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嘴是好事?专家称可帮助形成个人意志

12-02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顶嘴是好事?专家称可帮助形成个人意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应该都很头疼那些顶嘴的孩子们,而且家长们往往想纠正孩子这个习惯,认为这是一个坏习惯,但是,近日有专家指出,对于孩子爱顶嘴的事情,家长不能一味的否定,这不见得是件坏事儿。

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这位心理学家还谈到争论的一些重要之处。

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国人总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于是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是决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这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同父母争辩并非坏事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这位心理学家还谈到争论的一些重要之处。

1.有助于找到界限

“等我们吃完了再去干”,妈妈劝儿子卢卡斯。9岁的卢卡斯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了一句:“为什么?”我还有些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法斯博士说,卢卡斯的这种挑衅是在试验他的能力的极限在何处。同这个倔头倔脑的阶段相似,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机会学会估量自己。争辩是摆脱儿童无方向状态的一个途径,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

2.形成自己的意志

法斯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3.应付冲突的训练

安格拉想学骑马,但是她妈妈反对。妈妈说:“我要对你负责”。安格拉反驳说:“萨比内的父母也对她负责,但他们允许她骑马。”争论有学习的效果。孩子通过争论学到争论的艺术。考虑到日后在工作中,以及和同伴的关系中会有争论,这种学习对儿童是重要的。

4.爱的表示

俗语说,相亲相爱,才会相互逗弄。斗嘴是向对方表示,你对我是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总是与世无“争”,他就是向周围的人表示,你们对我无所谓。

孩子与父母争辩对成长有益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反抗期,能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将来会比较自信,也富有创造力。孩子与父母争辩,在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两点益处。

刺激智力的发展

能促成孩子和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并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观点,挑战父母,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争辩,孩子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这对孩子日后思维的发展是有利的。

帮助形成个人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争辩中,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正在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发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因此,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是对长辈的不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专家称学外语要趁早


专家称学外语要趁早

本报综合报道 《时代》杂志日前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德凯泽说,人一过6岁,毫不费力地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能力就开始下降。其中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人类大脑的专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中的神经纤维覆盖了一层由脂肪和蛋白质构成的保护膜。这种保护膜一方面加快了信号经过大脑的速度,同时也限制了产生新连接的能力。

此前,伦敦大学神经系统学家安德烈亚·梅凯利和他的同事曾经发现,在那些会讲两种语言的人的大脑中,负责语言的部分存在比只会讲一种语言的人更多的灰质,而且这些人学语言越早,他们大脑中的灰质越多。大脑中灰质的量与他们掌握外语的熟练程度是相关的。

在研究中,梅凯利和他的同事们选取了英语为母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仿的80多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中25人只会讲英语,25人在5岁前就开始学习外语,另外33人在年龄稍大时才开始学外语。结果他们发现,与只掌握一种语言的人和在10到15岁之间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相比,那些有双语能力的人的大脑中,左半球低位顶叶前极皮层的灰质更多。梅凯利说:“只要看看他们大脑中灰质的量,我就能说出他们掌握外语的熟练程度。”

掌握多语言更聪明?

本报综合报道 有些父母担心,如果早早地让孩子接触多门外语,孩子学习母语的难度会增加,也会感到混乱。不过,已经有科学理论声称,人类的大脑在生命早期天生就可以掌握多种语言,现在大多数人只能使用一种语言事实上是一种进化异常。

还没有读高中的亚力山德拉表示,自己在还没记事的时候,就已经被父母送去了一个儿童语言中心。现在,亚力山德拉能讲流利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而且正在学习汉语、葡萄牙语和拉丁语。已经有专家发现,大多熟练掌握多种语言的孩子在高中标准测验中的表现通常比那些只掌握一门语言的同学好。

而原因也不难理解。例如,你看到一个苹果,就会联想到“苹果”这个词。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你会将苹果这个物体和“苹果”这一个词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懂得3种语言,懂得“苹果”在3种语言中的不同表达,那么这些词对你而言更像是一些符号,就像代数中常见的未知数符号“X”一样。

还有科学家表示,那么多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在软件开发方面做出了突破性工作,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符号和语言,就像诗人能将字词组合成诗歌一样。

孩子过于听话是好事吗?


