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要努力促进幼儿语言规范会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使幼儿接触最多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三个小动物比美遭到拒绝,最后在“老马”的帮助下懂得“美不美不光开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唱《劳动最光荣》可由于时间关系没完成预设任务,有一点遗憾。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导读:普班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设计意图
在语言这个活动领域中,许多教师都认为故事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孩子画面大意后,不厌其烦地让孩子跟随老师一遍一遍地重复故事内容,直至孩子熟练地会机械重复为止,其实故事里面有好多词语孩子并不理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孩子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这就是我设计这节活动课的意图。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金鸡冠的公鸡》这个故事选自幼儿大班《语言》这一活动领域课程中,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公鸡、猫、画眉鸟为角色,讲述了公鸡几次被狐狸骗走,后来被猫和画眉鸟救回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有关狐狸的话题,他们心目中的狐狸是狡猾的、可恨的,他们希望狐狸最终被战胜,从这个角度考虑,故事不仅符合小朋友年龄特点,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对孩子进行真、善、美教育,使其明白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这个道理的良好题材。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语言领域中提出:让幼儿能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说话的主要内容,能围绕问题中心进行谈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角色的认识。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不轻信别人的话。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个故事比较长,让孩子完整地理解故事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受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语句不畅通,表达不准确是常见现象,因此,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话较准确地讲述故事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物质上的准备: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动物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游戏角色,引起孩子对故事情节的关注。
2、知识上的准备:让幼儿了解猫、画眉鸟、公鸡的“本领”及生活习性,为故事中狐狸要吃公鸡,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打下铺垫。
3、多媒体课件《金鸡冠的公鸡》,这是作品欣赏的重要媒介,向幼儿呈现完整,感性的视听的艺术形象,创设意境,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渠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提问法等几种方法。我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让孩子想象假如自己就是狐狸,很想吃掉公鸡,打算怎么去做呢?这时孩子会各抒几见,想出许多欺骗公鸡的办法。假如你是猫和画眉鸟,又会怎样去救公鸡呢?孩子们也会想出许多救公鸡的办法,有的小朋友一定会想到它们的看家本领——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这样的设计能真正起到“准备得充分,运用得恰当,环环相扣,使课堂教学前后联系紧密”的作用,我认为这比让幼儿认真去听故事的效果好多了。提问法在故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如:狐狸几次骗走了公鸡,每次都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是谁救出了公鸡……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法
普班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其实我觉得这一学法不仅适用于普班学生,对幼儿园小朋友叶很适用,让幼儿在看、听、想、说、玩的轻松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说自己的想法、看法,运用游戏联系法来理解学习内容,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愿意问老师一些问题,其实也就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这样的学法不仅能轻松愉快地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而且还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四、说活动程序
1、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公鸡、猫、画眉鸟、狐狸)
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猫、画眉鸟吗?在遇到敌害时,它们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敌人呢?”(孩子会说,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可能说得不够准确,师可启发说,后概括总结。“那么你们知道狐狸喜欢吃什么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故事情节
(1)、让孩子看大屏幕上的公鸡、狐狸,想象:狐狸会对公鸡说什么呢?怎么说的?结果怎样?幼儿自由谈话后,老师放录音让他们听,孩子们会明白他们说的好在哪里?哪里说得不好,然后再找孩子学说狐狸的话,这是突破重点、难点最关键的学习环节。
(2)、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狐狸二次、三次骗走公鸡的过程。
3、提问:狐狸几次骗走了公鸡?怎样骗的?公鸡为什么会被骗?谁是公鸡真正的朋友?为什么?(孩子用自己的话说)。
4、孩子看画面,师放录音让孩子完整地听故事。
5、表演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
6、活动结束:孩子学着小鸟飞出教室去活动。
