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事你了解多少?

10-02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宝宝心事你了解多少?”,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孩子是家长的掌中宝,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长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小婴儿,还不能像大人们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在吃饱喝足睡够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如果你看到他很高兴,可别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冲你来的。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

让我们来看看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例如在出生几分钟之后,小宝宝就被抱到妈妈的胸前,紧紧贴着妈妈,这时,他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但有时那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你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了解多少?


导读:儿童的感情与行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应认识到即使儿童打人或用其他动作表达情感都是正常现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欢迎的动作时,先不要责备或羞辱他,试着向他说明我们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积极的方式向他提出建议,帮助他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情,我们期待他改变行为,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并让他感觉到成人是相信他的,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

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儿童,把儿童的行为和感情用“好”“坏”来区分,使儿童常常因为日常生活中做的一些事情而受到责怪。如:儿童可能喜欢某种活动,像玩泥巴或翻弄抽屉里的东西等,总免不了被成人说成是顽皮、胡闹。由于儿童不可能知道怎样做成人才认为是多的,又由于依赖成人,就非常想要讨成人的欢喜,这样,儿童就渐渐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感到没有把握而喜欢看成人的脸色行事。其实儿童看待自己的错误比我们心里想的要严重得多,因而儿童在我们成人责怪他的时候常常忍受着内疚的沉重负担。

策略之一:给孩子的“错误行为”找个正当的理由

平平是个圆脸的男孩子,他每天都带好几样玩具去幼儿园,经常和朋友互换玩具玩,甚至还常常掉了一两个玩具。咪咪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在小小班的时候她从来也不带玩具到幼儿园来,也不爱与其他孩子交往。在老师的要求下,她的父母每天都尝试着鼓励她带玩具到幼儿园去,但她说什么也不愿意,逼得急了,她就边哭边喊:“他们要抢我的玩具呀!”

为什么有的儿童可以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而有的儿童从不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玩呢?我们如果按成人的规范来判断,会认为前者大方、慷慨,而后者自私、不友好,于是我们很可能会向后者提出要求,要他“试一试和别人一起玩”,或告诉他“和别人一起玩是很开心的”等等,如果这孩子还是不愿意或在成人要求下不得不做,但转眼又我行我素,我们很可能对这孩子产生了偏见,并不知不觉地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我们要解决的不是表面问题,而是行为的实质问题: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玩具的儿童是有安全感的,容易与人友好相处,他不怕吃亏,不需要提防人家侵害自己的权利;而不愿意拿出东西和别人一起玩的儿童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并不是自私或不友好,而是对自己应付别人的能力没有信心,这样的儿童在面临新情况或困难时,常常会退缩、反抗、甚至攻击别人。那么成人要做的就不是要求孩子改变行为,而是先充分地给予孩子安全感,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那么上述情况就迎刃而解了。

策略之二:让孩子有为自己的事作决定的机会

杰杰从幼儿园回家后在看动画片,外婆烧好了饭菜,叫道:“杰杰,吃饭啦。”杰杰先是不理不睬,外婆又叫道:“杰杰,快来呀,饭菜要冷掉了。”杰杰头也不回地说:“不要吃饭,我要看动画片。”外婆对一旁的外公使了个眼色,外公乘杰杰不注意,悄悄将电视频道转换了,立即换来了杰杰的大哭大叫,外婆好说歹说都听不进,最后以外公狠狠打了杰杰两下屁股才把杰杰“打到了”饭桌旁,但是杰杰是含着眼泪吃饭的,这顿饭一家人都吃得没有味道……

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时成人还为了省“麻烦”而索性将饭菜端到电视机前让孩子一边看电视,成人一边喂饭。不论是强迫孩子“按时进餐”,还是迁就孩子“边看边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也许我们可以在要求孩子吃饭时,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自己为自己拿主意,例如:孩子可以在“看完正看到一半的动画片,马上来吃饭”与“再看两分钟就来吃饭,然后在吃完饭后还能看一个动画片或做一件孩子喜欢的事”两者之间选一个方案,这样,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和决定,执行起来会比较乐意。

