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孩子们最不能容忍的七大底线

12-07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透析孩子们最不能容忍的七大底线》,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成长的七大教育需求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下列7项: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便并不常见到……

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

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需要大人的帮助,而更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

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童话故事,他很快融入故事的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生活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平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做事,这是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别人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人定讨厌他。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当代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涯教育。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童话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对别人,他将很难识别的方向的成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传来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这是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做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像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清凉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受,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烈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

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

和培养智慧一样,幽默感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

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培养孩子七大能力的教学汇总


整理关于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培养的相关知识教育,希望对宝贝成长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六个方法点击查看2培养孩子专注能力的8款小游戏点击查看3培养孩子英语阅读能力的几个建议点击查看4如何迅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点击查看5如何培养孩子快速阅读能力的方法点击查看6用这五个方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点击查看7深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点击查看8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法点击查看9培养孩子创造力的45个方法点击查看10美国家长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1超全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2三个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点击查看136个方法教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点击查看14通过创客制作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5数学可以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6正确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点击查看17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7个小妙招点击查看18用拼图游戏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点击查看19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的重要性点击查看20正确培养0-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点击查看21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4个技巧点击查看22如何培养1-6岁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点击查看23从游戏中培养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点击查看24正确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能力点击查看25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点击查看26培养孩子创造力的7个方法点击查看

孩子幸福成长的七大元素


孩子幸福成长的七大元素

1、孩子过得好的三大因素

现在做家长,现在做家庭教育,你具有什么样的正确观念?你一定是希望孩子这一生过得好,这是家长应该有的期望和愿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这个人在世界上活一世,怎么过?具有哪些条件这个人是“过得不错?”这就是我们家长的愿望。

(1)一个人过得好,身体要健康,最起码的条件不能浑身都是慢性病。另外要心理健康,这个人在环境里是适应的,待得下去,这是这个人过得好的最起码的元素。

(2)你培育出来的孩子,他将来要有内心里的愉悦感,不仅仅是来自于他人的评价。我们不能为“别人”活着,一天到晚想别人怎么看自己,别人怎么欣赏自己。所以你如果培育出来的孩子,他将来自我发展得非常好,他对自己很确信,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他的努力不是来自于他人怎么欣赏他,而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他愿意做这件事,努力达到这件事的高峰,不是为了你们。这样的人,他不会有太多外界的逼迫,内心是强大的。

(3)你培育出来的孩子,将来要有终生学习的愿望,从小养成阅读习惯,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要培养出一个孩子,一生学习不辍,这个人的人生是充实的,人生是饱满的,他是过得好的。

2、回答他对读书的价值问题

第一个问题,读书有意义吗?

远古的人刀耕火种,后来的人老牛犁地,再后来的人拖拉机耕地,现在的人生物种地,人过得叫创造性的日子,人为什么会过这样的日子?因为人有学习的能力,人的生活就是学习,人实际上是每时每刻都在学习的,学习是人的生活内容,没有为什么,没有什么意义。你要不学习可以,猫、狗、猪不学,你不学习和猫、狗、猪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学了有什么用?

我跟孩子们说,没有用,根本就没有用。课堂学习有没有用?它实际上是训练你思维的,让你的思维水平从低到高,被训练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第三个问题,孩子们会问你:“老师,我也要学知识,我不是不想学知识,我也想学,但是太苦了,一天到晚做卷子,有必要做这么多吗?太苦了。”

你可以这样跟他说:“苦是情绪体验,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是想法引起的。你想法错了你才会苦,你要觉得苦就改想法。想法不一样,情绪就不一样了,所以你现在觉得苦,这个想法是错的,改。怎么改?地球上活着动物活着人,你看看动物怎么活?动物不会耕耘,没有收获。人会耕耘,有收获。人,耕耘收获,耕耘收获,这就是做人的乐趣。什么事情最能体现有耕耘收获?莫过于课堂学习。为什么?你从1+1=2开始起步,你现在到什么程度了?学了几何、三角函数等等,你想想看,这个过程就是收获,回头看,多精彩!人生就精彩在这个地方,苦什么东西?

第四个问题非常挑战你,孩子跟你说,读书有什么价值?