家园教育: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既能巩固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又向家长展示了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以取得家长对幼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我今天选择说课的主题内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情绪体验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幼儿安排的活动内容要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我自己”这个大主题背景下,根据小班幼儿喜好和生活经验,将预设一些活动,如“自己的玩具”、“我的漂亮衣服”、“我自己的家”、“我的小手和小脚”等小主题。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活动——“漂亮的鞋印”就是“我的小手和小脚”小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活动。
这里介绍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班的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团橡皮泥踩在了脚下,萱萱的鞋底花纹便清晰的印在橡皮泥上面。我拾起橡皮泥对萱萱说:萱萱你的鞋印真好看。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凑了过来,争着看那团橡皮泥。我忙说:你们的鞋底也有着秘密,不信你抬起脚自己看看。孩子们都抬起了自己的小脚看了起来。于是孩子们的兴趣点从橡皮泥的花纹迅速过渡到对自己鞋底产生兴趣,看看自己的小脚、讲讲花纹……于是我就萌发了开展这个集体活动的意念。
大家都知道鞋子是千姿百态的,有名称的不同、有质地的不同、有外形的不同、有功能的不同等,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区别事物,鞋子的不同中最直观的就是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但鞋子除了上面花样的变化,其实鞋底也有许多学问,藏着许多秘密和教育契机,这也是平时常常被老师和孩子们忽略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发现鞋底花纹的不同,并能大胆地表达表现。
2、通过与鞋印做游戏,引发幼儿对自己鞋子的喜爱,体验和鞋子做朋友的快乐。
活动流程:
第一个环节:鞋子跳舞了
第二个环节:我和鞋印做朋友
第三个环节:鞋子、鞋印手拉手
第一个环节“鞋子跳舞了”。小班的孩子好动、好玩,认识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鞋子跳舞了”就能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为了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玩,在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上我从“大”上面做文章。我准备大的颜料盆,幼儿可以双脚踩在盆里;还有半个教室大的图画纸,图画纸不是以一张方方正正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条大路的方式,弯弯的,围着教室展开,大路的宽度大约可以让四个孩子平排行走,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自由的印画,同时又便于下一个环节孩子欣赏自己的作品;另外我还会和家长取的联系,发挥家长的资源和教育配合者的作用,让家长当天给孩子穿着一双鞋底花纹明显的鞋子。“鞋子跳舞”还离不开音乐。我会在活动中放一段欢快的背景音乐,并带着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在颜料盆里走走,一会儿在纸上跳跳、扭扭、踏踏,还可以跟着音乐引导幼儿快快的走、慢慢的走,让鞋印印满纸上的每一个角落。在活动中我还要关注一些胆小的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的走、大胆的印,此外还要注意帮助动作过快过强的孩子,要他们小心,不撞痛别人、不打翻颜料盆……整个第一环节强调营造一种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让孩子体验鞋子跳舞的快乐,让孩子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第二个环节“我和鞋印做朋友”,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发现鞋底花纹的不同,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一开始教师与孩子围坐在大路旁,告诉孩子我们跳舞跳累了要休息一下,鞋子也累了,让它也休息休息。这种带有情感的话语可以激发幼儿对自己鞋子的喜爱和保护的情感,也为了让孩子脱下鞋子,把鞋底朝上,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鞋印。然后是一个分享交流的过程。分享交流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让幼儿尽情尽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观察和发现中,孩子的积极性一定非常的高,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同时,孩子一定会发现鞋底花纹也有不同:有的是一条条的,有的是有图形变化的,还有的印有小动物……通过观察使孩子们知道原来别人的鞋印和自己的不一样,有这么多的鞋印,丰富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这时我还会有意识地向孩子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我们的鞋印大小不一样?”“为什么这个鞋印只有半个”“为什么这个鞋印这么清楚?”“为什么这里鞋印多那里鞋印少?”……在观察比较中帮助孩子回忆跳舞时的情景——抬起脚跟走鞋印只留下半个,印出来清楚的是慢慢走的时候留下的,鞋印大小不一样是因为我们小朋友的脚大小不一样……在活动中,孩子的语言表达是一个关键问题,小班小朋友他们最初表达的一定是他们直观看到的东西,多数是以单词的形式出现,如圆圆的、弯弯的,有米老鼠等等,这时老师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表达清楚,还可以根据小班下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的特点,通过编顺口溜的形式,把花纹与孩子生活中的某些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和想象力,这也是这个活动的难点部分,如一条条的就可以编成“鞋印鞋印真漂亮,就象小河流啊流”,又如鞋底有个米老鼠,就可以编成“鞋印鞋印真漂亮,米老鼠对我笑哈哈”……
《课程指南》中提出3岁的儿童爱模仿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模仿是这一时期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我鼓励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念、一起编。由于孩子表达能力有限,我要注意引导,如“鞋印鞋印真漂亮,圆圆的像什么呀?”孩子就会结合生活讲出像气球、像泡泡,教师应及时回应,把孩子的回答编进去,并鼓励孩子自己大胆的编,逐步从单词形式过渡到简单句子型。这个要求对孩子已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在看看、讲讲、编编中,幼儿的表达内容在不断的变化,这样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幼儿学说顺口溜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老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的回答,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如有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鞋印,老师就要加以表扬,并用“***小朋友鞋印真漂亮,……”以此激发孩子寻找自己的鞋印的兴趣。
第三环节“鞋子和鞋印拉拉手做朋友”。孩子看了各种各样鞋底花纹,还和老师一起编了顺口溜,他们一定还想找找自己印的鞋印在哪里,所以我决定在最后一个环节再次让孩子们动一动。这时颜料也基本干了,因此最后一个环节就可以让孩子拿着自己的鞋子,看看、走走、找找,这时欢快的音乐再次响起,愉快的寻找游戏开始了。其实,这也是一个配对游戏,找到自己的鞋印就站上去或把鞋子放上去就代表朋友找到了,孩子们还可以相互之间看看找找,并自由进行交流“我的鞋印在这里”“我的鞋印弯弯象小河”……这一过程可再次让孩子们体验我和鞋子做游戏的快乐。
