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

10-06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

七不责

“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呻吟语》

1、对众不责

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被当众指责,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不服、委屈,更想对着干吧,有可能心里明白,但是“尊严”呀,依旧不肯低头。

2、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再揪着问题不放,喋喋不休的责备孩子了。妈妈爸爸们,是不是体会过,越说越生气。孩子们心里知道自己的错了吗?其实在你一开始训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后续的训斥都是“画蛇添足”啦,起不到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3、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的责备,孩子带着沮丧、失落、伤心的情绪上床,也许脸上还挂着泪痕,要么夜不能寐,要么噩梦连连。对于陪读的小学生的妈妈们,大家深呼吸,晚上的时光珍惜哟,睡觉前,要保持快乐!

4、饮食不责

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饭桌上是难得的大家欢聚的时刻,也很容易成为一些家庭的训话时刻。还能不能愉快的吃顿饭呀?!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往往是大人们把吃饭变成了很无趣的事情。

5、欢庆不责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的时候,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被责备,经脉会立刻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让孩子尽情高兴吧。

6、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当孩子哭的时候,他的情绪还是处于激动的时刻,这个时候,大脑不能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家长在这个时候的指责批评,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7、疾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是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的处方。

再来看看五不怨,三代同堂的家庭是现在的常见模式。二宝政策放开,更多的老人投入到“看娃”的事业中。三代同堂养育,妈妈爸爸对待老人的方式,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

五不怨

不抱怨父母无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抱怨,不抱怨父母迟缓,不抱怨父母生病。

1、不抱怨父母无能

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很不容易,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我们现在养育孩子关注的问题,例如孩子的技能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培养等。老人们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作为妈妈爸爸,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老人,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我家老头老太太就是这样;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

老人们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对人生有自己的经历、教训、经验,他们把我们,妈妈和爸爸,养育成人,他们期盼全家人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老人们的抱怨,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

4、不抱怨父母迟缓

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身边老人们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老年,永远想象不出“人老了”的感觉。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切记:看着老人,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千万不要“子欲孝而亲不在”。

5、不抱怨父母生病

妈妈爸爸在家里的全部关注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自己工作繁忙,照顾孩子的重任交给了老人,老人不能病倒,因为那样就没人照顾孩子了。平时无意识的抱怨,让家里的老人,在自己的身体不适的时候,忍着不说,老人们觉得不好意思,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照顾好老人,孩子以后才会照顾好你呦。

妈妈爸爸们,我们是否有时候抱怨,老人们的思想落后,老人们带娃方法有问题,老人们唠叨、啰嗦、脾气大,老人们对孙子孙女溺爱......

我曾经问过一个老人,看孙子累吗?这位爷爷说:“每天早上起来做全家的早餐,每天两趟走路接送孩子,然后每天要搭公车送孩子去周边的各种学习班,在那里坐着等一到两个小时,每天还要买菜呀、收拾屋子呀......一天没有闲着的时候,晚上想看会电视吧,怕影响小个的学习。要说真累呀。人老了,晚上爱起夜,还睡不好。” 我跟老人说,“您真的是很辛苦啦,其实带孩子比我们上班累多了。” 有老人疼的孩子是加倍幸福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别拒绝孩子对你的爱


父母,别拒绝孩子对你的爱这个月xx爸都非常忙,但每到周六却可以带孩子加班,所以这几个星期,周六xx宝都是跟他爸混一天,吃喝自理,爷儿俩非常自在。xx宝很是期盼和爸爸在一起“上班”的日子,而且对他爸充满崇拜:妈妈,我爸好厉害,他们不会的都来问我爸怎么做!父亲参与育儿明显的好处都出来了。可是还有明显的不足,有待改进。

