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12-08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从小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应该逐渐教会孩子,当遭遇不测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如何让自己转危为安。以下假设的几个场景以及应对方法,供父母参考。

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很自信地一个人走了。

茵茵边走边玩,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应对方法: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

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育儿观念:注重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昨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又看到了一则新闻就是有关于孩子被拐骗的,看到失去孩子妈妈撕心裂肺的表情,我的心也感受到了同样的疼痛。

是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不可能因为怕孩子走失而禁锢孩子的自由,将把绑在家里,而是从小就教育孩子怎样保护自己,从防水、防电、防火、防走失等安全教育开始做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给他一些简单的自我防卫的本领。如:教育孩子用电:不是不让孩子使用电器,而是教给他 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知道插插座的时候,不要接触到铁片,要正确地使用开关插头……教育孩子防火:从小就知道不要玩火,看一些火灾的记实片,让他们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危害,学会逃生、急救等……

教育孩子不要随便陌生人讲话,未经父母允许,不要拿陌生人给的东西,当父母不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要开门,可以先问问他找谁,请陌生人自己跟父母联系、留纸条在门口或是下次再来找父母,并且不能将父母的电话告诉陌生人……教育孩子认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名字等,假如孩子走丢后,遇到好人或是警察,至少让孩子有线索可以找到自己的家。

这个丢失的孩子,是外来人口的子女,他们平时工作忙,孩子交给别人托管要又花钱,因此,让孩子在门口或是市场玩,父母掉以轻心,这样,孩子就被人贩子盯上了,人贩子有可能只用一颗两毛钱的糖就将孩子骗走了,并以最快的速度卖出去,可以说,人贩子的背后是有更大的主使者的,他们不是一般的犯罪团伙。如果交给了孩子怎样保护自己,我向他们也就不会这么容易就得手。

经常有家长问我:“老师,你们用什么方法管这些孩子呀?你看,你们带几十孩子到外面玩,他们既文明又安全。我们只带一个的孩子出去玩,他要么就摔交,要么就跟人打架。”

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或是打架而不让孩子出来活动,儿童处于成长关键期,他们的健康比什么来得重要,而我们应该保证孩子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因此,孩子每天都要锻炼,上体育课、做课间操、玩大型器械等都是锻炼的好方式。我们老师带一群孩子出来玩时,我们会先教孩子玩的技能技巧,使他们懂得怎样玩?怎样玩才是安全的?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玩滑滑梯时,头不能先落地,否则有可能会使头部受伤,在滑梯上面,不要争先恐后,要学会互相谦让的等,家长缺少的是正确的引导。

我们在关爱儿童健康的同时,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而安全教育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加强孩子教育的同时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也注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我们都希望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的童年,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需求。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适当鼓励,增强自信。

孩子的自信需要家长的鼓励,而且自信与领导力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从而增长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代替孩子解决,而是鼓励孩子,告诉他:“我相信你能行!”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给了孩子信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当他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有一种荣誉感,而这种荣誉感对他领导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提供机会,表现才能

比如,让孩子多多参加学校的团队活动,课外演讲小组,小小运动会等,在集体活动中,踊跃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

勇于表现自己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再比如,家长也可以组织一些家庭的聚会,让孩子多多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不经意间给孩子分配一些负责的事宜,让孩子有很强的参与感。

并且可以尝试让孩子主动发起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担任“领导”和“指挥”角色。孩子的“领导力”,就是在这样平时的细节中培养出来的。

策划活动,让孩子当领导

比如让孩子自己操办自己的生日会,负责安排全家大扫除,组织搭建积木,拼图等游戏。刚开始孩子未必能知道怎样下手,父母必要时可以稍微提供点帮助。

比如说确定小伙伴的名单,启发孩子任务分配等。让孩子学会认识人才的合理调配和分工。日后更好的跟小朋友相处,也有利于未来有效的实现领导力的。

给孩子自己做决策的机会

敏锐的决策力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而是要尊重孩子选择兴趣,价值判断的权利,并给予最大的信任,必须的指导和最低限度的帮助。

如果给孩子买东西,让她自己选择颜色,款式,跟孩子一起分析价格,功能等方面让他自己做出决定。这对孩子决策的能力培养和潜在领导力的发挥,是很大益处的。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我的孩子任性怎么办?”对于家长提出的这些问题,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莫尼卡教授合作研究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问题,做了以下的实验:

