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09-01

众人皆知,作为一名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

整理了关于幼儿社会培养论文论文《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大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强,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处于词汇积累的阶段。而中班正处于一种语言积累转向语言输出的过程。大班幼儿虽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可以进行语言的交往。但根据我们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大班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虽然很强但是发展不均衡,通过各种活动,我发现大班的孩子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能说会道,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愉快的笑脸,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很强,会主动邀请别的孩子参加自己的活动,玩伴非常多。并能和他们融入一起。

第二种:平时很少开口,不合群,在角色游戏中或户外游戏时大多是一个人安静的玩,从不主动邀请别的孩子、也不与他们交流。个性非常的鲜明。

第三种:胆小畏缩,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和同伴们交流。就是想说什么事情,也是小小声的、悄悄的、表达自己的语言。

第四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有趣的他会听,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回答的相当出色,但在其它时间一直心不在焉。

第五种:好动型的,这种类型的孩子好像有多动症,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30分钟的时间,他有20分钟在动,语言表达不流畅。从以上的五种情况进行分析:幼儿之间语言交往能力差异较大,并在无形之中影响幼儿其它能力的发展。有的幼儿适应性强,已能较好地用语言来表达。有的幼儿则缺乏良好的倾听能力。有的幼儿缺乏语言交往的能力,害怕与人相处,害怕与人竞争,适应性差。有的好动,根本听不见老师在讲什么,更不想与人用语言交流,我行我素。以上分析,无疑可以看出二、三、四、五这样的孩子任其发展下去,他们的成长道路会困难重重。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心里不免忧心忡忡,恨不得能立即扭转乾坤。然而,一旦孩子形成了,要想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务之急是多多关注这些孩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以下三个措施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培养幼儿说话的主动性,增强幼儿说话的自信心。

一、创设环境,鼓励幼儿有话敢说

首先为幼儿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幼儿越来越愿意说,而且愿意说给大家听。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群体关系。幼儿的语言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要发展幼儿的语言,促进幼儿的交往,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氛围,成为每个孩子的朋友,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摸一摸孩子的头,拉一拉孩子的小手,对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架起孩子们交流情感的桥梁。慢慢地,孩子们愿意和我们交谈了,愿意把家里有趣的事讲给我听,我又不失时机地为幼儿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交谈。如:用点心前、用餐前、午睡前、穿脱衣服中与同伴轻轻地交谈。久而久之,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变得无话不说了。

二、巧设问题,引导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的讨论往往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此时,教师提供的话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提供的话题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就能很快地投入到话题中,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乐于表达心中想法。如:让幼儿讨论“你喜欢看动画片《熊大和熊二》吗?为什么?”,每个幼儿都能说出各自喜欢的理由。有的说熊大多么的有趣,光头强多么的顽皮,甚至讨论到最后他们自己将话题深入下去,变成“我最不喜欢谁,为什么?”,总之,他们把各个动物的特征以及故事的情节全都说了个遍,讨论气氛十分的热烈、活跃。