晚饭后,家人看电视,我提醒xx宝喝水,在外面跑一天,得补充一下。xx爸就唠叨xx宝:在外面不要向我要饮料,口渴了喝水。回来可以榨果汁。在饮料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这一提醒,xx宝自己动手去榨果汁了,我在房间里,奶奶在洗澡,没人管他,也不知道榨了几杯,还端出来一杯送给他爸。这时只听xx宝非常高兴地请爸爸喝果汁,结果xx爸只淡淡的说了谢谢,我不喝,继续看电视,没了声响。类似的情景好多次上演,好几次,xx宝留他非常喜爱的水果,哪怕留一个给他爸,等他爸下班回来,xx宝都很高兴地对他爸说,爸爸,这是我给你留的,你吃吧。结果都是:谢谢,你吃吧,我不吃。淡然。有时我在旁边就用眼瞪他,才明白过来,才会说:呵呵呵,好,非常感谢,我吃。要是我,我就非常开心地大声说:真好吃啊,太美味了!这是xx宝留给我的!可惜很少有机会呀,因为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是我喊着:我们平分!如果他爸不在家,xx宝总会叫着给爸爸留一点。呃,男人没那么夸张表达爱,但这一次次拒绝孩子的分享,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孩子以后怎么再给我们爱呢。

前两年,朋友们住一起的时候,涵宝儿和佳宝儿经常来家里吃饭。做了小朋友们爱吃的,端上桌,孩子们开始抢盘子,都往自己跟前儿拉。最后的结果是:放中间。这时候,只见孩子们个个拿勺子往自己碗里堆。这时候的孩子,虽然只顾自己,但也知道了不能全让自己吃,别人也得有份。再大一点,不用我们在旁边做调节员,他们之间自己解决了,放在哪里,个个满意就行。再后来,春节的时候,来了小客人,xx宝竟然知道了照顾小姐姐,给她夹喜欢吃的菜,受到了阿姨的大加赞扬。在孩子的成长中,学会分享是个漫长的过程。分享就是爱的一种表现。而我们其中不经意的举动,扼杀掉了孩子的爱的表达。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懂得分享,爱父母,善待他人。如果孩子这方面出了状况,是不是得想一想,孩子从小自己就是这样对待他的:好吃的全留他,自然而然地吃独食;孩子所有事情大包大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爱孩子,自然而然,为什么孩子爱我们却被我们拒绝呢?

孩子七种行为父母必须说不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包含理智与宽存,更应松紧有度,要为儿女们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限,使他们的行为有章可循,学会忍受一时的不舒服、烦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因此,对孩子如下的几种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绝不能手软,更不能把宽容演变成纵容——

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达标做法:对咬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严肃批评,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已经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必须亲自道歉;同时,让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愿意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他应该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除了批评和讲道理,一定的惩罚必不可少,并将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呈现在他眼前:呵护和安抚被咬的孩子。从而令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进而自觉摒弃攻击性行为。

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见了玩具就走不动

在超市,你拒绝买芭比娃娃,女儿却紧紧地抱着不放,任你怎么解释也不松手,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态度:今天不买玩具,因为前不久刚刚买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无理取闹,不妨置之不理,继续选择其它物品,或者佯装离开,任其坐在地上哭。妥协是不明智的,否则孩子的任性将变本加厉。等孩子冷静之后,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等方式,使之明白,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欢,撒泼、哭闹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而且令人讨厌。

该睡不睡

晚上10点该睡觉了,孩子却把娃娃和毛绒玩具摊到床上。

达标做法:指指墙上的卡通挂钟,示意孩子到就寝时间了,告诉他按时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去幼儿园不迟到。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上床,他们永远没玩够。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难以养成。所以,无论孩子找什么理由,父母都要想办法拒绝。

天女散花

临睡前,6岁的孩子脱下衣服,随手扔到桌上、凳子上,甚至一只袖子耷拉到地上。

达标做法:对孩子说:“穿好睡衣,然后把你的衣服叠好。在幼儿园午睡前,老师不是要求你们都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吗?老师还告诉妈妈,你做得非常好,有时还帮助小朋友呢。妈妈知道你是个很讲秩序的孩子。来,妈妈看着表,你准保能在3分钟之内完成,马上开始吧。”说这些话时,不必高声,但一定要柔中带刚。

