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灾变后孩子可能特别显得烦乱,需要表达感觉,这些反应都是相当正常的,通常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的。
灾变后孩子可能特别显得烦乱,需要表达感觉,这些反应都是相当正常的,通常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的。
以下条列孩子们会出现的反应:
1、对黑夜、分离或独处会有过度的害怕
2、会特别黏父母,对陌生人害怕
3、担心,焦虑
4、年纪小的儿童会出现退化行为(如尿床或咬手指)
5、不想上学
6、改变饮食或生活作息习惯
7、攻击或害羞的行为增加
8、做恶梦
9、头痛或其他的身体症状的抱怨
协助孩子的方法:
1、和孩子谈谈他(她)对灾变后的感觉,也分享你对他的感觉
2、告诉他发生了什么,并用他能懂得的方式让他了解
3、让孩子放心你和他现在都很安全也都会在一起,你最好常常重复的向孩子提出这项保证
4、经常抱抱孩子,拍拍孩子
5、在入睡前,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
6、接纳孩子对失去的玩具、用具,甚至房子的哀悼
7、若您感觉孩子在学校会有问题,与老师沟通,并一同处理可能的问题
在未来的几个月间,请您重读这份数据,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并不会出现这些反应,有些孩子却可能在灾后数周或数月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然而,若孩子持续出现这些反应超过三个月甚至半年,请您与各地的精神医疗团队联络。
导读:良好的情绪不仅能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而且对健康和智力发育也很重要。情绪饱满的小儿睡得香、吃得多,而且愿意同外界交往,喜欢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许多事物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在人内心的体验就称之为情绪。情绪有肯定的情绪和否定的情绪,如果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肯定的情绪,如快乐、愉快、喜爱等。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情绪如愤怒、悲哀、憎恨等。
婴儿虽小,但他已有了情绪反应。早在新生儿时就有的最初的情绪反应,这时候的情绪状态主要决定于生理需求满足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吃饱了、睡足了他就表现出愉快、安静,就有了肯定的情绪。相反当饥饿、瞌睡和身体不适时就会哭闹,出现消极不愉快的情绪。随着需要和认识的发展,婴儿的情感也在发展,2--3个月的婴儿的情绪已经不再象新生儿那样几乎完全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这时婴儿由于产生了和成人接触的需要,因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决定于是否有人跟他玩。如果有成人的陪伴,有人和他玩耍时,婴儿就会表现出全身的活动和笑出声,显露出非常愉快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不仅能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而且对健康和智力发育也很重要。情绪饱满的小儿睡得香、吃得多,而且愿意同外界交往,喜欢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反,小儿情绪不安,低落就会出现不思饮食,常哭闹,容易生病,更谈不上学习新知识以及同外界交往。因此,家长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不要等孩子哭闹了,情绪变坏了才去哄他、安慰他。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当事情没有向着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发展时,他们就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的培养是形成良好性格的前提。因此,情绪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孩子坦然面对失败很多孩子在失败后,情绪会显得很低落。教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失败,正视失败的勇气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家长不妨故意输掉几次,让孩子看看自己是如何面对输赢的。可以这样说,“虽然我输了,但这个游戏还是非常有趣,也许下一次我能赢呢。”让孩子认识到,所有的游戏都是有输有赢的,只有这样游戏才会有趣。
二、让孩子懂得分享
小孩子往往不能忍受别人和自己分享每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与自私不同,而是天性使然。父母必须正视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之前,帮孩子把最喜欢的几样玩具收起来。父母的做法告诉孩子,你尊重他所喜欢的东西,但分享也是游戏的一部分。同时告诉孩子,小朋友不会把宝宝的玩具带回家。
三、做到公平裁决
如果您的小家伙为了玩具和小伙伴打起架来,您应该立刻上前制止,然后告诉两个孩子:你们要轮换着玩。这种说法比“让着弟弟”要好得多,因为对孩子来说,后一种说法并不公平也难以接受。你需要扮演裁判的角色,以确保每隔一段时间两个孩子便交换玩具。
四、事先打好“预防针”
被命令的感觉会让孩子沮丧,因此家长在某件事情将要发生之前应该让孩子知道接下来会出现哪些情况,这样就能让宝宝觉得掌握主动权的是自己而不是爸爸妈妈。比如,“我们再玩三次滑梯就该回家了”,或者“吃完雪糕我们到外面去玩。”
五、制定好规矩当孩子感到事情不在自己掌握的时候就容易大声哭闹、乱发脾气。而规矩能给与他们必要的安全感。比如,当和小伙伴正在进行的某项游戏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握握手;或在回家之前再让他自由活动一会儿等等。