我们必须承认,“幼儿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有坚持自己主张的内驱力,并以此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他有时不按照成人的嘱咐行事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他正在试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自己有权的人。”儿童需要感到自己有可能安全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正如他必须发现自己有可能在约束和限制中生活一样,儿童接受哪种限制,对于他怎样学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和怎样限制自己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策略之三:孩子有生气和恼火的权利

扬扬见一些小朋友在下棋,就挤了进去。一会儿,只见另一个孩子捂着鼻子哭着跑过来:“扬扬打我,我的鼻子给他打疼了。”扬扬爸爸跑过去把扬扬一把拉出来,质问道:“你干吗打人家?你这小鬼昏头啦?把别人打伤了怎么办?啊?!”扬扬憋红着脸声辩:“那他干吗不让我看呐?”“不让你看就可以打人啦?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去,赶快向人家道歉。”“我干吗要道歉,是他先不让我看的。”扬扬还是一脸倔强,爸爸气恼地伸手就在扬扬的头上打了一下,这下,扬扬也咧开嘴哭上了,一边哭一边还在叫:“是他先不让我看嘛,是他先不让我看嘛……”还向爸爸挥着小拳头。

这时,扬扬妈妈来了,把扬扬拉到一边,递给他几张纸巾擦干眼泪,并对另外那个孩子说:“让我先跟扬扬聊聊,好吗?”那孩子跑开了,妈妈把扬扬抱在怀里:“好了,先冷静一下,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那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让我知道你为什么生气好吗?”扬扬在妈妈的怀里渐渐冷静下来。原来扬扬在看别人下棋的时候,高声地在那儿指手画脚,另一个孩子想将扬扬赶走,于是用力推搡扬扬,扬扬伸手挡隔,正好撞在那孩子的鼻子上。于是,妈妈对扬扬说:“我知道你生气的原因了,别人不让你看下棋让你很生气,但是你大声地说话也会打搅别人,我觉得如果看别人下棋的时候能比较安静,应该会受欢迎的,你说呢?”扬扬点头了,妈妈又继续说:“我还觉得如果你想继续去看棋,那么应该向被你撞疼鼻子的人道歉,也许别人还是会欢迎你的。”扬扬又点了头:“好吧,我试试吧。”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儿童的感情与行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应认识到即使儿童打人或用其他动作表达情感都是正常现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欢迎的动作时,先不要责备或羞辱他,试着向他说明我们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积极的方式向他提出建议,帮助他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情,我们期待他改变行为,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并让他感觉到成人是相信他的,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

你懂孩子的心事吗?


导读: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小婴儿,还不能像大人们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在吃饱喝足睡够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如果你看到他很高兴,可别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冲你来的。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很显然,婴儿的感情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谜底很复杂。你能够看到一个四个月的小宝宝自己翻了个身,你也能听到几个月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但是,你能看到或听到宝贝的害怕、生气或爱吗?别灰心,只要多给宝宝一些必需的关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兴或恐惧。想想看,当你的宝贝手舞足蹈时,他是不是在说“我高兴”?或者他声嘶力竭地大哭,你会不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害怕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andviceversa.)

让我们来看看一岁内的小婴儿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例如在出生几分钟之后,小宝宝就被抱到妈妈的胸前,紧紧贴着妈妈,这时,他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但有时那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6-12个月,害怕与依恋

想想看,还记得带宝宝去游乐园玩的情景吗?这是她第一次和卡通人物面对面,虽然没哭,但她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你的胳膊,另一只手甚至在颤抖。她盯着卡通人,但同时一直看着你,希望你能保证她是安全的,直到卡通人离开,你才听到她轻松地出了口气。这是婴儿的一种很正常的反应:怕生。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他们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复杂了。

在半岁到一岁之间,孩子开始急切地想知道谁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当他们会爬,甚至可以扶着人踉踉跄跄地走几步时,他们渴望更加独立自由,想去哪去哪。但仍然强烈地依恋爸爸、妈妈或照料人,希望与照顾他们的人更贴近。

此时,一种新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了。当宝宝喜欢的人离开时,宝宝会表示出强烈的不安,他不知道这个他喜欢的人还会不会回来?往往是妈妈换衣服或爸爸拿起钥匙要出门时,宝宝就开始变得急度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闹,这种普遍的分离焦虑现象说明了一点:她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可以预期损失。(Herbrainisnowdevelopedenoughtoanticipateloss.)

