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父母只做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第一篇给孩子提供一个成材的环境
1.给孩子的承诺要兑现
2.家里藏有许多他需要的书
3.不要做伤害他自尊心的事
4.给他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5.给他足够的自由
6.耐心聆听他的苦闷和疑惑
7.勇敢地向孩子道歉
8.陪孩子逛书店
9.不要说你真笨这句话
10.注意自己在他面前的形象
11.让孩子感觉你是他的骄傲
第二篇让孩子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
12.尊重他的兴趣爱好
13.让孩子快快乐乐学习
14.一起去做义工
l5.一起去做运动
16.一定要他吃早餐
17.帮他交一个外国笔友
18.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19.在孩子需要你时准时出现
20.告诉他,你能行!
21.告诉他自己很爱他
22.告诉他自己理解他
23.带他一起去旅行
24.陪孩子一起吃饭
25.赞扬他的每一个进步
第三篇培养孩子成材的必备能力
26.教他如何理财
27.让他认识吃苦的价值
28.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9.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30.让他知晓自己的优势劣势
31.告诉他积极心态的重要
32.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33.培养他对音乐的爱好
34.让孩子学会和人合作
35.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第四篇好品性决定孩子的好人生
36.让孩子尊敬师长
37.做个诚信的人
38.培养他的爱国意识
39.学会宽容和忍让
40.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41.让孩子懂得孝道
42.告诉孩子要节俭
43.鼓励他奉献爱心
44.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五篇使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45.让他懂得礼貌的重要
46.不要反对他认识异性朋友
47.教他和人交流的技巧
48.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49.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50.告诉孩子,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第六篇放飞孩子心中的梦想
51.为他找一个学习的榜样
52.一起筹划他的未来
53.和他一起寻找梦想
54.有放弃才有拥有
55.试试才知道
56.阳光总在风雨后
育儿心得:要对宝宝做的三件事
转眼间,儿子已经四岁多了,不知不觉中,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事情也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在是那个我说什么都肯去做的小家伙了,心中失落中带着几分期盼,失落于这么快他就不完全依赖我了,但又期盼于他的早日自立。回想起儿子的成长,自己总是有很多感慨,虽然他现在还有很多缺点,但在家中,他最听我的话,也和我最亲,总结下来,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很认真的对宝宝say‘NO’,并且告诉宝宝say‘NO’的理由。
可能有人会说,说了宝宝也不懂。宝宝虽然当时可能不懂或者不听,因为他满脑袋都是被他的无理要求充斥,达到目的才是他想要的结果,但也要讲给他听,或者先告诉他结果是NO,等他平静一点在告诉他理由,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明白,但是随着宝宝的成长,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环境可能突然就明白了。就如同我们小时候背三字经,根本不懂,只是硬背,可随着我们成长,自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样。
尊重宝宝的决定
要尊重宝宝,和宝宝在平等的位置,答应宝宝的事情要做到,这样慢慢的宝宝才会体会到被尊重的重要性,在我家,儿子永远都是最听我的话,我说看完这集关电视,儿子看完后会告诉我然后自动去关上;去到超市,虽然对这件宝贝他难割舍,那件也爱不释手,但最后总会只选择一个,因为他答应过我,只买一个。这些都是我用自己行动换来的。记得有一次,儿子要吃一种蛋糕,可这种蛋糕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到,那天又刚好加班,回去很晚,但我仍然去给他买了,拿回家,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告诉他,这是是妈妈如何,到很远的地方去买的,只因为妈妈答应过你,儿子搂着我的头,轻轻对我:“妈妈都是我不好,辛苦你了”!我觉得这不叫溺爱,因为我答应过,不管什么理由,都应该去做到,从那以后当我遇到特殊的情况不能实现诺言的时候,我讲给儿子听,他总是很理解,没有哭闹现象。我想只有宝宝自己体会了尊重的重要性,才会去做出尊重别人的事情来。
放开手讲孩子去做,告诉他,他可以的。
儿子有段时间很胆小,更为过分的是有一次去参加婚宴,不肯进房间,硬是在外面自己开了一桌。带他去参加英语试听课,老师牵他的手他都不肯进去,那段时间我很彷徨,担心儿子会不会发展成”自闭”,后来通过了解,知道孩子在某一阶段,会有一特殊的表现。应该慢慢接纳他,不要逼他,正确的引导,给他足够的自信。后来我就带他多去接触一些人,但总是他说走我就走,他说站在哪个位置,我就站在哪个位置,甚至偷偷和别人打好招呼,把买好的礼品当做是他的奖励,慢慢的儿子自信越来越强,现在英语课上,总能看到他举高的小手,大声的回答声音。
其实每个孩子成长路上,各不相同,但我想只要做到这三点,他们都会是一个优秀的宝宝,期待宝宝们的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个宝宝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女儿小时侯经常发烧吵闹,听人说要在黄昏时对着夕阳叫喊几声,将女儿唤回家,于是抱着女儿站在阳台上,眼看着夕阳,手摸着女儿的额头,轻声呼唤——韦韦,回家哦!一声一声。
这是一个父亲为孩子记的日记中的一段话。突然心里最柔软的那块被戳中了,鼻子酸酸的。在所有理论面前,其实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中,能考出好成绩固然很好,但第一名只有一个,高分数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视,他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跟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怎样?