研究者向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一辆大的救火车、一辆小的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用手指大的救火车,表示喜欢它。研究者进而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儿,如果你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儿那辆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儿那辆小的卡车。(要求坚持15分钟)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幼儿等待时间不如澳大利亚小朋友长,真正坚持15分钟的人数不多,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应当引起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良好的自控能力是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美国学者对一些3岁半至4岁半幼儿进行自我延迟满足追踪30年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幼儿期能够等待的青年人都较为成功,而那些在幼儿期等不得、控制不住自己的人长大后事业都无起色。事实上,幼儿阶段自控能力较好的人,到了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大都比较好。我们一些中学校长说,有的孩子很聪明,可是自控力差,上课做小动作,貌似听讲,实则神离,结果是一听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例如,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生下来头一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时期,一切都要依附于成人,如果得到成人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他就会感到安全,就会相信周围的一切,信心十足地迈出自主的第一步。如果婴儿最初就受到冷遇,就会产生恐惧、不安全感,他就会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周围的一切。其次,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两三岁儿童自我开始分化,他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例如,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成人应当支持儿童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幼儿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帮助老师、妈妈做事,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或给予物质奖励等诱因,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就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幼儿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多给幼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不仅异于同伴,更重要的是异于成人。因此,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幼儿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价值取向。而父母往往过低估计幼儿的能力,觉得他小,怕他做不成事反添麻烦,于是不顾幼儿的愿望而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就会习惯依赖于成人。如果家长对他们管束太紧,干涉太多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很多孩子都希望在团队中当个小领导,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引导孩子,当领导绝不仅仅是拥有可以领导和指挥别人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自身需要具备当一个优秀领导的素养。

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呢?根据我多年的育儿及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适当鼓励,增强自信。

孩子的自信需要家长的鼓励,而且自信与领导力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成功,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从而增长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代替孩子解决,而是鼓励孩子,告诉他:“我相信你能行!”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是给了孩子信任,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当他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有一种荣誉感,而这种荣誉感对他领导力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提供机会,表现才能

比如,让孩子多多参加学校的团队活动,课外演讲小组,小小运动会等,在集体活动中,踊跃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

勇于表现自己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再比如,家长也可以组织一些家庭的聚会,让孩子多多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不经意间给孩子分配一些负责的事宜,让孩子有很强的参与感。

并且可以尝试让孩子主动发起游戏,同时在游戏中担任“领导”和“指挥”角色。孩子的“领导力”,就是在这样平时的细节中培养出来的。

策划活动,让孩子当领导

比如让孩子自己操办自己的生日会,负责安排全家大扫除,组织搭建积木,拼图等游戏。刚开始孩子未必能知道怎样下手,父母必要时可以稍微提供点帮助。

比如说确定小伙伴的名单,启发孩子任务分配等。让孩子学会认识人才的合理调配和分工。日后更好的跟小朋友相处,也有利于未来有效的实现领导力的。

给孩子自己做决策的机会

敏锐的决策力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而是要尊重孩子选择兴趣,价值判断的权利,并给予最大的信任,必须的指导和最低限度的帮助。

如果给孩子买东西,让她自己选择颜色,款式,跟孩子一起分析价格,功能等方面让他自己做出决定。这对孩子决策的能力培养和潜在领导力的发挥,是很大益处的。

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育儿知识: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

尊重信任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所说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指人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自觉性、独立性。孩子从模仿成人的道德行为,完成学校集体和家长提出的要求任务,一直到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为追求崇高的理想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主动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这些都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表现。自我教育能力越强,自觉性就越高,进步就越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要通过外在手段去启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实行自我教育。只有当孩子能自觉地、主动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时,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要根据孩子爱学习、好模仿的特点,一方面帮助孩子掌握道德标准,逐步学会进行自我到断、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确立心目中的榜样,并使其懂得“榜样“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修养而成为强者的。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指导自我教育,正是指导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自尊心的过程。第三,要指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锻炼。要教给他们进行自我锻炼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控制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学习上坚持自我训练、自我检查、自我体验;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改变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等等。有的家长把规定孩子的生活作息制度看作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一项措施,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注意克服包办代替、管重于教的倾向,针对孩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就会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记住:我们培养的是朝气蓬勃富于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葺气沉沉的奴才。

过度保护教育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能力


过度保护教育让孩子丧失自我学习能力

一说到孩子的学习,家长们总是有着太多的抱怨:不走脑子,错过的题改了之后还是一错再错,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效率很低……为了让孩子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家长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没有提高,学习态度也没有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能力的丧失呢?

