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隔代教育中父母的定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

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对于快要去幼儿园的宝宝,可以这样建议抚育的老人:

1、告诉老人宝宝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他上幼儿园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宝宝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现他在玩的时候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的事时,你一定要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他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不拿出玩具来,就要好言相劝,帮助他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他的玩具,让他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次数多了,他也会改的。

2、和老人谈谈独生子女环境单调,与人交往少的问题,理解宝宝将来还是得走上社会的,不能太保护,要逐渐锻炼宝宝的独立性,让他到集体生活中能尽快地适应。

3、让老人家带他到朋友家去串门,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锻炼他的社交能力。有时他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会使他回过头来想自己的问题(不借玩具给别人玩),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改了。

4、请老人家给宝宝讲有关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对宝宝的社交行为会有好处。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你可以为他编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父母要做好性别教育中的定位


性别教育,就是指引导和影响孩子向适合于自己自然性别特征的健康的个性品质、风格、行为发展的活动。对孩子的早期性别教育,主要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其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性别认同’,它依赖于和谐、自然的双性环境和双性影响力:父母相互支持,能展现出各自的性别优势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能自然地、顺利地认同自己的性别。相反,也有一些影响孩子性别认同的不良因素,比如: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养或把男孩当女孩养;孩子处于单亲家庭或只与父母亲中单方关系密切;家庭氛围中‘阴盛阳衰’的味道太浓;父母关系不和、相互拆台等。为使孩子能顺利地认同自己的性别,今后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父母应尽力为孩子创设最完美的受教育环境。

性别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识教育,但是性知识教育绝非性别教育的全部。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给他们一个不受侵害的童年和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

有男孩的家庭,尽量多由父亲带,给孩子以男性的力量和阳刚;有女孩的家庭,则多由母亲带,教会孩子善解人意、温柔贤淑。“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应该注意,异性家长不能太随意,需要把握一个度,这就是既要让孩子了解性别的差异,却又不能因性别的差异而对孩子造成过多的束缚与心理的压力。要培养孩子与同性父母的亲密关系:父亲应常常陪儿子玩,母亲也要有单独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让孩子从他(她)们身上习得良好的行为。”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由于很多家长对性别教育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了。当面对越来越多的泼辣女孩和越来越多的细腻敏感男孩,他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性别角色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帮助作用,而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影响对孩子来说不能忽视。“现在的电视剧似乎进入了‘男色时代’,而广告中的某些性取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超女’的出现更使孩子们认为只要长得漂亮或唱得好就会成功。因此,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想取得成功,并不是仅靠姣好的外表,这个社会还是注重个人能力的。

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现在提倡的‘中性化’就是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兼收并蓄,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

隔代教育的坏处


隔代教育的坏处

1、思想观念陈旧: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爸妈的受教育年限,而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祖父母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还有一些祖父母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祖父母不是怕孩子摔了,碰了,就是怕孩子在玩中出问题,思想上比较保守。认为只要孩子不磕不碰就好,不了解孩子的爱玩、爱动的天性,不了解孩子年龄、生理的特点,阻碍了孩子的正常运动、发展。

3、容易对孩子形成溺爱。多数祖父母会经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造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4、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隔代抚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

5、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谭林桂人们习惯把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称为“隔代亲”。

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老人们认为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很可怜,舍不得教育,同时老人心理上更会有所顾忌——万一有差错闪失,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

老人的种种爱的行为,常常会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到后来就是管不住。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不能与其他小孩子和睦相处。

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

扬长避短是良方,现实生活中,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刘翔,从小父母为忙于生计早出晚归,他一直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不仅和老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而且从老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优良的品质。

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事实证明,许多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强于其它孩子。

然而,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因此,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首先是不要过度溺爱,对孩子也要讲原则,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另一方面是管理孩子的标准要一致,不要一个在教育一个在护短,否则会导致孩子难管,甚至不服管教。再者就是照顾孩子生活只是爱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生活、学习、卫生等方面的好习惯,最后是能接受好的建议和意见,不要认为老师或者其他人指出孩子的不足是为了给你难堪,只是希望家园结合,能改掉坏毛病和不足,从而养成好习惯。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是指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或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浅谈隔代教育


浅谈隔代教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对上要感恩父母,尽孝之道,对下要关爱子女,尽责之职。

