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需要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花生,大收获”,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经过寒假,班级里的自然角因为缺少照顾慢慢缺少了生机,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继续发动家长带一些植物来幼儿园,因为老师们都觉得让小班的孩子动手种一盆小植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的主观意识往往会让我们代替孩子做一些决定。近来天气不错,幼儿园里鲜花盛开,孩子们看着我们教室里那几盆不太好看的植物有些不满。“老师,我们去花园里吧,那里漂亮。”“老师,我们把花园里的花采一点到教室打扮一下吧。”“花园里的花又不是我们种的,不能采的,采掉了就不好看了。”“那怎么办?我们的教室里的小花都不好看的。”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话语,从中我感受到孩子们迫切希望我们的自然角也能美起来。

“我们自己来种一盆小植物吧。”我的话音刚落,搭班的阿姨就觉得我在异想天开“他们能行吗?”小家伙们听到我的话都来了劲头,呼声一个比一个高。“我们行的。”“我们自己种。”“我们种什么呢?”“种在哪里啊?”……孩子们又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对种植充满了兴趣。看到孩子们那么起劲,阿姨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我家里有一些花生,能种吗?”“当然可以,我们就来种花生。”我定下了种植的内容,孩子们开始期待明天,盼望这明天快点来,回家的时候都不忘记提醒阿姨明天一定要带花生来。

明天很快就到了,一些孩子早早来到幼儿园,大家看到阿姨为我们带来的花生后都别提多兴奋,不停催促我快点种,快点种。搭班的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回收来的大小一样的塑料小杯子,并且都细心的在杯底钻了小洞洞,有的孩子看着杯底的洞洞有些不满:“老师,杯子是坏的。”“有洞洞才好,花盆地下都有洞洞的,水好流出去呀。”一个声音出现在大家中,有的孩子跑去看自然角里的空花盆“真的,真的,真的都有洞洞的。”这下大家都放心的拿走小杯子。

“我们去放泥土。”我一声令下,孩子们都争前恐后的来到户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用手抓着泥土放在小杯子里,但是好像不太方便。“我来帮帮你们吧。”我一边说,一边用小铁铲翻动泥土,把硬硬的泥土铲松了,这些孩子们装泥土方便了许多,有的孩子找来工具,用废旧的小勺子来装泥土,你用好了给我用,我来帮你加一点,一勺勺的泥土很快装满小杯子。大家都装快装满一杯泥土的时候,有的孩子意识到花生还没有放进去,于是大家立刻去找阿姨,每人从阿姨那里要来4、5颗花生,小心翼翼放在小杯子里。

“浇点水吧,没有水,小种子不会发芽的。”阿姨在一边建议着。张老师也为大家端来一盆水,拿来几个小杯子。“我来帮你浇点水。”“我用好小杯子再给你啊。”孩子们轮流给自己的小种子浇着水。大家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小种子能快点喝水,但是用来浇水的小杯子数量却不多。“排好队,等一等。”“排好队很快就能轮到的。”“我棒你浇水,把你的杯子给我吧。”孩子们互相帮助给小花生种子浇着水。“你的水浇太多了,倒掉一点吧。”“你浇点太少了,我再帮你加一点。”孩子们的帮助合作行为充分体现。

每人一盆,大家都种好了,张老师细心的为孩子们准备了头像标记,在每个小花盆里插上孩子的照片,方便孩子辨认和照顾。这下自然角又热闹起来。每天早上早来园的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看小种子有没有发芽,看看是不是需要浇水,浇完自己的还帮朋友的也浇点水……

“小班的孩子不会合作,他们都是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和同伴一起共同使用一样材料”,这些话经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也许小班上期,我们的孩子真的是这样,不太会和同伴合作,一起游戏,共同使用材料,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日常教育过程中的慢慢引导,到了小班下期,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无意中流露出和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渐渐发展起来的合作意识,也许那只是简单的帮助的行为,但是关注到同伴,愿意帮助别人不也是我们对孩子培养的方向吗?善于捕捉孩子的无意行为,进行大大的引导教育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所以在种植过后,我对在活动中帮助他人、会和同伴一起使用工具的孩子们大大表扬,强化孩子们帮助他人的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主动加入到帮助、合作的行列中,对自然角的关注也会更多。