整个活动都是围绕孩子自己的鞋子展开的,充分展现孩子自主的表达表现,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感知,满足了孩子的好动和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对自己鞋子的喜爱,知道鞋底的秘密。在活动中,老师是引领者,幼儿是主体,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会去帮助胆小的孩子去游戏、去表现;教师也要保护敢说敢做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予肯定;还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们的潜力,可以引导他们从模仿开始,为每一个孩子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其次,活动中我还尽可能抓住活动中教育契机,利用孩子身边的一切资源进行整合,以给予孩子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如:孩子在玩色时再现对颜色的认知、老师还可以提醒孩子在行走时尽量不要踩到别人的脚印,这可以促进幼儿走的动作发展;在观察时可以比较大小、多少等等。
接下去,在延伸活动和其他活动中,我将继续引导幼儿开展“鞋印变变变”的活动,让幼儿在印好的鞋印上大胆想象和创造;请幼儿回家去观察大人的鞋子,看看爸爸妈妈的鞋底会有什么秘密、大人的鞋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充实,整合。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金鸡冠的公鸡”,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设计意图
在语言这个活动领域中,许多教师都认为故事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孩子画面大意后,不厌其烦地让孩子跟随老师一遍一遍地重复故事内容,直至孩子熟练地会机械重复为止,其实故事里面有好多词语孩子并不理解,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孩子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这就是我设计这节活动课的意图。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金鸡冠的公鸡》这个故事选自幼儿大班《语言》这一活动领域课程中,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公鸡、猫、画眉鸟为角色,讲述了公鸡几次被狐狸骗走,后来被猫和画眉鸟救回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有关狐狸的话题,他们心目中的狐狸是狡猾的、可恨的,他们希望狐狸最终被战胜,从这个角度考虑,故事不仅符合小朋友年龄特点,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对孩子进行真、善、美教育,使其明白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这个道理的良好题材。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语言领域中提出:让幼儿能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说话的主要内容,能围绕问题中心进行谈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角色的认识。
2、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不轻信别人的话。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个故事比较长,让孩子完整地理解故事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受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所以语句不畅通,表达不准确是常见现象,因此,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话较准确地讲述故事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物质上的准备: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动物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游戏角色,引起孩子对故事情节的关注。
2、知识上的准备:让幼儿了解猫、画眉鸟、公鸡的“本领”及生活习性,为故事中狐狸要吃公鸡,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打下铺垫。
3、多媒体课件《金鸡冠的公鸡》,这是作品欣赏的重要媒介,向幼儿呈现完整,感性的视听的艺术形象,创设意境,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渠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提问法等几种方法。我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让孩子想象假如自己就是狐狸,很想吃掉公鸡,打算怎么去做呢?这时孩子会各抒几见,想出许多欺骗公鸡的办法。假如你是猫和画眉鸟,又会怎样去救公鸡呢?孩子们也会想出许多救公鸡的办法,有的小朋友一定会想到它们的看家本领——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这样的设计能真正起到“准备得充分,运用得恰当,环环相扣,使课堂教学前后联系紧密”的作用,我认为这比让幼儿认真去听故事的效果好多了。提问法在故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如:狐狸几次骗走了公鸡,每次都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是谁救出了公鸡……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二)学法
普班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其实我觉得这一学法不仅适用于普班学生,对幼儿园小朋友叶很适用,让幼儿在看、听、想、说、玩的轻松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说自己的想法、看法,运用游戏联系法来理解学习内容,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愿意问老师一些问题,其实也就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这样的学法不仅能轻松愉快地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而且还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
四、说活动程序
1、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公鸡、猫、画眉鸟、狐狸)
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猫、画眉鸟吗?在遇到敌害时,它们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敌人呢?”(孩子会说,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可能说得不够准确,师可启发说,后概括总结。“那么你们知道狐狸喜欢吃什么呢?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故事情节