在智力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理解力、想象力等,最不重要的,是知识的输灌。
三个“三”决定孩子的未来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而美好的人性,应该从幸福的童年开始。学习知识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视、做美食、做缝纫、和小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去乡下听花开的声音,都应该是童年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孩子变成只为考试而准备的人。
父母该怎么做?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欢乐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成长。其三,注意培养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要的苦难。
因此,孩子需要培养三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思维能力;树立三个观念:经济观念、审美观念、普世价值观念;培养三个好:身体好、性格好、生活能力好。这些将影响孩子的终生,将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就。
再忙也要让孩子做的三件事
小学阶段的孩子,再累再忙再俭也要让孩子做好三件事。
一是阅读。我从孩子很小起就订阅各种杂志,让孩子自己去取,出差带回来的礼物多是书,并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里随处可以拿到的是书。我在书店里买来的儿童文学经典,从图书馆借来世界名著,让她和同学交换书看,写读书笔记。
二是旅游。我对我儿女采取的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政策——有保护地放养:6岁一个人上学、回家,参加社区活动;7岁,一个人旅游北京;8岁,一个人换乘公交;15岁,一个人出国留学;17岁,一个人游漠河......
女儿在日记里写道:旅游拥有一种发现的兴奋,不仅仅是发现周遭事物,更重要的是能找回自我。发现自己置身事外的处境能让旅行者更好的思考,拨云见月。
孩子放养,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以及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概念。要让孩子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每个人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父母只是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三是锻炼。中国的教育原则是“多联系少思考、多安静少运动、多读书少交往”;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恰恰相反。我就喜欢让女儿去爬山、爬楼梯、跳绳、打球......这是为强健她的体魄。
不该教育孩子的三件事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归纳一下,大概存在三大问题。
问题一:家庭教育继续将应试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
问题二:价值观教育的偏移。问卷调查显示,平时爸爸妈妈最关心孩子的选项有:健康、安全、学习成绩、品性、自理能力、兴趣爱好、交友、吃、穿。结果有87.2%的人选择“学习成绩”。可见中国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品性心智成长。
问题三:狼性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冷漠。教会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公共秩序置之不理,这种不负责任的社会观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
真不应该让孩子做这三件事。我教育孩子时摈弃了这些,比如我让孩子自己思考几个问题:
1.你一直觉得老师的话全是对的吗?
2.你觉得爸妈的话全是合理的吗?
3.你怀疑过主流媒体所传达的思想的合理性吗?
4.你生活的环境中还有哪些信息是值得怀疑的?
5.如果你觉得怀疑,有哪些观点你是不赞成的,请查阅、交流和思考,请说出你的理由。
这样一来,她就不存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来想问题了。我明确告诉大家:纪律会扼杀天才,只有“思维未经捆绑,想象横冲直撞,永远定格在赤子状态”的人,会活得更有价值。
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喜欢《夜间宝贝哭闹的禁忌做的五件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