三、丰富活动,启发幼儿有话会说

启发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较完整地表达出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会说,但是语言表达并不完整,不会恰当地运用词汇。这时候,我就想,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采取了词汇与动作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平时的讲故事时,教师要善于用词语描述故事情节,运用活动中的游戏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孩子正确的运用语言,启发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1、为孩子创造外出游玩的机会,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扩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家庭这些小圈子,去拥抱大自然,丰富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使他们想说就说,且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如:上学期,我园组织大班幼儿去大丰港的珍禽馆、海洋馆游玩,从去海洋馆的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像小鸟一样,一路上的自然风景,孩子们边看边说:老师那个转的就像我们科学书本上的风力发电呀!老师,那个车是公交车、老师路边上开的花是给我们看的,不可以摘下来,对吗?老师,那些工人师傅在建高楼吗?旁边不能玩耍,很不安全,是吗?……听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与社会融合。而未来社会更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然而,现在的孩子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在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境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解决矛盾。那么,如何从实际意义上来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我们应抓住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这几个突破口,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交往活动。从而让他们体验交往的快乐并逐渐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群体,去设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1、日常生活中给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很自然切带有无意性的活动。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安排幼儿自由交谈,幼儿相互介绍着各种有趣的事,聊得甚是投机,无意之中孩子的交往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还经常安排一些班与班之间的谈心活动,让孩子们的交往打破时空的界限。我还注重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来园时让值日生做小接待员,热情地接待同伴,互相问好。游戏时我让孩子们合作玩玩具,餐后散步时让孩子们自选同伴拉手等。这些无形中就让幼儿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从而想交往、敢交往、会交往。2、设计学习交往语言的系列活动。设计的活动应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应以幼儿最易碰到的交往事件为主,活动设计要抓住重点,针对幼儿交往中最易产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设计。如我针对幼儿不善于提出要求并商量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交往活动“他们应该怎么做?”先请大班的哥哥、姐姐进行情境表演:文文抢了彬彬的玩具,两人发生争执并大打出手。然后请幼儿讨论并说一说他们应该怎么做,接着让幼儿拼图讲述,内容多幅诸如此类的画面,最后请幼儿表演,让幼儿在快乐的模仿表演活动中练习与运用商量用语。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各种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在自主性游戏中最能体现出来。游戏前,我先让幼儿商量选择角色,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和孩子们一起绘制游戏规则图。游戏时我又鼓励他们与同伴们一起玩,遇到问题商量解决。另外,我还非常重视以大带小的合作游戏,让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也加入我们的游戏。在一次《我和电视》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小记者”专栏,游戏前,我请幼儿推选出“小记者”,并在游戏中观察采访,游戏讲评时,就是小记者们一展才华的机会了。你瞧他们言辞犀利,时而还请台下的幼儿集体讨论,商量解决每天新闻报道中的热点话题,这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的交往空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总则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密切家园联系应成为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突破口。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半日活动,召开家长会、家访、家长课堂等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交往情况。同时,向家长介绍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积极意义。如:我通过“我是小主人”的系列活动,向家长介绍了交往的重要性,还向家长推荐了多种好的做法:如让孩子招呼客人,带孩子做客,让孩子去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总之,只有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才能使家园同步,协调一致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另外,社会的教育资源又是最丰富的,而幼儿也必然要走向社会。我经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如参观菜市场,帮助食堂阿姨买菜,去快餐店吃点心,参观银行等,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交往的机会。另外,今年的“元旦”医生入园为幼儿体检,我抓住这个机会,在体检的空余时间内,开展了“我和医生聊聊天”的活动。幼儿非常乐意参加,话题也很多。如“叔叔你几岁了?”“你喜欢我吗?”……这让我非常感动。这些社会性的活动,无疑能真正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当然,培养小班的幼儿的交往能力并不是单方面的,只有做到各个教育领域的整和。活动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家庭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我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能力两级分化明显,23%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水平相当于小中班幼儿;2、幼儿语言表达思维单一、不开阔;3、幼儿词汇量少,表达语句不完整。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和最佳期,在此时期如果能给孩子以正确的教育,就会给他们以后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的环境和机会,让幼儿从多方面学习发展语言。

1、培养幼儿说的兴趣。

我们知道人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更何况一个孩子。

在各种活动中,我们依据我班幼儿好表扬,喜欢各种奖品的心理特点,准备了许多漂亮粘纸,用鼓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

例如:在欣赏故事时,谁答对了小动物说的话,我就奖励他一个漂亮的奖品,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大部分孩子都急于想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便提高了要求,回答完整、说话具体的幼儿优先得到奖品。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因此,在平时生活中,我也经常用这种方法鼓励幼儿说话,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直接面对集体,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可能从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例如,我们班的施佳妮、高浩南、陈希蕾等小朋友胆子很小,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多找他玩几次,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多说话,而是为了让孩子变得勇敢、自信,敢于说话,敢于展示自我,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要了解幼儿的语言特点。

掌握幼儿的语言规律。

平时要经常留心听幼儿说话,观察幼儿的心理表现,学习幼儿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口语表述,这样教学起来,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幼儿语言大多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还喜欢重复、罗嗦,了解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就能有的放矢了,因此,在语言活动教学或生活中,要经常提醒幼儿将话说完整,并注意纠正幼儿语言中的毛病和缺陷。

幼儿不善于把要说的意思组成完整的话,凭自己的小脑袋把天真的想法说出来,这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

