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

08-21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一位热心家长分享,讲述了关于孩子选择寄宿学校的利弊分析,北京小编在这里将具体内容分享给广大家长,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思考。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再来看看厨房,很方便的哦。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培养自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真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的面貌并不出色。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

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早年情感滋润对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呵护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成人总是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不断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面对儿童时,更多的是商业的、政治的或某种利益的计算,而不去顾及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贴吧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5岁。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问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

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待妈妈领着男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制造成情感疏离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

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可加可不加的班,坚决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况大多数人有老人帮忙,有保姆帮忙。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这几年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回来。

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

杂七杂八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迷糊,其实有时不需要学富五车,只要让心态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就可以了。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并不是培养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须之地,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交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

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合并"之事。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教育功能"来说的。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寄宿:方便了家长伤害了孩子


“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寄宿儿童了。”儿童咨询专家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朱家雄所长坚决反对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认为“寄宿”幼儿园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做医生的刘女士坚决不把二女儿送去寄宿,“送去寄宿,你原以为可以省事,结果更麻烦。”刘女士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刘女士一谈到“寄宿”就后悔不已。“很多人因为没有对比

,感觉不到寄宿的问题”。

刘女士说,“论先天条件,老大比小的要好得多。怀老二时我还喝了酒,而且又是高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老大寄宿后,她一个月、半个月就生一次病,身体全垮了。”刘女士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在老大班里,上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而且个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时候的独立能力比妹妹强,智商也还行,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样。我们都是同样的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但老大就显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

孩子小的时候是非常需要身体接触的,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非常重要,但刘女士说,自己的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想抱抱她,她甚至闪到一边,还问“你干什么”。

有的父母对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很满意,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孩子很乖巧,学会了自立,平时上床睡觉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还到处夸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杯水,很懂事。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博士易春丽尖锐地指出,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是幼儿园老师要求的,孩子好像是在完成任务。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这么小的孩子就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不需要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易春丽看来,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酷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易春丽毫不客气地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她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幼儿园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铲除’这样的词对待‘寄宿幼儿园’也许都不过份。”赵远虹说,很多家长并没有看到“寄宿”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还自认为“寄宿”对孩子有利,甚至是最好的方式。问到这些家长原因时,大都以“全托”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尽早适应集体生活为理由。殊不知,家庭最大的作用是给孩子“根”的概念,如果“根”的概念形不成,孩子的所属感就很淡漠,同时极易误认为被父母抛弃。

赵远虹说,孩子在婴幼儿年阶段(0岁至3岁)应以专人照顾为益,因为每个孩子身体发育的速度不尽相同。比如肠胃的发育,有的三餐饭过多,有的又太少,掌握对大小便的控制也不是依赖大人的意愿,而取决于孩子内在的生理发育基因。有的父母只注意幼儿园的硬件设备的优劣,全然不顾这种全天候幼儿园有可能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发育遗憾。这种遗憾一旦形成,首先表现在对家庭成员的冷漠,对社会理解的模式化和单一化。

孩子叛逆期,不小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1)切记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长似乎很民主,凡事都与孩子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去吃饭好不好?我们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这种情况下大都会回答“不好!”接着你又会开始发脾气或者讲道理,那宝宝会更听不进去。

(2)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咱们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

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此时他会根据你的范围来选择的。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3)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交流

比如:不许把玩具到处乱扔!其实你直接说:“宝宝应该把玩具放好!”这句他更乐意接受。

家长粗暴,孩子就会跟着学习你的粗暴,接着就是无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长要首先改变1%,那宝宝就会改变99%。

(4)给出孩子做准备的时间

虽然孩子是以玩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须立马停止的,你要给他做出反应的时间。

比如:出门前尽早提醒,5分钟后我们出门去哦!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饭!不要磨磨蹭蹭的!”改为“宝宝,再过五分钟,我们要吃饭了哦!”

想想哪种方式孩子更乐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会不同!

(5)让更多的人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手带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妈妈的脾气秉性,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在“斗智斗勇”中取胜。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讲道理,只是陪他玩儿,做给他看,他自然会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规矩!

第二个叛逆期: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邻居了,而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步入了小学学堂,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可矛盾的是,他们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还是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的撒娇,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对待这个时期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多的以互动的方式来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再来进行评论。

父母可以适当的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充分的感觉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将他们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叛逆。这时,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此外,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青春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常常会觉得有挫败感,处于“烦着呢”状态。这个时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在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忽略,只选最重要的三四个问题,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别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父母要开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此外,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这个时期可以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去高校学府感受感受等等,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父亲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时更能赢得孩子的内心,比焦虑的母亲沟通起来要简单许多,所以父亲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另外,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长,家庭氛围越是剑拔弩张,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

这么做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你中枪了吗?


在教育的时候,我们经常无意识地做了很多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情尤其是以下这7件事!

