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

09-14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知识等。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重视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决定中国早期教育成败的核心因素之一。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质、预防精神疾病的最佳时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将会增长50%,精神疾病将成为儿童最主要的五个致病、致残和致死的原因之一。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世界越来越重视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不是在中、小学时期产生的,而是产生于7岁前的幼儿期,甚至3岁前的婴儿期。孩子的生存环境,如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等,特别是家长的行为、语言、生活习惯、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因素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二十余年的婴幼儿教育工作中,每天我们都会为看到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矫治而感到痛心。我们知道,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除了极少数是因为父母的遗传因素所致,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得到心理安全发展的环境和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的家长已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中国早期教育的一个飞跃。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中国早期教育的质量。那就是:家长普遍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问题,家长缺乏最基本的儿童心理学常识,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请专家矫治。许多家长常常把孩子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如情绪障碍、交往障碍、学习障碍认为是孩子不懂事、淘气、任性,以为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改变。另外,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也因为严重缺少心理专家的指导而不能有效承担起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重视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决定中国早期教育成败的核心因素之一。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素质、预防精神疾病的最佳时期。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优势早教的前提我们创立的以培养未来杰出人才素质为教育目标的优势早教体系,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全素质开发和能人所不能素质的培养。而要顺利完成这个教育目标,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因为,如果一旦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无论是孩子的智能开发、知识学习、甚至日常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孩子各种能人所不能的潜质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是绝不可能成为具有能人所不能素质的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早期教育的前提因素。

我国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典型特征许多家长由于缺乏儿童心理学知识,不知道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成人有所不同。许多家长甚至认为,婴幼儿不会有心理问题。因此,没有重视孩子在婴幼儿期显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后,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的十分严重,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3种左右,有些需要专门的心理学工作者的测验和评定。以下介绍几种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观察到的幼儿心理问题的典型特征:

学习障碍问题: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不愿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喜欢玩一些单调的、重复的、低智力水平的玩具和游戏。严重时常表现为:偏执地长时间喜欢某一特定物品或某一段特定故事或某一特定游戏。

情绪障碍问题:孩子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常哭闹不止,常表现出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暴力倾向,对某一人、某一物表现出特定的情绪反应。陌生的环境和人等都能引起他长时间的情绪失控,甚至会毫无原由的表现出情绪波动。

交往障碍问题:孩子常表现为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甚至很难与父母沟通,表现出叛逆和反抗,或者不愿意与某一特定人群交往,常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有些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语言、动作和思维失常。

较严重的儿童精神疾病:儿童孤独症、儿童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等是较严重的儿童精神疾病,一般发病率比例较低,除了进行心理矫治外,常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我国婴幼儿心理问题的4大成因遗传因素儿童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双方或一方有心理问题,很有可能遗传给孩子,因此怀孕前的父母心理健康测量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孕前检测,甚至比身体检验更重要。

生存大环境因素孩子的生存大环境是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生活的社区里的各色人群的行为、语言,各种建筑物、广告牌,尤其是电影、电视、图书等因素的长期交互影响,对孩子心理健康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因素许多家长经常问我们一个同样的问题:“我的孩子3岁多非常不喜欢学习”、“我的孩子4岁多非常不喜欢学习”。其实我们的研究发现,没有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许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习,只是不喜欢成人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果成人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孩子学习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倾向,尤其不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应该学习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内容。这种教育不但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是孩子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另外,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但父母的语言能够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父母的行为、表情、神态,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意识、人际交往意识,无不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意外伤害因素意外伤害因素也是一个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而且,常常可能是促使孩子形成严重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意外伤害主要包括对孩子的严重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例如:

交通事故、锐器伤害、某些疾病等,不但造成孩子身体的严重伤害,同时,也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许多严重的身体伤害所带来的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有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按现在的医学水平终生难以治愈。

另外一种意外伤害是对孩子心理的直接伤害,如孩子遭遇的恐怖经历,他人严重的虐待、羞辱、嘲笑,长期的冷漠环境,父母离异、亲人去世或伤病等,都能造成对孩子心理健康最直接的伤害。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具有优势心理健康素质孩子的主要特征,以及如何在心理发展关键期培养孩子优势健康心理素质的方法。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按摩头让孩子有个好脾气


