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6岁以下儿童心理的五大特点

10-12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了解6岁以下儿童心理的五大特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种好庄稼,首先要了解它的生长规律,何时播种,何时施肥,皆有规律,不可乱来。教育也是如此。

父母必知的3-6岁幼儿

心理发展5大特点

年龄特点

一旦孩子开始进入三岁这个阶段,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不可思议和奇迹。比如突然孩子蹦出一些特别奇怪或者特别有哲学的话,很容易发火,开始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让我们不能理解。

事实上3-6岁孩子,应该是除青春期之外的另一个非常复杂和叛逆的不好收拾的年龄,在我看来,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比青春期来得还要重要。

心里表现及养育措施

一.内部价值观的自我构建

1、三岁以前,孩子需要健康的心里营养让他足够相信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亲人;

2、三岁到六岁,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他们要形成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会规则或价值观;

3、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比我们更容易难过、无所适从。

因此,当发现孩子在做错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先急着批评她,或者孩子在某件事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要先急着催她、不耐烦地吼他,请先冷静地想一下或和他谈一下,找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他指明方向。

二.追求完美和秩序敏感期

1、对一件事情要怎么做或者一个东西应该怎么放,放在哪里有强烈的支配欲望;

2、即便很小的事,在受到他人干扰和打乱的时候会十分不安,会哭闹;

那么,在孩子因为这样的情绪或者不满而抗议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道歉,是尊重,而不是毫不在乎,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这样将来我们的孩子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才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安全距离,才懂得对不喜欢或者不如意说NO,才懂得排泄不健康的情绪。

三.自我审美的构建

1、突然很在乎自己要穿什么,自己选衣服而且经常摆弄,要求妈妈买和小朋友一样的衣服,就算天气冷也要坚持穿得帅气漂亮;

2、会观察、评价别人穿什么(丑、好看等);

4、故意走得趾高气昂要别人关注他,夸他,小女孩表现得明显一些。

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和自我欣赏最重要的时期。很多成年人,崇拜一个人崇拜到发型要和他一样,衣服要和他一样,甚至走路姿势、面部表情都要和他一样,就是因为幼儿时期的自我审美没有建构好。因此这一阶段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发自内心而不是靠物质等保障建立自信,以后他才会从容的欣赏别人,才不会嫉妒、盲目地崇拜和模仿。

四.婚姻敏感期

1、当他们开始喜欢当爸爸或者当妈妈,会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个布娃娃或者一个小动物的是时候,说明孩子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2、他们会一起商量谁当爸爸谁当妈妈,这个家什么事情谁做主等;

3、渐渐会延伸出真实的想法,比如要和某某结婚,有固定的喜欢的对象或要好的同伴,会有占有欲,开始有恋父或者恋母情节。

这个阶段,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和各成员间的关系会对孩子以后的婚姻、情感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每天都在争吵的家庭,即便有爸爸有妈妈,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创伤。所以如果不可避免成为单亲家庭,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另一半,不要排斥孩子和另一半相处。在和睦的家庭里,在保证夫妻正常恩爱关系的同时也应理解孩子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节。

五.性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正常的心理发展,到这个年龄,不可避免会对自己和异性不一样的地方产生好奇,对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探索。

不搞性神秘,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引导,是3-6岁幼儿性启蒙的重点。当孩子迷茫的时候我们还在遮遮掩掩,那么他们就会更迷茫,迷茫到以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找回来,过早发生性关系并且不懂得自我保护。所以,对待幼儿任何性探索行为和疑惑,有问必答,科学引导,不粗暴打断,不羞辱谩骂,还可以借助一些书籍绘本带着孩子去了解,就像了解我们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

3-6岁是一个很复杂的年龄阶段,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时间可能不相同。但如果这些都没出现,也不要庆幸,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家庭的变故,养育者的过多干预和掌控等)让孩子的心理发展滞后或者停止,并不是好消息。希望大家多去和孩子互动,多观察孩子,多陪伴孩子,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是最好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了解14岁以下儿童心理行为的变化


1岁半到2岁半

反复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

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

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

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

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

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6岁孩子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

