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后宝贝不愿意上幼儿园该怎么办

09-22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长假后宝贝不愿意上幼儿园该怎么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父母在假期尽量做到“家园同步”

父母要注意,假期生活一定不要太放纵,不要带着宝宝熬夜,也不要过渡玩ipad等电子游戏设备。即使已经放假,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比如吃饭习惯,睡眠时间等。如果因为出游而打乱了孩子的作息规律,那么在开学前两天也要注意调整作息,保证孩子的充分休息。在开学后还要让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同时保证营养的均衡。

2、调整孩子的心态,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

建议在假日的最后两天,先给小宝宝吹吹风,告诉他爸爸妈妈马上要去上班了,宝宝也要去上幼儿园了,要让他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而且要知道过完节后上班和去幼儿园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3、给孩子一个关心同伴的启示

如果宝宝还是死缠烂打地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是耍赖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对孩子失去耐心,您可以稍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宝宝说,放假这几天,班上的小朋友们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你可以上幼儿园问问他们,也可以给其他小朋友打打电话,相约一起回幼儿园,这样,小宝宝也会有兴致想去幼儿园找其他小朋友玩。

4、给孩子发出一个必须入园的指示

长假结束后返回幼儿园的第一天,当把孩子送到班级门口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您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园上学。把幼儿送到班里,交给老师以后,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然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当您离开之后,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不一会就会很开心地玩起来。

5、给孩子一个会按时来园接他回家的提示

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做法还和以前分离时一样,要讲清楚什么时候来接他,愉快地亲亲或者拥抱一下,然后从容离开。要特别多强调一句“我会按时来接你!”,这样做更能让宝宝有安全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不愿意和我沟通,该怎么办?


家庭结构里,最懂事的是孩子,第二懂事的是爸爸,最不负责任最任性的是妈妈。当你的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的时候,你要觉得孩子比你更有智慧,然后再来学习真正的沟通。

问: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难以沟通,请问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答: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为什么很小的时候,甚至小学四五年级就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是因为他们很有爱心,不愿意刺激你们。

我们家长带着恐惧的心想要和孩子沟通,孩子说的任何一句话,本来很放松,充满天真烂漫,家长都听得心跳加速,神经紧张。他对父母说“小朋友在玩一款新游戏了”,你神经也会紧张,“谁告诉你的?是你同桌?还是哪个同学?我告诉老师给你换同桌,或者你要离他远一点,要不你过几天也开始玩游戏了。”或者他说我们班哪个男生和哪个女生一起回家了,家长立即反应“这是什么环境?早恋吗?你有没有?”――孩子和你沟通很不愉快,不符合沟通的生命法则。

可是小孩都很有爱心,都是天使,很善良,他发现他只要一讲真心话,你的心脏就不好受,他于心不忍,所以闭嘴,或者讲一点你们听上去心脏好受一点的话。比如爸爸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他回答“挺好的”,“成绩呢?”“挺好的”,“老师批评你吗?”“没有。爸爸你要没事,我要做作业了”。

生命是需要沟通的,沟通的目的除了传递一些必要的信息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心理功能,就是情和情的相通。《易经》有一句话叫“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情和情的相通、交融,来让彼此更亲密,让爱可以在沟通中着床,彼此得到滋养。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互换信息,让这些信息使得我们的相知、相爱变得更宽广,更深厚,在这个基础上彼此得到启发。

生命是逐利的,要利益自身,这个“利”不是我们头脑以为功利的“利”,是让生命可以绽放的“利”,让梦实现的这个“利”,让生命活得宁静而热情,让生命活得幸福而成功的这个“利”,是自我实现的趋力。比如孩子向你讲一件事情,父母觉得有价值,得到启发,听了特别高兴的时候,孩子就愿意沟通,因为他讲这些话是有价值的。

