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幼儿园的自主权得到增强,不少幼儿园都拥有了自主的管理权和决策权。但是,是不是权利下放到幼儿园,或者说幼儿园园长这一层就足够了呢?我们认为,幼儿园应该给教师权利,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制定;教师应该给幼儿权利,让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和课程的设计。
首先,教师和幼儿应该具有参与权。
教师有权利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决策,充分发表对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领导者与教师群策群力,能使幼儿园的管理和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决策,会使教师始终以主人翁的身份关注幼儿园管理的全过程,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幼儿有权利参与环境创设,参与选择活动内容、玩具及活动材料,会使他们感到这是我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活动是自由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同伴、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大家都是活动的主人。因此,幼儿参与各种活动时,会更有兴趣,更有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生活经验的热情。
其次,教师和幼儿应该具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教师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包括教师有权利选择与决定课程,有权利选择与决定教育策略与教育内容。如果一个幼儿园的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由园长或教育指导人员事先设计好,往往会限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使教育过程变得机械、刻板。教师如果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执行计划、完成教育目标上,就会忽略学习的主体——幼儿。此时教师完全是根据教案或计划“引导”幼儿在“高控制”下被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活动,最后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的。如果我们让教师与教育指导人员共同探讨教育活动的规律,与幼儿一起选择并设计课程,那么,这种课程就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与愿望。这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根据全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内容、适宜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生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在选择与决定课程、教育内容与教育策略等方面,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权利,领导决不可包办代替,也不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一切,更不可用固定的教育内容去评定教师是否完成了教育任务。
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包括幼儿可以选择与决定学什么、如何学以及学习多长时间。教师应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课程中探索生活经验。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适时地提供指导和帮助。如果幼儿所从事的活动是自己选择的,那么,他们在活动中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主动学习的同时获得有益的、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经验。
我们应该尊重教师和幼儿,给教师和幼儿充分的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教师和幼儿有了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他们的内在动机、责任感、独立性、自主性就会明显增强。而这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幼儿有了参与权、选择权和决定权,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完善,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
导读:和宝宝开始共读这样的简单故事图画书时,大人不必急着向后翻,赶快把一页讲完。可以随着孩子的兴趣,就翻开的每一页,和孩子谈谈细节。
孩子最初的故事书,往往未必有很曲折的情节,而是一页一个场景,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随手翻开,从任何一页开始。
以前介绍过的《我的第一本英文书》、童趣出的《小熊维尼趣味学习系列》、《天线宝宝双语故事书》、江苏美术出版的《胖胖猪婴儿爱心故事》,都是不错的初级故事书。比如小熊维尼里的《穿衣戴帽》这本书,讲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该穿睡衣,什么时候该穿雨衣,什么时候戴围嘴,每个画面里,都有孩子感兴趣的细节,泥泞啦,水坑啦,而且,旁边还有穿错了衣服的小家伙,有在大太阳下穿着雨衣的小猪,有在雪里穿着睡衣的小熊,还有在澡盆里戴着围嘴的小豆,简单而有趣。
和宝宝开始共读这样的简单故事图画书时,大人不必急着向后翻,赶快把一页讲完。可以随着孩子的兴趣,就翻开的每一页,和孩子谈谈细节。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页,都是独特的风景。
导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父母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健康、愉快的成长。
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
家庭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巨大。教育研究发现,生活在民主和谐的家庭中,孩子文明自尊、勤奋好学,而生活在争吵不休的家庭中,孩子性情暴躁、行为放纵、自私、没有安全感。因此,父母应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家庭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1)教养态度为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以惩罚代替教育,这种家庭的孩子或者胆小、自卑、缺乏自信、看别人脸色做人,或者蛮横、撒谎、逆反心理强、不信任人。
(2)溺爱型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容易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不关心别人、好虚荣的品性。
(3)放任型家庭培养的孩子也具有放任色彩,生活没有乐趣、悲观失望、敌视、抵触、个性不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
(4)民主和谐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尊重、信任。培养的孩子自尊、自立、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由此可见,父母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健康、愉快的成长。
家庭的重大变故是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父母下岗,在许多孩子眼里是不光彩的事,不愿意同学知道,惴惴不安,自卑自抑;另一方面,经济状况的改变,由孩子的生活波及到心理,不稳定与不安全的情绪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让孩子正视现实,了解社会,对下岗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做父母的面对生活的挫折和竞争的压力,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坚强、乐观、无畏的拼搏精神去激励自己、感染孩子,这样,生活变故的风暴才不会摧垮家庭的堤坝,家庭精神反而会在挫折中得以洗礼,孩子的个性也会从中得以成熟完善。
