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能。

不管什么样的出发点,愿意参加亲子课程的父母们也能从每次的亲子课程看到些结果,每个阶段的孩子喜爱的不同,性格的变化,技能的提高,接受能力,沟通能力如何了等等,相信经过了这个过程,孩子们都会有所成长的。

而且,亲子课程让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更近,也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所以,亲子课程这个起跑线大多数父母还是愿意帮孩子去建立的。

链接:https:///p/863f95b809be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

亲子体验课程即将开课啦


从孩子出生到即将步入幼儿园期间,相信大多数家长和孩子对“早教”、“亲子课”等词语都不陌生,妈妈们早已熟知各色各样的早教机构。但是,您了解“幼儿园亲子课”吗?

幼儿园亲子课主要是体验幼儿园日常生活,让宝宝能够初步熟悉幼儿园环境、感受集体活动氛围。亲子课由园内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以游戏形式从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宝宝语言发展能力、科学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亲子课中多项体能锻炼,促进宝宝跑、跳、钻、投、爬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通过幼儿园亲子课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家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帮助家长从各方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并为减少孩子新入园时出现的分离焦虑、情感依恋、排斥集体生活等问题打好基础。

我园于每周五开设免费亲子课堂半日活动,预约报名即可参加。快带上你们的宝宝来感受不一样的亲子课堂吧!让宝宝们爱上幼儿园,愿每个宝宝都有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活动安排:

9:20— 9:30 进园签到

9:40—10:00 热身操时间

10:00—10:20 集体教学时间

10:20—10:30 家长课堂时间

10:30—11:00 户外活动时间

什么样的年龄适合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

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我们想要孩子茁壮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多去学习,做到多理解孩子,认识孩子,感知孩子,给孩子需要的营养。

像艾利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和温尼科特所说的如何做足够好的妈妈都是可以参考的对象。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付出,孩子反馈过来的信息,这是最重要的。

我个人很喜欢艾利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例如出生到一岁半左右,他的首要问题是我能相信别人吗?他发展出信任还是不信任这个品格。

一岁半到三岁,他会想到我能独自行动吗?

我是自主的还是羞愧怀疑的品格;

三岁到六岁,我能成功执行自己的计划吗?

我是可以主动的,还是经常心怀内疚的;

六岁到十二岁,与别人比我是有能力的吗?

这是对是勤奋的还是自卑的一种选择;

十二岁到二十岁,他会产生我是谁的疑问,

是具有同一性还是自我混乱的;

二十岁到四十岁,我已经为某种关系准备好了吗?

在关系中是我是亲密表现,还是总是和亲密爱人是疏离的状态,等等。。。

我女儿今年升入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课程,看得出她非常的喜欢,可两次考试下来,都是70几分,我能感觉到她内心非常的沮丧挫败,还有不知所措,回家还让我打电话给老师,这更加增加了她的恐惧。

这个时候我没有批评她,我知道她是很想有个好的结果的,肯定是不得章法,不知道要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这个时候让她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对于他的分数倒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学龄儿童建立勤奋的这个信念,而不会只让自怨自艾式的自卑来打倒她,后来通过学习方法的调整后考到90几分。

在语文数学科目上用同样的方法鼓励她,现在她自己也说,以前考90,100的,自己也没个数,就是撞大运一样,可是现在可以心中有数了,哪些地方是自己没做到造成的,那些是需要在努力的,即使考得不好,她也不会惊慌失措。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所以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我们自己去做就好了。

当我们可以在夫妻关系中学会了和谐想处,正确处理亲密关系中的差异,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也不会差;

当我们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的挫折,孩子也会尽收眼中,就像我们的传统谚语,虎父无犬子,言传身教就是这样意思吧。

所以说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我们想要孩子有个幸福快乐独立自主的人生,就先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父母自己的言行体态是最好的教科书。

注重互动模式

注重和孩子互动的模式,多做觉察,看自己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控制,讨好,还是相互尊重倾听着孩子的心声的。