而我们家长说“我要跟孩子沟通”,其实不是,你只是美其名曰沟通,实际是单向的,因为我们有焦虑、不安的基调,有找问题,找麻烦的习性,有否定的眼睛,像间谍一样把他的情报诱供出来,就准备教训他,修理他。小孩都渴望沟通,但是你不去和他沟通,更不要说情和情的相融,更不要说在沟通中让爱着床,让爱茁壮,更不要说在沟通中互相学习。这样沟通的动机和品质,违反生命利益的大法则,更多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话,只是用来折磨自己,折磨父母,他愿意跟你沟通才怪。所以孩子也是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为了不折磨父母,也为了自己不受折磨,所以选择不沟通。

当你的孩子不和你沟通的时候,你要觉得这孩子还是有点智慧的,他保护你们的亲子关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比你有智慧。像夫妻吵架也是这样的,妻子是什么话都会说得出口,“我当时怎么瞎了眼,嫁给了你”。男人通常是不说这些话的,他要保护这个家庭基本的稳定,如果男人说“当时我瞎了眼怎么娶你了”,这个家就过不下去了。因为这个女人怎么想怎么生气,甚至可能变得歇斯底里。但是女人这么说话的时候,男人通常是选择隐忍,一笑而过了,心胸比较宽。孩子也不会说“我瞎了眼怎么生在你的家里”,因为他良善,不忍心伤害父母的心。

我们文化中没有怎么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模型,家庭结构中一般都是妈妈是最任性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孩子是最懂事的,第二懂事的是爸爸。

你要感受到孩子不跟你沟通的时候你要先体会孩子都有一颗天使的心,他用这种方式也在也在用这种方式提醒你要成长,要真的懂得沟通,要真心愿意沟通。

真正倾听,敞开心来倾听,带着一种惊喜来倾听,带着没有判断来倾听,不是他的某一句话都挑你一根神经,他怎么讲你都很愉悦的听,很信任的听,真正的听他真实的心声,真正的听他真正的渴望,听他的心声。所以《庄子》才有一句话“勿听之于耳,听之于心,勿听之于心,听之于气”,就是听他那个性灵,那个小种子在抽芽,似有若无嗒嗒的声音。带着敞开的心,学习的心来听,让他每个和你的分享有价值,成意义。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一开口,父母就高兴的不得了,你看他居然会用这个词了,他居然这么说话了,甚至说得不那么精准,父母都觉得很幸福,觉得童言无忌真的很可爱。他的分享让爸爸妈妈开心满足,符合生命利的模型,他就愿意分享,愿意表现,因为他觉得他的表现让父母开心,感觉到他长大了,感觉到他的可爱,你都有一种惊喜的感觉。一旦父母要开始进入教育的角色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动辄得咎,还要批评他,修正他,这样的沟通太辛苦了。他就把你从他的世界中赶出去了,他的世界就和你无关了。而你又是他的爸爸妈妈,意味着孩子在这个世界是孤单的。

当你的听充满信赖,充满了解,充满爱,没有判断的时候,孩子就会自我修正。孩子在说的过程中也就在长智慧了,敞开的倾听就是不言之教,让你孩子的心深邃、稳定,他也就懂得倾听。你不要做他的世界中的滥捕滥杀者,要做他世界中尊贵的客人,用爱,用信任和他同感,和他同在。这份爱和信任就让他可以更好地在他的世界中绽放他的梦,因为他那个基底的生命动能,基底的梦和趋力被强烈的共振,就变得有力量,就更懂得如何来实现他的价值。

4岁小孩子不愿意写字怎么办


今天我碰到一个4岁的小女孩,他的爷爷奶奶教她写字,可她怎么也不写,甚至连本子都想撕掉,请问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大班的孩子不应该要求书写汉字

手部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握笔存在困难。

跟老师说,孩子书写要有个过程,家长可以配合但不能强迫孩子去做她还不能做到的事情。先写写简单的数字,慢慢再回些拼音字母什么的。

我当初给老师提了一个建议,也是跟坛子里的妈妈取经得来的。让孩子们对数字有兴趣,要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不是光写写就行的。

