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样引导胆子很小的宝宝

09-01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应该怎样引导胆子很小的宝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一些宝宝特别的胆小,见到什么都害怕,而且不敢自己承担一些责任。这有可能是因为家长过分宠爱小朋友,什么事情都替他包办好了。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宝宝的成长是不利的。那么,怎样引导胆小的宝宝呢?

有一些宝宝看见小动物都特别的害怕,家长非常不理解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的宝宝。这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宝宝并与其进行沟通,针对宝宝害怕的一些事情进行科学的分析。因为,宝宝胆小主要还是受到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有一些父母会过分娇宠宝宝,什么事情都替宝宝办好,这样反而让宝宝丧失了锻炼的一些机会。

还有一些家长会过度限制小孩的活动,宝宝想外出的时候,家长会严厉斥责,不准宝宝单独外出对于宝宝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当宝宝缺少了外出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的时候,那么,宝宝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也就渐渐丧失了。还有一些家长过于严厉,进场训斥小朋友,导致小朋友回到家里也不能开开心心的,反而战战兢兢,这样对于宝宝成长极为不利。

首先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逐渐改变宝宝胆小的性格,让宝宝变得越来越勇敢。当他们需要独立面对某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特别的胆小,这时候父母应该安慰宝宝并和他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

明确孩子怕什么以后,针对孩子所怕的事物进行科学的解释。平时,还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溺爱、娇惯孩子,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很多家长很喜欢吓唬小朋友,其实这是家长为了自己的方便,让宝宝尽快安静听话采取的措施。常此以往,孩子的心灵受到损伤,会形成胆怯、畏缩的性格。在教育孩子时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是很重要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No.1 原生家庭影响你的人格和亲密关系

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以后,自己结婚成家的那个家,我们把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No.2不记得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更大

记得的事情,和当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时一些不记得的事情,哪个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呢?

是那些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呈现这些界面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编好的程序中。因此,我们也受一些看不见的程序的驱使,而表现出现在的行为。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有些时候也会反其道而行之。

No.3来自不同的家庭,对事情的要求规则也不同

比如一对新婚夫妻,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丈夫会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

No.4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

比如: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看电视的看电视,玩的玩,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伤以致哭泣,而丈夫却觉得不解;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妻子感到特没面子,倍受伤害,丈夫还是觉得不解。

所以,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并不代表爱不在身边。也许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同样,当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并不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

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验感受,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决定。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又很难勉强自己而分手。

原来,在她六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做几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亲还在工作,她一个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

这种孤独凄伤的感受如此刻骨铭心。从此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要被人抛弃。所以她找对象的时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隐形的内在誓言”,常在当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并不见得一定是坏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阶段保护了你,对你有帮助。只是到后来,当你的人生环境改变时,过去这保护你的行为在新的环境里,反而变成了阻碍。

当夫妻两人的内在誓言正好相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即“环环相扣的心理情结” 。

夫妻关系,很像两个恋人要在一个完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跳一支很难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谱一支最美的人生之舞,我们必须学习了解原生家庭,在漆黑的潜意识中为爱点燃一盏灯。

No.5了解“强迫性重复”

生命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潜意识中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得到第二次机会,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No.6值得思考的问题

你从小最需要的,而最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么?

你从小常常有的一些负性情绪是什么?

你在哪一方面特别有情感过敏?你的“内在誓言”,或你的一个强烈的经验感受,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是什么?

每一个人要学习为自己的心理情绪负责!

你没有办法使风不吹,但你可以调整风帆,让你的船到达目的地。最没有影响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绝对不接受别人影响的人。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过去原生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你都要自己负责任。

? 请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

No.7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然而,夫妻能够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况期待每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因此夫妻离异时有所闻,重点是当夫妻分开时,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我们是否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呢?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会去管所做的内容是什么,有时甚至是触法也不管,因为强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甚至犯险去偷食物。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

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当我们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时,我们正在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死爱钱,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你以后不要像她一样唠叨!”

“你妈妈都不顾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一样!”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出现这些行为:懒惰、不负责、死爱钱、爱唠叨、不顾家。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强烈需要和他的父母连接,但有关他爸爸/妈妈的信息却全是负面信息,他当然只能跟这些信息连接,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有人说,我只放在心里没说出来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觉无比敏锐,就算表面上没说,如果你心中有这些信息,一定会在无意识里显露出来,而你的孩子一定会感受到。

当夫妻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定他/她身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会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认真!”

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

“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

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家长们请记住,千万不要因为另一半的行为,否定他们是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令孩子在无意识里被否认。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学好外语?