小花生,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大大的,在没有收获花生发芽的喜悦之前,我们的孩子已经收获了和同伴一起种植的快乐,收获了帮助同伴的快乐,收获了种植的经验,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在等待中体会收获的快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小花生,大收获


小班的宝宝刚入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完善,有的宝宝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有的宝宝发音不准确,让人听不清楚,所以我们在和宝宝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困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尽量的和他们交流,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时候,所以要想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就要锻炼孩子张口说话的习惯。

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小班有一位长得小巧玲珑的女孩她叫金湘婷,今年刚满三岁,她走到我的面前,低着头,拉着我的手,我轻轻地问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她好歹一直不张开嘴巴,也不说话。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个多月过了,金湘婷小朋友还是不说话,有什么事情她只是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我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事了,要入厕撒尿,喝水等等,她就是不开口说话,我好着急啊!于是我找到她的家长,和她家长沟通了以下,了解这孩子的性格很内向,并且这孩子在出生两个月时,得了心脏病,从她家长那里知道了情况,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这孩子开口说话。

于是在每天晨检的时候,她人园时,我就轻轻把她抱在怀里,亲热的对她说;“宝贝你来了啊”! 在每天睡午觉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脱外套,自己叠起来放在小床上,当孩子们在忙时金湘婷小朋友走过来,用眼睛看着我不说话,拉着我来到她的床边,用手指指她的衣服,我明白她的意思是不会脱衣服,让我帮忙。我一边帮她脱衣服一边和她说话,给她讲小朋友自己的事要学着自己做多能干。

每一次放学时,奶奶接上金湘婷总是说;“和老师说再见。”每一次婷婷总是回头向我们招招手,笑一笑,于是我又抱着她亲着她的脸蛋。轻轻地和她说,婷婷跟张妈妈说再见好吗,她还是不说话。

面对金湘婷的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失去信息,在户外游戏时,我单独和她玩,带着她玩游戏,和她聊天,尽管我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还是有所收获。她感冒了,一段时间没有来上幼儿园,感冒好了,她又来上幼儿园了,多远就看见她高高兴兴的跑到我的面前,喊了一声,张妈妈,我激动的一把抱住她,亲她。从那以后,她就滔滔不绝的说话了,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聊天了,我真为她高兴。

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要家长的配合,我告诉金湘婷的家长,在

经过寒假,班级里的自然角因为缺少照顾慢慢缺少了生机,每到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继续发动家长带一些植物来幼儿园,因为老师们都觉得让小班的孩子动手种一盆小植物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的主观意识往往会让我们代替孩子做一些决定。近来天气不错,幼儿园里鲜花盛开,孩子们看着我们教室里那几盆不太好看的植物有些不满。“老师,我们去花园里吧,那里漂亮。”“老师,我们把花园里的花采一点到教室打扮一下吧。”“花园里的花又不是我们种的,不能采的,采掉了就不好看了。”“那怎么办?我们的教室里的小花都不好看的。”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话语,从中我感受到孩子们迫切希望我们的自然角也能美起来。

“我们自己来种一盆小植物吧。”我的话音刚落,搭班的阿姨就觉得我在异想天开“他们能行吗?”小家伙们听到我的话都来了劲头,呼声一个比一个高。“我们行的。”“我们自己种。”“我们种什么呢?”“种在哪里啊?”……孩子们又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对种植充满了兴趣。看到孩子们那么起劲,阿姨也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我家里有一些花生,能种吗?”“当然可以,我们就来种花生。”我定下了种植的内容,孩子们开始期待明天,盼望这明天快点来,回家的时候都不忘记提醒阿姨明天一定要带花生来。