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把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字画(或是写出来)。双儿妈试试这样的效果,孩子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全不一样。

老师不采纳,你可以在家里用这样方式引导孩子。

小孩子都不爱受约束,贪玩,静不下来。如果上述的方法都没用的话,不妨给他放点轻音乐,这可以让孩子更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上。并许诺完成任务有奖励,比如好吃的什么的。双管齐下,会有效果的。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小孙子跳跳去幼儿园已经七天了。从第三天开始,早上很不情愿去,不换衣服,嘴里一直在说“我不愿去幼儿园””“我不要去外面玩”,尽管这样还是送他去了。因为是刚开始送,为了使他能尽快熟悉环境,认识小朋友,到幼儿园以后,我帮他吃了早餐再离开。老师接过去他就开始哭,我得赶快离开而且不要回头。从这几天送的情况以及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来看,总结了几条可以借鉴。

1、必须坚持天天送去,态度要坚决,要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若有可能,开始几天您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班里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不要两眼泪汪汪,一步三回头,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

3、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4、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5、切记要多说幼儿园的好处,多讲老师如何讲故事、教儿歌、读书识字等孩子喜欢的事情。不要以送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幼儿园的反感。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既是新的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几乎一天见不到家里人,心里很孤独,缺少自信心。所以家长必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认识,告诉他要和小朋友搞好团结,要交朋友,相互爱护。要适应集体生活,增强自信心。

幼教资源——家长不愿意听老师说孩子的问题怎么办


先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

“宸宸今天在‘娃娃家’的时候因为一个娃娃,打了其他小朋友……”

“老师,我们家宸宸从来不打人。”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宸宸的奶奶就抢着说。说完,老人家拉起孩子,满脸不高兴地走了。

案例二

“洋洋妈妈,洋洋上课的时候有点坐不住,还影响别的小朋友……”还没等老师说完,洋洋妈妈就说:“唉,老师,你说的这个我知道,我们在外面上英语课,他也这样。那个老师跟我告状,说他坐不住,影响别人。老师,他再这样,你就使劲说他,不行就打……”然后,洋洋妈妈提了一下孩子的衣服,把孩子的身体转向自己,严厉地说:“听见没有,老师又给你告状呢。再坐不住就该打你了!”说完,她对老师嫣然一笑,说了句:“老师,给你添麻烦了,我们先走了。”洋洋妈妈拉着孩子就走了,边走边从包里拿出一袋吃的递到孩子手里……

案例1中的宸宸奶奶属于完全不能接受教师说的孩子“打人”的事实,强调孩子“从来不打人”。和这样的家长沟通,教师就不能直接说出幼儿的不足,而需要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比如,先向家长介绍一下孩子在园吃、喝、睡的情况,表扬一下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再指出孩子的不足。

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时,也不要用“打人”、“淘气”、“欺负人”这样的词汇,这种负面的词汇会让家长产生抵触心理,给教师后面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多阻碍。要知道,每个人在对待自己的亲属,尤其是对待子女的时候,大脑中的“批评区域”是关闭的,这是人类共有的特性。所以,类似事件,最好选用“描述”的方式告知家长:两个人都喜欢同一个玩具,谁也不肯放手,宸宸推了对方一下。在家长眼里,“推”不是“打”。

接着,教师再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如孩子年龄小、不善于表达、缺少同伴交往经验等,并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改善方法。比如:建议家长在家庭行为模式中,注意指导幼儿运用良好的交流方式和肢体语言。这样,家长既知道了幼儿的不适宜行为,又能接受教师的建议,从而更加信服教师的工作方式,也为以后的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2中的家长貌似接受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但从其表现看,却并非如此。每个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是十分优秀、十分完美的,那些小小的不足根本不影响孩子的“完美”,所以家长并不在意,不上心。

遇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沟通方法:

