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常常对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批评孩子的方法和六个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做家长的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出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三、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四、批评孩子之前可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六、批评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宝宝的六个注意事项


宝宝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家长在教育这个阶段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六点:

一、父母对小儿期望过高。

当前“望子成龙”的父母很普遍,时常超过小儿的实际可能和兴趣给小儿施加学习压力,上各种辅导班如书法、舞蹈、外语等,使小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以至引起焦虑、睡眠障碍和多种身体不适。学校过多抓学习而忽视文体活动,休息、睡眠时间不足,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等,均可促使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而部分家长对小儿不加要求,放任自流,期望过低也影响小儿心理健康。

二、家长管教过严。

霸道不讲道理,动辄打骂,使小儿自小养成呆板、胆小怕事、抑郁和自卑,或反抗、说谎、逃学、偷窃和破坏等行为。

三、父母溺爱子女。

尤其对独生子女放纵,易造成小儿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独立生活能力差,对大人不尊重,甚至成了“小皇帝”。

四、父母与爷爷、奶奶教育小儿意见不一致。

一方管一方护,使小儿无所适从或利用大人矛盾从中取利。

五、父母不良习惯。

如父母常讲粗话、脏话,也会影响到小儿的言行,父母酗酒、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也可使小儿误人歧途。小儿善于模仿,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必需的。

六、精神创伤。

如离婚家庭中儿童脾气大、焦虑、说谎、欺骗、斗殴骂人等现象比较多见,家庭不和、父母死亡等精神创伤都会导致小儿心理发展失衡。

培养孩子情商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六个要点


要点一:同情心和爱心

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看到另一个婴儿啼哭时也会触景生情,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泪,这是同情心最简单、最原始的表达方式。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你应该帮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好的品质。你可以不定期地问孩子:为了让其它小朋友开心、快乐,你该怎样做?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你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培养孩子不断为他人付出爱心。

要点二:理财习惯

阿岚(化名)决定通过带孩子一起购物来让他潜意识中懂得每一元钱的价值,开始孩子还惊讶钱消失的那么快,现在他会明白并很高兴钱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另外,你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至少8岁的儿童),并让他买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孩子第一次成为钱的主人并亲自支配它,定会不知所措,你可以为他做一些精心的场外指导。告诉他如何合理地计划、支出这些钱。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

要点三:专注与责任心

鼓励并尽量让孩子全身心地专注于一项爱好或课外活动,如果这星期各种活动蜂拥而至,她既要练芭蕾,又要弹钢琴,还要画画,孩子会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结果是她可能什么都学不好,相反,如果你只为她精心挑选一项她喜爱的课外活动,她不但会精力充沛地用心学,而且还会培养一种对自己所从事活动、对自己所在集体的强烈责任感。

要点四:学会理解别人

一天,雅丽(化名)发现,由于自己6岁的儿子嘲笑,并且没有邀请同班的一个同学参加他的生日派对,致使这个同学伤心地哭了。

雅丽没有直接指责自己的儿子,而是引导他说:如果没有被邀请的是你,你有什么感受?儿子马上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行为而给同学造成的伤害,他立即邀请这个同学参加了他的生日派对。通过一件看似微小但却能使孩子受益菲浅的小事,启迪他如何理解、善待他人。

要点五:诚实做人

孩子难免会说一两句谎话,这时你要耐心地教导孩子。6-7岁的儿童能很快意识到他们说了谎话,并感到很内疚、惭愧,却又不知所措,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摆脱一切心理压力,让他们放心地感到你不会责骂他们。当孩子能坦白地指出他人的错误行为时,你要对他的勇敢、正直行为进行鼓励、表扬。

要点六:不要拒绝勇敢

今天女儿忧心仲仲:她认为一个同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但又不知该不该说。朱莉为女儿讲述了她的经历: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朋友请求她投自己一票,但这不是她的初衷,暗中投了另一个同学一票。朋友因失去这一票落选了,但这一切朱莉并没有告诉朋友。朱莉惭愧地说道:从那以后我发誓,只要自己坚信正确的就要勇敢地说出来。女儿被朱莉的一席话感染和激励着,她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了。

透过2案例看批评幼儿的技巧


镜头一:

小王老师抓住了正在桌子上乱画的小明,批评他说:“老师讲了多少次了,不能在桌上乱涂乱画,你这样做对不对?”“不对。”“你自己说,该怎么办?”小明不知所措。“老师,让他用自己的衣服擦干净。”有孩子大叫起来。小明听了,急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护着衣服直往后退。小王老师见状说:“老师今天就原谅小明了,以后再不能乱画了,大家记住了没有?”“记住了。”小朋友齐声回答:小明也松了一口气,护着衣服的手也放下了:过了没几天.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镜头二:

