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问题儿童”不可怕

11-09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家有“问题儿童”不可怕”,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什么是“问题儿童”,有很多得类型,不爱读书、性格倔强、顶嘴父母、在学校课堂不能很好的遵守纪律、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这些问题让我们苦恼,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话变得越来越不管用,大吼大叫、棍棒、呵斥、温情,甚至苦情都不能改变孩子执拗的现状!要怎么办?从父母开始改变是唯一的方案,只要我们每天改变一点点呢,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能更顺畅一些。和问题儿童的沟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直面挑战的存在,这样的挑战让我们自己更好,孩子更好,最终我们能形成一个新的沟通平衡。尝试一下12条改变自己的行动策略,看看孩子会不会改变。!改变问题儿童行动建议1:尝试一整天不对孩子大吼大叫,让自己平静。2: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做饭过程,只要我们对做饭保持一定的兴趣,开放姿态邀请孩子参与,这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很好的时机。3: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有趣的笑话,笑起来的时候大家沟通就容易多了。4:和孩子讨论一下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保持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度,不要忽视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描述。5:给孩子留一些爱便签纸在他们的床头、书桌、书包里。6:带着孩子去户外,就算是和孩子一起散散步也极好的,表达我们有多爱她/他。7:和孩子一起组织和举办家庭的歌唱会/舞蹈派对,或者任何其他孩子有兴趣的派对,请一定一起组织和实施。8: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些家庭照片,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兴趣/成长对我们来说多么的重要。9:给孩子拥抱、无数多的拥抱!10: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他们有兴趣的事,一起的手工卡片、一起阅读、一起玩电子游戏、一起看电影……11:每天与孩子有一小会单独相处的时间,和孩子说说话,分享你的工作和心情(切记不要当怨妇,请传递正能量)。12:每天和孩子有一小时的角色交换时间,让孩子成为父母,看看他们会怎么办?调整和改变让生活变的更有意思,迎接每天新的挑战,难道我们对待孩子不应该比对待工作伙伴、客户、甲方更有耐心吗?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父母,自然就会有最好的孩子!<Yjs21.COM/p>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问题儿童其实是性格有偏差


0~3岁的宝宝在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发展着他自己独特的性格,通过他的意志、他的意识、他的行为、他的情感在表达与表现着。但是在这一自由与自主的过程中,受到遗传素质、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一些性格的偏差也会在孩子的身上出现,父母如果无视孩子这些偏差,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偏差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如果父母有意识去矫正这些偏差,那么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更顺利……

性格偏向1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静地玩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3.行为比较缓慢退缩;情绪比较平静。

4.依赖性高,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

参考方案:

面对娇娇的胆小与敏感,脾气急躁的妈妈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而发脾气,但是妈妈的急躁越发使娇娇变得更胆小,而不能真正地帮助娇娇成长。克服性格偏差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能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1.娇娇在接触和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妈妈前期陪伴,在娇娇渐渐熟悉的基础上,妈妈有意识地让娇娇表现自己。例如娇娇要进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先提前带娇娇去幼儿园中玩几次;进入幼儿园之后,妈妈可以陪娇娇在班级中玩一会再离开,使娇娇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

2.设置“最近发展区”的任务给予挑战,激发娇娇内在的能力。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娇娇目前没有达到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可以达到的一种发展水平。例如娇娇目前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可以引导娇娇在妈妈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可以拉着妈妈的手而转到前面来。

性格偏向2胆大迫人的冒险性格

强强突然看到了放在书架中一件玻璃制品,已经对玩具很厌倦的他,立刻给妈妈要“我要玩,我要那个老虎,我要……”,妈妈立刻给强强打开了电视中卡通片,想转移强强的注意力,可是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她发现强强已经爬到了沙发的靠背上,强强正在斜斜晃晃地想站起来……恐怖的后果,使妈妈只好自己将玻璃老虎递给了强强,但一会儿,妈妈就听见了强强用力把玻璃老虎投向墙壁的声音……