与孩子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沟通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长群。妈妈不接受教师的建议,教师可以和爸爸谈。亲人间的沟通总是比外来力量更容易。总之,教师可以和家庭中说话有分量又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但要记住,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成长,不是为了引发家庭矛盾。

请幼儿园比较有资质的教师与其沟通

本班教师和家长说孩子的问题说得多了,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啰嗦和麻木。这时候,如果是主任、园长等幼儿园里资质高的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并提供建议和方法,会引起家长的重视。毕竟,领导不能总在班里呆着,每天巡班都能看见这个孩子在影响别人,那就确实是需要家长重视了。

教师要眼勤、嘴勤

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的时间比在家长。在幼儿园就全靠教师的提示与指导了。教师可以把自制力弱的幼儿安排在自制力强的幼儿身边;多提示,多指导;有进步时及时鼓励等。对待这样的孩子,教师要调整心态,不要求他们变得多么听话、优秀,只要做到把影响控制到最低就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展现自己的优秀特质。也许这些在老师眼里不出众的特质,会使这些孩子在生活之路上逐渐展露光芒。

总之,在幼儿行为习惯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促使每个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足,建立自信,在幼儿园生活得快乐。

给宝宝起了个名字老人不喜欢不愿意叫,只叫他二宝该怎么办


随他呗。一般父母给孩子起名字都取寓意美好的字,希望孩子的未来也能和和美美一帆风顺,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但是名字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不喜欢的想叫二宝就让他叫呗,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为了让老人欢喜去给孩子改名。如果不愿意那就随他人叫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又不影响他疼孩子

慧佳妈妈育儿记

老人不喜欢就随他吧,在家里叫叫倒没什么,去到学校也这样叫难免会被人耻笑,二宝听起来实在太俗气了些,这点要和老人好好沟通!老人和你毕竟是两代人,对事对物的看法肯定相差甚远,老人比较守旧些。现在的父母给孩子取名字都讲究寓意、内涵、特别,孩子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深的期望,怎能随便叫呢,就像我家宝宝,取名慧佳是希望她聪明各方面都好的意思,而且好记又不显得俗气!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首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先说说我自己家吧。

我的宝宝户口上写的是“浩宇”,可是公公觉得应该有一个乳名,觉得叫名字不亲切,刚生下来的时候宝宝很黑,一个月以后突然间就特别白了,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就天天跟我儿子叫“大白桃”。

我们家宝宝从生下就很乖奶奶就跟他叫“大宝子”。

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称呼,孙子是儿子的所以是“红眼”,外孙子是“别人的”所以是“白眼”。姥姥就总是叫“白眼”了。

三个月的时候一第次给孩子剃了头,前后差距太大,姥爷吃了一惊,从此之后姥爷总是管他叫“秃瓢”。

我们也很无奈,但是仔细想想其实都是爱孩子的表现。我本来也有给宝宝起乳名的,为此费了不少劲,但是一想到已经有这么多“乳名”了,我们就决定不给宝宝增添负担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爱别人的方式,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不同,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称呼也不近相同不是么,对待我们教育我们的方式也不一样,父爱和母爱尚有差距,更何况隔辈亲的爷爷奶奶们。我觉得只要是爱,我就能够接受,更何况当我们在为宝宝“打抱不平”的时候也许人家当事人很享受很乐意老一辈的这种关爱方式,我们岂不是尴尬了吗。

珍珠妈妈

我家宝宝也是这个情况,爷爷奶奶起的名字是70年代的名字,除了他俩大家都说不好听,我和宝爸起了名字老人不愿意叫,就成天出去就跟人说我家宝宝没名字。一开始我比较注重他们的感受,也总说名字还在商量,后来就坚持叫自己起的名字,时间长了,不仅亲戚朋友都记住名字了,宝宝也认识自己的名字了,她爷爷奶奶一叫她“妞妞”或者“妮儿”啥的,宝宝就反驳说不对,这不是我的名字。有时爷爷奶奶喊她别的名字,宝宝直接就不搭理,直到喊出正确的名字,这下老人不认也不行啦~