过度保护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担心或不安而采取过分保护、包办代替以及控制孩子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

五年级的小光是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孩子,可是他的学习却一直让妈妈十分头疼,表现在不爱动脑子,写作业磨蹭,一边玩儿一边写,学过的知识常常记不住,妈妈最恼火的是小光的错误率特别高,错过的知识改过三四遍还会错,而且不该错的也错,每次考试卷子上全是红杠。为了小光的学习,妈妈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从检查作业到每天的复习,检查作业中的错题,找到后再帮小光抄下来,督促他改正,如果还不会,就给小光再讲解,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外语,门门如此。尽管这样,小光的成绩仍然是全班倒数。妈妈特别生气,自己付出这么多辛苦,却看不到一点效果,妈妈的脾气自然好不了,把恼火全撒到小光身上,整天在学习上指责小光,逼着他学习。除了学习之外,小光想玩儿、想看电视的要求,妈妈一概不答应。

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周梅认为,小光母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家长过度保护的教养模式,在孩子学习问题上的一个体现。小光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花的时间很多,参与了小光学习的全过程,但是小光却没有自由的成长空间,造成他对学习很厌烦,一提学习就咧嘴。从小光来说,他厌烦妈妈催逼着学习,控制他的一切,不让玩儿也不让做他想做的事情。另一方面,小光还离不开妈妈,他在学习上对妈妈强烈地依赖,他得借助妈妈才能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结果他对妈妈越是依赖,他的学习责任感和学习能力就越每况愈下,越是学习能力不行,妈妈就越着急。

过度保护教育的三种表现方式

一、家长常常为孩子过分地担心与不安。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家长唯恐孩子学不会,考试考不好,老师会批评。二、时时处处包办代替。家长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业、健康、交友甚至前途有太多的担心和不安。这种不安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地负责,给予过度的帮助和保护。三、对孩子严加控制。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忽视孩子的能力和倾向,希望孩子完全听从家长的要求和标准去做,以家长的意志为意志。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观点,如果家长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标。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使孩子丧失学习责任感。二、剥夺孩子能力增长的机会。三、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四、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而学习责任感的丧失使孩子经常不能独立品尝成功的果实。“你看怎么样,我给你讲对了吧,让你背这个对了吧。”家长经常这样对孩子说。尽管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但是他会有独立品尝成功果实的体会吗?如果是孩子独立完成考了好成绩,他会特别开心,也会形成他日后学习的一个推力。

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让孩子做学习全过程的主人。

一、培养孩子学习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的后果。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的作业、考试错得很多,在班里很没有面子,被老师批评,就情不自禁地包办代替。家长要丢开这个面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负责任,他上课没注意听,写作业不认真,知识没掌握,测验没有好成绩,哪个地方错了,孩子下次就会警醒,而家长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失去这种责任心,过后还会错。

二、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全过程的主人。学习全过程从预习开始,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检查,有错误要及时改正,之后是复习,迎接考试,考试后要总结,改正错题。而很多家长除了上课不能跟着听,其他过程几乎都在参与。有一个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再出错,买了九本检测题,让孩子一遍一遍地做。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主动学习,还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

三、如果孩子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家长不要立即上前告诉孩子答案,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要让孩子养成主动找错、改错,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及时问的习惯。这是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关键因素。现实情况是家长给孩子找错,错题本也是家长抄,然后再讲解,督促孩子改正。

周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学习却这么费劲,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些是因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家长在学习上过多地参与和关注。孩子抱怨没有时间玩儿,情绪不高,学习热情衰减,学习上肯定不能积极面对,只剩消极抵抗了。

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女儿可可今年5岁,她最爱的一套书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前两天,可可让我讲《钱的学问》,我照本宣科,她听得全神贯注。当讲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帮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钱的时候,可可突然两眼放光:“妈妈,是不是我帮你们干活也可以挣钱呀?!”

我随口回答:“当然喽,不过要看你干的是什么活,比如说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了是没有钱的,只有帮大人做事才有钱拿!”

可可急忙问:“什么是帮大人做事呀?”

我说:“帮忙扫地、洗碗、擦桌子呀!”

可可若有所悟。故事讲完,书摊了一床,我发布命令:“可可,快来收书。”

可可以飞快的速度收拾完了图书,然后既兴奋又有所期待地盯着我,用甜蜜温柔的声音叫我:“妈妈!”

“嗯。”

“妈妈……”她还是那么含情脉脉、若有所思地盯着我,我不解,眼光瞥到可可刚收好的贝贝熊图书,我恍然大悟,试探着问她:“可可,是不是想着收完了书就可以收钱了?”

