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说案《肚脐,你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语言教案 08-26

设计思路:

1、活动背景

“我为什么会长肚脐?”相信很多孩子都会问家长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可是,处于成长关键期的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例如:不爱刷牙,喜欢用手扣自己的肚脐……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石。结合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通过有趣的故事,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科学地知道肚脐的重要作用,了解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并知道一些保护肚脐的好方法。

2、素材分析

活动中运用的绘本《肚脐,你好吗?》是“可爱的身体”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一本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优秀的幼儿读物。故事的内容温馨、有趣、可爱。它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儿童的问题。读《肚脐,你好吗?》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慢慢长大的全过程,更能以此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在活动中,我尝试以整合的思路来设计学习活动的内容,将孩子的需要化作活动的整体过程;有对脐带是如何传送营养,帮助宝宝发育长成的知识点拨;有妈妈爱宝宝,留给每个孩子爱的印记的情感渗透;有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识促发……

3、幼儿前期经验

近阶段我们开展了“我自己”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已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所了解,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保护肚脐的方法。

2.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表达爱的情感。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录像。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引发幼儿的讨论

1.教师提问

(1)在每个小朋友的肚子上都有一个很奇妙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肚脐眼)对,它的名字呀叫肚脐。

(2)那我们每个人的肚脐都长得一样吗?(出示各种各样肚脐的图片)

(3)我们的肚脐都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有的人的肚脐是圆圆的,有的人的肚脐是扁扁的,有的人的肚脐是鼓鼓的,还有的人的肚脐是瘪进去的,有趣极了。

3.过渡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肚脐,你好吗?》说的就是小小肚脐。想听吗?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从猜猜,看看,讲讲中导入,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起平时容易被孩子们忽视的小小肚脐。除了了解

肚脐的真正名称,还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每个人肚脐的形状不同,各种各样的肚脐一下子展现

在孩子们面前,有趣极了。很自然的引出了故事《肚脐,你好吗?》也激发起了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

二、理解绘本,了解肚脐的秘密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师提问

◆ 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 小宝说肚脐一点用处都没有,可小青蛙却说肚脐是非常重要的。肚脐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2)过渡句:肚脐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接着听故事。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教师提问

◆ 小朋友们你们听清楚了吗?

◆ 让我们来看一段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视频,看看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的那根脐带吧。

(2)播放视频录像。

(3)教师提问

◆ 你们看到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4)教师小结:原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会儿动动脚,一会动动手,还会眨眼睛与吃手呢,可爱极了。

那么可爱的宝宝也正是通过这根脐带从妈妈的身体里得到养分,排出废物。有了养分,宝宝就会越长越大。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

脐带剪断了,剪断后的脐带是怎样变成小宝宝的肚脐的呢?让我们赶快去医院看一看吧。

(2)播放医院的视频

(3)教师提问

◆ 现在你们知道宝宝的肚脐是怎么来的了吗?

(4)教师小结

医生会把连着妈妈的脐带剪断,在涂上药水,用纱布包好,过两天脐带头就会吧嗒掉了。就变成了肚脐。

所以肚脐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的重要标志,也是妈妈留在我们身上的爱的印记。

(5)教师提问

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怎么知道妈妈很爱很爱你呢?(引导幼儿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那么爱你,

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妈妈说呢?

(6)教师小结

小朋友都说了许多妈妈爱自己的故事,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对宝宝就充满了浓浓的爱,每个宝宝肚子上的肚脐就是妈妈留给小朋友的爱的印记。

【设计意图】

教学第二环节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充满爱意的视频,使孩子们从疑惑到探讨,从探讨到视频解答来直观感受,层层拨笋式的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故事。感受肚脐,脐带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中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引出小小的肚脐是妈妈留在每个孩子身上爱的印记。

三、保护肚脐好方法

1.过渡句:肚脐是妈妈爱的印记,也是我们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关于肚脐你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幼儿现场问题进行讨论、互动

2.我有一个问题,怎样保护好我们的肚脐呢?

