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活动是《我有好办法》,当我把已经粘上KT板的黑板拉到小朋友们面前时,大家不约而同的“哇”了一声。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和我一起认识什么叫KT板,什么又叫不同的材质。小朋友们听的可真认真啊!接着我将问题抛给大家:“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照片粘在KT板上而不掉下来呢?”听完我的问题,大家开始进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不一会儿就罗列出不同的工具——固体胶、双面胶、钉子、透明胶、橡皮泥、水。
“真是出乎我的预料,连水都搬出来了哦!那现在让我们动动手,看看小朋友们想出来的工具到底有没有用吧!”“哇,固体胶粘上了哦!”“透明胶也有用啊!”“老师,要在钉子下面打对勾!”大家争先恐后地想来做实验,验证答案后又是那么得高兴!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用同样的工具在黑板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束后,我刚想进行总结,就蹦出来一个声音:“老师,它们的材质不一样,所以用的工具也不一样,对不对?”“对,对,你说的很对,因为黑板和KT板的材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想要把照片粘上去用的工具也不是都一样的!小朋友们明白了吗?”“明白了!”
让孩子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去验证,他们获得的就更多,不要因为麻烦而扼杀了他们的乐趣!!!
一、运用多种应答方式。
以往我们点名的时候幼儿通常就是喊:“到”,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于点名形成了思想倦怠,有的孩子在点名时思绪游荡,往往在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一点也不知道。于是我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请幼儿学一种动物的叫声,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点名活动的兴趣。除了动物的叫声,我还请孩子们说一种水果的名称、一种蔬菜的名称等,经常调换花样。我遵循这样的一周原则:第一天,孩子们可以任意说一种规定的名称,可以有重复;第二天,只允许个别孩子重复;第三天,基本上都不重复;第四、第五天,完全不重复。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们必须回家去充电,去了解更多自己不认识的水果、蔬菜等,可以增加幼儿的知识量,而且孩子们还必须仔细倾听前面小朋友的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重复,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我还比较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要求不同,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在第四天才说出与他人不同的内容。
二、打乱点名顺序。
一般情况下,老师点名都是按照学号点下来的,大班的孩子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有的孩子的思绪有时会开小差,但是我故意打乱点名顺序,东点一个,西点一个,如此一来,孩子们必须集中注意力,要不肯定会落下。而且考虑到孩子们的能力差异,我一般先点能力弱一点的孩子,这样,不重复的要求对他们来说会容易一点。
实施一段时间下来,感觉效果很好,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点名方式。我也非常庆幸,自己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下点名的形式,却让这短短的3分钟点名活动充满了活力,被幼儿所喜爱,并且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李梦琪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气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
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的议论着天上的云彩。
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便引导幼儿放下皮球观察云彩的形状。
幼儿七嘴八舌的说云彩像桃子、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地球、飞碟、潜水艇、轿车、天堂、鳄鱼嘴、恐龙、坦克、雪橇、老鹰头、乌龟、一只小船上做了许多人等。
李婧研小朋友想像出云彩像牛和蛇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牛角的样子和蛇扭动的腰身。
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形成各种形状。
幼儿的观察持续了20多分钟,仍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当我们成为一名幼儿老师时,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教育笔记有趣的指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大班的孩子从这个学期开始已经开始动笔书写了,我们让孩子书写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笔的姿势正确,书写也挺好的。可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会握笔,书写不成行。这部分孩子的爸爸、妈妈纷纷找到教师,问是不是孩子没有认真学,或者是孩子太笨了……
我要对各位家长说,你们别着急!孩子的本事发展有快有慢。大班的孩子刚刚开始书写,怎样能够一下子就给孩子下定论呢?
这样,无疑回给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响他的发展,给他以后的学习造成必须的障碍。
孩子的年龄仅有四、五岁,许多细微的动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书写的动作就是细微的动作,刚刚开始拿笔时,多少孩子不会啊!此刻看看不是都会了吗。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能够试着回忆一下: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仅有两、三年的时间,孩子不是什么都会说了吗?并且说得十分好!就用等待孩子开口说话的耐心等待孩子能够正确握笔,并且写出漂亮的字吧!
爸爸、妈妈,请别急,您的孩子必须会很出色的!
周四,我们班级有个小朋友在快要吃午饭时,跑过来跟我说:“老师,张倩肚子痛。”于是我过去问她:“张倩,肚子哪里痛?痛的厉害吗?”在确认不是很严重的状况下,我决定让她先吃饭吧,吃好后还是不舒服再联系家长。
饭都没吃多少,她就不吃了,头趴在桌子上,饭菜也还都在桌子上。其他小朋友吃好的已经在玩了。当时我还在吃饭,我想等我吃好去收拾一下吧。但是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前面的小朋友放好自我的饭盒后,跑进来问了她几句,然后把她的桌子上的饭盒拿去放好,还用抹布帮忙擦桌子。当时我就感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我一向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照顾别人。老师不提醒的事情很少会自我去做的。看来是我太低估了孩子。他们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感受着班级里一股股暖意……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和小朋友进行了谈话,请小朋友们说说自我中午吃了什么。很多小朋友都用心踊跃的发言,告诉同伴自己这天吃了肉还吃了青菜。小可却躲在后面不吱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貌。我装作看不见,对发言的小朋友大加赞扬,并告诉他们怪不得他们这么聪明,原先是什么食物都吃的原因。之后告诉他们说:“吃鱼会让小朋友更聪明,天天喝牛奶小朋友的个子会更高。”小可听到这儿,挤过来说:“老师,我这天喝了牛奶。”我摸着她的头说:“怪不得你长这么高呢?真棒!那你这天还吃了什么?是鱼、是肉还是青菜呢?”小可立刻又不吱声了。我明白她这天有没有好好吃饭。我转过身对其他小朋友们说:“小可明天再来告诉大家除了喝了牛奶还吃了什么,好吗?”小可使劲儿的点点头。当天晚上,小可的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小可晚上回来要吃鱼了,老师说洋洋吃了鱼变得更聪明了,她也要吃,还要打电话告诉老师。我能够感觉到电话另一头的人有多么得高兴。
有了初步尝试的成功我更有信心了。我常用谈话、游戏、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挑食。平时和家长们进行金点子分享,孩子们吃饭挑食的现象还真得到了改善,我也进行了经验总结:孩子的饮食要定时定量,尽量不让他们吃过多的零食。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促进孩子的食欲,对幼儿多诱导多鼓励,使孩子增强进食的信心。家长烹调食物时要注重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逐步纠正孩子的挑食现象,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园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群众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我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简单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帮忙孩子建立自信,构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群众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完美!