同样的事.小李老师的班里也发生了。小李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这两个镜头来看。同样是批评,但后者较前者更富有人性化,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后者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小李老师懂得批评的艺术。

一、批评中教师的态度

1、尊重幼儿。幼儿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个体,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尊重其想法,了解事实情况,不能想当然地批评幼儿。教师在提出教育要求时,应以尊重的方式进行,包括尊重幼儿的经验、个性、行为习惯等。

2、客观公正。教师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不带偏见地进行教育,既要看到幼儿的缺点,又要看到其长处,依据实际情况作出评价,避免受“晕轮效应”(一个人的突出特征像耀眼的光环.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由此确定了对其的整体评价。而个体的其他特征却相对模糊并被忽视)的不良影响。

3、上下一致。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时间。但如果他同时拥有两只走时不一的表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表并不能提供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效应”。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达成共识,协调一致,用统一的目标指导和要求幼儿。

4、先扬后抑。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优点,学会欣赏幼儿.善于从小事中甚至是错事中发现其优点。例如,某某小朋友在图书角看书时经常大声吵嚷.影响其他人;但在一次绘画活动中表现良好.教师就可抓住时机。说:“某某小朋友画得真棒.我相信他在图书角也会像画画时表现得一样棒,不会打扰别人。”

5、就事论事。批评幼儿要以他当前犯的错误为内容,就事论事,不可以偏概全,否定幼儿的一切。幼儿偶尔犯错误,不是不可宽恕的,教育者切忌用有色眼镜看幼儿,给幼儿贴上“标签”。

二、批评中方法的采取

1、想一想。他为什么出错?我批评他什么?我希望他哪一点能改善?他心里想什么?

2、缓一缓。教师在情绪不稳定时不宜批评幼儿,以免使幼儿产生“老师心情不好,拿我出气”的错误想法。同样,幼儿情绪特别激动时也不宜进行批评,而应进行“冷处理”,待其冷静下来,心平气和时进行。

3、避一避。批评幼儿应避免在进行集体活动时或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但对集体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教师不可置之不理,应妥善处理,以免影响到集体教育活动的开展。

4、笑一笑。对幼儿进行批评,教师应语气委婉、态度温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到错误,以期改进。

5、议一议。教师应创设教育情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及时让幼儿讨论,使幼儿在讨论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达到教育目的。

五个方法让孩子变勤快


家长想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他勤劳的好品质,就需要一些小方法和小技巧,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等等。方法选择的好,对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事半功倍。

一、抓住学习动机最强烈的时机。

从孩子的发展过程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开始学走路就不要大人抱,学吃饭的时候不要人喂,要自己舞匙弄筷地吃;给他穿衣服,他还会抢着自己套上身……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家长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在游戏中学习。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学习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三、要“舍得”让孩子劳动。

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因此,要舍得让孩子锻炼。

四、平时多练习。

很多家长由于赶时间上班,没时间和孩子磨蹭,看孩子做得慢且糟,就干脆自己来做。其实,家长可以利用晚餐后的时间慢慢教孩子,并试着让他自己来做,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五、要按孩子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要求。

孩子的年龄不同,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父母让孩子做家务,应视孩子能力来做,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感。