01、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安全第一”的原则让我们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惧中,所以我们尽全力去保护他们。

尽管这是作为家长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存在负面影响。欧洲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摔倒的经历,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惧症。

事实上,孩子们需要经历挫折以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如果没有经历过分手,一个人很难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样。如果家长让孩子完全避开任何风险,那么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傲慢自大的人。

02、我们的帮助来得太快

由于家长的过分帮助和指导,如今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备的技能。当我们给予孩子过分的指导,就剥夺了他们自己经历重重困难找到解决方法的珍贵体验。也就是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缺少了一种必要的锻炼和经历。

渐渐地,孩子习惯了在面对困难时等待他人的救助。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总是这么美好。换言之,这种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竞争力。

03、我们过分赞美孩子

我们往往鼓励孩子做个自信的人,这种风潮的流行已有些时日。在19世纪80年代,这种思潮出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

当孩子加入一个小小的棒球队,你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赢家。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调查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

孩子们往往会观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扬他们。这时,他们就会质疑父母的话的客观性。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谎、言过其实、粉饰太平——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真正的现实。

04、我们将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爱。孩子们也许能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他们未必能够抵抗溺爱的负面影响。所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不”,让他们为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努力。

作为家长,我们倾向于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当家里有多个小孩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觉只表扬一个而忽略另一个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这是不对的。

下次,千万要记得别告诉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奖励是去商场疯狂购物。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孩子将会不习惯于无条件的爱。

05、我们不向孩子分享自己过去的错误

健康成长的孩子正展开双翼拥抱世界。作为成人,我们必须引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所有方面无微不至。

因此,告诉他们你在他们那个年纪犯过的错误能够帮助他们在类似的情景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吸烟、喝酒、吸毒等“负面课程”)。

同样,孩子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他们做错的时候。告诉他们在你面对相同情景时的感受,告诉他们你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06、我们错误地将聪明

有天赋和有影响力当做成熟

“聪明”、“有天赋”或“有影响力”是常用的对于成熟度的判断标准,因此,家长们往往认为聪明的孩子是足够成熟的。这不对。

许多专业运动员和好莱坞明星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天赋能力,但是他们仍然会卷入可怕的丑闻中。事实上,这三个特质远非人生的全部。

科学地说,并没有绝对的“独立年龄”。一个好的办法是观察孩子同龄人的做法。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独立能力差于同龄人,那么你就该延迟他自立的年龄。

07、我们没有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模范是我们的责任。为了帮助他们独立、诚实、有爱心,我们就必须做到这些。作为家里的领导者,我们可以先从“说到做到”开始。

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细节——孩子们绝对会注意到这些。如果你不抄近路,那么孩子们也会知道他们不可以这么做。向孩子展现做志愿者服务的快乐,孩子们也会向你学习。

总而言之,你尽全力做一个榜样,孩子们会注意到这些并且做一样的事情。

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


那天,你玩溜溜球,回来时脸上挂着泪。

到家以后闷闷不乐。

我问你为什么,你并不回答。

等夜里到了入睡时间,我给你盖好被,亲亲你的脸,你突然问我:“妈妈,我有什么特长?”

我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怎么说?”

你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溜溜球,所以我让秀才给我买个溜溜球。等我拿到溜溜球,我才发现,我不会玩。”

我笑了:“不会玩没关系,只要你想玩,肯定能学会。”

你说:“可是我已经练好久了!”

我问你:“你的好久是多久?”你答,一个下午。

我大笑。

我告诉你宝贝,你每天练半小时钢琴,还总是去大便,练的时候三心二意,时而跪,时而站,你问我,我为什么还没有朗朗弹得那么好?

我答,因为你没有朗朗练习得多。

你又问我,如果我跟朗朗一样练习,我就是钢琴家吗?我答,不一定。得看你有没有天赋。你问我,什么是天赋?我答,就是特长,是上天在你出生时候就发给你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你问我,你有什么特长。

好吧,孩子,我回答你:我不知道。

我努力找你特长的门,送你去画画,送你去弹琴,送你去打羽毛球,送你去学游泳。有时候你很喜欢,可练习了一段,你就不想去了。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把你的不想练,归于你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有些家长,会逼着孩子学习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奥数,英语,演讲。我什么都没有强迫你做,因为根据我自己的成长,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有兴趣,但都没有深入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用笔书写文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给你爸爸写了好多情书,很可惜都丢失了。如果你爸爸还保存着的话,等我死后,搞不好变成你其他弟弟的遗产。虽然,我肯定不希望这样。

我在自己意识到我喜欢用笔抒发情感,并且很擅长以后,就再也没有放下过。我上课写,下课写,出去玩写,呆在家写。我可以很安静地呆一个月,什么都不讲,因为我把话都写成了文章——还变成钱了,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观察过你,你很像你的父亲——天生聪明,一学就会,别人还在懵懂的时候,你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是你的优点,但同时是你的短板。你会个皮毛以后,就不太想往下钻,你把时间花在玩上。