例如:幼儿说话,总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

有时还出现反复,如"我那天我没有来"等,每当出现这些语病时,我就把这样的话重复说给他们听,让他们自己发现毛病所在,自觉更正。

只要有意识地留心孩子们的说话,就可以随时发现需要指正的地方。

但这样做还不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尽量做到说的完整正确、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尽量做到适合孩子的口味,这样持之以恒,儿童的语言慢慢的就会干净利落起来,思维能力也能够相应地得到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如何在户外体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两人或多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大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不仅是幼儿喜欢的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合作欲望;而且有助于大班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彼此合作、相互帮助。

设定内容

激发合作

精心设计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合作欲望,为幼儿搭建合作的平台。在设计活动时,尽量设置一些需要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内容,多组织深受大班幼儿喜欢的竞争性强合作游戏活动,使其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如:在《穿大鞋》活动中,孩子们对大鞋很感兴趣,也有穿爸爸妈妈的大鞋踢踏踢踏走路的经历,但对于两人或三人同时穿同一双大鞋一起走路会怎么样?孩子们兴奋不已,于是我设计了走大鞋这一活动。在自由组合进行合作“穿大鞋”的尝试中。我发现了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两人迈步不协调,步速不一致,走两步就摔倒了)。我适时引导,请幼儿说说自己走得怎样?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可以用动作配合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 我和孩子们共同总结“穿大鞋”的好方法(后一名小朋友扶着前一名小朋友的肩膀;走的时候先出左边的鞋,再出右边的鞋,同时两人一起喊“1、2,1、2,……”的号子。有的孩子分不清左右,我们共同为他解决难题,最后决议在左腿系上彩带,来辨别。)这样两人就能协调一致地向前走。在游戏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体会到了合作运动的愉悦,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情。

再如: 游戏《马兰花》,可以锻炼幼儿听信号灵活按指令动作,并能够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创造性地表现动作的快乐。活动中孩子们在场地四散边拍手边说儿歌:“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当我说:“开几瓣花”时,孩子们就按照口令争先恐后寻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拉手成圈,找朋友自由结合,抱拢组成几瓣花,再主动检查本组的人数是否符合规则要求。当然,也有开错花瓣的时候,此时,孩子们学会了使用礼貌用语(请你去别的组好吗?),学会尊重他人和同伴团结友爱(谁都不愿意离开,我们就开五瓣花行吗?),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提供材料

引发合作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主要是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得以实现的。材料是幼儿体育游戏的显性元素,是诱发、支撑、发展幼儿合作行为的媒介,是幼儿形成能力、积累经验的载体,是活动目标的具体体现。

在开展民间游戏《跳竹竿》活动中,由于大班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具有浓厚的兴趣,竹竿与节奏有机的结合,更是吸引了许多幼儿的参与。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敲竹竿的人与跳竹竿的人需要密切配合,共同使用一种节奏,才能保证游戏的成功。但是,我们也想出了好办法,就是共同和着音乐的节奏念着“开合开合”,这样敲竹竿幼儿和跳竹竿幼儿的节奏就会保持一致了。熟练之后,我们又加上了优美的动作表演,使幼儿在集体合作中有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

又如:《花样玩绳》的游戏,我为幼儿提供了跳绳、大绳、毛线绳、布绳、麻绳、草绳、钢丝绳等操作材料,孩子们纷纷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绳并分别尝试了各种绳的玩法(翻绳、花样跳绳、套圈儿、跳格子、钓鱼、扎辫子、捆绑货物等等),并引导幼儿尝试:一人玩、两人玩或多人玩。幼儿在相互的合作中体验玩绳的乐趣,在合作中创新绳子的玩法,感受绳子的奇妙。

利用规则

诱发合作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进行合作学习,主要依赖于一定游戏规则。鼓励幼儿参与制定规则,让幼儿自觉地成为游戏规则的捍卫者,成为游戏规则的检察员,并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则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强化已经形成的游戏规则,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如:在开展《连体人》的游戏中,我请幼儿自选伙伴,两人一组,将报纸展开挖两个洞,分别套在两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然后两人按指定路线做走、跑、跳等动作。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再如:傣族传统游戏《丢沙包》,能够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使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但在游戏中如果其中躲避的人被打,则必须与接沙包的幼儿交换角色。

