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案王二小课文

2025幼儿园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现代文课文教案 10-08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m.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编辑推荐

2025教案王冕学画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教学重点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难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二、教学重点(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欢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2.然后指名回答。(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3)王冕在观看荷花。(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师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四)学习生字: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准生字的读音。(1)学生自己看拼音读。(2)指名读,齐读。3.在读准生字读音的情况下,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1)学生自己读。(2)同学互相读,互相指出读音不对的地方。(五)识记生字。注意识记的方法。1.学生自己自学。2.小组内汇报,说明用什么方法识记的。3.指小组代表汇报识记情况,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加以点拨或加以强调。(1)利用熟字记字:读: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横钩,下边是“头”。读书,读课文,读诗词,朗读。荷:上下结构,上边草字头,下边左边单人旁,右边是“可”。荷花,荷花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是我们能做菜的藕。荷叶,荷苞,荷箭。想:上下结构,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边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平:干字两横间加上一点一撇。平常,平时,平日,平平安安。样:左右结构,左边“木”,右边“羊”。样子,样品,榜样,一样,一模一样。美:上下结构,上边“羊”字头,一竖下边不出头,下边“大”。美丽,美好,美妙。买:上下结构,上边横钩,下边“头”。买东西,做买卖,买书。(2)其它:父:爸字去掉“巴”,笔顺是“ 。父亲,父母,父辈。书:独体字。笔顺: 。书架有几层,书的字形像书架两层撂起来。书本,读书。更:上面一横,中间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红,更美,更坏。丽: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两个“ ”并列。美丽: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学生汇报记字方法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4.巩固: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5.指导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书”上边“ ”写小一些,下边“ ”写长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过一撇。“美”,“羊”字头的一竖下边不出头。(2)其它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笔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写,要求抄写一个对照一次,有不对或不美观的擦掉再写,并鼓励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总是擦了写。(五)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后,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边读边标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3.读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六)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二)背诵课文第2段。二、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2段。三、教学难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让学生掌握背诵课文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王冕学画画的事,那么他是怎样想起学画画的呢?今天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就会明白了。(二)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己小声读课文第1段,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2)再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3)在小组内读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指名汇报,汇报时仍然是先读出这句话,再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①第一句话是介绍王冕这个人,从这句话中,知道王冕是个画家,是古时候的人。从图中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来。②第二句话是说王冕因父亲去世早,家里很穷,他只好当了放牛娃。出示句子:“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只”和“就”说明什么?到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失学了,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活。③第三句告诉我们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示句子:“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时,即干着这个,又干着那个。说句子,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放学路上,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理解:他为什么一边放牛,还要一边找些书来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这说明王冕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上不起学,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自觉地学习,那么顽强地学习,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多么让人敬佩呀。让同学们想象,正因为他是这样的渴望学习,自觉想办法学习,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5)指导朗读这一段。“很穷”、“只”、“就”、“放牛”等词要重读,体现王冕的家境贫穷。“一边、一边”“找”重读,突出王冕克服困难、酷爱学习的精神。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6)教师小结过渡。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2.学习课文第2段。(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3)逐句理解。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地点:湖边。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反复读这句话,提问: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2)看板书背。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3)学生自己试背。(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三)作业。1.读熟课文。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完成课后作业。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2.完成课后作业。三、教学难点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2.小结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2)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3)指名读第3句。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2.指名说一说。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四)处理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第2题。(1)指名读题目要求。(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2.完成课后第3题;(1)读题目要求。(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 【板书设计】

2025教案《冬冬读课文》


朋友

教学内容:学习以“朋友”为主题的两篇课文和一首古诗,两项综合活动,和识字、写字、造句等基础知识的训练,,并且通过讲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识字27个,写字16个。学习足字旁、双人旁、走字旁、走之儿,自己填偏旁表。

 2.能正确使用“再、也、又”。

          3.熟读《冬冬读课文》和《池塘边的叫声》回答课后问题。背诵《赠汪伦》。

          4.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认27个生字,正确书写16个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美好与可贵。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6-8课时。

第一课时     冬冬读课文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2.识字12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朋友吗?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冬冬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范读课文,生圈出不认识的字。

2. 生自读课文,互教互学生字。

3. 读课文,把生字的颜色设定为红色。

(1) 请几位同学读生字。

(2) 找出生字的“邻居”,他们还能与谁做朋友?

(3) 讨论交流记生字的好方法。

(4) 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生字情况。

   4.小组合作读课文,看别的小朋友读得准不准。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课文。

2. 标出自然段。

3. 分段读课文。

4. 讨论:当冬冬读不下去时,丁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5. 师总结: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6. 指导朗读。注意丁丁说的那句话: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是一句请求句,  要读出请求的语气。

7. 朗读课文。

四. 巩固复习。

1. 找朋友游戏。

2. 联系实际想一想,看到同学有了困难,或犯了错误,自己是“笑”的人,还是同学的朋友呢?写在练习本上。

五.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冬冬读课文

 读  胆  害  越     脸  喜  教  室  遍  鼓  勇  掌

 读课文 胆子 害怕 越读越小 脸红  喜欢  教室      一遍      勇气  鼓掌

 第二课时   冬冬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 指名读课文。

2.读词语。读课文 胆子 害怕 越读越小 脸红  喜欢  教室 一遍  勇气  鼓掌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读  课  文  师  请  红 站  这

  2.齐读生字。

  3.认识“辶”

  4.指导“这”字,用红笔标出走之儿旁,走之儿的横捺难写学生在桌面上多练几遍,强调走之儿后写。学生描红。

  5.“课、读、请”这三个字都是什么旁?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三个字。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7.评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冬冬读课文

读  课  文  师  请  红  站  这

2025教案看菊花课文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欢它。”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2025教案《咏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正确回答课后问题,知道鹅的特点。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认识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鹅浮水的幻灯片,一段优美的音乐。

 2、生字、词卡。

 3、学习古诗的四步方法的卡片。

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㈠、上课之前,我们选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1、"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2、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描写鹅的古诗(揭开题目)跟我读。

3、鹅字什么结构?我们学过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读三遍。

4、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

5、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

6、谁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这只鹅的嘴巴、脖子、身子和脚分别是怎样的?