父母离异造成了单亲家庭与重组家庭的出现,家庭结构的瓦解与重组,最受伤害的是未成年人。有的孩子成了父母倾诉的对象、仲裁者或出气筒,心灵不堪重负,只能以冷漠或抵触的情绪武装自己。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争夺的对象,而有的成了双方的遗弃物,像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孩子由于阴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有的孩子对家庭失去信心,在外寻求温暖,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必须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的个体来看待,正视家庭的离异与重组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意识,否则孩子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父母就成了道德的被告。
孩子的阅读问题可以说是当下儿童教育的热门课题。试想几十年前,我们还在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担心,何谈课本外的阅读?但当物质资源极度丰富后,孩子们需要更有品味的精神食粮。
这是一个阅读资源极度丰富、丰富到泛滥的时代,也是一个阅读品质急剧下降的时代。家长如何在众多阅读资料中作出正确选择?孩子的阅读之路又应该从哪开始?
这就是我们要谈“绘本”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我们将共同探讨“为什么孩子的阅读之路应该从绘本开始”、“挑选和使用绘本的正确姿势”、“那些不能错过的绘本资源”等等。
1.什么是绘本?
绘本这个词中国家长并不陌生。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图与文的内在关系。图画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有些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
绘本很简单,就是一些图,和一些简单的文字
绘本很难,简单的图文背后有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一些普通的插画无法取代绘本的原因。
2.读绘本的意义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人的一生要读两种书。第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第二种是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什么是打精神底子的书呢?这样的书集大善、大美、大智慧于一身,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绘本。
我们很遗憾,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这一部分,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
1.缺乏想象力;
2.缺少创造力。
为什么我们只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这和我们从小缺少艺术养分有直接关系,而绘本恰恰能弥补艺术修养的缺失。
英国的教育研究专家发现: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
美国图书馆学会倡议”从出生就阅读“(borntoread)
日本提倡”亲子阅读“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书20分钟。
国内调查显示:爱听故事、读故事的小学生,其理解力和表达力是不常阅读的孩子的2倍以上。
在国外,绘本几乎就是童书的代名词。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孩子省略了一个重要的阅读环境。
期望每一位家长能充分认识绘本的重要性,孩子的阅读之路应该从哪开始?您有答案了吗?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收藏]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范例”,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孩子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说谎,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杜绝孩子说谎成性。那么,家长要如何教育说谎的孩子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聊一聊~
孩子年幼的时候往往会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呵护孩子最初的真诚,并让孩子以此博得别人的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绝不对孩子撒谎。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冷静对待。一味地打骂,批评孩子是不可取的。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的时候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家长应循循善诱,让孩子意识到说谎的危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孩子的知识面往往比较狭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想象,是说谎的假象。对待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要鼓励、表扬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然后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丰富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获取正确的知识,不能一切想当然。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当好胜心转变为虚荣心的时候,孩子就容易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对待小事上严格要求,让孩子明辨是非,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无意中做了错事,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孩子说谎往往是有原因的,父母批评孩子前要先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再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所以,父母平日要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孩子说谎往往情有可原,但说谎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如果之后孩子犯了错或违反约定,爸妈不会打他、骂他,但是会给予其他替代性的处罚,例如一段时间不能看电视、不能玩玩具等等,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时候孩子说谎是因为成绩或其它地方不如人而感到自卑,所以借说谎来满足自己,或得到他人的赞赏;父母平时过于忙碌而忽略孩子,或是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孩子过于偏心,孩子也可能说谎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获得赞美。父母平时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孩子可能就不会有说谎的意识了。
比如,孩子想去野炊,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不一定就得带你去。有时候你在家对爸妈也不说实话啊!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或许会感同身受,意识到说谎是不对的。
没有哪个孩子天性就爱说谎,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正确引导,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幼师资料《孩子应该有同情心》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应该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