孩子喜欢听好话,妈妈对其好行为的强调,恰是对他的正面激励,在反复的督促中,孩子能逐渐学会自理,并懂得承担责任。

我要一次玩个够

到了该结束游戏的时间,9岁的孩子却坐在电脑前不动。

达标做法:对孩子表明你的宽容度:“好吧,再给你5分钟,把这局玩完,如果还不结束,明天也不允许你玩了。”

电脑游戏容易使人上瘾,孩子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规定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如一天一次,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并严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过服从外在的约束力,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另外,在规定时间的前5~10分钟,父母可提醒一次,让孩子有心理准备,为准时离开电脑提供可能。

用谎言掩盖事实

8岁的孩子施展“武功”,将花瓶摔得粉碎。当妈妈问起这事,他却说的家里的猫干的。

达标做法:鼓励孩子说实话:“告诉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妈妈喜欢诚实、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以此打消孩子的顾虑,鼓励他说出真相,并在第一时间“拥抱”他、表扬他。

6、7岁以上的孩子明知说谎不对,却为了逃避惩罚而为之。如果你相信他的话,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就等于助长了这一恶习,以致他在谎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爱孩子,不溺爱孩子


爱孩子,不溺爱孩子《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这本书,实而不华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育儿经,给更多的妈妈指引教育孩子时的误区!

前几天看一则新闻,一个花季少女因为某些原因跳楼了。先不论她是何种原因而跳楼,这样美好的年龄竟然做出了这么极端的选择心里该是有多么绝望和无助啊。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过程。学龄前父母忙着给孩子灌输这样那样的早教,也总怕孩子受这样那样的伤害而给孩子包办一切,而忽略了给孩子打好身体基础,每天多一点好习惯、多一点笑脸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学龄后总是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是不是一百分啊?、、、、、,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我们要看到成绩后面的问题。

赞成作者关于圈养和散养的观点。带孩子三岁之前圈养的是时间会比较多,三岁之后散养的时间会更多,不论圈养和散养,帮助孩子打好身体的“桩基”、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这两点永远不会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并不需要一本正经的指出来,或者可以一行笔带过,适当的时候向孩子“示弱”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

这一章我深有感触,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永远是个艰难的话题,隔代教育同样如此。该不该让老人带孩子呢?老人反应慢、溺爱孩子、观念差别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换位思无考一下,或许我们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吧。

在作者讲述事例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是不是也有爱的强迫症呢?有时抓狂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成为“暴力爱”的一份子呢?

当然,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纵然会有很多问题,但终究根源都是爱孩子,而我们不能因为爱孩子而遇到问题的时候无原则的退让,无原则的去溺爱。孩子的行为、要求有些是可以任其发展和满足的,有些则是不可退让的,否则孩子最终只会在所谓爱的这个光环下走向亚健康,有些更严重的则会走向极端。

记住了作者的一句话:教养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三分靠方法,七分靠分寸!我们要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非常棒的一本书,准备还看一遍。

如何对孩子说不


常有这样的场面发生:人来人往的大商场里,有小孩子赖在玩具柜台前哭闹,一旁的父母在面子大失之下,不免心烦意乱地“赏”孩子一记巴掌;宾客满堂的时候,孩子却倒地撒泼,一屋子人尴尬之余,父母把孩子拖进了小房间,关起了“禁闭”……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父母的纵容和溺爱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日渐叛逆的性格,父母到了拿出威信来拒绝孩子的时候了。

不同年龄的孩子 不同的拒绝招式

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当然也有不同的拒绝招式。

0~2:直截了当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语言功能还不完善,如果父母对他讲比较复杂的道理的话,孩子可能会听不明白。

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应采取的拒绝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体验式。如直接对孩子说“不可以”或是对他摇头。当孩子有危险举动,例如去拿打火机玩的时候,父母就要马上制止,甚至可以给宝宝一点小苦头吃,如取消孩子下午的甜点心等。

2~4:冷处理

2~4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第一个“反抗期”。这个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叛逆性十足。对这个时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尽量避免采用强硬的处理手段。