你听过的歌,自己会从IPAD上搜索并下载,无论中英文,这点让我很诧异!因为那些电影插曲,我既不知道名字,也不会旋律,我不知道你怎么找到搜索关键词的。

你想要学的医学知识,已经超出我的范畴,你会自己在网上找视频,找文章,哪怕字都没认全,你也能猜出大概,我到现在都记得你大喊“止咳平瑞(喘)汤”。

妈妈能帮你的,是给你打开每一扇通往特长的门,然后你自己瞧一眼,最终,你一定会选出一条你喜欢的,能够坚持久长的道路,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你天资原本就很高。

妈妈最近老有紧迫感,刚看到的消息,有个小姐姐只16岁,就获得了进入世界顶尖学堂的门票;还有个小哥哥,才14岁,就找到了检验胰腺癌的方法;我掐指一算,娃呀,你剩下的时间不多啦!你咋还无知无觉地打游戏看喜羊羊呢?

妈周围的同伴们,每年都上网报喜,这家考取了哥大,那家进了清华。妈妈只有羡慕的份儿,妈总是怯生生跟大家说,最不济,我儿子能上电影学院啊!

妈妈跟别的妈妈相比的特长是,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成长。

你长第一颗牙的时候,都11个月大了。已经满地爬。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爬过卧室,爬过走廊,爬到客厅,爬到妈妈坐的沙发前,示意我给你一根手指,你用初露牙尖的牙床,重重地咬了我一口,告诉我你长牙了。

妈妈多高兴!好多孩子四个月就开始长牙,在你出生的短短生涯里,妈妈就要耐住煎熬,扛住周围人所有唠叨,不给你乱吃补品帮助你长牙。

今年你9岁,乳牙才脱了六颗。你的同学们中班就开始脱了,现在满口恒牙。我又在煎熬。我想,每个人有自己的弹道,你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旋转出黑暗奔向阳光。

所以,我做好准备,你可能这一生都找不到特长,或者跟妈妈一样,26岁开窍,30岁就成名了。随你。开心就好。

即使没有特长——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一生都没有找到比别人优秀的地方——那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善良,诚实,可靠,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其他的,并不重要。

不做家务戕害孩子一生


做家务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们能从中学会感恩,能正常应对自己的生活,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以下是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美国专家谈孩子学做家务

你的孩子是否已经到了可以帮你干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的年龄,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帮助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来自美国的早期教育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个处于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对大人的要求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她的工作,就应该给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她的工作范围。比如,他应经可以熟练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用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图,对孩子来说也家务劳动是益处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育儿心得:国学改变孩子一生


育儿心得:国学改变孩子一生

环境影响人的一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孩子就会沾染什么样的习气。这个道理早在古代孟母就用三迁住所以给孩子好的环境告诉过我们了。我们做为家长都要很努力的去创设最好的环境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最好的成长空间,但在这喧嚣的社会里,想要寻找一方心灵的净土是何其艰难,所以我们很困惑,不知该怎么去给孩子建设心灵的家园。

而正值我对孩子教育困惑时,正蒙学堂给我指了一条光明大道。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办的正蒙学堂里诵读国学经典,孩子会背诵很多国学经典,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无论年龄大小孩子们待人都谦谦有礼。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更坚定了我送孩子去读经的决心。而正值三班报名,我便报了名,再通过一个月的家长课堂学习后,孩子开始了试读阶段。而真正带孩子去读书的时候,才发现读经既是对孩子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家长的一种挑战。学堂所在的位置很偏且路途很远,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要做到风雨无阻。孩子在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的教室里坚持一个半小时,也真是对毅力的一种锻炼,也给这些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小皇帝里们上了很生动一课。当初我曾对孩子说,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妈妈一定会陪着你坚持下来。其实想想这样是自己推脱的一种想法,很感欣慰的是,我的孩子坚持的很好,所以我没有办法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学堂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宜都是所有家长来做,每个家长都各司其职,都是国学教育的参与者。我被安排当学堂的助教,帮助孩子们纠正坐姿,指读方法,会带着孩子们去厕所,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管教。我经常会在学堂院子里那高大的泡桐花开满树的时候,让孩子在去厕所的路上慢下脚步,嗅着花香,去倾听花语。感受那两人难以合抱的大树厚重的沧桑感,在落英缤纷的时节,把那些散落的花瓣收起来,重新埋在大树下,让她们更归大树的怀抱,感受化尘为土更护树,在孩子的心里播洒爱的种子,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学堂里孩子们书声朗朗,在休息的间隙孩子们会坐下闭着眼睛沉浸古典音乐里,孩子可以听流水,鸟鸣,听风听雨,孩子会在着音乐的海洋里徜徉,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老师也会给孩子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里学会如何去孝敬父母,去学会感恩。而在学堂外是讨论热烈的家长课堂,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育儿心得拿出来分享,也会把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拿出来讨论寻找答案,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家长们也交到了朋友了。