记得乐乐刚学说话的时候,姥爷偶尔教他几个单词:“door”“water”“pen”。那时我们只觉得孩子说得好玩,大人听了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忘记了这件事。当我在孩子3岁时看到《宝贝比我强》这本书的时候,立刻买下,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并开始在孩子身上应用。

说英文期间,孩子有过反感的情况,他甚至会说:“我们是中国人,说中文,不说英文。”我也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游戏上或者所读的书的内容上,忘了说英文。但这没关系,他不想说的时候,我就不说,第二天再说。如果我忘了说,等我想起来了就赶紧说几句。

说的内容都是结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这种词,以及他4岁学画画涉及的颜色,如“土黄”“藤黄”,我以前不会,但没关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词霸,边学边教。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词霸网站查单词的事。有一次,我没有查字典就说出来了,他惊讶地问:“你怎么没查字典?”我笑笑说:“我以前学的,记在脑子里了,想用的时候就出来了。”

读书的时候也可以经常“冒”单词,主要说一些主题字。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读英文书的方法,总是说很多的英文句子,结果孩子很反感:“我听不懂,说中文,看中文的书。”后来,我意识到要保护孩子读书的兴趣,即使不读英文故事书,读中文故事书的时候也“冒”单词,以不影响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为前提,一点一点地增加。

两年下来,他已经能够接纳英文了,偶尔和我还会产生简短的英文对话。一次,我请他给我接水喝:“Ineedwater.(我想喝水。)”乐乐问我:“为什么说I,不说me?”正在另一个房间的爸爸(爸爸食品)听到这样的问话,非常欣喜,就远远地说:“me是宾语。”因为离得远,孩子没有听清:“什么?”

我想,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够理解爸爸的这种解释呢,还得解释什么是宾语。可是这个时候不解释简直就错失良机呀,我赶紧想了想,说:“如果是我发出的动作,就说I;如果是我接受这个动作,就说me。”我举了一个例子:

“Givemesomewater,please.”(请给我一些水。)

乐乐想了想,说:“如果说GiveIsomewater,别人就听不懂了。”

最有趣的是,一次乐乐发烧,没有胃口,姥爷买了小蛋糕。晚饭时,我拿出来想给乐乐吃。乐乐一看见饭桌上的蛋糕,眼睛变大了。

我说:“Happy看见cake,眼睛就big。”(Happy是我给他起的英文名。)

乐乐马上说:“Happylookcake,眼睛怎么说?”

“Eye.”

“Happylookcake,eyebig.”

我意识到乐乐在造句呢,于是说:“Happylooksatcake,eyeschangebig.”并让乐乐也说了一遍。后来想想,应该说turn这个词更恰当。不过我不在意语法和词汇的准确,关键是感觉和接纳。

吃的时候,我自己也品尝了一口:“Toosweet.”(太甜了。)乐乐举着三个手指说:“Three(三个)sweet.”他以为我说的是:“Two(两个)sweet.”

一个周日的下午,他在自己房间玩“过家家”,嘴里用英文不停地说着什么。当时我在收拾别的房间,没有注意。等他说第二遍的时候,我立刻悄悄把录音笔放在他的门外,给录下来了,想以后作为鼓励他学习英文的一个资源。

尽管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像《宝贝比我强》的作者罗翔和汤峥嵘那样,给孩子创造一个双语养育的环境,但是他们的那种精神是可以学习的。

尽管我的英语口语很“臭”,但是用来启蒙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我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语言敏感,对英文感兴趣。让5岁的孩子把英文说得很多、很流畅,不是我真正的目的,这也不是我的强项,我何必自寻烦恼呢?

再者,我自己一贯的主张是,在孩子小时候接受新事物时,重点在于激发他的敏感和兴趣,而不是掌握技巧和技能。

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


父母应该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

一个秘诀: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第二个秘诀:和孩子密切相处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第三个秘诀: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第四个秘诀:体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个秘诀: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第六个秘诀:回答孩子的问话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

此外,对于孩子所提的知识性问题,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孩子以后不论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父母询问。

第七个秘诀: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第八个秘诀: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这样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吸孩子。

第九个秘诀: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亲子对谈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林林总总,都可以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保守秘密?


“我家有20万块钱”“妈妈说你的衣服特别难看”,孩子一不小心就说出了你的秘密,让你不知所措?是时候教会孩子什么是“秘密”了。

到了四五岁,孩子们可以和大人真正对话了,这当然是个可喜的飞跃。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话多必失,他会不加选择地泄露你所有的秘密。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懂什么该跟别人说,什么不该说,除非你特别告诉他。下面是几点建议:

1.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什么是秘密

很多父母只是告诉孩子,这些事情是隐私啊。而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什么是隐私,孩子根本不明白。因此,如果想要说话奏效的话,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词语来解释这个概念,而且说的时候,要具体详细。你可以试着这么对孩子说:“隐私是只有自家人才知道的事情,不应该跟别人说。比如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就不要对别人说。”