当然,除了恐惧和气愤的感情,这么大的孩子也会表示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他们希望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喜悦。当他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时,他会拉妈妈,让妈妈也看。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来放到大人的膝盖上,让大人看他们的好东西。快一岁时,大多数宝宝可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些最早的词一般是用来称呼他们喜欢的人,例如爸妈或是经常哄她玩的小朋友。

全面了解你的孩子个性


导读:如果我问你,你了解孩子吗?你肯定会说,我当然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我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他最爱做什么,最喜欢的人物、颜色...,也许你能列举一大堆,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你了解宝宝的个性吗?以下几方面将更有助于我们父母加深对宝宝的了解。

九方面全面了解孩子个性

适应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旧能够平稳入睡还是只能适应自己的小床。

活动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还是会静静地停下来闻闻花香。

规律性:他每天都会在接近的时间里吃饭、睡觉,还是很少让你有规律可循。

趋避性:他十分乐于接受新鲜口味,还是对无论见过多少次的邻居依然躲躲闪闪。

情绪:你每天上班后他都高高兴兴地迎接你还是一见你就会哭闹一通。

持久性:他可以长时间集中精神于你们的游戏,直到你说“我们该结束了”,还是很容易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影响。

反应强度:他对陌生人无论喜恶都反应强烈,还是即使受到轻微伤害依然保持微笑与安静。

敏感程度:他可以马上分辨出你更换了奶粉的品牌,还是即使尿裤已经厚厚地也没有什么不适。

注意力分散程度: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很快以玩具、电视节目分散他的注意力,还是即使唱歌、抚摸都不能安抚他的情绪。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吗?


导读:家长与儿童的这些互动的游戏,儿童是从互动中去学习的。当然,他们也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学习,也就是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能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积极的邀请孩子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

我相信每一个儿童他们都有权利得到最好的发展,那么作为父母,我们也有权利去帮助孩子得以最好的发展。父母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我们父母所要做的是帮助我们的孩子从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为一个成人。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作为父母真的需要做些什么和该做些什么。

1.互动——“发球与回发球”

大家都有打网球吗?我也是最近才听到这个术语,就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就像是打网球——发球和回发球。这种一来一回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婴儿很小的时候婴儿是不能说话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是想象婴儿能说话的,能听懂我们的话的,我们就跟婴儿说:“你好吗?你好吗?我是妈妈!”然后就做出一些这样的假设,婴儿能说话,做出一些回应。其实,我们知道小孩子因为还很小,他不能够说话,但是就是这种“发球与回发球”,父母就对小孩说你好吗?然后孩子就会看着你,然后,他会对你微笑,你就知道他是有反应的,就这样不停的,孩子的反应,给你的反应就是他们在微笑。虽然听起来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是这个互动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别的例子,也都是设想着跟孩子有一个互动,比如说我们会做这种拍手的游戏。其实,就是尽量的做与孩子有互动的游戏。

2.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家长与儿童的这些互动的游戏,儿童是从互动中去学习的。当然,他们也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学习,也就是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能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积极的邀请孩子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

在很多的情况下,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坐好了,不要摸任何东西。可是他们如果坐在那里不动的话,他们会学到什么呢?我们需要的是孩子与环境的互动。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25岁了,当我做妈妈的时候我29岁。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家里,我会把非常贵重的物品,比如花瓶,放到一个特别高的他够不着的地方,或者把一本我很想读的杂志放在柜子,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孩子尽情地、安全地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我确保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挪动,都可以摸,我可以尽量减少对他说“不”。因为,这样,孩子才能与环境尽可能地接触。