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孩子

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

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8岁孩子

“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

和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作、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9岁孩子

独立而执着的年龄,

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

在此之前的数年间,每升高一年级,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而现在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抽象观念,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

老师们都很清楚,对四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变得学习很吃力,这往往会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尽管不少九岁孩子的确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课业要求,但是,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上学的。早上起床准备上学的一整套惯例,到了现在已经变得相当顺利,很少再有焦头烂额的忙乱了,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自己承担了做好准备去上学的许多事情。

不过,话虽如此,一个九岁的小小少年还是有可能丢三落四,哪怕他头天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该拿的东西都放到了妥当的地方,可是,在去学校的时候,该带的东西他也仍然可能没有带齐全,你还是要不时地提醒他才好。

孩子回家聊学校的话题可能比以前更多了。他尤其喜欢聊他自己的某些成功的、突出的表现,也喜欢聊聊学校发生的某些特别事情。

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好强,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他们都不愿意失败,都要竭尽所能。

10岁孩子

生活非常美好,

是一个行动孩子,

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

孩子给人的感觉就仿佛9岁和10岁之间真的有个分水岭,一旦跨过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来到一个全新的地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从10岁到14岁的成长周期。当然,有些孩子在这片新地域里还站不太稳,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10岁孩子的日子比9岁时好过多了,尤其是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10岁的孩子是一个行动孩子,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没有家庭作业、光顾一个儿童乐园??

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根据10岁孩子的报告,实际上他们自然而然不再害怕这些了。

10岁孩子最常见的情绪表达,是生气,这够让你意外吧?这个心满意足的、乐于合作的、可爱的小小10岁孩子,生起气来,那叫个火山爆发,又快又猛,甚至又踢又咬。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点,他会张口大骂,会哇哇大哭,也会一边狠狠跺着脚一边哇啦哇啦骂着回到自己屋里去。

尽管10岁的孩子也会气得哭,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觉得“都多大了,哪能哭呢”,所以,这个年龄的眼泪是最少的。一个男孩子可能很坚定地告诉你,“要是割破了哪里,或者他们不带我去哪里,我才不会哭”,可是如果爸爸死了,他还是会哭的。刚才还雨泪滂沱的孩子,转眼就可以这么淡定地跟你侃侃而谈。悲伤有时候会令他们落泪,不过不常有,他们倒是更容易被气得大哭。

10岁孩子可能会伤心,当然通常不会伤得太深。如果谁伤了他的心,有些孩子会“哭着回家” ,也有些孩子装得若无其事,很快镇静下来,掩饰自己的难堪。

11岁孩子

时刻处于动态的年龄,

状态不稳定

11岁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不会刻意做有规律的事情。

在情绪方面,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要予以理解。

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对抗性增强,不愿独自玩耍 。在学校,开始十分严格地要求老师,老师们也面临挑战。

12岁孩子

性格和行动都处于较理想状态,

青春期初期各项特征凸显起来

12岁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让大人省心不少,负面情绪减少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点。他们自信独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张。

在人际关系方面,与家人关系缓和,异性之间不再排斥,同时兴趣广泛,偏爱集体活动。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甚至热情过度。

在道德方面,他们多了一丝思考,少了一丝冲动。

13岁孩子

自我性格纠结的一年中

动手能力频频闪现灵光

13岁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会来个突然转向或者急刹车。他一改12岁时的阳光、沉稳,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内向,有点退缩,不愿被别人窥探。

他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时的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不会吃起来没完没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

虽然他这时的性格阴郁,悲观,隐秘。可是,在动手方面,他们频频闪现灵光,喜欢敲敲打打,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

总体来说,13岁的少年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

14岁孩子

充满朝气的一年,

但不能忽视发生的意外事件

当他从拧巴的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你会看到角色多变的少年。他热爱学校,热爱与人交往,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

14岁的他包容性更强,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

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但不能忽视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毒品,在性方面,14岁的年青人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会遇到意外怀孕、堕胎等诸多问题。

这时候,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岁的年青人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

