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而纲要精神提出“摇≤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本学期我依据《纲要》的指导要点,为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和评价幼儿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1、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
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
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
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1、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
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
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儿童绘画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个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信笔涂鸦的自发能力,它表露的特点是无意识的点线面集成,但这些简单的符号,却表示着孩子们心中所想之事。所以老师更应该把绘画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绘画作品中富有的创造力与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我之想变童之想
1:给孩子想的机会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这是最为宝贵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像根本无从谈起。其实孩子们的画就因让孩子做主,让他们自己决定要画什么。例如:在绘画百鸟园时我就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要画什么,如何去布置自己的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更加的丰富、美观。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充实了他们绘画内容。而在绘画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和别人画的不一样,同中求异,这样就不断开拓了幼儿的思维,所以孩子们画的鸟有的是在飞的、有的是站着吃虫的。在绘画结束后我开了个“小小座谈会”让孩子们在融洽的环境中尽情为大家描述自己绘画的百鸟园,让孩子经验得到及时的共享。
2:给孩子做的机会
赫尔巴特曾说过: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做,实现自己的构想,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经常用鼓励的语言告诉孩子:“不要怕画的不好,只怕不去画。”让孩子了解只要是通过自己创作的画都是最好的。这给了孩子信心他们在画我爱家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用自己五彩的笔构建了理想中的家园。
3:给孩子说的机会
言语是心灵的家园,而绘画是孩子的寻求都要求
二:以我之趣变童之趣
了解孩子的趣
在画我的老师时就在悄悄地商议不知高老师变瘦了是什么样子的?(我很胖)于是我就抓住机会,让他们去画出我瘦之后的样子,孩子们的画出的我是各种各样,
展示孩子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因此我经常让孩子自由结合,一起讨论绘画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作画。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意愿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尊重孩子的趣
孩子的艺术思维容易受他人的暗示,而当老师在说:“你画的不好、不像。”等否定性语言时,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绘画水平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厌倦绘画,害怕绘画的现象产生。在孩子绘画时我们因鼓励孩子积极表现自己的创意,而不是责备和不满。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夏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墨黑色和黄色的点点外,什么也没有,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下雷雨了……”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孩子对我们看夏天的雷雨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一个黑色色块是代表着天空中的密布的乌云、而黄色当然是闪电了。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三:以我之论变童之论
另外,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实际上,自评的过程也是幼儿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意愿。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像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这样把自评和自我奖励结合在一起孩子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要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教师就要少干预,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我们孩子的心中的画会越画越灿烂。
教育随笔:用心来“听”孩子的画
一日,凯凯妈妈早晨入园带回一张成长档案单页,单页交到我手里的同时就听到了妈妈的抱怨:“一时没看住,好好地一张纸就让凯凯给霍霍了,他就不是画画的那块料”。我看了一眼手里的那幅画,满篇的线条,一打眼还真像是妈妈说的“乱画”。然后我问了妈妈一个问题:“那你有没有问问凯凯,他画的是什么呢?”妈妈回答我:“这还用问吗?我当时揍他的心都有了。”
后来,我拿着这张被妈妈给予“差评”的画找到凯凯,“凯凯,你愿意跟我说说你的这幅画吗?”凯凯对着自己的画开始侃侃而谈“我画的奥特曼打怪兽,这个是奥特光圈,它特别厉害,怪兽都被打到山后面去了。”我指着画中很多的一条条的线问:“凯凯,这些是什么?”“佳佳老师,我告诉你,这个是奥特光线,这可是奥特曼的绝招呢”凯凯边说着还边向我加动作表演着,我能从他的小脸上看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凯凯,你喜欢画画吗?”我问,凯凯说:“我喜欢,但妈妈不喜欢我画。”
是不是在面对孩子画画的这个问题上,有不在少数的人存在着和凯凯妈妈一样的观点。更多的追求画面效果,而往往会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
四月有幸去济南“花婆婆”绘本工作坊学习,其中由赵福云园长带来的关于绘本与美术专题的分享中,赵园长提出的两个观点我觉得除了是我们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的,同样也是很适用于传授给家长的观点。
一、让孩子喜欢画远比教孩子会画更重要
幼儿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和敏感期,一幅画的创作就是打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但却有很多是在成人对其作品一次次的打击下让孩子变得不再喜欢画画。试想,我们是不是在面对孩子的画时,习惯用画的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画的好不好呢?如果我们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保护,限制了孩子的天马行空,就会阻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所以,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没有约束的思维自由创作,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管画画的手法是否熟练,每一幅画都是孩子内心情感世界的一个表达,我们成人都应该首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而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一书中也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更准确地说,孩子的画是“听”了才能够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
因此,对于孩子的画,应该给予孩子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作为老师和家长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感受!
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让我们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孩子的作品,用心来“听”孩子的画吧!