六、让孩子休息一会儿
完成一种活动,准备开始另外一种活动之前,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平稳一下心情。虽然这样做有点耗费时间,但可以有效避免孩子过于兴奋。
七、经常给予表扬
如果孩子能够不哭不闹乖乖地跟着父母从小朋友家或者游乐园离开,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刚刚的表现是正确的。我们可以说,“宝宝那么听话,真让妈妈骄傲”,或者,“今天玩得真高兴啊!”小孩子都喜欢正面的评价,因此家长对于正确行为的关注和鼓励能激励孩子将优点保持下去。
情绪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是否不止一次的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闹,不要生气......”呢?情绪是生命的下水道和清洁工,我们对孩子情绪的不允许,不接纳无疑是让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全部积攒下来,深藏起来。如此,我们真的爱孩子吗?我们的孩子又真的会感受到我们的爱吗?爱孩子,从允许孩子的情绪开始,从接纳孩子的哭闹开始。
香香是个气性很大的孩子,很早的时候,就呈现了这一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才6个月大的时候,生起气来,就会把自己气得浑身发抖。6个月的孩子,就能展现出这样的生命的力量,实在让我吃惊不小。
除了浑身发抖,这个力量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她动不动就宏亮地啼哭和尖叫。
她的啼哭和尖叫,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特点:毫无可预测性,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引发她的大哭,频率极高。在我印象中,实在是数不胜数。
试举几例。
一例:某日,香香手指着某个方位,发出“嗯嗯”的声音,示意要某样玩具,妈妈顺着她的手指的方向一看,也没多想,猜测着从中拿了一个(给她),香香立马放生大哭,妈妈于是立即知道拿错了,于是赶紧换,但是香香已经不给机会了,只是肆意地纵声大哭,还经常伴以把玩具愤怒地扔在地下这样的动作。有时候,香香手指所指的方向,是玩具柜的方向,手指所指处,遍地玩具也,我和她妈妈,在这样的时刻,只能是脑袋瞬间蒙掉,基本没有别的反应能力了。香香往往只给一次机会的,所以,我们经常是失败者。
一例:某日早晨,香香心情甚好,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玩,看上去很美。我走过去对她说:妹妹,你在玩什么呀?可不可以让爸爸陪你玩啊......香香立马一顿,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不是妹妹,我是姐姐......我不是妹妹,我是姐姐啦......讨厌啦......真是委屈得不得了啊!我赶紧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爸爸叫错了,你是姐姐你是姐姐你是姐姐啦......原来,她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最近这段时间,她都是姐姐。当然,很多时候,她不是姐姐,小心,如果你叫错的话,后果都很“可怕”的。
一例:又是一个早上,香香很高兴地起床,和妈妈开心地玩耍了一会后,穿戴整齐地出现在客厅了,看来,今天真的是开心的一天。只是,在香香出现在客厅后1秒钟后,大哭声忽然就响起来了......原来,她昨晚玩的玩具未经她同意被收起来了......又或者,昨晚她胡乱摆放的东东,都被人收拾“整洁”了......
......
第二个特点:除了频率高,有的时候,时间也不短。
试举一例:
有一次,香香不知为何大哭,妈妈抱着她,她边哭边说:我要小兔子。妈妈就拿来一个,结果,香香哭得更厉害了,我不要这个我不要这个......妈妈就又赶紧去拿了一个,结果,香香继续哭叫,我不要这个不要这个.......哭得更委屈更尖利了。妈妈赶紧去换,如此几番,还是没有猜对,香香的啼哭哭叫一浪高过一浪。妈妈只是继续耐心地问:香香,告诉妈妈,你到底想要什么......香香在哭叫声中蹦出几个词汇,我是实在听不清楚,但妈妈就是妈妈,在经过长考之后(真是佩服啊,在如此的情境中,还能镇定地长考),猜测香香要的应该是“那个”,然后去把“那个”拿过来,这应该是第六次还是第七次还是第八次了?我不知道,不过,这次终于是拿对了。整个过程,应该持续有二十分钟了吧,经常,这样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实在是漫长无比啊,往往感觉经过了好几个小时。
这样的情景也是很多的,至少隔几天就来一次吧。经常,我在书房写东西,外面客厅就传来一波又一波地凄厉的哭叫潮,一波又一波,永无止境的感觉。我真是佩服她的妈妈啊,我作为一个听众,经常都承受不了,小心脏一揪一揪地,感觉自己快要疯掉了,但是,妈妈就是没事,就是一如既往地耐心和温柔,香香真是太有福气了。
第三个特点:除了频率高,经常哭,动不动就哭,哭的时间有时还不短,还有第三个特点,就是音尖音高。
音尖到高到什么程度?惨叫的程度。
这绝对不是夸张,这有实例为证的。
大约一岁左右,有一天,香香忽然发现这个饮水机的水笼头很好玩,拨一下出水,再拨一下关水,实在是新鲜好玩。她不停地关来闭去,玩得起劲得很,我本不想让她玩,但一看电源的灯是暗的,没有开热水,也就没有在意,同时,拒绝香香的后果,那是很“可怕”的,所以,我只是陪在她身边,陪她玩,同时小心地保护她。她玩得可高兴了,这个游戏对她来说显然是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她开心地高声尖叫。香香不开心哭,和开心之极,都会尖叫,宏亮之极加尖锐之极,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香香就这样尽情地叫着嚷着,忽然之间我感觉有点不对头,一摸水,天哪,水笼头里流出来的是滚烫的水(看来关掉电源之前一直是烧着的),我只被烫了一下,都被烫的嗷嗷直叫,更何况香香烫了不知多长时间了......我们立即送香香去医院了,其后将近花费半年时间,才治愈她的手。我只是想说,她的惨叫和平时的哭叫以及开心的尖叫,音高和音准是一个水准的,才导致我们没有及时分清。
经常哭,经常长时间哭,经常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这是香香在半岁和一岁半时期的历史的核心的特征。
就是这样一个宝贝,怎么养啊?!