孩子上了小学,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事父母不正确的的口语,就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导致孩子顶嘴。其实,孩子顶嘴并不是一件坏事,做父母只要善于引导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创造性,下面就带大家一快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会顶嘴吧。

有孩子只要妈妈叫他做点什么,总是与妈妈顶嘴:“为什么非要我做,你自己不能做吗?”妈妈说:“让你做,你就做去,啰嗦什么呀?你已经6岁了,做这点事还不愿意!”“我已经做了很多啦!我不想做,我应该每天都玩才对!”孩子大声地顶嘴,然后对妈妈理也不理,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妈妈知道,天天跟孩子这样吵下去是没结果的,她决定下次要改变回应的方式了。

“宝贝,帮妈妈把你的脏衣服拿过来,我要洗一下。”妈妈又在喊孩子做事。“你自己不能拿吗?我正在忙着堆积木呢!”孩子回应道。“哦,是吗?那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放下积木,我们来做个比赛。你去房间拿爸爸的衣服,我来拿你的衣服,看我们谁拿得快。如果你拿得快,妈妈就陪你一起堆积木;如果妈妈拿得快,你就陪妈妈一起洗衣服,好不好?”

孩子觉得这个方法很新鲜,以前妈妈从没这样过。

“好啊!那肯定是我拿得快!”孩子主动从一堆积木旁跑过来,要与妈妈比赛拿衣服。开始,妈妈故意比孩子慢,然后就边洗衣服边陪他玩积木;然后两个人再进行比赛,妈妈又故意比孩子快,孩子也听话地与妈妈一起洗衣服。结果一上午,妈妈虽然没洗几件衣服,可孩子却表现不错,妈妈觉得这样也值得。以后,只要孩子一顶嘴,不听话,或无理取闹,妈妈就会想办法让他和自己一起做事,并且还经常鼓励孩子,孩子也变得“合作”多了。

一说起孩子顶嘴,大概没有几个父母不唉声叹气的。这些孩子总是说一些与父母的意见或愿望相悖的话,而且大多比较情绪化,不是噎得爸爸妈妈说不出话来,就是惹爸爸妈妈生气,结果常常是搞得一家人都不痛快,弄不好,孩子还会挨打。

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懦弱、退缩、自卑,做事也缺乏创造性。所以你的孩子爱顶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导,孩子也不会无理取闹的,而且这样还能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及创造性。

小调查:

当孩子顶嘴时,您会怎么做?

A.非常生气,和孩子强调要听家长的话,家长说什么,孩子就该乖乖去做。

孩子从三、四起,自我意识大大增强,独立的欲望也有所提升,不想在父母地压制下生活,也不再简单地满足于追随大人。也就是在此时,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像是小时候的乖宝宝了,他们不听指挥、自行其事,经常与父母顶嘴、反着来,让人头疼不已。其实,父母应该想到,孩子顶嘴是自己没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去教育孩子,不能把问题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建议您不要采用太生硬的方法阻止孩子顶嘴,不妨更耐心些,先对孩子表明,自己完全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他这么想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样。不着急、委婉一点效果会更好。

B.好好和孩子讲道理,慢慢说服他,使他做家长希望他做的事。

您是很有耐心的家长,点个赞。孩子顶嘴时不能一味反驳,可以先听听他的话有没有道理,如果孩子说的对,要接受孩子的建议。这会鼓励孩子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除了耐心讲道理外,您也可以像文章中的妈妈那样,用巧妙的方法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做事,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少了,做事更积极。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育儿心得:孩子哭是好事

有个朋友和我讲小孩子哭是好事,哭多了不容易生病,之前婆婆也这么说,就针对这个问题我网上找了不少,不容易生病我觉得应该无关吧,适当的哭可以增加宝宝的肺活量,和声带的打开,不能宝宝一哭就去哄,这样宝宝会有依赖,虽然说婴儿哭是锻炼身体,但也要注意个"度".要注意孩子的情绪.我觉得不一定要用哭来取代这些,梦婷现在很喜欢叫,特别是一个人躺着的时候,很喜欢啊啊啊啊好大声的叫,我觉得这样应该就可以取代哭了吧。

