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从实践中反思我的蒙氏教学

08-15

毋庸置疑,当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教随笔:从实践中反思我的蒙氏教学”,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虽然她还是很活泼好动,但已经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孩子了,并找到了能自然而然唤起她强烈兴趣的东西,一旦发现后,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并学会聚精会神!

我作为“蒙班”这个有着特殊教育体系的班级教师,从刚进这个班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踏上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旅程,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蒙特梭利新型教育的指引下,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引导着我的孩子们,做一位真正称职的观察者,准备者,辅助者和促进者!

在我们这个蒙氏班级里,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虽然他们的年龄都在3岁左右,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喜好,长时间的相处,让我深深的爱着他们!其中有一名幼儿名叫安娜,她长着一副天生就讨人喜欢的面孔,但却时常让老师们很头疼,很无奈,因为她刚来的时候,总是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打扰别人的工作,根本不会安静的呆上一分钟,她毫无目的的满屋乱跑,撞翻了椅子也不去管,偶尔拿起一个工作,却在同一时间毫无理由的把它仍掉,这种行为让我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别的小朋友都在做工作,只有她抱着一只小熊跑着玩,跑了一会儿,停下来突然发现小熊的裤子掉了,她的发现让她兴奋的脱光了小熊所有的衣服,开心的样子看着真让人生气,我立刻走上前去大声的呵斥道:“你把小熊的衣服脱光了,难道它不会冷吗?”一边说一边从她手里夺过小熊,准备给小熊把衣服穿上!就在这时,她迅速的从我手中抢过小熊,大声说:“我会穿,我会穿!”我生气的说道:“你会穿什么,你连你自己的衣服都不会穿,你就会捣乱!”边说边又去拿小熊,她却使劲的攥在手里不肯给我,嘴里还一遍遍的嚷道:“我要自己给小熊穿!”就在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了蒙氏教学中最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教师只是观察者和协助者,孩子才是真正的主导者,我没有尊重孩子,没有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

就在这时,我放开了紧握小熊的手,把小熊还给了她!只见她迅速的抢过去,开始忙碌起来!我知道她从来没有做过这项工作,动作显得很笨拙,不知道该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一会儿试试这件,一会儿又试试那件,穿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方法,我在一旁渐渐平静下来,静静的观察着,等待着,不知道她会怎麽办,同时也很担心她又会像平时那样把这项工作扔掉不管!这时我发现她选择先穿裤子,只见她拿着小熊的一条腿使劲的往裤筒里塞,可是因为裤筒的边缘部分装有松紧带,她怎么也塞不进去,急得都快要哭了,她抬起了头,看了看我,我正用微笑的眼神望着她,她终于忍不住着急的说:“老师帮帮我,我不会穿!”我兴奋极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吗?于是,我走过去教她动作的要领和注意的事项,她看的很认真,也听的很认真,我又在一旁协助她操作了两遍。在后来的几天里,她不断的拿起这个工作反复的认真操作。后来,她开始关注老师示范的其他工作,并越来越感兴趣!当她做完一项工作后,她都会高兴的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我做完了!”

虽然她还是很活泼好动,但已经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孩子了,并找到了能自然而然唤起她强烈兴趣的东西,一旦发现后,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并学会聚精会神!

这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开始慢慢的领悟蒙氏教育的真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如果我还沉浸在一味的大喊:“安静,安静!”这些所谓的教学用语中走不出来,如果我还是一味的急躁,一味的强迫孩子们遵从我的意愿,总是希望他们服服帖帖,规规矩矩,那么我将是多么的愚蠢,怎么做一位合格的蒙氏老师呢!

蒙氏教育就在于它寻求适当的方法,在孩子不知不觉当中,引导他们自由的活动,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同时,我也清楚的认识到,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和耐心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千万不要在一旁干涉,纠正,甚至于赞美,这样反而会打扰他们!他们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根据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们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的克服困难,他们热情的要和每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发现和自己那些小小的胜利!当他们需要我时,我应当积极热情的回应他们,我需要用无穷的耐心对待他们缓慢的进步,并对他们的成功显示出我的热心和兴奋!

