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

11-04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根据调查发现,有9.5%的妈妈整天抱着婴儿不放。或许我们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从哄抱婴儿开始的。 三岁的小宝,个性非常顽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是抢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闲事,所以妈妈一刻也不容许他离开自己的视线。小宝想要做点什么,妈妈立刻飞奔而来。“要好好一起玩!”、“会不会痛?”一碰到问题,妈妈总以最快的速度帮小宝解决。 现代孩子的教育问题,缘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自己解决难题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妈妈事必躬亲,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演变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换言之,出现一群没有“动力”的孩子。 为了避免这类困境,从小就必须让孩子尝试各种事物。散步回到家里,让他自己把脱下来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处都是,也要让他自己吃饭;脱下衣服,自己放入洗衣篮内;早上起床,自己洗脸、刷牙;吃点心时,一定坐着吃。 从幼年时期,便把这些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让他习以为常。一旦孩子长大,妈妈的唠叨会一下子减少许多。如果妈妈认为“孩子还太小,这样子太勉强啦……”什么事都抢着做,到头来,孩子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这些全都是妈妈该为我做的事。 孩子刚开始尝试时,通常笨手笨脚的,也可能犯错和失败。没关系,让孩子自己来,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给他赞美。这是教养孩子的第一步。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道歉


整理了行为习惯:一定要让孩子学会道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道歉有用还要警察来干嘛?”这是一句很经典的电视剧台词,现在很多人都会使用它。但是道歉真的没用的吗 ?事实上,让孩子学会道歉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孩子的人生观和处事方式的培养。

一、孩子不愿意道歉的原因

1.家长没教育孩子学会道歉

许多爸爸妈妈不知道让孩子学会道歉的重要性,觉得孩子还小,做错事情是正常的,所以就没有第一时间教育孩子学会道歉。

2.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

孩子有时候对于是非的区分界限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更不懂得做错了是需要道歉的。

3.家长平时不善于道歉

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孩子不会道歉可能是跟着爸爸妈妈学会的。所以爸爸妈妈要学会反省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

4.孩子不知道道歉的重要性

孩子不愿意道歉可能是孩子不知道道歉的重要性,不知道道歉代表着什么。

二、如何教孩子学会道歉

1.家长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要学会以身作则,多给孩子正面的影响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2.孩子犯错要及时纠正

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纠正,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3.有错要向孩子道歉

如果是爸爸妈妈做错了,要及时和孩子道歉,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道歉,以及道歉的作用。

4.教育孩子道歉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让孩子正视到道歉的真实意义,而不会觉得道歉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道歉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从小让孩子知道道歉的意义,让孩子学会道歉。

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是应该的


你每天都给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然后叫孩子起床上学,一年200多天都是如此,有一天,你突然病了,没有做早餐,没有及时叫孩子起床,孩子就对你发脾气,说你不称职,不是一个好妈妈,你一定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我做了200多天,就一天没做好,孩子就不理解呢?太不公平了。

是的!你的确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做得太好了,孩子把你对他的爱当成应该,当成习以为常,所以,当你哪一天做不好时,就会对你非常不满。

中国的父母比较内敛,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往往是通过行动默默地奉献,总以为自己的辛苦付出,孩子会理解,但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

我的堂叔背负了二十多万的债务给儿子买了房,买了家具,房子的名字是儿子的,可当儿子看到父母买的家具时,却非常不满,因为在这个三居室里,他心里根本没想过给父母留一间,想着做一个健身房,买跑步机放在里面,想着做一个书房,然后留着一间,将来和女朋友结婚用。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掏心掏肝地对孩子,孩子也会这样对你,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一是要讲给孩子听,二是让孩子适当吃苦,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是应该的,要让他明白爱是相互的,你想让别人爱你,你也必须要付出爱。

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才会“长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孙云晓:孩子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易行难,当父母看着孩子把米粒弄得全身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能让玩具归位,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完这些事呢?

慢慢地,父母的手越伸越长。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跟伙伴们相处,学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每一步,父母都要掌舵引航。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俯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问题,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殊不知,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但,这不是孩子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教育孩子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

张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张先生非常着急,他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张先生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会阻止孩子。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差别就在体会上。”孙云晓说,回忆一下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对他们的影响也更深远。

在孙云晓看来,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3岁的孩子擦完桌子之后去洗抹布,观察到“抹布比以前白了”,“水变成黑色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成人看上去很明显,但孩子却是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了事物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孩子说“别抓抹布”、“水都黑了,不能洗手了”,那么,他是不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的。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替代,父母往往太急于帮助他们,或者要求他们一出手就是正确的。可也正是这样,父母剥夺了孩子发现的机会,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孙云晓说,生活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