3.经验

对孩子来说,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研究表明,这些学业成绩的好坏与经验是有关系的。而所谓的经验,其实就是我们和孩子日常所做的——去图书馆,去公园玩,坐公交车等等。但是你只要想一想,其实小孩经历得越多,他的词汇量也增长得越快。在美国,我们有一个“头脑启动”(headstart)的项目,这个项目就是让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去体验更多的游戏娱乐。我们为什么叫它“头脑启动”(headstart)呢?并不是因为从大脑开始,而是因为我们想给低收入的儿童提供跟正常家庭儿童一样的机会,去弥补他们所错过的活动和所有的体验。

4.玩!玩!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儿童应该去玩。而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陪他们一起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主要就是说,在儿童玩耍中,家长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的陪伴者。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一点都不要害怕与儿童一起玩耍。

家长通常第一件事情就说,这些老师都在干什么?孩子们怎么都在玩,可能这就是家长不明白事实上儿童正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他们在学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卡通上面,我叫他们小泡泡,冒出来的小框框,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大泡泡,有一个小男孩在喝茶,我就说你在干什么?他说我是在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下面有玩积木的小孩,这些小孩说脑子里面正在构思计划,或者说正在解决问题。另外有一个小孩说,他是在画画,他说我正在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我想说,你们在座的拿到这个图片也会问,这些小孩到底在学什么呢?我想要我的孩子去学习字母,学习数数。但是,他们在学习字母之前,但是他们在学习字母之前,他们必须要有这些基础,就像是一个网,你在编一个网的时候,你需要有相互的交织去支持这个网的构成。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去编这个网,那么它就会死掉,它会在空中悬着,没有基础。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些图片当中的儿童,他们可能是三岁或者四岁,他们正在做的事实上就是在编织这个网的基础部分。

大家环顾所有的对话,你们会看到孩子们到底在打一些什么样的基础。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看到这两个小孩在说,我正在发展更为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孩子在能够阅读之前他们需要有很多的词汇量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当我到一个幼儿园的教室里面,如果特别安静的话,我就会想,这些孩子在学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孩子是需要有很多的语言练习机会的,在他们能够阅读之前,他们必须要有很多的词汇量和语句。现在我们看一下左下角一个小男孩画画的图片,这个小男孩说我正在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举个例子,就跟鸡和蛋的比喻一样,是先有鸡才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蛋再有小鸡呢?这个自我意识就是先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再有好的学业成绩,还是先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再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呢?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让小孩觉得他们喜欢学习。

5.越好奇,学得越多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孩子他不热爱学习,他没有这个动机的话就学不好,事实上在美国很多这样的研究机构也是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学习的动机。举个例子来说,孩子是怎样增长好奇心的呢?事实上就是你越好奇,某个事物你就会学得越多。一个方面是家长去做着的好奇心的例子,家长会鼓励这个好奇心,经常家长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他们真的很笨。

小宝宝的心事谁能明白呢


你看到宝宝自己翻身了,你听到他咿呀学语了,可是,他害怕、生气或高兴的心情你能听到或看到吗?

在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或几个月的小婴儿,还不能像大人们一样有实实在在的感情。他们在吃饱喝足睡够之后,对周围的世界只能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如果你看到他很高兴,可别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冲你来的。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小宝宝的大脑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简单,它比单纯的随意的反应复杂多了。

很显然,婴儿的感情发展就像一个难解的谜,谜底很复杂。你能够看到一个四个月的小宝宝自己翻了个身,你也能听到几个月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了,但是,你能看到或听到宝贝的害怕、生气或爱吗?别灰心,只要多给宝宝一些必需的关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兴或恐惧。想想看,当你的宝贝手舞足蹈时,他是不是在说“我高兴”?或者他声嘶力竭地大哭,你会不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害怕了?

当小宝宝出生时,他们大脑中用以表达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经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他具备了表达感情的物质基础。他甚至已经可以识别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当你对小宝宝笑时,他就会知道“哦,妈妈现在很高兴。”

伴随着婴儿的成长,他的感情也日益复杂,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复杂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示出来。婴儿的这种感情发展同他所说的第一个词同样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孩子健康的感情发展是行为和智力发育的基础,(andviceversa.)