强强总是使当妈妈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会儿他可能去触摸饮水机的开关;一会儿他又可能爬窗台……虽然强强的额头已经被摔出了大疤,屁股也多次被爸爸教训,但他还是在不停地惹麻烦,去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

其实强强属于一种冒险型性格,这种性格的典型特征是:

1.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习惯性地动手去摸摸东西,用脚去踢踢周围的物品。

2.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从不考虑后果,也记不住以前得到的教训。

3.喜欢攻击、侵犯他人,逆反心理比较强。

参考方案:

强强的这种冒险性格偏向,迫使爸爸妈妈软硬兼施,爸爸以巴掌“狠心”地教训了强强多次,妈妈也一直不断地以“乖宝宝”利诱,但仍不能使强强发生改变。那怎么办呢?

1.营造安静平和的家庭气氛,减少或杜绝一些暴力刺激的来源,使强强在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中能静心从事一些阅读或手工制作类的活动,从而减少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

2.对强强的行为活动设定规则,并坚决按照这种规则来约束强强的要求与行为。例如对一些摆设类的物品,只能观赏而不能拿来做玩具,这种规则之下,妈妈和强强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商或者条件交换。无论强强怎样的要求,采取怎样的冒险行为,妈妈都不能允许他拿这一物品。这样才能使强强意识到冒险行为并不一定会自己得到满足,学会放弃。

和孩子讲死亡,并不可怕


女儿对死亡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感。比如她经常会好奇地问:“妈妈,姥姥和奶奶到底什么时候死?”

禁忌问题背后的思索

在女儿的世界里,除了经历过和邻居哥哥养的灰兔死亡的经历之外,死亡对她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我知道,对于这种我们不得不面对却又害怕提及的话题,如果不能给她一些相对肯定的答案,类似这样的追问肯定还会继续下去。

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其实是来自于无知,也许和六岁的女儿讲死亡有些残忍,但这就跟给孩子讲风雨雷电等自然知识一样,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每个人战胜恐惧和悲伤的方法只能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博弈,这种谁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或者预判,不如让孩子去理解,并更努力地生活来得实在一些。

为了给女儿关于死亡的答案,我带着她阅读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故事书,其中有一本名为《再见了贝贝》的书很不错,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叫贤贤的男孩养的一只小鸡死亡后,奶奶跟他之间的一段对话。在经过一些阅读后,女儿大概感受到死亡是一个生命终结的过程。

当然,仅仅理解死亡的含义对孩子来说是不够的,当他们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过程之后,我要做的是给女儿更多的引导,包括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对生命的珍惜这一系列的认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死亡的内涵。

生活经历中,自然而然认识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我开始和女儿一起养蝴蝶。在这个过程中,女儿经历了毛毛虫到蛹,再到羽化成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多次近距离地接触了一只蝴蝶的死亡:被女儿不小心踩死的柑橘凤蝶的幼虫、没来得及羽化就彻底腐化的白带锯蛱蝶的蛹、那些没有羽化成功的蝴蝶,甚至是蝴蝶本身只有10天的短暂的一生……在每一次接触到蝴蝶死亡的过程中,我都下意识地给女儿讲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米小,你看蝴蝶很漂亮,可是他们的一生要经历那么复杂的过程,真不容易啊!我想蝴蝶也是因为知道这个过程的困难,才会将自己变得更加漂亮,每天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

“米小,毛毛虫好脆弱,其实不仅仅是毛毛虫,所有的生命都很脆弱,我们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谁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呢?所以每天都得开心才好!”

“米小,你看这么多的蛹没有全部羽化成蝶,很多蝴蝶的翅膀没有完全充血,无法张开,很多蝴蝶因为发育不良翅膀很小,要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真不容易啊!”