“冷处理”是对付这阶段孩子不错的办法。当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你可以不去理睬他,等事后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同他讲道理。如果孩子是在公众场合撒泼的话,父母可以先把孩子拖回去,再进行冷处理。这样做对孩子的自尊心起到了保护作用。

4~6:讲道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特征上处于一个过渡期,正从“自我中心”发展到认识周围的环境事物。同时,孩子在语言上的智能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父母这时就可以采取“讲道理”的方式来同孩子沟通了。坦白而简单地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来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注意别对孩子说谎或说得模棱两可。

“冷处理”的方式也同样适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冷处理之后再晓之以理,最后别忘了给孩子一个爱的表达来抚慰他。

不同气质的孩子 不同的拒绝招式

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爸爸妈妈也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独特的气质,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拒绝方式。大致有以下的方法。

容易兴奋的宝宝──强制休息片刻法

对过于兴奋、听不进劝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带到另一个场所,让他脱离使他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看着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有好奇心的宝宝──转移注意力法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这样,孩子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胆小而又依赖的宝宝──轻柔的暗示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觉,缠着妈妈,你不妨问他:“妈妈明天还要上班,你觉得妈妈累不累?”“你该怎么做呢?”

好胜心强的宝宝──激将法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拒绝变成鼓励。如:孩子不愿打针,父母可以说:“奥特曼连怪兽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针。小明呢?”

父母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树立规矩的过程。只有言行一致的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

父母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一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绝不是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教育机会。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树立行为规则,一开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断点拨、刺激;时间长了,在父母的拒绝过程中,孩子便能学会自我控制,提升内省智能,从被动接受外界的教育内化为自律、自觉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开始便明确规定孩子睡觉前不能吃糖,并一直贯彻执行,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说“不”之前,请先自我反省

当你急急忙忙拒绝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也请省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

有没有以身作则

例如,带着孩子出去用餐,父母自己高声谈笑,却要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好,不要到处乱跑。试想,孩子会听你的吗?

所订的标准是否合理

例如,当孩子提出是否可以不练钢琴时,请先想一下你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了。

有没有尊重孩子

父母的尊重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所以尽量不要当着许多人的面拒绝孩子。

育儿心得:父母孩子的爱


育儿心得:父母孩子的爱

我家孩子从小比较内向,胆子小,不大敢与外人说话,为改变这种现象,做为父母,我想了很多办法,再配合幼儿园里老师的教育方法,终于初见成效。其实也没什么秘诀,就是——爱、关怀,多加以锻炼、给予自信。

1、每天只要他想和我聊天,即使我的手里有事情,也要停下来,认真地来倾听孩子。

我们只是个被倾述对象,让孩子多说,我们也不多加意见,碰到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时,才稍加指引,让他往正确的方向去想问题。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没有入睡的时候,是他最盼望的时间,我总会抱着他,聊着他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给他讲几个励志小故事。

2、谁家父母不爱孩子,但爱别深埋心底,要把爱说出来。

我经常抱着孩子说:“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成长,妈妈会在你身边陪伴、支持你的。”有几次孩子回来说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打他,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那个小朋友是故意的吗?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原谅他,如果他是故意的,宝宝要先学着自己来解决,可以先告诉那个小朋友‘打人是不对的,好好团结友爱我们才能玩得开心快乐,但如果你还打我,我就不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了’”。一般这样说也就能解决了。当儿子这样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他会很高兴的回来告诉我,这个时候我会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你好棒,真有男子汉的风范,这样处理事情你们俩个都不会再生气了对吗?多快乐呀!”也有这样做还是处理不了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可以适当的寻求老师的帮助。对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孩子从小学会从容平和的自己处理问题,如此成长,对健康的性格是一种保障。