我想我现在正站在蒙氏教育工作的起点,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时时提醒自己用最谦逊的态度,最饱满的热情,最真挚的爱去面对我的教育工作和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有一天,当我走进我的蒙氏教室,看到的是:有的幼儿正在工作毯上认真的操作教具,有的幼儿正在图书区认真的阅读,还有的幼儿正靠着小靠枕美美的喝着自己冲泡的果汁,教室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快乐景象,那么我该是多么快乐,多么宽慰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大班教育随笔: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儿大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六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大胆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让孩子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在鼓励中迈步前进;在肯定中收获喜悦。

这学期教学课程多了资源包,让我欣喜让我忧。欣喜的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忧的是大多孩子不爱自己实践,如何激起孩子动手兴趣成为一道难题。

有一次,我来到教室,打开资源包,看到里面还分为了五个小包,每个小包还分为几个课题。这么多该如何合理分配呢?“老师,这个我会”。正在我思索时,突然听到张馨怡小朋友这样说。我欣喜地看着她,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于是,我看着小朋友,大声说:“哪位小朋友可以把它打开呢?”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举手,我便随机叫了一个小朋友,让我惊喜的是,她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并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了,我又对她说她:“小朋友你真棒,那你能不能把它又装上呢?”她自信满满地说:“老师,我可以!”,不一会儿,她真的做到了。我惊讶地问她是如何让做到的,她回答道:“我妈妈在家也让我这样做过。’’我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于是我邀请她示范给全班小朋友看,再把资源包递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都积极动手,饶有兴趣,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很认真,一会儿就完成了,还有的小朋友完成后,主动当起小老师,帮助未完成的同学,还认真讲解。他们不仅取得了进步,而且收获了友谊。

这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却让我明白不平凡的道理,教学需要的不仅是老师讲解得多,更重要的时候放开手,很多宝贵的东西,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要给孩子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收获,这样的效果比传统的“教“好得多。

蒙氏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因为孩子动作慢,怕耽搁时间,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这看似关心照顾孩子,其实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做为一名蒙氏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应特别重视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从而真实、准确的把握孩子的内心世界。明白孩子们真正所需要的,以便在孩子学习独立时,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午睡前,小朋友们都在自己脱衣服准备上床睡觉。诺诺小朋友刚穿了一条新裤子,裤子有点厚、有点紧,不太容易脱下来,她脱着脱着,心里就有些急躁,一边跺脚,一边用眼睛望着我,想让我去帮脱下来。我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已经睡下,心想免得耽误时间,真想帮她脱下来算了。但我还是忍住了,走过去摸摸她的头,然后对她说:“今天的裤子是有点紧,可老师相信你,不着急,慢慢脱会脱下来的。”诺诺听了我的话,点点头,情绪稳定了下来,重新开始脱裤子。当她独立完成这件事时,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对着她竖起了大拇指。第二天,她穿的还是同一条裤子,我故意装出要给她帮忙的样子,她连忙摆手:“不用你帮,不用你帮,我已经会自己脱这条裤子了。”看她充满信心的又一次自己动手顺利的脱下了裤子。我相信在她的心里一定为自己的独立而自豪。我庆幸给了孩子一次学习独立的机会,尊重了孩子的意愿。通过这件小事,深深体会到帮助孩子独立的要决,除了“放手”之外,还应该给予孩子“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动”。哪怕孩子的动作缓慢、笨拙,也不要紧,因为这正是他们学习独立的必经之路!老师和家长们的一句鼓励,将给予孩子莫大的支持,让他们体验到自信、自主的喜悦,也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

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儿大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六岁。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大胆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

让孩子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在鼓励中迈步前进;在肯定中收获喜悦。

这学期教学课程多了资源包,让我欣喜让我忧。

欣喜的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忧的是大多孩子不爱自己实践,如何激起孩子动手兴趣成为一道难题。

有一次,我来到教室,打开资源包,看到里面还分为了五个小包,每个小包还分为几个课题。

这么多该如何合理分配呢?“老师,这个我会”。

正在我思索时,突然听到张馨怡小朋友这样说。

我欣喜地看着她,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

于是,我看着小朋友,大声说:“哪位小朋友可以把它打开呢?”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举手,我便随机叫了一个小朋友,让我惊喜的是,她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

并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了,我又对她说她:“小朋友你真棒,那你能不能把它又装上呢?”她自信满满地说:“老师,我可以!”,不一会儿,她真的做到了。

我惊讶地问她是如何让做到的,她回答道:“我妈妈在家也让我这样做过。

’’我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

于是我邀请她示范给全班小朋友看,再把资源包递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

小朋友都积极动手,饶有兴趣,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很认真,一会儿就完成了,还有的小朋友完成后,主动当起小老师,帮助未完成的同学,还认真讲解。