……

在养蝴蝶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和女儿一直在探讨关于蝴蝶的一生,以及他们脆弱的生存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死亡的话题经常被提及、延伸。

“妈妈,我们要更加爱护蝴蝶,更加爱自然,爱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它们都不容易啊!”我想这应该就是女儿对死亡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发自肺腑的感慨。

在养蝴蝶的过程中,那些能够正常羽化成功的蝴蝶在经过10天左右短暂的生命之后死亡的个体,都被我拿来和女儿一起做成了蝴蝶的标本。

“妈妈,蝴蝶生前很美丽,死后我们做成的标本也一样美丽。”操作的过程中,女儿有着同样的感慨。

“是的,活着得有意义,死后得有价值。你看蝴蝶生前能给我们带来美丽、帮助花儿授粉,死后还能变成美丽的标本让我们观察、研究它,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我顺着女儿的话告诉她生命的意义。

“活要活得开心,死要死得有价值,这是自然规律,是达尔文爷爷说的,我妈妈也这样说。”这是女儿养蝴蝶一段时间之后的总结陈词,这句话也被她用在幼儿园的故事会上,故事中,她讲的就是一只美丽蝴蝶的一生。

Mamimate小结

就此,关于死亡和生命的话题结束了。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现在对死亡有这样的认识,足够了。不过,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让孩子心理更强大是每个母亲的责任,从孩子对死亡的兴趣点上展开相关的学习,我想这才是最好的亲子互动。

孩子玩电脑游戏不可怕,分清目的才关键


电脑游戏市场的“红红火火”,通常都会被家长们看作是种灾难。他们担心这些电脑游戏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因此往往要求他们与其划清界限。然而,英国《泰晤士报》日前的报道却称,电脑和网络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只要选择得当,掌握好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颇有好处。

美国软件专家普伦斯基认为,电脑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恒心,加强横向思维,而且能提高他们在压力下的有效决策能力和勇于承担风险的能力。由于现在的大多数游戏已经网络化,需要齐心协力,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它又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普伦斯基的一个企业家朋友透露,自己的管理经验就得益于当年远程指挥网络游戏伙伴的经验。

此外,纽约一名腹腔镜检查医师通过调查发现,玩电脑游戏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表现更佳;美国一些律师也在出庭前玩一种叫做“反对”的游戏,以强化自己的反驳能力。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心理系教授德金则认为,玩电脑游戏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手眼协调等能力。他还说:“研究显示,游戏并不会导致孩子孤僻。实际上,许多孩子都喜欢和他们的家人、朋友一起玩。”

但同时,德金教授也指出,并非所有游戏都是有教育性的,某些含有血腥、暴力内容的确实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布什曼强调,选择内容,把握时间,趋利避害,不因噎废食,才是对待电脑游戏的理性态度。

那么,这个时间应该如何把握呢?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教授说,先要保证孩子们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此外,玩游戏的目的也很重要,如果以学习为主,通常不会有不良影响;但如果他们只是为了解除烦恼、痛苦和压力,就极易导致成瘾,需格外注意。

不可小视孩子注意力缺陷问题


不可小视孩子注意力缺陷问题

很多家长说孩子写作业时一会玩玩橡皮玩玩铅笔,一会到客厅喝水一会去厕所,就是在椅子上坐不到10分钟。这一类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表现在学习上,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学习粗心大意,经常出错;做作业拖拉磨蹭。

不得不承认,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通病,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看书的时候眼睛在看,大脑却还在思考其他的事,一个字也没读进去;拿起手机本来要回一个消息,却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应用,忘记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注意力是所有学习的第一步。如果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儿童成长规律的统计表明,在3-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正确的保护和引导。然而现实却是,家长常常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一、打扰孩子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一次坐地铁的经历让我印象很深,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坐在我旁边,一上车孩子拿着平板玩一些益智游戏。