(1)、让孩子看大屏幕上的公鸡、狐狸,想象:狐狸会对公鸡说什么呢?怎么说的?结果怎样?幼儿自由谈话后,老师放录音让他们听,孩子们会明白他们说的好在哪里?哪里说得不好,然后再找孩子学说狐狸的话,这是突破重点、难点最关键的学习环节。
(2)、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狐狸二次、三次骗走公鸡的过程。
3、提问:狐狸几次骗走了公鸡?怎样骗的?公鸡为什么会被骗?谁是公鸡真正的朋友?为什么?(孩子用自己的话说)。
4、孩子看画面,师放录音让孩子完整地听故事。
5、表演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
6、活动结束:孩子学着小鸟飞出教室去活动。
家园教育: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既能巩固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又向家长展示了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以取得家长对幼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说课稿:金鸡冠的公鸡”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一、说教材
(一)《小公鸡打架》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形象鲜明的2/4拍歌曲,适合在3-4岁年龄班开展教学活动。
(二)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目标,具体目标为:
1、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
2、通过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感情,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掌握切分音。
(三)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唱出情趣。
二、说孩子
3-4岁孩子已对2/4拍歌曲有了初步的感知,对歌曲中的小公鸡的形象比较熟悉喜爱,并乐于模仿。根据幼儿活泼好动、充满探究性和表现欲,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中,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为此,我作了以下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小鸡的生活动态。
物质准备:与歌曲内容有关的图片、音乐、头饰。
为完成目标,我将活动以反复欣赏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欣赏—交流—再欣赏—再交流—再欣赏—理解这一主线线索,层层深入,同时在各个不同环节中穿插讲述法、示范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等,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赋予的快乐情感。
四、具体活动过程表现为: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法。老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律动进入活动室,同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随意坐下,为活动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把孩子引入音乐的氛围环境中。
第二部分:感知法。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节拍、旋律特点和风格,进而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运用多种欣赏手段和方法,如:听音乐、师弹音乐、师清唱歌曲、看录象等,并加以多媒体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
第三部分:表现法。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学唱、演唱歌曲,注意难点部分,同时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既增加了情趣,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缓和满足感。我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注意孩子活动过程和参与表演活动的情感。
如果孩子对歌曲内容掌握很快,可激发孩子进行创编活动,或者是进行角色游戏活动,持续不断的对歌曲产生新的认识和情感经验,还可生成其他有价值的活动。
漂亮的鞋印
背景:我今天选择说课的主题内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情绪体验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幼儿安排的活动内容要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我自己”这个大主题背景下,根据小班幼儿喜好和生活经验,将预设一些活动,如“自己的玩具”、“我的漂亮衣服”、“我自己的家”、“我的小手和小脚”等小主题。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活动——“漂亮的鞋印”就是“我的小手和小脚”小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活动。
这里介绍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班的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团橡皮泥踩在了脚下,萱萱的鞋底花纹便清晰的印在橡皮泥上面。我拾起橡皮泥对萱萱说:萱萱你的鞋印真好看。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凑了过来,争着看那团橡皮泥。我忙说:你们的鞋底也有着秘密,不信你抬起脚自己看看。孩子们都抬起了自己的小脚看了起来。于是孩子们的兴趣点从橡皮泥的花纹迅速过渡到对自己鞋底产生兴趣,看看自己的小脚、讲讲花纹……于是我就萌发了开展这个集体活动的意念。
大家都知道鞋子是千姿百态的,有名称的不同、有质地的不同、有外形的不同、有功能的不同等,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区别事物,鞋子的不同中最直观的就是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但鞋子除了上面花样的变化,其实鞋底也有许多学问,藏着许多秘密和教育契机,这也是平时常常被老师和孩子们忽略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发现鞋底花纹的不同,并能大胆地表达表现。
2、通过与鞋印做游戏,引发幼儿对自己鞋子的喜爱,体验和鞋子做朋友的快乐。
活动流程:
第一个环节:鞋子跳舞了
第二个环节:我和鞋印做朋友
第三个环节:鞋子、鞋印手拉手
导读: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种非常的多,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
一、说教材。
1.教材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A、幼儿在感知蔬菜不同颜色的基础上,尝试不同颜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动手劳作的乐趣,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