人有两部分享受:一部分叫物质享受,一部分叫精神享受。物质享受是人人都可以有的,但是物质享受还有一个特点,他会厌倦的。人还有一部分享受,是人特有的,动物没有的,就是精神享受。精神享受是更深更广的内心愉悦来源,没有边际的。

3、孩子过好需要的几个元素

终生学习,你这样去跟孩子说,孩子将被你培养成为一个终生学习的孩子,终生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这才是好的,停下学习脚步的人,怎么可能是过得好的人?这是一个过得好的元素,你培养出来的孩子身上有这样的元素,是因为你有这样的理念,如果你没有,怎么可以培养出来?

(1)我们培育出来的孩子,将来要是一个能够欣赏美的人。你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流连忘返,内心感动。艺术作品是人创造的,艺术美是让人享受的。当有一个艺术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震颤心灵,我们的心弦被感动了,这才像一个人。我们要培养出来一个能够享受生活的人,这个欣赏美的能力是一个条件,他能够鉴赏美,会为美而感动,这个人才像一个人,有人的心灵,这是他享受到人的乐趣,过得好的条件。

(2)我们培育出来的孩子,将来独处的时候不焦虑,这个人很强大。什么样的人独处的时候可以不焦虑?是因为这个人是有魂的,自己内心有资源。一个人自己可以安定的,特别是一个老人可以自己安定,内心一定有丰富的资源够他用,所以他是有魂的人,悠然自处,独享人生的乐趣,我们很多人做不到,这是强大的。

(3)这个孩子被你培养出来,将来群处的时候不焦虑。他会在人群里面很自然,需要和谁发展关系他会很主动,你不觉得这个人在人群里面很别扭,不会内心带着阴暗的敌人回家,自己在心里和人家斗。这个群处焦虑,取决于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当他群处的时候,家长给到他什么?这取决于你有这种观念,你在培育孩子的时候,你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告诉你的孩子的东西、理念,使他将来在人群里面群处的时候是非常自然的人。

(4)你培育出来的孩子,他将来是一个要有能力助人的人。你的孩子如果是一个肯出手帮助别人的人,这个妈妈一定是智慧过人的。这样做孩子会得到什么好处?第一,他觉得我比你强,我能帮你,他找到强大的感觉。第二他帮助了他人,人家给他正面反馈,都是正能量。这样的人,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这样的孩子,他将来会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人,将来人缘好,就是过得好。

(5)过得好,这个人还要有和同伴亲密相处的能力。他在社会上要有亲密的同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一样,活的底气不一样。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心里要装着别人,他将来才能有两肋插刀的朋友。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心里装着别人、想到别人,想到和别人分享,有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人家有困难你和人家一起承担。如果他养成这种习惯,将来才会有这样的同伴。

(6)要培育他,将来与伴侣亲密相处的能力。夫妻关系是50%的幸福的来源。两个成熟的人在一起,他们可以过得好。一个幼稚的人和一个成熟的人在一起,这个成熟的人要累死的,老是要拖着这个幼稚的人。两个幼稚的人在一起,会很快解体。婚姻里面,没有谁好谁错,讲到底就是人格成熟的问题。也就是说,你要把你的孩子培养出来,是一个人格成熟的人。他从你这边看到你的配偶关系是如何相处的,特别是你的沟通方式,孩子实际上是会学习的。家长在陪他成长的过程中,你要有这个意识,如何相处操作给他看,他才能学会。

(7)一个孩子要过得好,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要正确。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你想想看,远古的人没有尖嘴利牙,靠什么生存下去?就是靠互助合作。人要互助合作,才可以生生不息,这是根本,不能把根本扔掉。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贡献他同类的,为什么?因为人是要找意义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给到孩子的意义,我们要努力为同类做贡献,是为了让人类不要断掉,让人类种系生生不息下去。我们如果在价值观里帮助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建树,你的孩子就是最强大的一个人,他把最终结的问题解决好了,一路成长,人生是积极向上的。

教育孩子的七大好的时机


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但是应该在什么时候教育孩子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重视。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七大最佳时机的一些资料,帮助大家更好的教育孩子。