今天进入益智区玩多米诺骨牌的是博博和茵茵,两人分别选择一块任务卡(C型和羊角型)进行尝试。从他们逐渐增多的骨牌来看,博博排得骨牌比较密,茵茵则恰恰相反,每个骨牌之间比较稀疏。两人在摆放的过程中,手一直不小心碰到骨牌,总是倒掉。过了一会儿,博博的C型成功了,茵茵没有放弃继续坚持。博博就说:“排得密比较容易成功。”茵茵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还是觉得这样排比较好。”她失败了重新再排,反复来了5次之后成功了。接着茵茵又换了S型的任务卡,这次她就尝试了2次成功了。接下来我拿走2块骨牌变成18块,让她再次尝试S型任务卡。茵茵在尝试中碰到转弯的时候就会用一两个骨牌尝试一下距离和角度是否能倒,有时她的手会不小心碰到摆好的骨牌上,该骨牌就倒掉了,但是她仍旧没有放弃,多次尝试之后再次成功了。紧接着我又拿走两块,最终变成了16块骨牌。她还是用之前的方法尝试,最后也获得了胜利。
在整个学习中,两个人都十分认真,由其是茵茵,她在失败后的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是值得表扬和推广的。在游戏过程中两人又有不同之处,博博将骨牌排得很密认为这样比较容易成功,茵茵正好相反。其实在同一张任务卡上骨牌放得越少对幼儿的挑战越大,在摆放的过程中既要胆大心细,更多的要考虑两块骨牌之间的最大距离,还有在转角处骨牌倒的角度是一个关键。茵茵的方法很好,在特别之处及时进行检验,减少了失败的次数,节约了时间。对于茵茵的探索精神要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推广,而且她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大家,让其他幼儿去尝试。同时还要改进原有的任务卡,使每一张任务卡上都有相应的记录卡,让幼儿记录每次使用的骨牌数量。
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晨间体育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体质,以更好的达到《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要求,崮山中心幼儿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
比赛开始之前,由园领导讲述比赛规则。
一声哨响之后,第一个项目:大班组跳绳比赛就开始了。
每班有五个孩子进行比赛。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跳着,争取在规定的时间让自己跳的最多。
第二个项目:中班组拍球比赛。
要求每人5分钟在原地进行拍球,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计数,谁拍的最多就为胜利者。
第三个项目:小班跳皮筋过障碍比赛。
要求班级幼儿全员参加。
根据小班幼儿的能力设置一定高度,让幼儿依次双脚跳过,分别记录每次所跳的高度及跳过的人数,最后结果按跳过的最高高度来决定胜负。
比赛结束后,园部评选出大班组4名优胜者、中班组4名和小班组6名优胜者,并评为“小小体育明星”的称号。
通过这次比赛,幼儿掌握了越过障碍的方法,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愿意跟大家分享成功后的喜悦,同时更好的锻炼了幼儿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了幼儿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让入园的幼儿快乐、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办园宗旨。身体的,情绪的健康是幼儿幸福的基础,结合我园的课程特色,即“环境有序、生活有序、学习有序、观察有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互动,我们对“四个有序”有了深刻的理解。一、环境有序:即:区域材料投放有序、物品标记、色彩搭配有序。让孩子及老师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五常法是最好的助手:常组织、常自律、常清洁、常规范、常整理。二、生活有序:从孩子一入园,就要养成有序的生活习惯,比如提醒幼儿要先放晨检牌、书包,喝水、晨练后要洗手方能进早餐等等,按时观察幼儿的吃饭情况、吃饭的姿势、午睡时鞋子是否摆放整齐、睡姿,观察幼儿放园时衣帽、书包是否整齐,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班级内制定了一日生活表、午睡检核表等。确保了一日生活有序地进行。为托小班幼儿提供为集体服务与自我服务的意识、在中、大班编值日生、加强区域的打扫收拾。对区域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整理。。三、学习有序:我园强调“计划——工作——整理——回忆”四个环节,计划,体现幼儿预先思考和准备实施的过程,并培养孩子的前瞻性;工作,是孩子与材料、同伴、成人互动的过程,也是他认识周围,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体现了幼儿生活的有序,是对日常习惯的再检核;回忆,是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做法、过程、效果集中体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分享体验的过程。四、观察有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观察和发现。比如,对观察对象分类统计、运用一定的方法纪录、观察手段、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过自然、有序的生活,是我们在课程中体现的园本特色。孩子们在适应了这种有序的生活后,有更多的时间去计划他们将进行的学习和活动,从而能充分地发挥创造力,使幼儿“快乐、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