这位妈妈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刻也不停地去打扰孩子,一会问热不热,渴不渴,一会拿水果饮料给孩子吃,一会又“逼着”孩子和爸爸视频通话,花样百出,孩子到头来也没几分钟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说实话,我都被那位妈妈吵得焦头烂额,更何况是那个孩子。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的。

在孩子认真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是注意力训练的关键时刻,家长不要自作聪明地去打扰他。

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控制自己的动作、语言,充分思考,这样的时间段十分珍贵,对成长极具价值。

家长要尽力去维护好孩子这样的状态,不要去破坏,也尽力防止其他人事物的干扰,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注意力训练。

二、过度控制

一个孩子正准备自己倒水喝,这时家长突然尖叫一声:“别动!”立马冲过去给孩子倒好水。留下孩子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常见。父母总是放不下担心孩子的那颗心,不管什么事都想帮孩子做好,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肯放心。

殊不知,过度控制,也会破坏孩子注意力。一个家庭里出现这种带着控制欲的爱,会让孩子产生不自由、受束缚的围困感,做任何事心里都无法快乐起来,容易对很多事情丧失兴趣。而没有了兴趣,更别谈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一旦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就会失去指挥,不知该如何是好,没有自己的主见,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常常涣散。

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长空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家长不要事事插手。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更容易专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

三、忽视环境影响

很多家长在家里咋咋呼呼,家庭氛围总是纷乱嘈杂,还在抱怨孩子学习静不下心,坐不住,其实正是忽视了环境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当环境的扰动因素过多时,也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太多,孩子房间物品凌乱没条理,家长常常在家里打牌、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等。

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处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不仅能主动完成很多活动,而且非常专注。

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所以家长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家长尽量不在家里打牌、聚会,尽量减少电视、音响等带来的干扰,尤其是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9月20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科、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专门针对注意力缺陷这种常见、但却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举行了一次义诊活动,专家们认为,有这种障碍的孩子智力其实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患儿的家长往往害怕和“傻”、“精神病”这样的字眼儿挂起钩而不给孩子治疗,结果反而耽误了病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专家提示,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单要有丰富的物质支持,孩子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得到特别关照,这对孩子今后漫长的人生来说更加重要。

-“坐不住”可能是因为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

据安定医院儿科主任梁月竹介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造成学习困难,还有的孩子在家庭及学校里很难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在门诊里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老找家长说:“你家孩子上课小动作最多了,跟同学说悄悄话,小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根本坐不住,你们家长得好好管管。”还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排队,队伍一到他那里肯定就拐弯,要么他就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在医生的仔细检查下发现,这些行为其实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大人作对,而是他们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

-家长避讳和不重视会伤害孩子

梁主任说,最近安定医院进行了一项以2000多个孩子为对象的随机普查,结果发现有200多个孩子在医生看来可能存在着一些“偏差”,但是,接到医院通知后,却只有27个孩子的父母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有些家长很奇怪,甚至质问医生:“为什么给我们孩子做这样的检查?”也有一些家长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带孩子来。”简单地打个电话就算了。家长们这种对疾病的避讳和不重视的态度可能掩盖了孩子的问题,但孩子的身心发育可能因此受到的伤害却能影响他一生,这一点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在此,有必要提醒家长们,孩子注意力缺陷不是单纯的“淘气”可以解释的,也不能靠打骂、约束孩子来解决,这是一种病,需要吃药治疗。

-上学后更容易发现和矫正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出现,大多数发病年龄在3岁。但是,由于大人往往认为孩子是“淘气”,所以在学龄前不易发现。可能等到上学以后,孩子受到的约束多了,症状突出时才被发现。有些家长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好转。事实上,一部分儿童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日趋健全,坐立不安和多动的表现到青春期会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有时可以一直延续到他们成年,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孩子多动导致的父母及老师对他们的批评、打骂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人格的形成。与其这样,不如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爱护。