梦婷一直以来就不怎么哭闹的(无理取闹的那种),我不像很多家长那样,孩子一哭不管什么情况下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抱起来,哦哦哦的哄得没完,因为我知道那样一旦习惯了,就老是要那样整天抱着孩子哦哦哦哦个不停,婆婆就特别喜欢抱起宝宝就转啊转的,哦哦哦得没完,所以我基本不喜欢婆婆带孩子,我都是想尽办法自己带着,现在很多差不多和我一起生的朋友,他们总说宝宝太粘人,整天就在妈妈手上还要抱着,不然哭的不得了,因为宝宝一直也是我带的,很少让婆婆他们带的,不过梦婷不粘人的,现在谁都可以抱她,因为我平时就没怎么抱着她,都是把宝宝放床上的,月子里基本都是睡觉,就是吃喝拉撒才起来,满了月还是很爱睡觉,我基本不去打扰她,都是给她睡到自然醒,为什么呢?这孩子只要是睡到自然醒来她都不会哭的,反而醒来看到大人就笑,这点是我最喜欢的,特别喜欢她甜甜的笑容。

开始妈妈还说我,宝宝开始认生认人了,多让婆婆抱去,不然到时候我会很辛苦的,到时候老粘着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但是我坚决我自己的意念,怕就怕在一旦一些不良习惯一养成,那时候的辛苦应该要比现在这种辛苦要重不知道多少倍,我无法去想象,呵呵现在五个多月了,快六个月了,从怀宝宝到现在每天都过着很充实,甚至感觉不够用,时间也过得飞快,宝宝开始和我做着拍手的动作了,我现在只要做拍手的动作她就跟着来:宝宝来,看着妈妈,和我一起拍拍手,拍拍手······她也动起来,只是两只小手手不对拍,哈哈~~~动得很有劲,让她趴着,看似没有爬,拿东西放前面手手勾不到的,不过一会她就拿到了,应该是慢慢往前挪了的,嗯宝宝的每一个进步妈妈都很开心。