2.教孩子学会自己判断什么是隐私

当孩子已经明白了隐私的含义,接下来,就可以帮他分辨哪些事情属于隐私,哪些可以毫无顾忌地告诉别人。父母完全不可能把每件事是否能跟外人说对孩子说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帮孩子培养自己判断的能力。

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编一些“傻乎乎”的情节,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是不是该把这些告诉别人。比如,问孩子:“我和爸爸说,我们要在月球上盖一套房子来让全家人住,这样的话用不用告诉外人呢?”然后,鼓励他向你提问,比如他会问:”妈妈,我可以告诉老师,你觉得她的鞋子很难看,她别再穿这样的鞋子进教室吗?”你可以这样回答他:“老师有老师自己的喜好,我只是说出了我的看法,不一定我的看法就是对的。而且,你这样对老师说,肯定会让老师觉得十分难堪,让她下不来台,你想一想,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穿得太难看了,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感到十分难受呢?像这样的事情,你不说比说更好。”

3.教孩子学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即使经过了数不清的角色扮演游戏,孩子可能还是对有些事情拿不准。所以,告诉他:“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情该不该对外人说,可以先问问我。”不过,让你尴尬的是,他可能不会小声说话,而是像大喇叭广播一样地问你:“妈妈,我能跟齐阿姨说飘飘小弟弟的头形很奇怪吗?”不管结果如何,你也要在私下里表扬:“你问妈妈能不能说,而不是直接告诉齐阿姨,是很对的。但是,最好下次小声问我,这样,阿姨就不知道我们说的小秘密了。”

4.当他快要“犯错”时给个暗号

有的时候,大人说到激动处,也会说错话,孩子也一样。所以,为了防止孩子大嘴巴,把家里的所有事都告诉别人,你可以与孩子定一个“暗号”,比如,当你觉得孩子要说到一个不合适的话题时,可以给他递个眼神,阻止他把事情搞糟,或者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他的腿把手指头放在嘴唇上做“嘘”状都可以。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多多:给他提醒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让他悬崖勒马,从而让尴她的局面不会发生。

谈现在的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成长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望子成龙是父母对孩子的殷切希望,然而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材,成为国家的栋梁,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及其深远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也有很多种说法,许多名孩子的父母也成了教育孩子的楷模。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素养不同、孩子的个性不同,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种:我就是比不上别人,别人是永远比我好的错误观点。使孩子总处于自卑当中,导致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因此,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自己的最爱。

(二)、确立学习目标

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就是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要相结合。有的孩子虽然确立了一个目标,但过于目标过于长远,短期内无法实现,从而达不到目标的激励作用。因此,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若干个短期内就可实现的小目标,就可以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获得自信,一步一步地走近远期目标,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作业

从小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自制能力非常重要,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养成这样的习惯,学习上不欠债,总是对新知识感兴趣,可以使学习劲头十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独立性,做父母要善于观察和感悟孩子的爱好,根据条件逐步发展,同时,从小培养他在生活、学习上的独立性,例如自己洗澡、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早起早睡等。

(四)、以身作则,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经常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一天两天不算什么,但家长几年,十几年的习惯行为会成对孩子的心理暗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有不良的习惯,便会在这一天天中给孩子以负面影响。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某些习惯不对,但又管不住,总对孩子说“别学我”但这已经给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恶果,并不是自己几句“不许学”就可以抹杀掉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讲脏话,工作上努力进取多出成绩等

,从而起到潜化默化的作用。

(五)、教育孩子讲诚信

有一个孩子,在竞选大队长时落选了,对这次落选他感到太突然,难以接受和面对眼前的事实。在伤心的同时,他又感到惊慌和害怕,不知道回家该怎样向父母交待,所以他把这件事情隐瞒起来。回到家后,为了不使父母看出他的伤心,他尽量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只能在晚上睡觉时蒙在被子里偷偷地流眼泪。多少个夜晚,他的泪水浸湿了被单。可他还是不敢跟父母说实话。每天提心吊胆,生怕事情被发现,心里压力日日增加。一心想考上好成绩的他,成绩却直跌而下。这种欺骗的日子确实很难过。可最终纸还是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父母知道了他的近况。那一天他觉得,回家肯定少不了来顿打。谁知,父母并没有打骂他,而是跟他讲道理,用《狼来了》的寓言故事驾驭他,从此以后,孩子再也没有不讲诚信的事了。

(六)、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父母如何引导宝宝欣赏音乐


音乐能开发孩子的智力,爸爸、妈妈总是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能干,但对于怎样教宝宝欣赏音乐不够了解,常会产生以下情况:

1、选择的音乐不当。不考虑是否适合宝宝的年龄特点,随意性大。成人随意拿出什么音乐带就放给宝宝听,不管宝宝爱听不爱听和能不能理解。

2、成人在放音乐给宝宝听时,不注意宝宝的情绪。如宝宝正在兴奋地玩耍时,硬要让宝宝来听摇篮曲。

3、教宝宝欣赏音乐的方法不够恰当。只注意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宝宝听,忽视让宝宝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缺乏经常性,如成人有空时、情绪好时就教宝宝欣赏音乐,成人工作或家务忙时、情绪不好时就间断。

那么,成人怎样教宝宝欣赏音乐呢?