-家庭和睦可以减少注意力缺陷的发生

注意力缺陷障碍在学龄儿童中发病者相当多,国外资料报告说,患病率约为5%-10%。国内的看法认为,这种病的患儿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其中男孩所占的比例比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的人相对较多。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但是,梁主任认为,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如果觉得孩子经常出现容易分心、易兴奋又易疲劳、作业非常脏乱、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不爱惜东西、话多喧闹、很难遵守纪律、爱冒险等问题,最好能到专科医院给孩子做个心理检查,在注意力障碍的初期给孩子调整、矫正和治疗,免得影响他们心灵的成长。

除此之外,规矩的约束至关重要。坚持原则,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防止孩子养成做事懒惰、无目的、散漫的性格。

你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这样有秩序,有规矩,简约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锻炼。

童年恐慌症: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一次讲座中,我问台下的小同学:“父母要求你们考前几名的,请举手。”台下300多个孩子百分之八九十都举了手。我又问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我看你刚才没举手,爸爸、妈妈要求你考多少名呢?”小男孩站起来说:“我爸爸、妈妈说考前10名怎么能行,他们给我定的目标是第一名!”

一位小网友给我留言:“每次考试父母总要我考前几名,太烦了!难道考前几名真的那么重要吗?”

面对孩子的质问,父母们是否感觉到他们身上承受的学习压力?

因此“焦虑”“恐惧”成为当今的“童年病”,也成为当下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

什么是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导致的较长久较强烈的焦虑心态。童年恐慌最直接的表现是孩子的情绪急切不安,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然而,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却没有引起父母们的足够重视。

一位初三男生在我的博客留言,表达了他的内心困惑:

我爸妈都是医生,他们都是北京某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上学时就品学兼优,各方面都很拔尖。而我却完全不同,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成绩经常是班上中下游。每次开家长会回来,父母总是没有笑脸,盯着我看半天,“当时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抱错了?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们呢?”但他们还是要求我考前10名。不断在我面前如数家珍似的说他们当年读书时的骄人成绩,我听了就想吐。让我害怕的是,过年过节家里一来客人,让我“骄傲”的父母就自嘲:“你们看,我们俩都是医生,养个儿子比难民还瘦。我们俩都是硕士学位,可儿子现在考试第10名都困难。”在我听来是一种挖苦,还好我的脸皮厚。后来,只要家里一来客人,我就干脆躲出去。有时我想,独生子女真倒霉,如果我有个兄弟姐妹什么的,让他去出国读博士,让父母骄傲,我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我喜欢做饭,准确地说是烹调。连饭店里的松鼠鳜鱼都会做,而且味道绝不比饭店的差。但父母坚决不让我考技校。我很苦恼,考不了前10名、喜欢烹调的我,不是我父母的骄傲,是谁的骄傲呢?

这个男孩的苦恼,正是“童年恐慌”的表现。

听到孩子的追问“我是谁的骄傲”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无奈与焦虑。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名次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孩子的幸福与苦恼。学业上的成功往往是他们快乐的源头,学业上的压力又往往成为他们烦恼的源头。然而,一个致命的难题在于,父母对学历和成绩的高期望、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孩子绝对无法实现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绝望和无奈就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绪状态。

二、撩开“前10名”的虚荣面纱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考第一名。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与第一名无缘呢?孩子们认为是自己笨或倒霉,父母们对此困惑不解,“别人的孩子行,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

一个美国人揭开了这个谜。

哈佛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有8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有些人擅长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有些人对数字特别敏感,有些人能够创作视觉艺术作品,有些人能够轻松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些人具有领导才能……以上这些人其实都是人才,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们不能说上述的人谁最聪明,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聪明才智。