他们不仅取得了进步,而且收获了友谊。

这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却让我明白不平凡的道理,教学需要的不仅是老师讲解得多,更重要的时候放开手,很多宝贵的东西,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要给孩子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收获,这样的效果比传统的“教“好得多。

我学会了 (蒙氏班)


我学会了

走线,在蒙氏班的教学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地去完成。

一天又一天的走线工作使我的目光聚焦在了“小马”身上,他刚插班过来,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每次走线时他都会很自由地在屋里转圈,对此项工作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走过去问:“小马,你为什么不走线啊?”他说:“我不会。”当时,我大吃一惊,这么简单的工作他竟然说不会。事后,我考虑到他这么说的原因:一是由于对周围环境不适应;二是由于他自身的兴趣。

我想了个办法,把线当做独木桥,线外是小河,让他踩到线上做游戏,为了不掉到河里,他只好乖乖地走着,先前我用手从后边抓着他

,防止他站不稳,一圈后,他主动地说:“老师,我会了。”我一听,松开了手,没想到,他进步得真快。

这件事,直接反应了幼儿间接兴趣,它是由于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意义与自己的关系而产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必须为幼儿创设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让幼儿在大量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以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我会了”尽早地出于孩子之口。

幼教随笔:教学反思中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


根据幼儿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反应进行瞬间反思与调整。

有这样一个现象一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即我们并不缺乏对新课程教材的认同与实践,但为什么成长有限?我的答案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真切感受。

一、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从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诸于实践,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其实这样一个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幼儿的经验,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1.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及价值

教师在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不断思考:开展本次活动对推动幼儿当前有效发展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教材;开展这个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可以选用哪些关键的素材和资源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2.教学前的反思要关注幼儿的经验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的基本精神和新教材上一个个素材点,只有在属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必须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充分地思考:幼儿已经有了哪些经验?适合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经验是什么?幼儿的经验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迁移运用?

我曾经尝试在两个不同的中班开展同一个数学活动“过生日”。

中一班的幼儿正在开展“幼儿园里朋友多”的主题活动,他们很想和朋友一起在幼儿园过生日,并且已经开始相互调查了解,制作交换生日卡片。所以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们都具备了开展“过生日”活动的经验基础。在交流“谁是X月份出生的朋友,明日个月出生的朋友最多,谁和谁同月过生日”等问题时,幼儿能很快做出反应,并且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话题,如“为什么2月29日过生日的朋友在今年的挂历上找不到”“寒暑假里出生的朋友不能在幼儿园过生日”等。

有这样一个现象一直让教师们感到困惑,即我们并不缺乏对新课程教材的认同与实践,但为什么成长有限?我的答案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才能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真切感受。

一、教学前的反思——边预设边反思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从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到真正付诸于实践,我们常常会一次次地否定、修改教学设计,尤其是在公开活动的时候。其实这样一个不断否定、不断修改的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前反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更关注幼儿的经验,更认真地研读教材,更准确地把握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1.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及价值

教师在精心预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不断思考:开展本次活动对推动幼儿当前有效发展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包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这个教材;开展这个活动能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可以选用哪些关键的素材和资源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2.教学前的反思要关注幼儿的经验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的基本精神和新教材上一个个素材点,只有在属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前我们必须对幼儿的经验进行充分地思考:幼儿已经有了哪些经验?适合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最具有挑战性的经验是什么?幼儿的经验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梳理提升和迁移运用?

我曾经尝试在两个不同的中班开展同一个数学活动“过生日”。

中一班的幼儿正在开展“幼儿园里朋友多”的主题活动,他们很想和朋友一起在幼儿园过生日,并且已经开始相互调查了解,制作交换生日卡片。所以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们都具备了开展“过生日”活动的经验基础。在交流“谁是X月份出生的朋友,明日个月出生的朋友最多,谁和谁同月过生日”等问题时,幼儿能很快做出反应,并且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话题,如“为什么2月29日过生日的朋友在今年的挂历上找不到”“寒暑假里出生的朋友不能在幼儿园过生日”等。

在教学反思中创造更有质量的教学活动

中二班的幼儿也喜欢过生日,不少幼儿也有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日的经验。但是他们对自己具体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很清楚,更缺乏在挂历上看年、月、日的经验。因此,尽管一开始在回忆和交流过生日的快乐体验时也很热闹,但之后的报生日找朋友,在挂历上圈出自己生日等环节就出现了冷场。教师事先预设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讨论话题也难以深入展开。