儿童心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具有下列特点: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示范,作榜样。

2.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了,他也要去看看。根据儿童的这种好奇心,做父母的对他爱看爱问就不要厌烦而予以斥责,应当尽量满足他,给予他解释一切。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那就不去接触事物了,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

3.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做父母的就必须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应为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给孩子适宜的伴侣,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影响;利用他好动的心理,教以待人接物等行为,或指导其有益的运动。

4.合群心理:婴幼儿尤其喜欢群居,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就发展得更强烈。做父母的要积极利用这种心理,选择良好的小朋友,驯服的动物和小布娃娃之类,以安慰他的寂寞,促进孩子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

5.喜欢野外生活心理: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室外去玩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不过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年龄为限。年龄较小的儿童,叫他们采采花、种种树,举行短距离的活动就可以了。年龄较大的儿童,便可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游活动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强健他们的体魄,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到许多好处。小孩子不论年纪大小,男的女的,都喜欢野外生活,做父母的要经常领孩子到野外去玩玩走走。

6.喜欢成功的心理:儿童做事喜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做父母的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养成做事的兴趣及自信力,并使其每做一件事情都取得成功。

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标志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个家长都该做到的,究竟心理健康的宝宝是什么样的?本文列出5个特征供参考,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助孩子做一个优秀的人。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儿童心理健康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体说来,他们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应有如下表现: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3--6岁儿童心理测试


适用于3-6岁的孩子,并且对这个年龄组中越大的孩子帮助也越大。

3--6岁儿童心理测试

1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A、是B、否

2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A、是B、否

3孩子能否安静地躺下睡觉?A、是B、否

4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A、是B、否

5孩子是否挑食?A、是B、否

6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A、是B、否

7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A、是B、否

8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A、是B、否

9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A、是B、否

10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A、是B、否

11孩子是否做到夜间不尿床?A、是B、否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A、是B、否

13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A、是B、否

14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A、是B、否

15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A、是B、否

判定结果:

以下选择加一分,1,是。2,否。3,是。4,否。5,否。6,是。7,否。8,是。

9,否。10,否。11,否。12,否。13,否。14,是。15,否。

如果11--15分,心理状态较好。6--10分,心理状态正常,0--5心理状态较差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而且共性远大于差异。这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特殊教育学者已经形成的共同认识。

1.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性

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存在很多共性。台湾学者陈政见认为,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发展历程模式相似;②生理组织结构相似;③心理需求要素相似;④人格结构发展相似;⑤社会适应内容相似。

特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高、体重、体型、结构、机能等都在自然地生长变化。他们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重要的发育阶段。在青春期,特殊儿童的身体也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性成熟时性:别特征明显。

在心理方面,特殊儿童同样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顺序

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也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例如,盲童、聋童、天才儿童等的思维发展首先要经历感知运动阶段,然后发展至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最后才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2)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作用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上同样起重要作用。首先,遗传是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因素给特殊儿童带来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决定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例如,自闭症儿童可能终身都会带有这种病症所特有的某些特征。其次,环境和教育提供了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如果家长和教师因孩子有残疾而低估了其发展潜力,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教育,那么儿童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超常儿童的遗传素质非常优异,但如果教师和家长不提供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教育,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也不会成为现实。

(3)心理需求是心理发展的内因

环境和教育是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特殊儿童的需要有物质方面的,如食物、水、衣服等;也有精神方面的,如学会某种技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将来找到一份工作等。特殊儿童的新需要与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矛盾是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特殊儿童的新需要与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矛盾的双方,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特殊儿童的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上产生的。例如,智障儿童的心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较正常儿童相对落后,即使社会环境对他们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很难转化为他们内心的需要。反之,某种心理水平的形成,也有赖于是否有相应的需要。如果多动症儿童不想学习,那么他的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达到所期望的水平。因此,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要从实际出发,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在表现以下3方面:

(1)特殊儿童的身心缺陷明显多于普通儿童

大部分特殊儿童都有生理和心理的缺陷,这些缺陷妨碍了他们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学习和适应,其心理发展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易引发第二性缺陷——心理障碍。例如,盲童的视觉器官有缺陷,他们不得不利用听觉、触觉等来感知外界事物。由于失去接收外界信息的视觉通道,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聋童由于听觉器官有缺陷,对其语言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语言发展的局限性又会妨碍其抽象思维的发展。肢体残疾儿童在动作技能的发展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有时生活难以自理。智障儿童的智力有缺陷,他们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比普通儿童晚,起点低,速度慢,所能达到的水平一般也有限。

(2)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都明显大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个体间差异既包括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之间的差异,又包括同一类型的特殊儿童之间的差异。例如,超常儿童与智障儿童分别代表了智力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类儿童,这两类儿童之间有极大差异。又如,盲童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聋童及其他儿童。即使属于同一类型的特殊儿童,因造成其心理发展异常的原因不同,每个儿童的个体特征也不同。正是由于特殊儿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应该进行归类和具体分析。

个体内差异通常是指个体内部各种能力之间的差异。特殊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差异特别大。例如,有些自闭症儿童的记忆力非常好,而语言理解力、人际交往能力又特别差。又如,有些聋童虽然听不见声音,但手眼协调能力却非常好。因此,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其个体特点进行。

(3)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适应明显差于普通儿童

特殊儿童往往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方面也面临较多困难,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和特别辅导。例如,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对超常儿童可能过于容易,而对于智障儿童则可能太难。对大多数聋童和盲童而言,他们可能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的教学方式。学校需要根据特殊儿童独特的教育需要设计课程和教材,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特殊儿童才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又如,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由于其成长的“特殊”环境,其学习和生活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往往会造成适应不良。因此,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需要考虑特殊的方式方法。

3.特殊儿童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

儿童身心的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如身体成熟的发展、运动一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等都有各自的先后顺序。或者说,无论他们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都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这就是一般发展,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但多数特殊儿童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言语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儿童有明显的差异。虽然有些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显而易见或无法改变,但其生长发育过程(如发展

顺序、发展阶段等)和普通儿童并无不同,并且有着相同的心理、要求及愿望,存在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潜能,只是发展速度慢一些,遭遇的困难多一些。他们某些方面的特殊发展依赖于相应的教育和训练,否则其特殊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对普通儿童所进行的某些发展教育,对特殊儿童同样适用,如感官动作的能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语言沟通的能力、认知的技能等,但是需要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特点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能发挥其潜能。因此,特殊儿童的发展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有机结合,一般发展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所有的发展都无法实现;同时,特殊儿童又需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特殊发展训练。

了解儿童心理成长的五个阶段


儿童的人格,是一个持久建构的结果,是一个持久书写的结果,一方面,所有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消失,另一方面,它始终有改写的可能。一个人后面的生活,永远是用前面形成的人格结构去理解、去应对的,前面的正确与错误,都已经成为生命中不能彻底抹去的一部分。越早期的经验,越成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要素,越后面的经验,越难以动摇前面已经形成的结够。

与其他教育观点不同,阿德勒儿童心理学提倡“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的做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看上去似乎非常不合理的教育主张呢?

现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

第一个阶段:称赞的要求

在这个阶段,儿童表现出顺从,想要听到表扬,热衷扮演“好孩子”的角色,这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阿德勒儿童心理学认为,这钟表象里面存在一个很大的陷阱,当一个人的目的始终是“获得表扬”,而其进一步的心理需求就是“在群体中获得特权地位”。如果一直借助“表扬”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结果会变成“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正确的应对办法是,教育者或领导不能只是关注“行为”,还必须看清其“目的”。不应该是做了好事才关注孩子,而是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细微言行,与孩子获得共鸣。

第二个阶段:引起关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没有获得表扬,也没能在群体中取得特权地位,儿童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已经不是想要获得表扬,而是考虑如何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果不能成为“好孩子”而变得特别,就做一个“坏孩子”来达到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则表现出学习能力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行为,通过扮演弱者来换来关注和特别的地位。积极的孩子会恶作剧、捣乱、破坏规则,可能触犯了老师,但也有可能让其他孩子觉得自己是个“英雄”。