育儿心得: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育儿心得: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光荫如梭,在幼儿园老师们辛勤的教育下,豆豆从开始上贝贝班那个离不开奶奶,随时都捧着老师脸哭着、嚷着要奶奶,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增强,他已不在是我们眼中曾经的那个小宝宝了,他有时会抓住大人的缺点提出意见,直接质疑大人们前后矛盾的说话。

孩子出身后是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从小就给孩子以身作则,对他承诺过的事情再难也一定要做到,即使偶尔做不到也要提前和他做好解释工作,目的就是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我们一直都让他自由的成长,培养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家长强加给他的兴趣爱好。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有一番作为,所以部分家长可能会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从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给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给孩子安排学各种学习班,一旦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不听话”、“没有出息”,我们一直都认为这样不可取,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是从他这个年龄过来的,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培养好他的生活习惯,教会他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强制他学习和种技能和理论知识。我和孩子的爸爸首先在孩子的教育上始终能达成一致,就是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我们去完成。幼儿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我们认为豆豆只是个平凡的男孩,我们没有给他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他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健康康成长。所以作业完成不好时,我们更多是要帮助他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一再批评他,我们是要让自己意识到以便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和豆爸工作很忙,豆爸在外地工作,一般孩子都是由老人来带,生活方面都是孩子的外公、外婆照顾,老人都会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是背着孩子沟通达成一致,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不休。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

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很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孩子当作朋友一样的沟通我们认为是比较好的。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他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

孩子有时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因为他还太小,更多的就是靠父母和老师去引导,前段时间我和豆豆商量着给他报了个羽毛球班,我的想法是小男孩多接触体育会对他的体质有好处,而且长大了到哪拿到球拍就能打球,是一种技能。孩子一开始不是太喜欢说每个周末都要去学太辛苦,其实我知道他心思,周末他想在家玩电脑,于是我就和他说我们先去看一下,如果确实不好玩,我们下次就不去了,但去过几次后,从发球到接球,到和小朋友之间交流,发现他玩得很开心了,现在每到周末他自己就主动要求去打球。接下来呢,还是要考验家长的耐心,只要宝宝喜欢,我也会一直坚持带他过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的人的自豪感。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长学习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做一个有爱心、包容心的家长。

当今社会的家庭,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天下父母们的共同心愿。我们作为父母,从小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孩子长大了才能离开父母去实现他自己远大的理想,承担起他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栋梁”。

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现在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在幼儿教育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渐知的过程,总之我们认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孩子当朋友一样的交流,再配合好学校老师境况好他的生活、学习能力,只要父母能够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们一定能取得成功,走向辉煌。

学会做父母:孩子要这样爱


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的父母,总觉得自己活错了,世道和他人亏欠自己,自己有一大堆理想债没收回来。孩子,就是用来还债的。你想,这孩子多可怜,一生下来就拿着欠条,怪不得要大哭一场。

你得接受平凡

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一个世代,只有几个天才。不爱自己的人,多半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这其实对自己要求太高,人生在世,活的年纪越大,越明白“自食其力”、“不给人添麻烦”,是了不起的成就。

你得自我净化

你普通,为何接受不了孩子普通?你偷懒,为何容不得孩子一点疲倦?你为何不停纠正他,让他连睡眠都不足?让他永远以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为,你的父母就是这么对你的,人生好比一条河流,你的上流污染了,你也受影响,为了让你的下游重归清澈,你得有自净能力,你仍然按照受伤害的方法对付自己的孩子,他也得跟你一样受伤。

错误的方法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正确,从十米高的地方往下摔鸡蛋,每次都会破的。任何孩子受虐待,都不会开心。

你要有自己的人生

你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和你丈夫(妻子)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你这是单方面强加给孩子负罪感:我爸(妈)为我牺牲太多了!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放弃的,不是孩子剥夺的。

越有自己追求的人,越不粘孩子。

讲道理

凡事有概率。是人,都得遵守基本规律,比如,三高对身体不好。

知道这两点,烦恼扫光光。不讲道理的人,最爱说这句:我不一样!我家的孩子不一样!这形成封闭小宇宙,别说观念与方法的进步,连原子弹也炸不开,只有无穷尽的焦虑与伤害了。

“孩子还是不要打得这么狠吧?”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孩子数学老不及格就不指望他当数学家了。”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你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过你这个家长是不一样的神经病。

“冷漠”一点

别太热情,别太粘。好比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连欣赏自己身体的私密空间都没有,他只会讨厌在他身边游荡的你,即使你满心以为自己是他的知己。

