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接受孩子

12-17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理解孩子,接受孩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问我:“老师,谁是徐佩瑜?”“怎么啦?”“昨天我的孩子说徐佩瑜打她了,这两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徐佩瑜进来了。“佩瑜,你来了?”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徐佩瑜?你打她了?”她指指自己的孩子。徐佩瑜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突然“哇”地哭了起来。“佩瑜,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佩瑜妈妈安慰着。看到这,我觉得可能佩瑜被冤枉了,因为平时如果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不会哭的;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大哭不止。托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弱,一时说不上来,哭是最直接的表达。那个孩子坐在最后面,佩瑜比较调皮,爱跑到后面去玩玩具,不小心碰着倒是有可能的,这也提醒我是否应把桌子再往前拉一拉?另外,也得时刻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跑,学会“走”路,而不是“跑”路。托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况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所以请家长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多理解孩子、倾听孩子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多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耐心地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做错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

表面看是孩子忘了收好玩具,而实际上可能与老师提供的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有关。

时间短,孩子没尽兴,自然忘了收;玩具太多,玩不过来,自然摆一地。

如果仅仅归为是孩子执行游戏规则的问题,那就太冤枉孩子了。

在批评之前,听一听孩子的解释,他的话会帮助你处理好这件事。

重视孩子的辩解:批评孩子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认真听,不插话,不辩解,认为这样就是承认错误、接受批评的好态度。

我们不妨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让孩子说一说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气,了解他对错误的认识程度。

“你为什么抢小明的玩具?”“小刚先抢的,我后抢的。

”“今天老师说你把金鱼缸的水弄洒了。

”“不是的,我想给金鱼换水,丽丽碰了我一下,就洒了。

”原来,在孩子的眼里,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这么简单,他们更注重过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重别人在这里面的作用。

如果不听听孩子的抱怨,我们也许会忽略许多真实的东西。

3、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批评孩子是为了减少类似事情的发生,尽可能少地再次批评,让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把你的建议马上告诉孩子,让他想一想,错在哪儿,该怎么办,类似事件如何预防,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关于“多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尊重理解孩子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有什么事情她都不敢和老师说。尤其是吃饭比较慢,她害怕吃饭慢了老师会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心情,严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杜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理解尊重孩子


王嘉兴昨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后跟被自行车夹到里。她妈妈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他格外照顾。今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领孩子们到室外做体育游戏,梓萌跑过来说;“老师,王嘉兴也来了。”我未加思索地对他说:“嘉兴,你脚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园边上看小朋友做游戏吧。”听了我的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他忽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花园那边走去……王嘉兴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集体,他并不快乐!我迅速改变了想法:“嘉兴,回来!老师还要请你帮忙。今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王嘉兴爽快地答应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运动量最小的一个角色,王嘉兴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次后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要跟王嘉兴安排一个合适的游戏角色,即使没有合适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角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感受,在不经意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今天忽略了王嘉兴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王嘉兴的感受,王家琪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理解孩子的行为


一天幼儿洗手的时间,班级有一个小朋友洗完手,回到座位上,就在他快要坐下时,坐在他后面的另一个小朋友把他的小椅子往后一拖,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正好这一过程被我看见,我想教训他,因为以成人的眼光看,这明显是在捉弄。但我却发现两位当事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坐在地上的小朋友又立刻爬起来,重新坐到椅子上,而拉椅子的这个小朋友的注意力也并未继续停留在这件事上,转而看别的东西,两位小家伙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也就此“忽略”了这件事。事后我想,幸亏当时没有教训拉小椅子的他,这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已,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犯错误”。我选择沉默也就是“淡化”了这件事情。而如果我当时教训了他们,虽然当时可能起到了“教育效果”,但是事实上也就把这件事“强化”了。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就会形成这样的概念: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捉弄别人。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要明白当儿童的行为不适当的时候,并不能将此作为错误行为,也许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正在学习新的价值、规范、标准、文化等社会规则。因此,当儿童在无意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教师及家长要理解儿童的行为,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对待这样的行为。

让孩子打从心眼里接受你


“老师,小宇坐在桌子上。”耳边传来小朋友的告状声。我一听就知道准是小宇小朋友趁我转身的时候在搞恶作剧。要是以前,我准会批评一番,但是今天我面对小朋友的告状我并没有多说什么,照旧和孩子们在讲着故事,时而转身引导小朋友们看图片。过了一会儿我猛一转身,看见小宇尴尬的小脸,原来他又趁机坐在了后面的桌子子上。看见我严肃的目光,他识趣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因为他个子高,坐在其余小朋友的后面,所以涛涛的恶作剧并没有过多的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小宇属于那种比较聪明但又调皮的小朋友,高高的个子,在班里男孩子中间是一名“男子汉”有时经常看见他在帮别的小朋友打抱不平,当然方式方法不免有点过分,所以许多的孩子对他敬而远之。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在老师的眼里是一个比较头疼的孩子。我发现像这样的孩子,他对老师只是表面的尊敬,他并没有完全的接纳老师。所以对于老师的苦口婆心或严厉批评也只是口头接受,而心里却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让他对老师心服口服。摸准他的心理对准下药,让他打从心眼里接受老师。面对其余孩子的告状,这次我并没有在集体面前严厉的批评他,而是给了他一个严肃的眼神。小宇的目的就是想引起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假如我当场就批评的话那么就达到他的目的了,所以我并没有这么做。事后,我对他说“小宇,你是不是想考验一下我是不是聪明,会不会发现你在恶作剧。”小宇点点头,孩子毕竟是孩子,真是可爱。我严肃的说“我是大人,我不看你都知道你在做什么,不信你试试看。”孩子被我的话唬住了。我还说“你是男子汉,在我们班里你个子最高,有时候我们都需要你的保护,但是我不希望在上课的时候叫你的名字,因为我相信你看得懂我的眼睛说的话。”现在的小宇,会时时的关注我的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搞恶作剧了,因为我们彼此眼里都有了对方!重要的是他从心里接受了我。