前两个阶段的问题孩子教育重点,是通过足够尊重的方式来告诉孩子,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就可以逐渐帮助孩子纠正问题行为。因为到第三个阶段之后的情况会变的比较麻烦。

第三个阶段:权利争斗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特权地位。比如脏话、脾气暴躁、甚至是抽烟、偷盗、破坏规则。消极的孩子则会表现出坚决的不顺从,无论如何训斥都没有用。如果发现孩子表现出这个阶段的特征,只要争斗不涉及法律问题,老师或家长一定要立刻“退出争斗场”,否则这个争斗会愈演愈烈。等孩子情绪平复,再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

第四个阶段:复仇/寻求憎恶

下定决心挑战权利争斗,并没有成功,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这样战败的人就会想到去“复仇”。试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利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需求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索性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吧!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而不是做“坏事”。自残行为和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就是“复仇”的一环,通过伤害自己或贬低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这种情况下,老师或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越是插手去管,孩子越是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这种情况下,需要求助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专业人士的帮助。

第五个阶段:证明无能

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之前想方设法,但都没有成功,周围的人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导致人会有放弃的想法。如果到了这个阶段,周围人的关心、督促也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一种没有用的期待。开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主动放弃一切,拒绝一切课题和周围人的期待。帮助那些已经开始证明无能的孩子,对于心理专家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了。

幸运的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处于第三个阶段之前,在防止问题行为进一步恶化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就非常地大。

了解这五个阶段,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是不是也有一些类似心理状态的影子呢?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卓越,超越自卑”的心理需求。正是这个需求导致人从小孩子时期就不断地寻求在社会环境下被认可,如果这个需求不能被正确地引导,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

宝妈们可以根据本文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引导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6到10岁儿童心理影响交际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过大,而这时候心理问题往往显现出来,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压力倾向于未成年人,甚至刚刚步入社会的儿童。近日,记者从天空心理咨询室获悉,6到10岁儿童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困惑和障碍,在调查中显示,22%的孩子心理问题严重,心理专家王志辉老师介绍,儿童的心理问题重点体现在人际交往上,6到10岁的孩子正是刚刚步入社会的,他的心理也是对于社会接受和排斥的反映。

案例:7岁男童厌学学校变成监狱

7岁的小明(化名)去年暑假过后上了小学,才半年不到的时间,小明妈妈察觉到他的异样反映,“起初他还很喜欢去学校,也经常放学后和同学一起玩,差不多三四个月后,发现他有些惧怕学校,尤其是考试前后,不是肚子痛就是头痛,用各种理由逃离学校。”小明妈妈说,“他小时候也没有闹着不去幼儿园,问他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闭口不谈。”

天空心理咨询室的专家王志辉老师介绍,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人际关系上不能很好的处理。“我和小明聊天的时候发现他并不是惧怕考试,而是惧怕考试后的公布结果,如果成绩优秀,他会很高兴,要是稍微差一些,他会很难接受。”王老师介绍,“现在的孩子呈现出一个共同点就是无法接受批评,在他没接触社会之前,被父母长辈捧在手心里,而到了学校后,开始被批评,被纠正,这时,孩子的心理开始出现排斥性。”

调查:一半以上孩子存在心理问题22%的孩子心理问题较严重

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隶属于市团市委的天津市少年社会体验中心为686名6到10岁的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测试,测试结果中,大部分的孩子都选择自己的沙盘人生为自然的、和谐的、家庭的,而22%的孩子却以战争为主题。王志辉老师解析到,虽然是游戏性质的测试,但能看出孩子们内心世界真正想的东西。

家庭、自然、社会主题都是孩子对于自身生活的自然反应,越小的孩子可能选择家庭主题的比例越大些。“往往选择战争主题的孩子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王老师说。这样的孩子在心理上是存在冲突的,甚至连自己都不清楚冲突在哪里,“也许是上学过程中的发生的冲突,也许是和同学老师关系的冲突,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内心的成长。”据王老师多年的经验称,很多孩子利用恶作剧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反映出来,这些是能被大人所发现的,但更多的孩子憋在心里不说,或是说不出来,家长就难以捉摸了。