1、让宝宝经常听和看。通过听觉,能让宝宝感受音乐、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平时在家里,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幼儿歌(乐)曲,把宝宝带入歌(乐)曲的意境,感受乐曲的情绪。另外,还可以带宝宝欣赏音乐会,玩漂亮的音乐玩具,让宝宝置身于音乐艺术的氛围中。从环境着手,扩大视野,有助于音乐才能的培养。

2、让宝宝经常想像和辨别。平时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进行曲、摇篮曲、歌舞曲让宝宝听,特别是宝宝睡觉前,可让宝宝听摇篮曲;宝宝情绪高,手舞足蹈时,听欢快的歌舞曲等。让宝宝无意识地感受摇篮曲的温柔、优美,欣赏歌舞曲的欢快、热烈,逐步训练宝宝的分辨能力。在此基础上可选择一些曲子,爸爸、妈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宝宝听了音乐以后去想像,去用简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以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让宝宝经常唱和玩。要经常让宝宝唱一唱,记一记,特别是歌曲可让他们边听、边唱、边欣赏,体会内容和情绪。

4、让宝宝经常表演和做动作。让宝宝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动作,自由地手舞足蹈,让宝宝的创造力在乐曲的欢乐情景中淋漓尽致地、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爸爸、妈妈只要按上述方法努力去做,对宝宝学习欣赏音乐是一定有帮助的。

父母怎样处理宝宝黏人的行为?


当宝宝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会找妈妈,这是宝宝内心需求保护的表现。宝宝黏人也有相似的道理。专家认为应该以“15个月”为分界线来看待这个问题。

15个月之前的宝宝可以随意宠他

有人认为,孩子黏人是因为他的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一旦满足了,你想让他黏你都难;还有人觉得,太黏人的孩子独立性差,大人越顺着他,越会助长他的依赖感,所以必须拒绝他黏人。

“对待15个月之前的孩子,你可以随意宠他,不仅不会宠坏他,还有助于他和你(父母)之间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专家说。

事实上,宝宝能否形成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1岁左右是关键期。此时,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最大限度地相处,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他们的哭闹、微笑等行为予以快速、合理的回应,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这将影响到他以后与人沟通的能力及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但如果把照顾孩子的责任过度集中在一人身上,也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这个人。专家提醒,在妈妈积极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平衡家里其他成员尤其是爸爸照顾孩子的机会。

孩子黏人顺从还是拒绝因人而异

至于15个月以上黏人的孩子,家长该顺从还是拒绝,则要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对待。

●安全感不足

这类孩子的父母多是上班一族,平时照顾孩子太少,和孩子交流不多,很难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于是,这些孩子多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父母离开视线,就极度恐惧,哭闹不止。

建议:尽量多抽一点时间陪孩子,即便自己不得不离开,也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让他明白:我只是暂时离开,一会儿就回来。最好每次离开前和宝宝约定好回家的时间,且一定要守时;尤其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及时的爱的语言和抚摸是他们的强大后盾。

●和外界接触少

在教养过程中,家长既不太注重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和人员,又很少请朋友来家做客,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和陌生人沟通,更没有体验过和外人交往的快乐,因此,他们常常因为恐惧外界而过于黏父母。

建议:帮助孩子逐渐接触外界。先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比如家里)接触外人,刚开始接触外人时,家长可以紧握孩子的手或紧紧搂住他,让他能够在安全感较强的情绪下尝试交往,当孩子看见陌生人退缩时,更要抱紧他,给他安全感。

●心理依赖感较强

由于家人从小到大包办过多或太过溺爱,孩子的依赖感就比较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其中,部分孩子可能在面对新事物、新环境或陌生人时不自信甚至退缩,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因娇惯而专横跋扈,影响人际交往。

建议:10个月、1岁、2岁……孩子会出现很多执拗期。他为什么执拗?就是要从思想、行为上体现他的独立。这时,家长要避免干涉、包办过多,否则,他会慢慢丧失承担责任的需求,导致心理依赖越来越强;如果孩子已经依赖感很强了,家长除了要学会拒绝,适当忽略他的黏人行为,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吸引他独立做事,并及时表扬他的每一点进步。

应该怎样防止小宝宝吐奶


小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妈妈第一次看到宝宝吐奶时可能会很担心,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宝宝吐奶。

应该怎样防止小宝宝吐奶

一、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二、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三、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四、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喜欢《父母应该怎样引导胆子很小的宝宝》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幼儿园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