明天很快就到了,一些孩子早早来到幼儿园,大家看到阿姨为我们带来的花生后都别提多兴奋,不停催促我快点种,快点种。搭班的张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回收来的大小一样的塑料小杯子,并且都细心的在杯底钻了小洞洞,有的孩子看着杯底的洞洞有些不满:“老师,杯子是坏的。”“有洞洞才好,花盆地下都有洞洞的,水好流出去呀。”一个声音出现在大家中,有的孩子跑去看自然角里的空花盆“真的,真的,真的都有洞洞的。”这下大家都放心的拿走小杯子。

“我们去放泥土。”我一声令下,孩子们都争前恐后的来到户外,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用手抓着泥土放在小杯子里,但是好像不太方便。“我来帮帮你们吧。”我一边说,一边用小铁铲翻动泥土,把硬硬的泥土铲松了,这些孩子们装泥土方便了许多,有的孩子找来工具,用废旧的小勺子来装泥土,你用好了给我用,我来帮你加一点,一勺勺的泥土很快装满小杯子。大家都装快装满一杯泥土的时候,有的孩子意识到花生还没有放进去,于是大家立刻去找阿姨,每人从阿姨那里要来4、5颗花生,小心翼翼放在小杯子里。

“浇点水吧,没有水,小种子不会发芽的。”阿姨在一边建议着。张老师也为大家端来一盆水,拿来几个小杯子。“我来帮你浇点水。”“我用好小杯子再给你啊。”孩子们轮流给自己的小种子浇着水。大家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小种子能快点喝水,但是用来浇水的小杯子数量却不多。“排好队,等一等。”“排好队很快就能轮到的。”“我棒你浇水,把你的杯子给我吧。”孩子们互相帮助给小花生种子浇着水。“你的水浇太多了,倒掉一点吧。”“你浇点太少了,我再帮你加一点。”孩子们的帮助合作行为充分体现。

每人一盆,大家都种好了,张老师细心的为孩子们准备了头像标记,在每个小花盆里插上孩子的照片,方便孩子辨认和照顾。这下自然角又热闹起来。每天早上早来园的孩子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看小种子有没有发芽,看看是不是需要浇水,浇完自己的还帮朋友的也浇点水……

“小班的孩子不会合作,他们都是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和同伴一起共同使用一样材料”,这些话经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也许小班上期,我们的孩子真的是这样,不太会和同伴合作,一起游戏,共同使用材料,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日常教育过程中的慢慢引导,到了小班下期,你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无意中流露出和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渐渐发展起来的合作意识,也许那只是简单的帮助的行为,但是关注到同伴,愿意帮助别人不也是我们对孩子培养的方向吗?善于捕捉孩子的无意行为,进行大大的引导教育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所以在种植过后,我对在活动中帮助他人、会和同伴一起使用工具的孩子们大大表扬,强化孩子们帮助他人的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主动加入到帮助、合作的行列中,对自然角的关注也会更多。

小花生,给孩子带来的收获是大大的,在没有收获花生发芽的喜悦之前,我们的孩子已经收获了和同伴一起种植的快乐,收获了帮助同伴的快乐,收获了种植的经验,让我们与孩子一起在等待中体会收获的快乐。

家无论婷婷想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她把话说出来,如果她想买什么东西,不要用手一指家长就给她买,要让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的名字,如果孩子不说你也可以教她说:“我要买蛋糕等。”在家多教一教儿歌,多让孩子听一听故事,总之就是给孩子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让她开口说话。

小谈心 大收获


我班的男孩子比较多,调皮的孩子也就特别多。冀沿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美君告诉我,他又推别的小朋友。我一听就生气了,他呀,没有一天安分的时候。我把他叫到跟前,批评了他几句,没想到他认错的态度很好,并且表示下次再也不推别人了。看着他天真无邪的眼睛,我气消了。突然想和他谈谈心,试着对他多了解一些。刚开始,他有点紧张,对我的问话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当我拉着他的小手,面对面和他坐着时,他心情放松了,活泼了,说了许多有关他自己的一些有趣的事。说到高兴的地方,他连说带比划,俨然一个小故事王。也让我看到平时我忽略了的调皮浩浩的可爱的一面。用同样方法,我与班里其他孩子也谈心,让我惊喜的是,我与孩子们又亲近了许多。通过这些,让我明白谈心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达到学科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在谈心过程中,我可以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兴趣,也能了解到存在的问题,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在谈心中,也让孩子感觉老师对他的喜欢与关注,感受老师的真诚。不要让他们感到害怕,让他们感觉老师是朋友,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从心里接受老师。这样,才能与孩子真心交流,零距离接触孩子,想他们所想。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只是眼里有孩子,要让孩子走进心里,也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习故事:剥花生吃花生米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内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