很简单,我和她的妈妈,只有一招,也只会一招:
允许她,以自己的方式,尽情哭泣。
我们只会陪在她身边,耐心的倾听,全然的接纳,偶尔试着说出她的心声:
真是好难过啊......
真让人生气啊......
妈妈怎么可以这样呢......
香香生气了,想哭一会,就哭一会吧......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啊,你能原谅妈妈吗......
来,妈妈陪着你,想哭就好好哭......
大致就是如此,也只有这些了。
没有任何的道理,没有任何的其他的教养和训导。
林老师寄语:
为什么呢?(这样处理的)原因何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情绪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如果你答不出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是小孩子遇到的挫折多,还是成人遇到的挫折多?
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啊。
会提问题,很多时候,是教育的真正的智慧所在啊。
我的答案很清楚:小孩子遇到的挫折,远远多过成人的。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怀疑,试着以孩子的角度和能力,过几天生活看看,你就知道了。我想,你会认同我的意见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
既然,孩子遇到的挫折远远超过成人,那么,孩子为何还远比我们成人健康?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孩子会哭啊。
孩子在纵情大哭中,把所有的失败、所有的挫折、所有的惊恐所积攒下来的创伤,随泪水而挥发殆尽。
这就是情绪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让孩子好好地哭,纵情地哭吧,你的孩子,我的孩子,都太需要纵情地啼哭,来疗愈内心深处积累的伤痕啊。
所以,哭是什么呢?
哭,就是最好的疗伤。哭,是上苍赐予生命的无上的大宝啊。
我亲爱的孩子,好好哭吧,在妈妈的身边,好好地哭吧,尽情地哭吧,妈妈只是陪着你,倾听着你,和你的心紧紧在一起,全然接纳着你的所有的真实的情绪和情感。
我亲爱的孩子,在妈妈这里,你只需要:做最最真实的你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想哭就尽情哭,想笑就尽情笑吧。
这是妈妈所能给予你的世上最好的爱。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有些孩子在进入十周岁后,对待很多事情,都开始比较苛求,斤斤计较,家长如何帮助他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呢?新源里第四小学校长李新宇表示,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各种习惯。父母应该正向引导,使孩子从思想上接纳他人,悦纳自己。
案例
家长周女士:孩子今年10岁了,对待很多事情,我发现他都比较苛求,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如何帮助他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呢?
专家观点
新源里第四小学校长李新宇:10岁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已经有了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心理学角度讲,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也就是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对待很多事情苛求、计较、患得患失,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第一,正向引导,使孩子从思想上悦纳自己。
社会、学校、家庭,构成了孩子的世界,人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和判断力。而国内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教育体制,往往使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们错误地将100分和成功、有价值画上等号。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正向引导孩子,具体可以从沟通和正己两方面去做。
首先是沟通,家长选择合适的机会(如看过电影、电视后,郊游时)表达自己是如何看待成功、看待人生价值的,它可以体现在人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要因为此刻的些许不满意、不如意就否定自己,甚至影响今后的自己……切忌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更多地让孩子自己领悟。
其次是正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0岁的孩子对大人的行为更是非常敏感。在前期良好沟通的情况下,家长则需要正己,多用正向的语言表扬、激励家人,切忌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
第二,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实现心理调节。
孩子出现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表面看是消极的,但家长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许经过了解、分析,会发现其根源和出发点是积极的。建议家长减少包办,即,不替孩子学习、不替孩子规划,特别是不替孩子解决他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尝试放手,让孩子去经历他该经历的一切,包括跌倒、失意、沮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会去权衡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会品尝到斤斤计较和理解他人带给自己的不同,也会收获真正的友谊。
第三,让孩子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患得患失,是心理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的不自信。代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的做法就是代偿行为。因此,建议家长适度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加自信心,从减少自己擅长事情上的患得患失开始,逐渐延伸到对待更多的事情上。
喜欢《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