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也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也是跟随着祖国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而长大成人,而今之时,我们也都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当然父母们也都到了花甲之际,按理说来这时候的他们应该是享清福的,但是为了我们能够安心工作,为了满足我们的“玩心”,我们年迈的父母”首当其冲”地帮助我们带领我们的孩子,自觉地成为了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使之形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或许真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或许因为自己贪玩之心,或许因为依赖之心,我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则甚少,想来我们家也是一个典型的“隔代教育”的家庭。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纯真的爱情。当然我所说的爱情,绝对不是什么男女之间的情爱,而是家庭之间的关爱和亲情。无可非议,我们的父母肯定是全心全力的照顾着我们的孩子,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观念的不同,在教育幼儿方面,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父母必定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的。

在我们家严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不管是对是错,事事都顺着孩子。曾经儿子跟我讲过这么一句话:“宝宝、爷爷、奶奶三个人在一起,宝宝最大,爷爷第二、奶奶最后,但是宝宝,爸爸,妈妈三个在一起,便是爸爸老大,妈妈排第二,宝宝变最小了。”后来我又试着问儿子:“那么我们全家五个人都在一起,那又是谁最大呢?”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到:“当然是爷爷最大!”可想而知,当我和孩子爸爸不在的时候,儿子又是如何称王称霸的?

父亲和母亲也曾多次跟我说:“儿子太难带了,总是不可吃,不肯睡,乱吵乱闹!”但是说实话,每个周日当我独自带着儿子的时候,我真心的没感觉到儿子有如何的难带?儿子自己吃饭,自己玩耍,自己穿戴……但是爷爷奶奶的一起包办代替,即时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要孩子动手,渐渐的就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同时也使其任性霸道,与其他小朋友很难融洽相处,形而久之地也失去了一些本该有的生活本能。

人总是一个矛盾体,爷爷奶奶一方面说着:“你们自己的孩子,你们自己带领。”一方面还是不辞辛劳的代替着我们。我们一方面嫌弃爷爷奶奶带领方式不对,一方面有使劲地把孩子往我们的父母那里塞。

就如同就现在所谈及的“隔代教育”,势必也存在着有利的地方。祖辈家长们比我们有更多的育儿经验,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另外我们的父母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可以促进我们的下一代的发展。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感情更为圣神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当我们认为父母对待我们的孩子过于溺爱而做的不对之时,请不要对父母大声呵斥,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当时说不通,可以借助于其他事情,其他人物来讲明。爱屋及乌,因为他们是爱我们,才会爱我们的孩子。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父母者,子女之启蒙之师。凡为父母,莫不爱其子。爱不仅仅只是挣钱给其穿好,吃好,学好!更为重要的是从心灵从道德上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以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英比较:祖父母的角色定位


沃克夫妇俩已经退休,住在格拉斯哥城南。他们有六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五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

沃克夫妇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因为: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他/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双方争着领孩子,结果往往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过段日子去看看孩子

是不是老人不与孙儿孙女在一起就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事实绝不是这样!

虽然老人与孙儿孙女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有时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日或孩子生日就寄或送礼物给他们,路近的过些日子就去看望他们。

英国的祖父母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其实过段时间见次面,孩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些惊喜。

中国的老人喜欢与孩子整天泡在一起,认为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安排时间带孩子看看风景

带孩子外出的时间一般会选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开车带孩子一起去山地,看山川河流、茂密树林和飞禽走兽;有时开车去海岛,看汪洋大海、汹涌波涛和热闹海港……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老人与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于是他们问什么,老人就答什么,并且启发诱导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可中国老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小,外出后,万一出什么事,自己无法向自己的孩子交代,而关在家里则是最安全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孩子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对老人的依赖,孩子就得迫使自己记住大人的做法,训练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一般孩子长大后独立处事能力比较强。

要是这种观念给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了,绝对会义愤填膺。因为,我们的老人以为,孩子小,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外国孩子要迟5-6年。

当年轻爸爸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作示范。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例如:生理、心理、智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何帮助指导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建议年轻的父母:家里有了孩子不要养宠物。西方人视猫狗为宠物,如同人一样珍贵,一般人家里都养猫养狗。但是为了小孩子,年轻父母还是忍痛割爱,必须把心爱的宠物送走……

相信《隔代教育中父母的定位》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