不要急于批评孩子


我的侄子乐乐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兴地一连给他买了好几大盒最棒的水彩笔和油画棒,但却从来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样的作品来。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几乎每张图画都是各种颜料的堆积,色彩缤纷却不知所云。尽管如此,哥哥嫂子一点也不着急,心想:孩子还小,让他慢慢练,早晚会有出息的。没想到,乐乐的一幅“妈妈肖像”把哥哥嫂子的美好愿望击得粉碎。这天,我们全家都在家看电视,乐乐说要给妈妈画肖像,还煞有介事的学着画家作画的样子,让嫂子打扮一下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不要动,自己在一旁拉开了写生的架势。嫂子忍着得意,老老实实的为儿子当了一回模特。好不容易等乐乐画完,哥哥抢先拿过去欣赏起来,只见他连连点头、大声叫“好”,乐的快岔了气。可是嫂子呢?不看这张画还好,一看火气随之而起,忍不住质问乐乐:“我就长这样啊?我的嘴有那么大吗?”她啪的一下把画拍在桌子上,接着,嫂子又愤怒的转向幸灾乐祸的哥哥,说:“你笑什么笑!” 我把那张画拿了过来,仔细的一看,原来,乐乐画中的妈妈长着一张大圆脸,眼睛画在脑门上,一头秀发只剩几根毛毛,脸上的色彩又蓝又绿,一张红红的大嘴巴格外突出,嫂子一向引以为荣的细长的弯眉毛却没有了,耳朵也不见了,总之,样子怪里怪气,别提多难看了。 乐乐本来觉得自己把妈妈画的特别漂亮,正等着大人夸奖自己呢,没想到妈妈会这么生气,吓得赶紧溜到自己的小屋里搭积木去了,半天不敢出来。 在我看来呀,嫂子真的是错怪乐乐了。 幼儿的小肌肉活动能力还比较差,手腕和手的动作不灵活,把画的形象画的歪歪扭扭、怪模怪样是很自然的。在色彩运用上,幼儿喜欢选择对比强烈的高浓度颜色,把自己觉得好看的鲜艳的色彩,随心所欲的涂抹在画纸上,至于这些大红大绿和真实的颜色是不是一致,他们才不管呢。而这,恰恰是幼儿真实心灵的流露。 当然,最最引起妈妈不满意的是她的眉毛和耳朵没有了,嘴巴却大得出奇,简直像个怪物。这就要说到幼儿想象的特点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乐乐是在写生,实际上,他是把平日对妈妈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在画纸上,这里的写生对乐乐来说只是一种好玩的形式,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在孩子看来,最生动的是人的嘴巴和眼睛,因为它们经常在活动,所以孩子肯定不会把他们漏掉,而眉毛和耳朵(特别是后者),几乎看不到他们有什么作用,把他们省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乐乐把妈妈的嘴巴画的又大又突出,应该算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家长朋友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事呢?我们不妨为有这样的宝贝而感到骄傲吧!

“艺术”地批评孩子


一般来说,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针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批评,重责其事、轻责其人,使孩子真正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从而进一步检讨自己的错误。“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一些美国老师的成功经验是:

1、要让孩子了解你的感受

a、要让孩子感受自己的不悦:使孩子由老师的神情与沉默的气氛中,感受到老师的情绪,能够促进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反思。

b、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爸妈讨厌我的缺点,但却非常喜欢我这个人。这样,孩子才能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2、让孩子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老师往往由他去,等到他饿了再吃东西时,告诉他不好好吃饭与挨饿的联系。许多老师抱怨孩子吃饭的同时,又给他们零食吃,孩子们感觉不到不吃饱饭挨饿的后果,老师的批评也是徒劳的。

3、在批评的同时,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我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美国人也认为,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4、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老师与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也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老师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5、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老师所讲的道理,批评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6、批评要把握好时候,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发拗。因此,老师在跟孩子讲理时,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他情绪较好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批评就象武士手中的利剑,不到情非得已时,不要拔剑相向。一把好剑,只有在懂得它性情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它极致的功力。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五个方法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影响会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的独立性也是从小培养的,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去责怪他们缺乏独立性。

下面教给家长们,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五个方法。

第一式:从失败中站起来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参加非常感兴趣的球队选拔赛,却被淘汰而没有录取,当他伤心地对你说:我以后发誓再也不会参加这项活动时,你会如何帮助他呢?

对策:不妨告诉他,你非常理解他现在的感受,但是没有必要落选就放弃这项运动,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总会出错,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没有做得更好,才导致这次失败,只要想办法做好,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式:解围不如学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他向你求助,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老师责怪,你是否会帮他编个理由来应付呢?

对策:你不妨对孩子说:我们应立个规矩,不许找借口,你要对自己行为负责。

接下来,你不妨找找孩子无法完成作业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组织、安排能力,还是其他。

从根本上停止为他“擦屁股”。

第三式:启发他自解困难

临出门时,孩子突然想起老师要他带红色的东西去幼儿园,而红色的东西虽然家中有,却需要花时间寻找,而时间对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紧迫,你是否会立即帮孩子寻找?

对策:如果此时你能启发孩子,譬如“你的红帽子也是红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

例如在1分钟内列举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这些有趣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寻找办法。

第四式:教孩子权衡利弊

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计划,你们已有较长时间的安排,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前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对此,孩子不免有些为难,希望父母为他拿个主意,你是否会当机立断呢?

对策:你应该帮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是怎么样?而你不去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同学又会怎么想?告诉他,每个决定都会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

第五式:与同伴协商问题

当孩子为看电视的某个频道,与同伴争论起来时,你是否会急于参与其中,为不愉快的他们裁决问题呢?

对策:你可以提醒他们,生气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各自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是提示他们可以采用扔硬币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决定结果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六方法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六方法

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第二,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

第三,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

当孩子通过一些努力获得所需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在父母的爱和保护下是幸福的。同时,父母也不要预先对孩子承诺太多。

第四,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第五,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第六,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当宝宝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喜欢《批评孩子的方法和六个技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