3.出示好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也可以有几张伤害肚脐的行为(比如拳击,用手抠)

4.教师小结

肚脐弄湿后,如果不擦干,就会感冒。

洗完澡出来一定要用干毛巾好好擦;

睡觉的时候如果把肚脐露在外面,就会肚子疼,盖好肚脐,宝宝睡得可香啦。

希望小朋友都好好保护我们的肚脐哦。

5.提出任务:关于我们自己的身体,今天讨论的肚脐,你们还想讨论什么呢?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把落脚点放在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上,回归了孩子的生活。“肚脐是妈妈爱的印记,也是身体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该怎样保护好妈妈留给我们爱的印记呢?”自然无痕的过渡,激发了孩子们要好好保护自己肚脐的决心。通过良好的师幼互动,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提升了3个保护肚脐好方法,增强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是谁的肚脐眼


小班语言《是谁的肚脐眼》活动教案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各种肚脐眼的作用和特征。

2.能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愿意共同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 皮球。

2.课件、《薰衣草》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采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观看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幅图,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字、洞洞) 洞洞里面有什么呢?(幼儿猜猜)(2)边做动作边翻书,并说"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啊。"2.播放ppt,理解绘本内容。

(1)教师:原来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啊,你的肚脐眼在哪里?怎么会有肚脐眼的?

教师小结肚脐眼的由来。

(2)宝宝有肚脐眼,其他东西有肚脐眼吗?走,跟着宝宝一起去找一找。

(3)找到了,"这是谁的肚脐眼?"(幼儿猜猜)追问孩子为什么。樱桃的肚脐眼在哪里?

(4)依次出示ppt,解决苹果、西瓜。

教师:樱桃、苹果、西瓜都有肚脐眼,他们的肚脐眼有什么用?(幼儿说说,再教师小结)(5)播放ppt,理解好看的肚脐眼。

教师:"谁的肚脐眼这么好看?(幼儿猜猜)提问:花儿的肚脐眼在哪里?(在中间)花儿的肚脐眼是花的什么?(花心)谁会到花的肚脐眼里来?来干什么?师幼变成花,充分感受花的肚脐眼在中间。

教师小结:蜜蜂会来采蜜,蜂蜜酿好后我们就可以吃了。

(6)播放ppt,理解奇怪的肚脐眼。

教师:"这个肚脐眼可真奇怪!"(幼儿猜猜)"原来是大门的'肚脐眼'啊!"提问:大门的"肚脐眼"在哪里?有什么用?

(7)播放ppt,理解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

教师:"开开门,看一看。这个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是谁的呢?你猜一猜。"追问为什么。"猜对啦,是菜包子的'肚脐眼'啊!"提问:你吃过什么馅的包子?

(8)播放ppt,理解最后一页。

教师:"每个包子的'肚脐眼'都不一样,你看出来吗?"提问:哪里不一样?

3.拓展经验。

教师:生活中很多东西有肚脐眼,那皮球的身上有肚脐眼吗?在哪里?它的肚脐眼有什么用?

教师:哪里还有肚脐眼呢,我们一起去找找。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是谁的肚脐眼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各种肚脐眼的作用和特征。

2.能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体验故事带来的乐趣,愿意共同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 皮球。

2.课件、《薰衣草》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采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观看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幅图,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字、洞洞) 洞洞里面有什么呢?(幼儿猜猜)(2)边做动作边翻书,并说"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啊。"2.播放ppt,理解绘本内容。

(1)教师:原来这是宝宝的肚脐眼啊,你的肚脐眼在哪里?怎么会有肚脐眼的?

教师小结肚脐眼的由来。

(2)宝宝有肚脐眼,其他东西有肚脐眼吗?走,跟着宝宝一起去找一找。

(3)找到了,"这是谁的肚脐眼?"(幼儿猜猜)追问孩子为什么。樱桃的肚脐眼在哪里?

(4)依次出示ppt,解决苹果、西瓜。

教师:樱桃、苹果、西瓜都有肚脐眼,他们的肚脐眼有什么用?(幼儿说说,再教师小结)(5)播放ppt,理解好看的肚脐眼。

教师:"谁的肚脐眼这么好看?(幼儿猜猜)提问:花儿的肚脐眼在哪里?(在中间)花儿的肚脐眼是花的什么?(花心)谁会到花的肚脐眼里来?来干什么?师幼变成花,充分感受花的肚脐眼在中间。

教师小结:蜜蜂会来采蜜,蜂蜜酿好后我们就可以吃了。

(6)播放ppt,理解奇怪的肚脐眼。

教师:"这个肚脐眼可真奇怪!"(幼儿猜猜)"原来是大门的'肚脐眼'啊!"提问:大门的"肚脐眼"在哪里?有什么用?

(7)播放ppt,理解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

教师:"开开门,看一看。这个白白的、香香的肚脐眼是谁的呢?你猜一猜。"追问为什么。"猜对啦,是菜包子的'肚脐眼'啊!"提问:你吃过什么馅的包子?