如果能选择比较好的时机去教育孩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为教育孩子的七大最佳时机:

第一:在孩子取得成绩时

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时定会处于兴奋的状态,家长一方面要对他的成绩给予积极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具体的任务,由于孩子此时心情舒畅,一般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在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做事情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因为这是他发自内心愿意做的事。此时,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励孩子深入钻研,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在孩子看到他人取得成绩时

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孩子往往会暗自下定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来,而且要做的比他好!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和孩子一块分析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然后对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最后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实现目标。

第四: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时

孩子在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时,心情一般会比较舒畅,家长在给他讲解旅游景点的来历或故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教育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能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等。

第五:当孩子出现过错时

孩子犯了错误后,内心会产生愧疚感,此时对家长的教诲容易接受,也愿意改正自己的过错。家长要和孩子一块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但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分唠叨,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循循善诱常常会收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第六:在孩子遇到困难时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孩子往往容易失去信心。此时,家长要积极地肯定孩子的成绩,对他的不足之处予以点拨,一块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走出困境。在战胜困难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提高,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也会知道如何去解决。

第七:在新学期开始时

在新学期开始时,孩子会进入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求知欲望,此时家长若因势利导,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七大最佳时机的一些资料,家长们应该注意在这七个时刻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鼓励孩子。

好父亲育儿的七大技巧


好父亲育儿的七大技巧

世上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有些父亲为了教子成材,不惜血本送孩子上贵族学校,甚至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陪读陪练,其间少不了强制教育,棍棒拳脚也难免,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有许多孩子因此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家长们十分苦恼。

问题出在哪里呢?细究之下,才知道是父亲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掌握一些教子技巧就尤为必要。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法国免疫学家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个优秀医生,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为了让儿子喜爱医学,他带着儿子跟着医学院的学生们观摩手术,但当让·多塞看到血淋淋的手术场面竟然晕倒了。父亲十分生气,打了儿子几个耳光,这反而使让·多塞的抵触情绪更强烈了。后来,父亲让自己的助手带着让·多塞到卢瓦尔河漂流,并利用这个机会,向让·多塞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医学知识,还讲了许多当医生的为病人解除痛苦时所体验到的成就感与快乐,这使让·多塞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并最终做出了学医的选择。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都爱把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强加于子女,这种做法往往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内在兴趣。但是我们今天家庭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体制,正是扼杀了孩子内心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强迫孩子做什么,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是去设计蓝图,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让·多塞的故事告诉所有的父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即使想为孩子选择前途也必须先从培养他的兴趣入手。

二、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爸爸牵着女儿的手,折下一根柳枝,轻轻剥掉皮,做成一支小小的柳笛,然后吹一曲悠扬的儿歌……”这是我们在春天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父亲不再是严厉的家长,而变成女儿快乐的玩伴。其实,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并不难,只需挤出少许时间,放下家长的架子,积极参加孩子的活动:捉迷藏、跳绳、踢毽子、下五子棋……父亲经常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亲必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条件,除了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图书读物,让孩子在一个丰富舒适的环境里成长,最主要的是父亲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多花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因为从2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以及大人玩耍,孩子从中可以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

三、赞美是良好的润滑剂

“宝贝,你真棒!”“儿子,你真行!”……适时恰当的夸奖会使孩子受到鼓舞,提高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使孩子健康成长。菲菲喜欢画画,对于他在画画中表现出的点滴进步,爸爸总能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菲菲的爸爸是个聪明的家长,他在赞扬的过程中,没有说儿子“画得真好,长大肯定能当画家”之类的话,而是通过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使孩子得到鼓舞,画技渐渐得到长进。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自己“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的话而会开心两个月”。他这句话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理解、肯定、赞美和鼓励,这是一束照耀人们心灵的温煦的春光,成年人如此,孩子更需要鼓励,准确的、适时的、恰当的夸赞将使孩子受到鼓舞,激发孩子自尊、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奋发努力的上进心,也可以使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指出:“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生长。”

