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表达情绪

10-27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9种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表达情绪”,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允许孩子

伤心难过

有些父母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就去制止,让孩子不能哭不能难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适当的哭泣可以释放一些负面情绪。

二、用倾听的方式

让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出现不良的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及时站出来,跟孩子进行沟通,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情况,因为什么而生气等等,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事,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不要苛责孩子,否则下次就越不会说出来,把一些东西憋在心里。倾听孩子的问题,可以有效缓解一些不良情绪,更有利孩子合理的发泄情绪。yJS21.COm

三、创造一个

轻松愉快的环境

人是环境动物,好的环境也是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生活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稳定。

四、唱歌或

听音乐

唱歌有助于情感的通畅,调节情绪,心理达到相对平衡,唱歌有助于孩子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安慰

孩子

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用肢体动作来安慰孩子,比如拍一拍孩子的肩膀,报一下孩子,亲吻孩子,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我在身边,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六、让孩子

写日记

写日记有助于缓解由于情感纠结和思虑过度或胡思乱想而产生的压力,写日记还可以宣泄释放一些不良的情绪,让孩子更好的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七、培养孩子

良好的作息规律

良好的作息规律可以给身体补充能量,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和谐,有一些孩子通过摔东西,打架等不良的发泄方式,长期这样下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应该多注意利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培养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疏导自己的情绪,更好的成长。

八、给孩子

提供发泄角

孩子用粗笔涂鸦的方式消解愤怒或心中负面情绪的效果最好,可以给孩子涂鸦,为孩子创造发泄情绪的专门用品,有利于释放孩子的不良情绪。

九、以身作则,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小孩子都是喜欢模仿的,父母最好不要再孩子面前释放自己不良的情绪,这些对孩子都是有影响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教会孩子正确发泄情绪的方式方法


当孩子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后,随着他们的语言表达日益熟,就会更加容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我最近在游乐场就见到一个3岁的女孩,她对妈妈说,I'm sad; I need a hug(我好伤心,我要一个拥抱)当时,我就特别惊讶,这么小的孩子不仅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还给出了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说的“高情商”的表现。

但如果孩子还无法很好表达或者她的情绪太过激烈,那我们还是需要教会一些正确的发泄方式,避免出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物体的情况。

一:画画

这个是小D经常用的方式,当她特别生气时,我会给她一支红色蜡笔和一张白纸,引导她自己有多生气画出来。她每次握着笔边画边乱涂时,我就在旁边平静地说,“真的很生气!太生气了!”然后等她画完,我就会对她说,我们一起把这些“生气”撕掉吧。对于小D这个年纪来说,也许她还不完全懂这个意思,很多时候也许只是“转移注意力”。但当她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联系后,这样的方法就会自然成为她今后发泄的途径之一。

二:带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向上面提到的,小D反反复复就是无法自己拿起手指食物而非常沮丧。对于这类的情绪问题,最有效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些提示,启发她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孩子做,孩子之所以会觉得沮丧,就是因为她感到了自己的“无能”,这时如果你代替她做,并不能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对于消除她沮丧的情绪没有帮助。

发泄不良情绪的最好办法有三个:

A:是运动。

运动可以消除心理疲劳,也可以疏散心中的不快。那种不让孩子运动的父母是最不明智的。

B:是释放。

找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聊一聊,把心中的不满、抑郁释放出来。所以孩子们有时和同学在电话里、网络上交流并不是坏事,当然要控制时间、有节制。

C:是要忍耐。

一位非洲总统问邓小平同志为人处世有什么好的经验,小平同志说了两个字:“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步海阔天空。有句话很经典:“难管之理宜停,难为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劝解人不要钻牛角尖,很难的道理先不用讲,很难处的人先让着他,很难做的事先缓一步,很难取得的胜利用智慧去获取。

三:武力发泄”

遇到极端情况,孩子的情绪实在太激烈而无法平复时,也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地带,让孩子用“武力发泄”。小D目前还没使用过,我家邻居4岁男孩有时会用,他妈妈在他屋子里的一角会放几个软垫子供他跺脚乱踩,同时还给他准备了几个“压力球”,可以让他随意踩和捏。中心思想就是,与其让孩子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者破坏物品的方式来宣泄,不如主动提供一些安全的地方让他发泄。