学会理解孩子的本意


今天晨间活动时,XXX小朋友跑到我身边说:教师,我热了。于是,我帮他脱下外衣拿在手里,他转身又高兴地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去了。没想到,这一再平常不过的举动迅速引起了反映:XX边脱衣服边向我这边走来边说:老师,我也热了;XX老远举着脱下的衣服跑来塞到了我手里……看着旁边还有几个蠢蠢欲动的孩子,看着手中越来越多的衣服,我不禁大说一声:你们这些小懒虫,快把衣服拿去,想累死老师啊?孩子们吓得一个个拿回了衣服,挂到旁边的树枝上,旁边想脱的孩子也转身走了。

过后,我细细琢磨这件事,发现是我完全误解了孩子的本意

,孩子有种老师帮他拿衣服后的自豪感,体会了教师的亲和和关心,更主要的是孩子找到了一个亲近教师的机会。不是吗?当时我明明看到一向内向胆怯的XX正解扣子,想脱下衣服递到我手里。我不禁汗颜——这自己的过失。我打掉了孩子对教师的信任,下次活动,我要弥补这一过失,我要主动地招呼玩热的孩子脱衣服,我要争取为孩子拿衣服的机会。

对孩子的理解与支持


孩子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在幼儿园里,他们离开了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父母,他们开始和同龄人交往,在与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总会存在摩擦,当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对幼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天,在小一班给孩子们上手工课,孩子们兴致勃勃,每个孩子都认真地在做手工。忽然又一阵骚动,只见琪琪指着王文博说:“你给我道歉啊!”王文博全身绷得紧紧的,一句话也不说。通过了解,我知道了原来琪琪在涂色的时候,王文博打了她,并说琪琪是坏蛋。我有点明白了,就对琪琪说,王文博有些紧张,老师先安慰他一下,等会儿老师带他道歉。我把王文博抱起来,对他说:“王文博在玩‘黑猫警长抓坏蛋’的游戏是吗?”听我这样说,王文博点点头。我说:“你下次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可以邀请他们,但是不可以打别人,那样别人会生气的。”王文博听了点点头。“现在你需要给琪琪道歉。”他一听我这样说,刚放松下来的身体有紧张了起来。我轻轻的对他说:“当我们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时,都需要向对方道歉.如果你不会我们可以联系一下.”然后我为他做示范,王文博也跟着做,只是声音很小.我建议和王文博一起说5遍,我们每说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大声,说到最后我们都笑了.我带他到琪琪面前,和他一起对琪琪说:“对不起。”虽然王文博的声音依然很小,但是他终于说了。我能感受到王文博兴奋的心情,为自己的勇气和别人的宽容。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全家人宠爱着,骄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很多孩子不知道做错了事情要道歉,也不懂得关爱别人。这时,当他们犯错误时,便没有勇气道歉并获得别人的原谅。但他们失去勇气时,我们不应该去呵斥孩子们,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作为家长也应该理解孩子。通过与幼儿交流沟通,慢慢地向他们渗透:能够面对错误,向别人道歉是一种勇气。很多事情,只需要一句简单的“对不起”便可化干戈为玉帛。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跟孩子一起面对错误,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有勇气面对错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勇气,并且犯了错误要敢于面对,敢于承认,要获得别人的原谅。给予孩子理解与支持吧,我们是孩子勇气的源泉!

孩子不宜太早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


家有要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在为三四岁的宝贝选择幼儿园时,往往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是选择那些自称以学为主的幼儿园,还是选择一个游戏乐园呢?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尔说,在她们那里,像这样的困惑相当普遍。比如她和丈夫的意见就完全相反。她认为游戏对儿童智力发展很有好处,丈夫却执拗地认为孩子应该在幼儿园学点东西。

作为密歇根州一家教育研究机构的负责人,拉里对有些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多学的情况表示了担心:“现在人们总是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到一年级的知识,这种情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并不是好事。”

美国儿童智力发展专家戴维教授也认为,让三四岁的孩子接受正规的课堂教育,学习各种知识是“绝对的错误之举。”他强调,尽管有一些儿童会发育超常,但绝大多数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大脑不足以发育到能学习阅读和计算的程度。在此之前贸然向孩子灌输这种技能,存在着扼杀儿童学习动力的危险。

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丽贝卡对此也深表赞同。这位心理学家曾经对“学院派”、“游戏派”和“中间派”3种不同类型幼儿园的721名4岁儿童,进行了语言、自助、社交和适应能力的比较,结果发现,那些游戏派幼儿园的孩子比其他两类幼儿园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更好。由此看来,把孩子送到教学为主的幼儿园,短期看或许有些收获,但长期看却问题多多。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能导致更多的行为问题,如缺乏活力等。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理解孩子,接受孩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