学堂里不仅是诵读经典,还会让孩子们去参加社会实践。学堂组织了很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会组织孩子们去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让孩子们感受与人为善;会在周末的时候去免费发放报纸,让他们去接触社会,学着与人交流沟通,体会给予的快乐;会在腊八节的时候,免费发放八宝粥,向人们讲述腊八节的由来;会有端午节组织包粽子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动手的快乐等……这些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与社会的交流能力,也给孩子们接触社会的机会。

孩子诵读经典是一个学习过程,同时家长也是种学习的过程。虽然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有朋友的质疑。会不会让孩子总是礼让,是不是会被人欺负。其实让学习经典国学是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孩子把一些东西全传承下去,因为我坚信这些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虽然知道一些国学经典,但要我通篇背诵却是很难的,而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汲取着国学经典的营养。我会用国学中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来规范自己日常的行为,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自己浮躁的心在诵读经典中静下来,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孩子们一起向这个社会提供正能量。

这是我这段时间陪孩子诵读经典的感悟,我觉得孩子在学习经典国学的路上,而我们了一样在路上。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理解和体会学习国学经典对孩子的影响和帮助,真正的加入进来。给每个孩子心灵播种爱的种子,那么将来迎接孩子的将是一片爱的海洋。

误导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都说父母是宝宝的启蒙老师,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在你面对宝宝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宝宝,所以在面对自己的宝宝的时候一定是要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的,不要因为你的一时疏忽影响到宝宝的一生。

坏习惯1:不耐烦。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回避。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太"大方"。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不认错。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爱抱怨。

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不娱乐。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爱争执。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撒谎、推脱。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10:说配偶坏话。

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坏习惯11:太容忍。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提醒: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坏习惯12:不敬老。

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提醒: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13:乱丢东西。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提醒: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14:言行不一。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提醒: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5:爱比较。

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提醒: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坏习惯16:无秩序。

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提醒: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17:过分"爱护"。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提醒: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8:不服气。

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提醒: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19:压抑能动性。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提醒:简单地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

坏习惯20:连骗带吓。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地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提醒: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宝宝,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不要让手机毁掉孩子一生


不想让手机毁掉孩子,家长必须做到这5点,不能不看!

手机是一个魔性的东西,容易让人着迷。现在不光是大人们离不开手机,如今甚至连小孩也离不开手机。在地铁上、公交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孩拿着手机低头专注的玩手机、打游戏。

孩子沉迷玩手机的危害,你想不到!

每次看到小孩拿着比自己手掌还大的手机玩时,内心一阵发凉。因为过早让孩子玩手机,危害远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1、阻碍身体发育

小孩频繁玩手机,大量的电磁辐射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多种疾病。另外,小孩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长时间握着手机,手部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如果小孩喜欢低头玩游戏,对颈椎伤害也很大,容易导致脊椎变形。

2、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病态。

3、容易诱发孤独症、焦虑症

长期沉迷于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怪异,整日沉迷在网络虚玄世界,迷迷忽忽,很容易诱发他们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

4、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

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5、乱交朋友,校园欺凌

学生用手机在校内建群立派,一旦与同学产生纠纷,一呼百应,极易打群架。而且有手机也方便了结交男女朋友,不仅没好结果,反而容易产生感情纠纷,中学生打架十有八九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而且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而这些手段几乎都是从网络上学的。更有甚者和混社会的同学去违法违纪。

6、盲目攀比,不择手段

羡慕别人有手机,不择手段购买,可以谎称学校收费,可以从一日三餐中省。为买到更好的手机,更是不顾一切。 去年报道一个10岁男孩偷偷从家里拿走1.4万元,花7000多元买了iPhone5s手机、配件、路由器等,孩子事后给出的缘由是很多同学都有智能手机,可自己的手机不是智能的。甚至因没钱买新手机,产生了偷同学、亲人的钱。

7、性格扭曲,频现命案

2017年初抚州临川二中发生命案,高三学生雷某课间玩手机被收走,班主任孙某要求通知家长,雷某不满,持刀杀害班主任。这是一个典型手机惹祸的案例。

2009年2月11日,新学期开学前一天,天津一名15岁少年因为几乎一整天都在电脑边玩游戏被母亲抱怨后,用铁棍猛击母亲头部,致母亲死亡;2009年6月,苏州一名16岁少年因沉迷网络被父母批评后跳楼身亡……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手机之害,贻祸无穷,罄竹难书。

总之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孩子,往往就是给了他们一剂精神鸦片,让他们颓废一生。

喜欢《"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