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他吃吧,一是担心不卫生,二是担心会对宝宝将来牙齿的发育有影响。可这个给宝宝带来快乐的习惯,纠正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宝宝的“手指棒棒糖”需要戒掉吗?怎么戒?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据调查研究显示,1岁6个月的宝宝中,有19.2%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3岁宝宝中,有10%的宝宝仍爱吃手;而3岁6个月的宝宝中,保留吃手习惯的比例下降至7.8%。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宝宝当中还真是个普遍现象。
专家告诉你:2岁是个分界点
2岁以下的宝宝吃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2岁以下的宝宝偶尔地啃啃脚丫子,吮吸小手,妈妈们不用为此太担心。因为,这时宝宝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宝宝在5~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因此,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总结:两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吸吮手指原因
婴儿时期:
1喂奶方式不当。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若母亲过分忙碌,或忽略了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婴儿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3有些婴儿的吸吮欲望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
幼儿时期:三、四岁的孩子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
原因在于:
1父母没有空余的时间陪伴他(她)。
2害怕父母减少对他(她)的爱。
3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
4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
5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一致。
6父母对纠正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
7孩子初入幼儿园,幼稚园等。
预防方法
吸吮手指最好的预防方法,当然是在婴儿时期,吃奶的时候开始注意:
一、母亲在喂哺时,要留意不单只给孩子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母乳喂哺更是最佳的选择。
二、奶嘴洞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满足吸吮的需要。
三、母亲在喂哺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婴儿造成压力。
四、当婴儿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孩子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因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五、当婴儿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尽量把他?她?的手指轻轻拿开,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她?的注意力。
六、为幼儿着想,父母应利用空闲时间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七、在孩子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初期,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但在手指上涂上苦、辣味的药,使孩子放弃吮手指的方法,不是不可行,但要特别留神,因为有很多外用的药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有些婴儿的吸吮欲特别强烈,不能用以上方法来满足的话,父母不妨借助假奶嘴,一般也能避免宝宝养成吮手指的习惯。不过,假奶嘴绝不能代替父母的爱和照顾,当婴儿一哭闹,就把奶嘴塞进口里,而不去探究孩子的需要,反而会促使孩子凡事更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有碍孩子的成长。
导读:婴儿都有种本能的冲动去吮吸物体,但这种现象会在他们六个月大之后就逐渐减少。但是许多婴儿还是会继续吮吸拇指。最后,吮吸拇指可能会变成了婴儿和低龄儿童的一种习惯,当他们饥饿、害怕、睡觉或者烦闷的时候用吮吸拇指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婴儿和低龄儿童出现吮吸拇指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由于吮吸的本能所以一些宝宝会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甚至出生前就开始吮吸拇指。婴儿可能还会吮吸其他的手指、手掌或其他奶嘴等。
婴儿都有种本能的冲动去吮吸物体,但这种现象会在他们六个月大之后就逐渐减少。但是许多婴儿还是会继续吮吸拇指。最后,吮吸拇指可能会变成了婴儿和低龄儿童的一种习惯,当他们饥饿、害怕、睡觉或者烦闷的时候用吮吸拇指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大部分的儿童在3-6岁的时候都能够自己停止吮吸拇指。
吮吸拇指会引起什么问题?
长时间的吮吸拇指可能会使孩子出现牙科问题。吮吸拇指还可能引起孩子的牙齿长得不整齐甚至会向前倾等,严重的话还可能会使口腔内的上颚部分出现畸形。上下牙的错位咬合能够在孩子停止吮吸拇指后自己矫正,但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停止吮吸手指的话,以后很可能需要借助牙齿矫正治疗来治疗。
同时吮吸拇指还可能会引起言语问题,包括错发成咬舌的音和说话时候会咬到舌头等。
吮吸拇指的问题在什么时候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如果四岁以下的儿童出现吮吸手指的现象的话通常还不用太担心。但如果4-5岁的儿童还经常吮吸手指的话就很容易引起言语问题。如果孩子5岁以后还吮吸手指的话就可能是他们的情绪表达出现障碍,例如表达焦虑。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通常经过一些简单的治疗之后孩子就能停止吮吸拇指。
如何治疗吮吸拇指?
许多专家都建议学龄前的儿童如果有吮吸拇指的现象的话家长都不用过于担心。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自己慢慢停止这种行为。但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的话就要让孩子接受治疗:
·吮吸手指的时候还拉扯自己的头发,特别是在1-2岁的时候;
·在4-5岁以后还经常吮吸拇指并且力度较大;
·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停止这种行为;
·由于吮吸拇指而出现牙科问题;通常要矫正孩子这种习惯的话可以在家通过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和设下规定等的方式:
·尽量减少孩子可能会吮吸的时间和机会;
·给孩子的拇指戴上绷带或者专业的设置等,并且向他们解释这并不是惩罚而是想让他们戒掉吮吸拇指的习惯;
·如果宝宝不吮吸拇指的话可以奖励或者表扬他们来帮助他们戒掉这种习惯。
导读:这种因寂寞而引起的特殊行为表示这个孩子心事比较重。她不能很主动地寻找玩具,而是在那咬着衣领发呆。建议,此时大人不要强制纠正,可以引导她玩一些玩具或从事一些新的活动。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慢慢帮她改正这种坏的行为和习惯。
问:怎么才能阻止孩子吸吮手指和咬衣领的坏习惯?
答:这是要区别对待的。如果是1岁前的行为,吸吮手指和衣领是正常的,大人无需太阻止;1岁后,如果孩子还有这种习惯,也可能是阶段性的,大人也不用过份紧张。等孩子再长大些,这些“坏习惯”自然会改正。
问:但是,我女儿已经快5周岁了还是有这样的坏习惯,有时把衣领咬得湿湿的。她咬衣服一般是在寂寞没东西玩时才会这样做。
答:这种因寂寞而引起的特殊行为表示这个孩子心事比较重。她不能很主动地寻找玩具,而是在那咬着衣领发呆。建议,此时大人不要强制纠正,可以引导她玩一些玩具或从事一些新的活动。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慢慢帮她改正这种坏的行为和习惯。
导读: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他吃吧,一是担心不卫生,二是担心会对宝宝将来牙齿的发育有影响。可这个给宝宝带来快乐的习惯,纠正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宝宝的“手指棒棒糖”需要戒掉吗?怎么戒?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据调查研究显示,1岁6个月的宝宝中,有19.2%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3岁宝宝中,有10%的宝宝仍爱吃手;而3岁6个月的宝宝中,保留吃手习惯的比例下降至7.8%。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宝宝当中还真是个普遍现象。
专家告诉你:2岁是个分界点
2岁以下的宝宝吃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2岁以下的宝宝偶尔地啃啃脚丫子,吮吸小手,妈妈们不用为此太担心。因为,这时宝宝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宝宝在5~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因此,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总结:两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