创设情境

推动合作

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一物多玩”在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对玩的探索精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玩轮胎》游戏,是我在开展了故事《小老鼠和啤酒桶》和音乐游戏活动《啤酒桶波尔卡》之后,发现孩子们对小老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了小老鼠玩轮胎的游戏活动。当孩子们听到我发出“啤酒桶长出手和脚”的信号时,孩子们便把轮胎平放在地上,围着轮胎做S 线绕行跑和双脚跳;当我发出“小老鼠高兴的和啤酒桶”的信号时,孩子们便利用轮胎进行一物多玩的游戏,探索了滚轮胎、走轮胎、跳轮胎、钻轮胎、两个人传递轮胎等玩法,当我发出“小老鼠抬花轿”的信号时,孩子们变换成三人一组,有的孩子真的是两个人抬起了一个人,吃力的向前走。有的则在在中间的窟窿里,三人一同向前跑。当“小老鼠要休息时”,孩子们慢慢的把轮胎滚到指定地点。

游戏情境为 “一物多玩”创设了有趣的背景,通过幼儿合作让游戏的玩法更别具一格,从而也发挥了孩子是天生的创造力能,让他们自己尝试,自己去探索合作,达到他们所想要玩的效果。 我想孩子不仅得到了身体的锻炼,那种社会合作经验也得到了锻炼。

有效评价

体验合作

教师有效的评价,能够提高幼儿合作游戏后的愉悦感,直到幼儿进行下一步的合作。游戏评价包括游戏中的指导和游戏结束后的评价。教师合理、及时的指导和公正的评价能引导游戏顺利开展,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充分激发幼儿的合作欲望,并通过活动后的肯定性评价,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行为。

如:在《花样跳绳》的游戏中,我评价:“孩子们和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用绳子做了许多游戏,真是让老师打开眼界。”

在《玩轮胎》游戏中,我鼓励幼儿:“你做得很漂亮”、“大家来看某某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在跳轮胎的过程中,含含比较胆小,不敢向轮胎的中心跳,这时,我牵着她的手 “没事,勇敢些,再试一试,你一定行,我给你力量,为你加油。”含含在我的鼓励与帮助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他大胆的跳了进去,兴奋的松开了我的手。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它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在挑战中获得自信,增强兴趣,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处世态度。

浅谈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

浅谈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故事表演活动深受大班幼儿的喜欢,在表演时,能接触大量文学语言,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去表现文学作品,所以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开展表演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表演环境同时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表演内容,为幼儿提空充分选择自主的游戏空间,让幼儿按故事的角色,凭自己的意愿选择故事的角色,使幼儿在故事表演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故事表演 大班幼儿 语言表达 策略

故事表演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语言、动作、手势、表情),再现该文学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断)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幼儿在表演角色的活动中获得满足,追求表演的快乐为目的。它的内容来自语言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幼儿在表演时,能接触大量文学语言,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去表现文学作品,所以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它又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营造表演氛围,激发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

1.《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到满足和快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表演环境,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我们在共享区域---表演区创设了"梦想剧场"的游戏情境,剧场虽然不是很大,可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和孩子一起绘画制作各种故事表演背景、服装、道具,创设化妆间,制作衣服柜,利用滑道自己更换表演背景,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激发了孩子的表演兴趣,每天的活动区时间孩子们都会争抢着来表演。

3.如《小蝌蚪找妈妈》我们把这个情景放在区角活动中,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像捉迷藏一样。青蛙妈妈躲起来,小蝌蚪去寻找妈妈,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鸭妈妈、大鱼妈妈、乌龟妈妈和大白鹅妈妈。通过小蝌蚪的询问去找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之间进行了交流和对话,学习用故事中的语言区表达,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表演内容

1.故事表演是以内容为载体的,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内容选择往往非常重要。如果选择过强的表演内容,会限制幼儿表现能力的发挥;如果选择过易的表演内容,则会削弱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