反观现实,我们在教育中往往偏重于孩子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儿童在其他方面发展的潜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为中心的。也就是说,所谓学生的考试名次,主要是考核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而对品德、体育、音乐、劳技等“副科”不重视。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8个智能是平等的,凭什么前两个就可以主宰命运而另外6个就被打入另册?尽管教育改革尚未到位,对人的评价尚欠公平,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潜能和特质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在孩子最有特质的方面培养他,这是父母们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说来有趣,当人们热衷于孩子考前几名的时候,杭州市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周武,却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第10名现象”。周老师在对许多毕业生的跟踪中看到,那些当年经常考前几名的学生发展平平,而考试成绩总在第10名左右的学生,反而发展得更优秀一些。可能的原因是,两者的差异在于,后者的压力远远小于前者,因而有更多发展综合素质的空间。

女孩成长不可忽视的三大问题


问题一:爱与关注

女孩常常会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当接触了一些童话后,她又会这样想:“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她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女孩天性就倾向于关系式的生活方式。她需要父母的爱,她如何才能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呢?男孩靠行动来表达自己,但女孩不同,她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同时,她也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中来获取父母对她的爱,通过与父母交流来获得关心、理解、尊重、体贴和安慰。

给父母的建议:

1.给女儿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尤其是稳定的家庭环境。

2.让女儿感受到你的爱,如上文所述,给她“理智的爱”。

问题二:多变的情绪

当宝贝女儿告诉父母她遇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时,父母常常会马上就告诉她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父母还会为自己的做法而洋洋得意,然而这些小女孩却常常不领情,有时还会大发脾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对于正在不断成长的女儿来说,她不仅有很多情绪需要向父母倾诉,更多的时候,她还需要父母认同、肯定并接纳她的情绪。做父母的应当尽量让她倾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对此不做任何评价,当她基本平静下来之后,再告诉她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议的办法。

给父母的建议:

1.肯定女儿的情感,使她感觉到被认可、被重视。

2.接纳女儿的情绪,并对她的情绪表示同情。

问题三:人际关系

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女孩最关注的是这些问题:

我们之间有关系吗?

我们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种关系中,我处于何种地位?

要维持关系内的这种联系,我应该做些什么?

情感对女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女孩来说,她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女孩子是容易受伤的,一旦她心中理想的关系遭到破坏。女孩子是容易妥协和软弱的,为了维护关系,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

给父母的建议:

1.降低女孩的敏感程度,帮助她放宽眼界,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

2.让女孩学会爱自己,让她懂得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儿童问题


开学已有一段时间,大多数的幼儿已经适应中班的生活,不管是新生还是老生大家开始慢慢的变成了好朋友。可是这学期我们班里出现的一名比较特殊的孩子,每天都是独来独往,老师和小朋友和他说话他只是呆呆的看着你,只有每次吃东西的时候他才会走到老师的旁边:“哎哎哎……”然后指着吃的东西告诉着我他要吃。而且最头疼的就是他每天都会闯祸,有一天甚至把一个小朋友的脸抓破了……

为此我对他多了一份关注,希望他能尽快融入到班级生活,我尝试着和他多说说话,可是他那一口方言让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大半部分是没有听懂的。于是我只能揣摩着他说的意思来和他交流。

对于他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尝试着和他爸爸交流

,可是一问也是三不知。爸爸说辉辉一直在老家里面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只是最近暑假才接到自己身边来的,对于自己的孩子这位爸爸也说对他很不了解(很多次问爸爸辉辉的情况他都说不清楚,甚至连儿子有没有打预防针都不清楚,过来问老师怎么办),最近爸爸又忙着新店开张一点都顾不上他,妈妈又在照顾着刚出生的小妹妹,所以对他的关注很少。

于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他属于那种留守儿童,并且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隔代监护下的儿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最严重,由于祖辈的年纪受到正常家庭教育和关怀,性格和心理上均容易出现偏差。作为他的老师我想我应该同情他的不幸,也应给他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同时应该积极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更好更快的融入集体生活,并且能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心理,让他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关注幼儿的同时我也应更多的与家长联系,希望通过家园配合,让这个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相信《家有“问题儿童”不可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