根据我制定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颜色,知道颜色的搭配(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幼儿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据蔬菜颜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层装进玻璃罐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总之我们的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让教育溶入生活当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活动准备:A、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长方形两张两张摆布成3张长桌。B、物质准备: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包菜、红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条;小盘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盐巴、糖等分成三桌摆放;C、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本次的活动,老师提供的主题,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们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谓操作法就是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进行
自主的探索发现,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本次活动当中,我安排了幼儿的两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颜色有层次的搭配。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自己亲手制作“蔬菜彩虹”,有层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装进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老师说明怎样把已经切成条的蔬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据颜色有层次的装进瓶子当中,在瓶子当中除了装进蔬菜还要怎样把各种配料给装进去,让幼儿对“蔬菜彩虹”的具体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制作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话活动等把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劳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名明确的指出:(幼儿)“能用多种的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尝试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当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着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根据老师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同伴或是同伴协作尝试着自己制作。当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够做得非常的好,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活动的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自由劳作——品尝交流——活动延伸
(1)激发兴趣(品尝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请幼儿品尝,让他们猜猜看老师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发幼儿观察“蔬菜彩虹”的兴趣。
(2)自由探索(观察蔬菜彩虹)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幼儿自由的观察。我们为每组的幼儿准备了用大玻璃瓶装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是引导者,在轻松的活动氛围当中,幼儿摸摸、看看、说说各自看到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得到的知识经验是零散的,为了能够加工整理,再幼儿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整理幼儿获取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预设幼儿将得到以下的知识经验:在玻璃瓶当中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老师根据蔬菜的不同颜色的把他们分层的放在玻璃瓶当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还放了酒和醋、还有一些黑黑的东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3)自主操作(制作蔬菜彩虹)
具体说,我们的这次活动主要是劳作活动。幼儿在通过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师示范当中,已经产生了对活动的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就乘热打铁,安排幼儿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尝试制作。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据蔬菜颜色分层次的放进玻璃瓶子当中。因此,只要是幼儿看见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他们就能够很高兴,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4)品尝交流
刚刚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马上食用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前两天预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让刚刚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们品尝!这样不仅增添了孩子的喜悦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对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们将会带着“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师做的一样好吃吗”的疑问,继续保持着对其的兴趣。
(5)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我们并不能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孩子对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够很美味,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接着,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制作带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品尝,到时候,孩子不仅仅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得到家长对他们的赞许!我们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让孩子从中体会另一种乐趣!