多对关系互动觉察,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就是可以调整的,让孩子和父母可以选择自己在关系里最舒服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发现有时我们简直是父母的翻版,不喜欢父母对待我们的样子,却偏偏就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觉察,才可以让我们对生命进行重新选择。

让我们和孩子都学会了在关系中成长和适应,而不是一段段的强迫性重复,让我们在命运的旋涡中不断轮回,这样就少一些因为父母自己局限性(就是我们自己的情结)而进行的代代相传,例如,父母过度节俭,孩子也会把这个接力棒给传下去这样的例子。

有人说,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和我们不一样,让他成为他自己,愿我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亲子互动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


亲子互动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才能很好的与宝宝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今天就让小编来教会大家吧!

家庭影集。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照片制作成影集,经常翻翻,有助于宝宝增进记忆。当姥姥来电话时,不妨让宝宝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与食物亲密接触。为宝宝准备一些小零食——青豆、面包片或苹果片,训练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协调能力。

丢丢捡捡。看着小家伙把东西从桌子上一样又一样地扔到地上,虽然你的头都快气炸了,可你还得坚持不懈地去捡哦,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奥秘呢。如果方便,你还可以给他几个乒乓球,并在他的桌子下放一个篮子,让他瞄准,发射!

试试运气。挑选几个空盒子,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不断地掉换盒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玩具在哪里?

越过障碍。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走走看看”。在房间里布置一些玩具,让宝宝以不同的速度爬行,并可以不时地在一个有趣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玩一玩。

接受挑战。宝宝长大了,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向你挑战,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样好了。譬如发出奇怪的声音、向后爬或是啃玩具。

做鬼脸。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触摸物品。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幼儿学习唐诗的年龄


幼儿学习唐诗的年龄

0-3岁唐诗诵读和背诵仍然是许多早教专家的重点推介,甚至在早教流派中出现了所谓“诗词派”。现在的普通父母,虽然没有如此极端,但对唐诗都抱着“读读,背背,表演”的态度。(但一般家有老人的,是比较注重孩子幼学古诗)。这就是我们孩子早期接触唐诗的现实。这可能与我们传统中的早开蒙早读书观念相关,所以比较希望孩子尽早接触书面语:诗歌。同时,台湾的读经运动开展,也让我们一部分年轻父母重新感觉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从而开始关注我们的孩子。而且把唐诗读给孩子听,相信他本身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出选择的。

6岁以前的孩子其实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家长们认为孩子从小开始背唐诗,将来能有一些文学积淀,但这只是成人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学唐诗还是学广告词,都是一种对语言的模仿学习,同样能够满足他们酷爱模仿的需要。孩子们对电视里的广告词能倒背如流,是因为广告词声情并茂,并配有生动画面,自然要比诗词中那些抽象、概括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然,也可以教孩子们背一些简单浅显、容易理解的唐诗,但不要勉强学龄前的孩子去背那些很长很难理解的唐诗。

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家长不妨教孩子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果加上点表演,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学习大多数是从兴趣出发的,比如一些孩子起初爱背唐诗也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但如果长期采用家长背一句,孩子跟着学一句的机械方式,时间一长,孩子的新奇感就会逐渐消失,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转移。

学习各种才艺的最佳年龄


孩子学习一些才艺特长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觉得是一件负担,孩子如感到是负担,就不太好了。再加上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得当,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家长在送儿童去学习的同时,还应尊重儿童自己的兴趣。而且,家长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理智地选择学习时间。下面给各位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资料,以供家长参考。

一、学小提琴的适龄期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二、学钢琴的适龄期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当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提早或推迟些。

三、学绘画适龄期

由于孩子在1岁或1岁多已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实际事物、经验过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洁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四、学戏剧的适龄期

所谓戏剧,就是使用自己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开始到音乐、古典、芭蕾等,要有广泛的训练才可。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年龄及身心发展情形分别进行,所以从3岁到成年,只要有志于演戏,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适龄期”。

五、学书法的适龄期

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的学习,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确要旨,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可以开始学。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理解力较弱,但若有兴趣,还能持续学习的话,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了不会太早。