7、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㈡、现在,李老师想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一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啊,原来,竟是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朋友说,写得好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这首诗流传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它呢?首先就要读准字音。(示卡:读准字音)跟我读。2、打开书,完成两个要求:①小声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②用"__"勾出生字,并读准。(关幻灯)3、首先检查生字是否读准。(示卡抽读)

 4、再检查难读的词语。红掌、清波、绿水、曲项。

 5、检查读课文①课文共有几句话?②请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大家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注意:fu浮,不要读hu)

 6、齐读。

三、理解诗句:现在我们要逐词逐句地来看,小诗人是怎样描写大白鹅的,也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跟我读。(示卡:理解词句) 

 ㈠(开幻灯)谁来读第一行。

1、当小诗人看见这只美丽的白鹅,赶紧告诉他的小伙伴"鹅、鹅、鹅",他为什么要连说三次呢?说明他看这样可爱的白鹅,心里怎么样?(高兴、激动、惊喜)

2、那么谁能把这种高兴、惊喜的语气读出来?

3、我们一起来试一次。

 ㈡那么这只鹅在干什么呢?一起读第二行。

1、"项"指鹅的哪儿?脖子怎么样?那么"曲项"什么意思?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呢?(看幻灯回答)

 ①"向"什么意思?

 ②"歌"又指鹅在干什么?(大叫)

 ③为什么小诗人要把白鹅的叫声听成在唱歌,说明他觉得白鹅的叫声怎么样?(因为他喜欢白鹅,所以连它的叫声也觉得动听,象唱歌一样。)

 ④谁能连起来说"曲项向天歌"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小朋友看,这只白鹅张着大嘴巴,头戴漂亮的红帽子,身穿雪白的礼服,像不像歌唱家正在演唱?那么谁能把白鹅昂首高唱、得意洋洋的样子读出来?全班读。再把前两行连起来读。

 ㈢过渡,白鹅昂首歌唱的样子十分可爱,然而它在碧波中浮游的姿态却更加的优美。请女同学读第三行,男同学读第四行。

1、这儿有一个生字,谁会读?(毛)它和前边学的哪一个字相像,哪儿相同,哪儿不同?读三遍。

2、这里的"白毛"指什么?(长着白色羽毛的鹅)

3、"浮绿水"是说鹅在干什么?

4、谁能连起来说"白毛浮绿水"什么意思?(雪白的鹅在绿色的水面游动)

5、那么鹅怎样游水呢,读第四行。

 ①小朋友都知道小船靠浆划水前进,鹅怎样游水?

 ②脚掌什么颜色?"红"是个生字,读三次,组词。

 ③"拨"又是指脚掌怎么样?

 ④谁能学一学鹅划水的动作?

 ⑤"清波"强调水怎么样?(示卡"清")读。

 ⑥谁能连起来说"红掌拨清波"什么意思?(红色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

6、指导读:小朋友看,白鹅轻盈地飘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象浆一样轻轻地划动着,美吗?我们就带着这种美的感受把这两行朗读一下。①先听老师读;②哪两个字语气比较重;③小朋友试一次。

四、明白诗意:刚才,我们弄懂了每一行诗的意思,现在,我们要从头到尾连起来看一看整首诗的意思。也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示卡:三明白诗意)

 1、读全诗。

 2、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同桌讨论再说,第一个要引导)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你觉得它的哪些地方特别美?(形态美、声音美、动作美)

 4、刚才,大家用了这么多话才把白鹅的美说出来,现在,请小朋友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多少个字?

 小诗人只用了十八个字就写出了一幅美妙的白鹅游水图,而且写得有声有色。

 5、请小朋友找一找,诗中哪一行写出了声音,写出了什么声音?(第二行)

 6、诗中都描写了哪些颜色?(红、白、绿)

 7、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幅图画,(放音乐):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雪白的鹅飘浮在湖面上,它自由自在地游着,红色的脚掌在轻轻地滑动,一会儿它昂起头快乐地歌唱,一会儿又低下头欣赏自己美丽的影子。

 8、有什么感受?

五、感情读背。过渡;这样美的感受,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呢?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也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最后一步。(示卡:感情读背)

六、感情读背。

 1、读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要稍慢一些,字吐清楚,划竖线的地方注意停顿。先听老师读,我们比一比,好吗?

 2、小朋友读。

 3、谁愿意单独上来读;(戴个帽子)

 4、小朋友能不能不看黑板把这首诗背下来?(把黑板上的诗遮住)同桌互相背。

 5、全体起立,现在,你就是小诗人骆宾王,你手指鹅该怎样读?

 6、小结:今天,老师教给小朋友学习古诗的四个步骤,第一,读准字音,第二,理解词句,第三,明白了整首诗的意思,第四,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今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它古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