为了让老人心里好受一点,上户口的名字是我和老公起的,乳名听了老人的话,在家时也基本上都叫乳名。

爱笑宝妈欧丹丹育儿自媒体

我家宝宝有学名,有乳名,这些都是她出生前就想好了的。现在大家也一直叫着我之前取的乳名,宝贝一听到她的名字,就特别兴奋,一直盯着你,笑眯眯的,可爱极了。

我们叫的乳名和我家宝宝的学名是有重字的,出生就叫她的乳名了,开始是我一个人叫,后来一家人都开始跟着我叫,都很顺口。

其实,不管叫什么名字,习惯就好了。

愿每一个宝宝健康快乐地长大。

想要讨论更多育儿知识,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爱笑宝妈欧丹丹】。欢迎指正我的观点,您对我的回答满意,请为我点赞,谢谢!

我们的老人家刚开始也不喜欢叫名字。无论家里有多少个孙子,都是“孙仔”“大”“小”地唤着。我跟我老公态度一致,老人家乐意就好!不过还是可以“曲线救国”的。1.我跟我老公,从宝贝出生开始,就一直唤宝贝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是我们对宝贝的美好期待。甚至是我,一大声呼喊孩子的时候,连名带姓就出来了。所以左右邻里都都知道娃的名字,也都唤孩子的名字。

2.父母经常唤孩子的名字,孩子对自己的名字会比较敏感。孩子一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会立刻做出反应。我家的孩子一听到“南南”,就会立刻转过头来,睁大眼睛。

3.孩子已经习惯自己的名字了,当孩子开始会讲话的时候,也喜欢用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我家孩子想表达要某样东西时,会说“南南要”。

4.孩子再长大了,已经会自己强调自己的名字了。自己的名字使孩子具有别致性。而“孙仔”却可以代表一堆人。

当周围的人都唤名字了,当孙子自己强调名字了,当老人家习惯了孩子的名字了。老人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唤了孩子的名字。

老人家年纪大了,无关紧要的事无须态度强硬,用点心思慢慢来!或者,随老人家乐意就好!

美羊妈咪育儿达人

实际上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已,老人不喜欢不愿叫就随他,我们还会叫孩子的乳名或宝宝呢。我生之前没有帮孩子想好,叫老公叫我公公起,但我也不喜欢公公起的名字。生产完要开出生证明的时候自己上网查的,就决定用这个名字了。那些小护士都觉得挺好听的,但我们家都习惯叫姐姐妹妹的,这也没什么的。只要爱叫,小宝知道叫他就行了。

年轻人不管是育儿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与老人都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取名字方面这存在这分歧。

孩子主要还是以父母为主,老人只是帮带,当然在我们很多事情上还是要尊重老人的看法。关注孩子这方面我觉得还是以父母为主吧。

再者孩子又多个乳名也没事,比如我家女儿,爷爷就喜欢叫她宋美美,就因为她老爱美了。

我儿子同事家小姐姐就喜欢叫他阿泽,同事一家也这么喊,他也答应,我有时候也喊他大宝贝,他也答应。没必要太较真,孩子也会慢慢知道大家那么喊也是爱他的表现。等孩子上学了有个正式的大名就可以了!

宝贝的笨妈妈育儿自媒体

我个人觉得,没什么问题,老人和孩子之间有个专属他们自己的称呼也是件让人感觉亲密的事情。

我们家孩子小时候也不叫名字,一直大宝大宝的叫着,因为他在我们心里就是我们的大宝贝,这是最直接的表达,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小区里,一喊大宝,竟然有N个宝贝回头,看来,不只是我们家这样,是个普遍现象啊!