观察者:周**

观察背景:今天昊昊从家里带来了很多花生,我决定请孩子们一齐动手来剥花生。

目的:看看哪一桌的孩子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其剥完,比比哪桌剥的又快又干净,看看那些喜欢吃生花生米的孩子今天能否控制住自己;在品尝花生米的时候能做到细细品尝,文明品尝,不争不抢。

注意:我给每桌分了一把花生并交代清要求后,孩子们便忙开了:有的是取一粒剥一粒;有的是抓上几粒放在自己面前慢慢剥,在剥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谓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有的用握紧小拳头锤;有的用牙咬;有的用脚踩;还有的用椅子的一只脚轻轻压,看了这些,我给孩子们留了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样的花生剥不动?孩子们全力以赴的行动着,我在教室里来回观察,一开始孩子们还能将花生米集中到碗里,可后来,面对着美味的花生米,终究是没有控制住,孩子们一边剥一边偷偷的吃,吃的可香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每桌的花生都差不多剥完了,有的早完成的还能主动地去帮助速度较慢的那一桌,等大家都剥好后,孩子们又议论开了,昊昊说他剥的时候发现个小的花生比个大的花生难剥一些,这个观点得到了好几个孩子的认同,凯凯说,她发现个小剥出的花生米比个大剥出的花生米大,雯雯说她剥到两个黑花生米,丁语接上说;她的花生有粉色的外衣和大红的外衣……

接着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花生长在哪里,花生的叶子是什么颜色,花生米可以做成什么样的美食,总结出了花生长在泥里,叶子是绿色的,花生可以煮、炒、炸、花生糖等。

识别:

乘着“课程游戏化”的大巴,一路前行,欣赏同行园的“美丽风景”,听到有这样一片呼声:老师学会放手!在这次的活动中,我是彻底地放手,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由交流,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有了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能接受他人合理的建议。

回应: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一定只是局限于教材上的课程,有时,随机的一次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会比集体教学的收获会更大,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一日活动皆课程。

筷子夹花生


马上到8月了,孩子们还有一个月就要升入中班了。九月一号的第一顿饭就是面条,这与往常周一的早饭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孩子们以前用勺子,而九月一号我们就要用筷子了。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升中班,感受到升中班的自豪,用筷子吃面条这个细小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忽略。所以,夹花生成为七、八这两个月来我们的班级计划。

上午,孩子们陆续地安静找座位坐下,每人拿了一双筷子,一个容器(盘子),老师给每位幼儿抓了一把花生放在右手边,孩子们手拿筷子夹起每一粒花生放到盘子里。经过两周的练习后,孩子们水平都有了提高,由开始的两只手拿筷子夹花生,到现在右手拿筷子知识速度慢了些。

我转了一圈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掌握了用筷子这项技能。有的孩子感觉自己会了,就百无聊赖的玩筷子;有的孩子边夹边跟旁边的小朋友聊天。完全没有了开始时的认真劲儿。发现这一现象,我提高嗓音说:“小朋友们把桌上的花生都夹到盘子里之后我们来个夹花生比赛,看谁夹的快!”我先是说了比赛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夹,最先夹完的报数“1”,后面依次报“2、3、……”。

“预备—开始!”一声令下,教室里鸦雀无声,刚才玩筷子的,讲话的,都投入到认真的夹花生中。

我看到了离我最近的马小跳的手在轻微的抖动,试了好几次,竟然一粒都没能夹起来,我说:“别慌,慢慢来,慢慢来!”又试了几次,终于夹起了一粒,接下来就很顺利了,这个孩子平时很要强,特别有上进心,一提比赛就异常紧张。