我今天选择说课的主题内容是“我自己”。我的教育对象是小班小朋友。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于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并尽量与他们自身有着较强情绪体验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为小班幼儿安排的活动内容要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在“我自己”这个大主题背景下,根据小班幼儿喜好和生活经验,将预设一些活动,如“自己的玩具”、“我的漂亮衣服”、“我自己的家”、“我的小手和小脚”等小主题。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活动——“漂亮的鞋印”就是“我的小手和小脚”小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活动。
这里介绍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班的萱萱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团橡皮泥踩在了脚下,萱萱的鞋底花纹便清晰的印在橡皮泥上面。我拾起橡皮泥对萱萱说:萱萱你的鞋印真好看。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凑了过来,争着看那团橡皮泥。我忙说:你们的鞋底也有着秘密,不信你抬起脚自己看看。孩子们都抬起了自己的小脚看了起来。于是孩子们的兴趣点从橡皮泥的花纹迅速过渡到对自己鞋底产生兴趣,看看自己的小脚、讲讲花纹……于是我就萌发了开展这个集体活动的意念。
大家都知道鞋子是千姿百态的,有名称的不同、有质地的不同、有外形的不同、有功能的不同等,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认识是具体的,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区别事物,鞋子的不同中最直观的就是外形,幼儿对此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但鞋子除了上面花样的变化,其实鞋底也有许多学问,藏着许多秘密和教育契机,这也是平时常常被老师和孩子们忽略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发现鞋底花纹的不同,并能大胆地表达表现。
2、通过与鞋印做游戏,引发幼儿对自己鞋子的喜爱,体验和鞋子做朋友的快乐。
活动流程:
第一个环节:鞋子跳舞了
第二个环节:我和鞋印做朋友
第三个环节:鞋子、鞋印手拉手
第一个环节“鞋子跳舞了”。小班的孩子好动、好玩,认识学习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鞋子跳舞了”就能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为了让孩子无拘无束地玩,在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上我从“大”上面做文章。我准备大的颜料盆,幼儿可以双脚踩在盆里;还有半个教室大的图画纸,图画纸不是以一张方方正正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条大路的方式,弯弯的,围着教室展开,大路的宽度大约可以让四个孩子平排行走,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自由的印画,同时又便于下一个环节孩子欣赏自己的作品;
另外我还会和家长取的联系,发挥家长的资源和教育配合者的作用,让家长当天给孩子穿着一双鞋底花纹明显的鞋子。“鞋子跳舞”还离不开音乐。我会在活动中放一段欢快的背景音乐,并带着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在颜料盆里走走,一会儿在纸上跳跳、扭扭、踏踏,还可以跟着音乐引导幼儿快快的走、慢慢的走,让鞋印印满纸上的每一个角落。在活动中我还要关注一些胆小的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的走、大胆的印,此外还要注意帮助动作过快过强的孩子,要他们小心,不撞痛别人、不打翻颜料盆……整个第一环节强调营造一种愉快、欢乐、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让孩子体验鞋子跳舞的快乐,让孩子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第二个环节“我和鞋印做朋友”,这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要鼓励幼儿去观察、去发现鞋底花纹的不同,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一开始教师与孩子围坐在大路旁,告诉孩子我们跳舞跳累了要休息一下,鞋子也累了,让它也休息休息。这种带有情感的话语可以激发幼儿对自己鞋子的喜爱和保护的情感,也为了让孩子脱下鞋子,把鞋底朝上,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鞋印。然后是一个分享交流的过程。