可可马上显出秘密被揭穿后害羞的表情,既期待又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你分内的工作,妈妈不可能付钱给你!”

马上,可可的脸从甜蜜转为失望,然后一声不响地躺到小床上。

第二天上午,外婆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可可今天在我们家抢着干活,又是扫地,又是擦桌子,忙得一头一身的汗,活干完后对我说,‘阿婆,我今天帮你们干活了!妈妈说的,帮大人干活可以挣钱,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就是这样的!’”外婆赶紧掏出一块钱给她,可可兴奋坏了,这可是她平生第一次挣钱啊!

可可开心地蹦到床上,又扭屁股又扭腰,学着广告的腔调大唱:“挣钱了,挣钱了!”

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一个5岁的小孩子就已懂得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为了不让女儿变成“小财迷”,我和可可爸决定:从现在起,培养孩子的“财商”。毕竟,会挣钱也得会理财!

想上美国好大学,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3种能力


最近网上关于学区房的讨论特别热,但前天和几位今年刚陪孩子申请到美国大学的朋友聊天时,他们却都说到一点:“忘掉学区房吧!美国好大学所看重的能力,远远不是一个好学区就能给孩子的!”仔细听他们个中的经验,我才发现,有三种能力是每个想上美国常青藤之类的好大学的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

能力一:独特的兴趣

国内的教育特别注重成绩,因为高考完全是根据成绩来选人才,所以争取高分是国内孩子的唯一选择。可是到了美国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美国也有所谓的高考,简称SAT,但是这个成绩只是考核的一部分,华人孩子是最不怕考试的,华裔的SAT成绩比白人、黑人、拉丁裔等族裔都高好多,但美国大学却更看重孩子的课外活动!

关于课外活动,它们的关注点往往有4条:是否够独特;是否有贵族气质;是否在持续;是否出成绩。

先说说独特性。很多人在申请大学的时候,都会说我的钢琴成绩有多好、我的小提琴拉得有多棒、我的游泳很出色……但华人是最注重成绩的,每个申请的孩子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成绩,比如说钢琴,几乎每个申请常青藤的学生都是钢琴十级,那么这样就缺少了独特性,在一堆钢琴十级中,你叫面试官怎么挑呢?

因此,很多华人会给孩子学一些不是那么主流的活动。我有一位师姐,她大儿子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offer。她的经验就是给孩子玩一些不那么主流的活动。比如她家老大从小学的乐器是黑管,因为斯坦福乐队里正好缺这样的人才,儿子的专长能投其所好;体育方面,学的是帆船,还参加过美洲杯帆船挑战赛,这也是超级冷门,但是却让人眼睛一亮的活动(不过很烧钱啊)。现在她家老二读初中,主打攀岩,已经有几年的攀岩经验了。

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让孩子上冰球、击剑、橄榄球、萨克斯管、黑管这些兴趣班,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在大学申请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帮亚裔学生中,看起来能有那么一点的与众不同。

接着谈贵族性。有人会问,我们让孩子学一些别的冷门兴趣班好不好,比如说二胡、武术?可是这些活动虽然够冷门,但却与美国那些常青藤名校气质不搭,因为常青藤名校自古以来就是贵族学校,它们青睐的活动是要能体现西方贵族气质的,所以大提琴远比吉他吃香,击剑会比武术靠谱。

再说说持续性。美国大学都会看孩子在一项活动上坚持了多久,申请者如果坚持了很多年,这说明这个孩子有很强的决心和毅力,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而这恰恰是美国名校所看重的!因此,给孩子报兴趣班,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选中一个方向,而且孩子也感兴趣,那么就一定要深耕下去。期间,一定会有疲劳期,但是突破这个瓶颈后,一定会有收获的!

最后谈谈成绩。这点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却很现实。美国名校选择学生时,会优先考虑那些课外活动取得成就的学生。去年儿子的国际象棋老师邀请了她的几个学生和孩子们交流,那几个学生都曾代表中国队获得国象世界比赛的冠军,结果申请美国大学时,名校随便挑。

所以,如果坚持一项兴趣班的话,尽量多参加比赛,多取得一些成绩,这也能增加未来上大学的砝码。

能力二:修养好,气质佳

除了课外活动,个人气质和修养也是极为重要的。美国大学申请都有面试,用来考核一个人的谈吐举止,如果一个孩子彬彬有礼、大方得体,肯定会给面试官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从而增加录取几率。

美国流传一份常春藤面试攻略,下面几样都是关于个人气质和修养的:

外向,自信,诚实保持冷静,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谈话不卑不亢适当的时候,问一些问题离开前,口头表达谢意二十四小时之内,送一张感谢卡或以电邮形式表示感谢……

这里的很多细节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绝对不是一两天突击能成的。我前几天去儿子学校,开门的时候看见身后有一个小孩,于是我拉着门,示意他先进去。结果那个孩子冲我甜甜的一笑,说声“Thank you”,我心里顿觉很暖,这孩子好有礼貌。而这种小礼貌正是我们需要从小教给孩子的!