教宝宝正确发泄不良情绪不要单纯着眼于宝宝的不良发泄,而要探究宝宝不良发泄的原因 宝宝有了不良发泄,父母们都会为此着急烦恼,一般说来,宝宝产生不良发泄原因有以下几种:愿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想通过极端手段达到目的;内心的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无法表达而借助不当手法发泄;被否定、受挫折时通过不良发泄摆脱压力;社会环境或家庭教育不当引起宝宝养成不良发泄的习惯。

不要轻易因宝宝的不良发泄而妥协,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一些家长,出于对宝宝的疼爱,既看不得宝宝哭闹,又怕宝宝撒泼,常常是宝宝一有不良发泄,就无条件地“投降”,满足他(她)的所有要求。这样更会使宝宝认为,不良发泄是迫使大人就范的灵药,从而变本加厉。

不要因宝宝有不良发泄而焦躁烦恼,而要始终以慈爱和理智面对 宝宝的不良发泄也常会使父母心烦意乱,甚至方寸大乱,其实谁没有乱发脾气的时候每更何况不懂事的孩子呢?所以,父母要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以关怀的慈爱的心情来面对孩子的不良发泄,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不要依靠粗暴压服孩子的不良发泄,而要教育孩子正确调节方式 性格暴躁父母惯于用简单粗鲁的压服方式遏制宝宝的不良发泄。这样表面效果显著,实际上宝宝的不良情绪并没有得到舒解,又加上遭到压抑的痛苦,可说是雪上加霜,后患无穷。公正地分析,平等地交流,正确地引导才能让宝宝心服口服,改掉坏习惯。

写到这,我不禁又要感叹,育儿的真谛归根到底就是“陪伴”而不是“控制”,陪伴她去体验去经历,而不是控制她成为我们心里那个“理想的人”,对于情绪是这样,对于育儿的其他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我和你们,一起,继续修炼,共勉!

如何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如何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现在的许多家庭中,孩子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然而,孩子所得到有关情绪的教育和信息都是不正确的。为了让孩子在成人后的心理健康,孩子需要得到情绪方面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区分判断自己的情绪,如何恰当地表达释放自己的情绪。

1、忘掉家长的身份,记住自己的责任。家长要做的不是改造孩子,而是影响他、感染他。父亲示范给儿子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母亲示范给女儿如何做女人。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强悍的母亲和一个弱势的父亲组成的家庭大多会出现问题,因此她建议母亲们,无论在外面多么能干,回到家请一定定位为“小女人”。

2、假如孩子看上去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而不是想把他的感受说出来,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方式,允许孩子用这些方式释放出来。例如,用拳击打枕头,到室外活动、怒吼或跑步,或让孩子写下让孩子气愤的那个人的名字放到鞋垫上,然后出门昂首挺胸地散步。这些都是排解孩子的愤怒的好方法。留一些旧报纸,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让孩子用手撕。留一些放鸡蛋的纸板,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让孩子用脚踩,把愤怒给排解出来。

3、一些让让感受和情绪释放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用黏土、画笔、粉笔、泥塑等方式把他的感受表现出来。让孩子把感受写出来也是不错的方式,让孩子到自己房间,写出自己到底有多生气、多烦躁,然后在孩子平静下来后读给你听,这种方式是帮助孩子走出各种情绪困扰的无价之宝。孩子也可以唱出自己的感受,跳舞也行,跑步也行,摆个搏击的姿势也可以,这都能帮孩子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你可以猜想孩子那样做的时候的感受。同样,当孩子忧伤、生气或烦躁时,允许孩子哭出来。

4、永远也别对孩子说停止哭泣,眼泪是表达和释放情绪和感受的身体语言。如果孩子不需要通过哭来表达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不哭了。