我家宝宝出生前想名字想了好久都没想好,直到生完第三天要去拿出生证,那天早上突然灵感来了,名字就定下来了。

我们自己取的名字大家都叫得挺顺口的,而且我们没有给孩子起乳名什么的,都觉得不要叫很多名字,这样宝宝也不会觉得混乱。

其实名字取下来多叫几次就顺口了,至于老人不喜欢叫就随他们吧。我家小宝的名字刚开始老人总说记不住,不知道怎么叫,那他们就一直喊宝宝,随他们呗,对孩子的爱可一点不会少。

6大招教您解决孩子长假后不愿意去幼儿园


春节小长假结束啦,爸爸妈妈有没有遇到宝宝哭闹不上幼儿园的情况?或者是在假期最后,宝宝就开始产生了对幼儿园的抗拒心理呢?

其实,我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不仅大人有,宝宝也有,而且也是非常常见的,爸爸妈妈要泰然处之,不要打骂孩子哦。

针对宝宝节后不愿上幼儿园,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假期过后宝宝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

1、在假期中,家长可能会安排了许多活动,又或者会带孩子去外地旅游,孩子玩得心都“野”了,自然不愿意回到幼儿园过有“约束”的集体生活。

2、在假期中,家长或者会容许孩子晚上迟睡,第二天早上自然不愿早起床,到假期结束后,要孩子一早起床去幼儿园,孩子当然会感到很不适应。

3、假期中的暴饮暴食、营养搭配不均,使孩子的各个器官超负荷运作,引发肠胃功能紊乱,身体不舒服当然也不愿意到幼儿园。

宝宝节后综合征的3大精神状态

1、乐不思蜀型

原因:一些孩子跟着大人假期外出游玩,休息时间比在幼儿园时少,玩得太开心,导致过度留恋假期生活而不愿接受约束自己的幼儿园生活。

建议:首先要逐步调整孩子的心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出游的话题或看出游时拍的照片,让孩子懂得假期已过去,应去幼儿园了;还要注意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高兴事和趣事。

2、耍赖抵抗型

原因:假期打乱了以往的生活节奏。如假期中的暴饮暴食、营养搭配不均,使孩子的各个器官超负荷运作,引发肠胃功能紊乱,或者是因为家长在周末只顾着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而忽略了跟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节奏的衔接。

建议:注意调整假期作息时间。临近开学前,一定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跟在园作息时间接近乃至吻合。父母在开学后还要让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3、家庭依赖型

原因:长假使孩子产生了惰性,当要回幼儿园,他心理上本能地产生恐惧,精神无法集中。长时间放假,他们相对缺少约束,身边都是熟悉的亲人,饮食起居样样照顾得妥妥帖帖,几乎没有什么压力,而回到幼儿园却要遵守纪律,依照规定上课、睡觉、完成任务,优越感一下子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体感,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

建议:首先不能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通通包办,在幼儿园的自理习惯回家以后要继续保持,要让孩子觉得不管在哪这些事情都要自己做;同时还不能放松对孩子生活技能的训练,若孩子吃饭慢,就在家多训练其吃饭技能,不因吃饭慢而影响回园情绪

6招应对宝宝节后不愿上幼儿园

1、安排时间温故而知新

很多宝宝可能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很乖很听话,但是假期一“疯玩”,所学到的知识都抛之脑后。不妨安排一定时间,回顾上周的知识要点,如拼音、汉字等,在回园后才能“温故而知新”。

2、激烈的活动尽量不安排在最后一天

长途旅游和参与刺激的活动,尽量不要安排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严加控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3、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为了让宝宝开心回园,在假期中家长尽量要和宝宝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家长要引导孩子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地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

4、计划好这个假期未达成的愿望

对学生在假期未能达成的愿望,只要是合理的、可能的,就跟孩子定好计划,尽量在下一个假期里实现,作为激励孩子在新学期取得进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5、家长要引导孩子转换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引导。家长要让宝宝知道学习并不枯燥,引导他们体验进取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功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本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好友在家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按照平时的状态生活作息,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6、助孩子调动上学积极性