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我们结合"快乐与发展课程"和主题活动,选择了《两只笨狗熊》、《小猪盖房子》、《大象救兔子》、《萝卜回来了》等作品进行表演,这些故事孩子们比较熟悉,故事角色性格明显、易模仿,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优美,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如《拔萝卜》这个故事,由于孩子小班时已接触过,我们就着重引导孩子讨论、创编各角色的出场动作,孩子们创编出:"老公公的背有点驼的,走起路来慢慢的,一只手还拄着拐杖!小姑娘很活泼,走起路来蹦蹦跳跳唱着歌……"就这样,孩子在创编过程中又体验到了故事表演的另一种乐趣,言语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021年9月教育知识: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幼儿从其一出世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孩子的观察力是增进其他能力的前提,我们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注意多培养、多引导、多渠道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2.妙用动画人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故事等方法,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使以后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分阶段地培养幼儿任务责任感,对其走上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学生活,无疑有着极大影响。通过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从而逐步树立起幼儿的任务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小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充分挖掘儿歌、图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读写能力又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儿歌、故事、连环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趣味性强的图书,幼儿对其百看不厌。在对幼儿进行读写姿势培养的过程中,一是利用图书阅览室的条件,发挥图书的教育功能;二是将对幼儿读写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作成幼儿喜爱的图书,使幼儿在制作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幼儿的读写能力。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经常听到孩子们说:“老师,我不会”、“老师,我干不好”、“老师,我不会画”,我认真观察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1.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

2.注意力有时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

常常会说“我不会”,“老师,怎么弄呀?”“我学不好。

”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勇气。

3.在自选活动中,总是挑选最容易的任务。

4.情绪不太稳定,有时沉闷、冷淡,有时活泼愉快。

5.喜欢独自游戏,参加合作游戏时,不愿当领导者。

6.极少提出意见建议,有分歧争论时,较易退缩、让步、放弃主见。

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

在作业或游戏中途,有时会旁观和闲逛,忘却目标。

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

家庭中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总是竭尽全力为其解决困难,什么都包办代替,又或者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而孩子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经常遭受失败,缺乏成功的体验,逐渐养成了遇事畏惧退缩,对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儿时期往往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虽然常常自不量力,但这种“我自己干”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这时我就巧用妙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心理暗示法当孩子对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时,我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平时我也经常对他们进行肯定,在这种长期的积极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2.独立完成法有时,我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

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我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3.示范法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

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

我就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

4.让孩子自己选择法允许孩子做出简单的选择,比如对他说:“今天你是到积塑区去还是到折纸区活动?”当没有选择余地的事情出现时,应该坚持正确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会对他必须做的事有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训练动手就是训练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炼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为此,关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指导孩子做手工,如:折纸、剪贴。2岁半的孩子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3岁开始学拿剪刀,先学剪纸条,后学剪图形,可以用纸条贴成链条或方纸贴成花篮等。4-5岁可以剪更复杂的剪贴和图案。这学期我们小朋友做了纸筒娃娃、生日蛋糕、狮子的卷发、花园里的花草、蝴蝶飞呀飞、漂亮的衣服等等手工。 2、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整理玩具、打扫房间、洗小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学习擦桌子扫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绢等。既培养了手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3、提供各种结构材料,让孩子玩结构游戏,如:积木、插塑、拼装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聪明的父母这时会顺应孩子喜欢动手的规律,拿来一些废纸让他撕,给他一些木头和棍子让他敲,买来蜡笔教他学画画,找一些不用的小瓶小盒让他配盖,为他准备一些积木和自制拼图,橡皮泥,七巧板等玩具,使他动手又动脑。孩子在动手时学会了技巧和专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大班幼儿勤俭节约的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当前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大部分家庭一孩化,孩子们铺张浪费的情况日益严重。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十三亿人民每人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张纸……,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那能使多少个孩子免于失学?又能使多少个家庭得到温暖?在教育中我深深地感到,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呢?由于大班的幼儿只有4~5岁,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对他们开展节约教育会有一定的难度,只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幼儿,教师的观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大班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谈谈个人的一些教学心得。

、为了巩固节水意识,强化幼儿洗手后关掉水龙头的习惯,我寻找有关水资源污染的自然景观和严重缺水的图片,拍摄成录像片段,运用录像教学生动地引导幼儿从缺水造成的种种危害中展开话题,让孩子们深刻地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紧接着围绕“如何节约用水”进行分组讨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许多循环用水的好方法,例如:滔米水可以冲洗厕所,洗衣机的水可以接来拖地板等等。

后来,我将关水龙头这件事编成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表现没关水龙头后水龙头的反应,小朋友们被故事情节所感染,对水龙头产生同情心,从而强化了幼儿洗手后关水龙头的意识。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言传身教,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用日常的节约行为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

喜欢《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