父亲为孩子撑伞引议,专家称要教孩子回馈爱


近日,一张纽约皇后近日,一张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这令无数网友感动并大呼父爱如山。但又有好事者同时晒出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这位英国父亲将伞给了自己,但是小女孩看起来挺开心的”。两种背道而驰的做法引发更多争议。有的网友为华人父亲点赞,也有的网友更认同英国父亲的做法,还有人认为两张照片反映了东西方父爱方式的不同。父亲背景:曾任职中国商务部,后加入摩根大通生长在天津的刘侨2003年从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就进入中国商务部,并被公派至南非做了三年商务外交官。2008年,因为在IBM工作的妻子想去英国读书,所以刘侨也随至英国并进入摩根大通,直到去年被公派来纽约。“爆红照片并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依然会尽全力为儿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自由闯荡。”据报道,华人父亲雨中为娃撑伞的照片被网友放在网络上后,短短13小时内感动全球超过250万人,这位父亲被几百万名网友冠以“雨伞爸爸”(UmbrellaDad)的称号。国外有网友表示,看了照片后大受感动,他们纷纷留言写下内心想法:“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我一个人在纽约,正在床上大哭”、“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据悉,这位爆红的华人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做儿子的榜样与朋友,会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一出幼儿园门雨突然下大,但是因为我家就在附近,所以没避雨。不过毕竟他年幼,抵抗力差,还是要撑伞以免着凉。”“在英国,父母们更多的是选择与孩子平等相处。当时地面都湿了,看得出雨也并不小。而他却是选择了和中国父亲相反的方式,牵着女儿的手,在确保孩子是安全的情况下,任由孩子在雨中行走。”相比较另一张图片的英国父亲,也有网友指出,华人父亲对孩子过于溺爱;但也有人批评英国父亲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亲子专家:家长要教导孩子回馈爱近日,亲子教育专家周令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我们并不太了解当时的场景,只是通过照片,不能简单地判断两位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从同样下雨的情形来看,两位父亲的不同做法绝对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呵护自己的孩子不因淋雨感冒,或是让孩子在雨中快乐玩耍,这两者都无可厚非,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来爱我们,能够关注、体谅别人的感受。“光考虑家长,不考虑孩子,或只是一味考虑孩子,不考虑家长,二者都是走偏了。中国的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无私地将爱贡献给孩子,却没有教导孩子回馈爱,这是非常危险的导向,容易造成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周令瑜表示,考虑到孩子抵抗力比较弱,而自己比较强壮,这位华人父亲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网友致以“父爱如山”之类的美化、拔高的言辞,这才是令人担心的,对当事人也好,对其他父母也好,还是有一些误导的。“有的家长是没有什么判断力的,以为这样做一定是最好,必须去效仿,无私地爱孩子,而不考虑孩子如何爱父母。”周令瑜表示,不管是否帮孩子撑伞,这都不是重点,关键是父母把爱流向孩子,孩子也要把爱流向父母。爱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为了让孩子离开。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长远的眼光,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当孩子离开我们,他学会回馈爱,学会快乐的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区法拉盛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这令无数网友感动并大呼父爱如山。但又有好事者同时晒出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这位英国父亲将伞给了自己,但是小女孩看起来挺开心的”。两种背道而驰的做法引发更多争议。有的网友为华人父亲点赞,也有的网友更认同英国父亲的做法,还有人认为两张照片反映了东西方父爱方式的不同。父亲背景:曾任职中国商务部,后加入摩根大通生长在天津的刘侨2003年从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就进入中国商务部,并被公派至南非做了三年商务外交官。2008年,因为在IBM工作的妻子想去英国读书,所以刘侨也随至英国并进入摩根大通,直到去年被公派来纽约。“爆红照片并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依然会尽全力为儿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自由闯荡。”据报道,华人父亲雨中为娃撑伞的照片被网友放在网络上后,短短13小时内感动全球超过250万人,这位父亲被几百万名网友冠以“雨伞爸爸”(UmbrellaDad)的称号。国外有网友表示,看了照片后大受感动,他们纷纷留言写下内心想法:“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我一个人在纽约,正在床上大哭”、“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据悉,这位爆红的华人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做儿子的榜样与朋友,会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一出幼儿园门雨突然下大,但是因为我家就在附近,所以没避雨。不过毕竟他年幼,抵抗力差,还是要撑伞以免着凉。”“在英国,父母们更多的是选择与孩子平等相处。当时地面都湿了,看得出雨也并不小。而他却是选择了和中国父亲相反的方式,牵着女儿的手,在确保孩子是安全的情况下,任由孩子在雨中行走。”相比较另一张图片的英国父亲,也有网友指出,华人父亲对孩子过于溺爱;但也有人批评英国父亲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亲子专家:家长要教导孩子回馈爱近日,亲子教育专家周令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我们并不太了解当时的场景,只是通过照片,不能简单地判断两位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从同样下雨的情形来看,两位父亲的不同做法绝对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呵护自己的孩子不因淋雨感冒,或是让孩子在雨中快乐玩耍,这两者都无可厚非,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我们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来爱我们,能够关注、体谅别人的感受。“光考虑家长,不考虑孩子,或只是一味考虑孩子,不考虑家长,二者都是走偏了。中国的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无私地将爱贡献给孩子,却没有教导孩子回馈爱,这是非常危险的导向,容易造成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周令瑜表示,考虑到孩子抵抗力比较弱,而自己比较强壮,这位华人父亲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网友致以“父爱如山”之类的美化、拔高的言辞,这才是令人担心的,对当事人也好,对其他父母也好,还是有一些误导的。“有的家长是没有什么判断力的,以为这样做一定是最好,必须去效仿,无私地爱孩子,而不考虑孩子如何爱父母。”周令瑜表示,不管是否帮孩子撑伞,这都不是重点,关键是父母把爱流向孩子,孩子也要把爱流向父母。爱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为了让孩子离开。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长远的眼光,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当孩子离开我们,他学会回馈爱,学会快乐的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家园共育《孩子顶嘴是好事?专家称可帮助形成个人意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好习惯养成个人感想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