一次带领孩子去户外活动,当走到一楼东门厅时,我忽然看见幼儿园崭新的墙上不知被谁乱涂了,“哎,小朋友这儿是怎么了?”孩子们边看边说:“是谁乱涂的一点也不好看。”“真是的还把墙弄脏了.”……突然,张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乱画的。”“那你来告诉我们。”“老师这是不懂事的孩子画的。”我随机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爱护墙饰,爱护花草,但这个小朋友乱涂乱画不爱护幼儿园
,那他就是不懂事的孩子。”“张建你说得太棒了!”孩子们拍起了手,都向张健投去了赞同的目光。我随机又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乱涂乱画”“要爱护幼儿园”……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着,“小朋友你们说的都很好那我们都来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好吗?”“好”孩子们齐声说。后来,我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把乱画的地方弄干净了,看着干净的墙面孩子们开心的笑了。
针对上述现象,我让孩子自由发表言论,让他们发现问题,开心的解决问题,让他们知道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的画需要用“新”看
画画是幼儿园多数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可有的家长不赞同。今天下午离园时,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动物乐园”画作带回家给家长展示,刚出园门,我就听见一位家长不耐烦的说:“快上车,回家我在看,小孩子的画没什么好看的!”
是鹏鹏妈妈的声音,我很无奈,很郁闷,她能否耐心的听孩子讲完话,让孩子喜悦的心情得到展现,用心的注意一下孩子的画作,会发现孩子这次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哪怕是他只把小草画出了绿色,只将大树画出了树干,我们要及时为他加油、鼓掌,那么他下次一定会给我们呈现出更新颖的作品。
而鹏鹏家长焦躁、淡漠的表情,会让孩子失去前进的信心,我们成人是不能用“好不好”“像不像”的标准来判断孩子作品的,因为孩子是纯真的,他们的独创作品是他们的用心之作,他希望时刻得到老师、家长、他人对他的肯定和认可,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因为看孩子的画,如同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我又和鹏鹏的妈妈进行了电话家访,说明了我的想法及对孩子应有的态度,鹏鹏妈妈深有感触,我也告诉她,我要将鹏鹏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上,让他知道,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的创作!
鹏鹏,老师和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小画家的!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墙上的画”!
上美术课,孩子们表现不错,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我站起身,刚要宣布下课,突然发现雪白的墙面上,不知被谁画了一道长长的刺眼的曲线,我一看就急了,这墙可是刚粉刷过的。
“谁画的?”我冲孩子们嚷起来,当时我那可怕的样子,把孩子们都吓坏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谁也不敢说话。
“谁画的?”谁画的就自觉的站起来,我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孩子们还是面面相觑,不说话,此刻教室了静的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看看孩子们,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太过分,我赶忙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并歉意的笑了笑。
接着我把线条照画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想想它像什么?像一条小河,像一条蛇……孩子们活跃起来。
等他们七嘴八舌讲完之后,我说:“墙上的线条和老师画的一样漂亮,不知是谁画的?”
“我画的”,黄颖很自豪的站起来宣布。
我一下乐了,孩子毕竟是孩子,看着她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故意叹了口气,哎!“真可惜,这么好看的线条画在纸上该多好,画在墙上多脏啊!”我的话音刚落,黄颖就红着脸说:“老师以后我不往墙上乱画了”。
看到孩子一脸的诚恳,我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不知道本文“墙上的画”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导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
儿童绘画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形式,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个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信笔涂鸦的自发能力,它表露的特点是无意识的点线面集成,但这些简单的符号,却表示着孩子们心中所想之事。所以老师更应该把绘画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绘画作品中富有的创造力与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我之想变童之想
1:给孩子想的机会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这是最为宝贵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像根本无从谈起。其实孩子们的画就因让孩子做主,让他们自己决定要画什么。例如:在绘画百鸟园时我就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要画什么,如何去布置自己的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更加的丰富、美观。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充实了他们绘画内容。而在绘画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和别人画的不一样,同中求异,这样就不断开拓了幼儿的思维,所以孩子们画的鸟有的是在飞的、有的是站着吃虫的。在绘画结束后我开了个“小小座谈会”让孩子们在融洽的环境中尽情为大家描述自己绘画的百鸟园,让孩子经验得到及时的共享。
2:给孩子做的机会
赫尔巴特曾说过: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做,实现自己的构想,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经常用鼓励的语言告诉孩子:“不要怕画的不好,只怕不去画。”让孩子了解只要是通过自己创作的画都是最好的。这给了孩子信心他们在画我爱家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用自己五彩的笔构建了理想中的家园。
3:给孩子说的机会
言语是心灵的家园,而绘画是孩子的寻求都要求
二:以我之趣变童之趣
了解孩子的趣
在画我的老师时就在悄悄地商议不知高老师变瘦了是什么样子的?(我很胖)于是我就抓住机会,让他们去画出我瘦之后的样子,孩子们的画出的我是各种各样,
展示孩子的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因此我经常让孩子自由结合,一起讨论绘画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作画。当我让幼儿作意愿画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意愿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孩子的趣
孩子的艺术思维容易受他人的暗示,而当老师在说:“你画的不好、不像。”等否定性语言时,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绘画水平产生怀疑,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厌倦绘画,害怕绘画的现象产生。在孩子绘画时我们因鼓励孩子积极表现自己的创意,而不是责备和不满。
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夏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墨黑色和黄色的点点外,什么也没有,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下雷雨了……”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孩子对我们看夏天的雷雨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一个黑色色块是代表着天空中的密布的乌云、而黄色当然是闪电了。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三:以我之论变童之论
另外,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实际上,自评的过程也是幼儿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意愿。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像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这样把自评和自我奖励结合在一起孩子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要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教师就要少干预,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那么我们孩子的心中的画会越画越灿烂。
教育笔记《看懂孩子的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