3、多与其它家长沟通。

现在这些孩子,让我们做父母的很无奈,我在四处寻找着和我有相同情况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通过网络,我在本地找到了十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网友,我们经常在网络上讨论问题。记得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地方还不适应,包括孩子,也包括我们家长,这样情况下,有一些家长送孩子去过幼儿园,她们给我讲了很多常识及注意事项,还有如何渡过孩子初上幼儿园的适应期。这些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解决了不少困惑,所以,多与其他家长交流,多借鉴其他家长的经验,真的很必要。

4、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现在很多家长感慨孩子没有礼貌,对长辈没有尊敬心,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在教孩子文明礼貌的同时,也要严于律己,例如:当着孩子的面不能骂人,说粗鲁的语言,对长辈都要用尊称,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争吵,时时刻刻把这些事放在心上,自己做到,孩子自然也学到,何况礼貌用语也是道德品质的体现,希望孩子做好这一点,自己一定要率先而为。

5、拥有健康的心灵,才会过得快乐的人生。

从小教孩子学会感恩。一个人是不能独自在社会上成长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他人的相辅相成,所以教孩子学会感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当孩子学到古诗《悯农》的时候,对种地的农民伯伯,要学会感恩,从而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当每一年的老师节来临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忘记所有教过你的每一位老师,是她们一点一滴的、辛辛苦苦的教会你很多的知识,还有身边的很多人,时常教孩子拥有感恩的心,让孩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也是快乐的源泉。

6、创造机会,带孩子出去,多多加以锻炼。

适当带孩子出去走走,可以亲近自然,看看青山绿水,也可以适当去放松,去游乐园玩玩,还可以有意地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让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自己找小伙伴玩。总之,我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在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时更能得到成长中的锻炼。

7、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归功于他有一对懒得出奇的父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的这种懒,是一种刻意懒,其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不能老依赖父母。

(2)要有一个弱势的妈妈,就会有一个强势的孩子。

我经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弱者,寻求孩子对我的帮助,让孩子帮我,使他有一种保护感,从而锻炼出他的那种“强势”。

孩子的成长步步是关键,就像是种下的小树苗,要将其扶正扶直,将来才能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爱孩子,千万不能忽略童年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细心呵护,用爱陪伴。

以上是我的几点做法与感受,或许有失妥当,希望能与其他家长共同探讨,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刚出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单纯可爱。可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性格。众所周知,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外家庭环境的影响则最为深远。

离园活动时,小朋友正在书写数字,王立惠的爸爸来接他时还剩一点就写完了,李老师便让家长稍等一会儿。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小淘气”姜建宇小朋友就开始捣乱了,时不时动动王立惠的笔和本,影响小朋友写字。李老师发现后变出声制止了他,可李老师刚转过身姜建宇又开始捣乱了。这下王立惠的爸爸发火了,冲着自己的孩子吼道:“你是不能揍他?笨死吧,就老实在那儿让人欺负。”李老师见状连忙上前调和,让孩子爸爸消消气。孩子们见状都吓得鸦雀无声

,王立惠唯唯诺诺的躲在李老师的身后一言不发,好似下一刻爸爸的巴掌就会落到自己身上似得。就这样李老师安抚了王立惠爸爸好长时间才让家长压下火来,带着孩子离开了。这样让我从中看到了王立惠小朋友性格形成的原因。正是因为爸爸的火爆脾气导致了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第二天,孩子来园后我特意询问了他,爸爸在家中经常发火吗?孩子点了点头。这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王立惠小朋友变了,经常会有小朋友跑到老师跟前告状说王立惠打他了。活动时间也时常能看到他违反活动规则与他人打闹的场景。但一点到他的名字却依然是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很明显孩子听了家长的话,开始慢慢变成原本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他。

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如果早期教育能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让他在被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勇敢、自信,懂得和别人友好交往,自然没有人敢随便欺负他;相反,如果家人之间行为粗野,经常互相指责、抱怨,动不动就恶言恶语,甚至暴力相向,孩子就会胆小怕事,被人欺负也不敢吭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被欺负的负能量积累到极限,就会爆发出来,这时,角色就会转换,总被欺负的孩子就会突然变成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好战分子”。

作者:于福宁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幼儿园

相信《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爱的童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