导读:按摩头部穴位中的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处)对辅助纠正孩子脾气急躁、多动等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起到镇惊、醒神的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成永明副主任医师对于这则消息的解读是———虽然现有的资料还不能明确英国研究中按摩的具体位置及原理,但是我国中医早有针对孩子脾气急躁、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的纠正方法,比如蜂针、针灸等,当然也包括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家长很容易操作。可以在临睡前15分钟,对孩子进行头部和小腿部位的按摩。

按摩头部穴位中的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处)对辅助纠正孩子脾气急躁、多动等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起到镇惊、醒神的作用。按摩3~5分钟后,还可以把按摩的范围再向外扩大一些,这正是四神聪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每次同样按摩3~5分钟,手法要轻柔,力度不要过大。同样,按摩脚底部的一些穴位也有助于孩子的安神、睡眠。而且,成医生说,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也是中医纠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有效办法。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具有调整肠胃、健脾祛痰的功效。

西医的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脾气差,是由于体内的微量元素比如锌和钙缺乏,或是铅元素过高导致的。中医通过“刺激”足三里健脾,当孩子脾胃好了后,可以帮助铅元素的排泄,锌和钙的补充,最终使得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得到纠正。家长在家一次按摩的时间也是3~5分钟,手法要轻柔,力度不要过大。

孩子有怎样的心理需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并且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健康地成长。

1、被爱与价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而接纳,孩子才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2、安全感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的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3、常规

常规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常规是安全感的来源,常规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4、新的学习经验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达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

5、鼓励

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因为缺乏鼓励是造成儿童偏差行为的基本原因。所以说,有偏差行为的孩子也就是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及发展,也无法获得归属感。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强调给予孩子一种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觉。

6、责任

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7、认同的楷模

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身传言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8、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于互相尊重,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尊重则是不平等的。父母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唯有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才能对孩子表现尊重。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当作大人一样有权利做决策。但是,权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而是使孩子了解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每一个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利。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

“心情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如由于美国的破碎家庭多,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一些学校专门为离异家庭的子女设立课后辅导班,委婉地将这种辅导班称为“香蕉班”或“彩虹班”。辅导班上,老师鼓励孩子们倾吐内心深处的隐痛,排解因父母离异带来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然而,这样做能否达到学校的初衷,尚不得而知。

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国家,“心情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就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这种人格素质在孩子成人后,运用到社会上去与其他人相处,从而建立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这种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轻松。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判断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对待未来的态度。

测试: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两个答案:“是”或“否”。

1.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

3.孩子能否安定地躺下睡觉?

4.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

7.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

8.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

10.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能够做到夜间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

13.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

15.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

孩子心理有问题要及时就诊


导读:家长要及时敏感地关注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遇到心理问题都会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些症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电视了、变得爱发脾气了等,父母常常针对这些表象去批评责备孩子,这更加造成孩子心理的封闭。

约七成前来求助的儿童青少年延误就诊,大部分延误半年左右,其中部分孩子的问题在掩盖了两三年后才显露出来。专家表示,青少年自己不愿就诊和父母怕丢面子是错过“黄金治疗期”的两大原因。

小学一直是优秀生、乖乖女的小蓓进入初中时因为一次误会被老师批评,内向的她从此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处于焦虑、害怕上学的情绪中,而且出现了强迫症状。但忙于生意的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处于心理困扰中的小蓓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也不把心事告诉父母,两年多过去,心病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她学习效率低下,心理压力变成了真实的压力。

市心理咨询中心儿少门诊类似小蓓这样的案例为数不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瑞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市心理咨询中心儿少门诊程文红博士表示,孩子年龄越小,有了心理问题就越容易延误。大部分青少年因为经历简单、碍于面子等,不会想到或者不愿意主动到专业机构求助,同时也不愿对父母说。有的父母觉得有心理问题很丢人,不愿正视孩子的问题。

怎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严重后果时才亡羊补牢?程文红博士说,家长要及时敏感地关注孩子的变化。因为孩子遇到心理问题都会有所反映,只是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些症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者孩子突然不看电视了、变得爱发脾气了等,父母常常针对这些表象去批评责备孩子,这更加造成孩子心理的封闭。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要学会“倾听”孩子情绪或行为变化背后的“声音”,多聊天,在孩子心中建立对自己的信任感,同时也能了解到孩子的困惑,及时帮助解决。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有了心理困惑,不面对、不承认是危险的做法,一定要尽快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信《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