因此,今年非去年,此班非彼班,该幼儿非那幼儿。在开展每一个教学活动前对幼儿的经验多一份了解与思考,活动的质量也就多一份保证。

二、教学中的反思——边教学边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问题以及学习状况调整活动的方案和教育的策略。

1.教学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事件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现场幼儿自发生成的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及时进行价值判断,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

如在进行“值日生”的公开主题活动中,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打雷下雨了,幼儿一下子将视线转向窗外。教师当即做出判断: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教育契机,于是马上让幼儿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将怎样记录晴转雷阵雨的天气呢?幼儿顿时回过神,非常有兴趣地讨论起来。

根据幼儿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反应进行瞬间反思与调整。

幼教随笔:玩 中 学


教育没有固定场所,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的指导者,就能激起孩子好奇的火花,孩子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

今天我带小朋友到科学发现室,孩子们对几面哈哈镜特感兴趣,但我发现他们只注意扭曲的、多变的滑稽可笑的形象,并不去思考它的成因。于是,我问:“为什么人会变样?”孩子们发现“镜子是弯来弯去的”,“上面凹进去把脑袋照的那么长,下面鼓出来,我们成了小短腿”……孩子们激烈的议论着。我乘机进一步启发:“你们家有哈哈镜吗?”“没有”。我又肯定的说:“有的,家里有,车上有,路上也有。想一想,什么东西我们用它一照就变样?”“我在我家的门把手上一照就变形。”别的孩子受到了启发,七嘴八舌的喊起来:“我家的打气筒很亮,我一照就变形。”“汽车外面的圆镜也是哈哈镜。”我家的不锈钢盆能照见人,我一动脸就变形。”孩子们愉快的议论着,轻松的学习着……

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多。在家里,可让孩子看看各种用具是什么做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在路上,可让孩子看看太阳早晨在那里,晚上在那里,影子有什么变化:在郊外,可以让孩子认一认各种植物,也可分辨一下那些是益虫那些是害虫。

教育没有固定场所,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的指导者,就能激起孩子好奇的火花,孩子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

幼教随笔:我的良师


我要感谢这两位家长,是他们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至于再不会让这样的错误继续蔓延,我今后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家长教育了我,他们是我的良师。

一天下午,王硕的父亲来接孩子。孩子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的抛向墙角的垃圾筐里,纸团进了垃圾筐又弹了出来,落在了地上。王硕没有去管它,径直地往前走。这时他的父亲皱着眉头说:“怎么能这样随地乱扔东西?”王硕的父亲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到垃圾筐里。这时,王硕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把垃圾筐周围的废纸捡起来,放进了垃圾筐里。这是我从未留心过也从未意识到的教育契机。

又一天,莹莹的妈妈送女儿来幼儿园。莹莹在活动室外面边走边大声地向我问好。孩子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母亲对女儿的斥责:“离老师这么远喊话多不礼貌呀!”听到这句话我马上想到早晨接孩子的时候,我常常是忙着手头的事大声地漫不经心地应付着孩子:“你好!”而我从未留心也从未留意过这样做是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这两件看似细微的生活小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仅仅是垃圾筐旁边的小纸团,却体现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不良,同时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大声地对幼儿说话、不经意地将垃圾扔在垃圾筐外面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表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及卫生习惯。

我要感谢这两位家长,是他们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至于再不会让这样的错误继续蔓延,我今后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家长教育了我,他们是我的良师。

幼教随笔:老师,我能行!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每天对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渐渐地大多数孩子诸如吃饭、小便等日常行为习惯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班的琪琪小朋友什么也得老师帮忙。

一次上课,别的小朋友都拿着小椅子做到了前面,只有琪琪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哭,直到我把小椅子给她拿到前面,她才停止了哭泣。不仅这样,琪琪吃水果的时候,果皮吐得到处都是。她小便从不自己脱裤子,都是哭着让我给她脱。琪琪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她的意思就是让老师帮她)

琪琪小朋友从不跟小朋友玩,一般都是跟在老师身后。我试着跟孩子交流,慢慢地她跟我熟悉了

,有了安全感。我让小朋友们向她伸出友谊之手,琪琪爱跟伙伴们玩了。现在还常常跟小朋友比赛吃饭、穿衣等,小便也不用老师给她脱裤子了,还经常跟我说:“老师,我能行!”

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作为老师我也感到自豪。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找准突破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教随笔:从实践中反思我的蒙氏教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蒙氏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