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儿童心理健康基本条件吗

11-06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知道儿童心理健康基本条件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对儿童来说,形成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充分的抚爱、充实的生活、平稳的环境、艺术的陶治、健康的躯体等几方面。

充分的抚爱

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爱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母爱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教师的爱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适当的母爱与师爱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母爱不适当主要表现在溺爱上,对儿童一味迁就,缺乏严格要求,结果造成孩子骄横成性,散漫无羁,对父母及其他人漠不关心。教师对儿童爱得不够,往往是由于责任心不强,为对儿童冷淡或表示讨厌,或表现为偏爱资质聪明、容貌出众的儿童,嫌弃冷淡资质愚笨、容貌不佳的儿童,常使受宠儿童张扬跋扈,被冷落的孩子性格孤僻。教师不仅要充分地爱孩子,也应该正确地爱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应一视同仁。

充实的生活

儿童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除了在吃穿上给予满足外,对孩子的其他方面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过多安排孩子学习,致使孩子精神紧张,兴趣偏狭,生活能力差,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在部分幼儿园和小学里,教师只关心儿童读书,不关心儿童个性发展,安排上缺乏游戏、娱乐,使孩子感到生活枯燥无味,从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平稳的环境

平衡的环境是指的家庭、顺利学习的环境、必要的物质生活。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而不致于产生心理不健康。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而在心理上受不住冲击,出现反常心理。美国霍尔姆等人曾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生活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动量大会出现较高心理发病率。例如,父母吵闹、离婚,教师责骂、体罚,由于贫困而受饥饿或失学等,都会促使儿童发生心理变态,产生紧张、焦虑、悲伤、恐惧、消极、自卑等心理。不过,处在逆境中的儿童,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给予精神或物质的支持,培养他们以比较强的意志、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挫折,那么儿童还是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的,甚至会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艺术的陶冶

艺术的陶冶促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音乐是形象化的具体刺激,儿童容易接受。创造和选择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来陶治儿童,根据需要经常给儿童听欢乐、明快或安静、温和或坚定、有力的音乐,使儿童形成活泼、愉快、稳定、勇敢的性格。美术主要是造型和色彩的艺术。美术的具体形象性是最受儿童喜爱的,用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智能有显著的效果。儿童可以在看看画画玩玩中发展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能影响人的情绪:红色使人情绪亢奋,黄色使人喜悦,蓝色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使我沉闷、忧郁。在儿童常处的环境中应少用灰、黑色。儿童文学也是儿童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它那引人入胜的内容、优美动听的语言,不仅使儿童增长知识、明辨是非、发展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经常向儿童讲故事、念诗歌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健康的躯体

健康的躯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躯体的健康同先天的条件有关,然而后天的保护和锻炼亦十分得要。要使儿童的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同时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

除以上所述的基本条件外,促使儿童心理健康的条件还有很多我,如经常与同伴交往,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的直接影响等,这些都应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第一,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第二,忌袒护纵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

第三,忌哄骗。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懦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

第四,忌讽刺。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

第五,忌苛求。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第六,忌放任。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

第七,忌打骂体罚。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

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

儿童心理健康之大忌


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第一,忌娇惯溺爱开口不离“好”,出门不离抬,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会养成儿童任性的性格。父母“爱子—溺子—误子”,这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第二,忌袒护纵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其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些家长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父母,养成虚伪不诚实的品格。第三,忌依赖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第四,忌讽刺对孩子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上进,结果适得其反。第五,忌苛求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和束缚,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第六,忌放任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任其所为,不尽家长责任,后果难以预料。第七,忌打骂体罚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不能以理服人,而是打骂、体罚,结果这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产生感情对立。第八,忌注意力不集中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游戏和运动,培养他们注意力集中,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儿童持之以恒的毅力,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而不要反复要求孩子更换活动内容。第九,忌缺乏适应能力要训练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益的。第十,忌无控制力要训练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第十一,忌忧郁沉默要培养儿童乐观幽默的性格,切忌郁郁寡欢。

儿童心理健康10大禁忌


据研究,以下十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

1、缺乏抚爱。由于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2、态度不一。或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忽冷忽热。

3、儿权至上。父母视为“小皇帝”,有求必应。

4、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5、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

6、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

7、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

8、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应。

9、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应。

10、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一提到小朋友,相信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张张阳光可爱的笑脸,然而小朋友并非永远充满阳光,“八九点钟的太阳”同样有自己的小阴影,如果不及时干预,将来可能产生大问题。昨天,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目前儿童“不良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

毛羽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儿童,做到“十注意”:

第一,不过分溺爱。

第二,不要用钱和物质奖励。

第三,不要过分亲近孩子。

第四,不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

第五,不要对孩子太苛求甚至打骂。

第六,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

第七,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第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第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第十,要帮孩子分析他所处的环境。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导致他们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与行为有关的品行障碍,会从小延续至青少年甚至成人。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专家汪毅。她告诉记者,14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后,女孩患抑郁症的比例比男孩高出一倍,如此悬殊的比例,可能与通常所说的早熟有关系,但具体原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

-代表个案4岁女童动手打家人

汪毅谈到了一个典型的儿童不良心理个案。一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打人。后来甚至发展到在外面攻击其他孩子。

汪毅说,现在很多小孩出现类似问题已非常普遍。针对这个案例,她分析了孩子的家庭教养模式,最终判断是与其从小的教养模式有关的。女孩的母亲脾气急躁,经常动手打孩子,而爸爸和姥姥却对孩子有求必应,当小孩出现打人行为时也不管。

最终汪毅建议开展家庭治疗。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祖国花朵的成长!

喜欢《你知道儿童心理健康基本条件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