5、给孩子做示范,告诉孩子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告诉孩子你会怎么做。教孩子不要把情绪和感受压在心中,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或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和症状的人往往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感受和情绪表达释放出来。

6、通过教孩子区分和判断各种情绪,允许孩子以恰当的方式表达释放出来,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孩子今后将成为一个懂得情绪、懂得控制和释放自己情绪和感受、更懂得生活的人。现在行动,你和孩子都会有巨大的收获。

7、换位思考。当发现孩子有情况时,换到他的位置思考,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为理解他才能帮助他。

8、教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至少在3个以上,列出方案寻找最好的。孩子习惯遇事先选方案,以后面对困难就不用担心了。

9、教会孩子准确表达情绪和感受。表达情绪是沟通的前提,情感上没有合作的话,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当感觉孩子成绩不好时,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其实他自己已经够难受了,要教会他表达,他是感到失败?感到没面子?感到自己笨?要让他说出来。

10、经常给孩子拥抱。拥抱是在表达爱,被爱着的孩子愿意为爱他的家长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故意冷淡”教会孩子发泄情绪


晚饭后,小雨的爸爸要去会见一个朋友,小雨拉着爸爸一定要跟着去,爸爸不带他,小雨就哭起来。爷爷奶奶连哄带劝了半天也不起作用,最后小雨索性躺在地板上耍起赖来。

方法运用:

妈妈看到这种情形,就耐心地跟小雨说:“爸爸今天有工作不能带你去,哭也没有用,快起来,陪爷爷奶奶去看电视。”小雨依然赖在地上,哭的声音更大了。妈妈给爷爷奶奶使了一个眼色说:“你不去就算了,我陪爷爷奶奶看电视。”

大家都很专心地去看电视了,把小雨“晾”在了一边,任凭他哭闹。妈妈眼睛虽然盯着电视,耳朵却一直关注着小雨的动静。渐渐地妈妈听到小雨哭闹的声音小了,最后听不到声音了。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觉得应该给小雨一个“台阶”下了,就走过去跟小雨说:“今天妈妈买了你爱吃的哈密瓜和奶奶爱吃的草莓,我们去拿水果,跟奶奶一起吃吧。”

幼儿行为解析:

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找渠道发泄,小雨采取了躺在地上哭闹的方式进行不满的发泄。如果是偶尔耍赖,这是幼儿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成人不妥协,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点事情就任性哭闹、大发脾气,就要引起重视了,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心话语:

家长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轻易做出让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的习惯,如果发现“要挟”不奏效,孩子以后就不会经常使用了。

温馨提醒:

使用“故意冷淡”法应该注意:

1.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这一方法应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掌握好时间,最好在冷淡过后,给孩子一个台阶,或者等孩子情绪稳定后讲明道理。

9种技巧教您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一、教孩子学会生存技能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幼儿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块糖,并告诉他们:“现在吃,就只给一块,如果能忍一小时后再吃,可以再奖励一块。”以后的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这在心理学叫延时效应,或延时满足。

许多孩子办事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长大以后事业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让他哭一会儿,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忍耐时间逐渐加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对每次都把零花钱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钱,下周可以加倍给你,你可以攒起来买你需要的大东西了。”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马上给他帮助,而是鼓励他坚持一下,忍受挫折带来的不愉快,努力争取成功。

三、多接触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出门,担心这担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长大后易敏感、退缩。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团结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长大以后也会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才能的发挥。所以,孩子懂事时就要让他适应新环境,对胆小的孩子鼓励他多接触人,或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又叫脱敏。不给孩子机会,他的适应能力是不会自然萌发的。

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五、让孩子多动脑

一个男孩子因为腿短而无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级台阶,他央求妈妈把他抱上去,母亲告诉他:“动动脑筋你就会有办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车拖到那儿,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亲说。小男孩这样做了,一切变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总会想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六、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败,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要多考虑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因为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家长也要克制自己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让孩子玩某样东西,应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开。

八、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九、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合作意识

社会是一个群体,任何一项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这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亲爱的家长,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备这些品质呢?