解析:人际交往举足轻重家长教育要讲方式

对孩子来讲,人际交往是一种最基本的需求,从幼年起,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寻找伙伴的倾向,这也是合群性的一种反映。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据王志辉老师介绍,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上都存在迷惑,“好多孩子愿意走近别人,但又怕不被接纳,同样也希望别人走近自己,但又不知道要怎样去接纳别人,在这种矛盾中,孩子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在行为上也会体现,好比厌学。”王老师说。

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问题多半来源于家庭的教育,家长常常把自己认为的“是与非”教给孩子,让孩子原封不动的照做,孩子的世界是家长不能体会的,这样的逼迫会给孩子造成困扰。“我曾经接触过的家长中,大多数让孩子结交学习好的朋友,远离学习差的,这几乎是家长们的一贯想法,但是孩子是否愿意,学习好的是否又和自己的孩子合得来呢?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已。”王老师说。

王老师给家长忠告,在孩子小时候要懂得尊重他,尊重他的意愿,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家长年纪大,社会经验丰富,就一味的起决定性作用。“用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来代替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在和家长倾诉。”王老师说。

儿童思维五大特点


儿童思维五大特点

1、模仿思维

儿童喜欢模仿,这是他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儿童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在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所以在儿童面前,你要更好地约束自己,避免那些不好的坏习惯让儿童模仿。

2、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儿童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因为这时他还不能很好的利用运算来解决问题,而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所以在传授儿童知识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也能自己做一些逆向思维。

3、形象思维

在儿童简单运算的时候,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他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所以在教宝宝学数学更要利用直观教具,让幼儿自己从实物中得到抽象概念。

4、主次不分

一个妈妈对儿童说:“留神别吃下苹果里的虫子。”宝宝说:“为什么我要留神呢?该让它留神我才是。”这也是儿童的可爱之处,所以,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家长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

5、单维思维

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这些初级概念是学习者从具体实际经验中获得的,学前儿童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不能掌握什么是守恒,不能进行真正的逻辑运算。比如说儿童正在吃冰淇淋,大人告诉他冰淇淋有一只虫子,大人的意图自然是让他别把虫子吃到嘴里,而儿童却会说:“冻死他!”儿童的思维与大人是迥然有别。

从儿童绘画了解儿童心理变化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有其身心发展的依据,只有把握幼儿绘画心理,才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

儿童绘画,首先应注意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掌握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绘画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 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训练他们的认知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自觉自发性,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认知方式艺术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苏珊·朗格在强调艺术的价值时说,人了解世界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逻辑的推理方式,另一种就是艺术感知方式。 儿童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陌生感的世界,所以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简单,经验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绘画能给他们更广阔和自由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因此,他们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和反映他的世界。

约翰·杜威在谈到美术的本质时说,艺术是一个生动而实在的例子,证明人能有意识,有意义地再现感觉、需求和冲动的统一以及生命活动的特征。意识的介入带来了规律、选择能力以及对素材的重新处理。 所以它们永无止境地改变着艺术。

但是,意识的介入及时地将艺术的思想变为意识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知识成就。在杜威的眼里,艺术是一种赋予生命以活力的体验,它帮助一个成长中的机体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它使一个人上升到一定的情感高度, 使他能够认识到艺术的体验是他生命中一件特别的事。

儿童比成人更喜欢画画,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算得上是天才的艺术家,难怪成人们常常为儿童们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涂抹惊讶不已。 经常有孩子的父母对我说, 他们的孩子多么喜欢画画, 画的画多么好看,因此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具备极高的艺术天赋。 我相信这一定是真的。因为在教学中,我也常常被孩子们作品中的绚丽的色彩、大胆的线条和奇妙的构思所陶醉,我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以赞美之辞。然而,我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会逐渐减弱。原因是,他们对原本陌生的世界开始熟悉,当他们对眼前事物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想象力就受到了约束。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将一滴墨汁滴在一张白纸上,拿给幼儿园小朋友看。小朋友们有的说是蝌蚪, 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再拿给大学看,都说那是一滴墨汁。这个实验正说明,人的客观认识往往限制思维的自由象。远古人类想象天上有上帝和神灵,于是产生了那么多美妙的神话说,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再靠想象去描绘宇宙万物,而是用科技手段。