(8)播放ppt,理解最后一页。

教师:"每个包子的'肚脐眼'都不一样,你看出来吗?"提问:哪里不一样?

3.拓展经验。

教师:生活中很多东西有肚脐眼,那皮球的身上有肚脐眼吗?在哪里?它的肚脐眼有什么用?

教师:哪里还有肚脐眼呢,我们一起去找找。

小班语言教案:句型练习“你会说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因果复句,学会用“因为……所以……”来表达。

2、培养幼儿大胆提问,陈述理由,说明原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女孩大笑(图一)、小兔带伞出门(图二)、小男孩吃冰淇淋吹电风扇(图三)、啄木鸟啄虫(图四)、老爷爷拄拐杖(图五)大图各一套,有关小图片若干。“因为……所以……”字卡一张。

重点:学会说因果复句。

难点:表达时能正确使用关联词。

活动过程:

1、(出示图一)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笑?

2、(出示“因为……所以……”字卡)刚才小朋友回答得不错,老师还带来了汉字朋友,认识吗?“因为……所以……”(认读字卡)你能把它说进图片吗?(教师作示范:因为老师奖给小女孩一朵红花,所以她笑了。)

总结:刚才小朋友说得真好,因为是说明事情的原因,所以是说明事情的结果。

3、(出示图二)这么多小朋友都想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到图片中,好的,老师这里还有图片呢,请听清问题:小兔为什么拿着雨伞出门?

4、(出示图三、四、五)请幼儿提问并回答。

5、游戏:问一问,答一答

规则:两个小朋友一组,各挑一张小图片后坐好,其中一人先提问另一人答,然后交换。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请一组幼儿上台讲述。

请幼儿两人一组(可另找图片)一问一答说给听课老师听,并有听课老师奖励红花。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反思:

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本活动学习因果复句,看似一句话很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中,幼儿往往忘记了关联词,因此能正确使用“因为……所以……”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我是这样来突破的:一方面设计了汉字朋友“因为……所以……”字卡;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作了科学安排,重点的学习放在第2环节上,使幼儿在第1环节中兴趣激起来了,精神最饱满的状态下引出重点用“因为……所以……”表达。接下来的环节都起巩固句型的作用。

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图片的出示中,先简单的(一个小朋友在笑),然后稍复杂的(小兔拿着伞出门,)接着更复杂的(小男孩吃冰淇淋吹电风扇、啄木鸟啄虫、老爷爷拄拐杖三幅图一起)。在提问设计中先教师提幼儿答,再幼儿提幼儿答,最后幼儿两人结伴选图一问一答。

整个活动幼儿学得兴趣浓厚,发言热烈,重点和难点掌握很好。同时大胆提问能力获得了提高。但在陈述理由上还不够精彩,得好好斟酌。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圆圆的肚脐


活动目标:

1.了解肚脐的作用,体会生命的传承与血缘的联系。

2.知道正确的保护肚脐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加深对妈妈的情感,愿意爱护自己的身体。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胎儿发育图和胎儿生长视频,"高人矮人"的游戏牌,背景音乐,玩具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看图揭晓谜底。

教师:一只小眼睛,不会看东西,长在肚子上,衣服藏好它。

二、结合课件,了解正确保护肚脐的方法。

1.观看图一,猜测腹痛的原因。

教师:请你猜一猜他为什么会肚子痛呢?

2.观看图二,讨论腹痛的起因。

教师:医生给他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看看诊断书上都写了什么呀?

3.观看图三,了解肚脐与腹痛的联系。

教师:为什么用手抠肚脐、睡觉露肚脐会肚子痛呢?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4.观看图四,了解保护肚脐的方法。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肚脐?

5.幼儿讨论,掌握其它保护肚脐的方法。

教师:除了不用手抠肚脐、睡觉时用被子盖好肚脐,你还知道哪些保护肚脐的方法?

三、集体游戏,掌握衣服护脐的方法。

1.集体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2.发现问题,讨论解决办法。

教师: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假如白天小肚脐露在外面吹到了风,我们的肚子也会痛的,那怎么样在白天也不露肚脐呢?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指导。

4.幼儿操作,掌握衣服护脐的方法。

四、观看图片,简单了解肚脐的作用。

1.自由讲述对肚脐作用的了解。

教师:你知道肚脐在我们的身上有什么用?

2.幼儿自由参观,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4.情感升华,爱妈妈爱自己。

五、体验活动,加深宝宝爱妈妈的情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