要调动孩子积极的心态,多跟孩子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帮助孩子回忆在幼儿园的高兴事和趣事:被老师表扬几次、得到多少小红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还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儿园相似的亲子游戏活动,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悦中而排斥幼儿园。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同时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让孩子感受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春节假期过后,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假期虽然不长,但是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来说,依然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

建议家长在回园前两天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而回园初期,老师也会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孩子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宝宝重新投入到幼儿园生活中。

孩子上幼儿园后反复生病该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刚上幼儿园会反复生病?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很少生病,上了幼儿园之后就经常生病,最多见的是发热、流涕、咳嗽等。那倒底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有关:

1. 开始集体生活,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

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从单纯的家庭环境进入人员众多的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接触病菌的机会也相应增多,生病的机会自然也会增多

2.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生病太少

家长对孩子的看护尽心尽力,很多孩子在上幼儿园前都很少生病,有的甚至从未生过病。但这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孩子生病的过程实际上是免疫系统的学习过程,孩子早生病免疫系统也会早成熟。如果孩子上幼儿园前很少生病,那么也表示他的免疫系统还不够成熟,上幼儿园后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却没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抗,也就更容易生病。

3. 孩子上幼儿园前生活环境太干净

为了不让孩子接触病菌,有的家庭非常注重环境卫生,宝宝用品、家里地板都经常用消毒液消毒,孩子外出也很少接触大自然,在这样几近无菌的环境下长大,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等孩子到了幼儿园,受到复杂环境的刺激,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咳嗽、流鼻涕等过敏性疾病。

4. 孩子卫生意识不强

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各种玩具,和小朋友各种肢体接触,很容易接触各种病菌,但却没有足够的卫生意识,老师也不一定能完善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病从口入,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5. 孩子离开父母心情不好影响免疫功能

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健康。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等不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也往往促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或者消化道功能紊乱,陌生的环境会促使孩子不敢在幼儿园大便和小便,常常出现憋着大便和尿的情况。因此,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很容易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腹泻、手足口、便秘等。

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让孩子少生病,家长需要这样做:

1. “家园”作息保持一致

在家里,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现象很频繁,而一旦上幼儿园开始有规律地作息,一时之间孩子会不习惯。因此,应提前按照幼儿园的时间来调整孩子的作息和进餐时间,开学后,即使在周末或假期也应保持幼儿园作息。

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

手是致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有100多种细菌,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约有几十万个细菌!因此,洗手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家长要教会孩子从小养成洗手的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等。

3. 养成及时喝水的习惯

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通过口鼻进入身体的,口腔、鼻腔粘膜保持湿润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感冒病菌的入侵。所以可以适当多喝水特别是多喝一些补充电解质的水,如果汁,让身体维持在水分和电解质充足的状态。要教会孩子适当多喝水,不要等到觉得口干舌燥才找水喝。

4. 注意饮食,晚上不要吃太多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于是晚上就准备很多孩子喜欢吃的菜,周末还会准备大餐给孩子打牙祭。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或营养不均衡,特别是孩子小,脾胃娇嫩,吃太多,脾胃不合,最容易生病。

5. 孩子生病了要休息

在这里要告诉家长朋友,宝宝病了不要继续上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园小朋友带着药上学的,老师的任务是发药,曾经有超过一半的小朋友都在吃药的时候。宝宝病了会带有病毒细菌,会通过打喷嚏、流鼻涕传播感染,这样对没有患病的小朋友不好。而宝宝病了需要休息才能好的快些,带病上学不利于病情恢复。

6. 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

室内经常有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等情况,多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多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质。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到公园游玩、户外骑车等。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强健体魄。但不要去商场或是游乐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后容易出汗受凉,并接触更多的细菌及病毒,导致孩子感染生病。

注:资料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长假后宝贝不愿意上幼儿园该怎么办》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