为了能报到“1”,孩子们都埋头努力的在夹。过了五六分钟,就听到米乐微弱的“1”。我说:“好,“1”有了”。接下来,小优报了一声“2”,老师提醒声音大一点儿,小朋友们听不到。小优一声响亮的“2”。“好,“2”有了。”后面依次大优“3”正儿“4”张兜兜“5”马小跳“6”。

在报7之前,还有这么一个画面,欣然右手边大约还有六七粒,旁边的小熠还有一粒,这两个孩子都为了能报到“7”而努力,小熠此时有些紧张,眼睛不时的还瞥向欣然,越是紧张,越是夹不起来。而此时欣然一粒又一粒的,直到夹起最后一粒报了“7”,小熠才把那最后一粒夹起,大声报“8”。

每一次的夹花生练习,不仅提高孩子们用筷子的水平,提高孩子们夹花生的速度,还在连续报数中,又有了竞争意识,无形中锻炼了孩子们的心理素质!

教育随笔:有趣的花生


一天,有一个孩子偷偷的带了几粒花生藏在了自己的口袋里,其他小朋友知道后纷纷跑过来告诉我,于是我便索性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起这个花生。“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花生壳是长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顾天乐说:“这个花生从侧面看好像一个小小的葫芦呀。”杨荟慧说:“我觉得这个花生像海上的波浪。”周雨田也说:“这个一粒的花生壳好像一个小碗哪。”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对这个硬硬的花生壳和里面的花生米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让孩子们第二天每人带了一些花生到学校里来。有了多一些的花生,每个孩子都把它放在手里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进一步的了解花生的样子。随后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花生贴画的活动,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一下自己想要花生壳和花生米做一个什么造型呢?张思涵说:“我待会儿想做一条小鱼,因为小鱼的身上有很多一片一片的鱼鳞,就像这个花生一样。”黄晨宇说:“我想用花生拼成一颗大大的爱心,等到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给妈妈。”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着,也立刻着手动了起来。有的孩子想用毛线把动物的形状勾勒出来,但是自己一个人好像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于是他们小组上的小伙伴便帮她一起。勾好了轮廓再贴上花生,一幅幅漂亮的花生贴画便做成了!不管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还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根据《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指出:4到5岁的孩子,能够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且喜欢和乐于积极探索。孩子们对于这一颗小小的花生就有着千万种不同的想法,这就说明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供自主观察表达的机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持和鼓励孩子内心的各种想法,促进他们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但是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仍有些欠缺,教师对于这一类的孩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多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多表扬,多激励,以促进他们在动手能力上的发展。

点名小花招


每天早上的点名成了一种惯例,小朋友对点名也就是随口用一句“到”就完事了。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点过自己后,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开始左右讲话,这点很令我苦恼。无意中,在一篇杂志中看到,一位老师的点名方式非常不一般,她要求小朋友在听到自己名字后,立即起来说一句广告词,小朋友兴趣非常浓。我在想,这种方式用在我们班能否见效呢?第二天早上点名时,我把这种点名方式说给小朋友听,不过,我没让小朋友非得说广告词不可,我要求他们说一句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对老师说,也可以是对小朋友说,还可以说说你喜欢的人、事、物等等。一下子,小朋友思绪打开了。开始点名了,我发现平时感觉上课不怎么样的小朋友竟然能说出一句话,在我的提醒下,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这天早上,我发现通过这种点名方式,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了,因为大家都在思考着我要说一句什么话?或他会说什么?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小朋友要把话讲完整,讲通顺,虽然我用这种方式没几天,但我相信,这种方式能带给幼儿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由此,我感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不断的变换自己的各种模式,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我们的幼儿,让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活动。