分享交流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让幼儿尽情尽兴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在观察和发现中,孩子的积极性一定非常的高,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作品,同时,孩子一定会发现鞋底花纹也有不同:有的是一条条的,有的是有图形变化的,还有的印有小动物……通过观察使孩子们知道原来别人的鞋印和自己的不一样,有这么多的鞋印,丰富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这时我还会有意识地向孩子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我们的鞋印大小不一样?”“为什么这个鞋印只有半个”“为什么这个鞋印这么清楚?”“为什么这里鞋印多那里鞋印少?”……在观察比较中帮助孩子回忆跳舞时的情景——抬起脚跟走鞋印只留下半个,印出来清楚的是慢慢走的时候留下的,鞋印大小不一样是因为我们小朋友的脚大小不一样……在活动中,孩子的语言表达是一个关键问题。
小班小朋友他们最初表达的一定是他们直观看到的东西,多数是以单词的形式出现,如圆圆的、弯弯的,有米老鼠等等,这时老师的作用除了帮助孩子表达清楚,还可以根据小班下期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增强的特点,通过编顺口溜的形式,把花纹与孩子生活中的某些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和想象力,这也是这个活动的难点部分,如一条条的就可以编成“鞋印鞋印真漂亮,就象小河流啊流”,又如鞋底有个米老鼠,就可以编成“鞋印鞋印真漂亮,米老鼠对我笑哈哈”……
《课程指南》中提出3岁的儿童爱模仿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模仿是这一时期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我鼓励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念、一起编。由于孩子表达能力有限,我要注意引导,如“鞋印鞋印真漂亮,圆圆的像什么呀?”孩子就会结合生活讲出像气球、像泡泡,教师应及时回应,把孩子的回答编进去,并鼓励孩子自己大胆的编,逐步从单词形式过渡到简单句子型。这个要求对孩子已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在看看、讲讲、编编中,幼儿的表达内容在不断的变化,这样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幼儿学说顺口溜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老师要特别关注幼儿的回答,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如有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鞋印,老师就要加以表扬,并用“***小朋友鞋印真漂亮,……”以此激发孩子寻找自己的鞋印的兴趣。
第三环节“鞋子和鞋印拉拉手做朋友”。孩子看了各种各样鞋底花纹,还和老师一起编了顺口溜,他们一定还想找找自己印的鞋印在哪里,所以我决定在最后一个环节再次让孩子们动一动。这时颜料也基本干了,因此最后一个环节就可以让孩子拿着自己的鞋子,看看、走走、找找,这时欢快的音乐再次响起,愉快的寻找游戏开始了。其实,这也是一个配对游戏,找到自己的鞋印就站上去或把鞋子放上去就代表朋友找到了,孩子们还可以相互之间看看找找,并自由进行交流“我的鞋印在这里”“我的鞋印弯弯象小河”……这一过程可再次让孩子们体验我和鞋子做游戏的快乐。
整个活动都是围绕孩子自己的鞋子展开的,充分展现孩子自主的表达表现,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感知,满足了孩子的好动和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对自己鞋子的喜爱,知道鞋底的秘密。在活动中,老师是引领者,幼儿是主体,我会关注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会去帮助胆小的孩子去游戏、去表现;教师也要保护敢说敢做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给予肯定;还要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们的潜力,可以引导他们从模仿开始,为每一个孩子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活动中我还尽可能抓住活动中教育契机,利用孩子身边的一切资源进行整合,以给予孩子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如:孩子在玩色时再现对颜色的认知、老师还可以提醒孩子在行走时尽量不要踩到别人的脚印,这可以促进幼儿走的动作发展;在观察时可以比较大小、多少等等。
接下去,在延伸活动和其他活动中,我将继续引导幼儿开展“鞋印变变变”的活动,让幼儿在印好的鞋印上大胆想象和创造;请幼儿回家去观察大人的鞋子,看看爸爸妈妈的鞋底会有什么秘密、大人的鞋子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充实,整合。
喜欢《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漂亮的公鸡》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漂亮的幼儿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