父母这习惯也得从小做起,那些太“热情”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没学会放手:他们替孩子解决一切烦恼、扫除一切障碍,建立了紧密的寄生与宿主关系。父母是没长大的孩子,孩子也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组成的“长不大二人组”,互相折磨、互相消耗、互相牵制。外来入侵者(不同观念的他人、女婿、儿媳),全是潜在的敌人,必须制服或消灭。

爱孩子,在今天,表面上人人会,不就给点礼物,放纵吃一顿,实际上并不容易,关键在父母得当个正常人。

真那么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那就给他独立、给他自由,让他掌控自己的命运,除此以外,你保持健康,给他多留点财产,都是最实在的爱。

父母怎么让孩子学会“大方点”


父母怎么让孩子学会“大方点”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小的矛盾和冲突。对孩子来讲,这能促使他们慢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知道蛮横、不讲理,任性和霸道,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并从中学会宽容,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中“原谅别人”有着独特的作用。

1、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知道“我”与“他人”的含义。

2、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合作精神。

3、能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为别人着想。

4、能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目前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让孩子独立父母要学会放手


戴医生从来没有碰到过如此尽责的父母。

母亲是家庭主妇,全身心照顾儿子是理所当然。父亲拥有自己的生意,竟然也尽量缩减工作时间,一有空就回家帮老婆教儿子。

这个15岁的青少年,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就是有点儿苍白,好像没精打采的。但是他似乎不反对回答戴医生的每个问题,只是有点儿偷工减料,每句话只说一半,可省则省。

戴医生很快就察觉,这年轻人并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他的父母却是那样努力地随时做他的后备,为他完成每一句没有完成的话。

父母的积极与儿子的消极,刚好形成对比。

父亲说:“儿子的几位老师都说我儿子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身上,因此我打电话到学校,要求老师准许儿子延期交功课……”

儿子忍不住插嘴:“交不了功课,应该由我自己向老师交代。”

父亲说:“如果问题由我们而起,就应该由我们改善。”

父母的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但是如此“慷慨赴义”的父母,却是罕见。

戴医生问年轻人说:“我看得出你的父母很为你着想,但是愈是负责的父母,就愈会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那是一个很奇怪的道理。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青年望了戴医生好一会儿,戴医生以为他一定说不知道,谁知他斩钉截铁地说:“一针见血!”

青年人的交谈就是这样奇妙,当你觉得无从入手的时候,突然又有意想不到的反应。关键在于双方都要有足够的空间。什么是“足够的空间”?空间是一种适当距离、一个交谈的舞台,让人有喘气的余地,才会自由交流。很多渴望与青年子女沟通的父母,只求交流,却没有准备一个交流的空间,结果一个追一个走,使沟通变成一种压力。

当然,沟通的内容也是一个重点。你越把他看做是有大智一般地说话,他也越会显得具有智慧;你越把他当做小孩子一般地教训,他便越显得没有脑筋。

这个道理,父母不难理解,只是身在其中,往往看不到重点。 父母虽然同意要给儿子适当空间,却总是无法不习惯性地不断纠正儿子。

母亲说:“我知道要让他有自主的机会。但是当我们看到不良行为时,应该立即指正,还是要过后找机会告诉他?”

戴医生问:“怎样算是不良行为?”

父亲指着儿子说:“例如你看他这个坐姿,是十分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叫他坐好!”

戴医生赶快看看这青年的坐姿有多“不良”,但是戴医生看他除了垂头丧气外,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听了父亲的话,戴医生与这青年都不约而同地立即坐得正正的,不敢弯背。

戴医生这才发觉,这对夫妇的眼睛完全离不开孩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逃不过父母的观察。每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这对父母的苦心经营,让我们每个听到的人都十分感动。无论他们怎样筋疲力尽,他们仍是觉得不足。

母亲渴望亲子,青年人却需要学习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个矛盾,任何课程都解决不了。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是不能老活在父母关注的范围内的,否则他就很难自立,父母就要永远为他负责。恐怕这个结果,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体验的十种经历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归,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2.独立处事的经历

孩子初初尝试,难免遭遇困难,我们不应干预,更不可代他做,应让他从失败中学习。只在重要时刻才替他作决定,但当孩子坚持要自己解决,不妨善用其好胜心,给予适当的鼓励。

3.参与工作的经历

训练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分配工作给他。我们应先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兴趣和性格,让他帮忙做家务,但也不要强逼他。孩子在担当责任的同时,也觉得备受重视,自会变得懂事。

4.处理不同意见的经历

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切忌强行说服他,这只会令他抗拒,即使服从,也只会流于表面化。