让我们来看看一岁内的小婴儿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0-6个月:快乐的小天使

小宝宝也有个性,而且他们表达个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欢房间的亮度,周围的声音对他有没有影响,这都可以从宝宝的反应上看出来。不管你是多么经常地抱他或让他紧紧地贴在怀里,宝宝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与你的怀抱无关。例如在出生几分钟之后,小宝宝就被抱到妈妈的胸前,紧紧贴着妈妈,这时,他会满足地蜷起身体。或许那表示他很轻松,但有时那是小宝宝在表达他纯粹的感情,“我喜欢妈妈,我爱妈妈。”

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宝宝的"伟大的微笑"出现了,这和以前下意识的脸部肌肉动作不同,这回宝宝的笑是有意义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欢的人来了,比如父母到了身边。研究表明,即使宝宝失明,眼睛看不见,当他听到熟悉的人的声音或感受到他的爱抚时,他也会露出这种甜甜的微笑。

对许多初次品尝父母滋味的人来说,宝贝的这个微笑很及时,这不仅给他们带来自信,而且让他们和宝贝的感情更贴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让他们手足失措,此时来自宝宝的一个微笑如同一种无声的鼓励,像是宝宝在说:“妈妈,爸爸,你们做的棒极了,我喜欢你们。”

当宝宝这样对你笑时,别忘了给他一个回应,因为如果父母在此时能给他一个轻松的微笑做回应,他就会更乐意这样做,并且开始知道了他的行为会有反应。能够感受到别人的回应,比他自己的感觉更重要。

伴随着成长,小宝宝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高兴时,开始咯咯地笑出声,并且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甚至开始等着你逗他高兴。有试验表明,当一个5个月的小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走近她,并且藏在宝宝的床后,虽然宝宝看不到妈妈,可她开始兴奋地扭来扭去,等着妈妈和她藏猫猫。换一个陌生人,宝宝就不会有这种期待的表示了。因为宝宝知道妈妈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约3个月时,宝宝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小宝宝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童语,模仿他们喜爱的人的声音,这是他们另一种表达自我感觉的方式。和微笑一样,交流是感情发展的关键。如果你的宝宝在对你“说话”,你该学他的声音,也对着他说,宝宝会很高兴,并且继续与你"对话",这对将来的语言发展是一种很积极的体验。

气愤也是在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了。假如你从一个6个月的宝宝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时他发出的声音与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虽然宝宝还不会表达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从他手里抢走玩具,可没那么容易了,他会抓得更紧,不让你拿。这种抓握练习可以发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学会自我控制。

6-12个月,害怕与依恋

想想看,还记得带宝宝去游乐园玩的情景吗?这是她第一次和卡通人物面对面,虽然没哭,但她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你的胳膊,另一只手甚至在颤抖。她盯着卡通人,但同时一直看着你,希望你能保证她是安全的,直到卡通人离开,你才听到她轻松地出了口气。这是婴儿的一种很正常的反应:怕生。这个年龄的孩子害怕他们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复杂了。

在半岁到一岁之间,孩子开始急切地想知道谁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当他们会爬,甚至可以扶着人踉踉跄跄地走几步时,他们渴望更加独立自由,想去哪去哪。但仍然强烈地依恋爸爸、妈妈或照料人,希望与照顾他们的人更贴近。

此时,一种新的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了。当宝宝喜欢的人离开时,宝宝会表示出强烈的不安,他不知道这个他喜欢的人还会不会回来?往往是妈妈换衣服或爸爸拿起钥匙要出门时,宝宝就开始变得急度不安,甚至声嘶力竭地哭闹,这种普遍的分离焦虑现象说明了一点:她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可以预期损失。

当然,除了恐惧和气愤的感情,这么大的孩子也会表示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他们希望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喜悦。当他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狗时,他会拉妈妈,让妈妈也看。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来放到大人的膝盖上,让大人看他们的好东西。快一岁时,大多数宝宝可以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些最早的词一般是用来称呼他们喜欢的人,例如爸妈或是经常哄她玩的小朋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宝宝心事你了解多少?》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