按习惯书写文字的意义而言,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书法,也是适合的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应先根据孩子所认识的简单字,执笔写字,学习要由易到难,初学要先学“描红”,学习基本知识,宜选择收笔明显平衡的柳体、颜体等,孩子学习正楷入门与否,要看其离开字帖后能否写得像所临摹的字体,当楷书学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学习行书、隶书及草书。在指导孩子学习书法时,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姿势,习惯和态度,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多带孩子参观书法展览、有碑刻的名胜古迹等,对孩子取得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六、学英语的适龄期

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正常儿童四岁时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而且也能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如果想将来英语说得像国语一样好的话,尽早学比较好,随着年龄增大,过了5岁,母语习惯已形成,发音机制逐渐稳定并限于母语,再学外语就有语音干扰,会困难很多,因而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孩子最好从小学点外语,1-2岁就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跟着老师正规学习比较好。

七、学围棋、象棋的适龄期

围棋和象棋的开始适龄期是3-4岁,只要孩子能区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这两种棋都有很难的专业术语,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八、学游泳的适龄期

“游泳训练班”一般是教授基础的确良方,有各年龄都能学习的课程,0-2岁的“婴儿游泳班”、“3岁幼儿”、“幼儿”、“学童”、“高级”、“选手培训”等,因此,母亲想要“让孩子学游泳”或孩子“自己想要学游泳”时,就是游泳的开始适龄期。

九、学体操的适龄期

根据幼儿发育,1岁幼儿跟着节奏会手舞足蹈,摇动身体,2岁幼儿已经可以抓住东西,3岁幼儿可以跑到目的地,4岁幼儿会单脚跳、翻跟斗,两脚交互轻跳。体操不论几岁开始,都是越早开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体操才艺从3岁开始较为适当。

十、学溜冰的适龄期

专家和教练一致认为:越早学越好,一些活跃的选手大约是在4岁到小学入学前后开始学溜冰的,4-6岁是溜冰的开始适龄期。早一点开始学,就像讲母语一样,可以在自由、无意识之中,掌握溜冰的窍门。

规矩随着年龄变


让1岁多、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自己走,而不是在他伸出小手要求"抱抱"的时候满足他的愿望,要比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会等待容易得多。因为孩子此时还不具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能力,"等待"对他来说,如同自己穿衣服一样困难。孩子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习守规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心知肚明,是父母为孩子立规矩的前提,而对其行为的规范也应随着其年龄增长有所改变。

1~2岁孩子容易这样做:1岁的孩子身上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动作能力增强了,探索的欲望也特别强烈,没有他不想摸、不想碰的东西。他的头脑中没有"危险"的概念,比如,他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抓刚刚煮熟的鸡蛋,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意味着"烫"。他能听懂一些话,但却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不明白哪些行为是粗暴无礼的,哪些是可以让人接受的,理解力跟不上技能发展的速度。所以,不要以为孩子答应"知道了",他就真的明白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脾气都急得没商量,想要什么,立刻就要得到。父母的应对策略:在保证家里的设施、物品摆放安全,易碎品、温度高的东西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外,安全方面的其他规矩也应由此建立。比如不能摸暖水瓶、不能拿剪刀,更不能把手放在电源插座上等等。以示范的方式,直观地把你的要求呈现给孩子,这有助于他明白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时候,父母的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坚决,让他能从你的面部表情中感觉到这些话是要听的。哭闹是孩子惯用的杀手锏,对此,你可以选择安慰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使他转悲为喜,而不是妥协。

2~3岁孩子容易这样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喜怒无常,刚刚还兴高采烈,转眼间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尤其在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还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并通过怎样的努力达到目的。所以,当孩子喜欢别人手里的玩具时会伸手去抢,而不懂得策略地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换。2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识别他人的感受了,经常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尝试,借此试探你的反应。父母的应对策略:即便你不能让孩子实现愿望,也不要把自己放在与之对立的位置上,避免亲子之间的冲突升级。耐心、简洁地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不合理要求,清楚地告诉他你希望他怎样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而不是大声训斥。