课堂上,我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民间搞剪纸艺术的老太太,以剪虎闻名,她剪的老虎形象夸张,生动可爱,被邀去一所大学讲学。校方出于好心带老人家去动物园参观老虎,因老人从未见过真老虎。 结果观虎归来,老人再也剪不出来原来的那种生动可爱的虎了。可见,想象是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探求之上的,已知事物往往成为一种外在的干扰因素,阻碍人们的想像力。就像希腊人说的那样:知识始于惊奇,如果我们不再惊奇,也许就有知识停止进展的危险。

儿童的认知欲望中存在着艺术兴趣产生的基础。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在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上。 儿童没有见过的东西太多了,第一次见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感到非常的新鲜。 由于儿童的言语能力还不够完善,没有识字以前,形象思维和直观的形象感受是他们认识外界事物、形成概念的主要认知途径。 我们发现所有的儿童绘画都有一定的情节性。

分析其中的原因可知:儿童的绘画带有一定的儿童语言的特征。 儿童在没有获得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技能之前,只好用他们仅有的一点简陋的形象语言来表达他们天真的思想活动。儿童可能只会画一些简单的圆形或方形,但它能代表很多东西。 它可以是太阳、苹果、房子、书等等。儿童画中的形象艺术语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有了这样的艺术语言,他们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形象模仿活动了。儿童在他们自己的艺术活动中,使游戏增加了无穷的乐趣,他们从自己创造的形象中获得了最初的快感体验。儿童的这种幼稚的“艺术活动”,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并成为对造型艺术产生兴趣的基础,这种基础在儿童中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自发性心理

儿童艺术看起来很幼稚, 然而却具有成人艺术难以具有的独特性的形式、风格、想象力和创造性。 正如康定斯基所说的那样:“儿童们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入所创造的形式, 岂不要比那些希腊的模仿者的作品更富于创造性吗? ”那么,儿童为何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儿童的这种艺术心理是先天就有的, 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儿童身上,在儿童身上组成一个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它来自于遗传的大脑结构本身。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 所谓原型,是指先天的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具有经遗传而带来的多知觉与领悟的性质。那么,儿童之所以有那种独特而又共同的艺术心理,是因为他们都有独特而共同的原型。 而原型的外显为原始意象, 荣格认为, 真正的艺术家是 “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

那么,儿童也可以说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是“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儿童绘画时激动和快乐是成功的保证。 儿童一旦迷上画画,根本用不着大人去督促,如果没有画完,谁喊他都喊不动,画到得意之处时,自己还会笑出声来,完全进入了角色,全身心沉浸在创作的激情里。当他完成大作以后, 他会拿给大家看,希望大家和他同享成功的快乐。这时,别人的称赞对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儿童的原始性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质, 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也曾给许多艺术大师以艺术上的灵感启示。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曾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但人们往往看到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 长 ,见识的增多,他 们 身 上 的 原始性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性、现实性和普遍性。 追逐现代潮流渐渐成了他们现实的价值取向,他们离艺术的本质也就越来越远。 著名美术教育理论家维克多·罗恩菲德说过: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那么就没有必要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任何一个儿童都会不受束缚地运用他根深蒂固的创造冲动, 对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信心。

但是,艺术最终只为极少数人所掌握,而不是所有的人,尽管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因为我们在儿时都曾经是艺术家。总之,把握儿童的绘画心理,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观察、解读儿童行为的水平。教师要运用实践性、客观性、科学性、教育性与群众性原则实地观察每一个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 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儿童真实的、 情境性的行为进行细腻的叙述。教师要把儿童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和主体,通过语言、行为、作品三种观察途径,了解幼儿情绪情感在绘画中的表现,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家园共育《了解6岁以下儿童心理的五大特点》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