我的收获


我们班的吴华成是刚刚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刚来时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可时间一久,问题就出现了,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是碰碰这个、就是推推那个,就是给别的小朋友撕了本子,扔了橡皮。还常常把别人的橡皮、本子、小画书、铅笔等装到了自己的书包里,每一次教育他,他都答应的很好,可是转眼就忘。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又告他的状,我刚要批评他,竟找不到他了,原来他竟藏到了桌子底下,看来他是知道自己错了。每天都有几个告他的状的,这令我很伤脑筋,我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今天的样子,为了更好的了解他,我把他的妈妈请到了幼儿园。他的妈妈只是无可奈何的笑着,说他在家还算比较听话。别的无计可施。只好拜托老师帮忙教育他。于是我开始关注他,发现老师在的时候他还挺老实的,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就捣乱。我还发现他经常摆弄一个比较特别的铅笔刀,于是我计上心来,何不用他的铅笔刀帮别小朋友削铅笔呢?以增加他和别的小朋友的友谊。于是,谁的铅笔不行了就找吴华成帮忙,结果吴华成的面前放了好多要削的铅笔,吴华成忙的不亦乐乎,脸上竟忙的冒出了汗珠。当别的小朋友对他说感谢的话时,吴华成的脸上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渐渐地,吴华成变了,变得比以前和群了,脸上有了笑容,告他状的人少了,于是我就借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表扬他,现在,他上课也认真听讲了,老师和小朋友也比以前喜欢他了。看到他的进步,我感到自己能够帮助到他,我感到特别荣幸。

收获源于坚持


康康,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活泼好动,似乎没有闲的时候。但他对于活动的热情却很高,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帮你做事,喜欢抢着回答问题,喜欢玩游戏……但就是老不尽如人意义: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帮你做事总要出点小差错,回答问题总不在点上,游戏时总是窜来窜去的,可以说是热情有余,耐心不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引导,但收效甚微。

区域活动的时候又到了,康康兴致很高地选择了美工区,因为那里新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花》。于是,我便向往常一样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希望他能够坚持完成任务。过了一会,当我又回到康康身边的时候,他跟我说不想做了,想去别的地方玩,我正要问为什么,旁边的小朋友告状了:“康康弄坏好几张皱纸,都没做成就扔在了一边,太浪费了。”我拿过那几张扔在一边的纸,看到第一张纸粘满了双面胶之后被扔在了一边,第二张是折叠了一半,在用双面胶粘合时弄破了被扔在一边,第三张已经折叠成了一朵花,但可能因为觉得不满意已经被他放在手心里搓揉过了,可以看出他在每一次失误后再用一张新的纸进行再次的尝试,两次尝试失败后就想放弃了。我无奈地摇了摇头,但问到:“你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纸呀?”“我做错了”。“做错了也不应该浪费啊。”可康康歪着脑袋根本就不理会我在说什么,在我准备离开随他怎么样的时候,我看到他笑嘻嘻地准备去其他地方玩。这时候我忽然觉得孩子的作品失败了,自己教育的失败也失败了,孩子可以放弃他失败的作品,我能放弃我的失败教育吗?“不能!”这两个字立即在脑中闪现。于是,我决定和他一起学习“坚持”。我对康康说:“老师和你一起来做,好吗?”终于,在我的坚持引导和他的努力下,康康看到了他坚持之后的成果——一朵漂亮的康乃馨在他的手上诞生了,他终于体验到了成功后的愉悦。我想今天的活动,对于康康和我,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活动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或许在之前,我面对孩子在活动中的“浅尝辄止”,仅是进行一定的口头教育,似乎从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什么叫做“坚持”。或许,正是因为看不到具有“坚持”意义的行动,所以孩子才不知道怎样做是真正的坚持,更无法体会坚持之后会带来怎样的收获。今天,康康的成功体验,来自于我差点放弃的坚持。在坚持之后,孩子体会到了收获成功的快乐。而我,也在坚持之后,看到了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均衡地把自己的关注以及教育引导洒给每一个孩子。

我们都应该学着坚持,因为,收获,来自于我们的坚持。

喜欢《小花生,大收获》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语言小花鼓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