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是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孩子站姿不好、耸肩驼背,一定要给TA纠正,甭管长得是否漂亮,但气质一定要好。如果孩子比较缺乏礼貌,也一定要教育孩子改正,“please”、“thank you”这些礼貌用语一定要成为孩子说话的一种习惯。如果孩子说话不看着别人,声音偏小,一定要让TA学会看着别人眼睛说话,声音大而清晰,说话时候不能有小动作,不能打断别人。

能力三:写作!写作!

国内很多父母都很重视英语,但过于强调孩子的英文绘本阅读,而忽略了英文写作能力,但后者恰恰是美国大学申请的重中之重。

美国大学申请时都要求学生写作文,考官根据作文来做筛选。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在申请大学时被要求回答如下问题——在250字内描述一个展现了你的领导才华的时刻。

一开始,她写的是她如何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和同学总结经验,最后赢得一场校际比赛的故事。结果辅导机构的老师看到她的作文后,说太平淡了,领导力部分完全没体现,全部重写!经过几次修改后,最后女孩的定稿变成了下面的内容,大意是:

作为学校某一俱乐部的主席,她负责为俱乐部筹款。她要举办一个大型筹款晚宴,于是到处去敲饭店的门,但没有一家饭店愿意帮助她。最后终于说服了其中一家饭店的主人,但只给了她下午4到6点的低谷时段。学校的指导老师为她着想,只给她定了筹措400美元的指标。

但她高兴极了,带着俱乐部的小伙伴们在市内大张旗鼓地到处做广告,以至于后来来了500多个客人。饭店里坐不下,人们只好到停车场站着吃饭。俱乐部一共筹到了两千多元,是那个俱乐部历史上筹到过的最多的一次款项。饭店主人也非常高兴,让她们明年再来。

故事没有提到一个领袖的字眼,但却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这个女孩过人的领导才华。而这个女孩最后也成功被宾西法利亚大学录取。这就是作文的魅力,一篇好的作文是学生能否拿到名校offer的基础!

写作的训练也不是一两天能突击完成的,需要漫长的积累,包括知识积累、社会积累、写作训练。

对于知识积累来说,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一些非小说类的书籍。现在父母绝大多数时间给孩子读的都是故事类的绘本,其实非故事类的,比如科学、传记、艺术、地理等等才是孩子更需要涉猎的。

对于社会积累来说,一定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去旅游、去博物馆、去做公益活动,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阅历,也能增加他们的写作素材。

对于写作训练来说,一定要让孩子多写,注意语法、句式。毕竟写作和口语有很大不同,写作要注意文字的优美,时态要注意、适当用些从句、可以来些排比句等等,这些也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到。

最后,我想说,很多时候,买一个学区房,送孩子去好学校,成为父母的一种执念。但其实孩子的很多潜能和特质远远不是一所好学校才能发掘的,还得需要家长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家教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家教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但由于他们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日常活动及户外游戏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事故。为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应从以下几项工作做起,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幼儿保自身的能力。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

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经验,在平时玩耍时,他们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与家长应有目的的给孩子讲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知道那些东西是危险的,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乱碰,如玻璃会扎伤手、开水会烫着;不能到河边、井边玩,不能爬高等;教会幼儿认识一些安全标志,如防火、防电、防毒标志等;此外还应教育幼儿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诉大人等。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提醒家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殊不知,您每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失去了一次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

三、引导孩子加强身体锻炼,

平时应尽量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拍球、跳绳等,可根据不同体质的孩子安排其锻炼内容,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是加强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灵活性能力

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哪里不舒服,应及时告诉大人;鼻子流血了,知道仰头或用卫生纸堵住鼻孔;知道天气冷暖并能增减衣物;再就是遇到突然停电时,能够不到处乱跑,能够有区别的对待陌生人和熟悉的人等。孩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应变能力,就会遇事不慌,从容应付。

总之,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家长与教师的职责,家长应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家园共育《从小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