教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用语言表达不同的感受,学会讲理。如果当孩子被小朋友打了,父母给出的方法不是以武力还击,而是严肃地要求对方必须向自己道歉时,会使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打人都是不对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对他的无理要求妥协,强烈又明确的态度应始终如一。如果你禁不住心软--"就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会断定,当妈妈说"不"时,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很多时候,孩子以这种方式"刺探"你的反应,这无疑是一场心理战,妥协一次就意味着以后将妥协100次。因此,在他表现激烈的时候,你可以采取冷处理,等他平静下来再做解释。

3~4岁孩子容易这样做:3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事事希望自己作主,对父母的要求喜欢说"不",通常以任性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立"的渴望。对父母立下的规矩,他们有时会主动表现出合作的态度,但很少能持之以恒。父母的应对策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系扣子、将拖鞋摆放整齐或收拾玩具。适时夸奖他的乖巧行为是对他最好的鼓励,千万不要因为哪一点做得不好或没能坚持到底而批评他,那样做只能打消他的积极性。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不妨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让他心甘情愿地步入规矩的"圈套"--比如孩子有边吃边玩的毛病,而你却希望他老老实实地坐在餐桌上吃饭,这时可以故意说:"今天的饭特好吃。你先去玩吧,等我们吃剩下你再来。"孩子出于"和你对着干"的心理,常常会坚持把自己碗里的饭菜都吃光才离开。

4~5岁孩子容易这样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喜欢和小朋友玩,交往愿望强烈,但合作的意识还比较弱;能专注于喜欢的游戏,但对此缺少节制。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所以,会想尽办法达到目的,有时甚至耍点小花招隐瞒事实,但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是欺骗行为。父母的应对策略: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没有时间观念、和小朋友打架、撒谎)制定一份规则清单,条款最好不超过5项。繁琐的规定孩子不容易记住,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即便这样,父母也要做好反复重申规则的准备,向孩子讲明与人交往的规则,明确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比如,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懂得商量,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玩别人的玩具前,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后才能玩;答应小朋友的事情必须做到,让孩子明白履行承诺的重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耍赖。

事先为孩子限定游戏的时间,在到规定的时间前10分钟提醒孩子一次,以便他有结束游戏的心理准备,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与大孩子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还不能将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不真实的完全区分开,其谎言多半与品质无关。父母应使孩子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指出其言行的正确走向,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头脑是电子计算机,这就意味着作为父母,你不得不一直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经常说"请","谢谢",排队等候,公众场合抑制自己的坏脾气,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5~6岁孩子容易这样做:他已经到了能够领会父母具体要求和规则的年龄了,而且能够把原因和结果很好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他清楚违反规则以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但是,有时候也会明知故犯、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和以前相比,5~6岁的孩子有了较强的自控能力;开始学习换位思考,做事时会想想对方有什么样的感受。[!--empirenews.page--]父母的应对策略:对5~6岁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设立规则,还要清清楚楚地写明,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比如3天不能看动画片、取消周末去动物园的计划或者推迟一个星期去玩陶艺。一旦孩子违规,立即执行"后果"。这个时候,无需警告,不用讨价还价,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你发"慈悲"原谅他一次,你的规则在他心里就会形同虚设。给孩子一段缓冲的时间,以便他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果他愤怒地把故事书扔得满地都是,与其对他大呼小叫,不如平静地告诉他:"给你5分钟的时间,把所有的书都捡起来,放回书架!" 设置一些情景让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比如问孩子:"如果姥姥只带你去天文馆,姐姐会怎么想?"碰到孩子夺了小朋友"宝贝"的时候,父母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别人这样对你吗?"然后告诉孩子他这种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心理感受、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行为准则,使之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纪律严明"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苛求或一味地惩罚,父母心平气和与饱含关爱的实施态度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规则的条条款款,并从被动遵守走向自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各个年龄阶段的亲子综合课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主题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