然而,不要以为一味的赞美就没有问题,而要视情形对孩子赞美才对。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画了一幅画,就说“哇,你画得真好,如果拿去比赛,一定会得冠军呢!”其实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画的是什么。而且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后,对于孩子而言,这些赞扬或是已成了一种冷漠的评价,使孩子不屑一顾,失去了它的真正效果,或是令孩子沾沾自喜,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水平,阻碍学习的进步。所以,家长在夸赞孩子时,应谨慎、适时、适度,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善于与孩子沟通

做父亲的要了解孩子,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前提。了解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近孩子,即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经常聊天。

父亲与孩子亲近的方法有许多:

A、与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使孩子在大自然中领悟一些道理,增长一些知识。

B、与孩子一起做游戏,通过游戏而心意互通,拥有共享快乐的经验,才能够建立父子之间的心灵纽带。

C、做孩子的好朋友,学着蹲下来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这样会使父亲得到孩子的友谊。

D、偶尔带给孩子一些礼物,给孩子一点儿惊喜。

E、经常开家庭座谈会,不仅能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而且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件的讨论中来,这对孩子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五、为孩子找一个好对手

“宝贝,你和他比一比,看谁跑得快。”同事经常鼓励儿子与邻居家的孩子竞赛,或学习,或运动,在一次次的竞赛中,渐渐培养了儿子好胜上进的品质。上学后,他更不甘居人后,门门功课优异

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比如同桌、邻居家的小孩或成绩排在孩子前面的同学,可以鼓励孩子超过他们;鼓励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作为父亲可以给孩子一些信念让他们做一些新的尝试,让他们意识到做什么事情最好。

六、用故事引导孩子

为人父亲者,平时多给孩子灌输一些大道理,这是不可缺少的,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父亲们应该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应酬,多陪陪孩子,在陪孩子玩耍、哄孩子睡觉或带孩子旅游时,总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A、用人类的楷模教育孩子:父亲要给孩子讲古往今来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献身,这些人物和故事可以陶冶孩子的人格,使他们从小胸怀大志,从小决心做一番事业。

B、用科学故事诱发孩子的好奇心:阿基米德、牛顿、瓦特、居里夫人、华罗庚等人的科学传奇故事可诱发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

C、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答案: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

七、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有专家统计,爱劳动与不爱劳动的人,犯罪率为1:10,失业率1:15,所以爱劳动、爱干事对孩子是一生有用的,现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有一个共识:“只听见易忘掉,见到的能记住,亲手做的才能理解。”所以动手是最重要的。

因此,父亲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爱干活,爱劳动,要让孩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

帮孩子智力提升的七大科学方法


帮孩子智力提升的七大科学方法

孩子的智力能不能提升,答案是肯定的,但要讲求科学和适度,否则欲速则不达。

1、亲情交流。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有意识地和孩子交流。即便这时宝宝还不能理解你说的话,却能从你的表情中尝到“爱”的滋味。稍大一点,父母可尝试与宝宝一起玩。营造一个具有启发性和感官刺激的环境,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

2、兴趣第一。面对未知的世界,孩子头脑中的“为什么”岂止十万个?顺应孩子探索的欲望,可培养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宽广的知识面,能刺激孩子的智力发展。

3、游戏加玩具。做游戏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比如组词游戏:给孩子一个字“白”,和他交替说出一组词:白天、白云、白玉、白色、白雪等。分类游戏:将三种颜色、三种形状、三种重量的小玩具混在一起,让孩子把它们按颜色、形状、重量分类,也可以此训练孩子的推理、逆向思维的能力。

4、编故事。三岁的孩子一般都听过很多故事,试着让孩子把几个故事编成一个故事,启发孩子把故事编得完整、合理。如果孩子在熟悉的故事外有一些创造,是再好不过了。

5、外出写生。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美术馆,备上笔和画板,任孩子把喜欢的东西画出来,画得不像没关系。

6、听曲填词。给孩子听一支曲子或一首歌,几遍之后要求孩子哼哼出曲调来,或者让孩子给熟悉的歌填上不同的词,锻炼孩子对音乐和语言的敏感度。

7、一试身手。“心灵手巧”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比如买一把安全剪刀,教孩子剪纸,用碎布给娃娃做件衣服,捡几片树叶做张贴画等。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透析孩子们最不能容忍的七大底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师给孩子们将的童话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