教孩子如何合理发泄情绪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识以后,就会有愤怒的情绪。如果孩子长期把愤怒的情绪压抑在心中,慢慢地,就会演变为抑郁症中的一种,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家长要及时让孩子宣泄自己的愤怒。

当孩子在发泄愤怒情绪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正确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泄,而不是任由孩子胡乱地发脾气。家长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生活上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孩子情绪上的导师。

用小纸条写下反击的话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释放怒气的做法是:在手纸或者是纸巾上写下愤怒反击的话,且只给自己看。孩子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或者是一个人独处的地方写下这样的话,比如:“我讨厌你,讨厌你让我留下来值日”“我知道是你在我背后贴小纸条的”…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写下的内容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之后,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处理这些便条的方法,就是扔掉它们,顺便把自己的“敌人”也扔掉。而很多时候,孩子都喜欢用水冲走便条或者是撕掉便条。不管怎样,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地把这些便条处理掉。

让孩子学会投掷飞镖

家长可以在孩子卧室的墙上挂一个飞镖盘,当孩子有了愤怒情绪却又不想和你诉说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回屋扔飞镖。你会发现,孩子在玩飞镖的时候会说出自己愤怒的原因,过了几分钟之后,孩子的愤怒情绪也会得到很好地发泄。

选择这种发泄方式的时候,最好是孩子一个人在场。如果家长也在场,那么孩子就会有所顾忌,从而他的愤怒也不会得到很好地发泄。

让愤怒和气球一起飞起来

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吹气球,看到气球飞到天上的时候,孩子就特别兴奋。很多家长都觉得气球是孩子的一个玩具,其实它还是孩子发泄愤怒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吹气球,并告诉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愤怒吹到气球里面去,然后再把几个气球捆在一起扔出窗外,让孩子的愤怒也随着气球一起飞走。

放飞气球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在气球飞走的那一刻,告诉孩子:“宝贝,不好的情绪都飞走喽,我们没有坏心情喽,快乐万岁!”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被你感染,露出微笑。

当孩子在发泄完情绪的时候,家长适时地开导还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把愤怒发泄完了,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实际上,孩子发泄的只是他当时的愤怒情绪,他心理的压抑还需要家长进一步地开导。比如:问问孩子为什么会愤怒,和孩子及时地谈谈心,劝解一下孩子等。

帮助孩子 正确面对“死亡”


对于亲人的去世,以及身边各种死亡事件的发生,面对死亡,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些孩子会焦虑,有些会尿床,有些会吮手指,有些孩子会拿张椅子坐在门前,等待去世的亲人或者宠物回来……我们要知道孩子有哪些反应,才能够好好帮助他们。

1.情绪障碍

孩子对家庭的变故如同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产生悲伤、生气等情绪,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亲人的死亡,会改变家庭的生活习惯,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变得愤怒和烦躁不安。第二,家长往往会因为悲痛、或着忙着处理死者的后事,就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关注孩子了。

2.行为倒退

行为倒退包括撕咬、尿床、吮手指等。有些失去亲人的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紧张不安的表现,而孩子本人却往往“一无所知”。

3.对死者复生的期盼心理

因为孩子不理解死亡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他们对死者往往怀有一种“再回来”的希望。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早晨出门去上班、晚上必然要回来。因此,他们往往会以为已经去世了的爷爷、奶奶仅仅是去旅行了,不久就会回来。

另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助长了他们的这种认识,如,一些幼儿在观看电视时,发现其中的卡通人物或超人在被射杀后又重新活了过来。因此他们就更加困惑、更加盼望亲人的回来。

4.内疚心理

孩子会想一定要有人负责死亡这件事,而且自己往往就是那个应该负责的人。因此,他们会想是自己使到亲人去世的,因此他们会感到很内疚。因为孩子都想生活是有计划的,既然“睡觉时间”、“游戏时间”、“吃饭时间”等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前计划好了的,那么死亡也必定是事前计划好了的;而孩子在日常生活常常会因为调皮而“惹祸”,因此他们也就自然地认为“死亡事件”也是自己惹的祸。

相信《9种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表达情绪》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种蒜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