5.失败后成功的滋味

教孩子运动时,选择容易掌握的竞技活动,使他不会多番失败,挫折感会令他失去兴趣;让他感受失败后的成功,他既会感到趣味,也可启发他凡事要尽力而为的道理。

6.出外活动的经历

孩子喜欢四处走动。父亲平日忙于工作,闲时应多跟孩子游戏、运动,或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以增广见闻,也让他感受您的爱护。或趁假日带孩子到郊外,一同吸吸新鲜空气,舒展筋骨,放眼远眺,同时也能多学词语。

7.情绪流露的经历

人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因此不应害怕在孩子面前宣泄。伤心时不避孩子,生气时告之因由,可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情绪,同时也可示范宣泄情绪的方法。

孩子看到父母吵嘴后和解的经过,体会到冲突的化解和爱的持续力量,也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看到父母悲哭,学到如何处理哀痛的情感;孩子难过时,我们在旁慰藉,让他知道分担悲伤可使亲密关系更深厚。

8.父母得体吵架的经历

夫妻吵嘴时要有原则,每次须有特定的主题,不要翻旧帐,清楚说明自己的要求。虽然得体的吵架是孩子社交上的重要学习机会,但有些事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金钱问题,只会令孩子不安;数落亲戚不是,会破坏他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子女的教养方式,会令他无所适从。

9.父母过往的经历

当孩子遇到问题向我们倾诉时,不妨将以往的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所得的教训等,一一坦诚地讲给孩子听。毋须害怕会破坏您在孩子心中的形象,相反,这会使孩子更了解您,也可使他得到启发,并可将您的观念和价值观灌输给他。

10.生命和死亡的体会

孩子在成长期间须经历无数的尝试、考验、困难、挫折和失败,惟有他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发展成独立坚强的人。如果养的小动物死了,孩子会感到伤心,可趁机会令他明白失去亲人的伤痛,使他知道珍惜生命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向他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令他明白生命的可贵之处;平日多带他接触大自然,令他领略生命奥妙之处。

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保守秘密?


“我家有20万块钱”“妈妈说你的衣服特别难看”,孩子一不小心就说出了你的秘密,让你不知所措?是时候教会孩子什么是“秘密”了。

到了四五岁,孩子们可以和大人真正对话了,这当然是个可喜的飞跃。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话多必失,他会不加选择地泄露你所有的秘密。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懂什么该跟别人说,什么不该说,除非你特别告诉他。下面是几点建议:

1.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什么是秘密

很多父母只是告诉孩子,这些事情是隐私啊。而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什么是隐私,孩子根本不明白。因此,如果想要说话奏效的话,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词语来解释这个概念,而且说的时候,要具体详细。你可以试着这么对孩子说:“隐私是只有自家人才知道的事情,不应该跟别人说。比如爸爸妈妈吵架这件事就不要对别人说。”

2.教孩子学会自己判断什么是隐私

当孩子已经明白了隐私的含义,接下来,就可以帮他分辨哪些事情属于隐私,哪些可以毫无顾忌地告诉别人。父母完全不可能把每件事是否能跟外人说对孩子说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帮孩子培养自己判断的能力。

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编一些“傻乎乎”的情节,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是不是该把这些告诉别人。比如,问孩子:“我和爸爸说,我们要在月球上盖一套房子来让全家人住,这样的话用不用告诉外人呢?”然后,鼓励他向你提问,比如他会问:”妈妈,我可以告诉老师,你觉得她的鞋子很难看,她别再穿这样的鞋子进教室吗?”你可以这样回答他:“老师有老师自己的喜好,我只是说出了我的看法,不一定我的看法就是对的。而且,你这样对老师说,肯定会让老师觉得十分难堪,让她下不来台,你想一想,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穿得太难看了,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感到十分难受呢?像这样的事情,你不说比说更好。”

3.教孩子学会征求父母的意见

即使经过了数不清的角色扮演游戏,孩子可能还是对有些事情拿不准。所以,告诉他:“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情该不该对外人说,可以先问问我。”不过,让你尴尬的是,他可能不会小声说话,而是像大喇叭广播一样地问你:“妈妈,我能跟齐阿姨说飘飘小弟弟的头形很奇怪吗?”不管结果如何,你也要在私下里表扬:“你问妈妈能不能说,而不是直接告诉齐阿姨,是很对的。但是,最好下次小声问我,这样,阿姨就不知道我们说的小秘密了。”

4.当他快要“犯错”时给个暗号

有的时候,大人说到激动处,也会说错话,孩子也一样。所以,为了防止孩子大嘴巴,把家里的所有事都告诉别人,你可以与孩子定一个“暗号”,比如,当你觉得孩子要说到一个不合适的话题时,可以给他递个眼神,阻止他把事情搞糟,或者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他的腿把手指头放在嘴唇上做“嘘”状都可以。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多多:给他提醒的时候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速度让他悬崖勒马,从而让尴她的局面不会发生。

家园共育《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恩父母活动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